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7250U - 一种地膜打孔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膜打孔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7250U
CN218977250U CN202222958075.3U CN202222958075U CN218977250U CN 218977250 U CN218977250 U CN 218977250U CN 202222958075 U CN202222958075 U CN 202222958075U CN 218977250 U CN218977250 U CN 218977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rod
fixed
punching
mulch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580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青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hezi Development Zone Ruiyida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9580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7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7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7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8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rming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地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膜打孔机构,包括固定方框,固定方框的底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移动机构,固定方框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固定板与驱动机构,固定板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双向螺杆,且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双向螺杆相连接,双向螺杆的外壁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两侧外壁上通过圆杆分别铰接有连接板,通过设置的固定板、驱动机构、双向螺杆、连接块、连接板、安装板、限位壳、限位杆、弹簧与电加热管,既使得打孔杆能够将地膜烫烂,又能够对打孔杆的高度与打孔深度进行调整,从而避免打孔杆因为插入过深或太浅而对土地中种植的种子或幼苗造成损坏,或者是无法将地膜戳烂。

Description

一种地膜打孔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地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膜打孔机构。
背景技术
地膜即地面覆盖薄膜,通常是透明或黑色PE薄膜,也有绿、银色薄膜,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12170704U公开了一种农业用地膜打孔机构,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相互远离一侧面的下部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滚轮。该农业用地膜打孔机构,在前进的过程中传动轮一通过传动带带动传动轮二进行旋转,旋转过程中带动转杆进行转动,在旋转时带动偏心杆一进行转动,在转动时驱动插杆在限位孔内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在行进过程中持续的对地膜进行插孔处理,提高了该装置的插孔效率,通过旋杆带动偏心杆二进行旋转,从而在旋转时带动横板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并且横板和插杆的同步运动方向相反,在插孔后拔出插杆时,横板向下运动,从而对地膜表面进行压制,从而避免在拔出插杆时对地膜造成损坏的问题。
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不足: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打孔效率差且无法对插杆的高度与打孔深度进行调整,从而使插杆在对个别坡度不同的地方进行打孔时,容易因为插入太深而对土地中种植的种子或幼苗造成损坏,或是插入太浅而无法将地膜戳烂,因此,需要一种地膜打孔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膜打孔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打孔效率差且无法对插杆的高度与打孔深度进行调整,从而容易因为插入太深而对土地中种植的种子或幼苗造成损坏,或是插入太浅而无法将地膜戳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膜打孔机构,包括固定方框,所述固定方框的底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固定方框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固定板与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板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双向螺杆,且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向螺杆相连接,所述双向螺杆的外壁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外壁上通过圆杆分别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通过圆杆铰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传动组件与动力组件,且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连接有打孔杆,所述打孔杆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T形槽,所述固定柱通过所述T形槽插接有插接板,且所述打孔杆与所述电加热管分别位于所述插接板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电加热管位于所述打孔杆的内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接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口,所述插接板通过所述螺纹口螺纹连接有单向螺杆,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单向螺杆远离所述插接板的一端通过所述条形槽连接有固定盘,且所述插接板通过所述单向螺杆和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固定柱相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U形架,且所述U形架位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外壁上,所述U形架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壁上分别套设有连接件,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十字形开口,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十字形开口插接有定位板,且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圆杆与所述定位板相铰接,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定位板的底部外壁上,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杆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十字形开口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且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定位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滚轮通过轴承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有蜗轮,且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之间啮合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供电盒,且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供电盒的上方,所述供电盒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且所述第二电机、所述驱动机构和电加热管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方框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限位壳与限位杆,且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限位壳的内侧,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限位块,且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壳相插接,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圆孔,且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圆孔相插接,所述限位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且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固定方框与所述安装板的中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滚轮,且所述第二滚轮通过轴承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固定方框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的固定板、驱动机构、双向螺杆、连接块、连接板、安装板、限位壳、限位杆、弹簧与电加热管,既使得打孔杆能够将地膜烫烂,又能够对打孔杆的高度与打孔深度进行调整,从而避免打孔杆因为插入过深或太浅而对土地中种植的种子或幼苗造成损坏,或者是无法将地膜戳烂。
2、通过设置的动力组件、传动组件、固定柱、插接板与单向螺杆,既方便对打孔杆之间打孔的间距进行调整,又确保打孔杆无论在什么样的道路上,都能够稳定的进行升降打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向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孔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方框;2、移动机构;3、固定板;4、驱动机构;5、双向螺杆;6、连接块;7、连接板;8、安装板;9、传动组件;91、U形架;92、传动杆;93、连接件;94、定位板;10、动力组件;101、第二电机;102、蜗杆;103、蜗轮;11、打孔杆;12、电加热管;13、固定柱;14、插接板;15、单向螺杆;16、固定盘;17、限位壳;18、限位杆;1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地膜打孔机构,包括固定方框1,固定方框1的底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移动机构2,通过移动机构2,使得固定方框1能够进行移动,进而方便对地膜进行打孔,固定方框1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固定板3与驱动机构4,固定板3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双向螺杆5,且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与双向螺杆5相连接,双向螺杆5的外壁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连接块6,连接块6的两侧外壁上通过圆杆分别铰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远离连接块6的一端通过圆杆铰接有安装板8,通过驱动机构4带动固定板3上轴承安装的双向螺杆5进行转动,然后转动中的双向螺杆5在带动其侧壁上螺纹连接的连接块6,从而使其通过连接板7带动安装板8进行升降,进而方便对打孔杆11的打孔深度进行调整,安装板8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传动组件9与动力组件10,且动力组件10的输出端与传动组件9相连接,传动组件9的一端连接有打孔杆11,通过动力组件10带动传动组件9,从而使传动组件9能够带动打孔杆11进行升降并对地膜进行打孔操作,打孔杆11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12,通过电加热管12,加热打孔杆11,从而使打孔杆11方便对地膜进行打孔,进而避免打孔杆11在个别时候,出现难以扎破地膜的情况,固定方框1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限位壳17与限位杆18,且限位杆18位于限位壳17的内侧,安装板8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限位块,且安装板8通过限位块与限位壳17相插接,限位块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圆孔,且限位杆18与圆孔相插接,限位杆18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9,且限位杆18位于固定方框1与安装板8的中间,通过限位壳17与限位杆18,有利于确保安装板8能够平稳的进行升降,通过弹簧19,有利于对升降中的安装板8进行缓冲,传动组件9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柱13,固定柱1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T形槽,固定柱13通过T形槽插接有插接板14,且打孔杆11与电加热管12分别位于插接板14的一侧外壁上,电加热管12位于打孔杆11的内部,通过人工向两侧或中间移动打孔杆11,从而使打孔杆11能够带动插接板14在固定柱13上开设的T形槽中进行移动,进而方便对打孔杆11打孔的间距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板14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口,插接板14通过螺纹口螺纹连接有单向螺杆15,固定柱1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条形槽,单向螺杆15远离插接板14的一端通过条形槽连接有固定盘16,且插接板14通过单向螺杆15和固定盘16与固定柱13相固定,通过人工转动螺纹口内连接的单向螺杆15,从而使其带动固定盘16靠近固定柱13并对固定柱13进行挤压,进而方便对调整好的插接板14与打孔杆11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9包括U形架91,且U形架91位于安装板8的顶部外壁上,U形架9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杆92,传动杆92的外壁上分别套设有连接件93,安装板8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十字形开口,安装板8通过十字形开口插接有定位板94,且连接件93远离传动杆92的一端通过圆杆与定位板94相铰接,固定柱13位于定位板94的底部外壁上,动力组件10的输出端与传动杆92相连接,通过动力组件10带动U形架91上轴承安装的传动杆92进行转动,然后转动中的传动杆92通过连接件93带动十字形开口中插接的定位板94进行平稳升降,进而使打孔杆11方便对地膜进行打孔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十字形开口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且第一滚轮位于定位板94的两侧,第一滚轮通过轴承与安装板8相连接,通过第一滚轮,有利于减少定位板94与安装板8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定位板94方便带动打孔杆11进行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10包括第二电机101,且第二电机101位于安装板8的上方,第二电机101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102,传动杆92的一端连接有蜗轮103,且蜗杆102与蜗轮103之间啮合连接,通过第二电机101带动蜗杆102进行转动,然后转动中的蜗杆102通过与其啮合连接的蜗轮103带动传动杆92进行转动,从而使打孔杆11无论在什么样的道路上,都能够稳定的进行升降打孔。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8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供电盒,且第二电机101位于供电盒的上方,供电盒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且第二电机101、驱动机构4和电加热管12分别与蓄电池电性连接,通过供电盒中蓄电池方便对第二电机101、驱动机构4和电加热管12进行供电,进而使第二电机101、驱动机构4和电加热管12能够进行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块6的底部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滚轮,且第二滚轮通过轴承与连接块6相连接,第二滚轮与固定方框1相接触,通过第二滚轮,有利于减少连接块6与固定方框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双向螺杆5方便带动连接块6进行移动。
本实用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地膜打孔机构,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4带动双向螺杆5进行转动,然后转动中的双向螺杆5带动其侧壁上螺纹连接的连接块6向两侧移动或是向中间移动,从而使连接块6能够通过其外壁上铰接的连接板7带动安装板8在限位壳17的作用下进行平稳的升降,进而方便对打孔杆11的高度与打孔深度进行调整。
通过人工移动打孔杆11,从而使打孔杆11带动插接板14在固定柱13上开设的T形槽中进行移动,当距离调整好后,通过人工转动插接板14上螺纹连接的单向螺杆15,从而使固定盘16靠近固定柱13并对固定柱13进行挤压,进而方便对调整好的插接板14与打孔杆11进行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地膜打孔机构,包括固定方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方框(1)的底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移动机构(2),所述固定方框(1)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固定板(3)与驱动机构(4),所述固定板(3)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双向螺杆(5),且所述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向螺杆(5)相连接,所述双向螺杆(5)的外壁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两侧外壁上通过圆杆分别铰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远离所述连接块(6)的一端通过圆杆铰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传动组件(9)与动力组件(10),且所述动力组件(10)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组件(9)相连接,所述传动组件(9)的一端连接有打孔杆(11),所述打孔杆(11)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膜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9)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1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T形槽,所述固定柱(13)通过所述T形槽插接有插接板(14),且所述打孔杆(11)与所述电加热管(12)分别位于所述插接板(14)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电加热管(12)位于所述打孔杆(1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膜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板(14)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口,所述插接板(14)通过所述螺纹口螺纹连接有单向螺杆(15),所述固定柱(1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单向螺杆(15)远离所述插接板(14)的一端通过所述条形槽连接有固定盘(16),且所述插接板(14)通过所述单向螺杆(15)和所述固定盘(16)与所述固定柱(13)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膜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9)包括U形架(91),且所述U形架(91)位于所述安装板(8)的顶部外壁上,所述U形架(9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杆(92),所述传动杆(92)的外壁上分别套设有连接件(93),所述安装板(8)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十字形开口,所述安装板(8)通过所述十字形开口插接有定位板(94),且所述连接件(93)远离所述传动杆(92)的一端通过圆杆与所述定位板(94)相铰接,所述固定柱(13)位于所述定位板(94)的底部外壁上,所述动力组件(10)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杆(9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膜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开口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且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定位板(94)的两侧,所述第一滚轮通过轴承与所述安装板(8)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膜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0)包括第二电机(101),且所述第二电机(101)位于所述安装板(8)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机(101)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102),所述传动杆(92)的一端连接有蜗轮(103),且所述蜗杆(102)与所述蜗轮(103)之间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膜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供电盒,且所述第二电机(101)位于所述供电盒的上方,所述供电盒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且所述第二电机(101)、所述驱动机构(4)和电加热管(12)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膜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方框(1)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限位壳(17)与限位杆(18),且所述限位杆(18)位于所述限位壳(17)的内侧,所述安装板(8)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限位块,且所述安装板(8)通过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壳(17)相插接,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圆孔,且所述限位杆(18)与所述圆孔相插接,所述限位杆(18)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9),且所述限位杆(18)位于所述固定方框(1)与所述安装板(8)的中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膜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6)的底部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滚轮,且所述第二滚轮通过轴承与所述连接块(6)相连接,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固定方框(1)相接触。
CN202222958075.3U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地膜打孔机构 Active CN218977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8075.3U CN218977250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地膜打孔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8075.3U CN218977250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地膜打孔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7250U true CN218977250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9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58075.3U Active CN218977250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地膜打孔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7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2794B (zh) 一种用于钵苗移栽的垂直入土打孔装置及其打孔方法
CN215011982U (zh) 一种油橄榄种植培育装置
CN218977250U (zh) 一种地膜打孔机构
CN109429585B (zh) 一种旱区玉米全膜双垄沟地膜捡拾机
CN212753223U (zh) 一种农业用西瓜苗高效种植装置
CN212324953U (zh) 一种园林植苗机中的苗木输送机构
CN218244515U (zh) 一种水培蔬菜自动采收装置
CN111937534A (zh) 一种农业红薯种植用手推式自动打孔装置
CN207382972U (zh) 一种樱桃扦插装置
CN114190199B (zh) 一种玉米培育种植器
CN21448186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智慧农业数据采集终端
CN219248544U (zh) 一种金银花移栽装置
CN210579933U (zh) 烟叶种植用揭膜培土器
CN218707680U (zh) 一种用于农业地膜的回收收集装置
CN220830729U (zh) 一种烟苗移栽打孔装置
CN216600996U (zh) 一种选种用的培育装置
CN220755532U (zh) 一种姜采收机械化设备
CN115119588B (zh) 一种甜叶菊秧苗种植机
CN219999987U (zh) 一种油菜籽播种机
CN216017630U (zh) 一种林业造林整地机固定装置
CN220068376U (zh) 一种围栏式育苗种植温棚
CN215338981U (zh) 一种用于园林土壤改良的取样装置
CN214508346U (zh) 一种便于植物移栽的温室大棚
CN214482191U (zh) 一种农作物秧苗栽培打孔装置
CN220874995U (zh) 一种小型无人驾驶水田除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9

Address after: 832099, No. 51 Dongba Road, Development Zone, Shihez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Building 2, 300-45

Patentee after: SHIHEZI DEVELOPMENT ZONE RUIYIDA MECHANICAL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Address before: No. 7, Dongsan Group, Waikou Village, Shihu Town, Lianshui County,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3000

Patentee before: Sun Qingso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