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9924U - 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9924U
CN219049924U CN202222591822.4U CN202222591822U CN219049924U CN 219049924 U CN219049924 U CN 219049924U CN 202222591822 U CN202222591822 U CN 202222591822U CN 219049924 U CN219049924 U CN 219049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asing
respiratory device
assembly
clinical respirat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18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jie Count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Fengjie Count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jie Count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Fengjie Count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25918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9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9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9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涉及呼吸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杆。该临床用呼吸装置,当工作人员使用该临床用呼吸装置对患者进行救治时工作人员先将携有氧气面罩的输气管的一端与出气管插接在一起,然后再将氧气面罩给患者佩戴好,随后通过开关启动电机本体,使两个转轴A同步驱动两个完全齿轮同步驱动两个齿环,进而驱动该齿环组件水平滑动,进而达到对患者进行输氧抢救的目的,即解决了目前大部分现有的简易呼吸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需要使用者手动挤压气囊对患者进行输氧时,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或者挤压的速度不均匀进而影响到对患者进行救治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然而目前大部分现有的简易呼吸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需要护士将该呼吸装置中的氧气面罩部分贴合于患者口鼻处,然后护士通过手动挤压该装置中的硅胶制气囊,将氧气泵入气囊内,然后在使氧气通过气囊传导至氧气面罩部分,以辅助患者进行呼吸,然后这种手动挤压该硅胶只气囊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护士的操作不当导致供氧不均匀,进而影响到对患者的救治。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手动挤压该硅胶只气囊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护士的操作不当导致供氧不均匀,进而影响到对患者的救治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每两个所述支撑杆的相对侧通过连接槽共同活动连接有齿环组件,所述壳体的内底壁靠近齿环组件处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柱,每两个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驱动杆组件,所述壳体的内底壁靠近其中一个驱动杆组件处固定连接有电机组件,所述壳体的内底壁靠近电机组件处固定连接有两个承兑成分布的驱动组件,所述壳体内壁的相对侧通过连接管共同固定连接有气囊组件。
可选的,所述齿环组件包括水平滑动连接于连接槽内的连接杆,每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侧共同固定连接有齿环,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挤压瓦。
可选的,所述驱动杆组件包括两个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转轴A,所述转轴A的表面套接有皮带轮A,所述转轴A的一端套接有与齿环相适配的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与齿环相啮合。
可选的,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壳体的下表面靠近其中一个驱动杆组件处固定连接的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转轴B。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壳体的内底壁靠近电机组件处固定连接的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C。
可选的,所述转轴B与转轴C的表面均套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转轴B与转轴C的表面靠近齿轮处均套接有皮带轮B,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A与其中一个皮带轮B的表面共同套接有同一皮带A,另外一个所述皮带轮A与另外一个皮带轮B的表面共同套接有同一皮带B。
可选的,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壳体的两内侧壁通过两个连接管共同固定连接的气囊,所述气囊内壁的两端均设置有单向气阀,其中一个连接管的表面连通设置有出气管,其中当气囊受到挤压时该气囊进气口处的单向气阀呈关闭状态即封闭进气口,防止该气囊内的氧气从进气口处排出,位于出气口处的单向气阀呈开启状态,即将气囊内的氧气泵入出气管内;当气囊受到的挤压逐渐减小时,位于其进气口处的单向气阀呈开启状态,即从进气口处向气囊内泵入氧气,位于该气囊出气口处的单向气阀呈关闭状态,以防止出气管内的氧气由于气囊受到的压力减小而倒流。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开设有与气囊的进气口相连通的进气通道,氧气从进气通道进入气囊内,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口,所述出气管的一端通过连接口延伸至壳体外,通过出气管位于壳体外部的延伸部可以外接携带有氧气面罩的一次性输气管,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开关,所述电机本体与电机开关电连接,使用者可通过该电机开关控制电机本体是否通电。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临床用呼吸装置,通过齿环组件、驱动组件、电机组件、驱动组件和气囊组件等结构的设置,当工作人员使用该临床用呼吸装置对患者进行救治时工作人员先将携有氧气面罩的输气管的一端与出气管插接在一起,然后再将氧气面罩给患者佩戴好,随后通过开关启动电机本体,由电机本体驱动转轴B转动,转轴B转动时位于转轴B表面的齿轮与位于转轴C表面的齿轮相啮合,进而同步驱动转轴C转动,当转轴B与转轴C同步转动时,位于转轴B和转轴C表面皮带轮B同步驱动两个皮带轮A,进而驱动两个转轴A同步转动,从而使两个转轴A同步驱动两个完全齿轮同步驱动两个齿环,进而驱动该齿环组件水平滑动,当该齿环组件水平滑动时同步驱动两个挤压瓦呈反向运动,从而使两个挤压瓦同步挤压气囊,从而泵入与泵处氧气,进而达到对患者进行输氧抢救的目的,即解决了目前大部分现有的简易呼吸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需要使用者手动挤压气囊对患者进行输氧时,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或者挤压的速度不均匀进而影响到对患者进行救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形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立体结构第二形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剖图。
图中:1、壳体;2、支撑杆;3、连接槽;4、齿环组件;401、连接杆;402、齿环;403、挤压瓦;5、支撑柱;6、驱动杆组件;601、转轴A;602、皮带轮A;603、不完全齿轮;7、电机组件;701、电机本体;702、转轴B;8、驱动组件;801、支撑架;802、转轴C;9、气囊组件;901、气囊;902、单向气阀;903、出气管;10、皮带轮B;11、皮带A;12、皮带B;13、齿轮;14、进气通道;15、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3,每两个支撑杆2的相对侧通过连接槽3共同活动连接有齿环组件4,壳体1的内底壁靠近齿环组件4处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柱5,每两个支撑柱5的相对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驱动杆组件6,壳体1的内底壁靠近其中一个驱动杆组件6处固定连接有电机组件7,壳体1的内底壁靠近电机组件7处固定连接有两个承兑成分布的驱动组件8,壳体1内壁的相对侧通过连接管共同固定连接有气囊组件9。
请参阅图1至图5,齿环组件4包括水平滑动连接于连接槽3内的连接杆401,每两个连接杆401的相对侧共同固定连接有齿环402,其中一个连接杆40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挤压瓦403。
驱动杆组件6包括两个支撑柱5的相对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转轴A601,转轴A601的表面套接有皮带轮A602,转轴A601的一端套接有与齿环402相适配的不完全齿轮603,不完全齿轮603与齿环402相啮合,电机组件7包括壳体1的下表面靠近其中一个驱动杆组件6处固定连接的电机本体701,电机本体701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转轴B702;
壳体1的正面开设有与气囊901的进气口相连通的进气通道14,氧气从进气通道14进入气囊901内,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口,出气管903的一端通过连接口延伸至壳体1外,通过出气管903位于壳体1外部的延伸部可以外接携带有氧气面罩的一次性输气管,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开关15,电机本体701与电机开关15电连接,使用者可通过该电机开关15控制电机本体701是否通电;
驱动组件8包括壳体1的内底壁靠近电机组件7处固定连接的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架801,两个支撑架801的相对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C802,转轴B702与转轴C802的表面均套接有齿轮13,两个齿轮13相啮合,转轴B702与转轴C802的表面靠近齿轮13处均套接有皮带轮B10,其中一个皮带轮A602与其中一个皮带轮B10的表面共同套接有同一皮带A11,另外一个皮带轮A602与另外一个皮带轮B10的表面共同套接有同一皮带B12;
气囊组件9包括壳体1的两内侧壁通过两个连接管共同固定连接的气囊901,气囊901内壁的两端均设置有单向气阀902,其中一个连接管的表面连通设置有出气管903,其中当气囊901受到挤压时该气囊901进气口处的单向气阀902呈关闭状态即封闭进气口,防止该气囊901内的氧气从进气口处排出,位于出气口处的单向气阀902呈开启状态,即将气囊901内的氧气泵入出气管903内;当气囊901受到的挤压逐渐减小时,位于其进气口处的单向气阀902呈开启状态,即从进气口处向气囊901内泵入氧气,位于该气囊901出气口处的单向气阀902呈关闭状态,以防止出气管903内的氧气由于气囊901受到的压力减小而倒流。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为保证设备的兼容性,所采用的操作手段均与市面器械参数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该临床用呼吸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将携带有氧气面罩的输气管与出气管903位于壳体1之外的延伸部插接在一起,然后通过开关15启动电机本体701,电机本体701启动后,由电机本体701驱动转轴B702,当转轴B702转动时,位于转轴B702表面的齿轮13与位于转轴C802表面的齿轮13相啮合,进而同步驱动转轴C802同步转动,即转向相反,当转轴B702与转轴C802同时转动时,位于二者表面的皮带轮B10分别通过皮带A11与皮带B12同时驱动位于两个驱动杆组件6中的皮带轮A602,即同时驱动两个转轴A601转动,当两个转轴A601转动时,同步驱动两个不完全齿轮603,由不完全齿轮603与齿环402相啮合,进而驱动两个连接杆401呈反向水平滑动,当连接杆401呈水平滑动时同步驱动两个挤压瓦403对气囊901进行挤压,从而达到输氧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术语“连接”、“安装”、“固定”、“设置”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8)

1.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3),每两个所述支撑杆(2)的相对侧通过连接槽(3)共同活动连接有齿环组件(4),所述壳体(1)的内底壁靠近齿环组件(4)处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柱(5),每两个所述支撑柱(5)的相对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驱动杆组件(6),所述壳体(1)的内底壁靠近其中一个驱动杆组件(6)处固定连接有电机组件(7),所述壳体(1)的内底壁靠近电机组件(7)处固定连接有两个承兑成分布的驱动组件(8),所述壳体(1)内壁的相对侧通过连接管共同固定连接有气囊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组件(4)包括水平滑动连接于连接槽(3)内的连接杆(401),每两个所述连接杆(401)的相对侧共同固定连接有齿环(402),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40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挤压瓦(4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组件(6)包括两个所述支撑柱(5)的相对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转轴A(601),所述转轴A(601)的表面套接有皮带轮A(602),所述转轴A(601)的一端套接有与齿环(402)相适配的不完全齿轮(603),所述不完全齿轮(603)与齿环(402)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7)包括壳体(1)的下表面靠近其中一个驱动杆组件(6)处固定连接的电机本体(701),所述电机本体(701)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转轴B(7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8)包括壳体(1)的内底壁靠近电机组件(7)处固定连接的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架(801),两个所述支撑架(801)的相对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C(8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B(702)与转轴C(802)的表面均套接有齿轮(13),两个所述齿轮(13)相啮合,所述转轴B(702)与转轴C(802)的表面靠近齿轮(13)处均套接有皮带轮B(10),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A(602)与其中一个皮带轮B(10)的表面共同套接有同一皮带A(11),另外一个所述皮带轮A(602)与另外一个皮带轮B(10)的表面共同套接有同一皮带B(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件(9)包括壳体(1)的两内侧壁通过两个连接管共同固定连接的气囊(901),所述气囊(901)内壁的两端均设置有单向气阀(902),其中一个连接管的表面连通设置有出气管(9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开设有与气囊(901)的进气口相连通的进气通道(14),所述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口,所述出气管(903)的一端通过连接口延伸至壳体(1)外,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开关(15)。
CN202222591822.4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 Active CN219049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1822.4U CN219049924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1822.4U CN219049924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9924U true CN219049924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77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1822.4U Active CN219049924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99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6333A (zh) * 2023-07-13 2023-09-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一种多功能呼吸支持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6333A (zh) * 2023-07-13 2023-09-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一种多功能呼吸支持系统
CN116726333B (zh) * 2023-07-13 2024-02-2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一种多功能呼吸支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71049B (zh) 自动呼吸器
CN112057715A (zh) 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
CN219049924U (zh) 一种临床用呼吸装置
CN208031617U (zh) 一种简易呼吸器
CN2155889Y (zh) 便携式急救呼吸机
CN103736182A (zh) 一种呼吸机
CN100384397C (zh) 多功能快速急救机
CN219148860U (zh) 一种抢救用呼吸装置
CN116271377A (zh) 一种控制供氧浓度的呼吸机
CN113975564B (zh) 一种重症呼吸恢复器
CN114768013B (zh) 一种尘肺病康复理疗的加氧雾化吸入器
JP2816309B2 (ja) 人工呼吸器
CN114366965A (zh) 一种具有加湿温化功能的医用呼吸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3100129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
CN115429993B (zh) 一种经气管预防肺损伤高频通气装置
CN113332551B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的呼吸装置
CN215194622U (zh) 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净化护理装置
CN215538252U (zh) 一种呼吸内科专用的便携式呼吸训练器
CN215231363U (zh) 流量可视化吸氧接头
CN114146378B (zh) 一种心内科用呼吸锻炼装置
CN203694300U (zh) 一种呼吸机
CN219231067U (zh) 一种简易呼吸球囊智能支架
CN116392690B (zh) 一种能够充分混氧的呼吸机
CN220309537U (zh) 一种医护呼吸辅助器
CN213191900U (zh) 一种球囊装置及简易呼吸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