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0043U - 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50043U
CN219050043U CN202222627800.9U CN202222627800U CN219050043U CN 219050043 U CN219050043 U CN 219050043U CN 202222627800 U CN202222627800 U CN 202222627800U CN 219050043 U CN219050043 U CN 219050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tube
drainage
balloon
fixedly connecte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78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海通
蔡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26278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50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50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50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材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包括引流管主体,所述引流管主体外表面左部开有若干个引流孔,若干个所述引流孔等距离环形阵列分布且互不接触,所述引流管主体外表面左部穿插固定连接有硬鞘,所述硬鞘外表面和引流管主体内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防脱机构,所述硬鞘和防脱机构均位于若干个引流孔右侧且不接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通过设置有防脱机构,使用引流管进行引流时,将开有若干个引流孔的一端和防脱机构中的第一气囊均放入病人的引流口内,再利用注射器向第一气囊内部注入空气,使其膨胀舒展并阻挡在引流口内部,可以防止引流管在使用时因病人的活动而导致引流管脱落。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材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在现有的引流管中至少有以下弊端:1、现有的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病人的活动导致引流管与引流口脱离,会造成病人的二次伤害;2、现有的引流管通过针线进行固定时,捆绑股牢固,容易发生滑脱,故此,我们推出一种新的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包括引流管主体,所述引流管主体外表面左部开有若干个引流孔,若干个所述引流孔等距离环形阵列分布且互不接触,所述引流管主体外表面左部穿插固定连接有硬鞘,所述硬鞘外表面和引流管主体内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防脱机构,所述硬鞘和防脱机构均位于若干个引流孔右侧且不接触,所述引流管主体外表面右侧穿插固定连接有五个固定环,五个所述固定环等距离阵列分布且互不接触,五个所述固定环均位于硬鞘右部且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主体内壁前部开有气管通道,所述气管通道内表面前部右侧开有进口,所述气管通道内表面前部左侧开有第一出口,所述硬鞘外表面前部开有第二出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口与第二出口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内表面前部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右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阀连接管,所述气管外表面右部设置有第二气囊。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与硬鞘外表面穿插固定连接,所述气管与气管通道穿插固定连接,所述气管与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均穿插连接,所述单向阀和第二气囊均连接管位于引流管主体外部。
优选的,五个所述固定环外表面中部均开有凹槽,五个所述固定环的间距均为一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引流管主体外表面左部设置有防脱机构,使用引流管进行引流时,将开有若干个引流孔的一端和防脱机构中的第一气囊均放入病人的引流口内,再利用注射器与单向阀连接管连接,通过注射器向第一气囊内部注入空气,使其膨胀舒展并阻挡在引流口内部,可以防止引流管在使用时因病人的活动而导致引流管脱落;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防脱机构中的第一气囊右侧设置有五个等距离分布的固定环,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病人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选择合适位置的固定环,利用缝线缠绕在固定环外表面的凹槽内再进行固定,可以使固定更加牢固,不会使引流管轻易发生滑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的引流管整体结构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的防脱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的固定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主体;2、引流孔;3、硬鞘;4、防脱机构;5、固定环;11、气管通道;12、进口;13、第一出口;31、第二出口;41、第一气囊;42、气管;43、单向阀连接管;44、第二气囊;5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包括引流管主体1,引流管主体1外表面左部开有若干个引流孔2,若干个引流孔2等距离环形阵列分布且互不接触,引流管主体1外表面左部穿插固定连接有硬鞘3,硬鞘3外表面和引流管主体1内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防脱机构4,硬鞘3和防脱机构4均位于若干个引流孔2右侧且不接触,引流管主体1外表面右侧穿插固定连接有五个固定环5,五个固定环5等距离阵列分布且互不接触,五个固定环5均位于硬鞘3右部且不接触。
本实施例中,引流管主体1内壁前部开有气管通道11,气管通道11内表面前部右侧开有进口12,气管通道11内表面前部左侧开有第一出口13,硬鞘3外表面前部开有第二出口31,第一出口13与第二出口31位置对应,设置的气管通道11可以将防脱机构4中的气管42隐藏起来,使引流管在使用时可以减小异物感。
本实施例中,防脱机构4包括第一气囊41,第一气囊41内表面前部固定连接有气管42,气管42右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阀连接管43,气管42外表面右部设置有第二气囊44,第一气囊41与硬鞘3外表面穿插固定连接,气管42与气管通道11穿插固定连接,气管42与进口12、第一出口13和第二出口31均穿插连接,单向阀连接管43和第二气囊44均位于引流管主体1外部,五个固定环5外表面中部均开有凹槽51,五个固定环5的间距均为一厘米,通过在引流管主体1外表面左部设置有防脱机构4,使用引流管进行引流时,将开有若干个引流孔2的一端和防脱机构4中的第一气囊41均放入病人的引流口内,再利用注射器与单向阀连接管43连接,通过注射器向第一气囊41内部注入空气,使其膨胀舒展并阻挡在引流口内部,可以防止引流管在使用时因病人的活动而导致引流管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开有若干个引流孔2的一端和防脱机构4中的第一气囊41均放入病人的引流口内,再利用注射器与单向阀连接管43连接,通过注射器向第一气囊41内部注入空气,使其膨胀舒展并阻挡在引流口内部,可以防止引流管在使用时因病人的活动而导致引流管脱落,且在向第一气囊41内部注入空气时,当第二气囊44鼓起则说明第一气囊41内部气体充满,防止对第一气囊41过度充气,且防脱机构4中的第一气囊41右侧设置有五个等距离分布的固定环5,使用时根据病人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选择合适位置的固定环5,利用缝线缠绕在固定环5外表面的凹槽51内再进行固定,可以使固定更加牢固,不会使引流管轻易发生滑脱。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包括引流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主体(1)外表面左部开有若干个引流孔(2),若干个所述引流孔(2)等距离环形阵列分布且互不接触,所述引流管主体(1)外表面左部穿插固定连接有硬鞘(3),所述硬鞘(3)外表面和引流管主体(1)内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防脱机构(4),所述硬鞘(3)和防脱机构(4)均位于若干个引流孔(2)右侧且不接触,所述引流管主体(1)外表面右侧穿插固定连接有五个固定环(5),五个所述固定环(5)等距离阵列分布且互不接触,五个所述固定环(5)均位于硬鞘(3)右部且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主体(1)内壁前部开有气管通道(11),所述气管通道(11)内表面前部右侧开有进口(12),所述气管通道(11)内表面前部左侧开有第一出口(13),所述硬鞘(3)外表面前部开有第二出口(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13)与第二出口(31)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机构(4)包括第一气囊(41),所述第一气囊(41)内表面前部固定连接有气管(42),所述气管(42)右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阀连接管(43),所述气管(42)外表面右部设置有第二气囊(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41)与硬鞘(3)外表面穿插固定连接,所述气管(42)与气管通道(11)穿插固定连接,所述气管(42)与进口(12)、第一出口(13)和第二出口(31)均穿插连接,所述单向阀连接管(43)和第二气囊(44)均位于引流管主体(1)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固定环(5)外表面中部均开有凹槽(51),五个所述固定环(5)的间距均为一厘米。
CN202222627800.9U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 Active CN219050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7800.9U CN219050043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7800.9U CN219050043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50043U true CN219050043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75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7800.9U Active CN219050043U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50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50043U (zh) 一种带有球囊的引流管结构
CN106492325A (zh) 一种引流管
CN106512180B (zh) 腹腔引流管
CN215386347U (zh) 一种能够避免误缝合的引流管
CN208678130U (zh) 一种用于图像采集的引流管
CN217311323U (zh) 一种脓肿一体化冲洗引流导管及装置
CN208193372U (zh) 一种全气囊引流管
KR20200111026A (ko) 수술 후 통증 완화를 위한 카테터 장치
CN210044675U (zh) 一种医用引流管道
CN211157715U (zh) 一种外科冲洗引流管
CN208448408U (zh) 一种高弹性和柔性兼具的双腔颈静脉插管
CN210277306U (zh) 一种囊肿硬化治疗套管针
CN210673411U (zh) 卵巢注射装置及诊断、预防或治疗卵巢疾病的装置
CN209499817U (zh) 一种腔道压迫填塞装置
CN2476306Y (zh) 一种用于外科引流的y形双腔引流管
CN203244667U (zh) 一种泪囊导管
CN219423536U (zh) 一种可调式防渗透防滑脱的引流管
CN208511689U (zh) 胸腹腔引流管
CN219662424U (zh) 一种囊肿引流装置
CN212593459U (zh) 一种多腔可输注引流管路
CN219700768U (zh) 一种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
CN220424344U (zh) 一种穿刺引流管
CN2609556Y (zh) 引流管装置
CN108096686A (zh) 胸腹腔引流管
CN215780302U (zh) 一种一次进针麻醉联合胸腔留置针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