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5560U - 敞口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敞口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5560U
CN218955560U CN202320080778.2U CN202320080778U CN218955560U CN 218955560 U CN218955560 U CN 218955560U CN 202320080778 U CN202320080778 U CN 202320080778U CN 218955560 U CN218955560 U CN 218955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plate
exchange plate
area
distri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807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雪平
李官�
尚立宝
罗瑞
王晓伟
李芳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at Transf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at Transf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at Transf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at Transf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807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5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5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5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敞口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所述敞口式换热板包括:板面,所述板面的两端向同一个方向翘起形成两个翘起区,两个所述翘起区之间为主换热区,所述翘起区用于形成第一介质流道的进出口,以使所述第一介质流道在所述翘起区处的深度大于在所述主换热区处的深度。本申请提供的敞口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结构简单,制作工艺方便,生产成本低,可以有效降低流道进口段区域流速,减缓磨蚀现象,提高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敞口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敞口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应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等领域,目前的板式换热器,根据密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垫片式换热器和焊接式换热器,焊接式换热器的换热板间采用焊接密封,克服了垫片式换热器的垫片耐温问题,宽通道板式焊接换热器因其较宽的流道间距,适合于含有固体颗粒及纤维状杂质的流体间换热,最大限度地延长了换热器的清洗周期,降低了维护成本,广泛地应用于氧化铝等行业。
在氧化铝应用领域,由于溶液中含有大量高硬度的氧化铝固体颗粒,使得换热器会发生严重的磨蚀失效,尤其是在流道的进口段,过高流速的含高硬度固体颗粒的氧化铝溶液会严重磨蚀板片。同时,因为生产方法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结疤生成,造成流道堵塞,从而减小流道过流面积,导致流道入口段溶液流速增加,进一步恶化流道进口段的磨蚀,导致换热器失效。
为了解决进口磨蚀的问题,常用的解决方式会在换热板的端口进行局部喷涂,以提高流道入口的耐磨能力,但该方法制造成本高,工艺复杂,而且由于工艺的局限性喷涂物覆盖距离小,对改善磨蚀的效果有限;还有一些解决方式会改进换热板的结构,在换热板的端口采用平板点焊定距柱的形式,使流道进口更平滑,但该方式会大大降低换热效果,结构也更复杂,制造成本同样较高,并且对于流道进口的流速改变不大,对改善磨蚀的效果有限,因此,亟需一种制造成本低且能有效改善流道进口磨蚀现象的换热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敞口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相关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敞口式换热板,包括:板面,所述板面的两端向同一个方向翘起形成两个翘起区,两个所述翘起区之间为主换热区,所述翘起区用于形成第一介质流道的进出口,以使所述第一介质流道在所述翘起区处的深度大于在所述主换热区处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翘起区远离所述主换热区一侧设有第一压型区,所述第一压型区用于所述敞口式换热板之间连接;所述翘起区和所述主换热区的外侧设有沿所述板面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压型区,所述第二压型区用于所述敞口式换热板之间连接;所述第二压型区上设有流道连接口,所述流道连接口用于形成第二介质流道的进出口;所述板面的边缘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三压型区,所述第三压型区与所述第二压型区连接且反向设置,用于换热板对之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流道连接口靠近所述板面沿宽度方向的边缘设置,所述流道连接口与该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翘起区沿所述板面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的两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型区的顶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翘起区内板面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1mm,所述第一距离为90mm至150mm,所述翘起区沿所述板面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60mm至300mm。
进一步地,所述板面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板面翘起的一面,多个所述凸起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在所述翘起区内,靠近所述主换热区的所述凸起的侧面与该凸起顶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远离所述主换热区的所述凸起的侧面与该凸起顶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主换热区内的所述凸起的侧面与该凸起顶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夹角,且小于或等于40°。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顶面的长度为8mm至20mm,相邻两个所述凸起的间距为30mm至60mm,位于所述主换热区的所述凸起的高度为2.5mm至7mm。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板对,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敞口式换热板,两个所述敞口式换热板上的所述翘起区分别相抵,在两个所述敞口式换热板之间形成第二介质流道。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板束,包括多个堆叠的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换热板对,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之间形成有第一介质流道,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上的所述翘起区分别相接,形成所述第一介质流道的进出口。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如上第三方面所述的换热板束。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敞口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通过将板面的端部翘起可以形成翘起区,翘起区用于形成第一介质流道的进出口,未翘起的板面为主换热区,主换热区用于形成第一介质流道的中部流道,这样使得第一介质流道在翘起区处的深度大于在主换热区的深度,即增加了第一介质流道在进出口处的截面积,进而降低进出口处第一介质的流速,从而削弱第一介质对换热板的磨蚀影响,提高换热板的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相较于喷涂技术或者点焊定距柱工艺更容易;通过改变板面的端部翘起位置可以控制翘起区的长度,进而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改善磨蚀的效果,相对于喷涂工艺没有覆盖距离的限制;将板面的两端都向同一个方向翘起可以形成两个翘起区,两个翘起区可以分别作为第一介质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对于多流程的第一介质流道,其进口和出口是交替设置的,设置两个翘起区相当于对第一介质流道的进口和出口都增大了截面积,这样在组装换热器时可以不用特别区分换热板的进出口朝向,确保每一程第一介质流道的进口都能增大截面积,降低磨蚀影响,并且在实际使用时如果一侧进口发生了磨蚀现象,可以整体改变第一介质的流向,将原来第一介质流道的出口作为进口继续使用,提高换热器利用率,提高使用寿命;因为翘起区是倾斜的,使得第一介质流道在翘起区处的深度至在主换热区处的深度是逐步变化的,这样第一介质从进口流到中部时流速是稳定变化的,流动更加均匀,换热效果好;该敞口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结构简单,制作工艺方便,生产成本低,可以有效降低流道进口段区域流速,减缓磨蚀现象,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敞口式换热板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敞口式换热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敞口式换热板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热板对的外观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换热板对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热板束的外观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换热板束沿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敞口式换热板;1-1、板面;1-2、翘起区;1-3、主换热区;1-4、第一压型区;1-5、第二压型区;1-6、流道连接口;1-7、第三压型区;1-8、凸起;2、换热板对;2-1、第二介质流道;3-1、第一介质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板式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应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等领域,目前的板式换热器,根据密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垫片式换热器和焊接式换热器,焊接式换热器的换热板间采用焊接密封,克服了垫片式换热器的垫片耐温问题,宽通道板式焊接换热器因其较宽的流道间距,适合于含有固体颗粒及纤维状杂质的流体间换热,最大限度地延长了换热器的清洗周期,降低了维护成本,广泛地应用于氧化铝等行业。
在氧化铝应用领域,由于溶液中含有大量高硬度的氧化铝固体颗粒,使得换热器会发生严重的磨蚀失效,尤其是在流道的进口段,过高流速的含高硬度固体颗粒的氧化铝溶液会严重磨蚀板片,甚至使板片被磨穿。同时,因为生产方法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结疤生成,造成流道堵塞,从而减小流道过流面积,导致流道入口段溶液流速增加,进一步恶化流道进口段的磨蚀,导致换热器失效。
为了解决进口磨蚀的问题,常用的解决方式会在换热板的端口进行局部喷涂,以提高流道入口的耐磨能力,但该方法制造成本高,工艺复杂,而且由于工艺的局限性喷涂物覆盖距离小,对改善磨蚀的效果有限;还有一些解决方式会改进换热板的结构,在换热板的端口采用平板点焊定距柱的形式,使流道进口更平滑,但该方式会大大降低换热效果,结构也更复杂,制造成本同样较高,并且对于流道进口的流速改变不大,对改善磨蚀的效果有限,因此,亟需一种制造成本低且能有效改善流道进口磨蚀现象的换热板。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至图7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敞口式换热板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板面1-1,所述板面1-1的两端向同一个方向翘起形成两个翘起区1-2,两个所述翘起区1-2之间为主换热区1-3,所述翘起区1-2用于形成第一介质流道3-1的进出口,以使所述第一介质流道3-1在所述翘起区1-2处的深度大于在所述主换热区1-3处的深度。
如图1、图2所示,L方向为板面1-1的长度方向,W方向为板面1-1的宽度方向,板面1-1的形状为矩形,材质例如为不锈钢,具体不做限定,用于流体换热;第一介质例如为氧化铝溶液等含有固体颗粒及纤维状杂质的流体,第二介质例如为水等流体,具体不做限定,如图5和图7所示,第一介质流道3-1为换热板对2之间的流道,第二介质流道2-1为换热板对2内部的流道;如图2所示,板面1-1两侧的虚线框即翘起区1-2,板面1-1中部的虚线框即主换热区1-3。
通过将板面1-1的端部翘起可以形成翘起区1-2,翘起区1-2用于形成第一介质流道3-1的进出口,未翘起的板面1-1为主换热区1-3,主换热区1-3用于形成第一介质流道3-1的中部流道,这样使得第一介质流道3-1在翘起区1-2处的深度大于在主换热区1-3的深度,如图7所示,D1为第一介质流道3-1在翘起区1-2处的深度,D2为第一介质流道3-1在主换热区1-3处的深度,D1>D2,即增加了第一介质流道3-1在进口段的截面积,进而降低进口段第一介质的流速,从而削弱第一介质对换热板的磨蚀影响,提高换热板的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相较于喷涂工艺或者点焊定距柱工艺更容易。
通过改变板面1-1的端部翘起位置可以控制翘起区1-2的长度,进而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改善磨蚀的效果,相对于喷涂工艺没有覆盖距离的限制。
翘起区1-2可以沿垂直板面1-1的方向翘起,将板面1-1的两端都向同一个方向翘起可以形成两个翘起区1-2,两个翘起区1-2可以分别作为第一介质流道3-1的进口和出口,对于多流程的第一介质流道3-1,其进口和出口是交替设置的,设置两个翘起区1-2相当于对第一介质流道3-1的进口和出口都增大了截面积,这样在组装换热器时可以不用特别区分换热板的进/出口朝向,确保每一程第一介质流道3-1的进口都能增大截面积,降低磨蚀影响,并且在实际使用时如果一侧进口发生了磨蚀现象,可以整体改变换热器第一介质的流向,将原来第一介质流道3-1的出口作为进口继续使用,提高换热板利用率,提高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因为翘起区1-2是倾斜的,使得第一介质流道3-1在翘起区1-2处的深度至在主换热区1-3处的深度是逐步变化的,这样第一介质从进口流到中部时流速是稳定变化的,流动更加均匀,换热效果好。
该敞口式换热板1结构简单,制作工艺方便,生产成本低,可以有效降低流道进口段区域流速,减缓磨蚀现象,提高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翘起区1-2远离所述主换热区1-3一侧设有第一压型区1-4,所述第一压型区1-4用于所述敞口式换热板1之间连接;所述翘起区1-2和所述主换热区1-3的外侧设有沿所述板面1-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压型区1-5,所述第二压型区1-5用于所述敞口式换热板1之间连接;所述第二压型区1-5上设有流道连接口1-6,所述流道连接口1-6用于形成第二介质流道2-1的进出口;所述板面1-1的边缘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三压型区1-7,所述第三压型区1-7与所述第二压型区1-5连接且反向设置,用于换热板对2之间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板面1-1的两个短边设有第一压型区1-4,板面1-1的两个长边设有第二压型区1-5,每个第二压型区1-5的两端分别和对应的第一压型区1-4连接,第二压型区1-5的外侧设有第三压型区1-7,第二压型区1-5上设有流道连接口1-6。
第一压型区1-4为开口朝外的凸起结构,通过对板面1-1冲压形成,用于敞口式换热板1之间的短边连接,例如焊接等,使得换热板对2的两张敞口式换热板1之间沿宽度方向是密封的。
第二压型区1-5为凸起结构,通过对板面1-1冲压形成,用于敞口式换热板1之间的长边连接,例如焊接等,使得换热板对2的两张敞口式换热板1之间沿长度方向只有流道连接口1-6是与外界连通的,其他位置是封闭的,确保密封性。
第三压型区1-7为凹陷结构,与第二压型区1-5连接且反向设置,通过对板面1-1冲压形成,用于换热板对2之间的长边连接,例如焊接等,使得换热板束内相邻两个换热板对2之间沿长度方向是密封的。
流道连接口1-6为凹陷结构,通过对板面1-1冲压形成,用于形成第二介质流道2-1的进出口;流道连接口1-6设置在板面1-1的边角处,方便第二介质进入流道布满整个板面1-1;如图1和图2所示,图中流道连接口1-6为两个,沿板面1-1的对角分布,避免流体流动短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道连接口1-6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板面1-1沿长度方向的边缘的两端,方便改变流道的流程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流道连接口1-6靠近所述板面1-1沿宽度方向的边缘设置,所述流道连接口1-6与该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翘起区1-2沿所述板面1-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的两倍。
流道连接口1-6靠近板面1-1沿宽度方向的边缘设置,即流道连接口1-6靠近板面1-1短边设置,为焊接和装配预留空间;如图2所示,L1为流道连接口1-6与较近的短边之间的距离,L2为翘起区1-2沿板面1-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第二介质流道2-1在翘起区1-2处的深度低,流动效果较差,相应地换热效果较差,设计翘起区1-2沿板面1-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的两倍,即L2≤2L1,可以避免过于影响第二介质的流通截面而降低换热效果,既可以有效改善磨蚀现象,又可以不影响整台设备的换热效果,例如L1为100mm,L2为100mm或150mm等;当L2>2L1时,翘起区1-2长度较大,第一介质流道3-1的深度变化相对平缓,对于改善磨蚀效果不明显,并且还会过于影响第二介质流道2-1的流通截面,降低第二介质进口段的过流面积,增大流动死区,降低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压型区1-4的顶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翘起区1-2内板面1-1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1mm,所述第一距离为90mm至150mm,所述翘起区1-2沿所述板面1-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60mm至300mm。
由于前述流道连接口1-6的结构设置,使得第二介质在板面1-1上的流动存在L1长度的滞留区域,换热效果差,因此L1的长度不能过大,但也要为焊接和装配预留空间;当L1>150mm时,换热效果差;当L1<90mm时,会导致焊接装配空间不足。
如图3所示,H2为第一压型区1-4的顶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翘起区1-2内板面1-1的最小距离,即换热板波纹的最小深度,设计H2≥1mm,如图5所示,使得第二介质流道2-1在第一压型区1-4处的深度大于或等于2mm,这样第二介质在第一压型区1-4处可以有效流通,不至于形成完全的流动死区,避免因第二介质不流动引起的离子浓缩造成第二介质流道2-1腐蚀;在流速较高的换热器工况下,H2越小越有利于减缓第一介质在进口的流速,从而改善磨蚀现象。
第一介质进入板面1-1一定距离后,流体分布才能趋于均匀,流动趋于稳定,当设置L2<60mm时,第一介质流道3-1的深度骤降,流体分布不均匀,换热效果差;当设置L2>300mm时,第一介质流道3-1的深度变化相对平缓,对于改善磨蚀效果不明显,并且还会过于影响第二介质流道2-1的流通截面,降低第二介质进口段的过流面积,增大流动死区,降低换热效果。
流道连接口1-6用于形成第二介质流道2-1的进出口,板面1-1第一压型区1-4用于形成第一介质流道3-1的进出口,如图2所示,L3为流道连接口1-6的长度,L3可以等于0.8倍至1.2倍的板面1-1宽度,可以确保两种介质流道的进出口截面积相当,确保两种流体的流速基本一致,压力平衡,便于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板面1-1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凸起1-8,所述凸起1-8位于所述板面1-1翘起的一面,多个所述凸起1-8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在所述翘起区1-2内,靠近所述主换热区1-3的所述凸起1-8的侧面与该凸起1-8顶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远离所述主换热区1-3的所述凸起1-8的侧面与该凸起1-8顶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夹角。
凸起1-8可以通过对板面1-1冲压形成,用于增加流体换热面积,相对于在换热板的端口采用平板点焊定距柱的形式,换热效果更高;凸起1-8的顶面形状例如为圆形、水滴型或长椭圆形等,多个凸起1-8可以阵列排布,具体不做限定。
多个凸起1-8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在组装换热板对2时,可以通过焊接两个敞口式换热板1上处于同一平面的凸起1-8顶面进行固定,提高结构稳定性,凸起1-8的顶面与第一压型区1-4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在翘起区1-2内,靠近主换热区1-3的凸起1-8的侧面与该凸起1-8顶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远离主换热区1-3的凸起1-8的侧面与该凸起1-8顶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第二夹角,如图3所示,在翘起区1-2内,凸起1-8的侧面与该凸起1-8顶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A1、A2-2和A2-1,该夹角越小,凸起1-8的结构越平缓,对流体的流动阻碍越小,磨蚀影响越小,当该夹角趋近于0的时候,凸起1-8趋近于平板结构,抗磨蚀效果佳,但换热效果差。
当A2-1为第二夹角时,则A2-2和A1为第一夹角;当A2-2为第二夹角时,则A1为第一夹角;因为越靠近流道进口,磨蚀现象越严重,设置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第二夹角,即A1≥A2-2≥A2-1,使得越靠近进口的凸起1-8的夹角越小,凸起1-8的结构越平缓,越有利于减小进口段的磨蚀现象;而越远离流道进口的凸起1-8的夹角越大,换热效果越好;设置渐变的夹角可以有效平衡换热效果和改善磨蚀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主换热区1-3内的所述凸起1-8的侧面与该凸起1-8顶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夹角,且小于或等于40°。
如图3所示,A3为主换热区1-3内的凸起1-8的侧面与该凸起1-8顶面所在平面的夹角,即第三夹角,第三夹角大于或等于第一夹角,即A3≥A1≥A2-2≥A2-1,与前述效果相同,可以有效平衡换热效果和改善磨蚀现象。
设置A3≤40°,可以避免A3过大,凸起1-8的侧面倾斜程度过大,导致主换热区更容易产生磨蚀和结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凸起1-8的顶面的长度为8mm至20mm,相邻两个所述凸起1-8的间距为30mm至60mm,位于所述主换热区1-3的所述凸起1-8的高度为2.5mm至7mm。
凸起1-8的顶面的长度可以为沿板面1-1长度方向的长度,也可以为沿板面1-1宽度方向的长度等,如图2和图3所示,凸起1-8顶面为圆形,那么凸起1-8顶面的长度即为顶面的直径d1;换热板对2通过焊接凸起1-8的顶面进行固定,焊接点需要承受压力,设置8mm≤d1≤20mm,可以确保焊接效果;当d1<8mm时,焊接点使用时会承受较大的剪切应力,容易发生失效;当d1>20mm时,不仅使得焊接效率降低、增加焊接成本,还会导致板面1-1无效面积增大,影响产品换热效率。
当凸起1-8顶面为长椭圆形时,那么凸起1-8顶面的最大长度为沿板面1-1长度方向的长度,即椭圆的长轴长度,凸起1-8顶面得最小长度为沿板面1-1宽度方向的长度,即椭圆的短轴长度;长轴长度和短轴长度范围均在8mm至20mm,与前述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相邻两个凸起1-8的间距可以为沿长度方向的间距,也可以为沿宽度方向的间距,如图2所示,凸起1-8阵列排布,相邻两个凸起1-8的间距为d2,设置30mm≤d2≤60mm,可以确保换热器承压能力,并且有效改善磨蚀影响;当d2<30mm时,凸起1-8的侧面夹角越大,凸起1-8的结构越不平缓,不利于降低磨蚀影响;当d2>60mm时,焊接点的间距越大,换热器的承压能力越差,使用寿命越短。
如图3所示,H1为位于主换热区1-3的凸起1-8的高度,设置2.5mm≤H1≤7mm,可以确保换热效果,降低制造难度;在磨蚀工况下,板片的厚度一般为1.5mm至2mm,当H1<2.5mm时,第二介质流道2-1的深度低,不能满足第二介质的流量和压降的需求;当H1>7mm时,不利于凸起1-8冲压形成。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换热板对2,如图4和图5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敞口式换热板1,两个所述敞口式换热板1上的所述翘起区1-2分别相抵,在两个所述敞口式换热板1之间形成第二介质流道2-1。
如图4所示,L方向为板面1-1的长度方向,W方向为板面1-1的宽度方向,换热板对2包括两张相对设置的敞口式换热板1,两个敞口式换热板1上的翘起区1-2的第一压型区1-4分别相抵,使得换热板对2的短边密封,在两个敞口式换热板1之间形成第二介质流道2-1;两个敞口式换热板1上的流道连接口1-6配合形成第二介质流道2-1完整的进出口;两个敞口式换热板1上的第二压型区1-5分别相抵,使得换热板对2的两张敞口式换热板1之间沿长度方向只有流道连接口1-6是与外界连通的,其他位置是封闭的,确保密封性。
如图5所示,第二介质流道2-1在翘起区1-2处的深度由2H2向2H1逐渐增大,第二介质流道2-1在主换热区1-3处的深度达到最大,即2H1。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换热板束,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多个堆叠的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板对2,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2之间形成有第一介质流道3-1,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2上的所述翘起区1-2分别相接,形成所述第一介质流道3-1的进出口。
如图6所示,L方向为板面1-1的长度方向,W方向为板面1-1的宽度方向,换热板束包括叠放的多个换热板对2,数量不做具体限定,相邻两个换热板对2上的第三压型区1-7分别相抵,使得换热板束的长边密封,在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2之间形成第一介质流道3-1;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2的翘起区1-2上的第一压型区1-4配合形成第一介质流道3-1完整的进出口。
如图7所示,第一介质流道3-1在翘起区1-2处的深度由D1向D2逐渐变小,第一介质流道3-1在主换热区1-3处的深度降到最小,即D2,其中D1=D2+2*(H1-H2)。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板束。
该换热器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抗磨蚀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申请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在阐述了细节以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敞口式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面,所述板面的两端向同一个方向翘起形成两个翘起区,两个所述翘起区之间为主换热区,所述翘起区用于形成第一介质流道的进出口,以使所述第一介质流道在所述翘起区处的深度大于在所述主换热区处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口式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翘起区远离所述主换热区一侧设有第一压型区,所述第一压型区用于所述敞口式换热板之间连接;所述翘起区和所述主换热区的外侧设有沿所述板面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压型区,所述第二压型区用于所述敞口式换热板之间连接;所述第二压型区上设有流道连接口,所述流道连接口用于形成第二介质流道的进出口;所述板面的边缘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三压型区,所述第三压型区与所述第二压型区连接且反向设置,用于换热板对之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敞口式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连接口靠近所述板面沿宽度方向的边缘设置,所述流道连接口与该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翘起区沿所述板面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敞口式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型区的顶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翘起区内板面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1mm,所述第一距离为90mm至150mm,所述翘起区沿所述板面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60mm至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口式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面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板面翘起的一面,多个所述凸起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在所述翘起区内,靠近所述主换热区的所述凸起的侧面与该凸起顶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远离所述主换热区的所述凸起的侧面与该凸起顶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敞口式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换热区内的所述凸起的侧面与该凸起顶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夹角,且小于或等于4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敞口式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顶面的长度为8mm至20mm,相邻两个所述凸起的间距为30mm至60mm,位于所述主换热区的所述凸起的高度为2.5mm至7mm。
8.一种换热板对,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敞口式换热板,两个所述敞口式换热板上的所述翘起区分别相抵,在两个所述敞口式换热板之间形成第二介质流道。
9.一种换热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堆叠的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板对,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之间形成有第一介质流道,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上的所述翘起区分别相接,形成所述第一介质流道的进出口。
10.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板束。
CN202320080778.2U 2023-01-11 2023-01-11 敞口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Active CN218955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0778.2U CN218955560U (zh) 2023-01-11 2023-01-11 敞口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0778.2U CN218955560U (zh) 2023-01-11 2023-01-11 敞口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5560U true CN218955560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4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80778.2U Active CN218955560U (zh) 2023-01-11 2023-01-11 敞口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5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61416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KR101300964B1 (ko) 열교환기
US7013963B2 (en) Round plate heat exchanger with improved heat exchange properties
US10473403B2 (en) Heat exchanger
US20120125583A1 (en) Heat exchanger
CN110657692B (zh) 一种换热器
CN116202357A (zh) 敞口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CN115507681B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112577342A (zh) 换热板和换热器
CN109539824A (zh) 一种新型微通板、以及具备该微通板的暖气片和空调末端设备
CN218955560U (zh) 敞口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CN106197093B (zh) 一种换热器
CN210718781U (zh) 一种换热器板片及板式换热器
CN209263166U (zh) 一种空调末端设备
US20240039079A1 (en) Heat exchanger
CN106197095B (zh) 一种换热器
CN115628631A (zh) 一种六孔式板式换热器板片
CN111811312B (zh) 一种具有变通流截面积的热交换板及其热交换器
CN221349816U (zh) 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热交换器
CN219433895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及其形成的板式换热器
CN217058468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
CN220793988U (zh) 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热交换器
CN220818694U (zh) 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热交换器
CN216282932U (zh) 一种人字曲线形板式换热器
CN213956099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加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