CN219060822U - 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0822U
CN219060822U CN202320164910.8U CN202320164910U CN219060822U CN 219060822 U CN219060822 U CN 219060822U CN 202320164910 U CN202320164910 U CN 202320164910U CN 219060822 U CN219060822 U CN 219060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square
groove
supporting legs
engin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649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enghao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eish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eish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eish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649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0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0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0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包括四个支撑腿与两个横板,四个支撑腿上侧均固定安装有方块,四个方块上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条,两个横板下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方管,两个横板上均开设有两个方槽,四个竖条分别与四个方管活动连接,四个竖条分别与四个方槽活动连接,两个横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条,通过将四个支撑腿竖起后就可以将两个横板上的四个方管分别套接在四个竖条上,这样用户就可以在支撑条上进行工作,通过四个竖条与四个方管连接进行组装,可以利用重力使主体保持稳定,同时不需要利用大的量的固定件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方便用户拆卸组装操作架,这样可以方便用户转运操作架。

Description

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移动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它具有装拆简单,承载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发展速度很快,移动脚手架在各种新型脚手架中,开发最早,使用量也最多,现有的大多操作架会循环利用,从而经常需要对操作架进行转运,但是有与操作架体积比较大,从而在运输时就会占用大量的空间,但是将操作架拆卸后进行转运,当需要组装时需要利用大量的固定件进行固定组装,从而就会影响工作人员现场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具备不需要利用大的量的固定件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方便用户拆卸组装操作架,这样可以方便用户转运操作架等优点,解决了大多操作架会循环利用,从而经常需要对操作架进行转运,但是有与操作架体积比较大,从而在运输时就会占用大量的空间,但是将操作架拆卸后进行转运,当需要组装时需要利用大量的固定件进行固定组装,从而就会影响工作人员现场施工进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不需要利用大的量的固定件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方便用户拆卸组装操作架,这样可以方便用户转运操作架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包括四个支撑腿与两个横板,四个支撑腿上侧均固定安装有方块,四个方块上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条,两个横板下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方管,两个横板上均开设有两个方槽,四个竖条分别与四个方管活动连接,四个竖条分别与四个方槽活动连接,两个横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条。
优选的,四个所述支撑腿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四个固定块上侧均开设有T形槽。
优选的,四个所述T形槽内均活动连接有固定杆,四个支撑腿之间设置有两个横杆,两个横杆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横板上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卡槽,前面的横板上的每个卡槽内均旋转连接有旋转柱,每个旋转柱分别与每个支撑条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条分别与后面的横板上的每个卡槽活动连接,每个支撑条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管,后面的横板上活动贯穿有连接杆,连接杆与每个固定管活动连接,连接杆上螺纹套接有两个螺母,两螺母分别与后面的横板左右两侧贴合。
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条下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每个连接槽内均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每个限位块分别与后面的横板上的每个卡槽下内壁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1、该工程的移动操作架,通过将四个支撑腿竖起后就可以将两个横板上的四个方管分别套接在四个竖条上,这样用户就可以在支撑条上进行工作,通过四个竖条与四个方管连接进行组装,可以利用重力使主体保持稳定,同时不需要利用大的量的固定件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方便用户拆卸组装操作架,这样可以方便用户转运操作架。
2、该工程的移动操作架,通过将两个横杆与四个固定杆分别与四个T形槽连接后,就可以使四个支撑腿两两相互支撑,从而提高操作架的稳定性,通过拆卸两个螺母后,就可以抽出连接杆,从而可以将每个支撑条与后面的横板分离,然后通过旋转柱可以将支撑条进行旋转折叠,从而进一步节省运输时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支撑条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腿;2、方块;3、方管;4、螺母;5、连接杆;7、竖条;8、方槽;9、横板;10、固定管;11、横杆;12、卡槽;13、旋转柱;14、支撑条;15、连接槽;16、限位块;17、固定块;18、固定杆;19、T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包括四个支撑腿1与两个横板9,四个支撑腿1上侧均固定安装有方块2,四个方块2上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条7,两个横板9下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方管3,两个横板9上均开设有两个方槽8,四个竖条7分别与四个方管3活动连接,四个竖条7分别与四个方槽8活动连接,两个横板9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条14,通过将四个支撑腿1竖起后就可以将两个横板9上的四个方管3分别套接在四个竖条7上,这样用户就可以在支撑条14上进行工作,通过四个竖条7与四个方管3连接进行组装,可以利用重力使主体保持稳定,同时不需要利用大的量的固定件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方便用户拆卸组装操作架,这样可以方便用户转运操作架,四个支撑腿1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7,四个固定块17上侧均开设有T形槽19,四个T形槽19内均活动连接有固定杆18,四个支撑腿1之间设置有两个横杆11,两个横杆11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杆18固定连接,两个横板9上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卡槽12,前面的横板9上的每个卡槽12内均旋转连接有旋转柱13,每个旋转柱13分别与每个支撑条14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条14分别与后面的横板9上的每个卡槽12活动连接,每个支撑条14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管10,后面的横板9上活动贯穿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与每个固定管10活动连接,连接杆5上螺纹套接有两个螺母4,两螺母4分别与后面的横板9左右两侧贴合,每个支撑条14下侧均开设有连接槽15,每个连接槽15内均活动连接有限位块16,每个限位块16分别与后面的横板9上的每个卡槽12下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将两个横杆11与四个固定杆18分别与四个T形槽19连接后,就可以使四个支撑腿1两两相互支撑,从而提高操作架的稳定性,通过拆卸两个螺母4后,就可以抽出连接杆5,从而可以将每个支撑条14与后面的横板9分离,然后通过旋转柱13可以将支撑条14进行旋转折叠,从而进一步节省运输时的占用空间。
在使用时,第一步:通过将四个支撑腿1竖起后就可以将两个横板9上的四个方管3分别套接在四个竖条7上,这样用户就可以在支撑条14上进行工作,通过四个竖条7与四个方管3连接进行组装,可以利用重力使主体保持稳定,同时不需要利用大的量的固定件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方便用户拆卸组装操作架,这样可以方便用户转运操作架。
第二步:通过将两个横杆11与四个固定杆18分别与四个T形槽19连接后,就可以使四个支撑腿1两两相互支撑,从而提高操作架的稳定性,通过拆卸两个螺母4后,就可以抽出连接杆5,从而可以将每个支撑条14与后面的横板9分离,然后通过旋转柱13可以将支撑条14进行旋转折叠,从而进一步节省运输时的占用空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包括四个支撑腿(1)与两个横板(9),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腿(1)上侧均固定安装有方块(2),四个方块(2)上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条(7),两个横板(9)下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方管(3),两个横板(9)上均开设有两个方槽(8),四个竖条(7)分别与四个方管(3)活动连接,四个竖条(7)分别与四个方槽(8)活动连接,两个横板(9)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腿(1)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7),四个固定块(17)上侧均开设有T形槽(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T形槽(19)内均活动连接有固定杆(18),四个支撑腿(1)之间设置有两个横杆(11),两个横杆(11)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杆(1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板(9)上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卡槽(12),前面的横板(9)上的每个卡槽(12)内均旋转连接有旋转柱(13),每个旋转柱(13)分别与每个支撑条(14)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条(14)分别与后面的横板(9)上的每个卡槽(12)活动连接,每个支撑条(14)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管(10),后面的横板(9)上活动贯穿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与每个固定管(10)活动连接,连接杆(5)上螺纹套接有两个螺母(4),两螺母(4)分别与后面的横板(9)左右两侧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条(14)下侧均开设有连接槽(15),每个连接槽(15)内均活动连接有限位块(16),每个限位块(16)分别与后面的横板(9)上的每个卡槽(12)下内壁固定连接。
CN202320164910.8U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 Active CN219060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4910.8U CN219060822U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4910.8U CN219060822U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0822U true CN219060822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2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64910.8U Active CN219060822U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0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60822U (zh) 一种工程的移动操作架
CN208885048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梁整体支撑装置
CN215717349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拼装的临时支撑胎架
CN113550435B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
CN214170031U (zh) 一种施工用钢结构支撑框架
CN213389720U (zh) 一种装配式支架节段
CN203062760U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加工台
CN110700540A (zh) 一种脚手架
CN212218443U (zh) 一种可组装的试验室混凝土试块存放架
CN21601027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铝支架
CN21540758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支架顶梁板
CN218786907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的柱间支撑
CN215253413U (zh) 一种建筑用的网架结构
CN214659138U (zh) 能够调节顶棚宽度的钢筋加工棚
CN220889484U (zh) 一种带有外延伸平台的模板支撑体系
CN217400404U (zh) 一种管桁架拼装可拆卸支撑装置
CN220769472U (zh) 一种隧道爆破用开挖施工架
CN218541407U (zh) 一种多功能的脚手架
CN216476323U (zh) 一种立体式铝模板加固支撑结构
CN215701614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拆装移动式货架
CN215830120U (zh) 一种施工现场用组合式仓库
CN216811126U (zh) 一种用于高空散拼网架安装的临时支撑装置
CN219298794U (zh) 一种建筑快拆模结构
CN219080927U (zh) 一种脚手架快装结构
CN219974005U (zh) 一种悬挑桁架临时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5

Address after: 246000, Room 919, Building 2, Xindu Blue Ocean, Yingjiang Century Green Space, Shun'an Road, Yingjiang District,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Henghao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B608, 6th Floor, Kyoto Mall, No. 15 Limin West Road, Liuyuan Office, Dongchangfu District,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2000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Leish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