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1909U - 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1909U
CN219041909U CN202223071953.6U CN202223071953U CN219041909U CN 219041909 U CN219041909 U CN 219041909U CN 202223071953 U CN202223071953 U CN 202223071953U CN 219041909 U CN219041909 U CN 219041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cover
guide
access point
plu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19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道辉
周钊贤
商祖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jie Net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19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1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1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1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包括机壳、机盖、主板、插头座和弹片;机壳和机盖配合形成用于安装主板的容纳空间;插头座的第一端安装于主板并与主板信号连接,机盖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插头座的避让开口,插头座的第二端探出机盖背离机壳一侧表面;弹片的第二端与插头座的第二端连接;弹片的第一端与插头座形成开口朝向主板的锐角。上述无线面板接入点中具有连接主板的插头座,主板安装于机壳和机盖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该无线面板接入点可以通过插头座直接插入原有墙面面板网口即可实现连接,同时整个无线面板接入点也被固定在墙面面板上,不使用网线,可以真正做到免埋线,安装简易一插即用,免工具安装,也无需专业人员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
背景技术
无线面板接入点(英文:AccessPoint,简称AP)即无线面板AP,它是一个无线网络的接入点,用于无线网络的无线交换机,也是无线网络的核心,主要在媒体存取控制层(英文:Medium Access Control,缩写MAC)中扮演无线工作站及有线局域网络的桥梁。无线面板AP主要有路由交换接入一体设备和纯接入点设备两种,一体设备负责执行接入和路由工作。无线面板AP能够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本良好兼容,提供稳定、高速的无线网络。
目前无线面板AP的安装与传统86开关类似,需要预先布好网线,拆除原有墙面面板盖板,将网线插入到无线面板AP背后网口,取下无线面板AP的装饰面板后放入暗盒,用螺丝拧紧固定,最后将装饰面板安装无线面板AP上。安装步骤多,需要专业人员安装,且需要专用工具,普通用户购买无线面板AP后无法自行安装。为了用户使用更便捷,安装可靠,该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用于直接插入原有墙面面板网口,不使用网线和其它工具,安装简单易操作,无需专业人员安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包括:机壳、机盖、主板、插头座和弹片;
所述机壳和所述机盖配合形成用于安装所述主板的容纳空间;
所述插头座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主板并与所述主板信号连接,所述机盖背离所述机壳一侧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插头座的避让开口,所述插头座的第二端经所述避让开口探出所述机盖背离所述机壳一侧表面;
所述弹片的第二端与所述插头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弹片的第一端与所述插头座形成开口朝向所述主板的锐角。
上述无线面板接入点中具有连接主板的插头座,主板安装于机壳和机盖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该无线面板接入点可以通过插头座直接插入原有墙面面板网口即可实现连接,同时整个无线面板接入点也被固定在墙面面板上,不使用网线,可以真正做到免埋线,安装简易一插即用,实现免工具安装,也无需专业人员安装。插头座设置有弹片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网口面板,使得无线面板接入点不受不同规格面板约束,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带有网口的面板,都可以随插随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面板接入点还包括按键组件;
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按键组件的安装孔;
所述按键组件贯穿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弹片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弹片的第一端靠近所述插头座以使所述锐角变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组件包括驱动按键和第一弹性复位件;
所述驱动按键与所述弹片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一端与所述驱动按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机壳连接,用于始终为所述驱动按键提供复位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按键与所述机壳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驱动按键相对所述机壳远离所述插头座动作的极限位置;和/或,
所述驱动按键与所述机壳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用于为所述驱动按键沿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动作导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卡扣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卡扣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卡扣设置于所述驱动按键,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或者,所述第一限位卡扣设置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于所述驱动按键;和/或,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筋以及与所述导向筋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筋设置于所述驱动按键,所述导向槽设置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或者,所述导向筋设置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所述导向槽设置于所述驱动按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按键包括按钮和按键顶杆;所述按键顶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按钮连接,所述按键顶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弹片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面板接入点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以及与所述支撑架配合的第二弹性复位件;
所述机盖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架的安装槽,且所述支撑架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安装槽;
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安装槽的导向轴,所述机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轴配合的导向孔;所述支撑架可沿所述导向轴的轴线方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机盖;
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机盖连接,用于始终为所述支撑架提供沿所述导向轴的轴线方向远离所述机盖的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轴与所述机盖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机盖的极限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限位卡扣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卡扣设置于所述导向轴,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于所述导向孔的侧壁;或者,所述第二限位卡扣设置于所述导向孔的侧壁,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于所述导向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背离所述机盖一侧形成有凸包,所述凸包凸出于所述安装槽;和/或,
所述支撑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撑架关于所述插头座对称设置;和/或,
所述导向轴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导向轴均匀分布于所述支撑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5为驱动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主板和弹片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驱动按键、主板和弹片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的俯视图;
图11为图3中B-B剖视图;
图12和图13为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机壳;200-机盖;310-主板;320-插头座;330-弹片;400-按键组件;600-导向组件;700-支撑组件;900-连接件;110-安装孔;210-避让开口;220-安装槽;220-导向孔;230-导向柱;410-驱动按键;420-第一弹性复位件;510-第一限位卡扣;610-导向筋;620-导向槽;710-支撑架;720-第二弹性复位件;730-导向轴;810-第二限位卡扣;411-按钮;412-按键顶杆;711-凸包。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市面上面板无线接入点,针对安装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法为:主机左右带有双面胶,安装时先用一根网线将主机与面板网口链接,然后将主机粘贴到墙面带有网口的面板上。该方案存在问题点有:1.需要单独提供网线,增加成本,2.设备安装过程需要整理网线,3.面板粘贴方式可靠性差,存在脱落风险,重复使用性差。
基于上述应用场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解决了目前无线面板接入点安装困难的问题,且无需专业人员安装,无需工具安装,无需螺钉固定,无需理线,真正实现即插即用,拆装方便,安全可靠,使用便捷。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包括:机壳100、机盖200、主板310、插头座320和弹片330;机壳100和机盖200配合形成用于安装主板310的容纳空间;插头座320的第一端安装于主板310并与主板310信号连接,机盖200背离机壳100一侧设置有用于避让插头座320的避让开口210,插头座320的第二端经避让开口210探出机盖200;弹片330的第二端与插头座320的第二端连接;弹片330的第一端与插头座320形成开口朝向主板310的锐角。
上述无线面板接入点中具有连接主板310的插头座320,主板310安装于机壳100和机盖200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该无线面板接入点可以通过插头座320直接插入原有墙面面板网口即可实现连接,同时整个无线面板接入点也被固定在墙面面板上,不使用网线,可以真正做到免埋线,安装简易一插即用,实现免工具安装,也无需专业人员安装。插头座320设置有弹片330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网口面板,使得无线面板接入点不受不同规格面板约束,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带有网口的面板,都可以随插随用。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机壳100和机盖200通过连接件900如螺钉连接,机壳100和机盖200配合形成容纳空间,主板310通过连接件900如螺钉安装在机壳100上,插头座320焊接在主板310上,并与主板310信号连接,弹片330和插头座32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如弹片330和插头座320为水晶头插头。需要说明的是,安装主板310的连接件900与安装机壳100和机盖200的连接件900可以为同种规格的螺钉,也可以为不同规格的螺钉。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面板接入点还包括按键组件400;机壳10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按键组件400的安装孔110;按键组件400贯穿安装孔110,并与弹片33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弹片330的第一端靠近插头座320以使锐角变小。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机壳100和机盖200配合形成容纳空间,主板310通过连接件900安装在机壳100上,插头座320安装在主板310上、并与主板310信号连接;机壳100顶部设置有安装孔110,按键组件400贯穿安装孔110、并与安装在插头座320的弹片330传动连接;通过按压按键组件400,按键组件400驱动弹片330的第一端靠近插头座320,进而使插头座320与弹片330形成的锐角减小即可以使插头座320与弹片330的整体高度尺寸变小,方便插拔。按键组件400的设置大大方便了无线面板接入点的安装和拆卸,无需用手按压弹片330,仅需按压按键组件400即可,大大方便了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键组件400包括驱动按键410和第一弹性复位件420;驱动按键410与弹片33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弹性复位件420一端与驱动按键410连接,另一端与机壳100连接,用于始终为驱动按键410提供复位作用力。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3和图4,按键组件400包括驱动按键410和第一弹性复位件420,弹片330和插头座320为一体式结构,且弹片330与插头座320形成锐角θ,驱动按键410与弹片330的第一端抵接,第一弹性复位件420一端与驱动按键410连接,另一端与机壳100连接。驱动按键410相对机壳100具有复位状态和触发状态,当驱动按键410处于触发状态,驱动按键410被按压,且沿图4中Z轴负方向运动;当驱动按键410处于复位状态时,驱动按键410不受外界作用力。沿图4中Z轴负方向按压驱动按键410,驱动按键410由复位状态切换至触发状态,驱动按键410挤压第一弹性复位件420和弹片330并使弹片330的第一端朝向插头座320动作;撤去按压驱动按键410的作用力后,驱动按键410在第一弹性复位件420的作用力下,沿Z轴正方向动作,由触发状态切换至复位状态。示例性的,第一弹性复位件420可以为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按键410与机壳100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用于限制驱动按键410相对机壳100远离插头座320动作的极限位置。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2,为防止复位状态下,驱动按键410脱离机壳100,驱动按键410与机壳100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用于限制驱动按键410相对机壳100远离插头座320动作的极限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卡扣510以及与第一限位卡扣510配合的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卡扣510设置于驱动按键410,第一限位槽设置于安装孔110的侧壁;或者,第一限位卡扣510设置于安装孔110的侧壁,第一限位槽设置于驱动按键410。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5,驱动按键410上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卡扣510,相应的,与两个第一限位卡扣510配合的第一限位槽设置于机壳100中安装孔110的侧壁上。结合图2,安装时,沿Z轴负方向将驱动按键410插入安装孔110内,安装孔110的侧壁挤压第一限位卡扣510,继续插入驱动按键410直至第一限位卡扣510与安装孔110侧壁上的第一限位槽卡接,从而实现的驱动按键410的安装。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第一限位卡扣510相对设置,可以保证驱动按键410两侧受力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按键410与机壳100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600,用于为驱动按键410沿安装孔110的轴线方向动作导向。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2,为防止驱动按键410被按压的过程中绕Z轴转动,驱动按键410与机壳100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600,用于为驱动按键410沿Z方向动作起导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组件600包括导向筋610以及与导向筋610配合的导向槽620;导向筋610设置于驱动按键410,导向槽620设置于安装孔110的侧壁;或者,导向筋610设置于安装孔110的侧壁,导向槽620设置于驱动按键410。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2和图5,驱动按键410上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导向槽620,即驱动按键410上设置有四个沿Z方向延伸的导向槽620,相应的,与两侧中两个导向槽620滑动配合的导向筋610设置于机壳100中安装孔110的侧壁上,也就是说,机壳100上的四个导向筋610也沿Z方向延伸。结合图2,安装时,先将驱动按键410的导向槽620与机壳100中相对应的导向筋610对齐,然后再沿Z轴负方向将驱动按键410插入安装孔110内,插入过程中导向槽620沿导向筋610沿Z轴负方向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按键410包括按钮411和按键顶杆412;按键顶杆412的第一端与按钮411连接,按键顶杆412的第二端与弹片330的第一端连接。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继续参照图5,驱动按键410包括按钮411和按键顶杆412,按钮411和按键顶杆412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弹性复位件420套设于按键顶杆412上,并与按钮411连接。结合图4,机壳100在安装孔110内具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避让按键顶杆412的过渡孔。当按键组安装于机壳100后,按键顶杆412贯穿过渡孔,第一弹性复位件420一端与按钮411接触,另一端与挡板接触。参照图2,安装按键组件400时,先将驱动按键410的导向槽620与机壳100中相对应的导向筋610对齐,然后再沿Z轴负方向将驱动按键410插入安装孔110内,安装孔110的侧壁挤压第一限位卡扣510,继续插入驱动按键410直至第一限位卡扣510与安装孔110侧壁上的第一限位槽卡接,此时,第一弹性复位件420一端与按钮411接触连接,另一端与机壳100接触连接,从而实现的驱动按键410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复位件420套设在按键顶杆412外部,当第一弹性复位件420被挤压压缩的过程中,按键顶杆412可以为第一弹性复位件420起导向作用,同时,按键顶杆412还可以限定第一弹性复位件420被挤压的极限位置,也就是说,按键顶杆412还可以为第一弹性复位件420起保护作用,防止第一弹性复位件420被过度压缩。
图6和图7为插头座320以及弹片330与主板310的装配结构图,其中,图6为三维立体图,图7为左视图;图8为按键组件400与弹片330的装配结构图。参照图6-图8,主板310上设置有缺口,用于避让弹片330以及弹簧顶杆。
由于市面上的网口面板中,网口面板内嵌尺寸存在一定偏差导致插头座320插入后无线面板接入点离面板之间的间隙不一致,从而整个无线面板接入点会存在晃动的可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面板接入点还包括支撑组件700,支撑组件700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710以及与支撑架710配合的第二弹性复位件720;机盖20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架710的安装槽220,且支撑架710至少部分凸出于安装槽220;此处部分凸出可以理解为支撑架710一部分在安装槽220内部,一部分凸出于安装槽220即在安装槽220外部;支撑架710上设置有贯穿安装槽220的导向轴730,机盖200上设置有与导向轴730配合的导向孔220;支撑架710可沿导向轴730的轴线方向靠近或者远离机盖200;第二弹性复位件720一端与支撑架710连接,另一端与机盖200连接,用于始终为支撑架710提供沿导向轴730的轴线方向远离机盖200的作用力。当无线面板接入点插接在网口面板上后,支撑架710与网口面板接触,第二弹性复位件720的长度可以自由伸缩,通过支撑架710与第二弹性复位件720的配合可以使无线面板接入点能够很好的适应网口面板内嵌尺寸的偏差,减少晃动的产生。支撑架710与机盖200之间通过导向轴730和导向孔220配合导向,保证支撑架710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缓解无线面板接入点的晃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710背离机盖200一侧形成有凸包711,凸包711凸出于安装槽220。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9和图10,支撑架710背离机盖200一侧形成有凸包711,支撑架710位于安装槽220内,凸包711凸出于安装槽220,且每个支撑架710上具有多个凸包711,也就是说,当无线面板接入点插接在网口面板上后,支撑架710通过凸包711与网口面板接触,用点接触替换面接触,方便支撑架710调节以更好的适应无线面板接入点与网口面板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710为多个,且多个支撑架710关于插头座320对称设置。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2和图3,支撑组件700包括两个支撑架710,两个支撑架710相对设置在插头座320两侧,有利于整个无线面板接入点的受力平衡;且两个支撑架710沿Y方向排列。参照图11,机盖20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架710的安装槽220,每个支撑架710均配合有第二弹性复位件720,用于为支撑架710提供沿X轴正方向远离机盖200的作用力。每个支撑架710上的第二弹性复位件720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如图11所示,第二弹性复位件720为两个。安装槽220内设置有与第二弹性复位件720配合的导向柱230,第二弹性复位件720套设于导向柱230外部,第二弹性复位件720一端可以与支撑架710接触连接,另一端与机盖200接触连接。当第二弹性复位件720被支撑架710挤压压缩的过程中,导向柱230可以为第二弹性复位件720起导向作用,同时,导向柱230还可以限定第二弹性复位件720被挤压的极限位置,也就是说,导向柱230还可以为第二弹性复位件720起保护作用,防止第二弹性复位件720被过度压缩。示例性的,第二弹性复位件720可以为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轴730为多个,且多个导向轴730均匀分布于支撑架710。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为了保证支撑架710在安装槽220内稳定地沿X方向动作,支撑架710与机盖200之间通过导向轴730和导向孔220配合导向,导向轴7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如图11所示,支撑架710具有三个导向轴730,3个导向轴730沿支撑架710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保证支撑架710平稳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轴730与机盖200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支撑架710远离机盖200的极限位置。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11,为防止支撑架710脱离机盖200,支撑架710与机盖200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支撑架710相对机盖200远离机壳100动作的极限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限位卡扣810和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卡扣810设置于导向轴730,第二限位槽设置于导向孔220的侧壁;或者,第二限位卡扣810设置于导向孔220的侧壁,第二限位槽设置于导向轴730。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11-图13,安装槽220的底壁为卡接板,卡接板上设置有与导向轴730配合的导向孔220,导向轴730上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卡扣810,相应的,与两个第二限位卡扣810配合的第二限位槽设置于机盖200中安装孔110的侧壁上。结合图2,安装时,沿X轴负方向将支撑架710插入安装槽220内,导向孔220的侧壁挤压第二限位卡扣810,继续插入支撑架710直至第二限位卡扣810贯穿导向孔220并与卡接板卡接,从而实现的支撑架710的安装。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第二限位卡扣810相对设置,可以保证支撑架710两侧卡接受力平衡。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11,导向轴730为中部镂空结构,且导向轴730的两部分关于Z方向对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面板接入点通过插头座320焊接在主板310并且固定在机壳100上,插头座320上方设计有按键,插头座320左右两边设计有支撑架710,支撑架710背离机盖200一侧设置两个凸包711,主机插到墙面面板后,左右两边支撑架710和墙面面板相互作用力下,增加整机安装牢固,可以避免整机出现晃动。安装无线面板接入点的时候,只要将插头座320对准墙面面板网口就完成无线面板接入点的安装,拆卸无线面板接入点的时候只要按下上方的驱动按键410就可以使无线面板接入点轻松拆卸下来,使得无线面板接入点达到安装便捷目的,无需专业人员,普通用户购买设备就可以自行安装。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机盖、主板、插头座和弹片;
所述机壳和所述机盖配合形成用于安装所述主板的容纳空间;
所述插头座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主板并与所述主板信号连接,所述机盖背离所述机壳一侧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插头座的避让开口,所述插头座的第二端经所述避让开口探出所述机盖;
所述弹片的第二端与所述插头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弹片的第一端与所述插头座形成开口朝向所述主板的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面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面板接入点还包括按键组件;
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按键组件的安装孔;
所述按键组件贯穿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弹片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弹片的第一端靠近所述插头座以使所述锐角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面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驱动按键和第一弹性复位件;
所述驱动按键与所述弹片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一端与所述驱动按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机壳连接,用于始终为所述驱动按键提供复位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面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按键与所述机壳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驱动按键相对所述机壳远离所述插头座动作的极限位置;和/或,
所述驱动按键与所述机壳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用于为所述驱动按键沿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动作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面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卡扣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卡扣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卡扣设置于所述驱动按键,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或者,所述第一限位卡扣设置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于所述驱动按键;和/或,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筋以及与所述导向筋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筋设置于所述驱动按键,所述导向槽设置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或者,所述导向筋设置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所述导向槽设置于所述驱动按键。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面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按键包括按钮和按键顶杆;所述按键顶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按钮连接,所述按键顶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弹片的第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面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面板接入点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以及与所述支撑架配合的第二弹性复位件;
所述机盖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架的安装槽,且所述支撑架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安装槽;
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安装槽的导向轴,所述机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轴配合的导向孔;所述支撑架可沿所述导向轴的轴线方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机盖;
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机盖连接,用于始终为所述支撑架提供沿所述导向轴的轴线方向远离所述机盖的作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面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与所述机盖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机盖的极限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面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限位卡扣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卡扣设置于所述导向轴,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于所述导向孔的侧壁;或者,所述第二限位卡扣设置于所述导向孔的侧壁,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于所述导向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面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背离所述机盖一侧形成有凸包,所述凸包凸出于所述安装槽;和/或,
所述支撑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撑架关于所述插头座对称设置;和/或,
所述导向轴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导向轴均匀分布于所述支撑架。
CN202223071953.6U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 Active CN219041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1953.6U CN219041909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1953.6U CN219041909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1909U true CN219041909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4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1953.6U Active CN219041909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1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08198A (en) Modular computer device
US7988495B2 (en) Connector
US6976865B2 (en)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pull mechanism
US879498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low profile characteristics
US20050085133A1 (en) Low-profile USB connector without metal case
US2002002776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wo slots different in width
GB2295281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omputer and computer cards
CN112421321B (zh) 卡座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312715B (zh) 可限制不同模块安装顺序的电子装置及其机壳模块
CN111262601B (zh) 电子设备
CN219041909U (zh) 一种无线面板接入点
US7800897B2 (en) Light docking station applied to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M596989U (zh) 集線器
CN113225946A (zh) 利用杠杆作用退出抽取式模块的电子装置及一种杠杆机构
US7218514B2 (en) I/O interface cover assembly of computer enclosure
CN213715542U (zh) 一种弹簧结构的光通信模块外壳
CN114167950B (zh) 外接卡组装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US7080995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having dustproof device
CN210837185U (zh) 一种固态硬盘
CN201204759Y (zh) 快闪存储器及其壳体结构
CN2554640Y (zh) 光纤连接器
CN212906099U (zh) 把手模组及具有该把手模组的服务器
JP3194854B2 (ja) 変換プラグ
CN212677515U (zh) 一种多盘位硬盘盒硬盘柜
US6762936B1 (en) Sectional external enclos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