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7580U - 复位结构、按键开关以及智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复位结构、按键开关以及智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57580U CN218957580U CN202223129996.5U CN202223129996U CN218957580U CN 218957580 U CN218957580 U CN 218957580U CN 202223129996 U CN202223129996 U CN 202223129996U CN 218957580 U CN218957580 U CN 2189575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
- reset
- keys
- switch
- key sw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JAYCNKDKIKZTAF-UHFFFAOYSA-N 1-chloro-2-(2-chlorophenyl)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C=CC=C1C1=CC=CC=C1Cl JAYCNKDKIKZTA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100084627 Neurospora crassa (strain ATCC 24698 / 74-OR23-1A / CBS 708.71 / DSM 1257 / FGSC 987) pcb-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4357 Electric shock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位结构、按键开关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复位结构应用于开关,包括至少两个复位件和承载件,各复位件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支撑其对应的开关的按键,且被设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响应按键的驱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形变的复位作用力,以在按键的作用力撤去时复位按键;承载件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位;其中,按键设置数量为X,复位件设置数量为Y,安装位设置数量为Z,形成如下关系:Y/X≤Z/X;当Y/X=Z/X时,各安装位都容纳有复位件,且X=Xmax,Xmax为按键开关所能容纳的按键的最大数量;当Y/X<Z/X时,至少有一个安装位未容纳有复位件;如此按键数量变更前后的开关中各按键所对应的复位件数量相同,使得各按键所受的复位作用力相近或相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位结构、按键开关以及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按压控制类产品具有复位结构,例如按键开关,具有按键、以及与按键相对应的复位结构,按键通过复位结构的复位作用力实现按键回弹,但是现有的按键开关,由于按键不同部位所受的复位作用力的不同,按键数量变更后,各按键所对应的复位件数量与变更前不同,按键所受的复位作用力与变更前差异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复位结构、按键开关以及智能控制系统,旨在解决因现有按键开关在变更按键数量后,按键所受的复位作用力与变更前差异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位结构,应用于开关,包括:
至少两个复位件,各所述复位件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支撑其对应的所述开关的按键,且被设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响应所述按键的驱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以在所述按键的作用力撤去时复位所述按键;以及,
承载件,所述承载件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位,各所述安装位被设置为容纳所述复位件;
其中,所述按键的设置数量为X,所述复位件的设置数量为Y,所述安装位的设置数量为Z,形成如下关系:Y/X≤Z/X;
当Y/X=Z/X时,各所述安装位都容纳有所述复位件,且X=Xmax,Xmax为所述按键开关所能容纳的按键的最大数量;
当Y/X<Z/X时,至少有一个所述安装位未容纳有所述复位件。
可选地,所述复位件与所述承载件一体成型设置;或者,
所述复位件与所述承载件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按键开关,包括:
至少一按键;以及,
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的复位件支撑所述按键,且被设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响应所述按键的驱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以在所述按键的作用力撤去时复位所述按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按键开关,包括:
至少一按键,所述按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按键开关,以使得所述按键开关具有第一布键状态、第二布键状态和第三布键状态中任意之一;以及,
至少一复位件,各所述复位件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支撑其对应的所述按键开关的按键,且被设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响应所述按键的驱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以在所述按键的作用力撤去时复位所述按键;
其中,在所述第一布键状态时,所述按键开关具有三个按键;
在所述第二布键状态时,所述按键开关具有两个按键;
在所述第三布键状态时,所述按键开关具有一个按键;
且三个状态下各所述按键对应的复位件数量相同。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布键状态时,所述复位件设置有六个,各所述按键对应有两个所述复位件;
在所述第二布键状态时,所述复位件设置有四个,各所述按键对应有两个所述复位件;
在所述第三布键状态时,所述复位件设置有两个,所述按键对应有两个所述复位件。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布键状态时,所述复位件设置有六个,各所述按键对应有两个所述复位件;
在所述第二布键状态时,所述复位件设置有四个,各所述按键对应有两个所述复位件;
在所述第三布键状态时,所述复位件设置有两个,所述按键对应有两个所述复位件。
可选地,所述按键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各所述按键的侧面与邻近于该侧面的复位件之间的水平距离设为L,且L≤2cm;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可选地,所述按键开关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用于安装所述复位件,且与所述复位件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按键开关,包括:
壳体,具有一容纳腔;
至少一按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且所述按键的至少部分部位可响应一操控力而相对所述壳体产生枢转运动;
至少一复位件,所述复位件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支撑其对应的一所述按键,且被设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响应于所述枢转运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以在所述操控力撤去时复位所述按键;以及,
至少一安装位,被设置为容纳所述复位件;
其中,所述按键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每个按键至少对应一个所述复位件,且各所述按键的侧面与邻近于该侧面的复位件之间的水平距离设为L,且L≤2cm;
所述按键的设置数量为X,所述复位件的设置数量为Y,所述安装位的设置数量为Z,形成如下关系:Y/X≤Z/X;
当Y/X=Z/X时,各所述安装位都容纳有所述复位件,且X=Xmax,Xmax为所述按键开关所能容纳的按键的最大数量;
当Y/X<Z/X时,至少有一个所述安装位未容纳有所述复位件;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可选地,所述按键开关还包括:
PCB板和供电单元,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PCB板与所述供电单元电连接;
检测件,设于所述PCB板,且可响应于所述枢转运动被触发;以及,
通信模块,设于所述PCB板,且与所述检测件通过所述PCB板和所述供电单元电连接,用以接收所述检测件的触发信号,并向外发送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PCB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发光件;
所述按键对应所述发光件开设有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与所述发光件之间设有导光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包括:
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开关;以及,
至少一电器,所述按键开关与所述电器通信连接,以控制所述电器的运行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复位结构、按键开关及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复位结构应用于开关,所述复位结构至少包括两个复位件,所述开关的各按键通过其对应的所述复位件实现按压后回弹复位,而所述按键的设置数量可变,可在单键与多键之间切换配置数目,实现所述开关的单路或多路控制功能切换;但是不论所述按键的设置数量如何变更,所述按键的设置数量X、所述复位件的设置数量Y和所述安装位的设置数量Z之间的关系均要满足Y/X≤Z/X,其中,“Y/X”可以理解为各所述按键所对应的所述复位件的实际设置数量,“Z/X”可以理解为各所述按键所对应的所述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即各所述按键所对应的所述复位件的预设数量,而“Y/X≤Z/X”可以理解为各所述按键所对应的复位件的实际设置数量与各所述按键所对应的复位件的预设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的,当Y/X=Z/X时,所述实际设置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相同,即所述复位件的数量与所述安装位的数量相匹配,各所述安装位都容纳有所述复位件,且X=Xmax,也就是说,此时,所述开关上设置有其所能设置最大数量的按键和复位件,而当Y/X<Z/X时,所述实际设置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不同,即所述复位件的数量与所述安装位的数量并不匹配,至少有一个所述安装位未容纳有所述复位件,此时,所述按键数量并未设置为最大数量,以上也就是说,所述复位件的数量也可变更,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的设置数量可随所述按键数量的变更而变更,以此使得按键数量变更后的开关中各按键所对应的复位件的数量,与按键数量变更前的开关中各按键所对应的复位件的数量相同,从而使得按键数量变更后的开关中各按键所受的复位作用力与按键数量变更前的开关中各按键所受的复位作用力相近或相同,进而减小所述开关的按压手感在按键数量变更前后的差异,其差异之小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忽略,方便用户使用,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开关(单键无线开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复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开关(双键无线开关)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复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开关(三键无线开关)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开关(三键墙壁开关)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复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般按压控制类产品具有复位结构,例如按键开关,具有按键、以及与按键相对应的复位结构,按键通过复位结构的复位作用力实现按键回弹,但是现有的按键开关,由于按键不同部位所受的复位作用力的不同,按键数量变更后,各按键所对应的复位件数量与变更前不同,按键所受的复位作用力与变更前差异较大。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位结构,图2、图4和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位结构一些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7,所述复位结构1包括至少两个复位件11以及承载件12,各所述复位件11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支撑其对应的所述开关的按键2,且被设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响应所述按键2的驱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以在所述按键2的作用力撤去时复位所述按键2;所述承载件12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位121,各所述安装位121被设置为容纳所述复位件11;其中,所述按键2的设置数量为X,所述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为Y,所述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为Z,形成如下关系:Y/X≤Z/X;当Y/X=Z/X时,各所述安装位121都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且X=Xmax,Xmax为所述按键开关100所能容纳的按键2的最大数量;当Y/X<Z/X时,至少有一个所述安装位121未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按键2的数量可变,即所述按键2可在单键与多键之间切换配置数目,实现所述开关的单路或多路控制功能切换;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不论所述按键2的设置数量如何变更,所述按键2的设置数量X、所述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Y和所述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Z之间的关系均要满足Y/X≤Z/X,其中,“Y/X”可以理解为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所述复位件11的实际设置数量,“Z/X”可以理解为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所述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即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所述复位件11的预设数量,而“Y/X≤Z/X”可以理解为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复位件11的实际设置数量与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复位件11的预设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的,当Y/X=Z/X时,所述实际设置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相同,即所述复位件11的数量与所述安装位121的数量相匹配,各所述安装位121都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且X=Xmax,也就是说,此时,所述开关上设置有其所能设置最大数量的按键2和复位件11,而当Y/X<Z/X时,所述实际设置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不同,即所述复位件11的数量与所述安装位121的数量并不匹配,至少有一个所述安装位121未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此时,所述按键2数量并未设置为最大数量,以上也就是说,所述复位件11的数量也可变更,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可随所述按键2数量的变更而变更,以此使得按键2数量变更后的开关中各按键2所对应的复位件11的数量,与按键2数量变更前的开关中各按键2所对应的复位件11的数量相同,从而使得按键2数量变更后的开关中各按键2所受的复位作用力与按键2数量变更前的开关中各按键2所受的复位作用力相近或相同,进而减小所述开关的按压手感在按键2数量变更前后的差异,其差异之小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忽略,方便用户使用,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感。
进一步说明,以三键开关为例,该开关中所述按键2最大设置数量为三个,且该开关中所述安装位121最大设置数量为六个,在按键2数量变更前,所述按键开关100被设置为双键开关(请参阅图3和图4),即所述按键2设置有两个,且对应的,六个所述安装位121中有四个所述安装位121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即各所述按键2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复位件11支撑复位,此时,所述按键2的设置数量X、所述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Y和所述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Z之间的关系满足Y/X<Z/X,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所述复位件11的实际设置数量,与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所述安装位121的实际设置数量不同,其中有两个所述安装位121未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再按键2数量进行变更后,所述开关可被设置为单键开关或三键开关,其中,当所述按键开关100被设置为单键开关时(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按键2设置有一个,对应的,六个所述安装位121中可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位121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即该所述按键2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复位件11,此时,所述按键2的设置数量X、所述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Y和所述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Z之间的关系也满足Y/X<Z/X,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所述复位件11的实际设置数量与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所述安装位121的实际设置数量不同,其中有四个所述安装位121未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如此,单键开关中的按键2与双键开关中的各按键2均被两个所述复位件11支撑复位,使得单键开关中的按键2所受的复位作用力与双键开关中各按键2所受的复位作用力之间的差异较小,且该差异小至用户使用时可忽略;当所述开关被设置为三键开关时(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按键2设置有三个,对应的,六个所述安装位121均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此时,所述按键2的设置数量X、所述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Y和所述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Z之间的关系满足Y/X=Z/X,在所述开关中的按键2数量被设置为最大数量三个时,所述复位件11的数量与所述安装位121的数量相匹配,所述复位件11也设置有六个,同时,三键开关中的各按键2与双键开关中的各按键2均被两个所述复位件11支撑复位,使得三键开关中的各按键2所受的复位作用力与双键开关中各按键2所受的复位作用力之间的差异较小,且该差异小至用户使用时可忽略。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1至图7,所述第一方向为方向F1。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复位件11与所述承载件12的连接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是所述复位件11与所述承载件12一体成型设置,例如一体注塑成型,加工简单,也可以是所述复位件11与所述承载件12可拆卸连接设置,例如卡接等等,方便拆卸更换。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11与所述承载件12一体注塑成型,更具体的,无论是生产单键开关产品,还是双键开关产品、三键开关产品等等,所有产品的复位结构1均采用同一模具制备,不仅所有开关产品的所述复位结构1的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相同,所有开关产品的所述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也相同,同时,各所述复位结构1中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与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相匹配,此时,所述复位结构1可以适配于可以容纳最大设置数量按键2的开关、以及具有小于最大设置数量按键2的开关,以按键2最大设置数量为三个、且各按键2对应两个复位件11、以及所述复位件11为弹性臂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复位结构1的承载件12上设有六个所述安装位121以及六个所述弹性臂,如此,可以直接适配于三键开关,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裁剪、折断等工艺方法减少所述弹性臂的设置数量变更为四个,以适配于双键开关,或者进一步减少所述弹性臂的设置数量变更为两个,以适配于单键开关,从而既可以提高产品组装的灵活性,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当然,也可以在生产前通过微调模具分别生产出具有不同数量弹性臂的开关,简单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复位结构1既可以适用于墙壁开关(请参阅图6),也可适用于无线开关(请参阅图1、图3和图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复位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7,所述复位结构1应用于开关,所述复位结构1包括至少两个复位件11,各所述复位件11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支撑其对应的所述开关的按键2,且被设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响应所述按键2的驱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以在所述按键2的作用力撤去时复位所述按键2;其中,所述按键2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21,每个按键2至少对应一个所述复位件11,且各所述按键2的侧面21与邻近于该侧面21的复位件11之间的水平距离设为L,且L≤2cm;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复位结构1的所述复位件11作用于对应的所述按键2,实现按键2按压后回弹复位,又所述按键2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21,每个按键2至少对应一个所述复位件11,且各所述按键2的侧面21与邻近于该侧面21的复位件11之间的水平距离设为L,且L≤2cm,如此,通过对邻近于所述按键2侧面21的复位件11的位置的设置,使得所述按键2上对应该复位件11的部位,与所述按键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边缘部位邻近或者相对应,从而在按压所述按键2边缘时,相邻近的复位件11克服所述形变产生的复位作用力较大,能够保证所述按键2边缘部位充分受力以顺利回弹复位,使得用户按压手感顺畅,避免出现卡涩情况,方便后续使用,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个所述按键2对应的所述复位件11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等等,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按键2对应有两个所述复位件11,且每个所述复位件11与其相邻近的按键2侧面21之间的水平距离均小于或等于2cm,从而保证在按压所述按键2的边缘部位时,所述按键2能够顺利回弹复位,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感。
还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1至图7,所述第一方向为方向F1,所述第二方向为方向F2。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复位件11的形式不受限制,只要具有弹性即可,具体的,所述复位件11包括弹性臂、弹簧、弹片、和/或泡棉。更具体的,请参阅图1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11为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开关连接,且自其与所述开关连接的一端向朝向所述按键2的方向倾斜延伸设置。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复位件11的材质也不受限制,所述复位件11的材质可以是塑胶材质,也可以是金属材质等等,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11的材质为塑胶材质,成本低,且加工简单。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复位件11的复位作用力被设置为小于或等于20N,经过多次试验测得,当所述复位件11的复位作用力小于或等于20N时,所述复位件11的复位作用力不会过大,使得用户使用较小的力便能顺畅完成按压,省力方便。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复位作用力为在所述按键2的作用力撤去时,所述复位件11克服形变的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按键开关100,所述按键开关100包括至少一按键2、以及复位结构1,所述复位结构1的复位件11支撑所述按键2,且被设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响应所述按键2的驱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以在所述按键2的作用力撤去时复位所述按键2,保证用户使用顺畅方便,给用户提供较佳的手感。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复位结构1即为上述的复位结构1,因此,所述按键开关100包括上述的复位结构1的全部技术特征,所述按键开关100也具有上述全部技术特征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按键开关100,所述按键开关100包括至少一按键2以及至少一复位件11,所述按键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按键开关100,以使得所述按键开关100具有第一布键状态、第二布键状态和第三布键状态中任意之一;各所述复位件11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支撑其对应的所述按键开关100的按键2,且被设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响应所述按键2的驱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以在所述按键2的作用力撤去时复位所述按键2;其中,在所述第一布键状态时,所述按键开关100具有三个按键2;在所述第二布键状态时,所述按键开关100具有两个按键2;在所述第三布键状态时,所述按键开关100具有一个按键2;且三个状态下各所述按键2对应的复位件11数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由于所述按键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按键开关100,因此,所述按键2的数量可变,即所述按键2可在单键与多键之间切换配置数目,进而使得所述按键开关100具有第一布键状态、第二布键状态和第三布键状态中任意之一,即所述按键开关100的状态可变,实现所述按键开关100的单路或多路控制功能切换,提高所述按键开关100的实用性;其中,无论所述按键2的配置数量如何变更,即所述按键开关100的状态如何变化,三个状态下的各所述按键2对应的复位件11的数量相同,即在三个状态中任一状态变化至另一状态时,状态变化前的按键开关100中各按键2对应的复位件11数量与状态变化后的按键开关100中各按键2对应的复位件11数量相同,以此使得状态变化前按键开关100的按键2响应的复位作用力与状态变化后按键开关100的按键2响应的复位作用力相近或相同,从而使得用户在按键2数量变更前后具有相同的使用体验感,方便用户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按键开关100的厚度方向,请参阅图1至图7,所述第一方向为方向F1。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在所述第一布键状态时,所述复位件22设置有六个,各所述按键3对应有两个所述复位件11;请参阅图3和图4,在所述第二布键状态时,所述复位件11设置有四个,各所述按键2对应有两个所述复位件11;请参阅图1和图2,在所述第三布键状态时,所述复位件11设置有两个,所述按键2对应有两个所述复位件11,也就是说,所述按键开关100处于三个状态中任一状态,该状态下的各所述按键2均对应有两个所述复位件11,以此保证对于三个状态的按键开关100,用户体验感相似或相同,方便用户使用,且各所述按键2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复位件11对应,使得所述按键2受力均匀,且成本低。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用户在按压所述按键2的边缘部位时,所述按键2的边缘部位无法充分受力回弹复位,影响用户后续的使用,所述按键2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21,各所述按键2的侧面21与邻近于该侧面21的复位件11之间的水平距离设为L,且L≤2cm;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设置;如此,通过对邻近于按键2侧面21的复位件11的位置设置,使得所述按键2对应该复位件11的部位邻近于所述按键2的边缘部位或者对应于所述按键2的边缘部位,从而使得所述按键2的边缘部位能够充分受力于所述复位件11顺利回弹复位,避免出现卡涩情况,方便用户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按键开关100的宽度方向,请参阅图1至图7,所述第二方向为方向F2。
具体的,所述按键开关100还包括承载件12,所述承载件12用于安装所述复位件11,且与所述复位件11一体注塑成型,加工简单。更具体的,所述承载件12上设有六个安装位121,各所述安装位121用于容纳一所述复位件11,在所述第一布键状态时,六个所述安装位121均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在所述第二布键状态时,六个所述安装位121中只有四个所述安装位121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在所述第三布键状态时,六个所述安装位121中只有两个所述安装位121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11为弹性臂,在生产过程中,无论按键开关产品配置多少数量的按键2,可均统一先生产具有六个弹性臂的按键开关,后续再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通过裁剪、折断等工艺方法减少弹性臂的数量,变更为四个或两个,以此适配于双键开关或单键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开关100还具有一壳体31,所述承载件12与所述壳体31的连接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等等,也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一体成型等等。更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12与所述壳体31一体成型,如此,在变更所述复位件11的数量时,也可通过直接更换具有不同复位件11数量的承载件12实现,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按键开关100,请参阅图1、图3和图5,所述按键开关100包括壳体31、至少一按键2、至少一复位件11、以及至少一安装位121,所述壳体31具有一容纳腔,所述按键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且所述按键2的至少部分部位可响应一操控力而相对所述壳体31产生枢转运动,所述复位件11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支撑其对应的一所述按键2,且被设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响应于所述枢转运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以在所述操控力撤去时复位所述按键2,所述安装位121被设置为容纳所述复位件11;其中,所述按键2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21,每个按键2至少对应一个所述复位件11,且各所述按键2的侧面21与邻近于该侧面21的复位件11之间的水平距离设为L,且L≤2cm;所述按键2的设置数量为X,所述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为Y,所述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为Z,形成如下关系:Y/X≤Z/X;当Y/X=Z/X时,各所述安装位121都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且X=Xmax,Xmax为所述按键开关100所能容纳的按键2的最大数量;当Y/X<Z/X时,至少有一个所述安装位121未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对邻近于所述按键2侧面21的复位件11的位置的设置,使得所述按键2上对应该复位件11的部位,与所述按键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边缘部位邻近或者相对应,从而在按压所述按键2边缘时,相邻近的复位件11克服所述形变产生的复位作用力较大,能够保证所述按键2边缘部位充分受力以顺利回弹复位,使得用户按压手感顺畅,避免出现卡涩情况,方便后续使用,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感。
同时,所述按键2通过与所述壳体3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实现其数量设置可变,即所述按键2可在单键与多键之间切换配置数目,实现所述按键开关100的单路或多路控制功能切换。
另外,不论所述按键2的设置数量如何变更,所述按键2的设置数量X、所述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Y和所述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Z之间的关系均要满足Y/X≤Z/X,其中,“Y/X”可以理解为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所述复位件11的实际设置数量,“Z/X”可以理解为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所述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即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所述复位件11的预设数量,而“Y/X≤Z/X”可以理解为所述实际设置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的,当Y/X=Z/X时,所述实际设置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相同,即所述复位件11的数量与所述安装位121的数量相匹配,各所述安装位121都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且X=Xmax,也就是说,此时,所述按键开关100上设置有其所能设置最大数量的按键2和复位件11,而当Y/X<Z/X时,所述实际设置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不同,即所述复位件11的数量与所述安装位121的数量并不匹配,至少有一个所述安装位121未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此时,所述按键2数量并未设置为最大数量,以上也就是说,所述复位件11的数量也可变更,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可被设置为随所述按键2数量的变更而变更,以此使得按键2数量变更后的按键开关100中各按键2所对应的复位件11的数量,与按键2数量变更前的按键开关100中各按键2所对应的复位件11的数量相同,从而使得按键2数量变更后的按键开关100中各按键2所受的复位作用力与按键2数量变更前的按键开关100中各按键2所受的复位作用力相近,进而减小所述按键开关100的按压手感在按键2数量变更前后的差异,其差异之小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忽略,方便用户使用,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感。
具体的,以具有所述按键2最大设置数量为三个、以及所述安装位121最大设置数量为六个的按键开关100为例,在按键2数量变更前,所述按键开关100被设置为双键开关(请参阅图3和图4),即所述按键2设置有两个,且对应的,六个所述安装位121中有四个所述安装位121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即各所述按键2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复位件11支撑复位,此时,所述按键2的设置数量X、所述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Y和所述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Z之间的关系满足Y/X<Z/X,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所述复位件11的实际设置数量与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所述安装位121的实际设置数量不同,其中有两个所述安装位121未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再按键2数量进行变更后,所述按键开关100可被设置为单键开关或三键开关,其中,当所述按键开关100被设置为单键开关时(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按键2设置有一个,对应的,六个所述安装位121中可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位121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即该按键2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复位件11,此时,所述按键2的设置数量X、所述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Y和所述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Z之间的关系也满足Y/X<Z/X,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所述复位件11的实际设置数量与各所述按键2所对应的所述安装位121的实际设置数量不同,其中有四个所述安装位121未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如此,单键开关中的按键2与双键开关中的各按键2均被两个所述复位件11支撑复位,使得单键开关中的按键2所受的复位作用力与双键开关中各按键2所受的复位作用力之间的差异较小,且该差异小至用户使用时可忽略;当所述按键开关100被设置为三键开关时(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按键2设置有三个,对应的,六个所述安装位121均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此时,所述按键2的设置数量X、所述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Y和所述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Z之间的关系满足Y/X=Z/X,在所述按键开关100中的按键2数量被设置为最大数量三个时,所述复位件11的数量与所述安装位121的数量相匹配,所述复位件11也设置有六个,同时,三键开关中的各按键2与双键开关中的各按键2均被两个所述复位件11支撑复位,使得三键开关中的各按键2所受的复位作用力与双键开关中各按键2所受的复位作用力之间的差异较小,且该差异小至用户使用时可忽略。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复位件11的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是弹性臂,也可以是弹片等等,具体的,请参阅图1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11为弹性臂,且自其与所述安装位121连接的一端向朝向所述按键2的方向倾斜设置。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按键开关100的厚度方向,请参阅图1至图7,所述第一方向为方向F1;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按键开关100的宽度方向,请参阅图1至图7,所述第一方向为方向F2。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开关100还包括PCB板4和供电单元5、检测件6、以及通信模块7,所述PCB板4和所述供电单元5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PCB板4与所述供电单元5电连接,所述检测件6设于所述PCB板4,且可响应于所述枢转运动被触发,所述通信模块7设于所述PCB板4,且与所述检测件6通过所述PCB板4和所述供电单元5电连接,用以接收所述检测件6的触发信号,并向外发送控制信号;其中,所述PCB板4上设有至少一个发光件8,所述按键2对应所述发光件8开设有第一透光孔2222,所述第一透光孔22与所述发光件8之间设有导光件9,如此,当所述检测件6被触发时,所述发光件8通电发光闪烁一次,光线通过所述导光件9传递至所述按键2的第一透光孔22显光,提示用户,方便用户使用;而所述导光件9具有聚集和指引光线的作用,有利于在光线传播中减少损耗,提高显示亮度。更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发光件8包括LED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检测件6可以是微动开关、轻触开关、薄膜开关或压电开关等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光件9的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是导光柱,也可以是匀光膜91等等,具体的,可根据所述按键2的材质选择所述导光件9,更具体的,当所述按键2的材质为塑胶材质或金属材质,所述导光件9可以是导光柱,所述导光柱与所述第一透光孔22过盈配合,使得所述导光柱与所述按键2装配稳定,保证所述按键2的显光效果;当所述按键2的材质为玻璃材质时,由于玻璃的透明度较高,因此所述导光件9设置为匀光膜91更为合适,使得所述按键2显示的光晕更加均匀、柔和、饱满,提高美观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按键2包括与所述壳体31连接的按键主板23、以及设于所述按键主板23背向所述复位件11一侧的按键面板24,所述按键面板24为玻璃面板241,所述导光件9为匀光膜91,提高所述玻璃面板241显示的光晕的均匀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3和图5,所述壳体31包括底壳31和中盖32,所述中盖32可拆卸地盖设于部分所述底壳31上形成电子元器件容置腔,所述容纳腔包括所述电子元器件容置腔,所述PCB板4、所述供电单元5、所述检测件6和所述通信模块7设于所述电子元器件容置腔内;所述中盖32的设置可以保护所述PCB板4、所述检测件6、所述通信模块7和所述供电单元5等电子元件,且具有电气隔离的作用,请参阅图6,当所述按键开关100为墙壁开关时,所述供电单元5包括电源板,所述电源板与所述PCB板4和外部电源电连接,以供电于所述检测件6和所述通信模块7,由于所述电源板上载有强电,所述中盖32的设置可以防止用户拆卸所述按键2后有触电风险,提高安全性能,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设计。更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3和图5,所述中盖32对应所述发光件8开设有第二透光孔321,所述匀光膜91设于所述中盖32,且对应所述第二透光孔321设置,增强显光效果。当然,同时也可以在所述按键2上再设一所述导光件9,可以是导光柱,也可以是匀光膜91等等,进一步增强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中盖32朝向所述按键2的一侧向朝向所述底壳31的一侧凹陷形成导光槽,所述导光槽的底壁对应所述发光件8开设有所述第二透光孔321,所述匀光膜91贴附于所述导光槽的底壁,且对应所述第二透光孔321设置。其中,所述导光槽的侧壁还具有挡光、聚光的作用,以此限定发光件8的显光范围,防止部分光线照射至邻近的其它所述按键2的第一透光孔22,避免给用户提供错误提示。
当然,也可以在所述按键2上设置一匀光膜91,该匀光膜91对应所述第一透光孔22设置,且该匀光膜91可以设于所述按键主板23朝向所述壳体31的一侧,也可以设于所述玻璃面板241朝向所述壳体31的一侧,以进一步增强显光效果。
具体的,所述按键开关100还包括一布键框,所述布键框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壳体31的周缘,所述布键框具有第一框口端、以及与所述第一框口端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框口端,所述按键2安装于所述第一框口端,所述布键框内安装有一承载件12,所述承载件12呈板状,包括安装区域和避让区域,所述安装区域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位121,以容纳所述复位件11,所述避让区域设于按键2的部分部位与所述检测件6之间,且开设有避让通孔,用以供所述按键2相对所述壳体31产生枢转运动时穿过触发所述检测件6。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按键2和所述承载件12分别与所述布键框的连接方式不受限制,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2和所述安装板均与所述布键框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使用。
具体的,基于上述“各所述按键2包括与所述壳体31连接的按键主板23、以及设于所述按键主板23背向所述复位件11一侧的按键面板24”的实施例,所述按键面板24为塑胶面板、金属面板和玻璃面板241中至少之一,即所述按键主板23与不同材质的所述按键面板24装配可形成不同材质的所述按键2,同时,所述按键主板23具有朝向所述按键面板24且与所述按键面板24抵接的装饰面,所述装饰面与所述按键面板24相匹配,使得所述按键面板24与所述按键主板23贴合紧密,保证所述按键开关100的按压手感,使得用户按压感觉良好;另外,所述装饰面为弧度小于π/12的弧面,或者为弧度等于2nπ的弧面,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而所述按键面板24与所述装饰面相匹配,因此所述按键面板24也具有一定的弧度,且与所述装饰面的弧度相同,使得所述按键2整体也具有弧度,又所述装饰面为弧度小于π/12的弧面或者为弧度等于2nπ的弧面,即所述装饰面可设计为一定弧度内的不同弧面,对应的可形成不同弧度的所述按键2,实现产品多样化设计,给人不同的视觉效果,匹配不同的装修风格;并且,当所述按键面板24的材质为玻璃等易碎材质时,具有弧度的所述按键2具有一定的韧性,从而在被完全按压时可轻微形变,避免受力过大发生破碎,提高实用性;当然,所述装饰面可被设计为不同弧度的弧面,在加工上提供了一定弧度的加工误差,使得加工更加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按键主板23的材质为塑胶材质,其具有弹性,方便与所述壳体31组装,且成本低,加工简单方便。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按键面板24与所述按键主板23的连接方式不受限制,可以是粘接,也可以是卡接等等,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主板23与所述按键面板24通过双面胶进行粘接,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更具体地,部分所述装饰面向朝向所述按键面板24的方向凸出设置,以形成所述弧面,又所述按键面板24与所述装饰面相匹配,因此对应所述装饰面凸出部分设置的所述按键面板24部分也凸出设置,相当于所述按键2的部分的厚度增加,从而在所述按键2受力按压时,可增加对所述操控力的缓冲效果,提高实用性,并且凸出设置使得所述按键2整体外观美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各所述按键2被其对应的所述复位件11支撑复位,即在一所述按键2被按压时,其它未受力按压的所述按键2被其对应的所述复位件11所支撑保持处于静止状态,使得多个所述按键2之间相互独立设置,也就是说多个所述按键2之间的活动互不干涉,可分别独立控制其电连接的电器,降低每一电器控制电路的安装使用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又由于各所述按键2电连接的电器不同,因此为了方便用户操控,各所述按键2上设有一按键2标识,用于提示用户该按键2所对应的电器。具体的,所述按键面板24为玻璃面板241,所述玻璃面板241朝向所述按键主板23的一侧面经镭雕形成按键2标识,所述按键2标识包括文字和图案中至少一个,如此,既方便提示用户使用,又因所述按键2标识形成于玻璃面板241的朝向所述按键主板23的一侧面即所述按键2的内表面,保证了所述按键面板24背向所述按键主板23的一侧面的平整度,即所述按键2的外表面的平整度,提高所述按键开关100的整体美观性。更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玻璃面板241为AG玻璃,相较普通玻璃具有较低反射比。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玻璃面板241也可采用丝印工艺形成所述按键2标识。
具体的,各所述按键2与所述壳体31之间设有枢转结构,所述枢转结构包括间隙配合的枢转轴和转轴孔,所述枢转轴和所述转轴孔中之一设于所述按键2,另一设于所述壳体31,所述枢转轴和所述转轴孔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按键2能够响应所述操控力相对所述壳体31产生枢转运动。更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2与所述布键框的安装板之间设有所述枢转结构,且所述枢转轴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转轴孔设于所述按键2,方便组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按键开关100,请参阅图1、图3和图5,所述按键开关100包括壳体31、至少一按键2、PCB板4和供电单元5、至少一发光件8、以及至少一复位件11,所述壳体31具有一容纳腔;所述按键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且所述按键2的至少部分部位可响应一操控力而相对所述壳体31产生枢转运动;所述PCB板4和所述供电单元5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PCB板4与所述供电单元5电连接;所述发光件8设于所述PCB板4;所述复位件11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支撑其对应的一所述按键2,且被设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响应于所述枢转运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以在所述操控力撤去时复位所述按键2;其中,所述按键2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21,每个按键2至少对应一个所述复位件11,且各所述按键2的侧面21与邻近于该侧面21的复位件11之间的水平距离设为L,且L≤2cm;所述按键2对应所述发光件8开设有第一透光孔22,所述第一透光孔22与所述发光件8之间设有导光件9;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对邻近于所述按键2侧面21的复位件11的位置的设置,使得所述按键2上对应该复位件11的部位,与所述按键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边缘部位邻近或者相对应,从而在按压所述按键2边缘时,相邻近的复位件11克服所述形变产生的复位作用力较大,能够保证所述按键2边缘部位充分受力以顺利回弹复位,使得用户按压手感顺畅,避免出现卡涩情况,方便后续使用,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感。同时,所述按键2通过与所述壳体3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实现其数量设置可变,即所述按键2可在单键与多键之间切换配置数目,实现所述按键开关100的单路或多路控制功能切换。另外,当所述按键2被按压时,所述发光件8通电发光闪烁一次,光线通过所述导光件9传递至所述按键2的第一透光孔22显光,提示用户,方便用户使用;而所述导光件9具有聚集和指引光线的作用,因此,通过在所述第一透光孔22和所述发光件8之间设置所述导光件9,有利于在光线传播中减少损耗,提高显示亮度,增强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按键开关100的厚度方向,请参阅图1至图7,所述第一方向为方向F1;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按键开关100的宽度方向,请参阅图1至图7,所述第一方向为方向F2。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按键2包括与所述壳体31连接的按键主板23、以及设于所述按键主板23背向所述复位件11一侧的按键面板24,所述按键面板24为玻璃面板241,所述导光件9为匀光膜91,提高所述玻璃面板241显示的光晕的均匀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3和图5,所述壳体31包括底壳31和中盖32,所述中盖32可拆卸地盖设于部分所述底壳31上形成电子元器件容置腔,所述容纳腔包括所述电子元器件容置腔,所述PCB板4、所述供电单元5、所述检测件6和所述通信模块7设于所述电子元器件容置腔内;所述中盖32对应所述发光件8开设有第二透光孔321,所述匀光膜91设于所述中盖32,且对应所述第二透光孔321设置,增强显光效果。
具体的,请参阅图1至图7,所述壳体31上设有至少一安装位121,被设置为容纳所述复位件11;其中,所述按键2的设置数量为X,所述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为Y,所述安装位121的设置数量为Z,形成如下关系:Y/X≤Z/X;其中,当Y/X=Z/X时,各所述安装位121都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且X=Xmax,Xmax为所述按键开关100所能容纳的按键2的最大数量;当Y/X<Z/X时,至少有一个所述安装位121未容纳有所述复位件11。如此,所述复位件11的数量也可变更,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11的设置数量可随所述按键2数量的变更而变更,以此使得按键2数量变更后的按键开关100中各按键2所对应的复位件11的数量,与按键2数量变更前的按键开关100中各按键2所对应的复位件11的数量相同,从而使得按键2数量变更后的按键开关100中各按键2所受的复位作用力,与按键2数量变更前的按键开关100中各按键2所受的复位作用力相近,进而减小所述按键开关100的按压手感在按键2数量变更前后的差异,其差异之小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忽略,方便用户使用,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感。
具体的,基于上述“各所述按键2包括与所述壳体31连接的按键主板23、以及设于所述按键主板23背向所述复位件11一侧的按键面板24”的实施例,所述按键面板24为塑胶面板、金属面板和玻璃面板241中至少之一,所述按键主板23具有朝向所述按键面板24且与所述按键面板24抵接的装饰面,所述装饰面与所述按键面板24相匹配,所述装饰面为弧度小于π/12的弧面,或者为弧度等于2nπ的弧面,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使得所述按键主板23与不同材质的所述按键面板24装配可形成不同材质的所述按键2,同时,所述装饰面可设计为一定弧度内的不同弧面,对应的可形成不同弧度的所述按键2,实现产品多样化设计,给人不同的视觉效果,匹配不同的装修风格;并且,当所述按键面板24的材质为玻璃等易碎材质时,具有弧度的所述按键2具有一定的韧性,从而在被完全按压时可轻微形变,避免受力过大发生破碎,提高实用性;当然,所述装饰面可被设计为不同弧度的弧面,在加工上提供了一定弧度的加工误差,使得加工更加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面板24为玻璃面板241,所述玻璃面板241朝向所述按键主板23的一侧面经镭雕形成按键2标识,所述按键2标识包括文字和图案中至少一个,如此,通过设置所述按键2标识为用户提供使用提示,增强便利性;另外,因所述按键2标识形成于玻璃面板241的朝向所述按键主板23的一侧面即所述按键2的内表面,保证了所述按键面板24背向所述按键主板23的一侧面的平整度,即所述按键2的外表面的平整度,提高所述按键开关100的整体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按键开关100既可以是无线开关(请参阅图1),也可以是墙壁开关(请参阅图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按键开关100以及至少一电器,所述按键开关100与所述电器通信连接,以控制所述电器的运行状态,实现全屋智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智能生活服务。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按键开关100即为上述的按键开关100,因此,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的按键开关100的全部技术特征,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也具有上述全部技术特征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器包括灯具、智能窗帘、音箱、扫地机器人、加湿器、电视、摄像机、视频投影机、多媒体播放器、智能宠物喂食器、智能门锁、智能晾衣架、智能毛巾架等等。具体的,当所述按键开关100与全屋的灯具连接时,可通过所述按键开关100控制多个灯具,实现全屋灯具一键全开全关,例如用户晚上下班回家后,可通过按压所述按键开关100的按键2,控制全屋灯具包括客厅主灯、走廊筒灯和沙发灯等开启,也可在用户出门时,通过按压所述按键开关100的按键2,控制全屋灯具的关闭,从而不需要用户去各个房间检查灯具是否全部关闭,省时省力,十分方便。当所述按键开关100与智能窗帘连接时,用户可通过一键按压所述按键开关100的按键2,实现所述智能窗帘的拉开或合闭,如此,用户可在起床后直接按压所述按键开关100实现窗帘自动拉开,唤醒清晨活力,也可在需要休息时,用户直接按压所述按键开关100实现窗帘自动合闭,不需要用户走到窗帘处手动拉开或合闭窗帘,省时省力,十分方便。当然,所述按键开关100也可以智能联动多个电器,例如同时连接多个灯具、智能窗帘和扫地机器人,用户在上班或外出时,可通过按压所述按键开关100上对应灯具的按键2控制全屋灯具的关闭,以及按压所述按键开关100上对应扫地机器人的按键2控制扫地机器人开始清扫工作;用户在下班回家后,可通过按压所述按键开关100上对应灯具的按键2控制全屋灯具的开启,以及按压所述按键开关100上对应智能窗帘的按键2控制窗帘的合闭,使得用户感受到智能便捷的家居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复位结构,应用于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包括:
至少两个复位件,各所述复位件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支撑其对应的所述开关的按键,且被设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响应所述按键的驱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以在所述按键的作用力撤去时复位所述按键;以及,
承载件,所述承载件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位,各所述安装位被设置为容纳所述复位件;
其中,所述按键的设置数量为X,所述复位件的设置数量为Y,所述安装位的设置数量为Z,形成如下关系:Y/X≤Z/X;
当Y/X=Z/X时,各所述安装位都容纳有所述复位件,且X=Xmax,Xmax为所述按键开关所能容纳的按键的最大数量;
当Y/X<Z/X时,至少有一个所述安装位未容纳有所述复位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与所述承载件一体成型设置;或者,
所述复位件与所述承载件可拆卸连接。
3.一种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按键;以及,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的复位件支撑所述按键,且被设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响应所述按键的驱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以在所述按键的作用力撤去时复位所述按键。
4.一种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按键,所述按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按键开关,以使得所述按键开关具有第一布键状态、第二布键状态和第三布键状态中任意之一;以及,
至少一复位件,各所述复位件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支撑其对应的所述按键开关的按键,且被设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响应所述按键的驱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以在所述按键的作用力撤去时复位所述按键;
其中,在所述第一布键状态时,所述按键开关具有三个按键;
在所述第二布键状态时,所述按键开关具有两个按键;
在所述第三布键状态时,所述按键开关具有一个按键;
且三个状态下各所述按键对应的复位件数量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布键状态时,所述复位件设置有六个,各所述按键对应有两个所述复位件;
在所述第二布键状态时,所述复位件设置有四个,各所述按键对应有两个所述复位件;
在所述第三布键状态时,所述复位件设置有两个,所述按键对应有两个所述复位件。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各所述按键的侧面与邻近于该侧面的复位件之间的水平距离设为L,且L≤2cm;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开关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用于安装所述复位件,且与所述复位件一体注塑成型。
8.一种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一容纳腔;
至少一按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且所述按键的至少部分部位可响应一操控力而相对所述壳体产生枢转运动;
至少一复位件,所述复位件构造为在第一方向上支撑其对应的一所述按键,且被设置为能够直接或间接响应于所述枢转运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克服所述形变的复位作用力,以在所述操控力撤去时复位所述按键;以及,
至少一安装位,被设置为容纳所述复位件;
其中,所述按键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每个按键至少对应一个所述复位件,且各所述按键的侧面与邻近于该侧面的复位件之间的水平距离设为L,且L≤2cm;
所述按键的设置数量为X,所述复位件的设置数量为Y,所述安装位的设置数量为Z,形成如下关系:Y/X≤Z/X;
当Y/X=Z/X时,各所述安装位都容纳有所述复位件,且X=Xmax,Xmax为所述按键开关所能容纳的按键的最大数量;
当Y/X<Z/X时,至少有一个所述安装位未容纳有所述复位件;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开关还包括:
PCB板和供电单元,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PCB板与所述供电单元电连接;
检测件,设于所述PCB板,且可响应于所述枢转运动被触发;以及,
通信模块,设于所述PCB板,且与所述检测件通过所述PCB板和所述供电单元电连接,用以接收所述检测件的触发信号,并向外发送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PCB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发光件;
所述按键对应所述发光件开设有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与所述发光件之间设有导光件。
10.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开关;以及,
至少一电器,所述按键开关与所述电器通信连接,以控制所述电器的运行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29996.5U CN218957580U (zh) | 2022-08-06 | 2022-08-06 | 复位结构、按键开关以及智能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71769.5U CN218038953U (zh) | 2022-08-06 | 2022-08-06 | 复位结构、按键开关以及智能控制系统 |
CN202223129996.5U CN218957580U (zh) | 2022-08-06 | 2022-08-06 | 复位结构、按键开关以及智能控制系统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071769.5U Division CN218038953U (zh) | 2022-08-06 | 2022-08-06 | 复位结构、按键开关以及智能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57580U true CN218957580U (zh) | 2023-05-02 |
Family
ID=8434457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29996.5U Active CN218957580U (zh) | 2022-08-06 | 2022-08-06 | 复位结构、按键开关以及智能控制系统 |
CN202222071769.5U Active CN218038953U (zh) | 2022-08-06 | 2022-08-06 | 复位结构、按键开关以及智能控制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071769.5U Active CN218038953U (zh) | 2022-08-06 | 2022-08-06 | 复位结构、按键开关以及智能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218957580U (zh) |
-
2022
- 2022-08-06 CN CN202223129996.5U patent/CN218957580U/zh active Active
- 2022-08-06 CN CN202222071769.5U patent/CN218038953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38953U (zh) | 2022-1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72780B (zh) | 可变更按键数目的无源回弹式开关 | |
US11259430B2 (en) | Waterproof passive wireless controller and control system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
US20190287743A1 (en) | Wall mounted control device with interchangeable buttons | |
EP1511050A3 (en) | Control pane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reof | |
KR101957654B1 (ko) | 패널형 제어 버튼 | |
US11749471B2 (en) | Combination electronic switch with transformable combination | |
CN107166219B (zh) | 一种台灯 | |
WO2024007255A1 (zh) | 一种墙壁智能开关、无线智能开关及开关安装架 | |
JP4367269B2 (ja) | スイッチ | |
US8674221B2 (en) | Switch structure | |
CN218957580U (zh) | 复位结构、按键开关以及智能控制系统 | |
KR20080075712A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217881242U (zh) | 按键开关以及智能控制系统 | |
CN211125454U (zh) | 一种家用的轻触式电源开关 | |
US11881365B2 (en) | Wireless switch assembly | |
CN219046488U (zh) | 一种带呼吸灯及触控功能的旋钮控制模组 | |
CN221682697U (zh) | 一种带氛围灯的拉手及柜子 | |
CN216597366U (zh) | 用于立体视觉开关面板中的按键机构 | |
CN217214536U (zh) | 一种钢琴键式开关 | |
CN213366434U (zh) | 一种开关 | |
JPH11325560A (ja) | リモコン操作型電子機器における電源スイッチ装置 | |
CN210536715U (zh) | 一种发光手机壳 | |
CN215576963U (zh) | 一种无线遥控器 | |
CN203836900U (zh) | 一种led离线灯 | |
CN216597368U (zh) | 一种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开关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