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5331U - 一种仪器防护装置以及仪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仪器防护装置以及仪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5331U
CN219015331U CN202223491626.6U CN202223491626U CN219015331U CN 219015331 U CN219015331 U CN 219015331U CN 202223491626 U CN202223491626 U CN 202223491626U CN 219015331 U CN219015331 U CN 219015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late
instrument
bottom plat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916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绵辉
李耀军
陈银铸
李蔚
顾浚源
钟松林
高鹏
黎卫
眭浩
况芳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916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5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5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5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仪器防护装置以及仪器组件,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为解决仪器易损坏的问题。该仪器防护装置包括外壳、透明盖板、底板和连接件,外壳内部具有腔体,外壳包括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第一壁板上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操作口,第二壁板上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开口;透明盖板设置于操作口处;底板设置于开口处,并覆盖开口;连接件穿过底板,并部分伸入第二壁板内,用于将底板固定于外壳上。本实用新型用于监测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仪器防护装置以及仪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仪器防护装置以及仪器组件。
背景技术
通信机房安装有通讯设备,这些通讯设备为电子设备,因此通讯机房环境对于这些通讯设备的稳定运行影响巨大,例如,通讯机房湿度过高将增大这些通讯设备进水短路的风险,温度过高将影响这些通讯设备的散热,使这些通讯设备因无法有效散热而工作效率降低。
相关技术中,为了对通讯机房内部环境进行监测,通常在通讯机房内安装环境监测设备,利用环境检测设备对通信机房内的环境进行检测。
但是由于环境监测设备大多无外保护壳,是直接固定在通信机房的墙面上的,即环境监测设备上的屏幕会暴露在外,如此当工作人员在机房内工作时,容易误碰到环境监测设备,使环境监测设备发生损坏,导致环境监测设备无法正常进行使用,缩短环境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仪器防护装置以及仪器组件,用于解决仪器易损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仪器防护装置,该仪器防护装置包括外壳、透明盖板、底板和连接件,外壳内部具有腔体,外壳包括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第一壁板上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操作口,第二壁板上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开口;透明盖板设置于操作口处;底板设置于开口处,并覆盖开口;连接件穿过底板,并部分伸入第二壁板内,用于将底板固定于外壳上。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仪器防护装置,由于操作口的存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口对腔体内的仪器进行操作,并通过操作口观察仪器上显示屏上的数据,从而便于对通信机房内的环境进行检测。
由于仪器设置于腔体内,因此外壳可以保护仪器,使仪器不受损伤,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
另外由于底板设置于开口处,且通过连接件固定于外壳上,因此可以通过取下连接件使得外壳与底板分离,从而打开开口,使得仪器能够通过开口被取出至腔体外部。同时,也可以利用连接件使得底板固定在外壳上,从而关闭开口,如此可以便于腔体内仪器的取出和放置。
可选地,第二壁板上开设有螺纹孔,仪器防护装置包括固定块和轴承。固定块设置于底板邻近第二壁板的一侧,并与底板固定连接,固定块上开设有通孔;轴承设置于通孔内,轴承的外圈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件依次穿过底板,并伸入通孔内,且穿过轴承的内圈,且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连接件伸出通孔并伸入螺纹孔内,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固定块设置在底板邻近第二壁板的一侧,通孔贯穿固定块,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在通孔的内壁上,且连接件穿过底板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使连接件与固定块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连接件与底板连接在一起,且连接件在通孔中可转动。第二壁板上开设有螺纹孔,连接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当底板与外壳的第二壁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时,连接件在通孔内转动,并与第二壁板的螺纹孔螺纹配合,随着连接件的转动,连接件的一端旋入螺纹孔中,连接件的另一端带动底板沿连接件的轴线方向向第二壁板移动,使底板邻近第二壁板的一侧与第二壁板的下端抵接,从而使底板与第二壁板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第二壁板上开设有朝向底板的凹槽,螺纹孔开设于凹槽的槽底上;固定块至少部分伸入凹槽内;凹槽的槽底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固定块上开设有朝向凹槽槽底的至少一个槽体;
仪器防护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柱和至少一个弹簧,至少一个限位柱部分伸入安装孔内,且伸出至安装孔的部分伸入槽体内;至少一个弹簧设置于安装孔内,且套设于限位柱上,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柱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孔的内壁连接。
固定块至少部分深入凹槽内,起到定位的作用,底板与外壳连接时,连接件穿过底板、固定块,与第二壁板的螺纹孔连接,固定块深入凹槽内,使连接件的一端与螺纹孔的孔口正对,省去了对齐连接件和螺纹孔孔口的工序,降低了底板与第二壁板的连接难度。
凹槽的槽底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固定块上开设有朝向凹槽槽底的至少一个槽体,限位柱的第一端深入安装孔中,限位柱的第二端配合在槽体内,限位柱为连接件的一端与螺纹孔的孔口正对起到进一步的定位作用,使连接件与螺纹孔之间的连接更加容易。
至少一个弹簧设置在安装孔内且套设在限位柱上,且一端与限位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孔的内壁连接,底板与第二壁板连接时,限位柱的第二端配合在固定块上开设的槽体内,且第二端与槽体的底部抵接,随着连接件旋入与螺纹孔,限位柱在槽体的抵接下沿限位柱的轴线向由底板指向第二壁板的方向移动,带动弹簧的一端沿限位柱的轴线向由底板指向第二壁板的方向移动,即弹簧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移动,使弹簧受到压缩,弹簧受到压缩时产生恢复力,此恢复力大小即为限位柱与固定块之间的支持力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由于弹簧恢复力方向与连接件对底板的拉力方向相反,且弹簧恢复力与连接件对底板的拉力均沿连接件的轴线方向,连接件对底板的拉力大小等于弹簧恢复力与底板重力大小之和,底板受力平衡,使底板与第二壁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使底板在沿连接件轴线方向上无法移动。另一方面,弹簧产生的恢复力在需要将底板与第二壁板分离开时,为底板从第二壁板上取下提供了助力,使底板更容易从第二壁板上取下。
可选地,凹槽的槽底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孔开设于安装槽的槽底上;仪器防护装置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至少部分位于安装槽内,固定板上开设有限位孔,限位柱穿过限位孔且部分伸入槽体内。
固定板至少部分安装在安装槽内,安装槽可以限制固定板在槽底上移动,限位柱穿过限位孔且部分深入槽体内,限位孔对限位柱进行限位,限制限位柱在垂直于限位柱轴线的方向上移动,使限位柱邻近固定块的一端能够正对槽体,实现限位柱的定位功能。
可选地,连接件包括螺纹柱、连接杆和旋钮,螺纹柱伸入螺纹孔内,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连接杆依次穿过底板、通孔,并与螺纹柱邻近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穿过轴承的内圈并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且连接杆至少部分位于腔体外部;旋钮位于腔体外部,固定于连接杆远离螺纹孔的一端。
连接件通过螺纹柱与螺纹孔实现螺纹连接,连接杆一端与螺纹柱邻近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穿过轴承的内圈并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使底板和第二壁板通过连接杆、轴承、螺纹柱以及螺纹孔进行连接。连接杆至少部分位于腔体外部使连接杆的另一端可以与旋钮连接,使用者通过转动旋钮带动连接杆、螺纹柱在轴承内转动,使螺纹柱的外螺纹能够旋入螺纹孔内。
可选地,仪器防护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柱和至少一个定位孔,定位柱和定位孔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二壁板上,且朝向底板,定位柱和定位孔中的另一个设置于底板上,且朝向第二壁板,定位柱至少部分伸入定位孔内。
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使连接件的一端可以正对螺纹孔的孔口,且可以使底板能够覆盖开口。
可选地,仪器防护装置还包括多个夹持件,固定于腔体的内壁上,且绕操作口一周间隔设置,夹持件与第一壁板之间具有间隙,透明盖板部分位于间隙内,并抵接于夹持件与第一壁板之间。
透明盖板的一侧与第一壁板位于腔体内的一侧抵接,另一侧与夹持件抵接,使透明盖板可以固定在操作口处。
可选地,夹持件包括弹性片。
夹持件包括弹性片,当透明盖板需要取出时,可按压弹性片,使弹性片变形,弹性片变形时,可以避让开操作口,使透明盖板从第一壁板和夹持件之间取出,方便透明盖板发生损坏时对其进行更换。
可选地,仪器防护装置还包括多个推动块,与弹性片一一对应设置,推动块与弹性片固定连接,且推动块朝向透明盖板的一侧壁面与透明盖板抵接。
当透明盖板需要取出时,可按压推动块,推动块挤压弹性片,使弹性片变形,弹性片变形时,可以避让开操作口,使透明盖板从第一壁板和夹持件之间取出,方便透明盖板发生损坏时对其进行更换。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仪器组件,该仪器组件包括环境监测装置以及符合上述描述的仪器防护装置,环境监测装置包括设置于仪器防护装置的腔体内的显示屏,且显示屏朝向仪器防护装置的操作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仪器组件,由于包含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仪器防护装置,因此能够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器防护装置以及仪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仪器防护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仪器防护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仪器防护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柱和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柱、限位孔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仪器防护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仪器防护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五。
附图标记:
仪器组件1000;
仪器防护装置100;
外壳10;腔体101;第一壁板102;操作口1021;第二壁板103;开口1031;螺纹孔1032;凹槽1033;上侧板1034;左侧板1035;右侧板1036;后侧板1037;安装槽1038;安装孔104;
透明盖板20;
底板30;
连接件40;螺纹柱401;连接杆402;旋钮403;
固定块50;通孔501;槽体502;
轴承51;外圈511;内圈512;
限位柱60;
弹簧61;
定位柱70;
定位孔71;
夹持件80;弹性片801;推动块802;
固定板90;限位孔901;
环境监测装置200;
显示屏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对管线进行描述时,本申请中所用“相连”、“连接”则具有进行导通的意义。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仪器组件1000,该仪器组件1000包括仪器防护装置100以及环境监测装置200,仪器防护装置100包括腔体101以及与腔体101连通的操作口1021,环境监测装置200包括设置于仪器防护装置100的腔体101内的显示屏201,且显示屏201朝向仪器防护装置100的操作口1021。仪器防护装置100用于保护和安装环境监测装置200,环境监测装置200用于监测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信息显示在显示屏201上。
相关技术中,环境监测装置大多无外保护壳,使这些环境监测装置直接固定在机房的墙面上,环境监测装置的显示屏直接暴露在外,当工作人员在机房内工作时,容易误碰到环境监测装置,使环境监测装置发生损坏,导致环境监测装置无法正常进行使用,缩短环境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仪器易损坏的问题,本申请的提供的一种仪器防护装置100,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仪器防护装置100。
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仪器防护装置100,该仪器防护装置100包括外壳10、透明盖板20、底板30和连接件40,外壳10内部具有腔体101,外壳10包括第一壁板102和第二壁板103,第一壁板102上开设有与腔体101连通的操作口1021,第二壁板103上开设有与腔体101连通的开口1031;透明盖板20设置于操作口1021处;底板30设置于开口1031处,并覆盖开口1031;连接件40穿过底板30,并部分伸入第二壁板103内,用于将底板30固定于外壳10上。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仪器防护装置100用于安装和保护仪器,外壳10内部形成腔体101,仪器可以安装在腔体101内。外壳10包括第一壁板102和第二壁板103,第一壁板102上开设有与腔体101连通的操作口1021,且透明盖板20设置于操作口1021处,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口1021操作仪器或仪器的显示屏正对操作口1021,使用者可从操作口1021获取仪器输出的信息。第二壁板103上开设有与腔体101连通的开口1031,使用者可从开口1031处放入或取出仪器。底板30设置于开口1031处,并覆盖开口1031,使底板30与外壳10以及透明盖板2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连接件40用于将底板30固定于外壳10上,使底板30可拆卸的连接在外壳10上,需要安装仪器时,将仪器从开口1031放入腔体101内,由底板30覆盖开口1031,使用连接件40将底板30固定连接在外壳10上,即可完成仪器安装,需要取出仪器时,将连接件40拆除,使底板30和外壳10分离开,打开开口1031。从开口1031处取出仪器,即可完成仪器的拆除。
可以理解的是,外壳10、底板30和透明盖板2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仪器安装在此封闭的空间内,可以保护内部的仪器,防止雨雪等进入腔体101内,造成内部的仪器遇水短路,也可以防止人接触到腔体101内部的电路,造成安全事故,提高仪器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外壳10、底板30和透明盖板20可以避免物体与仪器防护装置100发生碰撞时,直接撞击到内部的仪器,对仪器形成保护。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仪器防护装置100可以解决仪器易损坏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2,第二壁板103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侧板1034、左侧板1035、右侧板1036和后侧板1037,第一壁板102位于外壳10的前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后侧板1037与底板30连接在一起,第一壁板102与上侧板1034、左侧板1035、右侧板1036连接在一起,底板30和外壳10通过连接件40进行固定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壁板103上开设有螺纹孔1032,仪器防护装置100包括固定块50和轴承51。固定块50设置于底板30邻近第二壁板103的一侧,并与底板30固定连接,固定块50上开设有通孔501;轴承51设置于通孔501内,轴承51的外圈511与通孔501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件40依次穿过底板30,并伸入通孔501内,且穿过轴承51的内圈512,且与轴承51的内圈512固定连接,连接件40伸出通孔501并伸入螺纹孔1032内,并与螺纹孔1032螺纹连接。
固定块50设置在底板30邻近第二壁板103的一侧,通孔501贯穿固定块50,轴承51的外圈511固定连接在通孔501的内壁上,且连接件40穿过底板30与轴承51的内圈512固定连接,使连接件40与固定块50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连接件40与底板30连接在一起,且连接件40在通孔501中可转动。第二壁板103上开设有螺纹孔1032,连接件40与螺纹孔1032螺纹连接,当底板30与外壳10的第二壁板103通过连接件40连接时,连接件40在通孔501内转动,并与第二壁板103的螺纹孔1032螺纹配合,随着连接件40的转动,连接件40的一端旋入螺纹孔1032中,连接件40的另一端带动底板30沿连接件40的轴线方向向第二壁板103移动,使底板30邻近第二壁板103的一侧与第二壁板103的下端抵接,从而使底板30与第二壁板103连接在一起。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第二壁板103上开设有朝向底板30的凹槽1033,螺纹孔1032开设于凹槽1033的槽底上;固定块50至少部分伸入凹槽1033内;凹槽1033的槽底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04,固定块50上开设有朝向凹槽1033槽底的至少一个槽体502;
仪器防护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柱60和至少一个弹簧61,至少一个限位柱60部分伸入安装孔104内,且伸出至安装孔104的部分伸入槽体502内;至少一个弹簧61设置于安装孔104内,且套设于限位柱60上,弹簧61的一端与限位柱60固定连接,弹簧61的另一端与安装孔104的内壁连接。
固定块50至少部分深入凹槽1033内,起到定位的作用,底板30与外壳10连接时,连接件40穿过底板30、固定块50,与第二壁板103的螺纹孔1032连接,固定块50深入凹槽1033内,使连接件40的一端与螺纹孔1032的孔口正对,省去了对齐连接件40和螺纹孔1032孔口的工序,降低了底板30与第二壁板103的连接难度。
凹槽1033的槽底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04,固定块50上开设有朝向凹槽1033槽底的至少一个槽体502,限位柱60的第一端深入安装孔104中,限位柱60的第二端配合在槽体502内,限位柱60为连接件40的一端与螺纹孔1032的孔口正对起到进一步的定位作用,使连接件40与螺纹孔1032之间的连接更加容易。
至少一个弹簧61设置在安装孔104内且套设在限位柱60上,且一端与限位柱6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孔104的内壁连接,底板30与第二壁板103连接时,限位柱60的第二端配合在固定块50上开设的槽体502内,且第二端与槽体502的底部抵接,随着连接件40旋入与螺纹孔1032,限位柱60在槽体502的抵接下沿限位柱60的轴线向由底板30指向第二壁板103的方向移动,带动弹簧61的一端沿限位柱60的轴线向由底板30指向第二壁板103的方向移动,即弹簧6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移动,使弹簧61受到压缩,弹簧61受到压缩时产生恢复力,此恢复力大小即为限位柱60与固定块50之间的支持力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由于弹簧61恢复力方向与连接件40对底板30的拉力方向相反,且弹簧61恢复力与连接件40对底板30的拉力均沿连接件40的轴线方向,连接件40对底板30的拉力大小等于弹簧61恢复力与底板30重力大小之和,底板30受力平衡,使底板30与第二壁板103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使底板30在沿连接件40轴线方向上无法移动。另一方面,弹簧61产生的恢复力在需要将底板30与第二壁板103分离开时,为底板30从第二壁板103上取下提供了助力,使底板30更容易从第二壁板103上取下。
参见图6、图7和图9,凹槽1033的槽底上开设有安装槽1038,安装孔104开设于安装槽1038的槽底上;仪器防护装置100还包括固定板90,固定板90至少部分位于安装槽1038内,固定板90上开设有限位孔901,限位柱60穿过限位孔901且部分伸入槽体502内。
固定板90至少部分安装在安装槽1038内,安装槽1038可以限制固定板90在槽底上移动,限位柱60穿过限位孔901且部分深入槽体502内,限位孔901对限位柱60进行限位,限制限位柱60在垂直于限位柱60轴线的方向上移动,使限位柱60邻近固定块50的一端能够正对槽体502,实现限位柱60的定位功能。
继续参见图6和图7,仪器防护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柱70和至少一个定位孔71,定位柱70和定位孔71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二壁板103上,且朝向底板30的,定位柱70和定位孔71中的另一个设置于底板30上,且朝向第二壁板103,定位柱70至少部分伸入定位孔71内。
定位柱70与定位孔71配合,使连接件40的一端可以正对螺纹孔1032的孔口,且可以使底板30的边沿与第二壁板103的边沿对齐。
如图10所示,连接件40包括螺纹柱401、连接杆402和旋钮403,螺纹柱伸入螺纹孔1032内,并与螺纹孔1032螺纹连接;连接杆402依次穿过底板30、通孔501,并与螺纹柱邻近底板30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402穿过轴承51的内圈512并与轴承51的内圈512固定连接,且连接杆402至少部分位于腔体101外部;旋钮403位于腔体101外部,固定于连接杆402远离螺纹孔1032的一端。
连接件40通过螺纹柱与螺纹孔1032实现螺纹连接,连接杆402一端与螺纹柱邻近底板30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穿过轴承51的内圈512并与轴承51的内圈512固定连接,使底板30和第二壁板103通过连接杆402、轴承51、螺纹柱以及螺纹孔1032进行连接。连接杆402至少部分位于腔体101外部使连接杆402的另一端可以与旋钮403连接,使用者通过转动旋钮403带动连接杆402、螺纹柱在轴承51内转动,使螺纹柱的外螺纹能够旋入螺纹孔1032内。
如图11所示,仪器防护装置100还包括多个夹持件80,固定于腔体101的内壁上,且绕操作口1021一周间隔设置,夹持件80与第一壁板102之间具有间隙,透明盖板20部分位于间隙内,并抵接于夹持件80与第一壁板102之间。
透明盖板20的一侧与第一壁板102位于腔体101内的一侧抵接,另一侧与夹持件80抵接,使透明盖板20可以固定在操作口1021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件80包括弹性片801,当透明盖板20需要取出时,可按压弹性片801,使弹性片801变形,弹性片801变形时,可以避让开操作口1021,使透明盖板20从第一壁板102和夹持件80之间取出,方便透明盖板20发生损坏时对其进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仪器防护装置100还包括多个推动块802,与弹性片801一一对应设置,推动块802与弹性片801固定连接,且推动块802朝向透明盖板20的一侧壁面与透明盖板20抵接。
当透明盖板20需要取出时,可按压推动块802,推动块802挤压弹性片801,使弹性片801变形,弹性片801变形时,可以避让开操作口1021,使透明盖板20从第一壁板102和夹持件80之间取出,方便透明盖板20发生损坏时对其进行更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仪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内部具有腔体,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所述第一壁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操作口,所述第二壁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开口;
透明盖板,设置于所述操作口处;
底板,设置于所述开口处,并覆盖所述开口;
连接件,穿过所述底板,并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壁板内,用于将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仪器防护装置包括:
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底板邻近所述第二壁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通孔;
轴承,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底板,并伸入所述通孔内,且穿过所述轴承的内圈,且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伸出所述通孔并伸入所述螺纹孔内,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仪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板上开设有朝向所述底板的凹槽,所述螺纹孔开设于所述凹槽的槽底上;所述固定块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槽底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朝向所述凹槽槽底的至少一个槽体;
所述仪器防护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限位柱,部分伸入所述安装孔内,且伸出至所述安装孔的部分伸入所述槽体内;
至少一个弹簧,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且套设于所述限位柱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柱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仪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底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上;
所述仪器防护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柱穿过所述限位孔且部分伸入所述槽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仪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伸入所述螺纹孔内,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连接杆,依次穿过所述底板、通孔,并与所述螺纹柱邻近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轴承的内圈并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外部;
旋钮,位于所述腔体外部,固定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螺纹孔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柱和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壁板上,且朝向所述底板,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朝向所述第二壁板,所述定位柱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定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仪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夹持件,固定于所述腔体的内壁上,且绕所述操作口一周间隔设置,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壁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透明盖板部分位于所述间隙内,并抵接于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壁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仪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弹性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仪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推动块,与所述弹性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推动块与所述弹性片固定连接,且所述推动块朝向所述透明盖板的一侧壁面与所述透明盖板抵接。
10.一种仪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显示屏;
仪器防护装置,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仪器防护装置,所述环境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仪器防护装置的腔体内,且所述显示屏朝向所述仪器防护装置的操作口。
CN202223491626.6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仪器防护装置以及仪器组件 Active CN219015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1626.6U CN219015331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仪器防护装置以及仪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1626.6U CN219015331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仪器防护装置以及仪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5331U true CN219015331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43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91626.6U Active CN219015331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仪器防护装置以及仪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53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15331U (zh) 一种仪器防护装置以及仪器组件
CN211737980U (zh) 一种减速机倾斜角度显示结构
CN211959338U (zh) 一种智能化安全生产监控一体设备
CN214202597U (zh) 一种用于土木工程抗震检测报警装置
CN214173396U (zh) 一种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
CN212567705U (zh) 一种防水的温度检测仪表壳体
CN210441922U (zh) 一种便携式数字温湿仪
CN112270811A (zh) 一种具备主备电转换及欠压保护的气体报警控制器
CN216593550U (zh) 一种施工现场多重环境监测一体装置
CN220274013U (zh) 一种通信设备生产用方便携带的检测装置
CN219715582U (zh) 一种带阻尼转轴翻盖式智能万用表
CN21924617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烟雾探测器
CN213146011U (zh) 一种基于网络安全的防护装置
CN220252849U (zh) 核电厂仪表保护装置
CN211507276U (zh) 一种变压器外护壳体
CN216926954U (zh) 一种麦拉带自动化设备故障检测装置
CN212538258U (zh) 一种卫浴冲洗机构的加热器
CN220356457U (zh) 一种水位显示设备的抗震抗压装置
CN218939203U (zh) 一种设备状态标识牌
CN216489152U (zh) 一种具有电器元件保护功能的不锈钢电器柜
CN214376370U (zh) 一种新型硅胶防水抗菌医用鼠标结构
CN213211994U (zh) 一种防爆启动装置
CN214769145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便携式打孔机
CN210537081U (zh) 一种安全型电子仪器面板
CN220019308U (zh) 一种粉尘环境监测用环境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