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1188U - 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 - Google Patents

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1188U
CN219011188U CN202221934452.3U CN202221934452U CN219011188U CN 219011188 U CN219011188 U CN 219011188U CN 202221934452 U CN202221934452 U CN 202221934452U CN 219011188 U CN219011188 U CN 219011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pile
pile body
clamping
groove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344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相继
樊振武
张成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ongzhix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ongzhix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ongzhix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ongzhix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344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1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1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1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涉及混凝土板桩领域,包括第一板桩主体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板桩主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板桩主体,且第一板桩主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板桩主体,所述第一板桩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卡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卡条、卡槽、卡环、弹簧和固定槽,将第三板桩主体与第一板桩主体贴合,第三板桩主体左侧的卡条插入第一板桩主体右侧的卡槽中,然后上拉卡环,使其通过转动座拉伸弹簧在活动槽中上拉,上拉后通过转动座向一侧转动,并使卡环卡入第一板桩主体顶端的固定槽中,则卡环在弹簧的弹力支撑下,与固定槽以及活动槽紧密卡合,进而通过卡环将第一板桩主体与第三板桩主体固定在一起。

Description

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板桩领域,具体为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板桩不仅仅是单独的板桩式构件,而是指由钢筋混凝土板桩构件沉桩后形成的组合桩体,是一种易工厂化,装配化的基坑围护结构,现有的混凝土板桩具有高强度的特点。
现有的板桩之间通过简单的卡槽进行连接,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容易断开,造成板桩墙无法使用,进而造成建筑的不稳固,容易发生坍塌等事件,所以需要对板桩的连接进行加固加持,为此亟需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以解决现有的板桩之间连接方式简单容易断开、板桩的尺寸较长不便于运输和板桩插入地下时由于地下土壤含水湿软使得板桩稳固性差容易倾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 型板桩,包括第一板桩主体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板桩主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板桩主体,且第一板桩主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板桩主体,所述第一板桩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卡条,且第一板桩主体的内侧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第三板桩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卡槽。
所述第二板桩主体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槽,且第二板桩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第一板桩主体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位于限位槽的内侧,所述限位板的底端连接有钢绳,所述钢绳的底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壁设置有卡板。
所述第一板桩主体与第二板桩主体的内侧均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插,所述固定插的底端设置有三角锥,所述三角锥的内侧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端部设置有活动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桩主体与第三板桩主体通过卡条、卡槽卡合连接,且第一板桩主体与第三板桩主体通过固定结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活动槽、卡环、转动座、弹簧和固定槽,且第三板桩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活动槽,所述第一板桩主体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内侧设置有卡环。
优选地,所述卡环与固定槽卡合连接,且卡环与活动槽通过转动座、弹簧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焊接在活动槽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移动槽的数量为两个,且移动槽贯穿至第二板桩主体的外壁,所述第一板桩主体与第二板桩主体通过限位槽、限位板、钢绳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节杆与移动槽通过卡板卡合连接,所述第二板桩主体上设置有与卡板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钢绳与调节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插与第一板桩主体、第二板桩主体通过插槽卡合连接,所述卡杆与三角锥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且卡杆的数量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卡条、卡槽、卡环、弹簧和固定槽,将第三板桩主体与第一板桩主体贴合,第三板桩主体左侧的卡条插入第一板桩主体右侧的卡槽中,然后上拉卡环,使其通过转动座拉伸弹簧在活动槽中上拉,上拉后通过转动座向一侧转动,并使卡环卡入第一板桩主体顶端的固定槽中,则卡环在弹簧的弹力支撑下,与固定槽以及活动槽紧密卡合,进而通过卡环将第一板桩主体与第三板桩主体固定在一起;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卡杆、调节杆、移动槽、钢绳和限位板,卡板从定位槽拉出,且使卡板带动调节杆在移动槽中转动,直至卡板与定位槽完全分离,分离后,则拉动调节杆在移动槽上移动,同时向外侧拉动第二板桩主体,使其与第一板桩主体分离,分离同时,第一板桩主体底端的限位板从第二板桩主体内侧的限位槽中拉出,且限位板移动时通过底端的钢绳以及轴承带动调节杆移动至移动槽的顶部,则使第一板桩主体与第二板桩主体分离,且通过钢绳进行连接,便于将第一板桩主体与第二板桩主体对折进行运输;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插、插槽、卡杆和三角锥,将两个固定插插入第一板桩主体内侧的插槽中,且贯穿至第二板桩主体的下方,同时固定插底端三角锥内侧的两个卡杆,在伸出至第二板桩主体的下方时,则通过活动座向外侧转动,此时上拉固定插,则固定插上移时,则带动卡杆插入土壤中,进而使固定插与土壤卡合,增加第一板桩主体、第二板桩主体与土壤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槽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角锥示意图。
图中:1、第一板桩主体;2、第二板桩主体;3、第三板桩主体;4、卡条;5、卡槽;6、固定结构;601、活动槽;602、卡环;603、转动座;604、弹簧;605、固定槽;7、通气孔;8、限位槽;9、限位板;10、钢绳;11、移动槽;12、轴承;13、调节杆;14、卡板;15、插槽;16、固定插;17、三角锥;18、卡杆;19、活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7,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包括第一板桩主体1和固定结构6,第一板桩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板桩主体2,且第一板桩主体1 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板桩主体3,第一板桩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卡条4,且第一板桩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通气孔7,第三板桩主体3的内侧设置有卡槽5,第一板桩主体1与第三板桩主体3通过卡条4、卡槽5卡合连接,且第一板桩主体1与第三板桩主体3通过固定结构6固定连接,固定结构6包括活动槽601、卡环602、转动座603、弹簧604和固定槽605,且第三板桩主体3的顶端设置有活动槽601,第一板桩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槽605,活动槽601的内壁固定有弹簧604,弹簧604的顶端设置有转动座603,转动座603的内侧设置有卡环602,卡环602与固定槽605卡合连接,且卡环602与活动槽601通过转动座603、弹簧604活动连接,弹簧604焊接在活动槽601的内壁,将第三板桩主体3与第一板桩主体1贴合,第三板桩主体3左侧的卡条4插入第一板桩主体1右侧的卡槽5中,然后上拉卡环602,使其通过转动座603拉伸弹簧604在活动槽601中上拉,上拉后通过转动座603向一侧转动,并使卡环602卡入第一板桩主体1顶端的固定槽605中,则卡环602在弹簧604的弹力支撑下,与固定槽605以及活动槽601紧密卡合,进而通过卡环602将第一板桩主体1与第三板桩主体3固定在一起。
请参阅图1-7,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所述第二板桩主体2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槽8,且第二板桩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槽11,第一板桩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板9,且限位板9位于限位槽8的内侧,限位板9的底端连接有钢绳10,钢绳10的底端设置有轴承12,轴承12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杆13,调节杆13的外壁设置有卡板14,移动槽11的数量为两个,且移动槽11贯穿至第二板桩主体2的外壁,第一板桩主体1与第二板桩主体2通过限位槽8、限位板9、钢绳10活动连接,调节杆13与移动槽11通过卡板14卡合连接,第二板桩主体2上设置有与卡板14相匹配的定位槽,钢绳10与调节杆13通过轴承12转动连接将,卡板14从定位槽拉出,且使卡板14带动调节杆13在移动槽11中转动,直至卡板14与定位槽完全分离,分离后,则拉动调节杆13在移动槽11上移动,同时向外侧拉动第二板桩主体2,使其与第一板桩主体1分离,分离同时,第一板桩主体1底端的限位板9从第二板桩主体2内侧的限位槽8中拉出,且限位板9移动时通过底端的钢绳10以及轴承12带动调节杆13移动至移动槽11的顶部,则使第一板桩主体1与第二板桩主体2分离,且通过钢绳10进行连接,便于将第一板桩主体1与第二板桩主体2对折进行运输。
请参阅图1-7,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所述第一板桩主体1与第二板桩主体2的内侧均设置有插槽15,插槽15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插16,固定插16的底端设置有三角锥17,三角锥17的内侧设置有卡杆18,卡杆18 的端部设置有活动座19,固定插16与第一板桩主体1、第二板桩主体2通过插槽15卡合连接,卡杆18与三角锥17通过活动座19活动连接,且卡杆18 的数量为两个,将两个固定插16插入第一板桩主体1内侧的插槽15中,且贯穿至第二板桩主体2的下方,同时固定插16底端三角锥17内侧的两个卡杆18,在伸出至第二板桩主体2的下方时,则通过活动座19向外侧转动,此时上拉固定插16,则固定插16上移时,则带动卡杆18插入土壤中,进而使固定插16与土壤卡合,增加第一板桩主体1、第二板桩主体2与土壤的稳固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第一板桩主体1、第二板桩主体2以及第三板桩主体 3通过离心机离心成型,混凝土能够充分排期排水,密实度高、表面光滑、控制强度高以及可控性高,将第三板桩主体3与第一板桩主体1贴合,第三板桩主体3左侧的卡条4插入第一板桩主体1右侧的卡槽5中,然后上拉卡环 602,使其通过转动座603拉伸弹簧604在活动槽601中上拉,上拉后通过转动座603向一侧转动,并使卡环602卡入第一板桩主体1顶端的固定槽605 中,则卡环602在弹簧604的弹力支撑下,与固定槽605以及活动槽601紧密卡合,进而通过卡环602将第一板桩主体1与第三板桩主体3固定在一起,将两个固定插16插入第一板桩主体1内侧的插槽15中,且贯穿至第二板桩主体2的下方,同时固定插16底端三角锥17内侧的两个卡杆18,在伸出至第二板桩主体2的下方时,则通过活动座19向外侧转动,此时上拉固定插16,则固定插16上移时,则带动卡杆18插入土壤中,进而使固定插16与土壤卡合,增加第一板桩主体1、第二板桩主体2与土壤的稳固性,且将卡板14从定位槽拉出,且使卡板14带动调节杆13在移动槽11中转动,直至卡板14 与定位槽完全分离,分离后,则拉动调节杆13在移动槽11上移动,同时向外侧拉动第二板桩主体2,使其与第一板桩主体1分离,分离同时,第一板桩主体1底端的限位板9从第二板桩主体2内侧的限位槽8中拉出,且限位板9 移动时通过底端的钢绳10以及轴承12带动调节杆13移动至移动槽11的顶部,则使第一板桩主体1与第二板桩主体2分离,且通过钢绳10进行连接,便于将第一板桩主体1与第二板桩主体2对折进行运输,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桩主体(1)和固定结构(6),所述第一板桩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板桩主体(2),且第一板桩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板桩主体(3),所述第一板桩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卡条(4),且第一板桩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通气孔(7),所述第三板桩主体(3)的内侧设置有卡槽(5);
所述第二板桩主体(2)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槽(8),且第二板桩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槽(11),所述第一板桩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板(9),且限位板(9)位于限位槽(8)的内侧,所述限位板(9)的底端连接有钢绳(10),所述钢绳(10)的底端设置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杆(13),所述调节杆(13)的外壁设置有卡板(14);
所述第一板桩主体(1)与第二板桩主体(2)的内侧均设置有插槽(15),所述插槽(15)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插(16),所述固定插(16)的底端设置有三角锥(17),所述三角锥(17)的内侧设置有卡杆(18),所述卡杆(18)的端部设置有活动座(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桩主体(1)与第三板桩主体(3)通过卡条(4)、卡槽(5)卡合连接,且第一板桩主体(1)与第三板桩主体(3)通过固定结构(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6)包括活动槽(601)、卡环(602)、转动座(603)、弹簧(604)和固定槽(605),且第三板桩主体(3)的顶端设置有活动槽(601),所述第一板桩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槽(605),所述活动槽(601)的内壁固定有弹簧(604),所述弹簧(604)的顶端设置有转动座(603),所述转动座(603)的内侧设置有卡环(6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602)与固定槽(605)卡合连接,且卡环(602)与活动槽(601)通过转动座(603)、弹簧(604)活动连接,所述弹簧(604)焊接在活动槽(601)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11)的数量为两个,且移动槽(11)贯穿至第二板桩主体(2)的外壁,所述第一板桩主体(1)与第二板桩主体(2)通过限位槽(8)、限位板(9)、钢绳(10)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3)与移动槽(11)通过卡板(14)卡合连接,所述第二板桩主体(2)上设置有与卡板(14)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钢绳(10)与调节杆(13)通过轴承(12)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16)与第一板桩主体(1)、第二板桩主体(2)通过插槽(15)卡合连接,所述卡杆(18)与三角锥(17)通过活动座(19)活动连接,且卡杆(18)的数量为两个。
CN202221934452.3U 2022-07-26 2022-07-26 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 Active CN219011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4452.3U CN219011188U (zh) 2022-07-26 2022-07-26 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4452.3U CN219011188U (zh) 2022-07-26 2022-07-26 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1188U true CN219011188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1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34452.3U Active CN219011188U (zh) 2022-07-26 2022-07-26 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1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45706U (zh) 一种扩大头锚杆结构
CN109989416A (zh) 用于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沉桩施工的稳桩平台及施工方法
CN219011188U (zh) 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c型板桩
CN208293577U (zh) 一种pptc桩施工用打桩机
CN109797744A (zh) 一种方便固定木桩的园林用打桩装置
CN214709644U (zh) 一种双浮筒框架型深远海养殖网箱
GB2123067B (en) Piles
CN212316956U (zh) 一种可调式的山体防护用护坡网
CN209837027U (zh) 一种地基基础施工用打桩设备
CN218754295U (zh) 一种鱼类收集平台用缆绳收放装置
CN22014031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冬枣栽培用冷棚骨架
CN213870116U (zh) 一种竖式风叶陆地安装装置
CN219733418U (zh) 一种隧道防水止水带保护结构
CN221241231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生猪养殖用猪栏
CN213110154U (zh) 一种井下排风筒快速码放架
CN220666305U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基加固结构
CN218090759U (zh) 一种水面漂浮物阻拦装置
CN113684786B (zh) 一种水利工程亲水平台
CN221194493U (zh) 一种帐篷
CN212248333U (zh) 一种基坑内钢格构柱复合式塔吊基础结构
CN211596817U (zh) 一种采用组合桩施工的桩基加固结构
CN219992467U (zh) 一种防渗膜铺设装置
CN210113874U (zh) 一种专为黑木耳吊栽用双层大棚
CN114541488B (zh) 一种软土地基地下侧墙拆除用抗拔结构
CN220550555U (zh) 一种用于盖挖逆作法施工的套管拔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