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1585U - 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1585U
CN219001585U CN202222316401.0U CN202222316401U CN219001585U CN 219001585 U CN219001585 U CN 219001585U CN 202222316401 U CN202222316401 U CN 202222316401U CN 219001585 U CN219001585 U CN 219001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ma
patient
tracheostomy
cov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64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爱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23164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1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1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1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包括用于罩设在患者造瘘口处的造瘘口保护罩,此外,还包括:与造瘘口保护罩边缘固定连接的固定层;与固定层可拆卸连接的覆盖层;与造瘘口保护罩可拆卸连接的分泌物收集瓶。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应用于气管切开后的住院患者的日常护理,降低自套管喷溅出混合颗粒造成的污染,也可用于居家长期佩戴气管切开套管患者的自我护理与日常保护,提高患者形象,满足社交需求。

Description

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解除气道梗阻及保持呼吸道通畅的诊疗手段,部分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戴管。气管切开形成人工气道,干燥的空气进入后易形成痰痂,加重缺氧,而外界的异物也易进入气道,存在安全隐患。文献报道,相同环境下佩戴气管套管患者安静状态下的气溶胶粒子数显著高于非气管切开患者安静状态下的气溶胶粒子数,研究显示护士为佩戴气管套管患者进行气管套管内吸痰时,PM2.5密度及气溶胶密度远高于其他气道护理操作,而在气道湿化及吸痰时的混合颗粒和气溶胶密度也明显高于安静状态下。
目前,气管切开患者的造瘘口临床上采取的护理用具多是自行设计自制的面罩,或就地取材,不能推广。气管造瘘口患者居家自我管理时,多采用的是完全暴露不加遮盖,或覆盖纱巾、手绢,还有的患者选用平口罩进行颈部气管切开口及气管造瘘口防护。上述这些方式,不美观,使用不方便且防护功能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应用于气管切开后的住院患者的日常护理,降低自套管喷溅出混合颗粒造成的污染,也可用于居家长期佩戴气管切开套管患者的自我护理与日常保护,提高患者形象,满足社交需求。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包括用于罩设在患者造瘘口处的造瘘口保护罩,此外,还包括:与造瘘口保护罩边缘固定连接的固定层;与固定层可拆卸连接的覆盖层;与造瘘口保护罩可拆卸连接的分泌物收集瓶。
优选的,所述造瘘口保护罩具有外凸且呈弧形的罩杯,罩杯一侧设置朝外延伸的接头。
优选的,所述分泌物收集瓶与所述接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将固定层或造瘘口保护罩固定于患者颈部的固定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可在患者气管造瘘口前端构建一个独立的空间,即能防止污染物喷溅,又能收集分泌物,造瘘口不会因覆盖层塌陷而堵住出口,可起到气道湿化、过滤功能,并可根据患者需求独立使用覆盖层,整个装置携带便捷,佩戴方便,外观美观,在满足临床使用的同时,降低患者间的交叉感染与医护的职业暴露,维护了患者的外在形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造瘘口保护罩一种结构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造瘘口保护罩与固定层连接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造瘘口保护罩与固定层、覆盖层连接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造瘘口保护罩另一种结构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的两种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包括用于罩设在患者造瘘口处的造瘘口保护罩3,此外,还包括:与造瘘口保护罩边缘固定连接的固定层4;与固定层可拆卸连接的覆盖层1;与造瘘口保护罩可拆卸连接的分泌物收集瓶6。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造瘘口保护罩3可采用如图3-图5所示的外凸且呈弧形的罩杯结构,保护罩一侧设置朝外延伸的接头2。制作时,造瘘口保护罩3的边缘设置有连接法兰,通过连接法兰与固定层4固定连接。连接时,连接法兰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与固定层连接在一起,如,将连接法兰与固定层采用魔术贴或按扣连接在一起,相应的,在连接法兰上设置魔术母贴或母扣,在固定层上设置魔术子贴或子扣,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可拆卸方式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或者,连接法兰还可以通过不可拆卸的方式与固定层连接在一起,如通过粘贴或其它方式的方式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在造瘘口保护罩3的下侧设置有接头2,其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与分泌物收集瓶6连接在一起。连接时,分泌物收集瓶6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接头2连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套接的方式套装在接头的外部,还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其它方式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设置弧形的造瘘口保护罩,并将其下侧与分泌物收集瓶可拆卸连接,既可在患者气管造瘘口前端构建一个独立的空间,防止污染物喷溅,又能收集分泌物,降低患者间的交叉感染与医护的职业暴露,提高安全性。
制作时,造瘘口保护罩可采用医用塑料制成,固定层可采用柔软材料制成,如可由棉布制成。为了便于将造瘘口保护罩固定于患者气管造瘘口前端,可以在造瘘口保护罩两侧设置连接带5(如图1所示),也可以在固定层两侧设置连接带5,通过将连接带绑扎或套装在患者脖颈上而将造瘘口保护罩固定。
为了利于收集分泌物,造瘘口保护罩下侧的接头还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的结构,即,接头带有弯折部与竖直部,竖直部用于与分泌物收集瓶连接,弯折部用于与造瘘口保护罩的弧形部分连通。
为了维护患者的外在形象,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层外设置一覆盖层以遮挡住固定层及造瘘口保护罩,该覆盖层由柔软、透气、排湿、亲肤的材料制成,如可由棉布制成。覆盖层与固定层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在一起,如,可通过魔术贴连接结构或按扣连接结构可绑带绑扎连接结构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由于患者气道造瘘口处罩有造瘘口保护罩,则气道造瘘口处不会因覆盖层塌陷而堵住气道造瘘口,且可根据患者需求独立使用覆盖层或造瘘口保护罩与固定层,从而使用更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可应用于气管切开后的住院患者的日常护理,降低自套管喷溅出混合颗粒造成的污染,也可用于居家长期佩戴气管切开套管患者的自我护理与日常保护,提高患者形象,满足社交需求。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包括用于罩设在患者造瘘口处的造瘘口保护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造瘘口保护罩边缘固定连接的固定层;
与固定层可拆卸连接的覆盖层;
与造瘘口保护罩可拆卸连接的分泌物收集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瘘口保护罩具有外凸且呈弧形的罩杯,罩杯一侧设置朝外延伸的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收集瓶与所述接头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固定层或造瘘口保护罩固定于患者颈部的固定带。
CN202222316401.0U 2022-08-31 2022-08-31 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 Active CN219001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6401.0U CN219001585U (zh) 2022-08-31 2022-08-31 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6401.0U CN219001585U (zh) 2022-08-31 2022-08-31 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1585U true CN219001585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51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6401.0U Active CN219001585U (zh) 2022-08-31 2022-08-31 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1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82313U (zh)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防治医用口罩
CN219001585U (zh) 气管切开造瘘口保护装置
US20140000625A1 (en) Trach Secretion Catcher
CN108607143B (zh) 一种量控湿化加温喉造口过滤保护罩
CN215690797U (zh) 一种气管套管内给氧防虫防尘装置
CN214317082U (zh) 一种便于更换纱布的张口呼吸口罩
CN211634716U (zh) 一种新型持续雾化吸入装置
CN209204408U (zh) 一种使用无创呼吸机面部保护敷料贴
CN209173182U (zh)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带
CN210873580U (zh) 一种医疗呼吸用气切式人工鼻
CN213604598U (zh) 一种用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医用口罩
CN219396366U (zh) 一种口唇湿化罩
CN104815376A (zh) 一种贮氧面罩
CN210612656U (zh) 一种新型气切导管防护罩
CN217567078U (zh) 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气切面罩
CN110393842A (zh) 一种用于气管套管的辅件及气管套管
CN213466403U (zh) 一种颈部气道口用外科口罩
CN217366831U (zh) 一种加湿面罩
CN110038201A (zh) 一种气管切开加湿防护罩
CN221084370U (zh) 一种防喷溅罩
CN211067239U (zh) 气切患者雾化护围
CN210811895U (zh) 一种鼻腔分泌物收集器
CN214860280U (zh) 一种防压疮鼻贴
CN210581113U (zh) 眼镜人士专用一次性医用防雾口罩
CN215194725U (zh) 一种带固定带的气切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