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3831U -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3831U
CN219033831U CN202222935995.3U CN202222935995U CN219033831U CN 219033831 U CN219033831 U CN 219033831U CN 202222935995 U CN202222935995 U CN 202222935995U CN 219033831 U CN219033831 U CN 219033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nd
section bar
profile
bottom frame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359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博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ya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9359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3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3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38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属于光伏支架技术领域。所述支架结构包括:若干中压盖型材、边压盖型材和底框型材;所述底框型材和所述中压盖型材连接,用于将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固定在所述底框型材和所述中压盖型材之间,防止雨水向下渗漏;所述底框型材和所述边压盖型材连接,用于将最外侧的光伏组件的侧边固定在所述底框型材和所述边压盖型材之间,用于侧边的防水。从而实现主动挡雨,避免雨水向下渗漏,从源头实现主动式防水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BIPV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光伏车棚、光伏采光顶、预制光伏墙、光伏遮阳板、光伏阳光房等。
目前BIPV光伏产品的防水主要采用防水导轨结构,其主要包括主导水槽、副导水槽、导水槽连接件、中压块、中压盖板、边压块、边压盖板、紧固件等零部件,该方式主要采用被动式导水排水,而不是采用主动式防水技术,实践效果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包括:若干中压盖型材、边压盖型材和底框型材;
所述底框型材和所述中压盖型材连接,用于将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固定在所述底框型材和所述中压盖型材之间,防止雨水向下渗漏;
所述底框型材和所述边压盖型材连接,用于将最外侧的光伏组件的侧边固定在所述底框型材和所述边压盖型材之间,用于侧边的防水。
进一步地,所述底框型材包括:两个型材基体;
两个所述型材基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两个所述型材基体相向的侧壁顶部均连接有第二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背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卡接凸块;
所述中压盖型材包括:中压盖型材本体,
所述中压盖型材本体的相对两侧连接有第一压盖,所述中压盖型材本体的底部连接有两个第三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三连接件相向的侧壁端部连接有第二卡接凸块;
所述第一卡接凸块与所述第二卡接凸块能够相互卡合,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的边缘分别位于所述型材基体和所述第一压盖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边压盖型材包括:边压盖型材本体;
所述边压盖型材本体的一侧壁连接有第二压盖,所述边压盖型材本体的底部连接有两个第四连接件,两个所述第四连接件相向的侧壁端部连接有第三卡接凸块;
所述第三卡接凸块与所述第一卡接凸块能够相互卡合,最外侧的光伏组件边缘固定所述底框型材的其中一个型材基体与所述第二压盖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边压盖型材本体的一侧壁连接有第三压盖,所述第三压盖为L型,所述第三压盖与所述第二压盖分别位于所述边压盖型材本体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三压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框型材的另一个型材基体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型材基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压盖的底部、所述第二压盖的底部和所述第三压盖的底部均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两个所述型材基体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所述中压盖型材本体和所述边压盖型材本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均连接有螺钉
所述第一通道内设置有第一螺母,所述螺钉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道内设置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通道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块,用于对所述第二螺母限位;
所述第二螺母内螺纹连接有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第二压盖与光伏组件之间均涂有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中压盖型材、边压盖型材和底框型材,中压盖型材与底框型材连接,对相邻两个光伏组件之间进行固定密封,底框型材和边压盖型材连接,对最外侧的光伏组件的侧边固定密封,实现主动挡雨,避免雨水向下渗漏,从源头实现主动式防水功能。
其次,中压盖型材、边压盖型材和底框型材一体化成型,连接时采用“卡扣式”结合方式,自然定位,安装便捷、安装精度更高。
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光伏屋顶(BIPV屋顶)、光伏幕墙、光伏车棚、光伏采光顶、预制光伏墙、光伏遮阳板、光伏阳光房等应用场景,可以平放安装、倾斜安装,也可以依托垂直面垂直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图1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框型材和中压盖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框型材和边压盖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框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中压盖型材;2-边压盖型材;3-底框型材;4-光伏组件;5-型材基体;6-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第一卡接凸块;9-中压盖型材本体;10-第一压盖;11-第三连接件;12-第二卡接凸块;13-边压盖型材本体;14-第二压盖;15-第四连接件;16-第三卡接凸块;17-第三压盖;18-防滑纹;19-第一通道;20-第二通道;21-螺钉;22-第一螺母;23-第二螺母;24-限位块;25-螺栓;26-密封胶;27-弹簧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6,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包括:若干中压盖型材1、边压盖型材2和底框型材3,底框型材3包括:两个型材基体5,两个型材基体5之间的中间位置通过第一连接件6连接,在第一连接件6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第一通道19和第二通道20,两个型材基体5相向的侧壁顶部均连接有第二连接件7,两个第二连接件7相背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卡接凸块8,型材基体5的顶部均设置有防滑纹18。
中压盖型材1包括:中压盖型材本体9,中压盖型材本体9的中间设置有多个通孔,中压盖型材本体9的相对两侧连接有第一压盖10,第一压盖10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18,中压盖型材本体9的底部连接有两个第三连接件11,两个第三连接件11相向的侧壁端部连接有第二卡接凸块12;底框型材3与中压盖型材1连接时,第一卡接凸块8与第二卡接凸块12能够相互卡合,第二卡接凸块12位于第一卡接凸块8的底部,相邻的两块光伏组件4的边缘分别位于两侧的型材基体5和第一压盖10之间,型材基体5的顶部的防滑纹18与光伏组件4的底部接触,第一压盖10底部的防滑纹18与光伏组件4的顶部接触,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动,并且在第一压盖10与光伏组件4之间涂有密封胶26,进一步增强防水功能,底框型材3与中压盖型材1为一体化,且采用“卡扣式”结合方式,自然定位,安装便捷。
另外,为了使得底框型材3与中压盖型材1连接更加稳定,在底框型材3与中压盖型材1之间通过多个压盖连接螺栓组合体固定,压盖连接螺栓组合体均包括第一螺母22和螺钉21,第一螺母22位于第一通道19内,两个第二连接件7位于第一通道19内壁顶部,通过两个第二连接件7进行限位,螺钉21位于中压盖型材本体9的通孔内,第一螺母22和螺钉21螺纹连接,从而将底框型材3与中压盖型材1进行加固,螺钉21的端部与中压盖型材本体9之间设置弹簧垫片27。其中,螺钉21可以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第一螺母22可以为方形螺母。
为了对最外侧的光伏组件4的侧边防水,设置了边压盖型材2,边压盖型材2包括:边压盖型材本体13,边压盖型材本体13的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连接有第二压盖14和第三压盖17,边压盖型材本体13的底部连接有两个第四连接件15,两个第四连接件15相向的侧壁端部连接有第三卡接凸块16,边压盖型材2和底框型材3连接时,第三卡接凸块16与第一卡接凸块8能够相互卡合,第三卡接凸块16位于第一卡接凸块8的底部,最外侧的光伏组件4的边缘固定在底框型材的其中一个型材基体5与第二压盖14之间,第三压盖17为L型,一端与边压盖型材本体13的侧壁连接,第三压盖17的另一端与底框型材的另一个型材基体5接触,底框型材3与中压盖型材2为一体化,且采用“卡扣式”结合方式,自然定位,安装便捷;第二压盖14的底部和第三压盖17的底部均设置有防滑纹18,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动;第二压盖14与与光伏组件4之间涂有密封胶26,进一步增强防水功能。
其次,为了边压盖型材2和底框型材3连接的更加稳定,在边压盖型材2和底框型材3之间也通过多个压盖连接螺栓组合体固定,边压盖型材本体13上开设通孔,第一螺母22位于第一通道19内,螺钉21位于边压盖型材本体13的通孔内,第一螺母22和螺钉21螺纹连接,从而将边压盖型材2和底框型材3进行加固,螺钉21的端部与边压盖型材本体13之间设置弹簧垫片27。
另外,为了底框型材3与外部连接,在底框型材3的第二通道20内设置有外部连接螺栓组合体,外部连接螺栓组合体包括:第二螺母23和螺栓25,第二螺母23位于第二通道20内,第二通道20内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块24,用于对第二螺母23限位防止掉出第二通道20,第二螺母23内螺纹连接有螺栓25,螺栓25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通道20外,且套设有弹簧垫片27。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中压盖型材、边压盖型材和底框型材,中压盖型材与底框型材连接,对相邻两个光伏组件之间进行固定密封,底框型材和边压盖型材连接,对最外侧的光伏组件的侧边固定密封,实现主动挡雨,避免雨水向下渗漏,从源头实现主动式防水功能;其次,中压盖型材、边压盖型材和底框型材一体化成型,连接时采用“卡扣式”结合方式,自然定位,安装便捷、安装精度更高;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光伏屋顶(BIPV屋顶)、光伏幕墙、光伏车棚、光伏采光顶、预制光伏墙、光伏遮阳板、光伏阳光房等应用场景,可以平放安装、倾斜安装,也可以依托垂直面垂直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包括:若干中压盖型材(1)、边压盖型材(2)和底框型材(3);
所述底框型材(3)和所述中压盖型材(1)连接,用于将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4)固定在所述底框型材(3)和所述中压盖型材(1)之间,防止雨水向下渗漏;
所述底框型材(3)和所述边压盖型材(2)连接,用于将最外侧的光伏组件(4)的侧边固定在所述底框型材(3)和所述边压盖型材(2)之间,用于侧边的防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型材(3)包括:两个型材基体(5);
两个所述型材基体(5)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6)连接,两个所述型材基体(5)相向的侧壁顶部连接均有第二连接件(7),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7)相背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卡接凸块(8);
所述中压盖型材(1)包括:中压盖型材本体(9),
所述中压盖型材本体(9)的相对两侧连接有第一压盖(10),所述中压盖型材本体(9)的底部连接有两个第三连接件(11),两个所述第三连接件(11)相向的侧壁端部连接有第二卡接凸块(12);
所述第一卡接凸块(8)与所述第二卡接凸块(12)能够相互卡合,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4)的边缘分别位于所述型材基体(5)和所述第一压盖(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压盖型材(2)包括:边压盖型材本体(13);
所述边压盖型材本体(13)的一侧壁连接有第二压盖(14),所述边压盖型材本体(13)的底部连接有两个第四连接件(15),两个所述第四连接件(15)相向的侧壁端部连接有第三卡接凸块(16);
所述第三卡接凸块(16)与所述第一卡接凸块(8)能够相互卡合,最外侧的光伏组件(4)边缘固定在所述底框型材的其中一个型材基体(5)与所述第二压盖(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压盖型材本体(13)的一侧壁连接有第三压盖(17),所述第三压盖(17)为L型,所述第三压盖(17)与所述第二压盖(14)分别位于所述边压盖型材本体(13)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三压盖(17)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框型材的另一个型材基体(5)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基体(5)基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压盖(10)的底部、所述第二压盖(14)的底部和所述第三压盖(17)的底部均设置有防滑纹(1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6)位于两个所述型材基体(5)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6)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第一通道(19)和第二通道(20);
所述中压盖型材本体(9)和所述边压盖型材本体(13)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均连接有螺钉(21),
所述第一通道(19)内设置有第一螺母(22),所述螺钉(21)与所述第一螺母(22)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20)内设置有第二螺母(23),所述第二通道(20)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块(24),用于对所述第二螺母(23)限位;
所述第二螺母(23)内螺纹连接有螺栓(2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盖(10)和所述第二压盖(14)与光伏组件(4)之间均涂有密封胶(26)。
CN202222935995.3U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 Active CN219033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5995.3U CN219033831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5995.3U CN219033831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3831U true CN219033831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93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35995.3U Active CN219033831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38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00146012A (ko) 솔라패널 방수 접합 구조
CN107938955A (zh) 一种一体式钢结构屋面光伏系统
CN101807614A (zh) 嵌入模块式光伏体系
JP5025125B2 (ja) 太陽光利用機器用フレー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光利用機器の設置方法
CN219033831U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结构
CN106357205A (zh) 倾斜屋面防水型光伏组件安装装置
CN215211735U (zh) 一种光伏采光顶幕墙
CN114362644A (zh) 用于无边框光伏组件的导水支撑系统
CN116208083A (zh) 光伏边框、光伏组件及光伏建筑屋顶结构
CN213477441U (zh) 一种光伏瓦及智慧型光伏发电一体化屋面
CN210780636U (zh) 全结构式防水光伏支架
CN211499509U (zh) 带隐藏式内排水的采光天窗
CN114182891A (zh) 一种新型采光顶薄膜光伏屋面板及其连接装置
CN217811988U (zh) 一种屋顶排水槽安装结构
CN110778031A (zh) Bipv防水系统
CN217150954U (zh) 一种适用于弧形屋面bipv的组件间隙防水结构
CN217362996U (zh) 边框结构及光伏装置
CN216587378U (zh) 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板安装结构
CN219780042U (zh) 一种安装稳定的屋顶彩钢瓦光伏支架
CN218587133U (zh) 一种新型户用光伏组件防水结构
CN220768655U (zh) 一种集成光伏发电的玻璃屋顶结构
CN113595474B (zh) 光伏阵列的框架结构、光伏阵列和光伏一体化的建筑
CN218952632U (zh) 一种光电建筑构件的封装结构
CN221010049U (zh) 一种新型工业建筑一体化光伏防水工装
CN220014223U (zh) 一种u型锁扣防水pc阳光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4

Address after: Room 906, block a, Huihang Plaza, Hangtuo Road, national civil aerospace industry base, Xi'an, Shaanxi 710000

Patentee after: Boyang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2204, Unit 1, Building 7, No. 9 Xingqing South Road, Beilin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00

Patentee before: Kang Bowei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