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9262U - 一种配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49262U CN219049262U CN202223582716.6U CN202223582716U CN219049262U CN 219049262 U CN219049262 U CN 219049262U CN 202223582716 U CN202223582716 U CN 202223582716U CN 219049262 U CN219049262 U CN 2190492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plate
- control rod
- storage box
- dispensing device
- compression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药装置,包括收纳盒、开设于收纳盒内的收纳腔、设置于收纳盒两侧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设置于收纳腔内的第一夹持板、可滑移设置于收纳腔内的第二夹持板、设置于收纳盒与第二夹持板之间用于调节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夹持间距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可拆卸设置于第二夹持板上且一端穿出收纳盒的控制杆、可滑动设置于控制杆上且位于第二夹持板与收纳盒之间的抵顶环、套设于控制杆上且一端抵顶于抵顶环另一端抵顶于第二夹持板的第一压缩弹簧、套设于控制杆上且一端抵顶于抵顶环另一端穿出收纳盒以用于控制抵顶环在控制杆上滑移位置的螺纹控制套,螺纹控制套开设有外螺纹且与收纳盒螺纹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药装置。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时,往往需要一次性使用多种药物,这时一般就会用到配药器皿,从而对药物进行拿取配置,因此通常会使用配药装置对药物进行放置,可知现在的配药装置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现有的配药装置往往只是简单的托盘,而有些药物往往是通过药瓶进行存放,若直接将药品放置在托盘上,会使得其稳定性较差,后续转移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其掉落,从而影响正常配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糖尿病护理用配药装置,其授权公开号为CN214858720U,包括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两侧上皆固定连接有握持板;夹持限位机构,所述夹持限位机构包括螺纹杆,所述收纳腔内部两侧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两端分别延伸至收纳腔两端的外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皆分别焊接在收纳腔和第一限位杆上;该实用新型带来了可将药物放置在第二夹板的一侧,随后转动螺纹杆使得第一夹板靠近,从而完成药品的限位,使得药品放置时更加稳定,后续转移时,不易发生掉落,同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距离可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装置更加灵活,可适用多种不同规格的药瓶进行固定。
但是,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方案仍存在以下缺陷:
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螺纹杆需通过轴承设置在收纳腔内侧,且还需要连接限位卡块,才能够连接第一夹板并通过螺纹杆转动带动第一夹板滑移,结构复杂,且生产成本高(需要购买安装轴承)。
2、在上述方案中的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限位杆上,第一限位杆位于所述收纳腔外侧,第一弹簧未具有保护结构,即所述第一弹簧容易受损,且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弹簧的两端皆分别焊接在收纳腔和第一限位杆上,不方便进行维修替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配药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配药装置,包括收纳盒、开设于所述收纳盒内的收纳腔、设置于所述收纳盒两侧用于夹持药瓶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收纳腔内的第一夹持板、可滑移设置于所述收纳腔内用于与所述第一夹持板相配合夹持药瓶的第二夹持板、设置于所述收纳盒与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夹持间距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板上且一端穿出所述收纳盒的控制杆、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控制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收纳盒之间的抵顶环、套设于所述控制杆上且一端抵顶于所述抵顶环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第一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控制杆上且一端抵顶于所述抵顶环另一端穿出所述收纳盒以用于控制所述抵顶环在所述控制杆上滑移位置的螺纹控制套,所述螺纹控制套开设有外螺纹且与所述收纳盒螺纹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夹持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收纳腔两侧侧壁均匀设置有至少两组安装槽,所述第一夹持板两端设置有可滑配于所述安装槽以将所述第一夹持板安装于所述收纳腔内的滑配凸台。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螺纹控制套穿出所述收纳盒一端可拆卸设置有手轮,所述手轮开设有供所述控制杆穿出的穿出通道。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控制杆穿出所述手轮一端设置有拉环。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穿出所述收纳盒的导向杆。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导向杆穿出所述收纳盒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限位端头。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控制杆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板侧壁。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夹持板及所述第二夹持板相互靠拢一端面上均设置有弹性垫。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二夹持板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一端面开设有俯视截面为圆弧形的弧形引导槽。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调节装置的遮挡板,所述收纳盒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遮挡板的避让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中通过转动螺纹控制套,即可控制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的间距,控制方式简单方便,且生产成本低;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缩弹簧设置在收纳盒内,可防止第一压缩弹簧受损,且第一压缩弹簧为套设于控制杆上,可进行维修替换。
进一步的效果是:第一夹持板可拆卸设置于收纳腔中,可以进行维修替换,且可通过滑配凸台与安装槽配合,调节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效果是:通过拉环方便使用人员拉动控制杆。
进一步的效果是:通过遮挡板可在药品发生倾倒或散落时防止调节装置受腐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对应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对应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对应图4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夹持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收纳盒、2-收纳腔、3-第一夹持板、4-第二夹持板、5-控制杆、6-抵顶环、7-第一压缩弹簧、8-螺纹控制套、9-安装槽、10-滑配凸台、11-手轮、12-拉环、13-导向杆、14-限位端头、15-弹性垫、16-弧形引导槽、17-遮挡板、18-放置槽、19-避让槽、20-握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看图1至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配药装置,包括收纳盒1、开设于所述收纳盒1内的收纳腔2、设置于所述收纳盒1两侧用于夹持药瓶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收纳腔2内的第一夹持板3、可滑移设置于所述收纳腔2内用于与所述第一夹持板3相配合夹持药瓶的第二夹持板4、设置于所述收纳盒1与所述第二夹持板4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夹持板3与所述第二夹持板4之间夹持间距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板4上且一端穿出所述收纳盒1的控制杆5、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控制杆5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板4与所述收纳盒1之间的抵顶环6、套设于所述控制杆5上且一端抵顶于所述抵顶环6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二夹持板4的第一压缩弹簧7、套设于所述控制杆5上且一端抵顶于所述抵顶环6另一端穿出所述收纳盒1以用于控制所述抵顶环6在所述控制杆5上滑移位置的螺纹控制套8,所述螺纹控制套8开设有外螺纹且与所述收纳盒1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夹持板3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收纳腔2内,所述收纳腔2两侧侧壁均匀设置有五组安装槽9,所述第一夹持板3两端设置有可滑配于所述安装槽9以将所述第一夹持板3安装于所述收纳腔2内的滑配凸台10。
为了方便使用人员转动所述螺纹控制套8,所述螺纹控制套8穿出所述收纳盒1一端可拆卸设置有手轮11,所述手轮11开设有供所述控制杆5穿出的穿出通道,使用人员可转动手轮11带动所述螺纹控制套8转动,从而实现调整第一夹持板3与第二夹持板4的距离。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使用人员拉动所述控制杆5,以实现解除夹持,所述控制杆5穿出所述手轮11一端设置有拉环12。
为了第二夹持板4在滑移时更加的平稳,所述第二夹持板4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穿出所述收纳盒1的导向杆13。
所述导向杆13穿出所述收纳盒1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限位端头14,通过限位端头14锁紧所述导向杆13,从而限制所述导向杆13完全的穿入到所述收纳盒1中。
所述控制杆5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板4侧壁,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板4侧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控制杆5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槽,以使得所述控制杆5可拆卸,方便进行维修替换。
所述第一夹持板3及所述第二夹持板4相互靠拢一端面上均设置有弹性垫15,具体为橡胶垫。
所述第二夹持板4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板3的一端面开设有俯视截面为圆弧形的弧形引导槽16,可匹配瓶体的侧壁。
所述第二夹持板4上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调节装置的遮挡板17,遮挡板17上也设置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槽18,所述收纳盒1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遮挡板17的避让槽19,若药品发生倾倒或散落,遮挡板17可防止调节装置受腐蚀。
此外,所述收纳盒1两侧设置有握持板20。
工作原理:
在需要放置并夹紧药瓶时,使用人员通过拉环12可拉动所述控制杆5,使得控制杆5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板4克服所述第一压缩弹簧7弹力并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板3,此时即可将药瓶放入到第一夹持板3与第二夹持板4之间,之后使用人员松开所述拉环12,在第一压缩弹簧7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夹持板4带动药瓶靠拢所述第一夹持板3,此时,药瓶即被夹紧,从而可防止药瓶倾倒;当需要取出药瓶时,使用人员通过拉环12可拉动所述控制杆5,使得控制杆5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板4克服所述第一压缩弹簧7弹力并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板3,此时使用人员即可取出药瓶。
在需要控制第一夹持板3与第二夹持板4之间间距时,首先,可将第一夹持板3从所述收纳腔2中取出,再将所述第一夹持板3通过滑配凸台10与安装槽9配合,将所述第一夹持板3安装在需要的位置即可;同时,还可以转动手轮11带动所述螺纹控制套8转动,而所述螺纹控制套8是与收纳盒1通过螺纹连接的,在转动所述手轮11时,可以调节所述螺纹控制套8相应的穿入或穿出收纳盒1一定距离,而所述螺纹控制套8是抵顶所述抵顶环6的,抵顶环6抵顶所述第一压缩弹簧7,第一压缩弹簧7另一端抵顶所述第二夹持板4,在转动所述手轮11带动所述螺纹控制套8相应的穿入所述收纳盒1一定距离时,所述螺纹控制套8抵顶所述抵顶环6并带动所述抵顶环6在收纳腔2内滑移一定距离,此时,抵顶环6抵顶所述第一压缩弹簧7并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板4在收纳腔2内向第一夹持板3滑移一定距离,即实现调节控制第一夹持板3与第二夹持板4之间间距。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配药装置,包括收纳盒、开设于所述收纳盒内的收纳腔、设置于所述收纳盒两侧用于夹持药瓶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收纳腔内的第一夹持板、可滑移设置于所述收纳腔内用于与所述第一夹持板相配合夹持药瓶的第二夹持板、设置于所述收纳盒与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夹持间距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板上且一端穿出所述收纳盒的控制杆、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控制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收纳盒之间的抵顶环、套设于所述控制杆上且一端抵顶于所述抵顶环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第一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控制杆上且一端抵顶于所述抵顶环另一端穿出所述收纳盒以用于控制所述抵顶环在所述控制杆上滑移位置的螺纹控制套,所述螺纹控制套开设有外螺纹且与所述收纳盒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收纳腔两侧侧壁均匀设置有至少两组安装槽,所述第一夹持板两端设置有可滑配于所述安装槽以将所述第一夹持板安装于所述收纳腔内的滑配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控制套穿出所述收纳盒一端可拆卸设置有手轮,所述手轮开设有供所述控制杆穿出的穿出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穿出所述手轮一端设置有拉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穿出所述收纳盒的导向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穿出所述收纳盒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限位端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板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及所述第二夹持板相互靠拢一端面上均设置有弹性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板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一端面开设有俯视截面为圆弧形的弧形引导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调节装置的遮挡板,所述收纳盒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遮挡板的避让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82716.6U CN219049262U (zh) | 2022-12-31 | 2022-12-31 | 一种配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82716.6U CN219049262U (zh) | 2022-12-31 | 2022-12-31 | 一种配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49262U true CN219049262U (zh) | 2023-05-23 |
Family
ID=86370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82716.6U Active CN219049262U (zh) | 2022-12-31 | 2022-12-31 | 一种配药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49262U (zh) |
-
2022
- 2022-12-31 CN CN202223582716.6U patent/CN2190492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049262U (zh) | 一种配药装置 | |
CN109620611A (zh) | 一种甲状腺手术辅助装置 | |
CN109646040A (zh) | 一种防止颈部被辐射的装置 | |
CN205572563U (zh) | 具有修边装置的离型膜分切机 | |
CN203927284U (zh) | 一种可分度调节的三脚架全景云台 | |
CN112274269A (zh) | 一种消化内科内镜固定支撑装置 | |
CN204147006U (zh) | 裂隙灯显微镜医师肘部高度升降器 | |
CN211272897U (zh) | 一种麻醉过程中施针辅助架 | |
CN211480772U (zh) | 一种可调节支撑方向和角度的电力输送装置 | |
CN211155789U (zh) | 磁共振定位检查装置 | |
CN211611065U (zh) | 一种输液护理装置 | |
CN218338757U (zh) | 一种新型儿科护理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 | |
CN213512798U (zh) | 一种可适用于多种环境的片剂四用仪 | |
CN220424008U (zh) | 小鼠耳部手术操作固定装置 | |
CN111658891A (zh) | 一种急诊科用输液辅助装置 | |
CN214908830U (zh) | 一种儿童用可调节肘关节固定支具 | |
CN214748534U (zh) | 一种血透内瘘烤灯温度监测仪 | |
CN213910166U (zh) | 一种5g医疗采集数据用采集器 | |
CN109979582A (zh) | 一种双向转诊管理系统及远程健康监测设备 | |
CN215083698U (zh) | 一种吸氧装置 | |
CN215915140U (zh) | 一种用于小儿骨科的可调节式颈部固定装置 | |
CN220597008U (zh) | 一种安瓿锯 | |
CN220967838U (zh) | 一种吸氧装置 | |
CN217472491U (zh) | 一种急诊科输液恒温加热装置 | |
CN221181225U (zh) | 急诊内科护理智能输液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