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0274U - 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及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及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0274U
CN218980274U CN202222505935.8U CN202222505935U CN218980274U CN 218980274 U CN218980274 U CN 218980274U CN 202222505935 U CN202222505935 U CN 202222505935U CN 218980274 U CN218980274 U CN 218980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implantation
implanter
particle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059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晓东
尹华清
于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shan Interventional Abl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shan Interventional Abl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shan Interventional Abl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shan Interventional Abl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059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0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0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0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通过设置穿刺针接口与锥形对接空间锥角一致,便于植入器本体与穿刺针快速对接;通过设置植入针管靠近锥形对接空间的端面与第二中空通道靠近植入针管的一端通道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放射粒子长度,以及植入针管靠近锥形对接空间的端面与植入针管的内侧壁之间呈圆弧过渡,解决粒子卡住、堵塞的问题;通过在内针芯和植入针管上设置刻度,用于计算粒子植入深度,相较于在CT或者B超条件下确定植入深度的方式,降低了医护人员遭受辐射的风险。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通过设置植入器调节组件活动连接植入器与固定柱,为对接后的植入器提供支撑,使推送粒子过程更稳定,降低了对医护人员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及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及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
背景技术
放射性放射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俗称“放射粒子刀或体内伽玛刀”,是目前国际医疗界对肿瘤外科手术以及外放疗的不足而新发明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放射粒子刀”实为三维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用于组织间放射粒子植入术的术前计划设计、术中优化及术后剂量验证。具体的,将患者术前影像数据,如CT、MRI、PET等数据导入到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简称TPS)中,进行三维重建,勾画肿瘤靶区及危及器官,三维设计穿刺路径及粒子分布,进行剂量计算及剂量优化,最终生成剂量分布满足临床需求的手术计划;手术结束后,将术后影像数据导入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勾画靶区识别粒子分布,进行剂量计算及验证。
放射粒子植入属于组织间内照射或微创介入性放射治疗,是近几年开展起来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手段,主要是应用放射性放射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设计治疗方案,在CT或B超引导下,将放射性放射粒子按肿瘤大小、形态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放射性放射粒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程度地杀伤,而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植入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粒子植入术采用的植入模板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平行定位针道以及用于放射粒子植入的穿刺针道。手术时,医生将植入模板放置在体表相应的位置,沿植入模板内的穿刺针道将所有的植入针管均穿刺至相应的位置;随后,医生手持放射粒子植入器本体并将其逐一与穿刺针对接,使穿刺针与放射粒子植入器本体形成用于内针芯穿入穿出的内针芯孔道;沿内针芯孔道推送内针芯,从而将放射粒子推送至目标位置。
现阶段,植入模板通过设有万向关节臂的调节支架固定于手术床上。设有万向关节臂的调节支架虽实现植入模板的多角度调节,但因铰接结构的臂长过长导致其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差、稳定性弱。在外力干扰下,位于调节支架末端的植入模板易发生抖动。同时,在放射粒子植入器本体逐一与穿刺针对接并推送内针芯的过程中,由于放射粒子植入器本体没有外部支撑件的支撑和固定,穿刺针既细又长,因此,在无外部装置辅助夹持状态下,推送内针芯过程不稳定。现阶段,为了维护推送放射粒子过程的稳定,由一位医生负责维持放射粒子植入器本体与穿刺针的对接和内针芯的推送,由另一位医生负责手扶穿刺针。但手扶穿刺针的方式稳定性较差且要求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和熟练度。
另一方面,现阶段调节支架的末端设置有卡板,植入模板插入卡板的卡槽内,上下卡板与植入模板通过螺钉旋紧夹持固定。因此,更换植入模板的过程须借助外部的螺丝刀完成,操作不便捷。
又一方面,现阶段采用的放射粒子植入器中,穿刺针的近端与放射粒子植入器本体的远端对接处适配度不高,使得在植入手术过程中容易发生放射粒子卡在放射粒子植入器本体的锥形对接空间与穿刺针的尾座对接形成的间隙空间内的情况。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能够实现植入器本体与穿刺针快速对接,解决推送过程中放射粒子卡住、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提高放射粒子植入过程的稳定,降低推送内针芯过程对医护人员的经验和熟练度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包括穿刺针、与穿刺针活动对接的植入器本体以及用于推送放射粒子的内针芯;植入器本体包括连接座、手柄和穿刺针接口;所述手柄安装于在连接座的近端;所述穿刺针接口安装于连接座的远端且呈圆锥体结构;所述穿刺针包括位于穿刺针近端的尾座以及位于穿刺针远端的植入针管;所述尾座内设置有与植入针管同轴连通的锥形对接空间;所述锥形对接空间的锥角与穿刺针接口的锥角角度相同,当植入器本体与穿刺针对接时,穿刺针接口与锥形对接空间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植入针管靠近锥形对接空间的端面与穿刺针接口靠近植入针管的一端通道口之间的距离L1小于放射粒子的轴向长度;所述植入针管靠近锥形对接空间的端面与植入针管的内侧壁之间呈圆弧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植入针管的远端设置有针尖部,所述针尖部为空心圆锥或者空心棱锥。
进一步的,所述内针芯的外侧壁和植入针管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包括上述的放射粒子植入器,还包括用于与手术床连接的安装座、与安装座连接的固定柱、放射粒子植入器、植入模板、模板调节组件以及位于模板调节组件上方的植入器调节组件;放射粒子植入器包括穿刺针、与穿刺针近端活动对接的植入器本体以及用于推送放射粒子的内针芯;植入模板上设置有与穿刺针适配的穿刺针道;模板调节组件连接植入模板与固定柱;植入器调节组件连接植入器本体与固定柱。
手术时,医生通过调节模板调节组件将植入模板放置在体表相应的位置,沿植入模板内的穿刺针道将所有的植入针管均穿刺至相应的位置。通过调节植入器调节组件实现植入器本体逐一与穿刺针的对接;推送内针芯实现放射粒子的植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植入器调节组件支撑植入器本体,植入器本体与穿刺针之间形成稳定的对接关系,保证了推送内针芯过程的稳定;同时,无需医生手扶穿刺针,降低了对医护人员的操作熟练度要求。
具体的,模板调节组件包括伸缩杆、外套筒、第一调节组件、第一套筒以及第二调节组件;伸缩杆的一端活动套接于外套筒内,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植入模板连接;伸缩杆能够带动植入模板沿外套筒的轴向滑动或者绕外套筒的轴线转动;第一调节组件设置于伸缩杆与外套筒之间,用于控制伸缩杆滑动或者转动;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以及开设于外套筒外侧壁且与第一调节杆适配的内螺纹通孔;外套筒与第一套筒的外壁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套筒活动套接于固定柱的外侧壁且能够绕固定柱圆周方向转动或者沿固定柱轴向滑动;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套筒顶端的外螺纹段以及第一紧固环,第一套筒顶端外螺纹段沿第一套筒圆周方向开设有槽口,形成两个以上的用于阻止第一套筒相对固定柱运动的收紧部;第一紧固环设置有与第一套筒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第一紧固环与第一套筒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设置模板调节组件连接植入模板与固定柱,通过调节模板调节组件能够控制植入模板的俯仰角、沿固定柱径向位置、沿固定柱圆周方向的角度位置以及沿固定柱的轴向高度。
具体的,植入器调节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座、横杆、第四调节组件、第二套筒以及第五调节组件;放射粒子植入器的植入器本体与活动连接座活动连接,活动连接座的一端套接于横杆一端的外侧,活动连接座能够带动放射粒子植入器沿横杆长度方向滑动或者转动;第四调节组件位于活动连接座与横杆之间,用于控制活动连接座滑动或者转动;第二套筒活动套接于固定柱的外侧壁且能够绕固定柱圆周方向转动以及沿固定柱长度方向滑动;第五调节组件位于第二套筒与固定柱之间,用于控制第二套筒的滑动或者转动。
具体的,第四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杆以及开设于第三套筒外侧壁且与第二调节杆适配的内螺纹通孔;横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的外侧壁垂直固定连接;第二套筒位于第一套筒的上方;第五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套筒顶端的外螺纹段以及第二紧固环;第二套筒顶端的外螺纹段沿第二套筒圆周方向开设有槽口,形成两个以上的用于阻止第二套筒相对固定柱运动的收紧部;第二紧固环内设置有与第二套筒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第二紧固环与第二套筒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设置植入器调节组件连接植入器本体与固定柱,调节植入器调节组件能够控制植入器本体的俯仰角、沿固定柱径向位置、沿固定柱圆周方向的角度位置以及沿固定柱的轴向高度。
具体的,还包括模板框组件;模板框组件包括与伸缩杆固定连接的安装框、固定框以及限位旋钮,安装框与固定框通过限位旋钮可拆卸的连接,围合形成大小可调且用于容纳植入模板的空腔;固定框的端面设置有与限位旋钮适配的螺纹孔;安装框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围框以及连接第一围框的第二围框;第二围框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卡槽,固定框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一围框靠近固定框的一端沿第一围框长度方向设置有限位滑槽;限位旋钮能够带动固定框在限位滑槽内滑动移位;当限位旋钮与固定框旋紧连接时,植入模板抵接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
可选的,第一围框和第二围框上均安装有用于测量安装框倾斜角度的分度仪。
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中,穿刺针接口与锥形对接空间具有相同的锥角,便于植入器本体与穿刺针快速对接,并使第二中空通道与植入针管共轴线,形成贯通的推送通道,便于推送粒子。
(2)本实用新型中,植入针管靠近锥形对接空间的端面与穿刺针接口的第二中空通道靠近植入针管的一端通道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放射粒子的轴向长度。在内针芯的推动下,放射粒子的远端从第二中空通道穿出;在进入植入针管前,放射粒子的近端始终未完全从穿刺针接口推出,避免了放射粒子完全脱落在锥形对接空间与尾座对接形成的间隙空间内、形成堵塞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中,植入针管靠近锥形对接空间的端面与植入针管的内侧壁之间呈圆弧过渡。当粒子从第二中空通道中滑出、向植入针管内滑入的过程中相对于植入针管的轴线发生偏离时,在圆弧过渡面的导引下,偏离轴线的放射粒子更易进入植入针管内。由此避免了在推送粒子过程中粒子卡住的情况发生。
(4)本实用新型中,内针芯的外侧壁和植入针管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刻度。通过内针芯的和植入针管的刻度,可以计算出放射粒子的植入深度。采用刻度控制植入深度的方式相较于在CT或者B超条件下确定植入深度的方式,避免了医护人员遭受辐射风险。
(5)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中,与现阶段采用万向关节臂调节植入模板位置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植入器调节组件和模板调节组件均通过伸缩结构实现沿固定柱径向滑动,缩短了臂长,提高了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6)本实用新型通过模板调节组件连接植入模板与固定柱、植入器调节组件连接植入器本体与固定柱,模板调节组件能够控制植入模板的俯仰角、沿固定柱径向位置、沿固定柱圆周方向的角度位置以及沿固定柱的轴向高度;植入器调节组件能够控制植入器本体的俯仰角、沿固定柱径向位置、沿固定柱圆周方向的角度位置以及沿固定柱的轴向高度,使得植入模板以及植入器本体的角度和高度可根据手术需要自由调节。
(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植入器调节组件支撑植入器本体,植入器本体与穿刺针之间形成稳定的对接关系,保证了推送内针芯过程的稳定;同时,无需医生手扶穿刺针,降低了对医护人员的操作熟练度要求。
(8)本实用新型的模板框组件包括安装框和固定框,限位旋钮与固定框活动连接;安装框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旋钮能够带动固定框在限位滑槽内滑动移位。安装植入模板时,将植入模板放入安装框的第一卡槽内,手动推动固定框从而将植入模板挤紧固定在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之间。手动将限位旋钮穿过限位滑槽并使其与固定框的螺纹孔旋紧至限位旋钮与安装框抵接,此时,植入模板抵接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由此将植入模板、安装框以及固定框安装为一体;当需要拆卸植入模板时,仅需手动旋松限位旋钮,并向外拖动固定框,即可取出植入模板。向模板框组件内装入和拆卸植入模板的过程仅需手工完成,无需如螺丝刀类的外部辅助工件,拆换植入模板更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的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设有圆锥面的针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放射粒子存放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放射粒子存放仓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的主视图;
图8是图6所示的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的右视图;
图9是图6所示的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模板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模板框组件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模板框组件的左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植入器调节组件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植入器调节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标记如下:
安装座1、固定柱2、放射粒子植入器3、穿刺针31、尾座311、锥形对接空间3111、植入针管312、针尖部3121、植入器本体32、内针芯孔道3211、弹夹腔体3212、连接座321、手柄322、第一中空通道3221、穿刺针接口323、第二中空通道3231、环状内台阶3232、粒子弹匣324、放射粒子保护套3241、放射粒子存放仓3242、T形推杆3243、压缩弹簧3244、T型凹槽3245、对接槽3246、压力球销定位结构325、内针芯33、间隙空间34、植入模板4、穿刺针道41、模板调节组件5、伸缩杆51、外套筒52、第一调节组件53、第一调节杆531、第一套筒54、第一紧固环551、第二调节组件55、植入器调节组件6、活动连接座61、活动连接座本体611、第三套筒612、横杆62、第四调节组件63、第二调节杆631、第二套筒64、第五调节组件65、第二紧固环651、模板框组件7、安装框71、第一围框711、第二围框712、第一卡槽713、固定框72、第二卡槽721、第三调节组件73、限位滑槽731、限位旋钮732、分度仪7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3,该植入器包括穿刺针31、与穿刺针31近端活动对接的植入器本体32以及用于推送放射粒子的内针芯33。植入器本体32包括连接座321、手柄322和穿刺针接口323。
参见图1,所述连接座321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内针芯孔道3211以及与粒子弹匣324适配的弹夹腔体3212。所述手柄322安装于在连接座321的近端且设置有与连接座321的内针芯孔道3211同轴连通的第一中空通道3221。所述穿刺针接口323安装于连接座321的远端且呈圆锥体结构,所述穿刺针接口323内部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内针芯孔道3211同轴连通的第二中空通道3231。所述连接座321的顶部设有粒子弹匣324,所述连接座321的侧面设有用来固定粒子弹匣324高度位置的压力球销定位结构325。
参见图1,所述穿刺针31包括位于穿刺针31近端的尾座311以及位于穿刺针31远端的植入针管312。所述尾座311内设置有与植入针管312同轴连通的锥形对接空间3111。
使用时,植入器本体32的锥形对接空间3111与穿刺针31的尾座311对接形成的间隙空间34。内针芯33推送放射粒子,放射粒子依次通过第一中空通道3221、内针芯孔道3211、间隙空间34、植入针管312后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改善现有的植入器在粒子推送过程中出现的粒子堵塞于间隙空间34内的现象,所述锥形对接空间3111的锥角与穿刺针接口323的锥角角度相同(参见图2)。当植入器本体32与穿刺针31对接时,穿刺针接口323伸入锥形对接空间3111内且两者贴合接触。第一中空通道3221、内针芯孔道3211、第二中空通道3231与植入针管312同轴贯通形成用于推送放射粒子的推送通道。
通过穿刺针接口323与锥形对接空间3111的紧密贴合,实现植入器本体32与穿刺针31的快速对接,并使第二中空通道3231与植入针管312共轴线,形成贯通的推送通道,便于推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穿刺针接口323靠近植入器本体32的一端外侧设置有环状内台阶3232,所述环状内台阶3232与穿刺针31的尾座311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穿刺针31与植入器本体32固定连接的连接装置(图中未示出),例如销子,用于避免在推送或抽离内针芯33时带动穿刺针31导致其发生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植入针管312靠近锥形对接空间3111的端面与穿刺针接口323的第二中空通道3231靠近植入针管312的一端通道口之间的距离L1小于放射粒子的轴向长度。同时,所述植入针管312靠近锥形对接空间3111的端面与植入针管312的内侧壁之间呈圆弧过渡。在内针芯33的推动下,放射粒子的远端从第二中空通道3231穿出;在进入植入针管312前,放射粒子的近端始终未完全从穿刺针接口323推出,即放射粒子不会完全脱落在锥形对接空间3111与尾座311对接形成的间隙空间34内。
当粒子从第二中空通道3231中滑出、向植入针管312内滑入的过程中相对于植入针管312的轴线发生偏离时,由于所述植入针管312靠近锥形对接空间3111的端面与植入针管312的内侧壁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在圆弧过渡面的导引下,偏离轴线的放射粒子更易进入植入针管312内。由此避免了在推送粒子过程中粒子堵塞、卡住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手术过程的连续、无中断,避免了因手术中断对病人造成的二次伤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入针管312的远端设置有针尖部3121,所述针尖部3121为空心圆锥(参见图3)或者空心棱锥(图中未示出)。
通过将针尖部3121设置为空心圆锥或者空心棱锥,避免了放射粒子从针尖部3121出来、进入人体时因受力不均匀发生偏移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针芯33的外侧壁和植入针管312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刻度。植入针管312的外侧壁上的刻度起点位于植入针管312最远端。内针芯33的外侧壁上的刻度起点位于内针芯33距离针尖一定距离处,所述一定距离与当植入针管312完成对接时穿刺针尾座311近端端面到植入器本体32近端端面的距离相等,内针芯33刻度量程略长于植入针管312的刻度。在粒子植入手术过程中,通过内针芯33和植入针管312的刻度读数,即针芯33的刻度读数减去植入针管312的量程,计算得出放射粒子的植入深度.(当数值为负数时,代表着需要继续穿刺,当数值等于“0”时,代表着放射粒子真好从植入针管312脱落,当数值为正数时,代表着粒子植入深度过深)。以通过刻度计算植入深度的方式替代现阶段植入手术在CT或者B超条件下确定穿刺深度的方式,降低了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的辐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粒子弹匣324包括放射粒子保护套3241、放射粒子存放仓3242、T形推杆3243以及压缩弹簧3244。参见图4,放射粒子存放仓3242上开设有用于储存放射粒子的T型凹槽3245,放射粒子存放仓3242底部开设与T型凹槽3245贯通、用于推送放射粒子的对接槽3246。当压力球销定位结构325抵接粒子弹匣324时,此时放射粒子保护套3241底部与连接座321顶部有一定间隙。所述手柄322、对接槽3246、T型凹槽3245、穿刺针接口323同轴连通并形成用于推送放射粒子的通道,内针芯33沿所述通道将T型凹槽3245内存放的放射粒子推至人体内,参见图5,粒子弹匣324的对接槽3246延伸至侧壁形成的通道口设有倒角,用于当多角度使用时,因间隙原因引起的通道不完全对齐时,起到了引导粒子进入通道的作用。放射粒子保护套3241螺纹连接于放射粒子存放仓3242顶部,T形推杆3243一端位于放射粒子保护套3241外侧,一端位于放射粒子存放仓3242内;压缩弹簧3244一端与T形推杆3243连接,另一端与放射粒子保护套3241连接。
具体的,参见图4和图5,放射粒子存放仓3242整体呈方形,其顶部处两侧为弧形且开设有与放射粒子保护套3241的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放射粒子保护套3241的底部为螺纹状(图中未示出),其在放射粒子存放仓3242未装入连接座321内时,放射粒子保护套3241底部螺纹连接一保护罩图中未示出,用于对放射粒子存放仓3242内放射粒子进行保护,避免粒子散落。
参见图6至图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包括以上所述的放射粒子植入器3、用于与手术床连接的安装座1、与安装座1连接的固定柱2、植入模板4、模板调节组件5以及位于模板调节组件5上方的植入器调节组件6。
参见图6,植入模板4上设置有与穿刺针31适配的穿刺针道41,所述穿刺针道41由实际情况进行定制。植入模板4的穿刺针道41具有多种倾斜方向。
模板调节组件5连接植入模板4与固定柱2,用于控制植入模板4的俯仰角、沿固定柱2径向位置、沿固定柱2圆周方向的角度位置以及沿固定柱2的轴向高度。
植入器调节组件6连接植入器本体32与固定柱2,用于控制植入器本体32的俯仰角、沿固定柱2径向位置、沿固定柱2圆周方向的角度位置以及沿固定柱2的轴向高度。
手术时,医生通过调节模板调节组件5将植入模板4放置在体表相应的位置,沿植入模板4内的穿刺针道41将所有的植入针管312均穿刺至相应的位置。通过调节植入器调节组件6实现植入器本体32逐一与穿刺针31的对接;推送内针芯33实现放射粒子的植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以及图10至图12,模板调节组件5包括伸缩杆51、外套筒52、第一调节组件53、第一套筒54以及第二调节组件55。伸缩杆51的一端活动套接于外套筒52内,另一端与植入模板4连接。伸缩杆51能够带动植入模板4沿外套筒52的轴线滑动或者绕外套筒52的轴线转动。第一调节组件53设置于伸缩杆51与外套筒52之间,用于控制伸缩杆51滑动或者转动。外套筒52的另一端与第一套筒54的外壁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套筒54活动套接于固定柱2的外侧壁且能够绕固定柱2圆周方向转动或者沿固定柱2长度方向滑动。第二调节组件55设置于第一套筒54与固定柱2之间,用于控制第一套筒54滑动或者转动。
通过设置第一套筒54能够绕固定柱2圆周方向转动或者沿固定柱2长度方向滑动,实现了植入模板4以固定柱2长度方向为轴线的圆周方向的角度调节以及高度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和图12,第一调节组件53包括第一调节杆531以及开设于外套筒52外侧壁且与第一调节杆531适配的内螺纹通孔(图中未示出)。手动旋松第一调节杆531,伸缩杆51能够在外套筒52长度方向移动或绕外套筒52的轴线方向转动。当调节完成后,将第一调节杆531穿过外套筒52并旋转第一调节杆531直至与外套筒52的侧壁抵接,实现对伸缩杆51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和图10,第二调节组件55包括设置于第一套筒54顶端的外螺纹段以及第一紧固环551,第一套筒54顶端的外螺纹段沿第一套筒54圆周方向开设有槽口,形成四个收紧部。第一紧固环551设置有与第一套筒54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第一紧固环551与第一套筒54通过螺纹连接。使用时,通过正向或者反向旋动第一紧固环551使第一套筒54顶端的外螺纹段的收紧部收紧或放松,从而实现第一套筒54沿固定柱2长度方向的位置调节和绕固定柱2圆周方向的角度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第一围框711和第二围框712上均安装有分度仪74,用于测量安装框71倾斜的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图13和图14,植入器调节组件6包括活动连接座61、横杆62、第四调节组件63、第二套筒64以及第五调节组件65。放射粒子植入器3的植入器本体32与活动连接座61活动连接,活动连接座61的一端套接于横杆62一端的外侧,放射粒子植入器3长度方向与横杆62长度方向垂直。活动连接座61能够带动放射粒子植入器3沿横杆62长度方向滑动或者转动。第四调节组件63位于活动连接座61与横杆62之间,用于控制活动连接座61滑动或者转动。横杆62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64的外侧壁垂直固定连接。第二套筒64位于第一套筒54的上方。第二套筒64活动套接于固定柱2的外侧壁且能够绕固定柱2圆周方向转动以及沿固定柱2长度方向滑动。第五调节组件65位于第二套筒64与固定柱2之间,用于控制第二套筒64的滑动或者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3和图14,活动连接座61包括活动连接座本体611以及设置于活动连接座本体611一侧面的第三套筒612,第三套筒612内设置有贯穿活动连接座61的中空腔体。横杆62活动套接于第三套筒612的中空腔体内。第四调节组件63位于横杆62与第三套筒612的连接处。参见图1,植入器本体32的连接座321可拆卸的安装于活动连接座本体61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图13和图14,第四调节组件63包括第二调节杆631以及开设于第三套筒612外侧壁且与第二调节杆631适配的内螺纹通孔(图中未示出)。手动旋松第二调节杆631,活动连接座本体611和第三套筒612在横杆62长度方向移动或绕横杆62的轴线方向转动,从而对活动连接座61进行位置调节和角度调节,用于植入器本体32的远端与穿刺针31近端同轴对接。当调节完成后,将第二调节杆631穿过第三套筒612并旋转第二调节杆631直至与横杆62的侧壁抵接,实现对活动连接座61的固定,用于维持植入器本体32的远端与穿刺针31近端同轴对接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图13和图14,第五调节组件65包括设置于第二套筒64的顶端的外螺纹段以及第二紧固环651。参见图13,第二套筒64的外螺纹段沿第二套筒64圆周方向开设有槽口,形成四个收紧部。第二紧固环651内设置有与第二套筒64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图中未示出)。第二紧固环651与第二套筒64通过螺纹连接。使用时,通过旋动第二紧固环651使第二套筒64顶端的外螺纹段的收紧部收紧或放松,实现第二套筒64沿固定柱2轴向方向的位置调节和绕固定柱2圆周方向的角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医生通过安装座1将该植入机构与手术床连接,通过模板调节组件5将植入模板4放置在体表相应的位置,然后沿植入模板4内的穿刺针道41将所有的植入针管312均穿刺至相应的位置;随后,医生通过调节植入器调节组件6将植入器本体32逐一与穿刺针31对接并固定,使穿刺针31与植入器本体32形成用于内针芯33穿入穿出的内针芯孔道3211;沿内针芯孔道3211推送内针芯33,从而将放射粒子推送至目标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植入器调节组件6,能够调节植入器本体32的位置与角度并为植入器本体32提供支撑和固定,推送粒子过程更稳定。同时,在推送粒子过程中,因医生无需负责维持植入器本体32与穿刺针31的对接,也无需手扶穿刺针31,因此降低了该手术对医护人员的经验和熟练度的要求。
为了方便变更植入模板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8,伸缩杆51的末端设置有便于安装或拆卸植入模板4的模板框组件7。模板框组件7包括与伸缩杆51固定连接的安装框71、固定框72以及第三调节组件73。安装框71与固定框72通过第三调节组件73可拆卸的连接,围合形成大小可调且用于容纳植入模板的空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至图10,安装框71为一边开口的矩形边框,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围框711以及连接第一围框711的第二围框712。第二围框712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卡槽713。固定框7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槽7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至图10,第三调节组件73包括限位滑槽731、限位旋钮732以及位于固定框72端面且与限位旋钮732适配的螺纹孔(图中未示出)。限位滑槽731位于第一围框711靠近固定框72的一端且沿第一围框711长度方向设置。限位旋钮732能够带动固定框72在限位滑槽731内滑动移位.
安装植入模板4时,将植入模板4放入安装框71的第一卡槽713内,手动推动固定框72从而将植入模板4挤紧固定在第一卡槽713与第二卡槽721之间。手动将限位旋钮732穿过限位滑槽731并使其与固定框72的螺纹孔旋紧至限位旋钮732与安装框71抵接,此时,植入模板4抵接第一卡槽713与第二卡槽721。由此将植入模板4、安装框71以及固定框72安装为一体。当需要拆卸植入模板4时,仅需手动旋松限位旋钮732,并向外拖动固定框72,即可取出植入模板4。向模板框组件7内装入和拆卸植入模板4的过程仅需手工完成,无需如螺丝刀类的外部辅助工件,使用更便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及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31)、与穿刺针(31)活动对接的植入器本体(32)以及用于推送放射粒子的内针芯(33);植入器本体(32)包括连接座(321)、手柄(322)和穿刺针接口(323);所述手柄(322)安装在连接座(321)的近端;所述穿刺针接口(323)安装于连接座(321)的远端且呈圆锥体结构;所述穿刺针(31)包括位于穿刺针(31)近端的尾座(311)以及位于穿刺针(31)远端的植入针管(312);所述尾座(311)内设置有与植入针管(312)同轴连通的锥形对接空间(3111);所述锥形对接空间(3111)的锥角与穿刺针接口(323)的锥角角度相同,当植入器本体(32)与穿刺针(31)对接时,穿刺针接口(323)与锥形对接空间(3111)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针管(312)靠近锥形对接空间(3111)的端面与穿刺针接口(323)靠近植入针管(312)的一端通道口之间的距离L1小于放射粒子的轴向长度;所述植入针管(312)靠近锥形对接空间(3111)的端面与植入针管(312)的内侧壁之间呈圆弧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针管(312)的远端设置有针尖部(3121),所述针尖部(3121)为空心圆锥或者空心棱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芯(33)的外侧壁和植入针管(312)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刻度。
5.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3),还包括用于与手术床连接的安装座(1)、与安装座(1)连接的固定柱(2)、放射粒子植入器(3)、植入模板(4)、模板调节组件(5)以及位于模板调节组件(5)上方的植入器调节组件(6);放射粒子植入器(3)包括穿刺针(31)、与穿刺针(31)近端活动对接的植入器本体(32)以及用于推送放射粒子的内针芯(33);植入模板(4)上设置有与穿刺针(31)适配的穿刺针道(41);模板调节组件(5)连接植入模板(4)与固定柱(2);植入器调节组件(6)连接植入器本体(32)与固定柱(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模板调节组件(5)包括伸缩杆(51)、外套筒(52)、第一调节组件(53)、第一套筒(54)以及第二调节组件(55);伸缩杆(51)的一端活动套接于外套筒(52)内,伸缩杆(51)的另一端与植入模板(4)连接;伸缩杆(51)能够带动植入模板(4)沿外套筒(52)的轴向滑动或者绕外套筒(52)的轴线转动;第一调节组件(53)设置于伸缩杆(51)与外套筒(52)之间,用于控制伸缩杆(51)滑动或者转动;第一调节组件(53)包括以及开设于外套筒(52)外侧壁且与第一调节杆(531)适配的内螺纹通孔;外套筒(52)与第一套筒(54)的外壁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套筒(54)活动套接于固定柱(2)的外侧壁且能够绕固定柱(2)圆周方向转动或者沿固定柱(2)轴向滑动;第二调节组件(55)包括设置于第一套筒(54)顶端的外螺纹段以及第一紧固环(551),第一套筒(54)顶端外螺纹段沿第一套筒(54)圆周方向开设有槽口,形成两个以上的用于阻止第一套筒(54)相对固定柱(2)运动的收紧部;第一紧固环(551)设置有与第一套筒(54)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第一紧固环(551)与第一套筒(54)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植入器调节组件(6)包括活动连接座(61)、横杆(62)、第四调节组件(63)、第二套筒(64)以及第五调节组件(65);放射粒子植入器(3)的植入器本体(32)与活动连接座(61)活动连接,活动连接座(61)的一端套接于横杆(62)一端的外侧,活动连接座(61)能够带动放射粒子植入器(3)沿横杆(62)长度方向滑动或者转动;第四调节组件(63)位于活动连接座(61)与横杆(62)之间,用于控制活动连接座(61)滑动或者转动;横杆(62)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64)的外侧壁垂直固定连接;第二套筒(64)位于第一套筒(54)的上方;第二套筒(64)活动套接于固定柱(2)的外侧壁且能够绕固定柱(2)圆周方向转动以及沿固定柱(2)长度方向滑动;第五调节组件(65)位于第二套筒(64)与固定柱(2)之间,用于控制第二套筒(64)的滑动或者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其特征在于,
第四调节组件(63)包括第二调节杆(631)以及开设于第三套筒(612)外侧壁且与第二调节杆(631)适配的内螺纹通孔;
第五调节组件(65)包括设置于第二套筒(64)顶端的外螺纹段以及第二紧固环(651);第二套筒(64)顶端的外螺纹段沿第二套筒(64)圆周方向开设有槽口,形成两个以上的用于阻止第二套筒(64)相对固定柱(2)运动的收紧部;第二紧固环(651)内设置有与第二套筒(64)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第二紧固环(651)与第二套筒(64)通过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板框组件(7);模板框组件(7)包括与伸缩杆(51)固定连接的安装框(71)、固定框(72)以及限位旋钮(732),安装框(71)与固定框(72)通过限位旋钮(732)可拆卸的连接,围合形成大小可调且用于容纳植入模板的空腔;固定框(72)的端面设置有与限位旋钮(732)适配的螺纹孔;安装框(71)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围框(711)以及连接第一围框(711)的第二围框(712);第二围框(712)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卡槽(713),固定框(7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槽(721);第一围框(711)靠近固定框(72)的一端沿第一围框(711)长度方向设置有限位滑槽(731);限位旋钮(732)能够带动固定框(72)在限位滑槽(731)内滑动移位;当限位旋钮(732)与固定框(72)旋紧连接时,植入模板(4)抵接第一卡槽(713)与第二卡槽(7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围框(711)和第二围框(712)上均安装有用于测量安装框(71)倾斜角度的分度仪(74)。
CN202222505935.8U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及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 Active CN218980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5935.8U CN218980274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及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5935.8U CN218980274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及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0274U true CN218980274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1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05935.8U Active CN218980274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及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0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4829B2 (en) Microwave ablation catheter, handle, and system
US7967789B2 (en) Indexing cell delivery catheter
US20030040753A1 (en) Cranial guide device and methods
US8834339B2 (en) Assembly for performing brachytherapy treatment of a tumour tissue in an animal body
US11534180B2 (en) Surgical drill
US10201265B2 (en) Microwave ablation catheter, handle, and system
US20020143229A1 (en) Pivoting needle template apparatus for brachytherapy treatment of prostate disease and methods of use
US9623261B2 (en) Components and assembly for performing brachytherapy treatment of tumour tissue in a human and animal body
WO2017050201A1 (zh) 微创医疗机器人系统
US2013019753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tricting movement of a cannula during a surgical procedure
CN209285666U (zh) 穿刺定位结构及穿刺手术系统
EP3781074A1 (en) Mri compatible intrabody fluid transfer system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US6551275B2 (en) Grid sheath for medical instrument
CN218980274U (zh) 一种放射粒子植入器及多角度粒子植入机构
US20200138457A1 (en) Surgical drill guide tools
CN104254296A (zh) 头部固定系统和方法
CN112155706A (zh) 一种股骨髓内钉远端锁钉微调瞄准装置
CN219480362U (zh) 一种用于射频消融的穿刺支架
CN213641140U (zh) 一种股骨髓内钉远端锁钉微调瞄准装置
CN113558730B (zh) 一种神经血管介入手术辅助装置
CN117838326B (zh) 同轴型血管介入手术器械递送盒、递送系统及递送方法
CN219743676U (zh) 一种放射性粒籽防护植入器
US20240207010A1 (en) Implantable guide device
CN112971900B (zh) 输送装置
CN115531001A (zh) 一种用于射频消融的穿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