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0254U - 一种尾水排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水排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0254U
CN219060254U CN202223439826.7U CN202223439826U CN219060254U CN 219060254 U CN219060254 U CN 219060254U CN 202223439826 U CN202223439826 U CN 202223439826U CN 219060254 U CN219060254 U CN 219060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il water
drain
drainage channe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398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晓
熊宇
周建忠
蔡章滔
谌浩然
贾万坤
罗强
张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ternal Estate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ternal Estate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ternal Estate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ternal Estate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398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0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0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0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水排放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方案为:包括:尾水池,尾水池侧壁上设有导出口;第一排水通道,第一排水通道入口与导出口连接;第二排水通道,第二排水通道始端的高度高于导出口所在高度,尾水池通过提升泵将水体传输至第二排水通道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尾水排放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在河流处于常水位时,尾水池中的水体在重力作用下,经第一排水通道排出至河流中;在处于汛期时,尾水池中的水体经提升泵的提升,经第二排水通道排出至河流中,能够保证将尾水池中水体排出的同时,又能够选择性使用提升泵,进而有效降低电能的损耗,实现节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尾水排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污水处理后的一种尾水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经净化处理后,会再次排放到河流中。
在汛期时,河流的水位会远高于其他时间,会存在净化处理后的水体不能够顺利排放到河流中。现目前,为解决这种情况,通常采用在处理池末端设置提升泵,通过提升泵将水体提升,再排出至河流中,提升泵的扬程按照出水液位和汛期洪水位的差值进行选型。
而河流常水位远低于汛期洪水位,提升泵按照汛期进行参照选型,会导致提升泵的扬程会有富余,造成电能的浪费,即使提升泵增加变频组件,由于其可调范围有限,也不能够从根本上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对常水位、洪水位的尾水节能排放装置。在河流处于常水位时,通过重力作用实现水体的排出;在处于汛期时,通过提升泵将水体提升,并经第二排水通道排出;通过排水通道的切换,进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尾水排放装置,包括:尾水池,尾水池侧壁上设有导出口;第一排水通道,第一排水通道入口与导出口连接;第二排水通道,第二排水通道始端的高度高于导出口所在高度,尾水池通过提升泵将水体传输至第二排水通道中。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排水通道为排水渠,排水渠始端的高度高于导出口所在高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排水渠至少部分区段设有多级跌水阶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尾水排放装置还包括排水台,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的出口均与排水台连接,排水台沿水体流动方向截面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水通道为排水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排水管入口靠近尾水池处安装有可曲挠橡胶接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排水管出口连接一鸭嘴阀。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排水管出口处设有遮挡部,遮挡部对鸭嘴阀进行遮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尾水池内设有水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尾水排放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在河流处于常水位时,尾水池中的水体在重力作用下,经第一排水通道排出至河流中;在处于汛期时,尾水池中的水体经提升泵的提升,经第二排水通道排出至河流中,能够保证将尾水池中水体排出的同时,又能够选择性使用提升泵,进而有效降低电能的损耗,实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尾水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尾水排放装置中第二排水通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尾水排放装置中第一排水通道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尾水池;20、第一排水通道;30、第二排水通道;40、提升泵;50、跌水阶梯;60、排水台;70、可曲挠橡胶接头;80、鸭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所采用的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尾水排放装置,包括尾水池10、第一排水通道20和第二排水通道30。尾水池10用于对经净化处理后的水体进行存储,并集中的排放至河流中。第一排水通道20与尾水池10侧壁上的导出口连通,在河流处于常水位情况下,尾水经导出口通过第一排水通道20排出至河流中。第二排水通道30始端的高度高于导出口所在高度,通常来说,排水通道出口比入口低或高度与入口高度相同,以实现水体的排放,第二排水通道30始端通常处于较高的位置。当处于汛期时,因河流水面上涨,尾水无法通过第一排水通道20排出,此时通过提升泵40将尾水池10中的水体提升到第二排水通道30中,然后经第二排水通道30排出至河流中。上述实施例可实现在河流处于常水位和汛期时对尾水排放装置进行排水通道的切换,在保证能够将尾水池10中水体排出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电能的损耗,实现节能的目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排水通道30采用排水渠。示例性的,可通过在尾水池10上部挑渠,形成排水渠,尾水经提升后流入至排水渠中,通过排水渠将尾水排放至河流中。采用排水渠,可应对汛期不同时期,不同高度的河流水位,将需要排放的尾水完全排放至河流中。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排水渠的至少部分区段设有多级跌水阶梯50。其中,跌水阶梯50可采用连续设置,也可采用间隔设置,比如在第一区段设置多级跌水阶梯50,然后在第二区段设置多级跌水阶梯50。通过设置跌水阶梯50,可实现对水体的缓冲,降低水体对河流的影响。另一方面,跌水阶梯50可作为水景,可提高工程的美观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尾水排放装置还包括排水台60,第一排水通道20和第二排水通道30的出口均与排水台60连接,在第一排水通道20和第二排水通道30排水的过程中,水体首先流经排水台60,然后经排水台60的引导,再流动至河流中。排水台60沿水体流动的方向截面逐渐增大,以使得水体的流速变缓,进一步减小水体对河流的扰动。示例性的,第一排水通道20和第二排水通道30在排水台60上并列设置,出口合建,排水台60可采用八字口扩大断面,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美观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水通道20为排水管。示例性的,第一排水通道20设置的相对位置较低,通常会设于土建内,相比其他,设置排水管具有投入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地形,第一排水通道20也可采用排水渠,当地势具有高差,可以选择在低的位置设置排水渠作为第一排水通道20,然后在高的位置同样设置排水渠作为第二排水通道30,排水渠具有使用寿命长,且便于维护的优点。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二排水通道30和第一排水通道20也都可采用排水管。具体的,可根据建造的地势进行对应选择。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排水管入口靠近尾水池10处安装有可曲挠橡胶接头70。在具体的示例中,排水管自尾水池10池壁引出,紧邻尾水池10池壁处可安装可曲挠橡胶接头70,通过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70,能够补偿土地沉降造成的排水管的位移,降低对排水的影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排水管出口连接一鸭嘴阀80,水体经鸭嘴阀80从排水管排出。通过设置鸭嘴阀80,能够有效避免汛期时河流水位过高时洪水倒灌的情况。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排水管出口处设有遮挡部,该遮挡部对鸭嘴阀80进行遮挡。鸭嘴阀80长期在日照环境中,会出现橡胶老化,导致使用性能的降低和使用寿命的缩短,因此通过设置遮挡部可以有效遮挡日照,减缓橡胶老化,提高鸭嘴阀80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示例性的,遮挡部可采用土建井,然后将鸭嘴阀80安装在土建井内。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尾水池10内设有水位传感器。在河流处于常水位时,尾水在重力作用下,经第一排水通道20排出至河流中,尾水池10会保持在一定的水位以下。当处于汛期时,河流水位增高,尾水池10经第一排水通道20排出水体的速度下降,直至无法排出水体。此时尾水池10内水位上升,到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尾水传感器获取到相关信息,此时需要打开提升泵40,将水体进行提升,然后经第二排水通道30将水体排出。在具体的示例中,水位传感器可采用超声波液位计,当检测到尾水池10中水位超过一定的高度,自动控制提升泵40打开,将水体提升至第二导流通道中,经第二导流通道流动至河流中。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也可采用流速传感器,通过获取第一排水通道20内水体的流速,确定河流时处于常水位或者汛期水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提升泵40可采用变频提升泵4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尾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尾水池(10),所述尾水池(10)侧壁上设有导出口;
第一排水通道(20),所述第一排水通道(20)入口与所述导出口连接;
第二排水通道(30),所述第二排水通道(30)始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导出口所在高度,所述尾水池(10)通过提升泵(40)将水体传输至所述第二排水通道(3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通道(30)为排水渠,所述排水渠始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导出口所在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至少部分区段设有多级跌水阶梯(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台(60),所述第一排水通道(20)和所述第二排水通道(30)的出口均与所述排水台(60)连接,所述排水台(60)沿水体流动方向截面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20)为排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入口
靠近尾水池(10)处安装有可曲挠橡胶接头(7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出口连接一鸭嘴阀(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出口处设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对所述鸭嘴阀(80)进行遮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池(10)内设有水位传感器。
CN202223439826.7U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尾水排放装置 Active CN219060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9826.7U CN219060254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尾水排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9826.7U CN219060254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尾水排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0254U true CN219060254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3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39826.7U Active CN219060254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尾水排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02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60254U (zh) 一种尾水排放装置
CN206396871U (zh)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雨水口
CN205369515U (zh) 一种底部液压可调式一体化泵站
CN208633254U (zh) 一种基于雨水浮力的全自动防堵塞雨水篦子
CN213448816U (zh) 具有防淤积功能的一体化雨污分流泵站
JPH03275103A (ja) 沈砂排出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15142572U (zh) 一种闸门泵的冲洗系统
CN212689185U (zh) 一体化装配式深隧调蓄泵站
CN206015856U (zh) 旋转流自清池集成泵站
CN212957299U (zh) 一种建筑落水管的分流结构
KR20090073953A (ko) 하수 및 해수 역류방지장치
CN210263319U (zh) 虹吸式雨水管末端控制设备
CN110541400B (zh) 一种适用于旱雨季灌溉的泵闸组合系统
CN217150602U (zh) 一种提高废污水排放扬程的自清洁系统
CN208395971U (zh) 一种防溢流的跨区域污水泵站
CN208517904U (zh) 一种水利工程排水闸
CN219033495U (zh) 一种电缆沟自动排水系统
CN110185129B (zh) 大流量一体化排水泵站及其排水方法
CN110725392A (zh) 助排截流井
CN217379171U (zh) 具有反冲洗功能的一体化雨污分流截流井
CN109024510A (zh) 一种稻田环保排水装置
CN215105946U (zh) 一种带堰门的强排型雨水泵站
CN211948317U (zh) 一种用于已建引水渠式农村水电站的生态流量下泄设施
CN219952191U (zh) 一种一体化智慧截流井
CN214940812U (zh) 一种防内涝园林用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