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7980U - 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7980U
CN219017980U CN202221785446.6U CN202221785446U CN219017980U CN 219017980 U CN219017980 U CN 219017980U CN 202221785446 U CN202221785446 U CN 202221785446U CN 219017980 U CN219017980 U CN 219017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rectangular frame
frame body
sealing cover
permanent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854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忠青
何忠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ling Huayang Special Wi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ling Huayang Special Wi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ling Huayang Special Wi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ling Huayang Special Wi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854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7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7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7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涉及线束导通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矩形框体和密封盖,矩形框体与导通机表面连接,且环绕在线束插口外侧;矩形框体一边棱的外壁连接有铁磁体;密封盖与矩形框体一边棱转动连接,用于通过密封盖与矩形框体上表面盖合,实现对矩形框体内部的封闭;其中,密封盖为透明板,密封盖侧面连接有永磁体,用于密封盖与矩形框体间开启后,永磁体与铁磁体位置对应,并通过永磁体对铁磁体的吸引力,使得密封盖保持开启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盖和矩形框体配合,实现对线束插口的封闭,解决了现有线束插口内易堆积灰尘或异物,影响线束与线束插口连接的稳定性,以及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导通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线束生产安装完成后,最后需要对线束的导通进行检测,确保线束的性能合格。现有的线束导通检测通过导通机进行,导通机包括检测台,检测台的台面上设有多个用于线束插接的线束插口。
但现有的线束插口直接出露,且开口朝上,久之,线束插口内不可避免的积聚灰尘或异物,而线束插口内的灰尘不易清理,从而影响线束与线束插口连接时的稳定性,造成线束与线束插口间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通过密封盖和矩形框体配合,实现对线束插口的封闭,解决了现有线束插口内易堆积灰尘或异物,影响线束与线束插口连接的稳定性,以及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均布设置有检测面板,且检测面板设置有线束插口,还包括:矩形框体和密封盖,所述矩形框体与检测面板表面固定连接,且环绕在线束插口外侧;所述矩形框体一边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铁磁体;所述密封盖与矩形框体一边棱转动连接,用于通过密封盖与矩形框体上表面盖合,实现对矩形框体内部的封闭;其中,所述密封盖为透明板;所述密封盖侧面固定连接有永磁体,用于当密封盖与矩形框体间开启后,永磁体与铁磁体位置对应,并通过永磁体对铁磁体的吸引力,使得密封盖保持开启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框体的边棱开设有若干卡线槽口,用于通过卡线槽口对线束进行限位固定;若干所述卡线槽口的开口宽度不一,用于对不同粗细的线束进行限位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盖侧面固定连接有“匚”挡条;所述密封盖与矩形框体盖合后,“匚”挡条与矩形框体的外壁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铁磁体内嵌在矩形框体的边棱外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永磁体内嵌在密封盖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线束插口外侧环绕设置矩形框体,并通过密封盖与矩形框体盖合,实现对线束插口的封闭防护,避免灰尘或异物等掉落线束插口内,造成灰尘或异物积聚,影响线束与线束插口连接稳定性的情况发生,从而有利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矩形框体和密封盖的半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检测台,2-矩形框体,3-密封盖,101-检测面板,102-线束插口, 201-卡线槽口,202-铁磁体,301-“匚”挡条,302-永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包括检测台1,检测台1均布设置有检测面板101,且检测面板101 设置有线束插口102,同时,还包括:矩形框体2和密封盖3。
如图2所示,矩形框体2与检测面板101表面固定连接,且环绕在线束插口102外侧,矩形框体2与检测面板101可通过螺钉连接,或通过胶粘连接固定。
密封盖3与矩形框体2一边棱转动连接,用于通过密封盖3与矩形框体2上表面盖合,实现对矩形框体2内部的封闭。密封盖3与矩形框体2可通过铰链连接,或直接铰接连接。密封盖3盖合在矩形框体2上后,使得检测面板101和线束插口102被封闭在矩形框体2内部,从而避免灰尘或异物等掉入线束插口102的情况发生。
同时,如图3所示,密封盖3侧面粘接有“匚”挡条301,或密封盖3与“匚”挡条301为一体式结构。密封盖3与矩形框体2盖合后,“匚”挡条301与矩形框体2的外壁配合,使得“匚”挡条301围在矩形框体2外侧,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密闭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密封盖3与矩形框体2盖合后的稳定性。
并且,密封盖3为透明板制成,如通过透明亚克力板或PVC板制成,密封盖3通过透明板制成,使得在不打开密封盖3的情况下,即可观察出线束插口102的类别,从而便于快速得到所需要使用的线束插口102 位置。
如图3和4所示,矩形框体2一边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铁磁体202,如将铁磁体202内嵌在矩形框体2的边棱外壁,或铁磁体202通过胶粘连接固定在矩形框体2的边棱外壁。
密封盖3侧面固定连接有永磁体302,其中,永磁体302内嵌在密封盖3的侧面,或通过胶粘连接固定在密封盖3的侧面。
密封盖3与矩形框体2间开启后,永磁体302与铁磁体位置对应,并通过永磁体302对铁磁体202的吸引力,使得密封盖3保持竖直开启状态。因在检测过程中,一根线束检测完成后,需要拔下再插入下一根线束,因此,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永磁体302和铁磁体202相互吸合,使得密封盖3保持竖直开启状态,从而避免在检测使用过程中,密封盖 3意外盖合,给使用带来不便,以及影响检测效率的情况发生。
在线束插口102不使用时,可将密封盖3盖合在矩形框体2上后,使得检测面板101和线束插口102被封闭在矩形框体2内部,避免灰尘或异物等掉入线束插口102内的情况发生,保证检测时线束与线束插口 102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其中,铁磁体202侧面裸露出矩形框体2的边棱外壁,永磁体302 一侧同样裸露出密封盖3的侧面,使得密封盖3与矩形框体2间开启后,永磁体302和铁磁体202可直接接触,从而有利于提高相互间的吸引力,保证密封盖3处于开启状态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2和4所示,矩形框体2的边棱开设有若干卡线槽口201,用于通过卡线槽口201对线束进行限位固定。并且,若干卡线槽口201的开口宽度不一,用于对不同粗细的线束进行限位固定,使用时,将线束卡入卡线槽口201内,通过卡线槽口201对线束进行固定即可。卡线槽口201可集中开设在一个边棱上,或分别开设在不同的边棱上。
设置多个卡线槽口201使得矩形框体2可灵活适配各种型号的线束,不用每种卡线槽口201的矩形框体2进行分别生产,而增加生产成本和模具数量。
其次,矩形框体2开设多个卡线槽口201,使得矩形框体2在安装时没有位置要求,不用根据线束插口102的型号而安装带特定尺寸卡线槽口201的矩形框体2,使用时选择对应的卡线槽口201对线束进行固定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包括检测台(1),所述检测台(1)均布设置有检测面板(101),且检测面板(101)设置有线束插口(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矩形框体(2),所述矩形框体(2)与检测面板(101)表面固定连接,且环绕在线束插口(102)外侧;所述矩形框体(2)一边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铁磁体(202);
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与矩形框体(2)一边棱转动连接,用于通过密封盖(3)与矩形框体(2)上表面盖合,实现对矩形框体(2)内部的封闭;其中,所述密封盖(3)为透明板;
所述密封盖(3)侧面固定连接有永磁体(302),用于当密封盖(3)与矩形框体(2)间开启后,永磁体(302)与铁磁体(202)位置对应,并通过永磁体(302)对铁磁体(202)的吸引力,使得密封盖(3)保持开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体(2)的边棱开设有若干卡线槽口(201),用于通过卡线槽口(201)对线束进行限位固定;若干所述卡线槽口(201)的开口宽度不一,用于对不同粗细的线束进行限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3)侧面固定连接有“匚”挡条(301);所述密封盖(3)与矩形框体(2)盖合后,“匚”挡条(301)与矩形框体(2)的外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磁体(202)内嵌在矩形框体(2)的边棱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302)内嵌在密封盖(3)的侧面。
CN202221785446.6U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 Active CN219017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5446.6U CN219017980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5446.6U CN219017980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7980U true CN219017980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67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85446.6U Active CN219017980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7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17980U (zh) 一种线束导通机的线束插口防尘结构
CN105873395B (zh) 一种空调壁挂机及其电器盒
CN209488123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母线槽
CN210093765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货物分流输送控制装置
CN209488010U (zh) 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箱
CN209676637U (zh) 一种操作便捷的用于涂刷锡膏的电路板固定装置
CN107394843A (zh) 电容器充电治具及电容器充电排架
CN106253089A (zh) 一种电气柜改进结构
CN207744251U (zh)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结构
CN205793790U (zh) 一种空调壁挂机及其电器盒
CN206611469U (zh) 一种用于放置手机的装置
CN213782542U (zh) 一种开关柜用的定值单盒
CN214255565U (zh)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接线盒
CN220879888U (zh) 一种壁挂式显示装置
CN216981601U (zh) 一种集成电源自动切换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
CN220401372U (zh) 一种塑料接线盒
CN211152385U (zh) 一种防水的户外plc控制柜
CN217825631U (zh) 一种稳定型网络电器存储网络机柜
CN212182776U (zh) 一种电鼓主电机进线柜保护压板
CN218413828U (zh) 一种开关柜二次回路配线标识
CN211208897U (zh) 一种具有元器件安装结构的仪表室
CN217508799U (zh) 多模式计算机网络传输器的箱体结构
CN212230900U (zh) 一种紧凑式直角型母线槽插接配电箱
CN214702322U (zh) 一种物联通信传感器校验箱
CN217094527U (zh) 一种显示屏的防护装置及色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