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9626U - 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9626U
CN219019626U CN202320033316.5U CN202320033316U CN219019626U CN 219019626 U CN219019626 U CN 219019626U CN 202320033316 U CN202320033316 U CN 202320033316U CN 219019626 U CN219019626 U CN 219019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guide rails
peony
arc
cut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333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宽朝
潘方媛
丁传宝
纪文磊
董中浩
张运玲
滕华容
陈雷
周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hengshi Peony Biotechnology Co ltd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hengshi Peony Biotechnology Co ltd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hengshi Peony Biotechnology Co ltd,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filed Critical Anhui Shengshi Peony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333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9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9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9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包括支撑框和角度调节组件;支撑框: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撑框的左侧板中部设有通槽,所述支撑框的内部顶壁和支撑框的内部底面之间前后对称滑动连接有弧形导轨,所述弧形导轨的滑槽内部均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弧面均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靠近弧形导轨圆心的一端均设有切刀,前后对应的两个切刀配合设置,所述弧形导轨的外弧面中部均设有手柄,所述手柄均穿过通槽且延伸至支撑框的左侧;角度调节组件:转动连接于支撑框的水平板体和竖直板体之间,该牡丹嫁接用切口器,可一次性形成V型切口,而且可以根据需求调整V型切口的夹角大小,适应不同的嫁接需求,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牡丹嫁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
背景技术
牡丹是双子叶植物纲、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而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嫁接工作,传统的作业方式是通过嫁接剪刀对牡丹枝的上端和下端均倾斜剪切一刀,形成V型切口,这种方式较为繁琐,对人工技术要求较高,而且V型切口的开口大小不一,给后续嫁接工作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可一次性形成V型切口,而且可以根据需求调整V型切口的夹角大小,适应不同的嫁接需求,实用性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包括支撑框和角度调节组件;
支撑框: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撑框的左侧板中部设有通槽,所述支撑框的内部顶壁和支撑框的内部底面之间前后对称滑动连接有弧形导轨,所述弧形导轨的滑槽内部均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弧面均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靠近弧形导轨圆心的一端均设有切刀,前后对应的两个切刀配合设置,所述弧形导轨的外弧面中部均设有手柄,所述手柄均穿过通槽且延伸至支撑框的左侧;
角度调节组件:转动连接于支撑框的水平板体和竖直板体之间,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分别与四个连接条的内部转动连接,可一次性形成V型切口,而且可以根据需求调整V型切口的夹角大小,适应不同的嫁接需求,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螺杆、连接块和联动轴,所述螺杆分别与支撑框的水平板体和竖直板体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竖直杆体上下两端对称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分别与相邻的连接条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联动轴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均与支撑框内壁对应设置的导向槽内部滑动连接,调节上方的切刀和下方的切刀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顶端设有横杆,便于手动进行旋转。
进一步的,还包括套筒和芯轴,所述套筒均匀设置于前侧的手柄内弧面,所述芯轴均匀设置于后侧的手柄内弧面,所述芯轴分别与纵向对应的套筒内壁滑动连接,避免两个手柄竖向错位,保证受力平衡。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板和弹簧,所述支撑板设置于通槽的中部,所述支撑板内部设置的通孔分别与三个套筒的外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分别套接于套筒和芯轴的外弧面,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相邻的手柄内弧面固定连接,便于手柄复位,从而带动前侧的切刀和后侧的切刀分离,同时避免两个支撑框相对支撑框同时同向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横截面均为T型结构,避免滑块与弧形导轨的滑槽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导轨的轴线分别与四个切刀的刀尖重合,保证切刀在调整角度刀尖位置不变,便于对牡丹枝茎一次性完全切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牡丹嫁接用切口器,具有以下好处:
同时相向按压两个手柄,两个手柄带动两个弧形导轨相向滑动,弧形导轨依次通过滑块和连接条带动切刀移动,连接条在联动轴的外弧面滑动,前后对应的切刀配合对牡丹的茎枝剪切,四个切刀同步工作形成V型切口,切割完成后,松开手柄,手柄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进而带动前后对应的切刀相互分离,当需要调整切口的夹角时,转动螺杆顶端的横杆,螺杆转动带动两个连接块同步反向移动,连接块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联动轴竖向移动,联动轴分别带动与其转动并滑动连接的连接条竖向移动,由于弧形导轨的滑槽对滑块的限制,四个切刀的刀尖始终在弧形导轨的轴线上,上下对应的切刀之间夹角发生变化,该牡丹嫁接用切口器,可一次性形成V型牡丹嫁接切口,而且可以根据牡丹嫁接需求调整V型切口的夹角大小,适应不同的牡丹嫁接需求,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框、2通槽、3弧形导轨、4滑块、5连接条、6切刀、7手柄、8角度调节组件、81螺杆、82连接块、83联动轴、9套筒、10芯轴、11支撑板、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包括支撑框1和角度调节组件8;
支撑框1:为长方体结构,支撑框1的左侧板中部设有通槽2,支撑框1的内部顶壁和支撑框1的内部底面之间前后对称滑动连接有弧形导轨3,弧形导轨3的滑槽内部均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的横截面均为T型结构,避免滑块4与弧形导轨3的滑槽脱离,滑块4的内弧面均设有连接条5,连接条5靠近弧形导轨3圆心的一端均设有切刀6,弧形导轨3的轴线分别与四个切刀6的刀尖重合,保证切刀6在调整角度刀尖位置不变,便于对牡丹枝茎一次性完全切口,前后对应的两个切刀6配合设置,弧形导轨3的外弧面中部均设有手柄7,手柄7均穿过通槽2且延伸至支撑框1的左侧,同时相向按压两个手柄7,两个手柄7带动两个弧形导轨3相向滑动,弧形导轨3依次通过滑块4和连接条5带动切刀6移动,连接条5在联动轴83的外弧面滑动,前后对应的切刀6配合对牡丹的茎枝剪切,四个切刀6同步工作形成V型切口;
角度调节组件8:转动连接于支撑框1的水平板体和竖直板体之间,角度调节组件8分别与四个连接条5的内部转动连接,角度调节组件8包括螺杆81、连接块82和联动轴83,螺杆81分别与支撑框1的水平板体和竖直板体中部转动连接,螺杆81的竖直杆体上下两端对称螺纹连接有连接块82,连接块82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联动轴83,联动轴83分别与相邻的连接条5的内部滑动连接,联动轴83远离连接块82的一端均与支撑框1内壁对应设置的导向槽内部滑动连接,调节上方的切刀6和下方的切刀6之间的夹角,螺杆81的顶端设有横杆,便于手动进行旋转,转动螺杆81顶端的横杆,螺杆81转动带动两个连接块82同步反向移动,连接块82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联动轴83竖向移动,联动轴83分别带动与其转动并滑动连接的连接条5竖向移动,由于弧形导轨3的滑槽对滑块4的限制,四个切刀6的刀尖始终在弧形导轨3的轴线上,上下对应的切刀6之间夹角发生变化,实现对切口的夹角调整。
其中:还包括套筒9和芯轴10,套筒9均匀设置于前侧的手柄7内弧面,芯轴10均匀设置于后侧的手柄7内弧面,芯轴10分别与纵向对应的套筒9内壁滑动连接,避免两个手柄7竖向错位,保证受力平衡。
其中:还包括支撑板11和弹簧12,支撑板11设置于通槽2的中部,支撑板11内部设置的通孔分别与三个套筒9的外弧面固定连接,弹簧12分别套接于套筒9和芯轴10的外弧面,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11和相邻的手柄7内弧面固定连接,便于手柄7复位,从而带动前侧的切刀6和后侧的切刀6分离,同时避免两个支撑框1相对支撑框1同时同向偏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同时相向按压两个手柄7,两个手柄7带动两个弧形导轨3相向滑动,弧形导轨3依次通过滑块4和连接条5带动切刀6移动,连接条5在联动轴83的外弧面滑动,前后对应的切刀6配合对牡丹的茎枝剪切,四个切刀6同步工作形成V型切口,切割完成后,松开手柄7,手柄7在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复位,进而带动前后对应的切刀6相互分离,当需要调整切口的夹角时,转动螺杆81顶端的横杆,螺杆81转动带动两个连接块82同步反向移动,连接块82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联动轴83竖向移动,联动轴83分别带动与其转动并滑动连接的连接条5竖向移动,由于弧形导轨3的滑槽对滑块4的限制,四个切刀6的刀尖始终在弧形导轨3的轴线上,上下对应的切刀6之间夹角发生变化,实现对切口的夹角调整,适应不同的嫁接需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1)和角度调节组件(8);
支撑框(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撑框(1)的左侧板中部设有通槽(2),所述支撑框(1)的内部顶壁和支撑框(1)的内部底面之间前后对称滑动连接有弧形导轨(3),所述弧形导轨(3)的滑槽内部均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内弧面均设有连接条(5),所述连接条(5)靠近弧形导轨(3)圆心的一端均设有切刀(6),前后对应的两个切刀(6)配合设置,所述弧形导轨(3)的外弧面中部均设有手柄(7),所述手柄(7)均穿过通槽(2)且延伸至支撑框(1)的左侧;
角度调节组件(8):转动连接于支撑框(1)的水平板体和竖直板体之间,所述角度调节组件(8)分别与四个连接条(5)的内部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8)包括螺杆(81)、连接块(82)和联动轴(83),所述螺杆(81)分别与支撑框(1)的水平板体和竖直板体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杆(81)的竖直杆体上下两端对称螺纹连接有连接块(82),所述连接块(82)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联动轴(83),所述联动轴(83)分别与相邻的连接条(5)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联动轴(83)远离连接块(82)的一端均与支撑框(1)内壁对应设置的导向槽内部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81)的顶端设有横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9)和芯轴(10),所述套筒(9)均匀设置于前侧的手柄(7)内弧面,所述芯轴(10)均匀设置于后侧的手柄(7)内弧面,所述芯轴(10)分别与纵向对应的套筒(9)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11)和弹簧(12),所述支撑板(11)设置于通槽(2)的中部,所述支撑板(11)内部设置的通孔分别与三个套筒(9)的外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分别套接于套筒(9)和芯轴(10)的外弧面,所述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11)和相邻的手柄(7)内弧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的横截面均为T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轨(3)的轴线分别与四个切刀(6)的刀尖重合。
CN202320033316.5U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 Active CN219019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33316.5U CN219019626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33316.5U CN219019626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9626U true CN219019626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3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33316.5U Active CN219019626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9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5746B (zh) 一种幼苗组合嫁接装置及方法
CN219019626U (zh) 一种牡丹嫁接用切口器
CN109716949A (zh) 一种贴接法嫁接机器人
CN216219383U (zh) 一种组培接种专用剪钳
CN108207374B (zh) 一种可精确修剪的剪刀
CN106826335B (zh) 一种双连杆换刀装置
CN208362763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布料裁布机
CN202396201U (zh) 蔬菜贴接自动嫁接机
CN209572513U (zh) 一种提高植物插穗修剪效率的剪刀
CN208956488U (zh) 一种猕猴桃种植用整形修剪装置
CN209017497U (zh) 一种新型园林剪刀
CN203435408U (zh) 一种植物嫁接用切口装置
CN209390722U (zh) 一种油茶种植用油茶枝条修剪装置
CN207836419U (zh) 一种茶树人工授粉去雄蕊的工具
CN208905304U (zh) 一种农业用果树嫁接装置
CN208047380U (zh) 一种可精确修剪的剪刀
CN219514640U (zh) 一种可调整除草高度的园林除草机
CN211240950U (zh) 一种辣椒植株无果侧枝疏剪装置
CN209682747U (zh) 一种气动剪切装置
CN206760151U (zh) 一种植物嫁接剪
CN219876931U (zh) 一种李子树枝丫裁切装置
CN216992079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富硒螺旋藻豆腐切块机
CN208639020U (zh) 角度可调的剪切机构
CN212812904U (zh) 一种应用于烟苗的可逆向修剪的剪刀
CN204748671U (zh) 一种修剪地毯毛边用电动剪刀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