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0259U - 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0259U
CN218980259U CN202222562506.4U CN202222562506U CN218980259U CN 218980259 U CN218980259 U CN 218980259U CN 202222562506 U CN202222562506 U CN 202222562506U CN 218980259 U CN218980259 U CN 218980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ower supply
resistor
chip
magnetic therap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25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奂建东
张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Qianli Beoka Medical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Qianli Beoka Medical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Qianli Beoka Medical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Sichuan Qianli Beoka Medical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22225625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0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0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02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疗按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旨在解决现有磁疗按摩仪的通用性和治疗效果较差的问题,方案主要包括:供电电路、主控电路、强度控制电路、磁极驱动电路和至少一个饶有线圈的导磁体,主控电路包括:稳压电路和主控芯片,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BT与电源连接,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稳压电路与主控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还与磁极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主控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磁极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主控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出端通过强度控制电路与供电电路的电压反馈端连接,磁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线圈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磁疗按摩仪的通用性和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疗按摩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
背景技术
磁疗是将人造磁场或外加磁场施加于人体的经络、穴位或病变部位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由于治疗症状广泛,治疗效果显著,无创伤、无疼痛、副作用很小、安全、可靠、易学易懂、经济实惠等优势,磁疗在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磁疗能够治疗疾病是因为人体各种体液都是电解质溶液,属于导体,当对人体施加交变磁场时,磁力线做切割导体运动,将产生感应电流。当对人体施加恒定磁场时,血液随着心脏的收缩与扩张在不断地流动,对磁力线进行切割,也会在体内产生电流,微电流的产生可对体内生物电活动发生影响,进而影响各器官各组织的代谢和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在交变磁场作用下,Na+、K+、C1-等离子的活动能力加强,改变了膜电位,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细胞膜内外物质的交换等。
磁疗按摩仪就是利用磁疗进行治疗疾病的仪器,其基本原理是在导磁体上缠绕线圈,通过向线圈施加电流,基于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磁场,用户将磁疗按摩仪产生的磁场施加于治疗部位,即可达到按摩治疗的目的。根据电流形式不同,磁疗按摩仪产生的磁场可以分为恒定磁场、交变磁场和脉冲磁场。但现有技术中磁疗按摩仪的电流形式通常是固定的,其产生的磁场比较单一,例如,只能产生恒定磁场、只能产生交变磁场或只能产生脉冲磁场,并且磁场强度是固定的。而不同类型和不同强度的磁场对人体的磁疗作用是不同的,能够治疗的部位和疾病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针对具体情况不同的病人,需要使用合适的磁疗按摩仪,来产生合适类型和强度的磁场,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例如,年老体弱,久病,儿童,过敏体质、急性疾病等人群在刚开始磁疗时需要使用强度较小的磁场,而年轻体壮者、慢性疾病等人群可以直接使用强度较大的磁场。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磁疗按摩仪存在产生的磁场的类型和强度单一的问题,使得磁疗按摩仪的通用性和治疗效果较差,同时也使得用户的使用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令其在加入相应软件方法后,能够产生多种类型的磁场,进而提高磁疗按摩仪的通用性和治疗效果,同时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磁疗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主控电路、磁极驱动电路和至少一个绕有线圈的导磁体,还包括:强度控制电路,所述主控电路至少包括:稳压电路和主控芯片,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稳压电路与主控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还与磁极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磁极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出端通过强度控制电路与供电电路的电压反馈端连接,所述磁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导磁体上的线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用于磁疗模式切换的第一按键电路和用于磁疗强度切换的第二按键电路,所述第一按键电路与主控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按键电路与主控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磁疗模式指示电路,所述磁疗模式指示电路与主控芯片的第三信号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蓄电池,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电量采集电路和电量指示电路,所述蓄电池与电量采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量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量指示电路与主控芯片的第四信号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开关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开关电路与电源连接;
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开关按键、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电源与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源还通过第二电阻与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开关按键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与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与开关按键并联,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升压芯片、二极管、电感、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第五电容为有极性电容,所述升压芯片的电源输入端为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升压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还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五电容与第四电容并联,所述升压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还通过电感与升压芯片的开关节点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开关节点与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还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三电阻并联,所述升压芯片的电压反馈端通过第二电阻与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电压反馈端还通过第五电阻接地,所述升压芯片的电压反馈端为供电电路的电压反馈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五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与升压芯片的使能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五信号输出端还通过第六电阻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稳压芯片、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还通过第六电容接地,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第七电容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强度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容接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九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九电容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十电阻与供电电路的电压反馈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磁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导磁体对应的线圈被分为第一组线圈和第二组线圈;所述磁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芯片、第二驱动芯片、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分别与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和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引脚还通过第十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与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引脚还通过第十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组线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组线圈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磁疗按摩仪,所述磁疗按摩仪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磁疗控制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磁疗按摩仪为头部磁疗按摩仪、眼部磁疗按摩仪、颈部磁疗按摩仪、肩部磁疗按摩仪、背部磁疗按摩仪、胸部磁疗按摩仪、腰部磁疗按摩仪、腹部磁疗按摩仪、腿部磁疗按摩仪或足部磁疗按摩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在应用了相应软件方法后,能够产生恒定磁场、交变磁场、脉冲磁场或脉动磁场,并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磁场强度,提高了磁疗按摩仪的通用性和治疗效果,同时也减少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磁疗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主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磁疗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开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指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量采集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稳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强度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磁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U1-主控芯片;U2-稳压芯片;U3-升压芯片;IC1-第一驱动芯片;IC2-第二驱动芯片;K1-开关按键;K2-模式按键;K3-强度按键;Q1-场效应管;Q2-三极管;L-电感;D-二极管;D1-第一发光二极管;D2-第二发光二极管;D3-第三发光二极管;D4-第四发光二极管;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R11-第十一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3-第十三电阻;R14-第十四电阻;R15-第十五电阻;R16-第十六电阻;R17-第十七电阻;R18-第十八电阻;R19-第十九电阻;R20-第二十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C9-第九电容;C10-第十电容;C11-第十一电容;DZ1-第一线圈;DZ2-第二线圈;DZ3-第三线圈;DZ4-第四线圈;DZ5-第五线圈;DZ6-第六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提供的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主要包括:磁疗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主控电路、强度控制电路、磁极驱动电路和至少一个绕有线圈的导磁体,所述主控电路至少包括:稳压电路和主控芯片,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BT与电源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稳压电路与主控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还与磁极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磁极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出端通过强度控制电路与供电电路的电压反馈端连接,所述磁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导磁体上的线圈连接。
可以理解,恒定磁场是指磁场强度和方向保持不变的磁场,如铁磁片、通以直流电的电磁铁所生成的磁场。交变磁场是指磁场强度和方向在规律变化的磁场,如工频磁疗机和异极旋转磁疗器产生的磁场。脉动磁场是指磁场强度有规律变化而磁场方向不发生变化的磁场,如同极旋转磁疗器、通过脉动直流电磁铁产生的磁场。脉冲磁场是指用间歇振荡器产生间歇PWM电流,将这种电流通入电磁铁的线圈产生的各种形状的磁场,脉冲磁场的特点是间歇式出现磁场,磁场的变化频率、波形和峰值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在应用了相应软件方法后,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产生恒定磁场、交变磁场、脉冲磁场或脉动磁场,并且还能够对磁场的强度进行调节。其主要的电路原理如下:供电电路在连接电源后为主控电路和磁极驱动电路供电,主控芯片在收到相应的磁疗模式和磁疗强度指令后,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调节磁场方向,通过第二信号输出端调节磁场强度,进而产生不同类型和不同强度的磁场。具体地,主控芯片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将电平信号输入至磁极驱动电路,磁极驱动电路根据收到的电平信号向线圈施加对应方向的电流,主控芯片对电平信号进行调节,即可向线圈施加不同方向的电流,进而实现对磁场方向的调节。主控芯片通过第二信号输出端将PWM信号输入至强度控制电路,强度控制电路根据收到的PWM信号向供电电路的电压反馈端输入对应大小的反馈电压,供电电路根据反馈电压输出不同的供电电压,当主控电路收到不同大小的供电电压时,通过稳压电路将电压稳定在主控芯片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当磁极驱动电路收到不同大小的供电电压时,向线圈施加不同大小的电流,进而实现对磁场强度的调节。由此即可通过对磁场方向和强度进行控制,使得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产生恒定磁场、交变磁场、脉冲磁场或脉动磁场,进而提高磁疗按摩仪的通用性和治疗效果,同时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磁疗控制电路可以应用于磁疗按摩仪,磁疗按摩仪可以为身体不同部位的磁疗按摩仪,例如,头部磁疗按摩仪、眼部磁疗按摩仪、颈部磁疗按摩仪、肩部磁疗按摩仪、背部磁疗按摩仪、胸部磁疗按摩仪、腰部磁疗按摩仪、腹部磁疗按摩仪、腿部磁疗按摩仪或足部磁疗按摩仪等。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一种磁疗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磁疗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主控电路、强度控制电路、磁极驱动电路和至少一个绕有线圈的导磁体,所述主控电路至少包括:稳压电路和主控芯片,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稳压电路与主控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还与磁极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磁极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出端通过强度控制电路与供电电路的电压反馈端连接,所述磁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线圈连接。
本实施例中,主控芯片U1为MCU,例如CMS79F113,其工作电压为3.3V。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一种主控芯片U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十一电容C11为滤波电容。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另一种磁疗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磁疗控制电路还包括:开关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开关电路与电源连接。用户可以通过开关电路快速接通或切断电源,简化了用户操作,也提高了磁疗按摩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一种开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开关按键K1、场效应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所述电源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源还通过第二电阻R2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开关按键K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与开关按键K1并联,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BT连接。
具体而言,当开关按键K1断开时,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源极截止,供电电路无电源输入,当开关按键K1闭合时,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源极导通,蓄电池向供电电路提供电源。用户可以通过开关按键K1快速接通或切断电源,进而简化用户操作,同时提高磁疗按摩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3,所述磁疗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磁疗模式切换的第一按键电路和用于磁疗强度切换的第二按键电路,所述第一按键电路与主控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按键电路与主控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在应用了相应软件方法后,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按键电路和第二按键电路中的按键来对磁疗模式和磁疗强度进行调节,进而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磁疗效率。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一种按键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按键电路包括:模式按键K2和第十三电阻R13,模式按键K2的一端通过第十三电阻R13与主控芯片U1的输入引脚RB4连接,另一端接地。当用户按下模式按键K2后,主控芯片U1通过输入引脚RB4接收低电平信号,并在收到低电平信号后进行磁疗模式切换,即切换产生的磁场类型。
所述第二按键电路包括:强度按键K3和第十四电阻R14,强度按键K3的一端通过第十四电阻R14与主控芯片U1的输入引脚RA6连接,另一端接地。当用户按下强度按键K3后,主控芯片U1通过输入引脚RA6接收低电平信号,并在收到低电平信号后进行磁疗强度切换。
请参阅图3,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磁疗模式指示电路,所述磁疗模式指示电路与主控芯片U1的第三信号输出端连接。在应用了相应软件方法后,可以通过磁疗模式指示电路指示当前的磁疗模式,用户可以根据磁疗模式指示电路查看当前磁疗模式,提高了磁疗模式调节的准确性,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磁疗按摩仪的便携性,所述电源可以为蓄电池,为了便于蓄电池的电量监控,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电量采集电路和电量指示电路,所述蓄电池与电量采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量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U1的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量指示电路与主控芯片U1的第四信号输出端连接。在应用了相应软件方法后,用户可以通过电量指示电路查看磁疗按摩仪的当前剩余电量,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6,图6示出了一种磁疗模式指示和电量指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磁疗模式指示电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和第十八电阻R18,主控芯片U1的输出引脚RB1通过第十六电阻R16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主控芯片U1的输出引脚RB2通过第十七电阻R17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主控芯片U1的输出引脚RB3通过第十八电阻R18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接地。
在应用了相应软件方法后,主控芯片U1根据当前的磁疗模式并通过第三信号输出端向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发送高电平信号,进而点亮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例如,第一发光二极管D1点亮,则表示当前为交变磁疗模式,第二发光二极管D2点亮,则表示当前为脉冲磁疗模式,第三发光二极管D3点亮,则表示当前为脉动磁疗模式,所有发光二极管均熄灭,则表示当前为恒定磁疗模式。用户可以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点亮情况判断当前的磁疗模式,进而提高磁疗模式调节的准确性,同时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7,图7示出了一种电量采集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量采集电路包括: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和第十电容C10,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BAT依次通过第十九电阻R19和第二十电阻R20接地,第十电容C10与第二十电阻R20并联。如图6所示,电量指示电路包括: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第十五电阻R15与主控芯片U1的输出引脚RB0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接地。
在应用了相应软件方法后,主控芯片U1根据输入引脚RA5输入的电压大小判断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并通过输出引脚RB0控制第四发光二极管D4产生不同颜色的灯光。用户根据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颜色即可确定磁疗按摩仪的当前剩余电量,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8,图8示出了一种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升压芯片U3、二极管D、电感L、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所述第二电容C2和第五电容C5为有极性电容,所述升压芯片U3的电源输入端IN为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升压芯片U3的电源输入端IN还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与第四电容C4并联,所述升压芯片U3的电源输入端IN还通过电感L与升压芯片U3的开关节点SW连接,所述升压芯片U3的开关节点SW与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与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VEMS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还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三电阻R3并联,所述升压芯片U3的电压反馈端FB通过第二电阻R2与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VEMS连接,所述升压芯片U3的电压反馈端FB还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所述升压芯片U3的电压反馈端FB为供电电路的电压反馈端,所述主控芯片U1的输出引脚RA1通过第七电阻R7与升压芯片U3的使能端EN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1的输出引脚RA1还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
其中,第三电阻R3为输出负载,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用于分压,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用于电源输出滤波,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用于电源输入滤波,电感L和二极管D用于储能和滤波,当电感L的电感值较大时,则纹波电流较小,电感值较小时则纹波电流也较大。本实施例中,二极管D为快恢复的肖特基二极管。
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闭合开关按键K1后,蓄电池提供的电压输入至升压芯片U3的电源输入端IN,当主控芯片U1的输出引脚RA1通过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向升压芯片U3的使能引脚EN发送使能信号后,升压芯片U3开始工作,同时对蓄电池提供的电压进行升压后通过电源输出端VEMS提供给主控电路和磁极驱动电路。
可以理解,在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分压作用下,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VEMS输出的电压大小会随着电压反馈端FB输入的电压大小而进行改变。
请参阅图9,图9示出了一种稳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稳压电路包括:稳压芯片U2、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VEMS与稳压芯片U2的输入端IN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VEMS还通过第六电容C6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OUT(3.3V)与主控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第七电容C7接地。
其中,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为滤波电容。通过稳压芯片U2将供电电路电源输出端VEMS的电压稳定在主控芯片U1的工作电压范围,即使供电电路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也能为主控芯片U1提供稳定的3.3V电压。
请参阅图10,图10示出了一种强度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强度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2、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二信号输出端PADJ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容C8接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九电阻R9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九电容C9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3.3V)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十电阻R10与供电电路的电压反馈端FB连接。
可以理解,强度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主控芯片U1的第二信号输出端PADJ连接,强度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供电电路的反馈端FB连接。其中,第九电阻R9、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组成∏型RC滤波器。主控芯片U1通过第二信号输出端PADJ发送PWM信号,PWM信号通过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控制三极管Q2的导通时间,进而实现对三极管Q2发射极输出电压的控制,通过强度控制电路产生不同的输出电压并将其输入至供电电路的电压反馈端FB,即可实现对供电电路输出电压的调节。当主控电路收到不同的输入电压后,由于稳压电路的存在,不会影响主控芯片U1的供电;当磁极驱动电路收到不同的输入电压后,会向线圈施加不同大小的电流,进而实现对磁场强度的调节。
请参阅图11,图11示出了一种磁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导磁体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导磁体对应的线圈被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线圈DZ1、第二线圈DZ1和第三线圈DZ1为第一组,第四线圈DZ1、第五线圈DZ1和第六线圈DZ1为第二组。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将第一组和第二组线圈交叉分布,进而形成不同方向磁场的交叉分布,进一步提高磁疗效果。
所述磁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芯片IC1、第二驱动芯片IC2、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VEMS分别与第一驱动芯片IC1和第二驱动芯片IC2的电源输入端+ADJ连接。本实施例中,主控芯片U1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即输出引脚RA2和输出引脚RA3,输出引脚RA2分别与第一驱动芯片IC1的信号输入端INA和第二驱动芯片IC2的信号输入端INB连接,输出引脚RA2还通过第十一电阻R11接地,输出引脚RA3分别与第一驱动芯片IC1的信号输入端INB和第二驱动芯片IC2的信号输入端INA连接,输出引脚RA3还通过第十二电阻R12接地,第一驱动芯片IC1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组线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IC2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组线圈连接。其中,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为下拉电阻。
本实施例中,当主控芯片U1的第二信号输出端PADJ输出不同PWM信号时,强度控制电路会改变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VEMS的电压大小,第一驱动芯片IC1和第二驱动芯片IC2的电源输入端+ADJ接收不同大小的电压信号时,向对应的线圈施加不同大小的电流信号,进而实现磁场强度的改变。
在应用了相应软件方法后,控制主控芯片U1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输出不同的电平信号来控制施加至线圈的电流方向,进而控制磁场方向。控制主控芯片U1的第二信号输出端PADJ输出不同PWM信号来控制施加至线圈的电流大小,进而控制磁场强度。通过对磁场方向和磁场强度的控制,即可形成不同类型的磁场,本实施例包括:恒定磁场、交变磁场、脉冲磁场和脉动磁场。
具体地,当输出引脚RA2一直为高电平,输出引脚RA3一直为低电平,并且输入第一驱动芯片IC1和第二驱动芯片IC2的电压大小恒定时,施加至线圈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恒定,产生的磁场强度和方向保持不变,即可形成恒定磁场。当输出引脚RA2为低电平,输出引脚RA3为高电平时,通向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发生改变,使得磁极发生反转,在设定的时间内循环反转,即可形成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的基础上,改变高电平延续时间,并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控制输出引脚RA2和输出引脚RA3均为低电平,即可形成脉冲磁场。在脉冲磁场的基础上,结合改变磁场的强度大小,即可形成脉动磁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的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在应用了相应软件方法后,能够产生恒定磁场、交变磁场、脉冲磁场或脉动磁场,并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磁场强度,提高了磁疗按摩仪的通用性和治疗效果,同时也减少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并且用户可以通过开关按键K1、模式按键K2和强度按键K3等对磁疗按摩仪进行开关、磁疗模式和磁疗强度的控制,还可以通过发光二极管判断磁疗按摩仪的当前工作状态,如当前剩余电量和当前磁疗模式,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仅是一种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具体结构,其中涉及到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的本身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其不是本系统的改进之处,此处不再赘述;本系统的改进为各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连接关系,即为对系统的整体的构造进行改进,以解决本系统所要解决的相应技术问题。

Claims (11)

1.磁疗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主控电路、磁极驱动电路和至少一个绕有线圈的导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强度控制电路,所述主控电路至少包括:稳压电路和主控芯片,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稳压电路与主控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还与磁极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磁极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出端通过强度控制电路与供电电路的电压反馈端连接,所述磁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导磁体上的线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用于磁疗模式切换的第一按键电路和用于磁疗强度切换的第二按键电路,所述第一按键电路与主控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按键电路与主控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磁疗模式指示电路,所述磁疗模式指示电路与主控芯片的第三信号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蓄电池,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电量采集电路和电量指示电路,所述蓄电池与电量采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量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量指示电路与主控芯片的第四信号输出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开关电路与电源连接;
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开关按键、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电源与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源还通过第二电阻与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开关按键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与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与开关按键并联,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磁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升压芯片、二极管、电感、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第五电容为有极性电容,所述升压芯片的电源输入端为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升压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还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五电容与第四电容并联,所述升压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还通过电感与升压芯片的开关节点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开关节点与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还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三电阻并联,所述升压芯片的电压反馈端通过第二电阻与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电压反馈端还通过第五电阻接地,所述升压芯片的电压反馈端为供电电路的电压反馈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五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与升压芯片的使能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五信号输出端还通过第六电阻接地。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磁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稳压芯片、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还通过第六电容接地,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第七电容接地。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磁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容接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九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九电容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十电阻与供电电路的电压反馈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磁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导磁体对应的线圈被分为第一组线圈和第二组线圈;所述磁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芯片、第二驱动芯片、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分别与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和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引脚还通过第十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与第一驱动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二驱动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引脚还通过第十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组线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组线圈连接。
10.磁疗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疗按摩仪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磁疗控制电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疗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疗按摩仪为头部磁疗按摩仪、眼部磁疗按摩仪、颈部磁疗按摩仪、肩部磁疗按摩仪、背部磁疗按摩仪、胸部磁疗按摩仪、腰部磁疗按摩仪、腹部磁疗按摩仪、腿部磁疗按摩仪或足部磁疗按摩仪。
CN202222562506.4U 2022-09-27 2022-09-27 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 Active CN218980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2506.4U CN218980259U (zh) 2022-09-27 2022-09-27 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2506.4U CN218980259U (zh) 2022-09-27 2022-09-27 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0259U true CN218980259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6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2506.4U Active CN218980259U (zh) 2022-09-27 2022-09-27 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02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6142B (zh) 一种智能电针仪
CN101234231A (zh) 多个刺激线圈的经颅磁场刺激器
CN101234233A (zh) 经颅磁场刺激器刺激强度调制方法及其装置
CN201286940Y (zh) 多个刺激线圈的经颅磁场刺激器
CN218980259U (zh) 磁疗控制电路及磁疗按摩仪
CN206613045U (zh) 激光磁能量治疗仪
Han et al. Development of four-channel magnetic nerve stimulator
CN212015924U (zh) 一种用于医疗护理的保健治疗仪
CN204932608U (zh) 一种便携式可穿戴磁共振理疗保健设备
CN209696073U (zh) 重复经颅磁刺激仪
CN115463341A (zh) 美容仪控制方法和美容仪
CN202070012U (zh) 电针控制电路
CN209122436U (zh) 一种基于高频热透技术的理疗康复设备
CN102058934A (zh) 全电脑多功能理疗设备
CN2680294Y (zh) 低频电磁脉冲治疗仪
CN209060354U (zh) 一种电子脉冲脚部按摩装置
CN201186109Y (zh) 多个刺激线圈的经颅磁场刺激器
CN219517050U (zh) 一种多功能健发护理梳
CN102205170A (zh) 电针控制电路
CN108404291A (zh) 一种微电脉冲养生仪
CN210873755U (zh) 一种电刺激仪
CN201164667Y (zh) 刺激强度可调制的经颅磁场刺激器
CN108478277A (zh) 一种基于高频热透技术的理疗康复设备
CN1028005C (zh) 经络脉冲治疗仪
CN206007801U (zh) 电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