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3445U - 坐便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坐便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3445U
CN219033445U CN202223421821.1U CN202223421821U CN219033445U CN 219033445 U CN219033445 U CN 219033445U CN 202223421821 U CN202223421821 U CN 202223421821U CN 219033445 U CN219033445 U CN 219033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avity
housing
seat ring
shell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18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炜
张永培
刘旺霞
熊正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218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3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3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34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Toilet Supp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卫生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坐便器装置,包括坐便器本体和清洁装置,清洁装置的壳体对应于座圈的后侧设置有内腔,座圈能够进出内腔,盖体可以封盖或打开开口,清洗部件用于对内腔中的座圈进行清洗,因此,无需改变座圈与冲水池的连接结构即可实现座圈的清洗,节省了改进升级的成本。清洗的过程中,盖体不遮挡冲水池,从而不影响冲水池的使用,解决了现有坐便器装置在使用和清洗上存在时间冲突的问题。

Description

坐便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卫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坐便器装置。
背景技术
坐便器装置通常包括冲水池、座圈和翻盖,在使用当中,座圈常常容易弄脏,需要及时清理,长期使用的座圈易藏污纳垢,因此,考虑到卫生问题,人们很少使用设置于公共卫生间内的坐便器装置,因而造成设施闲置。
为解决该问题,一些坐便器装置在翻盖上设置清洗模块,翻盖将座圈盖在冲洗池和翻盖之间,通过清洗模块对座圈进行清洗,从而能够在使用后或下次使用前进行洗消,并且,为了在开盖状态下使用冲水池(例如作为男士小便池使用),座圈通过翻转机构与冲洗池连接,翻盖开启时可将座圈整体翻转至翻盖的后侧,从而在开盖状态下在翻盖的后侧对座圈进行清洗,不影响冲水池的使用,由此能够保持座圈清洁,以供人们安心使用。但该方案中,座圈和翻盖的运动方式与常用坐便器装置不同,因而不能直接应用于已有的坐便器装置,如需升级原有坐便器装置,则需要改变座圈和冲水池的连接结构,或者整体更换已有的坐便器装置,从而改进升级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坐便器装置,可增强排污力度,有效避免污物残留。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包括坐便器本体和清洁装置,所述坐便器本体包括冲水池和座圈,所述座圈位于所述冲水池的上方;所述清洁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冲水池,包括壳体、清洗部件和盖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前侧开口的内腔,所述内腔位于所述座圈的后方,所述座圈的后侧旋转连接于所述冲水池或所述壳体,所述座圈能够相对所述冲水池转动并通过所述开口进出所述内腔;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盖体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封盖或打开所述开口;所述清洗部件连接于所述壳体,用于对所述内腔中的所述座圈进行清洗。
本申请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清洁装置中,壳体对应于座圈的后侧设置有内腔,座圈能够相对冲水池旋转并通过开口进出内腔,盖体转动连接于壳体并能够相对壳体转动以封盖或打开所述开口,清洗部件连接于壳体,用于对封盖于内腔中的座圈进行清洗,因此,无需改变座圈与冲水池的连接结构即可实现座圈的清洗,节省了改进升级的成本。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座圈的后侧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旋转连接件,所述旋转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盖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连接件。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所述清洗部件包括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座体、雾化组件、入口部和出口部,所述座体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入口部用于向所述雾化组件进水,所述雾化组件用于使水雾化形成水雾,所述出口部用于排出雾化后的水雾,所述雾化器的至少出口部连通所述内腔。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烘干模块,所述烘干模块包括加热件和送风件,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空气,所述送风件用于向所述内腔输送加热后的空气。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前侧设置有所述内腔,所述第二外壳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后侧并与所述第一外壳合围形成容置腔,所述烘干模块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内腔的第一通孔,所述送风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内腔送风。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所述第一外壳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内腔的安装口,所述雾化器位于所述安装口中,所述座体连接于所述安装口且所述出口部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入口部位于所述容置腔中;
或者,所述雾化器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座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二通孔,所述入口部适于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接入接水源;
或者,所述雾化器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座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二通孔,所述出口部连通于所述第二通孔。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所述清洗部件还包括除菌水模块,所述除菌水模块连接于所述壳体并通过进水管连通水源,所述除菌水模块通过出水管连通所述入口部,所述除菌水模块用于对水电解除菌并通过所述出水管将除菌后的水输送至所述雾化器。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壳体或所述冲水池,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座圈相对所述冲水池转动。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盖体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还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连接于所述冲水池,所述感应器用于在设定范围内感测人体。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的座圈收容于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坐便器装置的座圈从内腔中转出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示出的坐便器装置的座圈转出至贴靠于冲水池上表面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示出的坐便器装置的座圈转出内腔后盖体恢复封盖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坐便器本体和清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中的清洁装置(省略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示出的清洁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中坐便器装置的一个剖视图。
附图标记:
坐便器本体100,冲水池101,座圈102,感应器103;
清洁装置200;
壳体210,第一外壳211,第二外壳212,内腔213,开口214,容置腔215,第一通孔216,安装口217,旋转连接件218;
清洗部件220,雾化器221,座体222,入口部223,出口部224,烘干模块225,除菌水模块226;
盖体230,第一驱动机构240,第二驱动机构25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申请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为了便于在原有坐便器本体上进行改进,目前还存在一些坐便器装置,通过在坐便器本体上设置智能马桶盖,马桶盖上设置清洗模块,马桶盖将座圈盖在冲水池和马桶盖之间,通过清洗模块对座圈的清洗,在使用后或下次使用前将马桶盖盖在座圈上方进行洗消,有效地解决了公共卫生间中座圈的清洁难题,无需改变现有坐便器本体中座圈和冲水池的连接结构,节省了升级成本。但在实际应用当中,一般是将冲水池作为小便池供男士进行站立式使用时,需要翻起翻盖和座圈,但基于上述清洗方案,座圈每次清洗时冲水池被马桶盖封盖而无法使用,需要等待座圈清洗完毕方可使用,或者强行停止清洗进程;或者在站立式使用状态下使用时,不能同时进行座圈的清洗,存在使用时间和清洗时间上的矛盾,因此该方案仍然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设置了清洁装置,并在清洁装置的壳体上设置内腔以容纳翻起的座圈,盖体在内腔的前侧封盖内腔的开口从而将座圈封闭在内腔中,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清洗部件进行清洗,由此,冲水池在上述站立时使用的同时清洁装置能够对座圈进行清洗,解决了座圈清洗和使用在时间上的冲突。并且,无需改变座圈和冲水池的结构及连接,适用于原有的坐便器本体,从而节省坐便器装置改进升级的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的座圈收容于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示出的坐便器装置的座圈从内腔中转出的过程的示意图,图3为图2示出的坐便器装置的座圈转出至贴靠于冲水池上表面的示意图,图4为图3示出的坐便器装置的座圈转出内腔后盖体恢复封盖的示意图。
参考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坐便器装置,包括坐便器本体100和清洁装置200,坐便器本体100包括冲水池101和座圈102,座圈102位于冲水池101的上方并能够相对冲水池101转动。清洁装置200连接于坐便器本体100,包括壳体210、清洗部件220和盖体230,壳体210设置有前侧开口214的内腔213,内腔213位于座圈102的后方,座圈102的后侧旋转连接于冲水池101或壳体210,座圈102能够相对冲水池101旋转并通过开口214进出内腔213,因而座圈102和冲水池101可采用常规坐便器装置中的旋转连接结构,例如通过转轴连接。由此,可在常规坐便器本体100的结构基础上,将清洁装置200安装于坐便器本体100或安装于墙体或地面等,适用于现有坐便器本体100,无需改变座圈102和冲水池101的连接结构,从而方便已有座便器装置的改进升级,有助于节省成本,提高已有坐便器装置的利用率。
其中,盖体230转动连接于壳体210,用于封盖开口214,清洗部件220连接于壳体210,用于对内腔213中的座圈102进行清洗。由此,盖体230不遮挡冲水池101,在冲水池101作为男士小便池使用时,座圈102可收纳于壳体210的内腔213中,并且内腔213的开口214可由盖体230封盖,不影响冲水池101的使用,可边使用边对座圈102进行清洗。壳体210以及连接于壳体210的清洗部件220不需要随盖体230或座圈102运动,从而便于水路和电路的设置。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坐便器本体和清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中的清洁装置(省略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示出的清洁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装置200的壳体210上与座圈102的后侧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旋转连接件218,旋转连接件218转动连接于壳体210,盖体230的一端连接于旋转连接件218。通过旋转连接件218实现盖体230与壳体210的转动连接,旋转连接件218起到了转接的作用,由此可简化盖体230的连接结构。另外,旋转连接件218的两端可实现第二驱动机构250和盖体230的连接,因而盖体230和第二驱动机构250可分别位于壳体210的内腔213的前后两侧,通过旋转连接件218穿过壳体210的壁体实现二者的连接,有助于优化第二驱动机构250和盖体230的结构布局。
参考图5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装置200的清洗部件220包括雾化器221,雾化器221包括座体222、雾化组件、入口部223和出口部224,座体222连接于壳体210,入口部223用于向雾化组件进水,这里的进水可以是清洁液水溶液或除菌水,用于清洁座圈102,雾化组件用于使水雾化形成水雾,出口部224用于排出雾化后的水雾,雾化器221的至少出口部224连通内腔213,由此可通过出口部224向内腔213喷洒雾化后形成的水雾,能够对内腔213中的座圈102进行清洁。其中,可采用现有常用的雾化器221,通过雾化器221的座体222可拆卸式连接于壳体210,可便于雾化器221的拆装,以便于维修或更换。或者,雾化器221中的雾化组件可拆卸式连接于座体222,便于雾化组件的拆卸维修或更换。或者,座体222可拆卸式连接于壳体210,并且雾化组件可拆卸式连接于座体222,由此可便于雾化器221及其雾化组件的拆卸维修或更换。
参考图5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装置200还包括烘干模块225,烘干模块225包括加热件和送风件,加热件用于加热空气,送风件用于向内腔213输送加热后的空气,从而能够对内腔213中的座圈102进行加热烘干,提高清洁效率,便于座圈102的连续使用。其中,送风件可以为风扇,加热件可以是发热丝,二者设置于一盒体中,发热丝通电对盒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风扇将盒体内加热后的空气送入壳体210的内腔213中,从而对座圈102进行热风烘干。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中坐便器装置的一个剖视图,参考图5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10包括第一外壳211和第二外壳212,第一外壳211的前侧设置有内腔213,第二外壳212位于第一外壳211的后侧并与第一外壳211合围形成容置腔215,烘干模块225位于容置腔215内,第一外壳211上设置有连通于内腔213的第一通孔216,送风件通过第一通孔216向内腔213送风。由此,烘干模块225和座圈102分别位于第一外壳211的两侧,避免烘干模块225占用内腔213空间,同时第二外壳212在第一壳体210的后侧和为形成容置腔215,能够避免烘干模块225外露而影响坐便器装置的外形美观度,并且,内置的烘干模块225还能够避免碰撞和溅水,降低使用过程的安全风险。
其中,参考图5至图8,雾化器221可采用多种方式设置,例如:
第一外壳211上还开设有连通于内腔213的安装口217,雾化器221位于安装口217中,座体222连接于安装口217且出口部224位于内腔213中,入口部223位于容置腔215中,安装口217可便于雾化器221的安装,安装后雾化器221一部分位于内腔213中,另一部分位于内腔213外,减少对内腔213空间的占用,并且入口部223无需通过连接结构与内腔213对接,结构简单易行;
或者,雾化器221位于内腔213中,座体222连接于第一外壳211,第一外壳211上还设置有连通内腔213的第二通孔,入口部223适于通过第二通孔接入水源,其中,在盖体230打开开口214的情况下,雾化器221通过开口214外露,可便于观察雾化器221的工作状态,如需拆卸维修,也方便操作;
或者,雾化器221位于容置腔215中,座体222连接于第一外壳211或第二外壳212,第一外壳211上还设置有连通内腔213的第二通孔,出口部224连通于第二通孔,由此,雾化器221完全位于内腔213的外部,不占用内腔213空间,因此内腔213可以设置得比较小,能够容纳座圈102即可,从而雾化水雾能够快速填充内腔213,有助于提高清洗效率。
参考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中,清洗部件220还可包括除菌水模块226,除菌水模块226连接于壳体210并通过进水管连通水源,除菌水模块226通过出水管连通入口部223,除菌水模块226用于对水电解除菌并通过出水管将除菌后的水输送至雾化器221,由此,雾化器221可对除菌水进行雾化从而喷洒至内腔213中。具体的,除菌水模块226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210的后侧,收容于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10合围形成的容置腔215中,避免外露于壳体210而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影响坐便器装置的外形美观度。
参考图1至图4,上述实施例中,冲水池101的后侧位于内腔213的下方,用于承接内腔213内的滴液。由此,清洁装置200清洁产生的液滴可通过冲水池101冲走,避免液体滴溅而污染坐便器周围地面、墙面或其他设施。
参考图5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还可包括第一驱动机构240、第二驱动机构250和控制器,其中,第一驱动机构240连接于壳体210或冲水池101,用于驱使座圈102转动,第二驱动机构250固定连接于壳体210,用于驱使盖体230相对壳体210转动以封盖或打开内腔213的开口214,可通过操作步骤的先后实现座圈102和盖体230的顺畅运动,无需通过复杂的结构和连接设计以避免运动干涉,连接结构简单且可靠。并且,清洗部件220、第一驱动机构240和第二驱动机构250均不随座圈102和盖体230的翻转而改变位置,从而驱使盖体230和座圈102的运动均只需要分别克服其自身重力,因此座圈102、盖体230的运动比较省力,可降低第一驱动机构240和第二驱动机构250的功率,从而节约成本。并且,由于第一驱动机构240、第二驱动机构250和清洗部件220不随盖体230或座圈102运动,便于电路和水路的布线,避免运动影响线路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坐便器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控制器通讯连接于第一驱动机构240、第二驱动机构250和清洁装置200,用于响应指令或感测信号并按预设程序控制第一驱动机构240、第二驱动机构250和清洁装置200的启停,由此实现座圈102和盖体230机械化的运动,控制器通过预设程序实现运动和清洗操作的控制,方便使用,尤其适用于公共卫生间。公共卫生间的坐便器装置使用频率高,通过上述控制器、第一驱动机构240、第二驱动机构250和清洁装置200实现自动化的运动和清洗操作,因此可随时响应感测信号或使用者的指令进行启停,方便使用。
其中,控制器是一个在控制应用中广泛使用的反馈回路部件,例如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装置的动作过程。由此可知,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采用控制器通过预设程序实现对第一驱动机构240、第二驱动机构250和清洁装置200的运行控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的控制器功能可轻易实现的,控制器本身的原理在此不做赘述具体采用的控制的过程及方法亦非本申请的发明要点,因而在此不做赘述。
控制器可第一驱动机构240和第二驱动机构250均可采用常用于输出旋转运动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可直接连接或通过传动件盖体230或座圈102,从而驱使盖体230或座圈102转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电机驱动零部件转动为常规手段,其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在此不赘述。
参考图1至图4,上述实施例中,坐便器装置还可包括感应器103,感应器103连接于冲水池101并通讯连接于控制器,感应器103用于在设定范围内感测人体并形成感测信号,控制器响应于感测信号以按预设程序控制第一驱动机构240、第二驱动机构250和清洁装置200的启停。其中,感应器103可以选用微波感应器,微波感应器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的移动体探测器,是本领域的已知技术,用于以非接触的方式探测对象的位置是否发生移动,据以产生相应的开关操作。本申请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采用微波感应器感测人体,能够根据人体的移动或手势形成感测信号从而通过控制器指示各机构和模块动作。微波感应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不受温度、湿度、光线、粉尘等影响,可以安装在一定厚度的塑料、陶瓷、玻璃等非金属的材质内部而探测功能不受影响。冲水池101通常为陶瓷材料,该微波感应器可放置于冲水池101陶瓷材料的内部或在冲水池101下方空腔内而感应功能不受影响。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微波感应器进行人体感测能够有效减少误判情况。
参考图1至图4,以下是一些典型使用场景的示例性说明:
出圈过程:当感应器103检测到人体挥手后,形成相应的感测信号,控制器响应该信号并控制第二驱动机构250运转,从而翻起盖体230。盖体230向上抬起到水平位置后,第一驱动机构240开始运转,带动座圈102向下旋转,从而使座圈102从壳体210的内腔213中旋转至贴靠于冲水池101的上侧,然后第二驱动机构250运转带动盖体230转动进行下压动作,直至盖体230贴近壳体210,此时坐便器装置可供坐式使用。
收圈过程:坐便器装置在坐式使用完毕后,人体离开后,感应器103检测到人离开并形成相应的感测信号,控制器响应该信号并控制第二驱动机构250运转,将盖体230向上翻起,第一驱动机构240运转带动座圈102向上收回壳体210的内腔213中,然后第二驱动机构250运转驱使盖体230旋转下压贴近壳体210从而封盖内腔213的开口214,除菌水模块226开始工作,对清水电解后将杀菌水通过管路送入雾化器221,雾化器221雾化后将水雾喷射于内腔213中,水雾喷洒在座圈102上,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然后,烘干模块225启动并向内腔213中输送热风,从而对消毒后的水雾进行烘干。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坐便器装置,在对座圈102进行清洗的过程中,盖体230不遮挡冲水池101,从而不影响冲水池101的使用,解决了现有坐便器装置在使用和清洗上存在时间冲突的问题,并且可在不改变常规坐便器装置的座圈102和冲水池101的连接结构下,通过设置清洗装置以对座圈102进行清洗,避免交叉污染,方便使用,提高坐便器装置的利用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坐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便器本体,包括冲水池和座圈,所述座圈位于所述冲水池的上方;
清洁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冲水池,包括壳体、清洗部件和盖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前侧开口的内腔,所述内腔位于所述座圈的后方,所述座圈的后侧旋转连接于所述冲水池或所述壳体,所述座圈能够相对所述冲水池转动并通过所述开口进出所述内腔;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盖体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封盖或打开所述开口;所述清洗部件连接于所述壳体,用于对所述内腔中的所述座圈进行清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座圈的后侧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旋转连接件,所述旋转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盖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部件包括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座体、雾化组件、入口部和出口部,所述座体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入口部用于向所述雾化组件进水,所述雾化组件用于使水雾化形成水雾,所述出口部用于排出雾化后的水雾,所述雾化器的至少出口部连通所述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烘干模块,所述烘干模块包括加热件和送风件,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空气,所述送风件用于向所述内腔输送加热后的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坐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前侧设置有所述内腔,所述第二外壳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后侧并与所述第一外壳合围形成容置腔,所述烘干模块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内腔的第一通孔,所述送风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内腔送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坐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内腔的安装口,所述雾化器位于所述安装口中,所述座体连接于所述安装口且所述出口部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入口部位于所述容置腔中;
或者,所述雾化器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座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二通孔,所述入口部适于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接入接水源;
或者,所述雾化器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座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二通孔,所述出口部连通于所述第二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坐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部件还包括除菌水模块,所述除菌水模块连接于所述壳体并通过进水管连通水源,所述除菌水模块通过出水管连通所述入口部,所述除菌水模块用于对水电解除菌并通过所述出水管将除菌后的水输送至所述雾化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壳体或所述冲水池,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座圈相对所述冲水池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盖体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连接于所述冲水池,所述感应器用于在设定范围内感测人体。
CN202223421821.1U 2022-12-19 2022-12-19 坐便器装置 Active CN219033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1821.1U CN219033445U (zh) 2022-12-19 2022-12-19 坐便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1821.1U CN219033445U (zh) 2022-12-19 2022-12-19 坐便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3445U true CN219033445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9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1821.1U Active CN219033445U (zh) 2022-12-19 2022-12-19 坐便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34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41666B2 (ja) 自動洗浄噴霧器
WO2007147295A1 (fr) Cuvette de toilettes destinée au lavage des parties intimes et désinfection de lunette de siège
JP5411926B2 (ja) 流体分注器
CN110076167A (zh) 一种多功能奶瓶清洗器
CN219033445U (zh) 坐便器装置
CN214208189U (zh) 一种智能清洗消毒干手一体机
CN204645203U (zh) 洁身器
CN115928852A (zh) 坐便器装置及坐便器控制方法
CN213963199U (zh) 可对马桶坐垫进行消毒、冲洗和烘干的马桶盖
CN109680778A (zh) 一种集约式智能马桶及其洁身装置组件
CN115126047A (zh) 带器皿冲洗机构的龙头
CN112545345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自动换套马桶盖
WO1990004347A1 (en) Automated toilet seat cleaning system
CN218952332U (zh) 一种马桶泡沫盒子
CN211933857U (zh) 一种马桶座圈组件及智能马桶
CN215888492U (zh) 一种节水型自清洁小便池及小便池系统
CN218476700U (zh) 一种具有语音交互功能的ai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
CN212670741U (zh) 一种可消毒的装置及座便器
CN209742017U (zh) 一种节水小便池
CN218562499U (zh) 一种用于马桶的智能开关装置
CN217027349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智能马桶
WO2022188728A1 (zh) 坐便器
CN215802006U (zh) 一种便于冲背的淋浴屏
CN208267038U (zh) 小便引导装置
CN218204727U (zh) 一种台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