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7441U - 开叉连衣裙 - Google Patents

开叉连衣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7441U
CN219047441U CN202223135318.XU CN202223135318U CN219047441U CN 219047441 U CN219047441 U CN 219047441U CN 202223135318 U CN202223135318 U CN 202223135318U CN 219047441 U CN219047441 U CN 219047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t
skirt
piece
waistband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353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璀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ong Of Song Gar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ong Of Song Gar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ong Of Song Gar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ong Of Song Gar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353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7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7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7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叉连衣裙。该开叉连衣裙包括上衣身、下裙部、长袖、腰带结构,上衣身与下裙部相接于腰部位置,腰带结构包括对应腰部位置的腰带以及设置于腰带上的钉珠图案,腰带的两侧分别连接于开叉连衣裙的两侧,腰带在靠近腰带末端位置形成立体修饰花朵,立体修饰花朵偏于开叉连衣裙的一侧;上衣身的上端形成衣领,衣领下方设有第一缝接部,第一缝接部自衣领的底端向下向着立体修饰花朵的方向延伸;下裙部设有第二缝接部,第二缝接部自立体修饰花朵向下延伸,第二缝接部下方设有第一开叉部,第一开叉部呈倒V型设置。该开叉连衣裙具有立体、端庄、时尚的特点,且可通过第一开叉部展现腿部线条、提升身材比例,可满足消费者的更多需求。

Description

开叉连衣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叉连衣裙。
背景技术
连衣裙款式繁多,适合多种风格的女性穿着。市面上的大多连衣裙通过在布料上设置平面图案来达到装饰的效果,图案例如碎花图案、条纹图案等;或者,连衣裙的正背面底部通常呈齐平状设置。这些连衣裙的款式较为规矩、单一,难以满足消费者的更多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开叉连衣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开叉连衣裙,包括上衣身、下裙部、设置于所述上衣身两侧的长袖、腰带结构,所述上衣身与所述下裙部相接于腰部位置,所述腰带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叉连衣裙的正面且对应腰部位置的腰带以及设置于所述腰带上的钉珠图案,所述腰带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开叉连衣裙的两侧,并且所述腰带在靠近所述腰带末端位置形成立体修饰花朵,所述立体修饰花朵偏于所述开叉连衣裙的一侧;
所述上衣身的上端形成衣领,所述衣领下方设有第一缝接部,所述第一缝接部倾斜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缝接部自所述衣领的底端向下向着所述立体修饰花朵的方向延伸;所述下裙部设有第二缝接部,所述第二缝接部自所述立体修饰花朵向下延伸,所述第二缝接部下方设有第一开叉部,所述第一开叉部呈倒V型设置,所述第二缝接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缝接部的下端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上衣身包括位于正面的左衣片与右衣片,所述下裙部包括与所述左衣片一体设置的左裙片以及与所述右衣片一体设置的右裙片;所述左衣片的上端与所述右衣片的上端共同形成所述衣领;所述左衣片的右侧部与所述右衣片的左侧部缝接形成所述第一缝接部,所述左裙片的右侧部与所述右裙片的左侧部缝接形成所述第二缝接部,所述左裙片的下端与所述右裙片的下端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开叉部。
优选地,所述左衣片的右侧部叠设于所述右裙片的左侧部的上面,所述左衣片的右侧部边缘呈直线设置;所述左裙片叠设于所述右裙片的上面,所述左裙片的右侧部边缘呈弧形设置,并且所述左裙片的右侧部边缘向所述右裙片的所在侧凸出;所述右裙片的下端呈弧形设置,并且所述右裙片的下端朝所述左裙片的所在侧凸出。
优选地,所述衣领呈V型设置,并且所述衣领对应所述开叉连衣裙的正面中央,所述第一开叉部与所述衣领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开叉连衣裙的正面设有第一修身线,所述第一修身线对称设置于所述开叉连衣裙的两侧上,各所述第一修身线自所述上衣身与所述长袖的交界处偏向中央且向下延伸,再以竖直的轨迹向下延伸至所述下裙部的上部;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修身线的下部与所述第二缝接部对应。
优选地,所述上衣身还包括与所述左衣片及所述右衣片缝接的后衣片,所述下裙部还包括与所述左裙片及所述右裙片缝接的后裙片,所述后衣片与所述后裙片一体设置形成后片;
所述后衣片上设有隐形拉链;所述后片设有位于中央位置且竖直设置的第二修身线、位于所述第二修身线两侧上的第三修身线,所述隐形拉链位于所述第二修身线上。
优选地,所述后片的底端设有第二开叉部,所述第二开叉部位于所述第二修身线上,所述第二开叉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叉部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立体修饰花朵包括花苞部以及部分由所述腰带末端形成的叶片部;所述钉珠图案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钉珠图案设置于所述腰带的各处上,各所述钉珠图案由若干钉珠和/或若干亮片呈一字型排列形成。
优选地,所述下裙部呈H裙型设置,所述上衣身、所述下裙部、所述长袖、所述腰带为主要由聚酯纤维面料制成的连衣裙部件;所述上衣身的肩宽为38cm-41cm,所述上衣身的胸围为88cm-105cm。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开叉连衣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连衣裙的正面腰部位置设有腰带,腰带在靠近其末端位置形成立体修饰花朵,起到立体修饰的作用,且腰带上设有钉珠图案,增强立体修饰感;并且,开叉连衣裙正面的下端设有第一开叉部,第一开叉部的设计不仅可展现腿部线条,且会在视觉上提升身材比例;该开叉连衣裙款式新颖,且具有端庄、优雅、时尚的特点,可满足消费者的更多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开叉连衣裙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开叉连衣裙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开叉连衣裙,11.衣领,12.第一缝接部,13.左衣片,14.右衣片,15.后衣片,16.隐形拉链,21.左裙片,22.右裙片,23.第二缝接部,24.第一开叉部,25.后裙片,26.第二开叉部,30.长袖,40.腰带,41.立体修饰花朵,411.花苞部,412.叶片部,50.钉珠图案,61.第一修身线,62.第二修身线,63.第三修身线,70.内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开叉连衣裙100,该开叉连衣裙100的正面腰部位置设有腰带40,腰带40在靠近其末端位置形成立体修饰花朵41,起到立体修饰的作用,且腰带40上设有钉珠图案50,增强立体修饰感;并且,开叉连衣裙100正面的下端设有第一开叉部24,第一开叉部24的设计不仅可展现腿部线条,且会在视觉上提升身材比例;该开叉连衣裙100款式新颖,且具有端庄、优雅、时尚的特点,可满足消费者的更多需求。
如图1和图2所示,开叉连衣裙100包括上衣身、下裙部、设置于上衣身两侧的长袖30、腰带结构,上衣身与下裙部相接于腰部位置,腰带结构包括设置于开叉连衣裙100的正面且对应腰部位置的腰带40,腰带40的两侧分别连接于开叉连衣裙100的两侧,并且腰带40在靠近腰带40末端位置形成立体修饰花朵41,立体修饰花朵41偏于开叉连衣裙100的一侧。该立体修饰花朵41的设置,起到立体修饰的作用,相较于平面图案而言,具有新颖、时尚的特点,同时增加开叉连衣裙100的立体感。
该立体修饰花朵41包括花苞部411以及部分由腰带40末端形成的叶片部412。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立体修饰花朵41可偏于开叉连衣裙100的右侧设置,因此,腰带40的末端、位于立体修饰花朵41右侧至连接于开叉连衣裙100右侧部分的腰带40部分皆作为叶片部412,并且两叶片部412呈叶片状设置。两叶片部412分别位于花苞部411的两侧,两叶片部412的长度相同或大致相同。
腰带结构还包括设置于腰带40上的钉珠图案50,钉珠图案50包括若干个,若干个钉珠图案50设置于腰带40的各处上,对腰带40进行装饰,增强立体修饰感。其中,各钉珠图案50可由若干钉珠和/或若干亮片呈一字型排列形成。
上衣身的上端形成衣领11,衣领11下方设有第一缝接部12,第一缝接部12倾斜设置,并且第一缝接部12自衣领11的底端向下向着立体修饰花朵41的方向延伸;下裙部设有第二缝接部23,第二缝接部23自立体修饰花朵41向下并且向左侧延伸,第二缝接部23下方设有第一开叉部24,第一开叉部24呈倒V型设置,第二缝接部23的上端与第一缝接部12的下端相对应。
具体地,上衣身包括位于正面的左衣片13与右衣片14,左衣片13的上端与右衣片14的上端共同形成衣领11。左衣片13的右侧部与右衣片14的左侧部缝接形成第一缝接部12,其中,左衣片13的右侧部叠设于右衣片14的左侧部的上面,左衣片13的右侧部边缘呈直线设置。
下裙部包括与左衣片13一体设置的左裙片21以及与右衣片14一体设置的右裙片22,左裙片21的右侧与右裙片22的左侧缝接形成第二缝接部23,其中,左裙片21叠设于右裙片22的上面,左裙片21的右侧部边缘呈弧形设置,左裙片21的右边缘自上端向下逐渐偏向左侧设置,左裙片21的右侧部边缘向右裙片22的所在侧凸出;右裙片22的下端呈弧形设置,并且右裙片22的下端朝左裙片21的所在侧凸出。左裙片21的下端与右裙片22的下端共同形成第一开叉部24,即,第一开叉部24的两侧皆呈向中央方向凸出的弧形设置,并且第一开叉部24位于第二缝接部23的下方。
衣领11呈V型设置,并且衣领11对应开叉连衣裙100的正面中央,第一开叉部24与衣领11对应设置。可以理解地,下裙部呈H裙型设置,下裙部的第二缝接部23及第一开叉部24的配合,使得下裙部呈花苞形态,与立体修饰花朵41相协调。其中,第一开叉部24的高度与衣领11的深度相同或基本相同,第一开叉部24不仅可展现腿部线条,还会在视觉上提升身材比例。
开叉连衣裙100的正面设有第一修身线61,第一修身线61对称设置于开叉连衣裙100的两侧上,并且第一修身线61呈弧形设置;具体地,各第一修身线61自上衣身与长袖30的交界处偏向中央并且向下延伸,再以竖直的轨迹向下延伸至下裙部的上部;位于右侧的第一修身线61的下部与第二缝接部23对应。
上衣身还包括与左衣片13及右衣片14缝接的后衣片15,下裙部还包括与左裙片21及右裙片22缝接的后裙片25,后衣片15与后裙片25一体设置形成后片。后衣片15上设有隐形拉链16,便于穿脱;后片设有位于中央位置且竖直设置的第二修身线62、位于第二修身线62两侧上的第三修身线63,隐形拉链16位于第二修身线62上。
后片的底端设有第二开叉部26,第二开叉部26位于第二修身线62上,第二开叉部26的高度大于第一开叉部24的高度。第二开叉部26的设置,便于行走。
上衣身、下裙部、长袖30、腰带40为主要由聚酯纤维面料制成的连衣裙部件,即上衣身、下裙部、长袖30、腰带40的外层采用聚酯纤维面料制成;开叉连衣裙100还包括设置于其内层上的内里70,内里70采用90.9%桑蚕丝与9.1%氨纶面料制成。其中,开叉连衣裙100的上衣身、下裙部、长袖30、腰带40的颜色相同,钉珠的颜色与腰带40的颜色相同,亮片的颜色与钉珠的颜色不同。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上衣身可呈红色设置,钉珠可呈金色设置。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开叉连衣裙100的上衣身的肩宽可为38cm-41cm,上衣身的胸围可为88cm-105cm。该开叉连衣裙100适合在秋冬季节穿着,并且适合穿着于正式场合中,该开叉连衣裙100具有华贵、典雅、立体的效果,第一开叉部24的设置,不仅展现腿部线条,还会在视觉上提升身材比例。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一种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衣身、下裙部、设置于所述上衣身两侧的长袖(30)、腰带结构,所述上衣身与所述下裙部相接于腰部位置,所述腰带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叉连衣裙(100)的正面且对应腰部位置的腰带(40)以及设置于所述腰带(40)上的钉珠图案(50),所述腰带(40)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开叉连衣裙(100)的两侧,并且所述腰带(40)在靠近所述腰带(40)末端位置形成立体修饰花朵(41),所述立体修饰花朵(41)偏于所述开叉连衣裙(100)的一侧;
所述上衣身的上端形成衣领(11),所述衣领(11)下方设有第一缝接部(12),所述第一缝接部(12)倾斜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缝接部(12)自所述衣领(11)的底端向下向着所述立体修饰花朵(41)的方向延伸;所述下裙部设有第二缝接部(23),所述第二缝接部(23)自所述立体修饰花朵(41)向下延伸,所述第二缝接部(23)下方设有第一开叉部(24),所述第一开叉部(24)呈倒V型设置,所述第二缝接部(2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缝接部(12)的下端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身包括位于正面的左衣片(13)与右衣片(14),所述下裙部包括与所述左衣片(13)一体设置的左裙片(21)以及与所述右衣片(14)一体设置的右裙片(22);所述左衣片(13)的上端与所述右衣片(14)的上端共同形成所述衣领(11);所述左衣片(13)的右侧部与所述右衣片(14)的左侧部缝接形成所述第一缝接部(12),所述左裙片(21)的右侧部与所述右裙片(22)的左侧部缝接形成所述第二缝接部(23),所述左裙片(21)的下端与所述右裙片(22)的下端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开叉部(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衣片(13)的右侧部叠设于所述右裙片(22)的左侧部的上面,所述左衣片(13)的右侧部边缘呈直线设置;所述左裙片(21)叠设于所述右裙片(22)的上面,所述左裙片(21)的右侧部边缘呈弧形设置,并且所述左裙片(21)的右侧部边缘向所述右裙片(22)的所在侧凸出;所述右裙片(22)的下端呈弧形设置,并且所述右裙片(22)的下端朝所述左裙片(21)的所在侧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衣领(11)呈V型设置,并且所述衣领(11)对应所述开叉连衣裙(100)的正面中央,所述第一开叉部(24)与所述衣领(11)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叉连衣裙(100)的正面设有第一修身线(61),所述第一修身线(61)对称设置于所述开叉连衣裙(100)的两侧上,各所述第一修身线(61)自所述上衣身与所述长袖(30)的交界处偏向中央且向下延伸,再以竖直的轨迹向下延伸至所述下裙部的上部;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修身线(61)的下部与所述第二缝接部(23)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身还包括与所述左衣片(13)及所述右衣片(14)缝接的后衣片(15),所述下裙部还包括与所述左裙片(21)及所述右裙片(22)缝接的后裙片(25),所述后衣片(15)与所述后裙片(25)一体设置形成后片;
所述后衣片(15)上设有隐形拉链(16);所述后片设有位于中央位置且竖直设置的第二修身线(62)、位于所述第二修身线(62)两侧上的第三修身线(63),所述隐形拉链(16)位于所述第二修身线(6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片的底端设有第二开叉部(26),所述第二开叉部(26)位于所述第二修身线(62)上,所述第二开叉部(26)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叉部(24)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修饰花朵(41)包括花苞部(411)以及部分由所述腰带(40)末端形成的叶片部(412);所述钉珠图案(50)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钉珠图案(50)设置于所述腰带(40)的各处上,各所述钉珠图案(50)由若干钉珠和/或若干亮片呈一字型排列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裙部呈H裙型设置,所述上衣身、所述下裙部、所述长袖(30)、所述腰带(40)为主要由聚酯纤维面料制成的连衣裙部件;所述上衣身的肩宽为38cm-41cm,所述上衣身的胸围为88cm-105cm。
CN202223135318.XU 2022-11-24 2022-11-24 开叉连衣裙 Active CN219047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5318.XU CN219047441U (zh) 2022-11-24 2022-11-24 开叉连衣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5318.XU CN219047441U (zh) 2022-11-24 2022-11-24 开叉连衣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7441U true CN219047441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2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35318.XU Active CN219047441U (zh) 2022-11-24 2022-11-24 开叉连衣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7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0414A (zh) 饰带及其成型方法
CN219047441U (zh) 开叉连衣裙
CN205214293U (zh) 翻折变换衣服
CN112137213B (zh) 一种女装汉服制图方法
CN208639645U (zh) 一种短袖polo衫
CN208624666U (zh) 一种立领短袖polo衫
CN208624667U (zh) 立领短袖polo衫
CN218605186U (zh) 方领礼服裙
CN217743215U (zh) 露肩连衣裙
CN210538985U (zh) 绣花拼接连衣裙
CN220360116U (zh) 飘带衬衫
CN218551380U (zh) 套头西装式连衣裙
CN210747335U (zh) 高腰拼接背心裙
CN210226950U (zh) 一种压褶裁片拼接的吊带式连衣裙
CN219460396U (zh) 拼接大衣
JP3049066U (ja) 前後及び表裏兼用に着用可能な衣服
CN212139375U (zh) 一种女式长袖上衣
CN215873513U (zh) 一种上身通透下身鱼尾形连衣裙
CN212994455U (zh) 一种调节开叉高度的西装式连衣裙
CN218043836U (zh) 钉珠叶子连衣裙
CN216059280U (zh) 一种扭褶式连衣裙
CN220756651U (zh) 可拆卸假两件上衣
CN219373860U (zh) 西装拼接式连衣裙
CN219047451U (zh) 保暖大衣
CN220987688U (zh) V领连衣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