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7297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7297U
CN218997297U CN202222960597.7U CN202222960597U CN218997297U CN 218997297 U CN218997297 U CN 218997297U CN 202222960597 U CN202222960597 U CN 202222960597U CN 218997297 U CN218997297 U CN 218997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connector
rotating member
conductive terminal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605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zhan Photoelectric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zhan Photoelectric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zhan Photoelectric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zhan Photoelectric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605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7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7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7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含主体、输入单元、第一调整模块以及第二调整模块。输入单元设置于主体的一端,配置以电连接至外部直流电源供应器的接线端子。输入单元包含外壳部与导电端子。外壳部具有数个抵靠壁。导电端子具有至少一部位。第一调整模块具有第一旋转件。第一旋转件可转动地衔接于主体且连接于外壳部的抵靠壁,并配置以通过旋转而同步且径向地相对一轴线移动抵靠壁。第二调整模块具有第二旋转件。第二旋转件可转动地衔接于主体且连接于导电端子的部位,并配置以通过旋转而径向地相对轴线移动部位。通过第一调整模块与第二调整模块调整连接器的外壳部与导电端子的位置,可以与不同规格的直流电源供应器的接线端子连接。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揭露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用于各种电子装置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子装置皆有其固定对应的直流电源供应器(dc power supplier),这些直流电源供应器各有不同内外径的接线端子(connection terminal),因此不同电子装置的直流电源供应器之间无法互相通用。目前市面上虽有售卖具有不同内外径的连接器,以供不同规格的接线端子转换,但适用的规格有限。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连接器,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揭露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解决上述问题的连接器。
本揭露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包含主体、输入单元、第一调整模块以及第二调整模块。输入单元设置于主体的一端,配置以电连接至外部直流电源供应器的接线端子。输入单元包含外壳部与导电端子。外壳部具有多个抵靠壁。导电端子具有至少一部位。第一调整模块具有第一旋转件。第一旋转件可转动地衔接于主体且连接于外壳部的抵靠壁,并配置以通过旋转而同步且径向地相对一轴线移动抵靠壁。第二调整模块具有第二旋转件。第二旋转件可转动地衔接于主体且连接于导电端子的部位,并配置以通过旋转而径向地相对轴线移动部位。部位与轴线的最短距离小于抵靠壁中的任一者与轴线的最短距离。
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调整模块进一步包含第一驱动件,衔接于第一旋转件,配置以驱使第一旋转件沿轴线转动。
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驱动件为齿轮,配置以沿歪斜于轴线的一轴线转动。
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其中主体具有多个第一滑槽,抵靠壁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中,第一旋转件具有表面,表面具有螺纹,外壳部的抵靠壁与螺纹部分地啮合,是使得抵靠壁在第一旋转件转动时沿着第一滑槽移动。
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滑槽相对于轴线呈放射状排列。
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二调整模块进一步包含第二驱动件,衔接于第二旋转件,配置以驱使第二旋转件沿轴线转动。
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二驱动件为齿轮,配置以沿歪斜于轴线的一轴线旋转。
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其中主体具有至少一第二滑槽,导电端子的部位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中,第二旋转件具有表面,表面具有螺纹,导电端子的部位与螺纹部分地啮合,是使得导电端子的部位在第二旋转件转动时沿着第二滑槽移动。
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其中至少一第二滑槽的长轴中线垂直且相交于轴线。
于本揭露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其中导电端子与外壳部皆由导电材料组成。
综上所述,于本揭露中的一些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通过第一调整模块与第二调整模块调整连接器的外壳部与导电端子的位置,因此可以与不同规格的直流电源供应器的接线端子连接。具体来说,通过第一调整模块与第二调整模块中的两个旋转件分别驱动外壳部与导电端子相对于一轴线径向移动,以根据欲夹持的元件内外径大小,调整外壳部与导电端子的位置。并且,外壳部与导电端子可进一步包含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以增加与接线端子的接触面积,避免接触不良,并增加夹持力道,相较于目前常见的连接器能达到通用于不同电子装置的效果。
本揭露的这些与其他方面通过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进行以下的描述,本揭露的实施例将变得显而易见,但在不脱离本揭露的新颖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其中的变化和修改。
附图说明
附图绘示了本揭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且与书面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揭露的原理。在所有附图中,尽可能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实施例的相似或相同元件,其中:
图1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连接至一外部直流电源供应器的示意图;
图2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4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5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调整模块的正视图;
图6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调整模块的侧视图;
图7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调整模块的正视图;
图8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调整模块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00:连接器
110:主体
111:第一滑槽
112:第二滑槽
120:输入单元
121:外壳部
121a:抵靠壁
122:导电端子
122a:部位
130:第一调整模块
131:第一驱动件
132:第一旋转件
132a:螺纹
132b:齿轮结构
140:第二调整模块
141:第二驱动件
142:第二旋转件
142a:螺纹
142b:齿轮结构
900:外部直流电源供应器
910:接线端子
A1,A2,A3:轴线
C1,C2:长轴中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揭露内容现在在此将通过附图及参考资料被更完整描述,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被绘示在附图中。本揭露可以被以不同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以下提及的实施例所限制。但是,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以帮助更完整的理解本揭露的内容并且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揭露的范围。相同的参考标号会贯穿全文指代相似元件。
一般来说,电子装置皆有其固定相对应的直流电源供应器(dc power supplier),这些直流电源供应器各有不同内外径的接线端子(connection terminal,或称dc jack),因此不同电子装置的直流电源供应器之间无法通用,或是会产生外径可以配合但因内径不同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目前市面上虽有售卖成组、具有不同内外径的连接器,以供不同规格的接线端子转换,但适用的规格仍然有限,且携带不便。
因此,本揭露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的连接器,以供不同规格的直流电源供应器或直流升压降压转换器(dc buck-boost converter)连接至各种电子装置。
请参照图1,其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连接至一外部直流电源供应器900的接线端子910的示意图。
请参照图2,其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的侧视图。如图2中所示,连接器100包含主体110、输入单元120、第一调整模块130以及第二调整模块140。
如图2中所示,输入单元120设置于主体110的一端。输入单元120包含外壳部121与导电端子122。外壳部121具有至少两个抵靠壁121a。在图1对应的实施方式中,外壳部121具有四个抵靠壁121a,但本揭露不以此为限。此外,导电端子122具有至少一部位122a。在图1对应的实施方式中,导电端子122具有四个部位122a,但本揭露不以此为限。
回到图1,如图中所示,连接器100处于外壳部121的抵靠壁121a与导电端子122的部位122a之间具有最大距离的状态。(正视图请参照下文图4)在将连接器100连接至接线端子910时,先将接线端子910插入外壳部121与导电端子122之间,再通过第一调整模块130将四个抵靠壁121a相对于一轴线(举例来说,图2中所示的轴线A1)同步地径向移动,使抵靠壁121a之间的距离减小,直到抵靠壁121a的内侧壁接触于接线端子910的外壁(一般来说对应于电源负极),接着通过第二调整模块140将四个部位122a相对于轴线A1同步地径向移动,直到部位122a的外侧壁接触于接线端子910的内壁(一般来说对应于电源正极),即完成连接,可以开始通电使用。
进一步来说,导电端子122的部位122a与轴线A1的最短距离小于抵靠壁121a中的任一者与轴线A1的最短距离。换言之,外壳部121围绕导电端子122。
请参照图3,其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的正视图。如图3中所示,对应外壳部121的四个抵靠壁121a,主体110具有四个第一滑槽(slot)1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槽111相对于轴线A1呈放射状排列,如图3中所示。抵靠壁121a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111中,举例来说,通过滚珠或滚柱配合(未示出)。同时,对应导电端子122的四个部位122a,主体110具有四个第二滑槽1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滑槽112相对于轴线A1呈放射状排列。在只有一个导电端子122的部位122a的实施方式中,主体110具有一个第二滑槽112,且第二滑槽112的长轴中线(center line)垂直于轴线A1,如图3中的点划线示出的长轴中线C1与长轴中线C2。换言之,第二滑槽112的长轴中线C1与长轴中线C2延伸通过轴线A1。导电端子122的部位122a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112中。通过第一滑槽111与第二滑槽112的限位,将外壳部121的抵靠壁121a与导电端子122的部位122a的移动限制于相对于轴线A1的径向移动。
请参照图4,其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的正视图。如图4中所示,此时连接器100处于外壳部121与导电端子122之间具有最大距离的状态。应当理解,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依据欲配合的接线端子,调整外壳部121的抵靠壁121a与导电端子122的部位122a之间的最大距离,也可以依据所需的结构强度调整抵靠壁121a与部位122a的厚度与弧长,而不脱离本揭露的范围。
请参照图5与图6,其分别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的第一调整模块130与外壳部121的抵靠壁121a配合的正视图与侧视图。第一调整模块130包括第一旋转件132。第一旋转件132可转动地衔接于主体110,同时与外壳部121的抵靠壁121a连接。第一旋转件132在旋转时将抵靠壁121a相对于轴线A1移动。举例来说,如图5中所示,第一旋转件132的表面上具有螺纹132a。外壳部121的抵靠壁121a与螺纹132a部分地啮合(engage),举例来说,通过抵靠壁121a底面的数个凹槽,使得在第一旋转件132转动时,抵靠壁121a随着螺纹132a的进程沿着第一滑槽111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调整模块130进一步包括第一驱动件131,如图6中所示。第一驱动件131衔接于第一旋转件132。第一驱动件131驱使第一旋转件132沿轴线A1转动,进而移动抵靠壁121a。举例来说,第一旋转件132具有齿轮结构132b,齿轮结构132b的轴线A1即第一旋转件132旋转的轴线A1,同时第一驱动件131的一端为齿轮(例如图6中所示的平齿轮),第一驱动件131的轴线A2与第一旋转件132旋转的轴线A1交错,第一驱动件131通过齿轮作动驱使第一旋转件132旋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件131的一端也可为伞形齿轮(bevel gear)、传动蜗杆(drive worm gear)或类似的传动元件,具有与第一旋转件132旋转的轴线A1交错或歪斜(skewed)的轴线,但本揭露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件131远离齿轮的一端通过主体110外露,如图2中所示,其结构类似于具有方孔槽的螺丝头。使用者可以通过工具(例如方形起子头)旋转第一驱动件131外露的一端,进而驱动第一旋转件132旋转。
请参照图7与图8,其分别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的第二调整模块140与导电端子122的部位122a配合的正视图与侧视图。第二调整模块140包括第二旋转件142。第二旋转件142可转动地衔接于主体110,同时与导电端子122的部位122a连接。第二旋转件142在旋转时将部位122a相对轴线A1移动。举例来说,如图7中所示,第二旋转件142的表面上具有螺纹142a。导电端子122的部位122a与螺纹142a部分地啮合,举例来说,通过底面的数个凹槽,使得在第二旋转件142转动时,导电端子122的四个部位122a随着螺纹142a的进程沿着第二滑槽112同步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调整模块140进一步包括第二驱动件141,如图8中所示。第二驱动件141衔接于第二旋转件142。第二驱动件141驱使第二旋转件142沿轴线A1转动,进而移动导电端子122的部位122a。举例来说,第二旋转件142具有齿轮结构142b,齿轮结构142b的轴线A1即第二旋转件142旋转的轴线A1,同时第二驱动件141的一端为齿轮(例如图8中所示的平齿轮),第二驱动件141的轴线A3与第二旋转件142旋转的轴线A1交错,第二驱动件141通过齿轮作动驱使第二旋转件142旋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件141的一端也可为伞形齿轮、传动蜗杆或类似的传动元件,具有与第二旋转件142旋转的轴线A1交错或歪斜的轴线,但本揭露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件141远离齿轮的一端通过主体110外露,如图2中所示,其结构类似于具有方孔槽的螺丝头。使用者可以通过工具(例如方形起子头)旋转第二驱动件141外露的一端,进而驱动第二旋转件142旋转。
在本揭露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部121与导电端子122皆由导电材料组成。为了使外壳部121与导电端子122接触于接线端子910(如图1中所示)的面积增加,同时增加夹持力,外壳部121的抵靠壁121a与导电端子122的部位122a可包含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
由以上对于本揭露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于本揭露中的一些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通过第一调整模块与第二调整模块调整连接器的外壳部与导电端子的位置,因此可以与不同规格的直流电源供应器的接线端子连接。具体来说,通过第一调整模块与第二调整模块中的两个旋转件分别驱动外壳部与导电端子相对于一轴线径向移动,以根据欲夹持的元件内外径大小,调整外壳部与导电端子的位置。并且,外壳部与导电端子可进一步包含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以增加与接线端子的接触面积,避免接触不良,并增加夹持力道,相较于目前常见的连接器能达到通用于不同电子装置的效果。
前面描述内容仅对于本揭露的示例性实施例给予说明和描述,并无意穷举或限制本揭露所公开的新型的精确形式。以上教示可以被修改或者进行变化。
被选择并说明的实施例是用以解释本揭露的内容以及他们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利用本揭露及各种实施例,并且进行各种修改以符合预期的特定用途。在不脱离本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替代性实施例将对于本揭露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为显而易见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根据所附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而定,而不是被前述说明书和其中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主体;
一输入单元,设置于该主体的一端,配置以电连接至一外部直流电源供应器的一接线端子,该输入单元包含:
一外壳部,具有多个抵靠壁;以及
一导电端子,具有至少一部位;
一第一调整模块,具有一第一旋转件,该第一旋转件可转动地衔接于该主体且连接于该外壳部的所述多个抵靠壁,并配置以通过旋转而同步且径向地相对一轴线移动所述多个抵靠壁;以及
一第二调整模块,具有一第二旋转件,该第二旋转件可转动地衔接于该主体且连接于该导电端子的该至少一部位,并配置以通过旋转而径向地相对该轴线移动该至少一部位,
其中该至少一部位与该轴线的一最短距离小于所述多个抵靠壁中的任一者与该轴线的一最短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调整模块进一步包含一第一驱动件,衔接于该第一旋转件,配置以驱使该第一旋转件沿该轴线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件为一齿轮,配置以沿歪斜于该轴线的一轴线旋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具有多个第一滑槽,所述多个抵靠壁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滑槽中,该第一旋转件具有一表面,该表面具有一螺纹,该外壳部的所述多个抵靠壁与该螺纹部分地啮合,是使得所述多个抵靠壁在该第一旋转件转动时沿着所述多个第一滑槽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滑槽相对于该轴线呈一放射状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调整模块进一步包含一第二驱动件,衔接于该第二旋转件,配置以驱使该第二旋转件沿该轴线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驱动件为一齿轮,配置以沿歪斜于该轴线的一轴线旋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具有至少一第二滑槽,该至少一部位可滑动地设置于该至少一第二滑槽中,该第二旋转件具有一表面,该表面具有一螺纹,该导电端子的该至少一部位与该螺纹部分地啮合,是使得该至少一部位在该第二旋转件转动时沿着该至少一第二滑槽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二滑槽的一长轴中线垂直且相交于该轴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与该外壳部皆由导电材料组成。
CN202222960597.7U 2022-11-08 2022-11-08 连接器 Active CN218997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0597.7U CN218997297U (zh) 2022-11-08 2022-11-08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0597.7U CN218997297U (zh) 2022-11-08 2022-11-08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7297U true CN218997297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96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60597.7U Active CN218997297U (zh) 2022-11-08 2022-11-0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72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97297U (zh) 连接器
CN104882727B (zh) 稳定可靠的电气连接机构
WO2020207467A1 (zh) 终端设备
CN202308367U (zh) 短路接地夹持线夹
CN118040412A (zh) 连接器
CN207489984U (zh) 一种电池组供电装置
CN212542824U (zh) 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CN204391291U (zh) 一种接线端子
TWM637784U (zh) 連接器
CN110401081B (zh) 一种转轴连接器
CN204633026U (zh) 防松型电连接组件
CN114336133A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12072424B (zh) 一种定时器装置
CN113067194A (zh) 端子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CN220253555U (zh) 一种可旋转的墙体插座
CN216872364U (zh) 一种可调插头的手机充电器
CN219458253U (zh) 一种可旋转的ac插头
CN111817093B (zh) 一种花簧连接器
CN210805381U (zh) 结构紧凑的电位器
CN101604591B (zh) 一种旋转开关
CN221041854U (zh) 转动连接结构、电连接器及供电系统
CN218123897U (zh) 一种电动车电瓶插接装置
KR20190002146U (ko) 배터리 충전용 플러그
CN210805379U (zh) 双联定位器
CN213425892U (zh) 一种直流微电机的端盖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