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9961U - 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19961U CN219019961U CN202223120400.5U CN202223120400U CN219019961U CN 219019961 U CN219019961 U CN 219019961U CN 202223120400 U CN202223120400 U CN 202223120400U CN 219019961 U CN219019961 U CN 2190199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pipe
- water outlet
- sewage
- po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大棚内部设置多个养殖池、水污分离池、生化过滤池和阀门井,多个养殖池、水污分离池和生化过滤池一一对应设置;大棚内部设置进水总管,进水总管上设置第一水泵,第一水泵出水端连接出水总管,出水总管分别连接多个出水支管,每个出水支管的出水端均连接一个养殖池的进水端;养殖池排水端通过阀门井连接水污分离池;水污分离池设置输水管,输水管的出水端连接生化过滤池,输水管上设置第二水泵;生化过滤池内部填充有生物填料,生化过滤池上设置回水管,回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养殖池的进水端,回水管上设置第三水泵。本实用新型中,达到水体循环使用的效果,污水处理效果好,污水处理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品类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通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使用效果,提高养殖密度,减少尾水排放量。但残饵、粪便等有机废物的浓度会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在现有技术中,大棚内均设置有多个养殖池,多个养殖池共用一个污水净化池和污水处理设备,鱼类养殖中残饵粪便等排泄物排入一个污水净化池中进行集中处理,其污水处理效果差,污水处理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该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大棚内部设置多个养殖池、水污分离池、生化过滤池和阀门井,多个养殖池、水污分离池和生化过滤池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大棚内部设置进水总管,进水总管上设置第一水泵,第一水泵出水端连接出水总管,出水总管分别连接多个出水支管,每个出水支管上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每个出水支管的出水端均连接一个养殖池的进水端;
所述养殖池排水端通过阀门井连接水污分离池;
所述水污分离池设置输水管,输水管的出水端连接生化过滤池,输水管上设置第二水泵,第二水泵为潜水泵并设于水污分离池内部;
所述生化过滤池内部填充有生物填料,生化过滤池上设置回水管,回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养殖池的进水端,回水管上设置第三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井内部设置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进水端连接第一排污管的出水端,养殖池底部排水口设置鱼马桶,鱼马桶的排水端连接第一排污管的进水端;所述三通接头的上出水端沿竖直方向连接分水管的进水端,分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水污分离池的中部进水端;所述三通接头的下出水端连接排污总管,排污总管上设置第二控制阀,排污总管的出水端连接窨井。
进一步的,所述水污分离池的液面高度低于养殖池的液面高度,或分水管上设置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水污分离池的底部设置第二排污管,第二排污管的出水端连接排污总管。
进一步的,所述水污分离池内部设置过滤网,水污分离池中部进水端位于过滤网下方,第二水泵进水端位于过滤网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生化过滤池底部设置第三排污管,第三排污管的出水端连接排污总管。
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内部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管。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填料的型号为K1、K3或K5。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养殖池内部均设置多个曝气组件,大棚内部设置罗茨风机,罗茨风机通过气管分别连接多个曝气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总管的进水端连接蓄水池,蓄水池外部设置有预处理臭氧设备,预处理臭氧设备的出气端伸入蓄水池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出水支管向养殖池内供水,以保证养殖池内水源充足,保证水产(鱼、虾等)养殖的正常进行;养殖池内污水经过鱼马桶进行初次分离,污秽部分通过排污总管排至窨井,污水部分通过分水管排入水污分离池进行二次分离;水污分离池内分离后的上清液通过输水管排入生化过滤池内,并在微生物的净化作用下再次净化,净化后的水源通过回水管再输送至养殖池内,从而使得这部分水体得到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养殖池均配合一个阀门井、水污分离池、生化过滤池,以及配套的阀门、管道及水泵设备,从而形成高效的水体净化过程,污水处理效果好,污水处理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循环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大棚;2、罗茨风机;3、预处理臭氧设备;4、存储间;5、养殖池;6、鱼马桶;7、阀门井;8、水污分离池;9、生化过滤池;10、第一水泵;11、进水总管;12、出水总管;13、出水支管;14、第一控制阀;15、第一排污管;16、三通接头;17、排污总管;18、第二控制阀;19、分水管;20、第二排污管;21、第二水泵;22、第三排污管;23、第三水泵;24、回水管;25、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大棚1内部设置多个养殖池5、水污分离池8、生化过滤池9和阀门井7,多个养殖池5、水污分离池8和生化过滤池9一一对应设置;
大棚1内部设置进水总管11,进水总管11上设置第一水泵10,第一水泵10出水端连接出水总管12,出水总管12分别连接多个出水支管13,每个出水支管13上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4,每个出水支管13的出水端均连接一个养殖池5的进水端;
养殖池5排水端通过阀门井7连接水污分离池8;
水污分离池8设置输水管25,输水管25的出水端连接生化过滤池9,输水管25上设置第二水泵21,第二水泵21为潜水泵并设于水污分离池8内部;
生化过滤池9内部填充有生物填料,生化过滤池9上设置回水管24,回水管24的出水端连接养殖池5的进水端,回水管24上设置第三水泵23。
阀门井7内部设置三通接头16;
三通接头16的进水端连接第一排污管15的出水端,养殖池5底部排水口设置鱼马桶6,鱼马桶6的排水端连接第一排污管15的进水端;
三通接头16的上出水端沿竖直方向连接分水管19的进水端,分水管19的出水端连接水污分离池8的中部进水端;
三通接头16的下出水端连接排污总管17,排污总管17上设置第二控制阀18,排污总管17的出水端连接窨井。
水污分离池8内部设置过滤网,水污分离池8中部进水端位于过滤网下方,第二水泵21进水端位 于过滤网上方。
本实用新型中,出水支管13向养殖池5内供水,以保证养殖池5内水源充足,保证水产(鱼、虾等)养殖的正常进行;养殖池5内污水经过鱼马桶6进行初次分离,污秽部分通过排污总管17排至窨井,污水部分通过分水管19排入水污分离池8进行二次分离;水污分离池8内分离后的上清液通过输水管25排入生化过滤池9内,并在微生物的净化作用下再次净化,净化后的水源通过回水管24再输送至养殖池5内,从而使得这部分水体得到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养殖池5均配合一个阀门井7、水污分离池8、生化过滤池9,以及配套的阀门、管道及水泵设备,从而形成高效的水体净化过程,污水处理效果好,污水处理效率高。
水污分离池8的液面高度低于养殖池5的液面高度,或分水管19上设置水泵。
本实用新型中,水污分离池8的液面高度低于养殖池5的液面高度,分水管19内的水在势能压力下进入水污分离池8内。
或,分水管19上设置水泵,通过水泵将污水泵入水污分离池8内。
水污分离池8的底部设置第二排污管20,第二排污管20的出水端连接排污总管17。
生化过滤池9底部设置第三排污管22,第三排污管22的出水端连接排污总管17。
本实用新型中,水污分离池8及生化过滤池9内部污水能够及时排入窨井。
输水管25内部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管,以及时对污水进行杀菌处理。
生物填料的型号为K1、K3或K5,使用效果好。
每个养殖池5内部均设置多个曝气组件,大棚1内部设置罗茨风机2,罗茨风机2通过气管分别连接多个曝气组件。
曝气组件提高养殖池5内的氧气含量,提高鱼虾的健康生长。
进水总管11的进水端连接蓄水池,蓄水池外部设置有预处理臭氧设备3,预处理臭氧设备3的出气端伸入蓄水池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预处理臭氧设备3对进水进行臭氧杀菌处理,保证进水水源的干净,保证鱼虾的健康生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大棚(1)内部设置多个养殖池(5)、水污分离池(8)、生化过滤池(9)和阀门井(7),其特征在于,多个养殖池(5)、水污分离池(8)和生化过滤池(9)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大棚(1)内部设置进水总管(11),进水总管(11)上设置第一水泵(10),第一水泵(10)出水端连接出水总管(12),出水总管(12)分别连接多个出水支管(13),每个出水支管(13)上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4),每个出水支管(13)的出水端均连接一个养殖池(5)的进水端;
所述养殖池(5)排水端通过阀门井(7)连接水污分离池(8);
所述水污分离池(8)设置输水管(25),输水管(25)的出水端连接生化过滤池(9),输水管(25)上设置第二水泵(21),第二水泵(21)为潜水泵并设于水污分离池(8)内部;
所述生化过滤池(9)内部填充有生物填料,生化过滤池(9)上设置回水管(24),回水管(24)的出水端连接养殖池(5)的进水端,回水管(24)上设置第三水泵(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井(7)内部设置三通接头(16);
所述三通接头(16)的进水端连接第一排污管(15)的出水端,养殖池(5)底部排水口设置鱼马桶(6),鱼马桶(6)的排水端连接第一排污管(15)的进水端;
所述三通接头(16)的上出水端沿竖直方向连接分水管(19)的进水端,分水管(19)的出水端连接水污分离池(8)的中部进水端;
所述三通接头(16)的下出水端连接排污总管(17),排污总管(17)上设置第二控制阀(18),排污总管(17)的出水端连接窨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污分离池(8)的液面高度低于养殖池(5)的液面高度,或分水管(19)上设置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污分离池(8)的底部设置第二排污管(20),第二排污管(20)的出水端连接排污总管(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污分离池(8)内部设置过滤网,水污分离池(8)中部进水端位于过滤网下方,第二水泵(21)进水端位于过滤网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过滤池(9)底部设置第三排污管(22),第三排污管(22)的出水端连接排污总管(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25)内部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的型号为K1、K3或K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养殖池(5)内部均设置多个曝气组件,大棚(1)内部设置罗茨风机(2),罗茨风机(2)通过气管分别连接多个曝气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管(11)的进水端连接蓄水池,蓄水池外部设置有预处理臭氧设备(3),预处理臭氧设备(3)的出气端伸入蓄水池内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20400.5U CN219019961U (zh) | 2022-11-23 | 2022-11-23 | 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20400.5U CN219019961U (zh) | 2022-11-23 | 2022-11-23 | 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19961U true CN219019961U (zh) | 2023-05-16 |
Family
ID=86292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20400.5U Active CN219019961U (zh) | 2022-11-23 | 2022-11-23 | 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19961U (zh) |
-
2022
- 2022-11-23 CN CN202223120400.5U patent/CN21901996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279215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воды в аквакультурной системе | |
CN108432685B (zh) | 高负荷水产养殖的水环境调控和循环水养殖系统 | |
CN108739617B (zh) | 一种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供水系统 | |
CN101531436B (zh) | 一种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治理方法 | |
CN205382074U (zh) | 一种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处理系统 | |
CN208802943U (zh) | 一种温室鱼池的水循环系统 | |
CN206828329U (zh) | 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9019961U (zh) | 一种循环水工程化养殖系统 | |
CN219156717U (zh) | 一种循环水养殖多级过滤装置 | |
CN208857104U (zh) | 猪场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6314885U (zh) | 一种池塘循环水养殖装置 | |
CN105981667B (zh) |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立体生态养殖系统 | |
CN211631400U (zh) | 循环养殖的圆锅底水池 | |
CN211631415U (zh) | 一种增氧推水器 | |
CN209931253U (zh) | 一种循环水养殖用集污排污装置 | |
CN110178784B (zh) | 一种圆口铜鱼循环水养殖系统 | |
CN208791377U (zh) | 一种水产养殖池水体高效净化的装置 | |
CN209403323U (zh) | 墨瑞鳕养殖系统 | |
CN207330691U (zh) | 一种农村用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8077155A (zh) | 一种水生飞龙饲料全封闭循环水养殖装置 | |
CN212833336U (zh) | 一种自净小循环与深度处理相结合循环水养殖处理装置 | |
CN211153396U (zh) | 养殖加州鲈鱼专用的循环水处理装置 | |
CN205773900U (zh) | 一种养殖及屠宰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9781269U (zh) | 一种工厂化海水及配置海水零排放循环养殖系统 | |
CN218115220U (zh) | 一种新型低碳节水循环利用水产养殖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