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1442U - 一种充电平衡电路及雾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平衡电路及雾化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41442U CN219041442U CN202223453113.6U CN202223453113U CN219041442U CN 219041442 U CN219041442 U CN 219041442U CN 202223453113 U CN202223453113 U CN 202223453113U CN 219041442 U CN219041442 U CN 2190414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circuit
- charging
- chip
- bal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电平衡电路及雾化设备,属于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充电平衡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和两节电池连接,充电平衡电路包括充电平衡芯片U3;充电平衡芯片U3的使能端EN与控制电路连接,偏置电压端BIAS通过电容C45与开关控制端SW连接,开关控制端SW与电感L5的一端连接,电感L5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池BAT1的正极和第二电池BAT2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与充电平衡芯片U3的正电池端BATP连接,第一电池BAT1的负极与充电平衡芯片U3的负电池端BATN连接并接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雾化设备存在充电时间长、充电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提高平衡电流,加快充电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平衡电路及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大功率的雾化设备中,一般使用两节可更换的外置电池,而不同的外置电池存在电池品牌、电池容量等差异,充电或放电时电池电压不一致,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在两节电池的充电芯片(IC)内部设置充电平衡电路,但这种方式平衡充电时间太慢,尤其在极端条件下的充电时间更长,充电效率更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平衡电路及雾化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雾化设备存在充电时间长、充电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平衡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和两节电池连接,所述充电平衡电路包括充电平衡芯片U3;
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使能端EN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偏置电压端BIAS通过电容C45与开关控制端SW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端SW与电感L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池BAT1的正极和第二电池BAT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与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正电池端BATP连接,所述第一电池BAT1的负极与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负电池端BATN连接并接地。
可选地,上述充电平衡电路中,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内部设置有电压采集器、平衡控制器、上部电池驱动器和下部电池驱动器;
所述电压采集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正电池端BATP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负电池端BATN连接,第三端与所述平衡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平衡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上部电池驱动器第一端连接,第三端与所述下部电池驱动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上部电池驱动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正电池端BATP连接,第三端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端SW和所述下部电池驱动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下部电池驱动器的第三端与所述负电池端BATN连接,所述上部电池驱动器的第四端与所述偏置电压端BIAS连接。
可选地,上述充电平衡电路中,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电流设置端ISET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和电容C4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46的另一端均接地。
可选地,上述充电平衡电路中,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内部还设置有平衡电流采集器、欠压锁定电路和带隙基准电路;
所述平衡电流采集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流设置端ISET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平衡控制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欠压锁定电路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使能端EN和工作电压VDD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带隙基准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带隙基准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欠压锁定电路的第三端均与所述正电池端BATP连接。
可选地,上述充电平衡电路中,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选择控制端BATC与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连接,状态输出端STAT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54与所述正电池端BATP连接。
可选地,上述充电平衡电路中,所述充电平衡电路还包括电容C1和电容C2;
所述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正电池端BATP和所述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负电池端BATN连接。
可选地,上述充电平衡电路中,所述充电平衡电路还与充电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U2,所述充电平衡电路还包括开关管Q11;
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选择控制端BATC置空,状态输出端STAT分别与电阻R53的一端和电阻R6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3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11的栅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11的漏极通过电阻R54与所述充电芯片U2的充电电流设置端连接,源极接地,所述充电芯片U2的充电电流设置端还通过电阻R1接地,充电截止电压设置端通过电阻R46接地,所述电阻R61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上述充电平衡电路中,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通过开关管Q1与所述第一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
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还与所述充电芯片U2的输出端和稳压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池BAT1的负极连接并接地。
可选地,上述充电平衡电路中,所述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通过开关管Q2与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正电池端BATP连接;
所述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与所述开关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栅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源极分别与所述充电芯片U2的输出端和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正电池端BATP连接,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正电池端BATP还通过电容C62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池BAT2的负极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雾化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接口电路,用于连接供电设备,接收供电电压;
充电电路,与所述接口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电压转换为充电电压,给两节电池充电;
如上述的充电平衡电路,与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两节电池连接,用于在所述充电电路给所述两节电池充电时,提供充电平衡控制;
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接口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充电平衡电路连接,用于给所述接口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充电平衡电路提供使能信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充电平衡电路及雾化设备,通过独立于电池充电电路设置的充电平衡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和两节电池连接,在控制电路的使能作用下,对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充电平衡,防止过充;采用包括充电平衡芯片的充电平衡电路,在充电时,根据两节电池之间的电压差自动开启充电平衡,由电压高的电池对电压低的电池充电,具体采用电感L5升压或减压来充电,并在电池平衡后自动关闭充电平衡,提高平衡电流,加快充电,实现了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充电平衡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平衡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充电平衡芯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平衡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雾化设备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装置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装置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装置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发现,在大功率的雾化设备中,一般使用两节可更换的外置电池,而不同的外置电池存在电池品牌、电池容量等差异,容易引起充电或者放电时电池电压不一致,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具体来说,充电时电池电压不一致,容易出现电池过充,具有危险;带载放电时电池电压不一致,容易出现电池过放,电池容易损坏。
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在两节电池的充电芯片(IC)内部设置充电平衡电路,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充电平衡电路的示意图,在充电时检测其中任意一节电池,如果这节电池过充,就会停止充电,让与这节电池并联的一个放电负载电阻R11导通,通过放电负载电阻R11消耗电池电压,当电池电压降低时,又重新通过充电IC升压充电,一直循环,直到两节电池充满电。
这种充电平衡电路的优点是集成在充电IC内部,比较安全;缺点是平衡充电时间太慢,尤其在极端条件下的充电时间更长,假设输入到充电IC的电压为5V,一节电池3.1V,另一节电池4.2V,包括该两节电池的外置电池整体容量2200mA,其充电时间需要10小时以上。可见,如图1所示的充电平衡电路采用电阻来被动放电的方式,充电时间很长,充电效率较低。
鉴于现有技术中在充电IC内部内置充电平衡电路的方式存在充电时间长、充电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平衡电路及雾化设备,具体实施例及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
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平衡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充电平衡电路。该充电平衡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和两节电池连接,可以包括充电平衡芯片U3;
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使能端EN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偏置电压端BIAS通过电容C45与开关控制端SW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端SW与电感L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池BAT1的正极和第二电池BAT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与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正电池端BATP连接,所述第一电池BAT1的负极与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负电池端BATN连接并接地。
为了解决具有充电平衡功能的电池充电过程存在的充电时间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加大平衡电流,减少充电时间的外置充电平衡电路。该充电平衡电路独立于电池的充电电路,独立于充电电路的充电IC,在另外设置的充电平衡电路中增加独立的芯片即充电平衡芯片U3来实现充电平衡功能。其中,充电平衡芯片U3可以是BUCK/BOOST电路,将电压转换为合适的电压后给两节电池充电,并保证两节电池的充电平衡。
如图2所示的充电平衡电路,当充电时,只要两节电池的电压差大于设定值,例如0.2V,充电平衡芯片U3就可以开启平衡,由电压高的电池对电压低的电池进行升压/降压充电,平衡电流最高可以达到1A;在开启平衡时,充电电流变小,直到两节电池平衡后自动关闭平衡。
具体的,如图3所示为图2中充电平衡芯片U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内部设置有电压采集器、平衡控制器、上部电池驱动器和下部电池驱动器;
所述电压采集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正电池端BATP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负电池端BATN连接,第三端与所述平衡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平衡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上部电池驱动器第一端连接,第三端与所述下部电池驱动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上部电池驱动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正电池端BATP连接,第三端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端SW和所述下部电池驱动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下部电池驱动器的第三端与所述负电池端BATN连接,所述上部电池驱动器的第四端与所述偏置电压端BIAS连接。
电压采集器采集电池的电压值,输出给平衡控制器,由平衡控制器对应控制上部电池驱动器或者下部电池驱动器,以实现控制第一电池BAT1给第二电池BAT2充电或控制第二电池BAT2给第一电池BAT1充电。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电流设置端ISET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和电容C4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46的另一端均接地。
通过设置电阻R10的阻值和电容C46的容值来设置充电平衡电路中的平衡电流值。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内部还设置有平衡电流采集器、欠压锁定电路和带隙基准电路;
所述平衡电流采集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流设置端ISET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平衡控制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欠压锁定电路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使能端EN和工作电压VDD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带隙基准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带隙基准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欠压锁定电路的第三端均与所述正电池端BATP连接。
平衡电流采集器接收通过电阻R10和电容C46设置的平衡电流值,再输入给平衡控制器,欠压锁定电路的第一端接收充电平衡芯片U3工作所需的电压即工作电压VDD以及控制电路输出的使能信号ENABLE,使该充电平衡芯片U3开始工作。带隙基准电路的第三端还通过定时器连接到一开关管的基极,该开关管的源极接地,漏极与状态输出端STAT连接,输出该充电平衡芯片U3的工作状态信号。带隙基准电路产生带隙基准电压并接收采样到的电压信号,即工作电压VDD的电压,输出带隙基准信号给电压采集器,控制电压采集器的开通或关断。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选择控制端BATC与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连接,状态输出端STAT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54与所述正电池端BATP连接。
状态输出端STAT连接有发光二极管LED1,用于指示充电平衡芯片U3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充电平衡电路还包括电容C1和电容C2;
所述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正电池端BATP和所述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负电池端BATN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容C1和电容C2可以为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提供保护。
本实施例的充电平衡电路,通过独立于电池充电电路设置的充电平衡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和两节电池连接,在控制电路的使能作用下,对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充电平衡,防止过充;采用包括充电平衡芯片的充电平衡电路,在充电时,根据两节电池之间的电压差自动开启充电平衡,由电压高的电池对电压低的电池充电,具体采用电感L5升压或减压来充电,并在电池平衡后自动关闭充电平衡,提高平衡电流,加快充电,实现了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平衡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继续提出一种充电平衡电路。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充电平衡电路还与充电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U2,所述充电平衡电路还包括开关管Q11,开关管Q11可以为MOS管;
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选择控制端BATC置空,状态输出端STAT分别与电阻R53的一端和电阻R6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3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11的栅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11的漏极通过电阻R54与所述充电芯片U2的充电电流设置端连接,源极接地,所述充电芯片U2的充电电流设置端还通过电阻R1接地,充电截止电压设置端通过电阻R46接地,所述电阻R61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4所示,充电电路中,充电芯片U2的充电电流设置端为充电芯片U2的第7引脚,充电芯片U2的充电截止电压设置端为第6引脚,充电芯片U2的输出端为第18引脚,输出8.4V电压。第18引脚还通过电容C4接地,充电芯片U2的第17引脚与第18引脚连接,第1引脚、第20引脚、第14引脚、第21引脚、第11引脚均接地。第3引脚与第2引脚连接,第2引脚分别与电容C5的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和接口电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5的另一端与充电芯片U2的第4引脚连接,充电芯片U2的第5引脚与充电指示电路(图4中未示出)连接,输出充电指示信号CHARGE_STATS,第8引脚分别与电阻R14的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充电芯片U2的第13引脚连接,充电芯片U2的第13引脚还分别与接口电路和电容C59的一端连接,电容C59的另一端和电阻R14的另一端均接地。充电芯片U2的第9引脚通过电容R2接地,第10引脚置空,第12引脚分别与电阻R52的一端和控制电路连接,接收控制电路输出的充电使能信号Charge_CE,电阻R52的另一端接地。充电芯片U2的第15引脚通过电容C8接地,第16引脚通过电阻R13与第15引脚连接,第19引脚通过电容C3接地。充电芯片U2在控制电路输入充电使能信号Charge_CE后,将接口电路输入的5V电压转换为8.4V,提供给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给两节电池即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充电。其中,充电芯片U2可以为BOOST电路,进行升压。
充电芯片U2的第6引脚即充电截止电压设置端连接电阻R46,可用于设置充电截止电压,第7引脚即充电电流设置端连接电阻R1,可用于设置均衡时的充电电流,通过电阻R54与充电平衡电路连接,可用于设置快速充电电流。
本实施例中,接口电路包括USB接口J1,USB接口J1接收5V电压,还通过电阻R31与控制电路连接,电阻R31还通过电阻R35接地,USB接口J1接收控制电路输出的接口使能信号USB_EN,接收到该信号后,将5V电压提供给充电电路的充电芯片U2,再给两节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通过开关管Q1与所述第一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
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还与所述充电芯片U2的输出端和稳压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池BAT1的负极连接并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通过开关管Q2与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正电池端BATP连接;
所述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与所述开关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栅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源极分别与所述充电芯片U2的输出端和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正电池端BATP连接,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正电池端BATP还通过电容C62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池BAT2的负极连接。
区别于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电容C1和电容C2的方案,本实施例通过两个开关管来给两节电池提供反接保护。开关管Q1为第一电池BAT1的电池反接保护开关,当第一电池BAT1接反时,开关管Q1截止,第一电池BAT1在电路中断开;当第一电池BAT1正确放置时,开关管Q1导通,第一电池BAT1在电路中连通;开关管Q2为第二电池BAT2的电池反接保护开关,当第二电池BAT2接反时,开关管Q2截止,第二电池BAT2在电路中断开;当第二电池BAT2正确放置时,开关管Q2导通,第二电池BAT2在电路中连通。其中,开关管Q1和开关管Q2可以为MOS管。
如图3所示的电路原理图,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5V电压通过USB接口J1输入,通过充电芯片U2为两节电池充电,充电芯片U2为BOOST电路,将输入的5V电压升压为8.4V给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充电。充电平衡芯片U3在充电芯片U2工作即电池充电时,当检测到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之间的电压差达到0.2V,就驱动电感L5工作,开启平衡;
若第一电池BAT1大于第二电池BAT2,第一电池BAT1通过电感L5升压给第二电池BTAT2充电,同时,充电平衡芯片U3的第6引脚即状态输出端STAT输出低电平,开关管Q11导通,电阻R54和电阻R1并联,充电芯片U2的第7引脚即充电电流设置端的对地电阻总电阻变小,充电电流变小;当第一电池BAT1和第二电池BAT2电压相同时,充电平衡芯片U3停止充电平衡,充电电流变大,充电电路恢复正常充电;
若第二电池BAT2大于第一电池BAT1,第二电池BAT2通过电感L5降压给第一电池BAT1充电,同时,充电平衡芯片U3的第6引脚即状态输出端STAT输出低电平,开关管Q11导通,电阻R54和电阻R1并联,充电芯片U2的第7引脚即充电电流设置端的对地电阻总电阻变小,充电电流变小;当第二电池BAT2和第一电池BAT1电压相同时,充电平衡芯片U3停止充电平衡,充电电流变大,充电电路恢复正常充电。
本实施例中,假设一节电池3.1V,另一节电池4.2V,包括该两节电池的外置电池整体容量2200mA,通过本实施例的充电电路和充电平衡电路共同作用,其仅用2小时20分钟左右便可以充满两节电池,相比现有的充电平衡电路需要10小时以上的方案来说,节约了7小时以上,可见,本实施例的充电平衡电路确实可以缩短电池的充电时间,在极端条件下也能缩短充电时间。
本实施例的充电平衡电路,通过与充电电路的具体连接,在充电电路将电压转换为适合两节电池充电的电压时,提供充电平衡控制,保证充电过程的稳定,防止不同规格的电池无法充满;还通过在电池处增加防反接保护开关,保证了电路运行的安全性,防止反接造成电路中器件损坏。
实施例三
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雾化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雾化设备,该雾化设备可以包括:
接口电路,用于连接供电设备,接收供电电压;
充电电路,与所述接口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电压转换为充电电压,给两节电池充电;
如上述的充电平衡电路,与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两节电池连接,用于在所述充电电路给所述两节电池充电时,提供充电平衡控制;
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接口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充电平衡电路连接,用于给所述接口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充电平衡电路提供使能信号。
其中,接口电路、充电电路和充电平衡电路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路具体应用到雾化设备,实现雾化设备中可充电电池的充电平衡,解决了外置可更换电池的电压不一致时的充电问题,提高了充电效率,并缩短了充电时长。
需要说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分别与控制电路和两节电池连接,所述充电平衡电路包括充电平衡芯片U3;
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使能端EN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偏置电压端BIAS通过电容C45与开关控制端SW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端SW与电感L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池BAT1的正极和第二电池BAT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与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正电池端BATP连接,所述第一电池BAT1的负极与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负电池端BATN连接并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内部设置有电压采集器、平衡控制器、上部电池驱动器和下部电池驱动器;
所述电压采集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正电池端BATP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负电池端BATN连接,第三端与所述平衡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平衡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上部电池驱动器第一端连接,第三端与所述下部电池驱动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上部电池驱动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正电池端BATP连接,第三端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端SW和所述下部电池驱动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下部电池驱动器的第三端与所述负电池端BATN连接,所述上部电池驱动器的第四端与所述偏置电压端BIAS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电流设置端ISET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和电容C4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46的另一端均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内部还设置有平衡电流采集器、欠压锁定电路和带隙基准电路;
所述平衡电流采集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流设置端ISET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平衡控制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欠压锁定电路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使能端EN和工作电压VDD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带隙基准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带隙基准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欠压锁定电路的第三端均与所述正电池端BATP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选择控制端BATC与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连接,状态输出端STAT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54与所述正电池端BATP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平衡电路还包括电容C1和电容C2;
所述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正电池端BATP和所述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负电池端BATN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平衡电路还与充电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U2,所述充电平衡电路还包括开关管Q11;
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选择控制端BATC置空,状态输出端STAT分别与电阻R53的一端和电阻R6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3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11的栅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11的漏极通过电阻R54与所述充电芯片U2的充电电流设置端连接,源极接地,所述充电芯片U2的充电电流设置端还通过电阻R1接地,充电截止电压设置端通过电阻R46接地,所述电阻R61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通过开关管Q1与所述第一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
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还与所述充电芯片U2的输出端和稳压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池BAT1的负极连接并接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平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通过开关管Q2与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正电池端BATP连接;
所述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与所述开关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栅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源极分别与所述充电芯片U2的输出端和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正电池端BATP连接,所述充电平衡芯片U3的正电池端BATP还通过电容C62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池BAT2的负极连接。
10.一种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接口电路,用于连接供电设备,接收供电电压;
充电电路,与所述接口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电压转换为充电电压,给两节电池充电;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平衡电路,与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两节电池连接,用于在所述充电电路给所述两节电池充电时,提供充电平衡控制;
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接口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充电平衡电路连接,用于给所述接口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充电平衡电路提供使能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53113.6U CN219041442U (zh) | 2022-12-20 | 2022-12-20 | 一种充电平衡电路及雾化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53113.6U CN219041442U (zh) | 2022-12-20 | 2022-12-20 | 一种充电平衡电路及雾化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41442U true CN219041442U (zh) | 2023-05-16 |
Family
ID=86272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53113.6U Active CN219041442U (zh) | 2022-12-20 | 2022-12-20 | 一种充电平衡电路及雾化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41442U (zh) |
-
2022
- 2022-12-20 CN CN202223453113.6U patent/CN2190414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88320B (zh) | 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池和便携式电话电池的充电设备 | |
CN101552348A (zh) | 一种混合蓄电池系统 | |
CN206650467U (zh) | 一种锂电池的充放电管理电路 | |
CN102570558A (zh) | 一种镍氢镍镉电池的智能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747773U (zh) | 电动汽车蓄电池亏电自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 |
WO2021103101A1 (zh) | 双路供电装置的供电方法 | |
CN211958806U (zh) | 充电器自动激活电路 | |
CN219041442U (zh) | 一种充电平衡电路及雾化设备 | |
CN201266996Y (zh) | 一种手机电池及具有该手机电池的手机 | |
CN104218648A (zh) | 一种充放电保护电路和充放电系统 | |
CN103545895A (zh) | 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板 | |
WO2021103102A1 (zh) | 双路供电装置及供电系统 | |
CN103208836A (zh) | 一种太阳能锂电池户用储能设备 | |
CN203722258U (zh) | 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板 | |
TWI635691B (zh) | Battery pack active balancing system | |
CN202142882U (zh) | 一种带放电功能的动力电池充电器 | |
CN211127212U (zh) | 基于锂电池供电的光放大器 | |
CN103248099A (zh) | 一种智能充电控制电路 | |
CN108054808B (zh) | 一种超级电容模组超长时间保压电路 | |
CN111431262A (zh) | 基于一次电池与复合电容的太阳能补充供电系统 | |
CN111277024A (zh) | 一种储能电池主动均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212909081U (zh) | 一种可智能选择最大输出电流的充电器 | |
CN216981563U (zh) | 一种电池充放电电路 | |
CN201860153U (zh) | 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组充电电路及装置 | |
CN105591417A (zh) | 带有防止过充过放保护装置的充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