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1294U - 活检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活检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1294U
CN219021294U CN202222678003.3U CN202222678003U CN219021294U CN 219021294 U CN219021294 U CN 219021294U CN 202222678003 U CN202222678003 U CN 202222678003U CN 219021294 U CN219021294 U CN 219021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converter
accommodating cavity
collecting device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780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广泽
刘宇晗
李刚
李春明
殷敬华
袁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gao Fenwei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gao Fenwei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gao Fenwei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gao Fenwei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780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1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1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1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检收集系统,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活检收集系统中,转换装置包括转换器和转换旋转驱动装置,转换器连接于转换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转换器包括两个容纳腔,两个容纳腔通过气道连通。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转换器转动,使两个容纳腔交替作为前容纳腔和后容纳腔。内刀管中的气体能够依次经前容纳腔、气道、后容纳腔进入收集装置。内刀管中的组织样品能够进入前容纳腔暂存,在前容纳腔转动为后容纳腔后,暂存的组织样品再经后容纳腔流向收集装置。基于转换装置中转换器和转换旋转驱动装置的设置,转换器的两个容纳腔可调整样品的传输方向,可按需设置转换装置中收集装置等不同部件的位置,使用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活检收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检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活检收集系统,主要用于对收集组织进行取样检查或用于对某些组织的微创切除。使用时,通过收集系统的针头或刀管切割组织,例如,对乳房组织进行的切割,然后将切割的组织输送到收集装置中。
切割的组织往往混杂有血水等杂质,而且切割的组织形状一般较细小,为了便于切割组织的收集,现有的活检收集系统中,往往将收集装置设置在收集针头或刀管所正对的位置的后方,收集装置与针头或刀管通过直管连通,切割的组织由前至后呈直线传输到收集装置中,之后将收集装置中的组织进行其他的处理,比如用于取样检查时,将其进行病理检验。但是这种置于活检收集系统后方的收集系统,由于操作空间有限,同时活检收集系统的后部需要设置无菌保护罩,收集装置更换困难,取样困难,从而为活检收集系统的使用带来不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便于使用的活检收集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检收集系统,其使用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检收集系统,包括针和组织样品固持器组件,其中所述针被配置成采集组织样品并且将组织样品传送到所述组织样品固持器组件;
所述组织样品固持器组件包括外壳、内刀管、转换装置、收集装置和真空管,所述针设于所述内刀管上;
所述转换装置包括转换器和转换旋转驱动装置,所述转换器连接于所述转换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所述转换器包括两个容纳腔,两个所述容纳腔通过气道连通;所述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转换器转动,使两个所述容纳腔交替作为前容纳腔和后容纳腔;
所述内刀管中的气体能够依次经所述前容纳腔、所述气道、所述后容纳腔进入所述收集装置;
所述内刀管中的组织样品能够进入所述前容纳腔暂存,在所述前容纳腔转动为所述后容纳腔后,暂存的组织样品再经所述后容纳腔流向所述收集装置。
优选地,所述转换器包括旋转芯和封盖结构;所述旋转芯靠近所述封盖结构的一端开设连接槽,两个沿轴向延伸的侧孔设于所述旋转芯上,两个所述侧孔在轴向上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槽连通,另一端设置开口以连通所述旋转芯的外界空间;所述封盖结构封盖于所述连接槽的槽口,以使封盖后的所述连接槽形成所述气道;各所述侧孔中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容纳腔。
优选地,所述转换器包括转轴板;所述转轴板包括连接部和所述封盖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封盖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封盖结构设置有凹陷结构,所述旋转芯沿轴向插接于所述凹陷结构中,所述转轴板通过所述连接部与转换旋转驱动装置连接,且通过所述凹陷结构带动所述旋转芯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上设置筒体端板,所述筒体端板上开设筒体气孔,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筒体气孔与所述气道通气;
组织样品进入所述前容纳腔后,在所述前容纳腔内至多运动至与所述前容纳腔的所述筒体端板相抵。
优选地,所述转换器还包括转换芯;所述转换芯包括两个侧杆和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杆之间的连接杆构成的U型结构,各所述侧杆上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容纳腔,两个所述侧杆分别插接于两个所述侧孔中。
优选地,所述转换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内刀管的组织样本传输至所述前容纳腔、以及用于将所述后容纳腔的组织样本传输至所述收集装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所述前连接管的一管口连接所述内刀管的出口,另一管口用于连接所述前容纳腔;所述后连接管的一管口用于连接所述后容纳腔,另一管口连接所述收集装置;所述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转换器转动,使两个所述容纳腔交替与所述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对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前连接管的一管口连接所述内刀管的出口,另一管口连接所述第一通孔,以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前容纳腔;所述后连接管的一管口连接所述第二通孔,以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所述后容纳腔,另一管口连接所述收集装置;所述前连接管的一管口端面、所述后连接管的一管口端面、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面共面设置;
所述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转换器转动,使两个所述容纳腔交替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对接。
优选地,所述转换器还包括转换器外壳和转换器帽;所述转换器外壳与所述转换器帽沿轴向依次设置并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容纳腔和所述安装板内置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转换器外壳与所述转换器帽沿轴向压紧所述安装板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前连接管和所述后连接管经所述转换器帽上的通孔伸出所述安装腔。
优选地,所述收集装置外置于所述外壳,且所述收集装置位于所述外壳前端。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前端面的部分壁面向后凹陷形成凹陷面,所述收集装置设于所述凹陷面中。
优选地,所述内刀管的出口通过所述转换装置连接于所述收集装置的进料通道,所述收集装置的吸气通道连接于所述真空管的一端口;所述收集装置中设置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内设有过滤板,所述收集腔中位于所述过滤板一侧的空间构成收料空间,所述收料空间与所述进料通道位于所述过滤板的同一侧,所述吸气通道位于所述过滤板的另一侧,以使经所述进料通道进入所述收集腔的组织能够收容于所述收料空间;所述过滤板上设置透气孔,所述内刀管中的气体能够依次经所述转换装置、所述进料通道进入所述收料空间,再依次经所述透气孔、所述吸气通道进入所述真空管。
优选地,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外壳和收集内壳,所述收集内壳设于所述收集外壳中,所述收集内壳的部分板面设为所述过滤板,所述收集内壳与所述收集外壳之间的空间形成过滤腔,所述收料空间设于所述收集内壳中;所述吸气通道设于所述收集外壳上,以连通所述过滤腔与所述真空管,所述进料通道设于所述收集内壳和所述收集外壳上,以连通所述收料空间与所述内刀管。
优选地,所述过滤板设于所述收料空间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装置盖体和一侧开口的收集装置主体,所述收集装置盖体可拆卸封盖于所述收集装置主体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收集装置的外表面上凸出设置进料接管和气管,所述进料接管和所述气管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进料通道包括所述进料接管,所述吸气通道包括所述气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检收集系统,包括针和组织样品固持器组件,其中针被配置成采集组织样品并且将组织样品传送到组织样品固持器组件。组织样品固持器组件包括外壳、内刀管、转换装置、收集装置和真空管,针设于内刀管上。转换装置包括转换器和转换旋转驱动装置,转换器连接于转换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转换器包括两个容纳腔,两个容纳腔通过气道连通。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转换器转动,使两个容纳腔交替作为前容纳腔和后容纳腔。内刀管中的气体能够依次经前容纳腔、气道、后容纳腔进入收集装置。内刀管中的组织样品能够进入前容纳腔暂存,在前容纳腔转动为后容纳腔后,暂存的组织样品再经后容纳腔流向收集装置。
内刀管取样后,涉及气体和组织样本的运动:
对于气体的运动,其从内刀管进入前容纳腔上、气道、后容纳腔,再经进料通道进入收集装置,通过两个容纳腔构成一个气体单向流动的气体通路;
对于样本的运动,组织样本被切下后吸附内刀管后,从内刀管进入前容纳腔后,在前容纳腔暂存,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转换器转动,装载有样本的容纳腔切换位置作为后容纳腔,同时,原来作为后容纳腔的容纳腔切换位置作为前容纳腔,切换后,当前后容纳腔暂存的样本从当前后容纳腔进入收集装置中,当前的前容纳腔可以继续进行样本的收集。
基于转换装置中转换器和转换旋转驱动装置的设置,转换器中的两个容纳腔可以调整样品的传输方向,使得样品进入一个容纳腔后,再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转换器转动后,样品仍可以从之前进入该容纳腔的端口移出,相当于使得样品的进入方向与移出方向是相反的,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样品的运动方向,无需样品始终按照一个方向运动,可以按需设置转换装置中不同部件的位置,相应地,收集装置也无需像现有技术中设置在活检收集系统的后方,例如,收集装置可以前置,以便从中取样以及收集装置的更换,从而使得活检收集系统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外观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转换器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转换器的装配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转换器的各部件的轴向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转换器的装配后的轴向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转换器与连接件的装配图;
图10为图9的轴向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旋转芯和转换芯装配后的第一方向外观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旋转芯和转换芯装配后的第二方向外观图;
图13为图12的右端侧视图;
图14为图13的F-F向剖视图;
图15为图12的左端侧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转换芯第一方向外观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转换芯第二方向外观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转换芯的轴向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旋转芯的第一方向外观图;
图20为图19的H-H向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旋转芯的第二方向外观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转轴板和旋转芯的第一视角爆炸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转轴板和旋转芯的第二视角爆炸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收集装置的爆炸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收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26为图25的M-M向剖视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收集装置的主视图;
图28为图27的A-A向剖视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中收集装置和输送管、真空管的装配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在连接电缆后的主视图;
图31为图30在装配无菌保护套后的主视图;
图32为图31的前端放大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的实施例二中的转换器的剖视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的实施例三中的转换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真空管1;
外壳2,凹陷面21;
收集装置3,进料通道31,吸气通道32,收集内壳33,过滤板331,透气孔332,卡槽333,滑道334,收料空间34,收集装置盖体35,滑槽351,收集装置主体36,过滤腔37,进料接管38,气管39,收集外壳310;
转换器动力输出电机4,转换器动力输出齿轮41,转换器动力输入齿轮42;
转换芯5,容纳腔51,筒体料口511,筒体气孔512,筒体端板513,气道53,连接杆54,侧杆55;
转轴板6,封盖结构61,凹陷结构611,转轴杆62;
旋转芯7,侧孔71,连接槽72,分隔板73;
连接件8,前连接管81,后连接管82,安装板83,安装面831,第一通孔832,第二通孔833;
转换器外壳9,转换器帽91,安装腔92;
无菌保护套10;
输送管11;
外刀管12,刀尖121,切割槽122,外刀管座123,内刀镶嵌件124,传动螺母125,输入齿轮126;
内刀管13,内刀动力输出齿轮131,内刀动力输出电机132;
电缆14;
前容纳腔A,后容纳腔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活检收集系统,可更加方便使用。
图1至图3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活检收集系统一个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包括针和组织样品固持器组件,其中,针被配置成采集组织样品并且将组织样品传送到组织样品固持器组件。
组织样品固持器组件具体包括外壳2、内刀管13、转换装置、收集装置3和真空管1,针设置在内刀管13上。
内刀管13的出口通过转换装置连接于收集装置3的进料通道31,收集装置3的吸气通道32连接于真空管1的一端口。
如图5至图8所示,转换装置包括转换器和转换旋转驱动装置。转换器连接于转换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可选地,转换旋转驱动装置为转换器动力输出电机4,其通过齿轮结构与转换器传动连接,转换器动力输出电机4通过齿轮结构带动转换器转动。在转换器中,轴向平行于转换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旋转中心线。
转换器包括两个容纳腔51,容纳腔51用于临时存储组织样本。两个容纳腔51通过气道53连通,具体如图8和图14所示,两个容纳腔51的一端、即图8中的左端通过气道53连通,两个容纳腔51的另一端、即图8中的右端分别设置筒体料口511。在使用时,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转换器转动,使两个容纳腔51交替作为前容纳腔A和后容纳腔B。优选地,前容纳腔A和后容纳腔B相隔180°,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转换器转动180°切换两个容纳腔51的位置。
如图8所示,带箭头的实线指示样本的运动方向,带箭头的虚线指示气体运动方向。
对于气体的运动,其从内刀管13进入前容纳腔A上的筒体料口511、前容纳腔A、气道53、后容纳腔B、后容纳腔B上的筒体料口511,再经进料通道31进入收集装置3,通过两个容纳腔51构成一个气体单向流动的气体通路。
对于样本的运动,组织样本被切下后吸附内刀管13后,从内刀管13经作为前容纳腔A的容纳腔51的筒体料口511进入前容纳腔A后,在前容纳腔A暂存,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转换器转动,装载有样本的容纳腔51切换位置作为后容纳腔B,同时,原来作为后容纳腔B的容纳腔51切换位置作为前容纳腔A,切换后,当前后容纳腔B暂存的样本从当前的后容纳腔B的筒体料口511进入收集装置3中,当前的前容纳腔A可以继续进行样本的收集。
本实施例中,基于转换装置中转换器和转换旋转驱动装置的设置,转换器中的两个容纳腔51可以调整样品的传输方向,使得样品进入一个容纳腔51后,在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转换器转动后,样品仍可以从之前进入该容纳腔51的端口移出,相当于使得样品的进入方向与移出方向是相反的,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样品的运动方向,无需样品始终按照一个方向运动,可以按需设置转换装置中不同部件的位置,相应地,收集装置3也无需像现有技术中设置在活检收集系统的后方,例如,收集装置3可以前置,以便从中取样以及收集装置3的更换,从而使得活检收集系统使用更加方便。
特别地,由于在转换器中,组织样本经一个容纳腔51的筒体料口511进入该容纳腔51后,通过容纳腔51位置切换,仍然从该容纳腔51的筒体料口511移出转换器,样本在转换器内部无需进行转弯操作,对于较硬的病变的组织样本,可以避免样本卡在转换器中而影响样本收集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转换器包括旋转芯7和封盖结构61。封盖结构61固定于转换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在轴向上,封盖结构61和旋转芯7依次设置,旋转芯7靠近封盖结构61的一端、即图8中旋转芯7的左端开设连接槽72,两个沿轴向延伸的侧孔71设于旋转芯7上,两个侧孔71在轴向上的一端通过连接槽72连通,另一端设置开口以连通旋转芯7的外界空间。封盖结构61封盖于连接槽72的槽口,封盖后的连接槽72形成气道53。各侧孔71中分别设置一个容纳腔51。本实施例中,通过分体式的封盖结构61和旋转芯7的连接形成气道53,便于加工。
进一步地,如图8,图22和图23所示,封盖结构61上设置凹陷结构611。旋转芯7沿轴向插接于凹陷结构611中,转轴板6通过凹陷结构611带动旋转芯7同步转动。采用插接配合实现封盖结构61和旋转芯7的连接以及对连接槽72的封盖,装配方便。
具体地,如图8所示,转换器包括转轴板6。转轴板6包括连接部和上述封盖结构61,两者固定连接,以同步运动。转轴板6通过连接部与转换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更具体地,连接部为转轴杆62,转轴杆62固定在封盖结构61轴向上远离凹陷结构611的一端,使得转轴板6构成T型板件。可选地,转换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结构连接于转轴杆62。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气道53也可以直接设置为在一个一体式的块体上加工出的孔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容纳腔51上设置筒体端板513,筒体端板513上开设筒体气孔512。容纳腔51通过筒体气孔512与气道53通气。组织样品通过真空作用可由内刀管13朝向前容纳腔A运动,且组织样品进入前容纳腔A后,在真空作用下,在前容纳腔A内至多运动至与前容纳腔A的筒体端板513相抵。具体如图16所示,筒体端板513为容纳腔51靠近转轴板6的一端的端板,其上开设筒体气孔512,具体可以设置多个,优选为圆形通孔,直径为1mm左右。连接槽72通过筒体气孔512连通容纳腔51。本实施例中的筒体端板513,既可通气,又可阻挡组织,可有效避免组织样本在两个容纳腔51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14至图20所示,转换器还包括转换芯5。转换芯5可以在旋转芯7的带动下一起旋转。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旋转芯7、转轴板6和转换芯5为分体式结构,通过装配连接为一体;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芯7、转轴板6和转换芯5也可以一体成型;或者,旋转芯7和转换芯5一体成型,转轴板6再装配于该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旋转芯7和转轴板6一体成型,转换芯5再装配于该一体成型结构。
转换芯5包括两个侧杆55和连接于两个侧杆55之间的连接杆54构成的U型结构,各侧杆55上分别设置一个容纳腔51,两个侧杆55分别插接于两个侧孔71中。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参考图8,两个容纳腔51的轴向相平行设置,更具体地,以一个过转换器旋转中心线的一平面为基准面,两个容纳腔51分别设置在基准面的两侧,且两个容纳腔51相对于该基准面对称。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容纳腔51的轴向也可以具有小于180°的夹角,相应地,转换芯5也可以设置为两个侧杆55呈V型结构,此时,两个侧杆55也可以为非对称结构。该两个容纳腔51的轴向的夹角θ角度的选择根据需要改变输送方向的角度进行设置,例如图33的实施例二和图34的实施例三中,将两个容纳腔51轴向的夹角设为90°,此时,旋转芯、转轴板6、转换芯5可以为一体结构,容纳腔51仍然通过筒体气孔512与气道53通气。转换芯5的两个容纳腔51分别与前连接管81、后连接管82连通,前连接管81、后连接管82的延伸方向与连通的容纳腔51的延伸方向相同,两连接管与转换芯5之间可转动连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两个连接管之间可以固定连接。
另外,本实施例中,在周向上,两个容纳腔51间隔180°,则通过转换器转动180°,两个容纳腔51实现前容纳腔A、后容纳腔B的切换;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容纳腔51间隔也可以为其他角度,例如160°,在切换时,通过第一次顺时针转160°,第二次逆时针旋转160°或顺时针旋转200°,实现前容纳腔A、后容纳腔B的切换。
其中,优选地,旋转芯7内,两个侧孔71之间设置分隔板73,分隔板73沿轴向抵住连接杆54,如图14,16和图21所示,分隔板73的端面J、转换芯5的连接杆54上的表面E轴向接触抵接。连接槽72和连接杆54分别位于分隔板73的两侧。如图14、图16、图17和图19所示,在转换芯5和旋转芯7装配后,在轴向上的一端,转换芯5的侧杆55上的筒体端板513的端面、旋转芯7的分隔板73的端面L共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连接槽72、连接杆54和分隔板73沿着轴向依次设置,基于图14所示的方位,即将该图中连接杆54和分隔板73左右对调,此时,通过转换芯5由左向右插入旋转芯7,直至连接杆54抵于分隔板73,完成转换芯5在旋转芯7上的装配。
本实施例中,将两个容纳腔51在转换芯5这一个结构上,便于装配,装配转换芯5后,即同时完成两个容纳腔51的装配。同时,通过连接杆54轴向抵于分隔板73上,便于转换芯5在旋转芯7上的安装定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转换芯5也可以与旋转芯7一体设置,无需单独设置容纳腔51,一体设置的转换芯5与旋转芯7构成转换器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转换装置还包括连接件8,连接件8用于将内刀管13的组织样本传输至前容纳腔A、以及用于将后容纳腔B的组织样本传输至收集装置3。具体如图5至图8所示,连接件8和转轴板6在轴向上分别位于旋转芯7的两侧。
如图7所示,连接件8包括前连接管81、后连接管82和安装板83。前连接管81的一管口连接内刀管13的出口,另一管口用于连接前容纳腔A;后连接管82的一管口用于连接后容纳腔B,另一管口连接收集装置3。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转换器转动,使两个容纳腔51交替与前连接管81和后连接管82对接。通过增设连接件8对接在内刀管13、转换芯5以及收集装置3之间,可以增加内刀管13、转换芯5及收集装置3位置设置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连接件8还包括安装板83。安装板83靠近旋转芯7的端面为垂直于轴向的平面式的安装面831,如图11所示,旋转芯7上靠近安装板83的端面P和转换芯5上靠近安装板83的端面G构成垂直于轴向的配合面,如图8所示,安装面831与配合面沿轴向贴合抵接。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参考图34中的实施例三,安装板83靠近旋转芯7的端面为非平面式结构,旋转芯7上靠近安装板83的端面P和转换芯5上靠近安装板83的端面G所构成的配合面也为非平面结构,只要保证安装面831和配合面能够贴合抵接,且在转动过程中,保证不产生较大的阻碍同时能够一直贴合抵接即可,为便于加工,配合面和安装面831可以为沿中心线周向对称。例如两者一个为外凸的球面,另外一个为内凹的球面,两个球面配合。其他的表面形状,还可以为椭球面,圆锥面。
如图8所示,安装板83上设置第一通孔832和第二通孔833。前连接管81的一管口连接内刀管13的出口,另一管口连接第一通孔832,以通过第一通孔832连接前容纳腔A。后连接管82的一管口连接第二通孔833,另一管口连接进料通道31,以通过第二通孔833连接后容纳腔B。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转换器转动,使两个容纳腔51的筒体料口511交替与第一通孔832和第二通孔833对接。前连接管81的一管口端面、后连接管82的一管口端面、安装板83的一侧面共面设置。优选地,前连接管81和后连接管82为橡胶管,安装板83也可以是橡胶板。
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板83的设置,在转换芯5转动至容纳腔51的筒体料口511与第一通孔832、第二通孔833均错开时,可以通过安装面831对筒体料口511进行封盖,且安装板83与转换芯5通过贴合抵接,可以避免连接件8干涉转换器的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不设置安装板83,也可以通过在连接管以及容纳腔上设置阀门结构,以在不需要通气时,通过阀门实现连接管以及容纳腔的封闭。
进一步地,如图6至图8所示,转换器还包括转换器外壳9和转换器帽91。转换器外壳9与转换器帽91沿轴向依次设置并固定连接,具体地,转换器外壳9的外螺纹和转换器帽91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提供压合力。
转换器外壳9与转换器帽91两者之间形成安装腔92,容纳腔51和安装板83内置于安装腔92中,具体地,转换芯5、旋转芯7、封盖结构61内置于安装腔92中。转换器外壳9与转换器帽91沿轴向压合安装板83于容纳腔51,转轴板6经转换器外壳9上的通孔连接转换旋转驱动装置,前连接管81和后连接管82经转换器帽91上的通孔伸出安装腔92。另外,转换器外壳9与转轴板6具体可以固定连接,使得转换器外壳9、转换器帽91与转轴板6同步转动。
通过转换器外壳9和转换器帽91的压合力作用,可以保证转换芯5、旋转芯7两者和安装板83的贴合度,保证筒体料口511与其对接的前连接管81、另一个筒体料口511与其对接的后连接管82在旋转时依然保持密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收集装置3位于外壳2前端,收集装置3外置于外壳2,便于实时观察收集装置3中收集到的组织样本。优选地,收集装置3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从外侧可视,便于直接观察收集装置3内收集到的组织样本量。收集装置3的颜色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另外,在手术进行之前,医生会使用无菌保护套10罩在非无菌的外壳2和从外壳2伸出的电缆14上,保证手术在无菌状态下进行。此时,收集装置3是裸露在无菌保护套10之外,可以随时观察和取出样本,可以满足在手术过程中即使使用了无菌保护套10、仍然可以观察每次切割下的样本和随时取出样本。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外壳2的前端面的部分壁面向后凹陷形成凹陷面21,收集装置3设于凹陷面21中。其中,后连接管82通过输送管11连接进料接管38。另外,内刀管13和输送管11均位于外壳2内。其中,内刀管13和输送管11须为直管结构,因为组织硬度高,在弯管中会卡死。另外,直管限制了收集装置3的位置,置于外壳2的侧方,考虑医生右手把持,设计在收集装置3设置在外壳2的左侧,方便观察。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收集装置3可被设计为置于外壳2的下方或右侧。
进一步地,收集装置3中设置收集腔,可以避免样本掉出收集装置3。收集腔内设有过滤板331,收集腔中位于过滤板331一侧的空间构成收料空间34,收料空间34与进料通道31位于过滤板331的同一侧,吸气通道32位于过滤板331的另一侧,如图26所示,收料空间34与进料通道31位于过滤板331的上侧,吸气通道32位于过滤板331的下侧。内刀管13中的组织样本经转换装置流出后,经进料通道31进入收料空间34,这些组织具体收容、封存于收料空间34,而在过滤板331的阻挡下,不会进入过滤板331的另一侧。
如图26所示,过滤板331上设置透气孔332,可选地,透气孔332直径为1±0.3mm的圆孔,不同透气孔332间隔0.5±0.3mm,均布于整个过滤板331,使得过滤板331上遍布细密小孔。内刀管13中的气体能够依次经转换装置、进料通道31进入收料空间34,再依次经透气孔332、吸气通道32进入真空管1。
本实施例中,内刀管13取样后,对于气体的运动,在真空管1的负压作用下,气体依次经内刀管13、转换装置进入进料通道31,进而经收料空间34、过滤板331上的透气孔332再流向吸气通道32,进而进入真空管1中;对于样本的运动,内刀管13中的组织样本经转换装置进入进料通道31,并落到收料空间34,通过过滤板331的过滤、阻挡作用,组织样本不会越过过滤板331而进入真空管1中,可以有效避免样本进入真空管1中,避免样本堵塞真空管1,使手术能够连续进行。
进一步地,如图22至图24所示,收集装置3包括收集外壳310和收集内壳33,收集内壳33设置在收集外壳310中,优选地,收集内壳33可拆卸地设置于收集外壳310中,以便更换收集内壳33,或者方便从收集内壳33中取出样本,具体地,使用过程中,收集内壳33在收集满之后会取下更换,取下来的收集内壳33盛着组织可以送到病理检验。
收集内壳33的部分板面为过滤板331,在过滤板331另外一侧的收集内壳33与收集外壳310之间的空间形成过滤腔37,过滤腔37可使气体顺利流出吸气通道32,保证负压的畅通传递。
优选地,过滤板331设于收料空间34的底部,则相应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过滤板331为收集内壳33的板面,过滤板331具体设于收集内壳33的底板上。此时,收料空间34位于过滤腔37的上方,可以借助重力使得收料空间34中的部分非需要物质通过透气孔332进入过滤腔37中,该非需要的物质例如血水等。可选地,过滤腔37高度范围为2-3mm,以保持结构紧凑,2mm为底限,以保证负压通畅。优选的,吸气通道32的底部与收集外壳310的底部对齐。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收料空间34和过滤腔37也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并列设置。
本实施例中,收料空间34设于收集内壳33中,医生可以直接取出收集内壳33以获取其中收集的组织样本,方便了医生操作,同时便于医生对于手术进程、病情的判断。
进一步地,如图24至图26所示,收集装置3包括收集装置盖体35和一侧开口的收集装置主体36,收集装置盖体35可拆卸封盖于收集装置主体36的开口,收集装置盖体35与收集装置主体36之间的空间构成收集腔。本实施例中,收集外壳310和收集内壳33为收集装置主体36的构成部分,收集外壳310和收集内壳33均设有开口,以构成收集装置主体36的开口。优选地,收集装置主体36的顶部设置开口。
可选地,收集装置主体36的开口设置卡槽333,收集装置盖体35可滑动地卡合于卡槽333。收集装置盖体35和收集装置主体36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取样。
其中,对于收集装置盖体35的设置,在垂直于收集装置盖体35滑动方向上,即图28中的左右方向,收集装置盖体35的两端分别设置滑槽351,且两个滑槽351分别可滑动地卡合于收集内壳33的滑道334上,沿着收集装置盖体35的滑动方向(即图26的左右方向)拉动收集装置盖体35,可以掀开收集装置盖体35,便于取出样本。
其中,对于收集装置3的形状,参考图24,其设置为扁平形状,具体地,收集装置3的长度(即收集装置盖体35的滑动方向)大于收集装置3的厚度(垂直于收集装置盖体35的滑动方向以及收集装置3的深度方向),进料通道31和吸气通道32均设置在收集装置3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便于对组织的收集以及对收集装置3大小的合理设置,有利于实现产品布局的紧凑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收集装置3还可以设置为正方体或者其他形状。
进一步地,如图24所示,收集装置3的外表面上凸出设置进料接管38和气管39,具体地,进料接管38和气管39凸出设置在收集装置主体36的外表面上。进料接管38和气管39设置在外壳2上,具体可以采用插接配合,。另外,收集装置主体36与外壳2之间还可以通过胶粘,卡扣结构以加强连接。
其中,进料通道31包括进料接管38,吸气通道32包括气管39,也就是说,进料接管38为进料通道31的构成部分,气管39为吸气通道32的构成部分。具体地,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收集装置3包括收集外壳310和内置于收集外壳310中的收集内壳33,此时,进料通道31为同时贯穿收集内壳33和收集外壳310的结构,该贯穿收集外壳310的部分即包括进料接管38,以实现收集内壳33的内部空间通过进料通道31与外界的连通,而吸气通道32为仅贯穿收集外壳310的结构,该贯穿收集外壳310的部分即包括气管39,以实现收集内壳33和收集外壳310之间的空间通过吸气通道32与外界的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活检收集系统,可应用于乳房旋切活检收集系统,还包括刀尖121、切割槽122、外刀管12、外刀管座123、内刀镶嵌件、传动螺母125、输入齿轮、内刀动力输出齿轮、内刀动力输出电机等结构。
在使用时,操作过程中的动作为:刀尖121刺穿皮肤到达组织处,组织被压入切割槽122中,内刀管13在内刀动力输出电机132的驱动下将组织切下。被切下的组织由于负压通过内刀管13被吸入对准内刀管13的前容纳腔A中,随后转换器在转换器动力输出电机4的驱动下旋转180°,原来的前容纳腔A切换作为后容纳腔B,此时对准了输送管11,组织通过输送管11被吸入收集装置3中,实现了组织可视,可取。同时,原来的前容纳腔B对准内刀管13准备接收组织,两个容纳腔51交替接收组织,循环工作。
组织通过输送管11和进料通道31到达收集内壳33的收料空间34,其他血水和气体通过过滤板331上的透气孔332从收集内壳33排除,经过真空管1到达废液桶中。
取样本时,用手掀动收集装置盖体35,将收集内壳33从收集外壳310中取出。从收集内壳33抽出收集装置盖体35,继而用镊子伸入收集内壳33夹取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活检收集系统,收集装置3前置,收集装置3与内刀管13之间连接一个转换器,真空泵工作,在收集装置3制造真空,负压通过转换器传递给内刀管13,将切割下来的组织吸到转换器中。随后,转换器旋转,原本与内刀管13连通的存放组织的容纳腔51通过旋转连通到收集装置,将组织输送到收集装置3中。该系统可以实现在无菌保护状态下大样本量的连续切割,当收集装置3具有一定的透明度时,切下来的组织方便观察,可以简化医生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使其可以更专注于手术本身,避免了现有的后置收集装置收集满了后更换困难的问题。
上述活检收集系统可以应用于一种活检收集方法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真空管所连接的负压装置启动,向真空管中提供负压。
S2:控制转换旋转驱动装置每间隔设定时长启动一次,以使两个容纳腔51交替作为前容纳腔A和后容纳腔B。
其中,被切下的组织样本在负压的作用下经内刀管13进入前容纳腔A,在后容纳腔B中的组织样本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收集装置3。
本实施例中,通过定时控制转换旋转驱动装置的运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对于设定时长的设置,其起始时刻可以参考内刀管13的动作:内刀管13向外刀管12的刀尖121方向运动并进行切割,组织被切割下来后,控制器控制内刀管13开始后退。由于内刀管13内负压作用,组织被吸引到内刀管13中,并输送到前容纳腔A。控制器从内刀管13开始后退时计时(可以以后退指令信号发出时为起点,也可以通过设置的能够监测内刀管13运动的运动传感器,通过运动传感器检测内刀管13实际后退运动开始时的时间为起点,经过设定时长后,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转换器转动,在这一设定时长内,转换器相对于内刀管13处于停留状态,即当前的前容纳腔A等待内刀管13传输样本,该停留时间需要保证组织被输送到前容纳腔A中,优选的,该时间为1.5-3s。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检收集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活检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和组织样品固持器组件,其中所述针被配置成采集组织样品并且将组织样品传送到所述组织样品固持器组件;
所述组织样品固持器组件包括外壳(2)、内刀管(13)、转换装置、收集装置(3)和真空管(1),所述针设于所述内刀管(13)上;
所述转换装置包括转换器和转换旋转驱动装置,所述转换器连接于所述转换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所述转换器包括两个容纳腔(51),两个所述容纳腔(51)通过气道(53)连通;所述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转换器转动,使两个所述容纳腔(51)交替作为前容纳腔(A)和后容纳腔(B);
所述内刀管(13)中的气体能够依次经所述前容纳腔(A)、所述气道(53)、所述后容纳腔(B)进入所述收集装置(3);
所述内刀管(13)中的组织样品能够进入所述前容纳腔(A)暂存,在所述前容纳腔(A)转动为所述后容纳腔(B)后,暂存的组织样品再经所述后容纳腔(B)流向所述收集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包括旋转芯(7)和封盖结构61);所述旋转芯(7)靠近所述封盖结构(61)的一端开设连接槽(72),两个沿轴向延伸的侧孔(71)设于所述旋转芯(7)上,两个所述侧孔(71)在轴向上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槽(72)连通,另一端设置开口以连通所述旋转芯(7)的外界空间;所述封盖结构(61)封盖于所述连接槽(72)的槽口,以使封盖后的所述连接槽(72)形成所述气道(53);各所述侧孔(71)中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容纳腔(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检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包括转轴板(6);所述转轴板(6)包括连接部和所述封盖结构(61),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封盖结构(61)固定连接,所述封盖结构(61)设置有凹陷结构(611),所述旋转芯(7)沿轴向插接于所述凹陷结构(611)中,所述转轴板(6)通过所述连接部与转换旋转驱动装置连接,且通过所述凹陷结构(611)带动所述旋转芯(7)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51)上设置筒体端板(513),所述筒体端板(513)上开设筒体气孔(512),所述容纳腔(51)通过所述筒体气孔(512)与所述气道(53)通气;
组织样品进入所述前容纳腔(A)后,在所述前容纳腔(A)内至多运动至与所述前容纳腔(A)的所述筒体端板(513)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检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还包括转换芯(5);所述转换芯(5)包括两个侧杆(55)和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杆(55)之间的连接杆(54)构成的U型结构,各所述侧杆(55)上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容纳腔(51),两个所述侧杆(55)分别插接于两个所述侧孔(7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内刀管(13)的组织样本传输至所述前容纳腔(A)、以及用于将所述后容纳腔(B)的组织样本传输至所述收集装置(3)的连接件(8),所述连接件(8)包括前连接管(81)和后连接管(82);所述前连接管(81)的一管口连接所述内刀管(13)的出口,另一管口用于连接所述前容纳腔(A);所述后连接管(82)的一管口用于连接所述后容纳腔(B),另一管口连接所述收集装置(3);所述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转换器转动,使两个所述容纳腔(51)交替与所述前连接管(81)和后连接管(82)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检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8)还包括安装板(83);所述安装板(83)上设置第一通孔(832)和第二通孔(833);所述前连接管(81)的一管口连接所述内刀管(13)的出口,另一管口连接所述第一通孔(832),以通过所述第一通孔(832)连接所述前容纳腔(A);所述后连接管(82)的一管口连接所述第二通孔(833),以通过所述第二通孔(833)连接所述后容纳腔(B),另一管口连接所述收集装置(3);所述前连接管(81)的一管口端面、所述后连接管(82)的一管口端面、所述安装板(83)的一侧面共面设置;
所述转换旋转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转换器转动,使两个所述容纳腔(51)交替与所述第一通孔(832)和所述第二通孔(833)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检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还包括转换器外壳(9)和转换器帽(91);所述转换器外壳(9)与所述转换器帽(91)沿轴向依次设置并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安装腔(92),所述容纳腔(51)和所述安装板(83)内置于所述安装腔(92)中,所述转换器外壳(9)与所述转换器帽(91)沿轴向压紧所述安装板(83)于所述容纳腔(51),所述前连接管(81)和所述后连接管(82)经所述转换器帽(91)上的通孔伸出所述安装腔(9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3)外置于所述外壳(2),且所述收集装置(3)位于所述外壳(2)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检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前端面的部分壁面向后凹陷形成凹陷面(21),所述收集装置(3)设于所述凹陷面(21)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活检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刀管(13)的出口通过所述转换装置连接于所述收集装置(3)的进料通道(31),所述收集装置(3)的吸气通道(32)连接于所述真空管(1)的一端口;所述收集装置(3)中设置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内设有过滤板(331),所述收集腔中位于所述过滤板(331)一侧的空间构成收料空间(34),所述收料空间(34)与所述进料通道(31)位于所述过滤板(331)的同一侧,所述吸气通道(32)位于所述过滤板(331)的另一侧,以使经所述进料通道(31)进入所述收集腔的组织能够收容于所述收料空间(34);所述过滤板(331)上设置透气孔(332),所述内刀管(13)中的气体能够依次经所述转换装置、所述进料通道(31)进入所述收料空间(34),再依次经所述透气孔(332)、所述吸气通道(32)进入所述真空管(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活检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3)包括收集外壳(310)和收集内壳(33),所述收集内壳(33)设于所述收集外壳(310)中,所述收集内壳(33)的部分板面设为所述过滤板(331),所述收集内壳(33)与所述收集外壳(310)之间的空间形成过滤腔(37),所述收料空间(34)设于所述收集内壳(33)中;所述吸气通道(32)设于所述收集外壳(310)上,以连通所述过滤腔(37)与所述真空管(1),所述进料通道(31)设于所述收集内壳(33)和所述收集外壳(310)上,以连通所述收料空间(34)与所述内刀管(13)。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活检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331)设于所述收料空间(34)的底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活检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3)包括收集装置盖体(35)和一侧开口的收集装置主体(36),所述收集装置盖体(35)可拆卸封盖于所述收集装置主体(36)的开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活检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3)的外表面上凸出设置进料接管(38)和气管(39),所述进料接管(38)和所述气管(39)设于所述外壳(2)上,所述进料通道(31)包括所述进料接管(38),所述吸气通道(32)包括所述气管(39)。
CN202222678003.3U 2022-10-11 2022-10-11 活检收集系统 Active CN219021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8003.3U CN219021294U (zh) 2022-10-11 2022-10-11 活检收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8003.3U CN219021294U (zh) 2022-10-11 2022-10-11 活检收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1294U true CN219021294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8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78003.3U Active CN219021294U (zh) 2022-10-11 2022-10-11 活检收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1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9316B2 (en) Biopsy device
US4982739A (en) Biosample aspirator
EP1642533B1 (en) Biops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80140287A1 (en) Biopsy device with sample storage
EP1665989B1 (en) Fluid control for biopsy device
EP3034008B1 (en) Fluid management
EP1642535B1 (en) Cutter for biopsy device
AU2009342621A1 (en) Biopsy device having rotational cutting
AU2005245738A1 (en) Core sampling biopsy device with short coupled MRI-compatible driver
CN219021294U (zh) 活检收集系统
EP0072689A2 (en) Endoscopes of the type provided with a sampling device
CN116058885A (zh) 活检收集系统及活检收集方法
CN109199464B (zh) 多腔室样本保持器的活检装置
CN209186770U (zh) 组织样本采集装置及医疗器械
US11737737B2 (en) Telescoping needle assembly with rotating needle
CN112842418B (zh) 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生物组织标本取出装置
CN115005933A (zh) 一种肌瘤旋切设备
CN113301859B (zh) 活检装置
CN213310145U (zh) 一种腹腔镜穿刺取液器
CN2396780Y (zh) 手枪式腰椎间盘切割器
CN117100326A (zh) 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活检取样装置
CN116269661A (zh) 医用的软组织刨削刨刀组件
CN117179856A (zh) 组织切除装置刀头结构、组织切除装置及切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