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0755U - 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0755U
CN218990755U CN202223498552.9U CN202223498552U CN218990755U CN 218990755 U CN218990755 U CN 218990755U CN 202223498552 U CN202223498552 U CN 202223498552U CN 218990755 U CN218990755 U CN 218990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wall
mounting structure
clamping groove
interio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985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建文
徐继光
刘德兵
赵红喜
李旭斌
段锋
薛晓宏
王鹏云
刘浩泉
李清华
古刚
张秀发
马占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985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0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0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0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包括隔墙、顶座和底座,所述隔墙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隔墙的底端形成有敞口,所述楼顶板的下方间设置有楼底板,所述隔墙的底端与所述楼底板间隔设置;所述顶座设置于所述敞口处;以及,所述底座对应于所述顶座设置于所述楼底板,所述顶座与所述底座之间间隔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玻璃封堵于所述安装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座和底座将玻璃安装于隔墙与楼底面之间,替代了将玻璃挂设于内墙墙面的玻璃安装结构,将玻璃安装于房屋内墙与楼底面之间,玻璃的安装过程不再受内墙表面平整度的影响,在玻璃安装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对房屋内墙的表面进行平整处理,提高了批量施工的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装饰工程的作用是保护建筑物各种构件免受自然的风、雨、潮气的侵蚀,改善隔热、隔声、防潮功能,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及工作环境。
相关技术中,部分房屋内墙需要设置玻璃以作为装饰件或者功能件使用,在批量的装修施工时,常采用在房屋内墙上直接挂设玻璃的方式以作装饰。
但是,在房屋内墙上直接挂设玻璃的方式中,由于玻璃与内墙墙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受内墙表面平整度的影响较大,常需要先对内墙的表面进行平整处理,再挂设玻璃,导致批量施工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房屋内墙上直接挂设玻璃的方式中,由于玻璃与内墙墙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受内墙表面平整度的影响较大,常需要先对内墙的表面进行平整处理,再挂设玻璃,导致批量施工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包括:
隔墙,所述隔墙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隔墙的底端形成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敞口,所述隔墙的顶端连接于楼顶板,所述楼顶板的下方间设置有楼底板,所述隔墙的底端与所述楼底板间隔设置;
顶座,所述顶座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顶座设置于所述敞口处;以及,
底座,所述底座对应于所述顶座设置于所述楼底板,所述顶座与所述底座之间间隔形成有安装空间;
其中,所述玻璃的顶端插设于所述顶座,所述玻璃的底端插设于所述底座,以封堵所述安装空间。
可选地,上述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中,所述顶座包括:
两个连接条,两个所述连接条间隔设置于所述敞口相对的两个内侧壁;
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伸入所述容纳空间且插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条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凸台的底部形成有上卡槽,所述玻璃的顶端卡接于所述上卡槽中。
可选地,上述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中,所述上卡槽的内壁铺设有第一缓冲垫。
可选地,上述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中,所述玻璃的顶端与所述上卡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粘接层。
可选地,上述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中,所述楼底板的顶面朝下凹陷形成有安装槽;
所述底座包括:
两个支脚,两个所述支脚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插设于两个所述支脚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凸台的顶部形成有下卡槽,所述玻璃的底端卡接于所述下卡槽中。
可选地,上述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中,所述下卡槽的内壁铺设有第二缓冲垫。
可选地,上述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中,所述玻璃的底端与所述下卡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粘接层。
可选地,上述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中,所述支脚呈L型结构,所述支脚固定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
可选地,上述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中,所述隔墙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的顶端连接于所述楼顶板,两个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可选地,上述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中,所述隔板为双层硅酸钙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通过顶座和底座将玻璃安装于隔墙与楼底面之间,替代了将玻璃挂设于内墙墙面的玻璃安装结构,将玻璃安装于房屋内墙与楼底面之间,玻璃的安装过程不再受内墙表面平整度的影响,在玻璃安装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对房屋内墙的表面进行平整处理,提高了批量施工的效率,且由于玻璃不再挂设于房屋内墙的表面,减小了非砖混结构的房屋内墙的承重,为非砖混结构的内墙提供了安装玻璃的施工条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底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Figure BDA0004020440870000031
Figure BDA00040204408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组件”、“件”、“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500安装结构,包括隔墙100、顶座200和底座300,隔墙100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101,隔墙100的底端形成有与容纳空间101连通的敞口,隔墙100的顶端连接于楼顶板,楼顶板的下方间设置有楼底板600,隔墙100的底端与楼底板600间隔设置;顶座200收容于容纳空间101内,顶座200设置于敞口处;以及,底座300对应于顶座200设置于楼底板600,顶座200与底座300之间间隔形成有安装空间400;其中,玻璃500的顶端插设于顶座200,玻璃500的底端插设于底座300,以封堵安装空间400。
具体而言,隔墙100的顶端挂设并连接于楼顶板,隔墙100的底端嵌设有顶座200,底座300设置于楼底板600,玻璃500通过顶座200和底座300设置于位于隔墙100底端与楼底板600顶面之间的安装空间400内,由于底座300固定于楼底板600,顶座200从隔墙100的敞口处插接于隔墙100的容纳空间101内,玻璃500的安装稳定性同时被底座300和顶座200所约束,保证了玻璃500安装后的结构稳定性,并且,由于隔墙100具有厚度,在安装玻璃500时,通过调整顶座200与隔墙100内壁之间的相对距离,并限定顶座200与底座300的位置即可对玻璃500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不再需要对隔墙100自身的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玻璃500的安装施工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及其它实施例中的隔墙100均为非砖混结构的轻质隔墙100,以防止玻璃500被隔墙100自身的重量而挤压破碎。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顶座200和底座300将玻璃500安装于隔墙100与楼底面之间,替代了将玻璃500挂设于内墙墙面的玻璃500安装结构,将玻璃500安装于房屋内墙与楼底面之间,玻璃500的安装过程不再受内墙表面平整度的影响,在玻璃500安装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对房屋内墙的表面进行平整处理,提高了批量施工的效率,且由于玻璃500不再挂设于房屋内墙的表面,减小了非砖混结构的房屋内墙的承重,为非砖混结构的内墙提供了安装玻璃500的施工条件。
继续参照图1,并参照图2,图2为图1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顶座200包括:两个连接条210,两个连接条210间隔设置于敞口相对的两个内侧壁;第一凸台220,第一凸台220伸入容纳空间101且插设于两个连接条210之间;其中,第一凸台220的底部形成有上卡槽211,玻璃500的顶端卡接于上卡槽211中。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凸台220伸入容纳空间101中的顶部卡接于两个连接条210之间,两个连接条210还分别抵接于隔墙100的两个相对的内壁,防止隔墙100的相对的两个侧壁相向挤压而破坏内墙,确保隔墙100的结构稳定性,第一凸台220的底部设置于容纳空间101外,且第一凸台220的底部靠设于两个连接条210的底面,第一凸台220的底部朝上凹陷形成有适配于玻璃500的上卡槽211,以将玻璃500的顶端卡接于上卡槽211中。
具体而言,连接条210为镀锌方钢,第一凸台220的底部为铝合金块,第一凸台220伸入两个连接条210之间的顶部为镀锌方钢。
在一实施例中,为防止玻璃500的顶端与上卡槽211之间产生的摩擦破坏玻璃500的完整度,上卡槽211的内壁铺设有第一缓冲垫212,其中,第一缓冲垫212的材质为PVC。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确保玻璃500的顶端与上卡槽211之间的连接强度,确保玻璃500的顶端与上卡槽2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玻璃500的顶端与上卡槽21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粘接层,其中,粘接层的材质为硅酮结构胶。
继续参照图1,并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底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楼底板600的顶面朝下凹陷形成有安装槽601;底座300包括:两个支脚310,两个支脚310间隔设置于安装槽601内;第二凸台320,第二凸台320插设于两个支脚310之间;其中,第二凸台320的顶部形成有下卡槽321,玻璃500的底端卡接于下卡槽321中。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支脚310设置于安装槽601后,两个支脚310之间间隔开设置,第二凸台320设置于两个支脚310之间,且第二凸台320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脚310抵接,以确保第二凸台320自身的结构稳定性,防止第二凸台32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而导致插接于其中的玻璃500发生破坏。
具体而言,第二凸台320包括抵接于两个支脚310之间的镀锌扁通,以及连接于镀锌扁通的顶部并的铝合金块,铝合金块的顶面朝下凹陷形成有下卡槽321,玻璃500的底端卡接于下卡槽321中。
在一实施例中,为防止玻璃500的底端与下卡槽321之间产生的摩擦破坏玻璃500的完整度,下卡槽321的内壁铺设有第二缓冲垫322,其中,第二缓冲垫322的材质为PVC。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确保玻璃500的底端与下卡槽321之间的连接强度,确保玻璃500的底端与下卡槽3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玻璃500的底端与下卡槽32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粘接层,其中,粘接层的材质为硅酮结构胶。
在一实施例中,支脚310呈L型结构,支脚310固定于安装槽601的槽底壁。
在一实施例中,隔墙10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隔板110,隔板110的顶端连接于楼顶板,两个隔板11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01。
具体而言,隔板110为双层硅酸钙板,硅酸钙板作为新型绿色环保建材,除具有传统石膏板的功能外,更具有优越防火性能及耐潮、使用寿命超长的优点,大量应用于工商业工程建筑的吊顶天花和隔墙100,家庭装修、家具的衬板、广告牌的衬板、仓库的棚板、网络地板以及隧道等室内工程的壁板。
需要说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墙,所述隔墙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隔墙的底端形成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敞口,所述隔墙的顶端连接于楼顶板,所述楼顶板的下方间设置有楼底板,所述隔墙的底端与所述楼底板间隔设置;
顶座,所述顶座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顶座设置于所述敞口处;以及,
底座,所述底座对应于所述顶座设置于所述楼底板,所述顶座与所述底座之间间隔形成有安装空间;
其中,所述玻璃的顶端插设于所述顶座,所述玻璃的底端插设于所述底座,以封堵所述安装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包括:
两个连接条,两个所述连接条间隔设置于所述敞口相对的两个内侧壁;
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伸入所述容纳空间且插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条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凸台的底部形成有上卡槽,所述玻璃的顶端卡接于所述上卡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槽的内壁铺设有第一缓冲垫。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的顶端与所述上卡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粘接层。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底板的顶面朝下凹陷形成有安装槽;
所述底座包括:
两个支脚,两个所述支脚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插设于两个所述支脚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凸台的顶部形成有下卡槽,所述玻璃的底端卡接于所述下卡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槽的内壁铺设有第二缓冲垫。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的底端与所述下卡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粘接层。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呈L型结构,所述支脚固定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的顶端连接于所述楼顶板,两个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双层硅酸钙板。
CN202223498552.9U 2022-12-27 2022-12-27 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 Active CN218990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8552.9U CN218990755U (zh) 2022-12-27 2022-12-27 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8552.9U CN218990755U (zh) 2022-12-27 2022-12-27 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0755U true CN218990755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6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98552.9U Active CN218990755U (zh) 2022-12-27 2022-12-27 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0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31354A1 (zh) 一种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49310A (zh) 一种吊顶连接构件及安装方法
CN202658773U (zh) 一种竹木板幕墙系统
CN218990755U (zh) 用于房屋内墙的玻璃安装结构
CN219118531U (zh) 基于龙骨的吊顶结构
JP2016211242A (ja) 屋根構造
KR101544921B1 (ko) 화재확산 방지를 위한 외단열 구조체
CN212001947U (zh) 一种平面无曲线的金属屋面系统
CN213062747U (zh) 一种抗震式建筑外墙干挂装饰板
CN210342403U (zh) 一种装配式铝板吊顶结构
CN212295274U (zh) 一种矿棉吸音板吊顶
CN215948646U (zh) 吸音吊顶板
CN216587438U (zh) 一种通风透气外墙装饰板
CN213509353U (zh) 新型装饰板干挂装置及墙面装饰结构
CN214786284U (zh)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外围护体系
CN212562132U (zh) 一种抗腐蚀吊顶板结构
CN219118515U (zh) 基于既有楼板的异形楼层结构
CN220704890U (zh) 玻璃采光保温吊顶幕墙
CN112922220B (zh) 一种带灯槽的吊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670334U (zh) 一种装配式隔墙
CN217896954U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
CN209742242U (zh) 一种自支撑声学保温屋面防水结构板
CN219913326U (zh) 天花板通风结构
CN213979524U (zh) 一种改进的上人吊顶
CN216616412U (zh) 一种房屋玻璃隔墙安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