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4039U - 流体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体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44039U CN218944039U CN202222654964.0U CN202222654964U CN218944039U CN 218944039 U CN218944039 U CN 218944039U CN 202222654964 U CN202222654964 U CN 202222654964U CN 218944039 U CN218944039 U CN 2189440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id
- negative pressure
- accommodating space
- output
- deliver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包括:动力端,通过负压能为第一流体的输出提供动力;输出端,能够在动力端的驱使下输出第一流体;连接载体,连接动力端和输出端,为第一流体的输送提供通道;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一流体的输出量并配置在连接载体上,具有操作端、切断体以及布置在操作端和切断体之间的控制腔室,当驱使所述操作端朝向切断体运动时能够驱使控制腔室中的第二流体朝向切断体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切断体粗调和/或细调所述连接载体的开度。本实用新型无需电力供应,通过负压能实现流体的缓慢施压,缓慢释放,手动调节控制阀可实现粗调和/或细调,解决了手动调节流体流量时误差大的问题,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流体微流量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流体的微流量驱动与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化学实验、临床药物微量输液等领域始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微针是一种注射形式,针头直径约为头发丝十分之一,插在皮肤上的疼痛感比普通针头大为减轻,微针治疗设备用于帮助药物吸收渗透的各种情况的皮肤和头发护理治疗等。在微针治疗过程中,使用微针在皮肤中刺孔,然后将药或者化妆品施加至皮肤,得以充分渗入皮肤获得最大化功效。
目前在市面上有多种型号的自动力微量注射器,用于进行药物溶液、药物悬浮液、疫苗、药物治疗及其他液体药物的注射,打开控制阀即可注射,但现有的微流量注射设备存在依赖电力提供动力的缺陷,且往往手动调节流量时存在调节精度误差大的缺点,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输送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包括:
动力端,通过负压能为第一流体的输出提供动力;
输出端,能够在动力端的驱使下输出第一流体;
连接载体,连接所述动力端和输出端,为第一流体的输送提供通道;
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一流体的输出量并配置在所述连接载体上,具有操作端、切断体以及布置在所述操作端和切断体之间的控制腔室,当驱使所述操作端朝向所述切断体运动时能够驱使所述控制腔室中的第二流体朝向切断体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切断体粗调和/或细调所述连接载体的开度。
优选地,所述动力端通过负压能和自身弹力或者仅通过负压能为第一流体的输出提供动力。
优选地,所述动力端包括负压驱动机构,所述负压驱动机构采用平动结构或转动结构。
优选地,所述负压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具有第一联动端以及第二联动端的联动杆;
所述第一联动端、第二联动端分别延伸到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中并分别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第一流体,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为负压空间;
所述负压空间中负压能能够驱使所述第二联动端朝向第二容纳空间空间变小的方向运动并带动第一联动端同步运动进而能够驱使所述第一流体从第一容纳空间中流出并通过连接载体从输出端中流出。
优选地,所述负压驱动机构包括第三壳体、转轴以及转动体,所述转动体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三壳体的内部并在转动体的两侧形成第三容纳空间以及第四容纳空间,第三容纳空间为负压空间,第四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第一流体;
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所述转动体能够朝向第三容纳空间变小的方向转动进而使得第四容纳空间变小进而驱使第一流体通过连接载体从输出端中流出。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储存第一流体的弹性囊体,所述弹性囊体布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或第四容纳空间中,所述弹性囊体通过连接载体连接所述输出端,所述第一流体在负压能和所述弹性囊体自身弹力的共同作用下流动。
优选地,所述操作端包括操作壳体以及端部位于所述操作壳体内部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端部能够被定位到所述操作壳体内部的任一位置或者被定位到不连续的多个位置进而实现所述连接载体开度的调节;
所述控制腔室沿操作端到控制腔室的方向上为横截面积由大到小或由小变大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操作杆与所述操作壳体采用螺纹配合实现定位或通过定位柱实现定位。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的端部通过与操作杆的侧壁的摩擦力实现定位或者通过操作杆侧壁上具有的凹槽实现定位。
优选地,所述输出端为微针阵列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无需电力供应,通过负压能实现流体的缓慢施压,缓慢释放,稳定性好,手动调节控制阀可实现粗调和/或细调,解决了手动调节流体流量时误差大的问题,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中的负压驱动机构可采用平动或转动结构,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负压驱动机构为平动结构时第一容纳空间直接填充流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负压驱动机构为平动结构时第一容纳空间中放置弹性囊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负压驱动机构为转动结构时第一容纳空间直接填充流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负压驱动机构为转动结构时第一容纳空间中放置弹性囊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控制阀中操作杆和定位柱依靠摩擦力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控制阀依靠操作杆上的凹槽和与凹槽相匹配的定位柱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控制阀中操作杆和操作壳体螺纹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输出端为微针阵列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控制阀中操作杆和操作壳体螺纹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螺纹孔的横截面积小于储液空间的横截面积;
图11为控制阀中操作杆和操作壳体螺纹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螺纹孔的横截面积大于储液空间的横截面积;
图12为控制阀中采用两套操作杆和操作壳体螺纹配合的结构,分别能够起到对连接载体开度大小粗调和细调的作用;
图13为一种向第一容纳空间中补充流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
动力端1
弹性囊体11联动杆12
第一联动端121
第二联动端122第一壳体13
第一容纳空间131第一腔体1311第二腔体1312第一阀门1313第二阀门1314第二壳体14
第二容纳空间141第三壳体15三容纳空间151第四容纳空间152转轴16
转动体17
第一隔断18
第二隔断19连接载体2输出端3
控制阀4
操作端41操作壳体411操作杆412凹槽4121定位柱413控制腔室42储液空间421切断体43
第一流体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动力端1、连接载体2、输出端3以及控制阀4,动力端1不采用电力驱动,通过负压能为第一流体5的输出提供动力;输出端3能够在动力端的驱使下输出第一流体5;连接载体2连接动力端1和输出端3,为第一流体5的输送提供输送通道;控制阀4用于控制第一流体5的输出量并配置在连接载体2上,连接载体2可采用软管,也可采用不可形变的管件,例如采用金属管,当采用金属管时可将控制阀4安装在金属管上进而实现控制阀4对金属管内流体流量的控制。控制阀4具有操作端41、切断体43以及布置在操作端41和切断体43之间的控制腔室42,当驱使操作端41朝向切断体43运动时能够驱使控制腔室42中的第二流体朝向切断体43运动进而使得切断体43粗调和/或细调连接载体2的开度。
进一步地,控制腔室42靠近操作端41的一端的横截面积与靠近切断体43一端的横截面积的大小关系能够被设定进而匹配连接载体2开度的调节精度,控制腔室42靠近操作端41的一端的横截面积优选小于靠近切断体43一端的横截面积,能够大大降低手动调节时的调节误差,其中,控制腔室42沿操作端41到控制腔室42的方向上为横截面积由大到小或由小变大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流体5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药液、润滑油、化学试剂、燃烧剂等,可用于液体或气体的缓慢施加或者缓慢释放,流量气体缓慢输注、人体吸入、化学反应等场景,例如在工业上的应用,如微油长期精密供给。再例如在化学上的应用,如化学试剂微量供给;再如用于微燃烧,燃烧剂微量精密供给。还例如在医学上的应用,微量元素的缓释供给、药物供给等等。如图9所示,输出端3为微针阵列结构,可用于无电缓慢注射或皮肤表面微针缓释注射,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其它场景时,输出端3可采用与应用场景相匹配的结构,例如应用于润滑油的输出时,输出端3可采用与用油设备相匹配的接头。本实用新型采用负压力驱动,具有驱动力稳定的特点实现装置完全无电、精确可控,具有集成度高、成本低的优势,满足一次性使用的要求。
动力端1包括负压驱动机构,在实际应用中,动力端1通过负压能和自身弹力或者仅通过负压能为第一流体5的输出提供动力。负压驱动机构可采用平动结构,也可采用转动结构,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
具体地,操作端41包括操作壳体411以及端部位于操作壳体411内部的操作杆412,操作杆412的端部能够被定位到操作壳体411内部的任一位置或者被定位到不连续的多个位置进而实现连接载体2开度的调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一个优选例。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负压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13、第二壳体14以及具有第一联动端121以及第二联动端122的联动杆12,第一联动端121、第二联动端122分别延伸到第一壳体13、第二壳体14中并分别与第一壳体13、第二壳体14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131、第二容纳空间141,第一容纳空间131用于容纳第一流体5,第二容纳空间141为负压空间,为第一流体5的输送提供负压力,当控制阀4打开时,在第二容纳空间141内部负压力的作用下,第二联动端122朝向第二容纳空间141体积变小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联动端121朝向第一容纳空间131变小的方向运动,从而第一联动端121挤压弹性囊体11,弹性囊体11中的流体在负压力的作用下被推出并通过连接载体2从输出端3流出。
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容纳空间131中的第一流体5还可被储存到弹性囊体11中,即填充有第一流体5的弹性囊体11布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31中,如图3所示,弹性囊体11通过连接载体2连接输出端3,在使用时,弹性囊体11自身的弹性和第二容纳空间141中的负压力共同为第一流体5的流动提供动力。
操作杆412与操作壳体411可采用多种配合方式,例如如图8所示,采用螺纹配合的结构实现定位,通过旋拧操作杆412即可实现与操作壳体411相对位置的调整;再例如操作杆412与操作壳体411通过定位柱413实现定位。例如图6所示,定位柱413的端部通过与操作杆412的侧壁的摩擦力实现定位;再例如图5所示,定位柱413的端部通过操作杆412侧壁上具有的凹槽4121实现定位。
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控制阀4的结构示意图,操作壳体411上具有螺纹孔,操作杆412采用与螺纹孔匹配的螺钉,控制腔室42包括底部未旋入的部分螺纹孔以及与螺纹孔相连的储液空间421,储液空间421的横截面积大于螺纹孔的横截面积,因此,在旋拧螺钉时仅可将螺纹孔内部的少量液体推入储液空间421中,对于横截面积相对较大的储液空间421来说仅能够使得切断体43发生微小位移,因而提高了连接载体2开度调节的精度,降低了手动调节的误差,解决了手动调节流体流量时误差大的问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另一个优选例。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负压驱动机构包括第三壳体15、转轴16以及转动体17,转动体17通过转轴16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三壳体15的内部并在转动体17的两侧形成第三容纳空间151以及第四容纳空间152,第三容纳空间151为负压空间,第四容纳空间152用于容纳第一流体5,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转动体17能够朝向第三容纳空间151变小的方向转动进而使得第四容纳空间152变小进而驱使第一流体5通过连接载体2从输出端3中流出。
进一步地,与实施例2相同的原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流体5也可被储存到弹性囊体11中,即填充有第一流体5的弹性囊体11布置在第四容纳空间152中,如图5所示,弹性囊体11通过连接载体2连接输出端3,在使用时,弹性囊体11自身的弹性和第三容纳空间151中的负压力共同为第一流体5的流动提供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壳体15的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隔断18和第二隔断19,分别用于为转动体17的转动行程进行限位并与转动体17的两端、第三壳体15共同构造出第三容纳空间151以及第四容纳空间152,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提供了一种控制阀4的结构,相比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储液空间421的横截面积小于螺纹孔的横截面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一个变化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阀4的结构,如图12所示,具有两个操作端41,分别具有螺钉以及相匹配的螺纹孔,分别能够实现粗调连接载体2开度和细调连接载体2开度的作用,通过配合使用能够满足连接载体2各种开度调节的需求。
以图2为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初始状态下,首先将第二容纳空间141调节为负压的状态并将第一容纳空间131中填充流体,其中,第二容纳空间141中的负压可直接通过拔出联动杆12实现,也可通过先将联动杆12从第二容纳空间141中拔出后对第二容纳空间141再进行抽真空实现;同理,第一容纳空间131中也可采用通过直接拔出联动杆12将流体抽入的方式,也可采用如图13所示的结构,与第一容纳空间131分别相连的第一腔体1311、第二腔体1312,其中,第一腔体1311为流体存储源舱,通过第一阀门1313连接第一容纳空间131,第二腔体1312为排气储气室并布置在第一壳体13的上方,且通过第二阀门1314连接第一容纳空间131,第二腔体1312可优选为弹性可膨胀结构,第一阀门1313为单向阀,可通过第一腔体1311向第一容纳空间131中注入流体,内部的气体可进入到第二腔体1312最终实现第一容纳空间131内部流体的注入。除此之外,还可采用泵入的方式,具体在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壳体13、第二壳体14的结构进行局部改造以实现流体的加入。
其次,待第一容纳空间131、第二容纳空间141分别调整至流体、真空的状态后,可随时打开控制阀4实现流体通过连接载体2从输出端3流出的作业,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控制阀4的开度能够实现流体输出量的调节,由于负压力受外界温度和其他因素的干扰小,负压力稳定,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控制阀4开度稳定的情况下能够使得流体流量恒定输出,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一次性自动力注射装置,能够满足各种药液的稳定注射,大大提高了注射剂量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端(1),通过负压能为第一流体(5)的输出提供动力;
输出端(3),能够在动力端的驱使下输出第一流体(5);
连接载体(2),连接所述动力端(1)和输出端(3),为第一流体(5)的输送提供通道;
控制阀(4),用于控制第一流体(5)的输出量并配置在所述连接载体(2)上,具有操作端(41)、切断体(43)以及布置在所述操作端(41)和切断体(43)之间的控制腔室(42),当驱使所述操作端(41)朝向所述切断体(43)运动时能够驱使所述控制腔室(42)中的第二流体朝向切断体(43)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切断体(43)粗调和/或细调所述连接载体(2)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端(1)通过负压能和自身弹力或者仅通过负压能为第一流体(5)的输出提供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端(1)包括负压驱动机构,所述负压驱动机构采用平动结构或转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13)、第二壳体(14)以及具有第一联动端(121)以及第二联动端(122)的联动杆(12);
所述第一联动端(121)、第二联动端(122)分别延伸到所述第一壳体(13)、第二壳体(14)中并分别与第一壳体(13)、第二壳体(14)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131)、第二容纳空间(141),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31)用于容纳第一流体(5),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41)为负压空间;
所述负压空间中负压能能够驱使所述第二联动端(122)朝向第二容纳空间(141)空间变小的方向运动并带动第一联动端(121)同步运动进而能够驱使所述第一流体(5)从第一容纳空间(131)中流出并通过连接载体(2)从输出端(3)中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驱动机构包括第三壳体(15)、转轴(16)以及转动体(17),所述转动体(17)通过转轴(16)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三壳体(15)的内部并在转动体(17)的两侧形成第三容纳空间(151)以及第四容纳空间(152),第三容纳空间(151)为负压空间,第四容纳空间(152)用于容纳第一流体(5);
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所述转动体(17)能够朝向第三容纳空间(151)变小的方向转动进而使得第四容纳空间(152)变小进而驱使第一流体(5)通过连接载体(2)从输出端(3)中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储存第一流体(5)的弹性囊体(11),所述弹性囊体(11)布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31)或第四容纳空间(152)中,所述弹性囊体(11)通过连接载体(2)连接所述输出端(3),所述第一流体(5)在负压能和所述弹性囊体(11)自身弹力的共同作用下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端(41)包括操作壳体(411)以及端部位于所述操作壳体(411)内部的操作杆(412),所述操作杆(412)的端部能够被定位到所述操作壳体(411)内部的任一位置或者被定位到不连续的多个位置进而实现所述连接载体(2)开度的调节;
所述控制腔室(42)沿操作端(41)到控制腔室(42)的方向上为横截面积由大到小或由小变大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412)与所述操作壳体(411)采用螺纹配合实现定位或通过定位柱(413)实现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413)的端部通过与操作杆(412)的侧壁的摩擦力实现定位或者通过操作杆(412)侧壁上具有的凹槽(4121)实现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3)为微针阵列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54964.0U CN218944039U (zh) | 2022-10-09 | 2022-10-09 | 流体输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54964.0U CN218944039U (zh) | 2022-10-09 | 2022-10-09 | 流体输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44039U true CN218944039U (zh) | 2023-05-02 |
Family
ID=8614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54964.0U Active CN218944039U (zh) | 2022-10-09 | 2022-10-09 | 流体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44039U (zh) |
-
2022
- 2022-10-09 CN CN202222654964.0U patent/CN2189440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32835B2 (en) | Automated reservoir fill system | |
US20220347380A1 (en) | Unilateral-driven drug infusion device | |
US10398831B2 (en) | 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 | |
US10420883B2 (en) | Fluid delivery device, transcutaneous access tool and fluid drive mechanism for use therewith | |
US10603428B2 (en) | Device for dispensing a fluid to a patient | |
US6283949B1 (en) | Refillable implantable drug delivery pump | |
US20230022657A1 (en) | Unilateral-driven patch-type drug infusion device | |
JP2019217409A (ja) | 薬剤の注入 | |
US20110319862A1 (en) |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 |
BR112019012196A2 (pt) | método para a inicialização de um sistema de infusão ambulatorial e sistema de infusão ambulatorial | |
US10188789B2 (en) | Fluid infusion device with safety coupling | |
KR102485907B1 (ko) | 체내 이식형 수동 제어 약물전달 장치 | |
CN218944039U (zh) | 流体输送装置 | |
CN113134130B (zh) | 随动式药液供液装置及其应用设备 | |
CN219579582U (zh) | 用于灌注和输送药物的系统 | |
US20230115856A1 (en) | Curved Reservoir for Medical Injector | |
CN116942951A (zh) | 医疗装置的限流结构 | |
CN117085200A (zh) | 一种药物注入设备 | |
WO2024081099A1 (en) | Cartridge assembly and hub for infusion catheter and cgm sensor insertion and introducer needle removal | |
CA3159157A1 (en) | Hand tool with integrated micropump and drug reservoir for intracochlear drug deliver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