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8919U -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8919U
CN218958919U CN202223541674.1U CN202223541674U CN218958919U CN 218958919 U CN218958919 U CN 218958919U CN 202223541674 U CN202223541674 U CN 202223541674U CN 218958919 U CN218958919 U CN 218958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light splitting
optical fiber
cavity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16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文胜
曹珉
林军
方军
石磊
范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416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8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8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8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配线光缆子系统集成化程度低的问题,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包括箱体、多组分光模块、多个第二分光单元、多个配线模块、多个光纤组和多根第二连接光纤,箱体内部具有腔体,箱体包括第一板体,箱体上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散热孔;第一分光单元设置于第一板体上;多个第二分光单元设置于第一板体上;壳体至少部分伸入腔体内,配线光纤设置于壳体内;第一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一输入端口连通,第一连接光纤的输入端与对应的第二输出端口连通;第二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配线光纤的输入端连通,第二连接光纤的输入端与第三输出端口连通。本申请用于分配传输光纤。

Description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
背景技术
光分配网(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是基于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optical network,PON)的光纤到户(fibre to the home,FTTH)的光纤配线网络,其作用是为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从功能上分,ODN从局端到用户端可分为馈线光缆子系统,配线光缆子系统,入户线光缆子系统和光纤终端子系统四个部分。
在相关技术中,配线光缆子系统主要是由多个PLC光分路器组成,在PLC光分路器上具有进口端和多个出口端,进口端与发射光纤连通,用于将光信号输入至PLC光分路器内,并在PLC光分路器的作用下,将光信号分为多个子信号,然后再从出口端输出至用户家,以实现配线分光。
但是,由于多个PLC光分路器是随机单独放置的,从而导致配线光缆子系统部分集成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用于解决配线光缆子系统集成化程度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包括箱体、多组分光模块、多个第二分光单元、多个配线模块、多个光纤组以及多根第二连接光纤。箱体内部具有腔体,箱体包括第一板体,箱体上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散热孔;分光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光单元,第一分光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口和多个第一输出端口,第一分光单元设置于第一板体上,且第一输入端口位于腔体内,多个第一输出端口位于腔体外;多个第二分光单元设置于第一板体上,且与分光模块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分光单元包括第二输入端口、至少一个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三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与对应的分光模块中的第一分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二输入端口位于腔体外,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三输出端口位于腔体内;多个配线模块与第二分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配线模块包括壳体和配线光纤,壳体设置于第一板体上,且至少部分伸入腔体内,配线光纤设置于壳体内,配线光纤的输出端位于腔体外,
且能够伸出至壳体外部;多个光纤组设置于腔体内,与分光模块一一对应5设置,光纤组包括至少一根第一连接光纤,与对应的分光模块中的第一分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一输入端口连通,第一连接光纤的输入端与对应的第二输出端口连通;多根第二连接光纤设置于腔体内,且与配线模块一一对应设置,第二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
对应的配线光纤的输入端连通,第二连接光纤的输入端与第三输出端口连0通。
本申请中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在进行光纤传输时,发射光纤的输出端接入第二分光单元的第二输入口内,以使得光信号进入第二分光单元内部,并在第二分光单元的作用下,进行分光,一部分光信号从第二输出端
口输出并通过第一连接光纤传输至对应的第二分光单元中,在第二分光单5元的作用下,进行分光,并通过第一输出端口入户,以实现光纤入户。
而另一部分光信号则会从第三输出端口输出并通过第二连接光纤传输至对应的配线光纤内,并通过配线光纤传输至下一级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的第二分光单元内。以此达到了光纤入户和多级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的相连通的同时实现。
0由于多个第一分光单元皆设置于第一板体上,而第一板体又属于箱体,因此,第一分光单元皆设置于箱体上,即是将第一分光单元集成化于箱体上,便于对多个第一分光单元进行集中管理,集成化程度高。
另外,由于在箱体上开设有散热孔,因此散热孔能够对箱体内部的多组分光模块、多个第二分光单元、多个配线模块、多个光纤组件以及多根5第二连接光纤等器件进行散热,从而保证上述器件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散热孔设置有两个,两个散热孔相对设置。
通过设置两个散热孔,两个散热孔能够形成对流,加快对腔体内部的器件的散热。
可选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两个散热孔中的0一个设置于第二板体上,两个散热孔中的另一个设置于第三板体上。
不将散热孔设置在第一板体上,从而可以避免散热孔占用第一板体上的面积。
可选地,第一分光单元为等比分光器,且每个第一分光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的个数不同。
由于每个第一分光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的个数不一样,以此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连接自己所需的光纤接口,提高了光纤入户的灵活性,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PLC光分路器的分光数量的一致来说,本申请中的灵活性更高。
可选地,第二分光单元为不等比分光器。
通过上述设置,将一部分光信号传输至第一分光单元,并入户,将另一部分光信号传输至配线光纤中,实现与下一级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的连通,减少光纤的布置,提高多个光分配网集成单元之间的联系。
可选地,每组分光模块中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分光单元,多组分光模块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且每组分光模块内的多个第一分光单元沿垂直于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沿垂直于第一方向上,分光模块、与对应的第二分光单元、对应的配线模块依次间隔排布。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多个第一分光单元,整齐排布,便于用户将光纤插接至第一输出端口内,实现光纤入户。同时使得分光模块和对应的第二分光单元、对应的配线模块依次间隔排布,便于利用第一连接光纤连接第一分光单元和第二分光单元、利用第二连接光纤连接第二分光单元和配线光纤,使得其整体布局整体,且由于第二分光单元位于第一分光单元和配线模块之间,因此,可以降低第一连接光纤和第二连接光纤的长度,减少用料,降低成本。
可选地,配线模块包括滚柱和发条弹簧,滚柱固定于壳体内;发条弹簧设置于壳体内,且环绕于滚柱上,发条弹簧的一端与滚柱固定连接,配线光纤环绕于发条弹簧上,发条弹簧的另一端与配线光纤连接,配线光纤能够在发条弹簧的作用下缩回壳体内。
通过发条弹簧和配线光纤的配合,在将配线光纤拉出至壳体外部后,发条弹簧会因为受力而发生形变,当取消施加在配线光纤上的力后,在发条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配线光纤会被收回,如此便于配线光纤的收回。
可选地,滚柱沿第一方向,且平行于第一板体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
如此可以节省沿第一方向上的空间,从而减小箱体的体积。
可选地,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包括固定板和多个第一插接头,固定板设置于腔体内;多个第一插接头固定于固定板上,且与第一分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插接头插入对应的第一输入端口内,第一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一插接头连接。
通过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一插接头的配合,实现第一分光单元的可拔插,当需要取下第一分光单元时,只需要对第一分光单元施加力,便可以使得第一分光单元和第一插接头分离;当需要安装第一分光单元时,只需要将第一插接头插入第一输入端口内,便能够实现第一分光单元与第二分光单元的连通,如此便于第一分光单元的安装以及拆卸。
可选地,配线模块还包括光纤适配器,光纤适配器固定于壳体上,且光纤适配器的输入端伸出至壳体外部,且位于腔体内;光分配网集成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二插接头,固定于固定板上,且与光纤适配器一一对应设置,第二插接头插入对应的光纤适配器的输入端内,第二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二插接头连接。
通过光纤适配器和第二插接头的配合,实现配线模块的可拔插,当需要取下配线模块时,只需要对配线模块施加力,便可以使得配线模块和第二插接头分离,从而实现配线模块的可拔插;当需要安装配线模块时,只需要将第二插接头插入光纤适配器的输入端内,便能够实现配线模块与第二分光单元的连通,如此便于配线模块的安装以及拆卸。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的一种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的另一种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的又一种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线模块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板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光分配网集成单元;100-箱体;110-第一板体;120-第二板体;130-第三板体;10a-散热孔;200-分光模块;210-第一分光单元;300-第二分光单元;400-配线模块;410-壳体;420-配线光纤;430-滚柱;440-发条弹簧;450-光纤适配器;500-光纤组;510-第一连接光纤;600-第二连接光纤;700-固定板;710-第一插接头;720-第二插接头;70a-第一子板;70b-第二子板;70c-第三子板;800-产品二维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对管线进行描述时,本申请中所用“相连”、“连接”则具有进行导通的意义。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光分配网(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的作用是为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
从功能上分,ODN从局端到用户端,主要包括馈线光缆子系统,配线光缆子系统,入户线光缆子系统和光纤终端子系统四个部分。
在相关技术中,配线光缆子系统主要由多个PLC光分路器组成,在PLC光分路器上具有进口端和多个出口端,进口端与发射光纤连通,用于将光信号输入至PLC光分路器内,并在PLC光分路器的作用下,将光信号分为多个子信号,然后再从出口端输出至用户家,以实现配线分光。
但是,由于多个PLC光分路器是随机单独放置的,从而导致配线光缆子系统部分集成化程度低。
基于此,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10,包括箱体100、多组分光模块200、多个第二分光单元300、多个配线模块400,如图2所示,多个光纤组500以及多根第二连接光纤600。
箱体100内部具有腔体,如图1所示,箱体100包括第一板体110,箱体100上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散热孔10a;
分光模块2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光单元210,第一分光单元210包括第一输入端口和多个第一输出端口,第一分光单元210设置于第一板体110上,且第一输入端口位于腔体内,多个第一输出端口位于腔体外;
多个第二分光单元300设置于第一板体110上,且与分光模块200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分光单元300包括第二输入端口、至少一个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三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与对应的分光模块200中的第一分光单元210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二输入端口位于腔体外,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三输出端口位于腔体内;
如图2所示,多个配线模块400与第二分光单元300一一对应设置,配线模块400包括壳体410和配线光纤420,壳体410设置于第一板体110上,且至少部分伸入腔体内,配线光纤420设置于壳体410内,配线光纤420的输出端位于腔体外,且能够伸出至壳体410外部;
多个光纤组500设置于腔体内,与分光模块200一一对应设置,光纤组500包括至少一根第一连接光纤510,与对应的分光模块200中的第一分光单元210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连接光纤510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一输入端口连通,第一连接光纤510的输入端与对应的第二输出端口连通;
多根第二连接光纤600设置于腔体内,且与配线模块400一一对应设置,第二连接光纤600的输出端与对应的配线光纤420的输入端连通,第二连接光纤600的输入端与第三输出端口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在进行光纤传输时,发射光纤的输出端接入第二分光单元300的第二输入口内,以使得光信号进入第二分光单元300内部,并在第二分光单元300的作用下,进行分光,一部分光信号从第二输出端口输出并通过第一连接光纤510传输至对应的第二分光单元300中,在第二分光单元300的作用下,进行分光,并通过第一输出端口入户,以实现光纤入户。
而另一部分光信号则会从第三输出端口输出并通过第二连接光纤600传输至对应的配线光纤420内,并通过配线光纤420传输至下一级光分配网集成单元10的第二分光单元300内。以此达到了光纤入户和多级光分配网集成单元10的相连通的同时实现。
由于多个第一分光单元210皆设置于第一板体110上,而第一板体110又属于箱体100,因此,第一分光单元210皆设置于箱体100上,即是将第一分光单元210集成化于箱体100上,便于对多个第一分光单元210进行集中管理,集成化程度高。
另外,由于在箱体100上开设有散热孔10a,因此散热孔10a能够对箱体100内部的多组分光模块200、多个第二分光单元300、多个配线模块400、多个光纤组500件以及多根第二连接光纤600等器件进行散热,从而保证上述器件的正常工作。
能够理解的是,第二输出端口的数量应该与对应的分光模块200中的第一分光单元210的数量相等。
其中,为了将第一分光单元210设置于第一板体110上,可以在第一板体110上开设多个与腔体连通的第一安装孔,使得第一分光单元210穿过第一安装孔,并使得第一输入端口位于腔体内,使得多个第一输出端口位于腔体外,并利用螺钉紧固等任何合适的方式将第一分光单元210固定在第一板体110上。
同理,为了将第二分光单元300设置于第一板体110上,可以在第一板体110上开设多个与腔体连通的第二安装孔,使得第二分光单元300穿过第二安装孔,并使得第二输入端口位于腔体外,使得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三输出端口位于腔体内,然后利用螺钉紧固等任何合适的方式将第二分光单元300固定在第一板体110上。
同理,为了将配线模块400设置于第一板体110上,可以在第一板体110上开设多个与腔体连通的第三安装孔,使得壳体410穿过第三安装孔,并至少部分伸入腔体内,然后利用螺钉紧固等任何合适的方式将壳体410固定在第一板体110上,并使得配线光纤420的输出端穿过壳体410并通过第三安装孔伸出至外部。
另外,考虑到实际用户的需求,上述第二分光单元300为不等比分光器,即入户的光纤中的光信号的功率和传输至配线光纤420中的光信号的功率所占的比例不同,例如,入户的光纤中的光功率:传输至配线光纤420中的光信号功率为30:70或者20:80或者10: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散热孔10a设置有两个,两个散热孔10a相对设置。
通过设置两个散热孔10a,由于两个散热孔10a相对设置,因此风在经过散热进入腔体内后,会形成对流,如此能够加快对腔体内部的器件的散热。
当然,也可以在箱体100上开设一个散热孔10a。
在此基础上,如图3所示,箱体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板体120和第三板体130,两个散热孔10a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二板体120上,两个散热孔10a中的另一个设置于第三板体130上。
通过将散热孔10a设置在第一板体110外的其它板体(第二板体120和第三板体130)上,如此一来,散热孔10a的开设不会占用第一板体110的面积,不会影响第一板体110上的器件的正常工作,更有利于空间布局。
当然,两个散热孔10a中的一个也可以开设在第一板体1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适应用户的需求,上述第一输出端口的类型可以采用方形光纤适配器450(square connector,SC)或者小方口光纤适配器450(Lucent connector,LC)或者圆形带螺纹光纤适配器450(ferrule contactor,FC)等,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光单元210可以包括PLC光分路器,第一分光单元210的第一输出端口可以设置两个、四个、八个或者十六个。
由于每个用户的需求不同,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第一分光单元210为等比分光器,且每个第一分光单元210的第一输出端口的个数不同。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每个第一分光单元210的第一输出端口的个数不同或者部分第一分光单元210的第一输出口的个数不同,因此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连接自己需要的第一输出端口,从而提高光纤入户的灵活性,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PLC光分路器的输出端口数目一定来说,本申请中的多个第一分光单元210的灵活性更高,更能适应用户的需求。
示例性地,多个第一分光单元210中的一部分的第一分光单元210的第一输出端口的数量为四,而多个第一分光单元210中的另一部分的第一分光单元210的第一输出端口的数量为八。如此用户在使用时,既可以连接具有四个第一输出端口的第一分光单元210,也可以连接具有八个第一输出端口的第一分光单元210,可选择性多。
当然,所有的第一分光单元210的第一输出端口的数量也可以都相等,例如每个第一分光单元210的第一输出端口的数量皆为四。
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如图1所示,每组分光模块200中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分光单元210,例如可以在每组分光模块200中设置四个第一分光单元210,如此可以增加第一分光单元210的个数,满足众多用户的需求。
当然,每组分光模块200也可以仅仅设置一个第一分光单元210。
在此基础上,如图3所示,多组分光模块200沿第一方向(图3中的X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如此可以使得每组分光模块200隔开设置,划分分明,可以使得光分配网集成单元10外观更加美观。且当不同的用户将入户光纤插入所需的第一输出端口内口,可以避免不同用户的入户光纤互相杂乱排布。
其中,第一方向可以与水平面平行。当然也可以是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向。
在此基础上,每组分光模块200内的多个第一分光单元210沿垂直于第一方向(图3中Y方向)间隔排布。即所有的第一分光单元210呈方形结构排布。如此可以使得光分配网集成单元10整体的外光更加美观。
在此基础上,如图3所示,沿垂直于第一方向上,分光模块200、对应的第二分光单元300、对应的配线模块400依次间隔排布。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分光模块200和对应的第二分光单元300、对应的配线模块400依次间隔排布,便于利用第一连接光纤510连接第一分光单元210和第二分光单元300、利用第二连接光纤600连接第二分光单元300和配线光纤420,使得其整体布局整齐。且由于第二分光单元300位于第一分光单元210和配线模块400之间,因此,可以降低第一连接光纤510和第二连接光纤600的长度,减少用料,降低成本。
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分光模块200、对应的第二分光单元300、对应的配线模块400组成一个分配模块,即本申请中设置了四个分配模块,如此可以使得一个分配模块代表一个通信运营商,例如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并预留最后一个分配模块,如此可以实现多个通信运营上的集成化管理,节省空间,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了便于分别每个通信运营商,可以将中国联通所代表的分配模块涂为橙色,将中国移动所代表的分配模块涂为绿色,将中国电信所代表的分配模块涂为蓝色,将预留的分配模块涂为白色,如此便于用户自动进行选择。
由于每个光分配网集成单元1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配线光纤420应该满足相邻的两个光分配网集成单元10之间的连接,例如其长度可以在15-20m之间。
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配线光纤420的自动收回,如图4所示,配线模块400包括滚柱430和发条弹簧440,滚柱430固定于壳体410内;发条弹簧440设置于壳体410内,且缠绕于滚柱430上,发条弹簧440的一端与滚柱430固定连接,配线光纤420缠绕于发条弹簧440上,发条弹簧440的另一端与配线光纤420连接,配线光纤420能够在发条弹簧440的作用下缩回壳体410内。
通过发条弹簧440和配线光纤420的配合,在将配线光纤420拉出至壳体410外部后,发条弹簧440会因为受力而发生形变,当取消施加在配线光纤420上的力后,在发条弹簧44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配线光纤420会被收回,如此便于配线光纤420的收回。
在此基础上,滚柱430沿第一方向,且平行于第一板体110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如此可以节省箱体100在第一方向上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配线光纤420的输出端与下一级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10连接,上述配线模块400还包括连接头,连接头连接于配线光纤420的输出端处,并使得连接头位于壳体410外部。如此不仅能够便于配线光纤420的输出端的连接,而且连接头也可以与壳体410的外壁接触,从而避免配线光纤420的输出端进入壳体410内,并与用户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第一分光单元210可拆卸,如图5所示,上述光分配网集成单元10还包括固定板700和多个第一插接头710,固定板700设置于腔体内;多个第一插接头710固定于固定板700上,且与第一分光单元210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插接头710插入对应的第一输入端口内,第一连接光纤510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一插接头710连接。
通过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一插接头710的配合,实现第一分光单元210的可拔插,当需要取下第一分光单元210时,只需要对第一分光单元210施加力,便可以使得第一分光单元210和第一插接头710分离,并使得第一分光单元210从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内取出;当需要安装第一分光单元210时,只需要将第一插接头710插入第一输入端口内,便能够实现第一分光单元210与第二分光单元300的连通,如此便于第一分光单元210的安装以及拆卸。
能够理解的是,为了便于第一插接头710的插入,第一输入端口可以设置为SC型,如此通用性强。
在此基础上,为了配线模块400的可拆卸,如图2所示,配线模块400还包括光纤适配器450,光纤适配器450固定于壳体410上,且光纤适配器450的输入端伸出至壳体410外部,且位于腔体内;如图5所示,光分配网集成单元10还包括多个第二插接头720,固定于固定板700上,且与光纤适配器450一一对应设置,第二插接头720插入对应的光纤适配器450的输入端内,第二连接光纤600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二插接头720连接。
通过光纤适配器450和第二插接头720的配合,实现配线模块400的可拔插,当需要取下配线模块400时,只需要对配线模块400施加力,便可以使得配线模块400和第二插接头720分离,从而将配线模块400从第三安装孔内取出;当需要安装配线模块400时,只需要将第二插接头720插入光纤适配器450的输入端内,便能够实现配线模块400与第二分光单元300的连通,如此便于配线模块400的安装以及拆卸。
其中,如图5所示,固定板700可以包括第一子板70a、两块第二子板70b和两块第三子板70c,第一插接头710固定在第一子板70a上,两块第二子板70b分别连接在第一子板70a相对的两边沿处,并分别与第一子板70a垂直,两块第三子板70c分别固定在两块第二子板70b远离第一子板70a的两边沿处,并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子板70b垂直,且分别向远离第一子板70a的方向延伸。将第三子板70c固定在腔体的内壁上。
通过上述设置,第二子板70b可以为第一连接光纤510和第二连接光纤600提供空间,便于第一连接光纤510与第一插接头710的连接,便于第二连接光纤600和第二插接头720的连接。
当然,固定板700也可以仅仅包括第一子板70a。
示例性地,为了便于第一插接头710和第二插接头720的插接,使得固定板700与第一板体110平行,如此可以沿垂直于固定板700的方向实现插拔,方便插接。
在此种情况下,当固定板700包括第一子板70a、第二子板70b和第三子板70c时,应使得第一子板70a与第一板体110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光分配网集成单元10还包括产品二维码800,产品二维码800设置于箱体100的外壁上。通过设置产品二维码800,用户在需要了解光分配网集成单元10时,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便于用户使用光分配网集成单元10。
其中,可以利用粘贴的方式将产品二维码800固定在箱体100的外壁上,或者也可以直接在箱体100的外壁上雕刻出产品二维码80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内部具有腔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散热孔;
多组分光模块,所述分光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光单元,所述第一分光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口和多个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一分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上,且所述第一输入端口位于所述腔体内,多个所述第一输出端口位于所述腔体外;
多个第二分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上,且与所述分光模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分光单元包括第二输入端口、至少一个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三输出端口,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与对应的所述分光模块中的所述第一分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输入端口位于所述腔体外,所述第二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三输出端口位于所述腔体内;
多个配线模块,与所述第二分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配线模块包括壳体和配线光纤,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上,且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腔体内,所述配线光纤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配线光纤的输出端位于所述腔体外,且能够伸出至所述壳体外部;
多个光纤组,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与所述分光模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光纤组包括至少一根第一连接光纤,与对应的所述分光模块中的所述第一分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光纤的输入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通;
多根第二连接光纤,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配线模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配线光纤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光纤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输出端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散热孔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两个所述散热孔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上,两个所述散热孔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三板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光单元为等比分光器,且每个所述第一分光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的个数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光单元为不等比分光器。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分光模块中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分光单元,多组所述分光模块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且每组分光模块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分光单元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分光模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分光单元、对应的所述配线模块依次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模块还包括:
滚柱,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发条弹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环绕于所述滚柱上,所述发条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滚柱固定连接,所述配线光纤环绕于所述发条弹簧上,所述发条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配线光纤连接,所述配线光纤能够在所述发条弹簧的作用下缩回所述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柱沿所述第一方向,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板体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腔体内;
多个第一插接头,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且与所述第一分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输入端口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接头的输出口内,所述第一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接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分配网集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模块还包括光纤适配器,所述光纤适配器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光纤适配器的输入端伸出至所述壳体外部,且位于所述腔体内;
所述光分配网集成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二插接头,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且与所述光纤适配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插接头插入对应的所述光纤适配器的输入端内,所述第二连接光纤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插接头连接。
CN202223541674.1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 Active CN218958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1674.1U CN218958919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1674.1U CN218958919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8919U true CN218958919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40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1674.1U Active CN218958919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89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18828B2 (en) Optical fiber power splitter module apparatus
US7837397B2 (en) Digital signal media conversion panel
EP1684449B1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radial optical distribution
US713945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using fiber optic arrays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U2018200618A1 (en) Polarity scheme for parallel-optics data transmission
EP3700105B1 (en) Light splitting apparatus
US9488795B1 (en) Optical patch panel
WO2011139535A1 (en) Quad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 (qsfp) adapter module
EP3822676A1 (en) Fiber optic network architecture using high fiber-count fiber optic connectors
CA2471175A1 (en) Apparatus for optical cable management in telecommunications cabinets
US10541754B2 (en) Reduced fiber count networks,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7490998B2 (en) Optical component package
JP2023538008A (ja) 光分割デバイス及び光分割システム
CN218958919U (zh)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
US10623838B1 (en) Optical transceivers with independently releasable fiber connectors
CN103023568A (zh) 线卡、光模块及光网络设备
WO2024021916A1 (zh) 一种可见光发射装置、光通信设备和光通信系统
CN219802499U (zh)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
CN218868233U (zh)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
CN219145528U (zh)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组件
CN212007741U (zh) 一种加装的mpo跳线插回损值测试装置
CN220933241U (zh) 一种插片式分路器
CN216622787U (zh) 高密度通道光分路器
CN219657915U (zh) 分光装置及分光组件
CN219871886U (zh) 一种新型光分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