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9707U - 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49707U CN219049707U CN202222452827.9U CN202222452827U CN219049707U CN 219049707 U CN219049707 U CN 219049707U CN 202222452827 U CN202222452827 U CN 202222452827U CN 219049707 U CN219049707 U CN 2190497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t liquid
- drainage tube
- liquid pipe
- gauze layer
- inner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负压吸引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包括无菌纱布、引流管、潮湿液管和护皮膜,所述无菌纱布包括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所述引流管和潮湿液管的一端位于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之间,且位于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之间的引流管和潮湿液管分别为引流管内端和潮湿液管内端,所述引流管内端和潮湿液管内端上分别设有第一侧孔和第二侧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解决了现有VSD负压引流装置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负压吸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用VSD材料+半透膜+三通接管+负压吸引器进行负压吸引的技术。技术适应症主要包括创伤:大面积的撕脱伤,脱套伤以及皮毛组织大面积缺损;烧伤:一期无法植皮的,可使用此疗法;骨髓炎:配合微创钻孔,可以直达病灶,治疗效果非常好;其他:褥疮、伤口不愈合、以及糖尿病足。VSD负压引流术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对于骨髓炎等内部难以治疗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是外科治疗技术的革新。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VSD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成本较高,做一次费用一般几千,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成本低的VSD负压吸引装置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包括无菌纱布、引流管、潮湿液管和护皮膜,所述无菌纱布包括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所述引流管和潮湿液管的一端位于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之间,且位于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之间的引流管和潮湿液管分别为引流管内端和潮湿液管内端,所述引流管内端和潮湿液管内端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侧孔和多个第二侧孔,所述护皮膜覆盖在无菌纱布的外侧并将无菌纱布固定在创面处,所述引流管位于无菌纱布的外端为引流管外端,所述引流管外端用于连接负压装置,所述潮湿液管位于无菌纱布的外端为潮湿液管外端,所述潮湿液管外端用于连接提供潮湿液装置。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无菌纱布包括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引流管和潮湿液管的一端位于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之间,引流管内端和潮湿液管内端上分别设有第一侧孔和第二侧孔,则当与引流管外端的负压装置启动,通过引流管可实现对创面处的组织液的抽吸排出;另外,引流管和潮湿液管的一端位于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之间,由于无菌纱布密布大量彼此贯通的细小空隙,具有很好的毛细虹吸作用,提升引流效果;护皮膜覆盖在无菌纱布的外侧并将无菌纱布固定在创面处,护皮膜在用于实现对无菌纱布进行固定的同时,能够保证覆盖创面无菌纱布内部空间处于密封状态,从而为负压抽吸提供密闭条件;由于创面在密封空间持续负压吸引状态下没有水分,覆盖在创面上的无菌纱布会变硬,硬物会压破创面和皮肤,影响创面恢复,因此需要间歇性补充水分,以防止无菌纱布变硬,本技术方案中,潮湿液管的设置,可通过提供潮湿液装置向潮湿液管内补充液体,并通过潮湿液管将液体补入到无菌纱布中,从而解决了无菌纱布会变硬影响创面恢复的问题。由于本技术方案整体采用的材料,比如无菌纱布、引流管、潮湿液管都可以选用医用常规耗材,结构设计简单,因此,成本很低,易于使用操作,且无菌纱布的尺寸可以根据创面的大小任意裁剪,包括引流管和潮湿液管的长短,均能根据需要进行裁剪,能够适应于各种较小的创面,结构简单,实用价值高。
进一步的,为了选择合适的现有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引流管采用一次性导尿管或者一次性引流管。
进一步的,为了选择合适的现有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所述潮湿液管采用输液器管靠近针头部分的细管。输液器管靠近针头部分的细管比较柔软并且较细,在满足补液需求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的减少空间占用,进而减少对引流造成干扰。
进一步的,为了提供合适的补液方式,所述提供潮湿液装置为输液器或注射器。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内端和潮湿液管内端并排设置在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之间,并排设置的引流管内端和潮湿液管内端可以适用于较宽的创面。需要说明的是,并排设置的引流管内端和潮湿液管内端两者之间距离可以根据创面调整,不是固定不变的。
进一步的,所述潮湿液管内端采用从不同的第一侧孔伸入和伸出的方式沿着引流管内端的延伸方向缠绕在引流管内端上。此种结构的设置由于引流管内端和潮湿液管内端紧密结合,可以适用于创面较窄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无菌纱布包括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引流管和潮湿液管的一端位于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之间,引流管内端和潮湿液管内端上分别设有第一侧孔和第二侧孔,则当与引流管外端的负压装置启动,通过引流管可实现对创面处的组织液的抽吸排出;另外,引流管和潮湿液管的一端位于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之间,由于无菌纱布密布大量彼此贯通的细小空隙,具有很好的毛细虹吸作用,提升引流效果;护皮膜覆盖在无菌纱布的外侧并将无菌纱布固定在创面处,护皮膜在用于实现对无菌纱布进行固定的同时,能够保证覆盖创面无菌纱布内部空间处于密封状态,从而为负压抽吸提供密闭条件;由于创面在密封空间持续负压吸引状态下没有水分,覆盖在创面上的无菌纱布会变硬,硬物会压破创面和皮肤,影响创面恢复,因此需要间歇性补充水分,以防止无菌纱布变硬,本技术方案中,潮湿液管的设置,可通过提供潮湿液装置向潮湿液管内补充液体,并通过潮湿液管将液体补入到无菌纱布中,从而解决了无菌纱布会变硬影响创面恢复的问题。由于本技术方案整体采用的材料,比如无菌纱布、引流管、潮湿液管都可以选用医用常规耗材,结构设计简单,因此,成本很低,易于使用操作,且无菌纱布的尺寸可以根据创面的大小任意裁剪,包括引流管和潮湿液管的长短,均能根据需要进行裁剪,能够适应于各种较小的创面,结构简单,实用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潮湿液管内端与引流管内端缠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引流管1;引流管内端1.1;第一侧孔1.2;引流管外端1.3;潮湿液管2;潮湿液管内端2.1;第二侧孔2.2;潮湿液管外端2.3;护皮膜3;上层无菌纱布层4;下层无菌纱布层5;负压装置6;提供潮湿液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包括无菌纱布、引流管1、潮湿液管2和护皮膜3,无菌纱布包括上层无菌纱布层4和下层无菌纱布层5,上层无菌纱布层4和下层无菌纱布层5可以是两块无菌纱布层上下叠放形成,也可以是一块无菌纱布折叠成上层无菌纱布层4和下层无菌纱布层5,引流管1和潮湿液管2的一端位于上层无菌纱布层4和下层无菌纱布层5之间,且位于上层无菌纱布层4和下层无菌纱布层5之间的引流管1和潮湿液管2分别为引流管内端1.1和潮湿液管内端2.1,引流管内端1.1和潮湿液管内端2.1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侧孔1.2和多个第二侧孔2.2,护皮膜3覆盖在无菌纱布的外侧并将无菌纱布固定在创面处,引流管1位于无菌纱布的外端为引流管外端1.3,引流管外端1.3用于连接负压装置6,潮湿液管2位于无菌纱布的外端为潮湿液管外端2.3,潮湿液管外端2.3用于连接提供潮湿液装置7。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无菌纱布包括上层无菌纱布层4和下层无菌纱布层5,引流管1和潮湿液管2的一端位于上层无菌纱布层4和下层无菌纱布层5之间,引流管内端1.1和潮湿液管内端2.1上分别设有第一侧孔1.2和第二侧孔2.2,则当与引流管外端1.3的负压装置6启动,通过引流管1可实现对创面处的组织液的抽吸排出;另外,引流管1和潮湿液管2的一端位于上层无菌纱布层4和下层无菌纱布层5之间,由于无菌纱布密布大量彼此贯通的细小空隙,具有很好的毛细虹吸作用,提升引流效果;护皮膜3覆盖在无菌纱布的外侧并将无菌纱布固定在创面处,护皮膜3在用于实现对无菌纱布进行固定的同时,能够保证覆盖创面无菌纱布内部空间处于密封状态,从而为负压抽吸提供密闭条件;由于创面在密封空间持续负压吸引状态下没有水分,覆盖在创面上的无菌纱布会变硬,硬物会压破创面和皮肤,影响创面恢复,因此需要间歇性补充水分,以防止无菌纱布变硬,本技术方案中,潮湿液管2的设置,可通过提供潮湿液装置7向潮湿液管2内补充液体,并通过潮湿液管2将液体补入到无菌纱布中,从而解决了无菌纱布会变硬影响创面恢复的问题。由于本技术方案整体采用的材料,比如无菌纱布、引流管1、潮湿液管2都可以选用医用常规耗材,结构设计简单,因此,成本很低,易于使用操作,且无菌纱布的尺寸可以根据创面的大小任意裁剪,包括引流管1和潮湿液管2的长短,均能根据需要进行裁剪,能够适应于各种较小的创面,结构简单,实用价值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为了选择合适的现有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引流管1采用一次性导尿管或者一次性引流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为了选择合适的现有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潮湿液管2采用输液器管靠近针头部分的细管。输液器管靠近针头部分的细管比较柔软并且较细,在满足补液需求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的减少空间占用,进而减少对引流造成干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为了提供合适的补液方式,提供潮湿液装置7为输液器或注射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引流管内端1.1和潮湿液管内端2.1并排设置在上层无菌纱布层4和下层无菌纱布层5之间,并排设置的引流管内端1.1和潮湿液管内端2.1可以适用于较宽的创面。需要说明的是,并排设置的引流管内端1.1和潮湿液管内端2.1两者之间距离可以根据创面调整,不是固定不变的。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如图3所示,潮湿液管内端2.1采用从不同的第一侧孔1.2伸入和伸出的方式沿着引流管内端1.1的延伸方向缠绕在引流管内端1.1上。此种结构的设置由于引流管内端1.1和潮湿液管内端2.1紧密结合,可以适用于创面较窄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菌纱布、引流管、潮湿液管和护皮膜,所述无菌纱布包括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所述引流管和潮湿液管的一端位于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之间,且位于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之间的引流管和潮湿液管分别为引流管内端和潮湿液管内端,所述引流管内端和潮湿液管内端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侧孔和多个第二侧孔,所述护皮膜覆盖在无菌纱布的外侧并将无菌纱布固定在创面处,所述引流管位于无菌纱布的外端为引流管外端,所述引流管外端用于连接负压装置,所述潮湿液管位于无菌纱布的外端为潮湿液管外端,所述潮湿液管外端用于连接提供潮湿液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采用一次性导尿管或者一次性引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湿液管采用输液器管靠近针头部分的细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潮湿液装置为输液器或注射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内端和潮湿液管内端并排设置在上层无菌纱布层和下层无菌纱布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湿液管内端采用从不同的第一侧孔伸入和伸出的方式沿着引流管内端的延伸方向缠绕在引流管内端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52827.9U CN219049707U (zh) | 2022-09-15 | 2022-09-15 | 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52827.9U CN219049707U (zh) | 2022-09-15 | 2022-09-15 | 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49707U true CN219049707U (zh) | 2023-05-23 |
Family
ID=86365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452827.9U Active CN219049707U (zh) | 2022-09-15 | 2022-09-15 | 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49707U (zh) |
-
2022
- 2022-09-15 CN CN202222452827.9U patent/CN2190497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92601B2 (en) | System for providing continual drainage in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 |
CN101478938B (zh) | 敷料基板 | |
EP1807031B1 (de) | Vorrichtung zur wundbehandlung unter einsatz von unterdruck | |
US20080208171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edema | |
JP2013521954A (ja) | 医療用真空シール排液装置 | |
CN103405846A (zh) | 医用贴膜负压引流装置 | |
CN219049707U (zh) | 一种简易vsd负压吸引装置 | |
CN206822682U (zh) | 一种一次性膝关节腔穿刺及冲洗装置 | |
CN203379275U (zh) | 新型脑棉片 | |
CN207186907U (zh) | 引流管 | |
CN208511713U (zh) | 尿管专用可行负压吸引的三通旋塞 | |
CN208823736U (zh) | 一种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导管固定装置 | |
CN110721349A (zh) | 一种用于吸收伤口渗液的负压吸引装置 | |
CN209933586U (zh) | 一种带多通道接头的医用导管 | |
CN221384602U (zh) | 一种可防漏集液的皮下隧道冲洗装置 | |
CN215274843U (zh) | 一种一体式引流管周边渗液处理装置 | |
CN219290325U (zh) | 一种带有vac装置的深静脉置管套包 | |
CN218833377U (zh) | 一种改良型颅脑损伤后脑室外引流管 | |
CN211132335U (zh) | 一种吸盘固定环贴 | |
CN210131242U (zh) | 一种新型材质的t型管 | |
CN216294960U (zh) | 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 | |
CN210933345U (zh) | 一种腹腔、胸腔引流管压力固定塞 | |
CN208031379U (zh) | 一种经皮穿刺口防漏固定器 | |
JP2021154088A (ja) | 医療器具および医療システム | |
CN202654526U (zh) | 腹腔冲洗引流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