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1030U -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1030U
CN218941030U CN202223457899.9U CN202223457899U CN218941030U CN 218941030 U CN218941030 U CN 218941030U CN 202223457899 U CN202223457899 U CN 202223457899U CN 218941030 U CN218941030 U CN 218941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ace
photovoltaic module
photovoltaic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578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艺锦
张煜坤
涂中东
魏兆萱
童青云
龚海丹
吕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578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1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1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1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用于降低光伏系统的成本,提升光伏系统的安装效率。光伏组件边框,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分别用于安装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相互靠近的两边上。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均具有A面、B面和C面,A面和C面沿光伏组件的层压件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B面连接于A面和C面的同一侧。第一边框的C面具有用于与支架连接的连接部,第一边框的B面用于与第二边框的B面压合配合,能够使得相邻两个光伏组件在厚度方向上限位安装。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和设置于层压件的边沿上的边框。光伏系统包括支架、多个光伏组件和上述的光伏组件边框。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以及包覆在层压件外边沿的边框,边框对层压件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边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边框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短边框。
CN210111905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边框,如图1a所示,包括第一安装槽101、第二安装槽102和支撑板组件103,其中,第一安装槽101用于卡装层压件,第二安装槽102位于第一安装槽101下,且开口方向朝下,用于卡装支架104。卡扣105同时卡装在第二安装槽102和支撑板组件103外,使得边框卡紧在支架104上。
CN216751641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一体化折弯冲成型的钢边框,如图1b所示,包括安装面106,安装面106的两侧设置有垂直边107,其中一个垂直边107连接有倾斜面108,倾斜面108上端连接有用于固定放置层压件的安装槽面109。安装面107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支架上。
当光伏组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边框时,如图1c所示,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的靠近的两个边框均需要使用连接件如螺栓或卡扣才能安装在支架上。如此,不仅导致光伏系统的安装连接较为繁琐,安装效率低,而且增大了原材料投入成本,使得安装成本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用于降低光伏系统的成本,提升光伏系统的安装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分别用于安装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相互靠近的两边上。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均具有A面、B面和C面,A面和C面沿光伏组件的层压件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B面连接于A面和C面的同一侧。第一边框的C面具有用于与支架连接的连接部,第一边框的B面用于与第二边框的B面压合配合,能够使得相邻两个光伏组件在厚度方向上限位安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且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分别用于安装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相互靠近的两边上。第一边框的C面具有用于与支架连接的连接部,第一边框的B面用于与第二边框的B面压合配合。当将一个光伏组件通过第一边框的连接部安装在支架上时,与该一个光伏组件相邻的另外一个光伏组件的第二边框与该一个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压合配合,第一边框将相邻的与其压合配合的第二边框压紧在支架上,避免第二边框从支架上滑落,从而使得相邻两个光伏组件在厚度方向上限位安装,如此,省略了第二边框与支架的连接,能够实现第二边框的快速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需要将两个相邻的光伏组件的靠近的两个边框均需要使用连接件与支架连接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能够节省连接件的使用数量,省略了部分连接件的安装,降低了光伏系统的成本,提升光伏系统的安装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边框的B面沿第一边框的A面至第一边框的C面的方向向靠近连接部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二边框的B面与第一边框的B面相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当第一边框的B面与第二边框的B面相邻,且将第一边框的连接部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支架上时,第一边框的B面能够对第二边框的B面产生沿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的压力,使得第二边框压紧于第一边框的B面与支架之间,同时,增大了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之间的摩擦力,提升第一边框对于第二边框的防滑性能,避免第二边框相对第一边框移动,提升光伏系统安装的稳固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B面与C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0°-8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保证第一边框对第二边框的限位防滑作用的同时,确保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型腔的结构,以免在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通过型腔与角码连接时不受影响。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边框的B面具有沿第一边框的A面至第一边框的C面的方向向靠近连接部的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倾斜部。第二边框的B面具有与第一倾斜部压合配合的第二倾斜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当第一边框的B面与第二边框的B面相邻,且将第一边框通过连接部安装在支架上时,第一倾斜部能够对第二倾斜部产生沿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的压力,使得第二倾斜部压紧于第一倾斜部与支架之间,进一步地,使得第二边框压紧于第一边框的B面与支架之间,同时,增大了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之间的摩擦力,提升第一边框对于第二边框的防滑性能,避免第二边框相对第一边框移动,提升光伏系统安装的稳固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还均包括D面,D面位于A面和C面之间,B面连接于A面、D面和C面的同一侧,第一倾斜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边框的D面和C面,第二倾斜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边框的D面和C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的一端均连接于C面,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的另一端均与C面的垂直距离为8mm-12mm。
和/或,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在C面的正投影的宽度范围为5mm-12mm。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边框的B面具有凹陷部或凸出部的一种,第二边框的B面具有与第一边框B面压合配合的凹陷部或凸出部的另一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当第一边框的B面与第二边框的B面相邻,且将第一边框通过连接部安装在支架上时,第一边框对第二边框通过压合配合的凹陷部和凸出部,使得第二边框被限位安装,避免第二边框相对第一边框移动,提升光伏系统安装的稳固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边框的B面靠近第二边框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或凸起的一种,第二边框的B面靠近第一边框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或凸起的另一种,第一边框B面的凹槽或凸起与第二边框的B的凸起或凹槽间隙啮合。凹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边框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α,0°<α<18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当第一边框的B面与第二边框的B面相邻时,第一边框通过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与第二边框压合配合,能够提升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之间的稳固性。凹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边框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α,0°<α<180°,如此,能够提升第二边框相对于第一边框沿着第一边框的长度方向的稳固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边框和/或第二边框的B面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胶条的限位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提升胶条设置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之间的牢固性,进一步地,提升光伏系统安装的稳固性和密封防水性能。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和设置于层压件的边沿上的边框,边框包括: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层压件相对两边沿上的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第一边框或第二边框。或,边框包括:分别设置于层压件相对两边沿上的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扩大了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多样性,丰富了光伏组件的种类。当边框包括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层压件相对两边沿上的第一边框时,那么,与该光伏组件相邻的光伏组件的边框为第二边框。当边框包括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层压件相对两边沿上的第二边框时,那么,与该光伏组件相邻的光伏组件的边框为第一边框。当边框包括分别设置于层压件相对两边沿上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时,那么,与该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相邻的光伏组件的边框为第二边框,与该光伏组件的第二边框相邻的光伏组件的边框为第一边框。如此,以便于实现相邻两个光伏组件在厚度方向上限位安装,节省连接件的使用数量,省略了部分连接件的安装,降低了光伏系统的成本,提升光伏系统的安装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伏组件还包括角码,角码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用于与光伏组件的一个角部的两个边框连接,第三段用于在该光伏组件与相邻的另一个光伏组件压合配合时,抵挡限位于另一个光伏组件的用于与该光伏组件压合配合的边框的端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使得光伏组件的一个角部的两个边框连接,同时,当两个光伏组件在厚度方向上限位安装时,第三段抵挡限位于另一个光伏组件的用于与该光伏组件压合配合的边框的端部,避免两个光伏组件相对移动,提升两个光伏组件的稳固性。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包括支架、多个光伏组件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光伏组件边框,相邻两个光伏组件通过光伏组件边框组合安装,光伏组件通过光伏组件边框的第一边框的连接部固定设置于支架。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伏系统还包括胶条,设置于光伏组件边框的第一边框的B面和第二边框的B面之间,用于使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密封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在两个光伏组件限位安装时,胶条位于两个光伏组件的相邻的边框的B面之间,用于使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密封贴合,以防止雨水和灰尘渗入光伏组件的下方,增强光伏系统的防水性能。另外,胶条具有弹性,在限位安装的两个光伏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起到缓冲作用。再者,胶条具有弹性,能够增大两个光伏组件的相邻的边框的B面之间的弹性阻尼,从而增大两个边框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升光伏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现有技术中的边框的示意图一;
图1b为现有技术中的边框的示意图二;
图1c为现有技术中的边框的示意图三;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边框或第二边框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边框或第二边框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边框的受力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角码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一个角部的两个边框与角码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01—第一安装槽,102—第二安装槽,103—支撑板组件,104—支架,
105—卡扣,
106—安装面,107—垂直边,108—倾斜面,109—安装槽面,
13—长边框,11—第一边框,111—连接部,113—凹陷部,114—凸出部,
115—凹槽,116—凸起,117—A面,118—B面,1181—第一倾斜部,
119—C面,120—D面,12—第二边框,121—第二倾斜部,3—角码,
31—第一段,32—第二段,33—第三段,4—支架,5—胶条,6—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使用螺栓将光伏组件的边框安装在支架上,使得多个光伏组件阵列排列形成光伏系统。螺栓的安装拆卸需要利用扳手等安装工具,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组件的长边框13均需要使用螺栓与支架连接。如图1c所示,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的相互靠近的长边框13均需要采用螺栓安装在支架上。通常情况下,一个长边框13需要使用两个螺栓与支架连接,如此,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的相互靠近的长边框13共计需四个螺栓。当多个光伏组件阵列排列布置时,导致光伏系统的安装连接较为复杂,安装效率低,螺栓需求量大,不仅增大了原材料投入成本,而且使得安装成本提升。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包括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分别用于安装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相互靠近的两边上,如图11所示。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均具有A面117、B面118和C面119,A面117和C面119沿光伏组件的层压件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B面118连接于A面117和C面119的同一侧。第一边框11的C面119具有用于与支架4连接的连接部111,第一边框11的B面118用于与第二边框12的B面118压合配合,能够使得相邻两个光伏组件在厚度方向上限位安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包括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且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分别用于安装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相互靠近的两边上。第一边框11的C面119具有用于与支架4连接的连接部111,第一边框11的B面118用于与第二边框12的B面118压合配合。当将一个光伏组件通过第一边框11的连接部111安装在支架4上时,与该一个光伏组件相邻的另外一个光伏组件的第二边框12与该一个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11压合配合,第一边框11对相邻的与其压合配合的第二边框12施加向支架4靠近的压力,使得第二边框12压紧在支架4上,避免第二边框12从支架4上滑落,从而使得相邻两个光伏组件在厚度方向上限位安装。如此,省略了第二边框12与支架4的连接,能够实现第二边框12的快速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需要将两个相邻的光伏组件的靠近的两个边框均需要使用连接件6与支架4连接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能够节省连接件6的使用数量,省略了部分连接件6的安装,降低了光伏系统的成本,提升光伏系统的安装效率。
具体实施时,连接部111可以由第一边框11的C面119的远离B面118的一侧向远离B面118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件6可以为螺栓,一个第一边框11可以通过两个或者更多个连接件6与支架4连接,以提升第一边框11安装在支架4上的牢固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层压件的厚度方向指的是层压件的受光面至背光面的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边框11的B面118沿第一边框11的A面117至第一边框11的C面119的方向向靠近连接部111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二边框12的B面118与第一边框11的B面118相平行。此时,当第一边框11的B面118与第二边框12的B面118相邻,且将第一边框11的连接部111通过连接件6安装在支架4上时,第一边框11的B面118能够对第二边框12的B面118产生沿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的压力,使得第一边框11将第二边框12压紧于第一边框11的B面118与支架4之间,同时,增大了第一边框11与第二边框12之间的摩擦力,提升第一边框11对于第二边框12的防滑性能,避免第二边框12相对第一边框11移动,提升光伏系统安装的稳固性。
实际情况下,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还均包括D面120,D面120位于A面117和C面119之间,B面118连接于A面117、D面120和C面119的同一侧,D面120和C面119之间形成型腔。参见图2所示,当第一边框11的B面118沿第一边框11的A面117至第一边框11的C面119的方向向靠近连接部111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二边框12的B面118与第一边框11的B面118相平行时,第一边框11的型腔为倒梯形结构,第二边框12的型腔为梯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B面118与C面119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0°-80°,定义B面118与C面119之间的夹角为β,50°≤β≤80°,示例性地,β可以为50°、55°、60°、65°、70°、71°、72°、74°、75°、78°、80°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如此,保证第一边框11对第二边框12的限位防滑作用的同时,确保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的型腔的结构,以免在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通过型腔与角码3连接时受到影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边框11的B面118具有沿第一边框11的A面117至第一边框11的C面119的方向向靠近连接部111的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倾斜部1181。第二边框12的B面118具有与第一倾斜部1181压合配合的第二倾斜部121。如此,当第一边框11的B面118与第二边框12的B面118相邻,且将第一边框11通过连接部111安装在支架4上时,第一倾斜部1181能够对第二倾斜部121产生沿光伏组件的厚度方向的压力,使得第二倾斜部121压紧于第一倾斜部1181与支架4之间,进一步地,使得第二边框12压紧于第一边框11的B面118与支架4之间。同时,增大了第一边框11与第二边框12之间的摩擦力,提升第一边框11对于第二边框12的防滑性能,避免第二边框12相对第一边框11移动,提升光伏系统安装的稳固性。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倾斜部118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边框11的D面120和C面119,第二倾斜部12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边框12的D面120和C面119。从图3可知,此种情况下,第一倾斜部1181和第二倾斜部121与C面119的垂直距离即为型腔的高度。
在另一种示例中,第一倾斜部1181和第二倾斜部121的一端均连接于C面119,第一倾斜部1181和第二倾斜部121的另一端均与C面119的垂直距离为8mm-12mm。现定义第一倾斜部1181和第二倾斜部121的另一端与C面119的垂直距离为D1,示例性地,D1可以为8mm、9mm、10mm、11mm、12mm等。
参见图3和图4所示,第一倾斜部1181和第二倾斜部121在C面119的正投影的宽度范围为5mm-12mm。现定义第一倾斜部1181和第二倾斜部121在C面119的正投影的宽度为D2,D2可以为5mm、7mm、8mm、9mm、10mm、11mm、12mm等。如此,保证第一边框11对第二边框12的限位防滑作用的同时,确保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的型腔的结构,以免在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通过型腔与角码3连接时受到影响。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参见图5,第一边框11的B面118具有相互压合配合的凹陷部113和凸出部114的一种,第二边框12的B面118具有凹陷部113和凸出部114的另一种。具体地,可以在第一边框11的B面118设置凹陷部113,那么,在第二边框12的B面118上设置与凹陷部113相配合的凸出部114。也可以在第一边框11的B面118设置凸出部114,此时,在第二边框12的B面118上设置与凸出部114相配合的凹陷部113。当然,也可以在第一边框11的B面118和第二边框12的B面118设置多个相互配合的凹陷部113和凸出部114,以增强第一边框11对于第二边框12的压合限位作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当第一边框11的B面118与第二边框12的B面118相邻,且将第一边框11通过连接部111安装在支架4上时,第一边框11对第二边框12通过压合配合的凹陷部113和凸出部114,使得第二边框12被限位安装,不仅实现了第二边框12的快速安装,而且能够避免第二边框12相对第一边框11移动,提升光伏系统安装的稳固性。如图5所示,凹陷部113设置于第一边框11的B面118,凸出部114设置于第二边框12的B面118,凸出部114的高度尺寸D3可以为10mm、凸出部114在C面119上的投影宽度D4可以为7mm,当然,此处只是举例说明,不作具体限定,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边框11的B面118靠近第二边框12的一侧面上设置有间隙啮合的凹槽115和凸起116的一种,第二边框12的B面118靠近第一边框1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凹槽115和凸起116的另一种。凹槽115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边框11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α,0°<α<180°。此时,当第一边框11的B面118与第二边框12的B面118相邻时,第一边框11通过间隙啮合的凹槽115和凸起116与第二边框12压合配合,能够提升第一边框11与第二边框12之间的稳固性。凹槽115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边框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α,0°<α<180°,如此,能够提升第二边框12相对于第一边框11沿着第一边框11的长度方向的稳固性。
具体地,可以在第一边框11的B面118靠近第二边框12的一侧面上设置凹槽115,在第二边框12的B面118靠近第一边框11的一侧面上设置与凹槽115间隙啮合的凸起116。也可以在第一边框11的B面118靠近第二边框12的一侧面上设置凸起116,在第二边框12的B面118靠近第一边框11的一侧面上设置与凸起116间隙啮合的凹槽115。第一边框11的B面118上设置凹槽115或凸起116的数量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当在第一边框11的B面118上设置的凹槽115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凹槽115可以沿第一边框11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可以在第一边框11的B面118上同时设置凹槽115和凸出,且多个凹槽115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边框11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α可以不同。示例性地,α可以为10°、30°、60°、90°、120°、150°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边框11和/或第二边框12的B面118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胶条5的限位槽,以提升胶条5设置于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之间的牢固性,极大增加相邻组件边框之间的相对摩擦,进一步地,提升光伏系统安装的稳固性和密封防水性能。
具体实施时,限位槽可以仅开设在第一边框11B面118的外壁上,也可以仅开设在第二边框12的B面118的外壁上,当然,也可以同时在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的B面118上的对应位置处同时开设限位槽。限位槽的宽度略大于胶条5的宽度,限位槽的深度可以为0.2mm-0.5m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边框11的B面118与第二边框12的B面118压合配合,使得相邻两个光伏组件在厚度方向上限位安装,同时,在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相邻的两个边框的B面118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凹槽115和凸起116,使得两个光伏组件咬合连接,以及在两个边框的B面118之间设置有的胶条5,能够增大两个边框之间的摩擦力,改善光伏系统的安装稳固性。通常情况下,在将光伏系统安装在支架4上后,光伏组件的受光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一般为30°,为了说明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框能够阻止设置有第二边框12的光伏组件出现下滑的现象,现对该光伏组件的受力进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受力分析的对象为如图12中所示的层压件的相对两边沿上均采用的是第二边框12的情况。
如图8所示,光伏组件的自身重力为G,从图8中可知,G可分解为垂直向下的力F1和平行于光伏组件的受光面且向下的力F2,同时光伏组件受到与其相邻的光伏组件的压力F5,另外,光伏组件受到与其相邻的光伏组件的摩擦力以及与支架4的摩擦力共计为F3,F3平行于光伏组件的受光面且向上。为了防止光伏组件向下滑动,要保证光伏组件受到的平行于光伏组件的受光面且向上的力即F3大于光伏组件受到的平行于光伏组件的受光面且向下的力即F2,即F3>F2。假设光伏组件与支架4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F3=μ×(F1+F5)=μ×Gsin60°+μ×F5,F2=Gsin30°,当F3>F2时,得到μ>1/(√3+2F5/G),综上可知,当μ、F5、G三者满足μ>1/(√3+2F5/G)条件时可防止光伏组件向下滑动。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和设置于层压件的边沿上的边框,边框包括: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层压件相对两边沿上的第一边框11,或,边框包括: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层压件相对两边沿上的第二边框12,如图12所示。或,边框包括:分别设置于层压件相对两边沿上的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如图11所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扩大了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多样性,丰富了光伏组件的种类。当边框包括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层压件相对两边沿上的第一边框11时,那么,与该光伏组件相邻的光伏组件的边框为第二边框12。当边框包括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层压件相对两边沿上的第二边框12时,那么,与该光伏组件相邻的光伏组件的边框为第一边框11。当边框包括分别设置于层压件相对两边沿上的第一边框11和第二边框12时,那么,与该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11相邻的光伏组件的边框为第二边框12,与该光伏组件的第二边框12相邻的光伏组件的边框为第一边框11。如此,以便于实现相邻两个光伏组件在厚度方向上限位安装,节省连接件6的使用数量,省略了部分连接件6的安装,降低了光伏系统的成本,提升光伏系统的安装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伏组件还包括如图9所示的角码3,角码3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段31、第二段32和第三段33,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分别用于与光伏组件的一个角部的两个边框连接,第三段33用于在该光伏组件与相邻的另一个光伏组件压合配合时,抵挡限位于另一个光伏组件的用于与该光伏组件压合配合的边框的端部,如图10所示,避免两个光伏组件相对移动,提升两个光伏组件的稳固性。
如图9所示,角码3的第一段31、第二段32和第三段33形成T字形结构,角码3与边框连接时,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分别插入光伏组件的一个角部的两个边框的型腔内,且角码3与两个边框过盈配合,第三段33突出于光伏组件的边框,用于在该光伏组件与相邻的另一个光伏组件压合配合时,抵挡限位于另一个光伏组件的用于与该光伏组件压合配合的边框的端部。
除上述之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包括支架4、多个光伏组件和光伏组件边框,相邻两个光伏组件通过光伏组件边框组合安装,光伏组件通过光伏组件边框的第一边框11的连接部111固定设置于支架4。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系统还包括胶条5,如图2至图5、图11和图12所示,胶条5设置于光伏组件边框的第一边框11的B面118和第二边框12的B面118之间,用于使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密封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在两个光伏组件限位安装时,胶条5位于两个光伏组件的相邻的边框的B面118之间,用于使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密封贴合,以防止雨水和灰尘渗入光伏组件的下方,增强光伏系统的防水性能。另外,胶条5具有弹性,在限位安装的两个光伏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起到缓冲作用。胶条5由边框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边框的另一端,可以在两个光伏组件的相邻的边框的B面118之间设置多个胶条5,以提升光伏系统的密封防水性能。再者,胶条5具有弹性,能够增大两个光伏组件的相邻的边框的B面118之间的弹性阻尼,从而增大两个边框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升光伏系统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分别用于安装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相互靠近的两边上;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均具有A面、B面和C面,所述A面和所述C面沿光伏组件的层压件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所述B面连接于所述A面和所述C面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边框的C面具有用于与支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边框的B面用于与所述第二边框的B面压合配合,能够使得相邻两个光伏组件在厚度方向上限位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的B面沿所述第一边框的A面至所述第一边框的C面的方向向靠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边框的B面与所述第一边框的B面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B面与所述C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的B面具有沿所述第一边框的A面至所述第一边框的C面的方向向靠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二边框的B面具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部压合配合的第二倾斜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均还包括D面,所述D面位于所述A面和所述C面之间,所述B面连接于所述A面、所述D面和所述C面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的D面和C面,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边框的D面和C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C面,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另一端均与所述C面的垂直距离为8mm-12mm;
和/或,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倾斜部在所述C面的正投影的宽度范围为5mm-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的B面具有凹陷部或凸出部的一种,所述第二边框的B面具有与所述第一边框B面压合配合的所述凸出部或所述凹陷部的另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的B面靠近所述第二边框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或凸起的一种,所述第二边框的B面靠近所述第一边框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所述凸起或所述凹槽的另一种,所述第一边框B面的凹槽或凸起与所述第二边框的B的凸起或凹槽间隙啮合;所述凹槽或凸起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边框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α,0°<α<1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或所述第二边框的B面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胶条的限位槽。
10.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和设置于所述层压件的边沿上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
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层压件相对两边沿上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边框或第二边框;
或,分别设置于所述层压件相对两边沿上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码,所述角码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分别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个角部的两个边框连接,所述第三段用于在该所述光伏组件与相邻的另一个光伏组件压合配合时,抵挡限位于所述另一个光伏组件的用于与该所述光伏组件压合配合的边框的端部。
12.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多个光伏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通过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组合安装,所述光伏组件通过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第一边框的连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条,设置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第一边框的B面和第二边框的B面之间,用于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组件密封贴合。
CN202223457899.9U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 Active CN218941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7899.9U CN218941030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7899.9U CN218941030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1030U true CN218941030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92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57899.9U Active CN218941030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1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18627B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edge face sealing member for same
CN107130760B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组合墙板
CN218941030U (zh)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
CN215934770U (zh) 一种无边框光伏组件安装装置及光伏屋面组合系统
CN210075129U (zh) 用于固定太阳能面板的装置
CN106230360B (zh) 壁板与关联固定装置
CA2795650C (en) Glazing anchorage system
JP2006348708A (ja)
CN214402526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装配式墙板
CN209874085U (zh) 一种可拆卸活动铝板的墙面结构
CN115864978A (zh) 边框、压块和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20314905U (zh) 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1341535U (zh) 一种可吸收有害气体的室内墙板
CN220565497U (zh) 一种单面挂板隔断墙连接结构
CN109780019B (zh) 一种组合家具连接拉扣
CN111446915B (zh) 太阳能电池板的边框组件
CN219387745U (zh) 扣合型限位组件及应用其的推拉门窗
CN209924756U (zh) 用于安装门窗型材的固定件
CN211606476U (zh) 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边框
CN215330912U (zh) 一种海棠角型材
CN216641232U (zh) 一种用于墙板安装的阳角连接结构
CN220022720U (zh) 光伏组件边框结构
CN220693028U (zh) 一种边框组件及光伏板总成
CN220190724U (zh) 一种光伏构件
CN220539122U (zh) 长城板及其包边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