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8068U - 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8068U
CN218998068U CN202320804615.4U CN202320804615U CN218998068U CN 218998068 U CN218998068 U CN 218998068U CN 202320804615 U CN202320804615 U CN 202320804615U CN 218998068 U CN218998068 U CN 218998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ircuit
amplifier
capacitor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046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昝峤
韩凌
何昊坤
邓亚文
徐步攀
许强
张波
何松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yengdu Li Chuang Yi Lian Technology Co ltd
CETC 10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yengdu Li Chuang Yi Lian Technology Co ltd
CETC 10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yengdu Li Chuang Yi Lian Technology Co ltd, CETC 10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yengdu Li Chuang Yi 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046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8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8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8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包括置于物体上的第一传输终端和随身携带的第二传输终端,所述第一传输终端信号连接有GPS模块、第一蓝牙模块、蜂窝传输模块,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内均有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上分别连接有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蓝牙传输信号发送和接收的精确度,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快捷地得到警报信息,对状态异常的设备提醒更加及时,降低了物品丢失的风险,有效提高了重要物品外出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各行业都在不断的加大对信息建设的投入,逐步实现研发、管理的信息化。随着企业的全面发展,外出交流沟通的机会日益繁多、携带重要物品的数量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对外出重要物品的安全管控也面临着越来越多新的挑战。比如出差过程中一时疏忽导致工作资料遗失,可能会给企业乃至行业安全带来难以计量的损失。
常见的技术方案主要有通过蓝牙模块是否保持连接来判断重要物品是否还在附近或遗失。在现有技术中,当使用者出现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蓝牙模块的信号传输效果会因为遮挡和衰减变得很不稳定,同时因为周围环境复杂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信号设备,导致在信号接收的判定上会受到多方干扰从而出现明显准确度不足的问题,导致物品的信号传输变得不稳定,在物品遗失时容易导致物品的距离或方位的误判,从而可能导致重要物品不能在使用者的视听范围内及时发出报警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信号通信部件的物品在人流量较大的环境中遗失时,因信号接收和判断不够准确导致警示声发出不及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包括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所述第一传输终端包括微处理器、GPS模块、第一蓝牙模块、蜂窝传输模块和蜂鸣器,第二传输终端包括第二蓝牙模块,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内均设有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且第一蓝牙模块与第二蓝牙模块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包括数量若干的I/O端口,所述I/O端口包括P0端、P1端、P2端、P3端、P4端、P5端、P6端和P7端,所述P0端、P1端、P2端和P3端分别与GPS模块的信号输出端RXD、GPS模块的信号输入端TXD、第一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出端RXD1、第一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入端TXD1连接;所述P4端与蜂鸣器连接;所述P5端与蜂窝传输模块连接;所述P6端与发送电路连接,所述P7端与接收电路连接;所述发送电路包括发送天线,所述接收电路包括接收天线,所述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在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的外侧均呈环形均匀分布;所述接收电路还包括第一预处理电路和判别电路;所述接收天线包括第一接收天线ANT1、第二接收天线ANT2和第三接收天线ANT3;所述第一预处理电路包括第二放大器M2、第一谐振电路A、第二谐振电路B、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接地电阻R3;所述判别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F、第二三极管K、电压源V和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一接收天线ANT1、第二接收天线ANT2、第三接收天线ANT3与第二放大器M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电阻R3的使能端与第二放大器M2的反向输入端串联;所述第二放大器M2的输出端与第一谐振电路A的一端、第二谐振电路B的一端连接至一点;所述第一谐振电路A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第一电阻R1的一端顺次串联,所述第二谐振电路B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第二电感L2、第二电阻R2的一端顺次串联;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F的基极连接至一点;第一三极管F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K的发射极、第五电阻R5的一端、电源电压V的负极端以及P7端连接到同一点上,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电源电压V的正极端与第二三极管K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F的集电极上连接有集电极电压VCC,第二三极管K的基极上连接有基极电压VBB。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终端为遗失物品的信号终端,设置在装载重要物品的移动搭载容器内,例如放在手提包或行李箱内。所述第二传输终端被使用者随身携带。所述第二传输终端通过蓝牙模块的传输信号与第一传输终端保持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作中央处理器,协调连通各模块的信号导通。所述定位模块采用包含GPS的定位模块以获取设备当前装置的经纬度位置信息。所述蜂窝传输模块使得第一传输终端自身具备接入通信网络的功能,以便于将自身的状态信息上传至网络的平台。所述蜂鸣器用作警报单元,在从微处理器上获取到命令后发出警示声响。所述I/O端口为微处理器上的数据双向交换接口,所述I/O端口包括P0端、P1端、P2端、P3端、P4端、P5端、P6端和P7端,其中P0、P1端分别与GPS模块的信号输出端RXD、信号输入端TXD连接,P2、P3端分别与第一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出端RXD1、信号输入端TXD1连接。所述发送电路用于将蓝牙的传输信号发出,所述接收电路用于接收发送电路发出的传输信号。所述接收天线用于采集发送电路上发送天线发出的传输信号,所述发送天线用于发出接收电路上接收天线接收的蓝牙传输信号。所述第一接收天线ANT1、第二接收天线ANT2和第三接收天线ANT3均用于采集发送电路上发送天线发出的传输信号。所述第二放大器M2用于将采集到的传输信号放大处理。所述第一谐振电路A和第二谐振电路B均为并联谐振电路,且所述第一电容C1与第一电感L1、第二电容C2与第二电感L2分别组成串联谐振。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电路还包括射频发射器D、第一放大器M1和第二接地电阻R4;所述发送天线包括第一发送天线ANT4、第二发送天线ANT5和第三发送天线ANT6;所述第一发送天线ANT4、第二发送天线ANT5、第三发送天线ANT6串联至第一放大器M1的输出端;所述射频发射器D的输出端和第二接地电阻R4的使能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放大器M1的同相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所述射频发射器D的输入端与P6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电路包括第二预处理电路,所述接收天线通过第二预处理电路与第二放大器M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预处理电路包括第三放大器M3、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三放大器M3的输出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二放大器M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同一点,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至同一点,且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三放大器M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同一点;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至第三放大器M3的反向输入端,且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发送天线ANT4、第二发送天线ANT5、第三发送天线ANT6串联至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谐振电路A由第一谐振电感L5和第一谐振电容C3并联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谐振电路B由第二谐振电感L6和第二谐振电容C4并联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处理电路还包括第一接地电感L3和第二接地电感L4,所述第一接地电感L3的使能端连接在第一电感L1与第一电阻R1之间,第二接地电感L4的使能端连接在第二电感L2与第二电阻R2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型号选用STM32F103C8或AT89S51;所述蜂窝传输模块型号选用MN316模块。所述STM32F103C8是基于ARM内核的STM32的系列微处理器,具有多个子型号,常见的如STM32F103C8T6、 STM32F103C8T7等。所述AT89S51是一款低功耗且高性能的CMOS 8位单片机,二者皆具有良好的中央处理器功能。所述MN316模块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NB-IoT无线通信模组,支持Band3/Band5/Band8等多个频段,能够满足蜂窝物联网通用模组技术规范,且因为小尺寸规格,能够有效地满足终端设备对小件模块产品的需求,有效地帮助使用者减小产品尺寸并优化产品成本。同时MN316采用更易于焊接的LCC封装,可通过标准SMT设备实现模块的快速生产,为使用者提供可靠的连接方式,并满足复杂环境下的应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在第一传输终端上增设的接收电路,通过第一预处理电路以及判别电路的配合导流处理工作,能够对蓝牙模块的传输信号接收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配合将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环向设置,使得本方案中传输信号接收和发送的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提升;
2、通过增设第二预处理电路对传输信号进行预处理,本装置能够在人流量较大的复杂环境中,从被噪声畸变和污染的信号中提取原始传输信号,在对传输信号进行判别时能够进一步提高精确度;
3、所述微处理器型号选用STM32F103C8或AT89S51,具有功能全面且易获取的特点;蜂窝传输模块型号选用MN316模块,具有低功耗、抗干扰和超小尺寸的优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输终端的电路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在第一传输终端上分布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所述第一传输终端包括微处理器、GPS模块、第一蓝牙模块、蜂窝传输模块和蜂鸣器,第二传输终端包括第二蓝牙模块,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内均设有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且第一蓝牙模块与第二蓝牙模块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包括数量若干的I/O端口,所述I/O端口包括P0端、P1端、P2端、P3端、P4端、P5端、P6端和P7端,所述P0端、P1端、P2端和P3端分别与GPS模块的信号输出端RXD、GPS模块的信号输入端TXD、第一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出端RXD1、第一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入端TXD1连接;所述P4端与蜂鸣器连接;所述P5端与蜂窝传输模块连接;所述P6端与发送电路连接,所述P7端与接收电路连接;所述发送电路包括发送天线,所述接收电路包括接收天线,所述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在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的外侧均呈环形均匀分布。
所述接收电路还包括第一预处理电路和判别电路;所述接收天线包括第一接收天线ANT1、第二接收天线ANT2和第三接收天线ANT3;所述第一预处理电路包括第二放大器M2、第一谐振电路A、第二谐振电路B、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接地电阻R3;所述判别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F、第二三极管K、电压源V和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一接收天线ANT1、第二接收天线ANT2、第三接收天线ANT3与第二放大器M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电阻R3的使能端与第二放大器M2的反向输入端串联;所述第二放大器M2的输出端与第一谐振电路A的一端、第二谐振电路B的一端连接至一点;所述第一谐振电路A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第一电阻R1的一端顺次串联,所述第二谐振电路B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第二电感L2、第二电阻R2的一端顺次串联;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F的基极连接至一点;第一三极管F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K的发射极、第五电阻R5的一端、电源电压V的负极端以及P7端连接到同一点上,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电源电压V的正极端与第二三极管K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F的集电极上连接有集电极电压VCC,第二三极管K的基极上连接有基极电压VBB。
所述发送电路还包括射频发射器D、第一放大器M1和第二接地电阻R4;所述发送天线包括第一发送天线ANT4、第二发送天线ANT5和第三发送天线ANT6;所述第一发送天线ANT4、第二发送天线ANT5、第三发送天线ANT6串联至第一放大器M1的输出端;所述射频发射器D的输出端和第二接地电阻R4的使能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放大器M1的同相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所述射频发射器D的输入端与P6端连接。第一预处理电路还包括第一接地电感L3和第二接地电感L4,第一接地电感L3的使能端连接在第一电感L1与第一电阻R1之间,第二接地电感L4的使能端连接在第二电感L2与第二电阻R2之间。
在具体使用中,第一传输终端预设在物品搭载的载体内,例如手提包或行李箱等。物品的离身主要指物品离开了使用者的视线范围,且还处于蓝牙传输通信尚未断开的空间范围内,或是使用者目光能够看到但因为外部原因导致物品与使用者的间隔距离在增大;如果物品与使用者脱离了身体接触,但只要还在使用者的视线范围内且间隔距离并未增大,此时物品便可不视为离身状态。使用者身处人流量较大或其他对蓝牙传输信号影响较大的地方,此处对蓝牙传输信号存在明显的阻挡导致蓝牙传输信号的衰减更加明显,此时第一蓝牙模块与第二蓝牙模块保持连接以进入物品是否离身遗失的状态判断。
更多地,所述第二传输终端被使用者随身携带,且第二传输终端能访问所述蜂窝传输模块上传的数据信息。所述第二传输终端通过蓝牙模块的传输信号与第一传输终端保持信号连接。当装载了第一传输终端的载体不小心遗失时,使得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的蜂鸣器均能发出警示鸣叫,由于第二传输终端离使用者更近,因此能够第一时间提醒使用者,此时装载着重要物品的载体离自己有了较长的距离,需要及时在附近寻找。当找到载体后可以通过操作微处理器上自带的rst复位重置端口,通过重置电路将第一传输终端重置工作,以停止蜂鸣器警示声继续发出,所述第二传输终端同理。
工作时,所述第一放大器M1和第二放大器M2均用于将即将发出的和接收到的蓝牙传输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确保蓝牙传输信号具有足够的强度。第一预处理电路中的第一谐振电路A和第二谐振电路B为并联谐振回路,且第一电容C1与第一电感L1、第二电容与第二电感L2分别形成串联谐振回路。所述并联谐振回路和串联谐振回路均用于改善保护接收到的蓝牙传输信号。利用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能够从获取的蓝牙传输信号中选择出有用频率分量,同时还能抑制掉无用的频率分量或噪声。LC串联谐振回路可以用于改善电路电压波形,能改善输出电压的波形畸变,获得很好的正弦波,能够有效地防止了谐波峰值引起的对被试品的误击穿。串联谐振另一作用还包括抑制高次谐波,减少网络电压波形的畸变,限制电容器在分相切投时的涌流,同时防止谐波对电容器造成危害,避免电容器的接入对电网谐波的过度放大和谐振发生。第一接地电感L3和第二接地电感L4主要用于抑制高频分布参数,同时还能防止自激,起到电路稳定作用。所述第一谐振电路A和第二谐振电路B用于控制传输信号的振幅,通过回路内电容的充电放电来按照目标调整振幅。所述第一接地电阻R3和第二接地电阻R4用于平衡偏置电流带来的运放输入端的电压失调值。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用于分别对两条回路进行电路保护。
所述预设的电源电压V用作第二三极管K的集电极电压,在和所述基极电压VBB的配合下,通过预先设置电源电压V和基极电压VBB的大小,使得第二三极管K的基极电压和发射极电压的压降差能够满足导通条件。当三极管为硅管材料时,压降差为0.7V;当三极管选用锗管材料时,压降差为0.2V。将所述第二三极管K的预设状态设为能够导通,以促使传输信号导通至P7端后通过微处理器从P4端导通至蜂鸣器HA发出警报。增设第一三极管F,将所述第一三极管F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K的发射极以及P7端连接至同一点上,并在该点处增设用于接地的第五电阻R5以起到对电路的辅助保护作用。对集电极电压VCC设定初始预设值,以满足当基极一旦产生电压值时就能促使第一三极管F导通。当第一三极管F导通后,第二三极管K处于不导通状态。在第一接收天线ANT1、第二接收天线ANT2和第三接收天线ANT3接收到信号后,通过第一谐振电路A和第二谐振电路B对接收信号的预处理后,信号传递到第一三极管F的基极后产生电压值,第一三极管F导通,此时第二三极管K不导通,使得信号不流入P7端,微处理器未检测到接收信号,因此蜂鸣器HA不工作,此时蓝牙信号还处于保持连接的状态。在第一接收天线ANT1、第二接收天线ANT2和第三接收天线ANT3接收不到信号后,第一三极管F压降差减小,导致第一三极管F不导通,第二三极管K开始导通,从而使得P所在的回路导通,使得信号通过P7导入微处理器,蜂鸣器HA工作发出警报声,以提醒使用者装有重要物品的行李箱或手提包遗失在了附近,可随着蜂鸣器HA的警报声前往其附近进行寻找。
额外地,如图2所示,所述发送电路与接收电路内均连接有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所述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在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外侧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图2中发送天线102和接收天线103以均匀交错的形式呈环状分布在第一传输终端101的外侧。在结构设计上能够增大传输信号的接收和发送范围,增加蓝牙信号传输的发射和接收方向,从而减少因为环境人流量和物流量较大所导致的蓝牙信号传输受阻挡带来的过多衰减。第二传输终端外侧的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的分布方式与第一传输终端一致。
进一步地,为了在人流量较大和传输设备较多的复杂环境中,提高在噪声污染中接收目标信号的精准度,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接收电路包括第二预处理电路,所述接收天线通过第二预处理电路与第二放大器M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预处理电路包括第三放大器M3、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三放大器M3的输出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二放大器M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同一点,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至同一点,且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三放大器M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同一点;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至第三放大器M3的反向输入端,且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发送天线ANT4、第二发送天线ANT5、第三发送天线ANT6串联至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二预处理电路主要运用带通滤波的方式,先于第一预处理电路对信号进行预先的信号除杂以提高信号精确度。带通滤波的主要特性在于,它能够在指定频段或称为“通带”的频率范围内传递相对无衰减的频率信号,下限截止-3dB点由ƒC5给出,而上截止-3dB点由ƒC6给出,这种类型的带通滤波器设计为具有更窄的通带,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带宽与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的值相关。滤波器的输出再次来自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以此改善电路的带通响应。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确定带通Q值和频率发生最大幅度时,电路的增益将等于-2Q值,使得信号随着增益的增加,其他频率信号的分量能够衰减到更低。
在具体运用中,为了提高模块的使用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蓝牙模块选用HC-06型号,所述微处理器型号选用STM32F103C8或者AT89S51,这些型号具有功能全面的特点;所述蜂窝传输模块型号选用MN316模块中的M5311型号,具有高性价比、低功耗、抗干扰和超小尺寸的优势。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包括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终端包括微处理器、GPS模块、第一蓝牙模块、蜂窝传输模块和蜂鸣器,第二传输终端包括第二蓝牙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内均设有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且第一蓝牙模块与第二蓝牙模块信号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包括数量若干的I/O端口,所述I/O端口包括P0端、P1端、P2端、P3端、P4端、P5端、P6端和P7端,所述P0端、P1端、P2端和P3端分别与GPS模块的信号输出端RXD、GPS模块的信号输入端TXD、第一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出端RXD1、第一蓝牙模块的信号输入端TXD1连接;所述P4端与蜂鸣器连接;所述P5端与蜂窝传输模块连接;所述P6端与发送电路连接,所述P7端与接收电路连接;
所述发送电路包括发送天线,所述接收电路包括接收天线,所述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在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的外侧均呈环形均匀分布;
所述接收电路还包括第一预处理电路和判别电路;所述接收天线包括第一接收天线ANT1、第二接收天线ANT2和第三接收天线ANT3;所述第一预处理电路包括第二放大器M2、第一谐振电路A、第二谐振电路B、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接地电阻R3;所述判别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F、第二三极管K、电压源V和第五电阻R5;
所述第一接收天线ANT1、第二接收天线ANT2、第三接收天线ANT3与第二放大器M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电阻R3的使能端与第二放大器M2的反向输入端串联;
所述第二放大器M2的输出端与第一谐振电路A的一端、第二谐振电路B的一端连接至一点;所述第一谐振电路A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第一电阻R1的一端顺次串联,所述第二谐振电路B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第二电感L2、第二电阻R2的一端顺次串联;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F的基极连接至一点;
第一三极管F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K的发射极、第五电阻R5的一端、电源电压V的负极端以及P7端连接到同一点上,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电源电压V的正极端与第二三极管K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F的集电极上连接有集电极电压VCC,第二三极管K的基极上连接有基极电压VB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电路还包括射频发射器D、第一放大器M1和第二接地电阻R4;所述发送天线包括第一发送天线ANT4、第二发送天线ANT5和第三发送天线ANT6;所述第一发送天线ANT4、第二发送天线ANT5、第三发送天线ANT6串联至第一放大器M1的输出端;所述射频发射器D的输出端和第二接地电阻R4的使能端分别连接至第一放大器M1的同相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所述射频发射器D的输入端与P6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路包括第二预处理电路,所述接收天线通过第二预处理电路与第二放大器M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预处理电路包括第三放大器M3、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三放大器M3的输出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二放大器M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同一点,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至同一点,且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三放大器M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同一点;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至第三放大器M3的反向输入端,且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接收天线ANT1、第二接收天线ANT2和第三接收天线ANT3串联至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电路A由第一谐振电感L5和第一谐振电容C3并联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谐振电路B由第二谐振电感L6和第二谐振电容C4并联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处理电路还包括第一接地电感L3和第二接地电感L4,所述第一接地电感L3的使能端连接在第一电感L1与第一电阻R1之间,第二接地电感L4的使能端连接在第二电感L2与第二电阻R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型号选用STM32F103C8或AT89S51;所述蜂窝传输模块型号选用MN316模块。
CN202320804615.4U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 Active CN218998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4615.4U CN218998068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4615.4U CN218998068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8068U true CN218998068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2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04615.4U Active CN218998068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8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9516B2 (en)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490004B (zh) 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US8996080B2 (en) Radio-frequency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TWI407632B (zh) 射頻裝置及無線通訊裝置
CN104638344A (zh) 一种自适应切换的主、分集天线及通信终端
US20070088504A1 (en) Detection of lightning
CN103808300B (zh) 天线姿态检测系统
CN204030732U (zh) 一种基于nfc的无线充电装置
CN107566054A (zh) 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及其射频校准电路
CN218998068U (zh) 一种物品离身报警信号装置
US20160276738A1 (en) Antenna Devices
CN203563060U (zh) 移动终端
CN107708012A (zh) 一种便携高灵敏度的蓝牙耳机
CN107404560A (zh) 一种降低手机检测误报率的无线信号采集系统
CN208608986U (zh) 一种高性能双通道宽带射频前端
CN202652332U (zh) 一种nfc手机终端
CN201608739U (zh) 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协议分析器
CN112703678B (zh) 用于天线调谐的系统和方法
CN111505395B (zh) 一种兼顾ota与sar测试的处理方法
CN108075849A (zh) 基于检波的gps及gsm干扰信号测向定位系统
CN10768202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天线匹配网络的调节方法
CN207691797U (zh) 一种低干扰天线电路
CN202127393U (zh) 一种防静电干扰的手机天线电路
CN113970792A (zh) 一种无线电波透视仪接收系统及其接收方法
CN207184473U (zh) 多功能位置共享对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