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0505U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0505U
CN219040505U CN202222566870.8U CN202222566870U CN219040505U CN 219040505 U CN219040505 U CN 219040505U CN 202222566870 U CN202222566870 U CN 202222566870U CN 219040505 U CN219040505 U CN 219040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conductive liquid
liquid lens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68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668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0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0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0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基板;多个发光单元,设于驱动基板的一侧;多个视角调整单元,设于多个发光单元背离驱动基板的一侧,且每一视角调整单元对应至少一个发光单元设置;其中,每一视角调整单元包括导电液体透镜、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设于导电液体透镜与对应发光单元之间,并平行于驱动基板,第二电极设于导电液体透镜的横向一侧,并与第一电极呈夹角设置,横向为平行于驱动基板的方向。从而能够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来控制视角调整单元中的导电液体透镜发生形变,以实现显示面板多种视角的显示,扩大了显示面板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显示面板已经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
然而,目前显示面板无法通过自身设置进行显示视角调节,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显示面板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实现显示面板多种视角的显示,从而能够扩大显示面板的应用前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基板;多个发光单元,设于驱动基板的一侧;多个视角调整单元,设于多个发光单元背离驱动基板的一侧,且每一视角调整单元对应至少一个发光单元设置;其中,每一视角调整单元包括导电液体透镜、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设于导电液体透镜与对应发光单元之间,并平行于驱动基板,第二电极设于导电液体透镜的横向一侧,并与第一电极呈夹角设置,横向为平行于驱动基板的方向。
其中,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状态、第二显示状态和第三显示状态,其中,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导电液体透镜形成有向远离第一电极的方向凸起的第一凸面;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状态时,导电液体透镜形成有向远离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极的方向凸起的第二凸面;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状态时,导电液体透镜形成有背离第一电极的平面。
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设于驱动基板与多个视角调整单元之间的隔离层,隔离层设于多个发光单元背离驱动基板的一侧,隔离层上设有多个开口,且多个视角调整单元分别位于多个开口内。
其中,第一电极设于开口靠近驱动基板的端部中,第二电极设于开口的一内侧表面上。
其中,每一视角调整单元还包括绝缘液体层,绝缘液体层与导电液体透镜分层设置于开口中。
其中,开口垂直于驱动基板的截面呈倒梯形。
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绝缘层,绝缘层电隔离第一电极与导电液体透镜,且电隔离第二电极与导电液体透镜。
其中,每一视角调整单元还包括第三电极,第三电极与第二电极分别设于导电液体透镜的横向相对两侧,且第三电极与第一电极呈夹角设置。
其中,第二电与第一电极之间的夹角位于60°~90°之间。
其中,导电液体透镜的材质为聚合物液晶或无机纳米材料溶液。
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设于驱动基板与多个视角调整单元之间,并覆盖多个发光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显示面板以及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用于向显示面板提供驱动电压。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发光单元(即像素)上集成视角调整单元,且视角调整单元包括导电液体透镜、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设于导电液体透镜与对应发光单元之间,第二电极设于导电液体透镜的横向一侧,并与第一电极呈夹角设置,从而能够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来控制视角调整单元中的导电液体透镜发生形变,以实现显示面板多种视角的显示,扩大了显示面板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状态时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状态时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处于第四显示状态时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驱动基板11、设于驱动基板11一侧的多个发光单元12以及设于该多个发光单元12背离驱动基板11的一侧的多个视角调整单元13,其中,每一发光单元12可以对应为上述显示面板10中的一个像素(比如,红色像素、绿色像素或蓝色像素等),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可以对应至少一个发光单元12设置,在一个示例中,视角调整单元13可以与发光单元12一一对应。
具体地,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可以包括导电液体透镜131、第一电极132和第二电极133,其中,第一电极132可以设于导电液体透镜131与对应发光单元12之间,并平行于上述驱动基板11,第二电极133可以设于导电液体透镜131的横向一侧,并与第一电极132呈夹角设置,其中,横向为平行于上述驱动基板11的方向,比如,可以为各附图中的X方向。第二电极133与第一电极132之间的夹角位于60°~90°之间,在一个示例中,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的第二电极133与第一电极132可以呈直角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显示面板10可以具有第一显示状态和第二显示状态,并且上述显示面板10的显示状态不同,对应上述发光单元12所发射的经由上述视角调整单元13射出的光线的视角范围A1/A2也会不同,从而能够满足对上述显示面板10多种视角显示的显示需求。
具体地,如图1所示,当上述显示面板10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上述导电液体透镜131可以形成有向远离第一电极132的方向凸起的第一凸面。并且,具体实施时,可以在上述第一电极132上施加第一预设电压,以上述导电液体透镜131发生形变而形成向远离第一电极132的方向凸起的第一凸面。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第一电极132上施加有第一预设电压时,上述第二电极133上可以不施加任何电压,并且上述导电液体透镜131能够在第一电极132所产生的电场力作用下向第一电极132移动并聚集,以形成具有上述第一凸面的凸透镜。并且,在上述发光单元12所发射的光线进入该凸透镜后,该凸透镜会使上述发光单元12所发射的大视角光线向靠近上述显示面板10的法线N1的方向偏折,以使上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视角减小,从而能够实现上述显示面板10的窄视角显示。并且,具体实施时,还可以通过控制上述第一电极132上所施加的第一预设电压的大小,来对上述第一凸面的曲率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不同程度的窄视角显示效果。
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上述显示面板10处于第二显示状态时,上述导电液体透镜131可以形成有向远离第二电极133和第一电极132的方向凸起的第二凸面。并且,具体实施时,可以在上述第二电极133上施加第二预设电压,并在上述第一电极132上施加第三预设电压,以使上述导电液体透镜131发生形变而形成向远离第二电极133和第一电极132的方向凸起的第二凸面。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第二电极133上施加有第二预设电压,且上述第一电极132上施加有第三预设电压时,上述导电液体透镜131能够在第二电极133所产生的电场力和第一电极132所产生的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向靠近第二电极133和第一电极132的方向移动并聚集,以形成具有上述第二凸面的曲面镜。并且,在上述发光单元12所发射的光线进入该曲透镜后,该曲透镜不仅能够使上述发光单元12所发射的大视角光线向靠近上述显示面板10的法线N1的方向偏折,还能够使上述发光单元12所发射的正视角光线向远离上述第二电极133的方向偏折,从而不仅能够使上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视角减小,还能够使上述显示面板10的主视角方向(也即,用户的视角方向)偏离上述显示面板10的法线方向(也即,各附图中的Z方向),因而能够实现上述显示面板10的窄视角偏角显示,并使得上述显示面板10能够适用于车载显示应用。
并且,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控制上述第二电极133和第一电极132中至少一者上所施加的电压大小,来对上述第二凸面的曲率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不同程度的窄视角偏角显示效果。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显示面板10还可以具有第三显示状态,并且,当上述显示面板10处于第三显示状态时,上述导电液体透镜131可以形成有背离第一电极132的第一平面。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第一电极132和上述第二电极133上未施加电压,也即,上述导电液体透镜131未受到上述第一电极132所产生的电场力和上述第二电极133所产生的电场力时,上述导电液体透镜131会在上述第一电极132上呈水平状态,以形成具有上述第一平面的平面镜。并且,在上述发光单元12所发射的光线进入该平面镜后,该平透镜能够使上述发光单元12发射的光线直接通过而不改变其传播方向,也即,不会减小上述发光单元12所发射的光线的视角,从而能够实现上述显示面板10的广视角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发光单元12在上述显示面板10处于第三显示状态时所发射的经由上述视角调整单元13射出的光线的视角范围A3,可以包含并大于上述发光单元12在上述显示面板10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所发射的经由上述视角调整单元13射出的光线的视角范围A2,且还可以包含并大于上述发光单元12在上述显示面板10处于第二显示状态时所发射的经由上述视角调整单元13射出的光线的视角范围A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还可以包括第三电极135,且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的第三电极135和第二电极133可以分别设于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导电液体透镜131的横向相对两侧,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的第三电极135和第一电极132可以呈夹角设置,该夹角位于60°~90°之间,比如,呈直角设置。
相应地,上述显示面板10还可以具有第四显示状态,并且,如图4所示,当上述显示面板10处于第四显示状态时,上述导电液体透镜131可以形成有向远离上述第三电极135和第一电极132的方向凸起的第三凸面。并且,具体实施时,可以在上述第三电极135上施加第四预设电压,并在上述第一电极132上施加第五预设电压,以使上述导电液体透镜131发生形变而形成向远离上述第三电极135和第一电极132的方向凸起的第三凸面。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第三电极135上施加有第四预设电压,且上述第一电极132上施加第五预设电压时,上述导电液体透镜131能够在第三电极135所产生的电场力和第一电极132所产生的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向靠近第三电极135和第一电极132的方向移动并聚集,以形成具有上述第三凸面的曲面镜。并且,在上述发光单元12所发射的光线进入该曲透镜后,该曲透镜不仅能够使上述发光单元12所发射的大视角光线向靠近上述显示面板10的法线N1的方向偏折,还能够使上述发光单元12所发射的正视角光线向远离上述第三电极135的方向偏折,从而不仅能够使上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视角减小,还能够使上述显示面板10的主视角方向(也即,用户的视角方向)偏离上述显示面板10的法线方向(也即,各附图中的Z方向),因而能够实现上述显示面板10的窄视角偏角显示,并使得上述显示面板10的主视角方向能够向不同方向偏折,更有利于上述显示面板10适于车载显示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上述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隔离层14,该隔离层14设于上述多个发光单元12背离上述驱动基板11的一侧,并且该隔离层14上可以设有多个开口14A,且上述多个视角调整单元13可以分别位于该多个开口14A内。
具体地,上述隔离层14的材质可以为遮光材料,以减小相邻发光单元12之间的光串扰。在一个示例中,上述开口14A垂直于上述驱动基板11的截面可以呈倒梯形(如图5所示),以降低在上述开口14A的内侧表面上形成上述第二电极133的工艺难度。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还可以包括绝缘液体层134,并且,在视角调整单元13位于上述开口14A内的实施例中,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的绝缘液体层134与导电液体透镜131可以分层设置于上述开口14A中。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上述显示面板10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的绝缘液体层134与导电液体透镜131可以分层设置于上述开口14A中,且在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绝缘液体层134可以位于导电液体透镜131远离第一电极132的一侧。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上述显示面板10处于第二显示状态时,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的绝缘液体层134与导电液体透镜131可以分层设置于上述开口14A中,且在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绝缘液体层134可以位于导电液体透镜131远离第一电极132和第二电极133的一侧。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上述显示面板10处于第三显示状态时,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的绝缘液体层134与导电液体透镜131可以分层设置于上述开口14A中,且在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绝缘液体层134可以位于导电液体透镜131远离第一电极132的一侧,并与导电液体透镜131层叠设置。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上述显示面板10处于第四显示状态时,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的绝缘液体层134与导电液体透镜131可以分层设置于上述开口14A中,且在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绝缘液体层134可以位于导电液体透镜131远离第一电极132和第三电极135的一侧。
具体地,在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绝缘液体层134与导电液体透镜131之间可以形成液体界面。并且,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凸面、第二凸面、第一平面和第三凸面可以分别为上述显示面板10处于第一显示状态、第二显示状态、第三显示状态和第四显示状态时于绝缘液体层134与导电液体透镜131之间所形成的液体界面。
具体地,上述绝缘液体层134的材质可以为异硫氰酸苯酯、二苯硫、碘苯、1-氯萘等有机绝缘材料。上述导电液体透镜的材质可以为聚合物液晶或无机纳米材料溶液,其中,无机纳米材料溶液可以包括无机纳米材料(比如,TiO2、Al3O2、ZrO2等)和溶剂(比如,甲醇等),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氯化钙、氯化钠等盐类化合物。
具体地,上述开口14A可以为通孔,该通孔可以在垂直于上述驱动基板11的方向(比如,各附图中的Z方向)上贯穿上述隔离层14。具体地,在视角调整单元13位于上述开口14A内的实施例中,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的上述第一电极132可以设于上述开口14A靠近上述驱动基板11的端部中,每一视角调整单元13中的上述第二电极133可以设于上述开口14A的一内侧表面上。
并且,具体实施时,在上述开口14A中形成上述视角调整单元13,可以包括:在上述开口14A靠近上述驱动基板11的端部中形成第一电极132,并在上述开口14A的一内侧表面上形成第二电极133,然后在上述开口14A内注入透明导电溶液,以形成上述导电液体透镜,之后可以采用透明非导电溶液填充上述开口14A内的剩余空间,以形成上述绝缘液体层134。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绝缘液体层134的密度可以与上述导电液体透镜131的密度相同,从而在上述绝缘液体层134和导电液体透镜131填满上述开口14A后,上述开口14A内的绝缘液体层134和导电液体透镜131能够在抖动时保持相对静止,进而避免绝缘液体层134和导电液体透镜131混合,从而能够保证绝缘液体层134与导电液体透镜131之间交界面的稳定。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绝缘液体层134的折射率可以与上述导电液体透镜131的折射率相同,以使上述发光单元12发射的光线在经过上述视角调整单元13时其传播方向仅受上述导电液体透镜131的影响。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述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绝缘层15,绝缘层15可以电隔离上述第一电极132与导电液体透镜131,还可以电隔离上述第二电极133与导电液体透镜131。并且,在上述视角调整单元13还包括第三电极135的实施例中,上述绝缘层15还可以电隔离上述第三电极135与导电液体透镜131。在一个示例中,上述绝缘层15的材质可以为有机绝缘材料。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极132的材质可以为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等透明导电材料,上述第二电极133的材质可以为Mo/AI叠层、Mo/Cu叠层等金属材料。上述第三电极135的材质可以为Mo/AI叠层、Mo/Cu叠层等金属材料。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第一电极132可以设置于上述开口14A靠近上述驱动基板11的端部的整个区域中,也可以仅设置于上述开口14A靠近上述驱动基板11的端部的部分区域(比如,中间区域)中。在一个示例中,上述第一电极132在上述驱动基板11上的正投影可以包含其对应的发光单元12在上述驱动基板11上的正投影。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驱动基板11可以包括基底111以及设于基底111一侧的驱动电路层112,且上述多个发光单元12可以设于驱动电路层112背离基底111的一侧。其中,驱动电路层112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在一个示例中,驱动电路层112可以为像素驱动电路。基底111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者硬质的树脂,也可以为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基板等有机聚合物中的任一种。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发光单元12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LED)或次毫米极发光二极管(Mini-Light Emitting Diode,Mini-LED)等。在一个示例中,上述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12可以包括多个用于发射红色光的发光单元12(也即,红色像素)、多个用于发射绿色光的发光单元12(也即,绿色像素)以及多个用于发射蓝色光的发光单元12(也即,蓝色像素),从而能够实现上述显示面板10的全彩显示功能。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发光单元12可以具体为Micro-LED,Micro-LED芯片具有尺寸小、发光亮度高、色域广、响应时间快、发光角度广等优点,从而有利于提高上述显示面板10的显示性能。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上述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封装层16,封装层16设于上述驱动基板11与上述多个视角调整单元13之间,并覆盖上述多个发光单元12,以对上述发光单元进行保护。在一个示例中,上述封装层16的材质可以为透明高分子聚合物等透光材料。在一个示例中,上述封装层16的厚度可以介于20μm至50μm之间。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上述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上基板17,上基板17设于上述多个视角调整单元13背离上述多个发光单元12的一侧,并且上基板17的材质可以为透明刚性材料,以提高上述显示面板10的强度。在一个示例中,上述上基板17可以为玻璃基板。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上述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支撑层18,该支撑层18位于上述多个发光单元12与上述多个视角调整单元13之间,并可以对位于其上的结构提供支撑。在一个示例中,上述支撑层18的材质可以为聚酰亚胺(PI)等透明材料。在一个示例中,上述支撑层18的厚度可以介于3μm至15μm之间。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发光单元(即像素)上集成视角调整单元,且视角调整单元包括导电液体透镜、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设于导电液体透镜与对应的发光单元之间,第二电极设于导电液体透镜的横向一侧,并与第一电极呈夹角设置,从而能够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来控制视角调整单元中的导电液体透镜发生形变,以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视角偏角显示,从而能够实现显示面板多种视角的显示,扩大了显示面板的应用前景。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显示装置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1,还可以包括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驱动电路用于向显示面板101提供驱动电压。
其中,显示面板101包括驱动基板、多个发光单元及多个视角调整单元,多个发光单元设于驱动基板的一侧,多个视角调整单元设于多个发光单元背离驱动基板的一侧,且每一视角调整单元对应至少一个发光单元设置,其中,每一视角调整单元包括导电液体透镜、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设于导电液体透镜与对应发光单元之间,并平行于驱动基板,第二电极设于导电液体透镜的横向一侧,并与第一电极呈夹角设置,横向为平行于驱动基板的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由于设置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与上述显示面板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显示装置的适用不做具体限制,其可以是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显示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手机、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车载显示、广告灯箱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基板;
多个发光单元,设于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
多个视角调整单元,设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背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且每一所述视角调整单元对应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设置;
其中,每一所述视角调整单元包括导电液体透镜、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导电液体透镜与对应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并平行于所述驱动基板,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导电液体透镜的横向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电极呈夹角设置,所述横向为平行于所述驱动基板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状态、第二显示状态和第三显示状态,其中,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一显示状态时,所述导电液体透镜形成有向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向凸起的第一凸面;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二显示状态时,所述导电液体透镜形成有向远离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向凸起的第二凸面;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三显示状态时,所述导电液体透镜形成有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背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所述隔离层上设有多个开口,且所述多个视角调整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开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开口靠近所述驱动基板的端部中,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开口的一内侧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视角调整单元还包括绝缘液体层,所述绝缘液体层与所述导电液体透镜分层设置于所述开口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垂直于所述驱动基板的截面呈倒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电隔离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导电液体透镜,且电隔离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导电液体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视角调整单元还包括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设于所述导电液体透镜的横向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呈夹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夹角位于60°~9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液体透镜的材质为聚合物液晶或无机纳米材料溶液。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封装层,设于所述驱动基板与所述多个视角调整单元之间,并覆盖所述多个发光单元。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驱动电压。
CN202222566870.8U 2022-09-27 2022-09-27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9040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6870.8U CN219040505U (zh) 2022-09-27 2022-09-27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6870.8U CN219040505U (zh) 2022-09-27 2022-09-27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0505U true CN219040505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6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6870.8U Active CN219040505U (zh) 2022-09-27 2022-09-27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0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769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016320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viewing angle switching, display method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928036A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
CN102135675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6534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213124489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55644B (zh) 一种发光方向可调谐型交互式桌面显示器
CN1851548A (zh) 阳光下可见的彩色液晶显示器
CN215932333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5954907B (zh) 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及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
US11876082B1 (en) Backlight circuit, displaying device and displaying driving method
US20210223613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9031771A (zh) 液晶显示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显示设备
CN109212832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219040505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316294C (zh) 结合触控面板的平面显示器
CN113703155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5223720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整合型面板
WO2023201799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CN113325602B (zh) 悬浮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253478A (zh) 显示装置
US20240021138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2130370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157145B (zh) 显示面板及感光显示装置
CN215770449U (zh) 柜台玻璃投影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