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0723U - 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 - Google Patents

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0723U
CN218940723U CN202223039333.4U CN202223039333U CN218940723U CN 218940723 U CN218940723 U CN 218940723U CN 202223039333 U CN202223039333 U CN 202223039333U CN 218940723 U CN218940723 U CN 218940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circuit
terminal
circuit
resistor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93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继华
王跃泮
刘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erda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erda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erda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erda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393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0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0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0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包括:主控制单元,所述主控制单元与电流检测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控制电路包括二次保护电路,所述二次保护电路一端与电流检测电阻连接,所述二次保护电路另一端与充放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二次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与控制开关IO口连接;该电路可以在MOS管发生粘连、短路、击穿等故障,致使一次保护电路无法工作时,将主电路断开,从而避免电池过充、过电流,发生爆炸。

Description

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当电动车的电芯过度充电的时候,正极过度的锂便会放出来,然后使正极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因为放出的锂太多无法插入负极中,容易造成负极表面析锂。还有就是当电压达到4.5V以上的时候,电解液会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在充电的时候,水份会和锂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锂,使电芯的容量损失,容易使电芯过度充电而生成气体,这些气体会使电芯的内部压力增大,当电芯的外壳无法承受时,电芯就会爆炸。
长时间充电状态下,过充、过电流也会导致高温高压,存在安全隐患。锂电池在特殊温度、湿度及接触不良等状况下可能瞬间放电而产生大量的电流,发生自燃或爆炸情况。两轮电动车现有锂电池过充保护方案主要为软件AFE保护,在检测到过充电压时,软件控制关断回路主MOS,切断充电回路来保护电池过充,防止爆炸。现有技术主要通过软件控制主MOS栅极电平来实现关闭,在主MOS发生粘连、短路、击穿等故障时,此方式无法关断主回路,过充不保护,容易引发爆炸起火。
如中国专利CN209994127U,公开日2020年01月24日,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保护板领域,公开一种适用于电瓶车上的BMS保护板,包括电池组、电流检测控制电路和主控制单元,主控制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端AFE电路(31)、主控MCU,电流检测控制电路包括充电限流单元、充电MOS管、放电MOS管和放电MOS管驱动单元,电流检测控制电路还包括检测电阻和运算电路单元,主控MCU的输出端连接有GPS定位模块、LED显示模块、扬声器、网络通讯模块。保护板使锂电池受到电网波动影响不大,提高使用安全,设有GPS定位模块,提高了本设置有本电路的电池防盗能力,随时了解电池的剩余电量情况,实现电池或电瓶车车的按时间信息出租,大大提高了使用体验。该方案采用控制MOS管栅极电平来实现关闭,在主MOS管发生粘连、短路、击穿等故障时,此方式无法关断主回路,不能充分保护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控制MOS管栅极电平来实现关闭主回路的保护方法无法在MOS管发生故障时继续保护电池的技术问题。提出了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能在MOS管发生故障时任然保护电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包括:主控制单元,所述主控制单元与电流检测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控制电路包括二次保护电路,所述二次保护电路一端与电流检测单元连接,所述二次保护电路另一端与充放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二次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与控制开关IO口连接。
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在电路中连入二次保护电路,当MOS管发生故障,即一次保护失败时,主控制单元检测到单节电池电压超标且还有充电电流存在时,控制开关打开,为三端保险丝的加热丝提供电压,触发熔断,保护BMS。
作为优选,所述二次保护电路包括三端保险丝MF2,所述三端保险丝MF2的控制端与PNP型三极管Q34的C极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Q34的E极与电池包正极连接, 所述PNP型三极管Q34的E极与电阻R13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1的另一端与所述PNP型三极管Q34的B极连接,所述三端保险丝MF2的一端与MOS-B+端连接,所述三端保险丝MF2的另一端与MOS-B-端连接,所述三端保险丝MF2的一端与开关P2的一端连接, 所述三端保险丝MF2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P2的另一端连接。PNP型三极管Q34和PNP型三极管Q34共同组成了二次保护电路中的加热电路,当二次保护电路的控制开关打开时,电池包正极接入,为三端保险丝内部的加热丝加热,导致熔断,断开主电路,从而保护电池,二次保护电路通过开关P2与MOS管的两端连接,从而将二次保护电路接入主电路之中。
作为优选,所述PNP型三极管Q34的B极与电阻R13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2的另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35的C极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35的E极与地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35的E极与电阻R15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0的另一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35的B极连接, 所述NPN型三极管Q35的B极与电阻R14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9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开关IO口连接。PNP型三极管Q34、电阻R132、NPN型三极管Q35、电阻R150和电阻R149共同组成二次保护电路中的控制电路,这条控制电路连接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微控器MCU连接,接收到微控器MCU的信号后,就会控制二次保护电路打开,开始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AFE前端采集芯片和微控器MCU,所述AFE前端采集芯片与驱动保护电路连接,所述驱动保护电路与充放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AFE前端采集芯片和所述微控器MCU连接。AFE前端采集芯片和微控器MCU之间通过两条数据线SDA和SCL连接,AFE前端采集芯片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微控器MCU中,微控器MCU再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AFE前端采集芯片与驱动保护电路连接,根据采集到的信息控制驱动保护电路,驱动保护电路再控制充放电控制单元中MOS管的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AFE前端采集芯片与所述电流检测电阻串联,所述电流检测电组一端与电池包的B-电极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组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次保护电路连接。通过电流检测电阻,AFE前端采集芯片可以采集到电池包的输入和输出电流,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启动二次保护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AFE前端采集芯片包括温度采集接口和电池包单节采集接口,所述温度采集接口与MTC温度采样电路连接,所述MTC温度采样电路与所述微控器MCU连接,所述电池包单节采集接口通过电压采集电路与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电池包的B+电极与DC-DC转化电路连接, 所述电池包的B+电极与P+电极连接。AFE前端采集芯片通过电池包单节采集接口采集电池包的电压、温度等数据变化,AFE前端采集芯片共有三个AD口进行电池包温度变化的采集,再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通过温度采集接口传输到微控器MCU中,微控器MCU将这些数据与存储模块Data存储的单节电压、温度以及一些故障的标志位等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判断电池包的状态和一次保护电路是否正常工作,DC-DC转化电路将电池包输出的48V电压转换成3.3V和5V的电压,3.3V的电压用于微控器MCU的工作,5V的电压用于RS485的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微控器MCU包括状态监测端口,所述状态监测端口连接有负载移除检测DETD和充电器移除检测DETC,所述微控器MCU的输出端连接有一线通和RS485,所述微控器MCU与LED显示模块连接。状态监测端口用于检测负载和充电器是否移除,RS485为通讯接口,一线通为通信网络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微控器MCU设有存储模块Data,所述微控器MCU设有预放电开关控制端,所述微控器MCU通过所述预放电开关控制端与充放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与P-电极连接。存储模块Data中存储了单节电压、温度以及一些故障的标志位,可以用于同检测到的信息做对比,判断电池和一次保护电路的工作状态,预放电开关控制端控制充放电控制单元中的预放电MOS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MOS管发生粘连、短路、击穿等故障,致使一次保护电路无法工作,保护电池时,利用二次保护电路中的三端保险丝的熔断,将主电路断开,从而避免电池过充、过电流,发生爆炸。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二次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其中:1、AFE前端采集芯片,2、微控器MC,3、电池包,4、充放电控制单元,5、LED显示模块,6、一线通,7、RS485,8、负载移除检测DETD,9、电器移除检测DET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如图1所示,主控制单元与电流检测控制电路连接,电流检测控制电路包括了二次保护电路、电流检测电阻和驱动保护电路,二次保护电路的一端与电流检测电阻连接,二次保护电路的另一端与充放电控制单元4连接,二次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与控制开关IO口连接,控制开关IO口控制二次保护电路的状态。
主控制单元包括了AFE前端采集芯片1和微控器MCU2, AFE前端采集芯片与驱动保护电路连接,驱动保护电路与充放电控制单元连接。AFE前端采集芯片和微控器MCU连接,AFE前端采集芯片和微控器MCU之间通过两条数据线SDA和SCL连接,AFE前端采集芯片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微控器MCU中,微控器MCU再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AFE前端采集芯片与驱动保护电路连接,根据采集到的信息控制驱动保护电路,驱动保护电路再控制充放电控制单元中MOS管的状态。
AFE前端采集芯片与电流检测电阻串联, 通过电流检测电阻,AFE前端采集芯片可以采集到电池包的输入和输出电流,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启动二次保护电路。电流检测电组一端与电池包3的B-电极连接,电流检测电组的另一端与二次保护电路连接。
AFE前端采集芯片包括温度采集接口和电池包单节采集接口,温度采集接口与MTC温度采样电路连接, MTC温度采样电路与微控器MCU连接,电池包单节采集接口通过电压采集电路与所电池包连接,电池包的B+电极与DC-DC转化电路连接,电池包的B+电极与P+电极连接。AFE前端采集芯片通过电池包单节采集接口采集电池包的电压、温度等数据变化,AFE前端采集芯片共有三个AD口进行电池包温度变化的采集,再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通过温度采集接口传输到微控器MCU中,微控器MCU将这些数据与存储模块Data存储的单节电压、温度以及一些故障的标志位等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判断电池包的状态和一次保护电路是否正常工作,DC-DC转化电路将电池包输出的48V电压转换成3.3V和5V的电压,3.3V的电压用于微控器MCU的工作,5V的电压用于RS485的工作。
微控器MCU包括状态监测端口,状态监测端口连接有负载移除检测DETD8和充电器移除检测DETC9,微控器MCU的输出端连接有一线通6和RS4857,微控器MCU与LED显示模块5连接。状态监测端口用于检测负载和充电器是否移除,RS485为通讯接口,一线通为通信网络接口,用于接入通信网络,微控器MCU将各种信息显示在LED显示模块上。微控器MCU设有存储模块Data,微控器MCU设有预放电开关控制端,微控器MCU通过预放电开关控制端与充放电控制单元连接,充放电控制单元与P-电极连接。存储模块Data中存储了单节电压、温度以及一些故障的标志位,可以用于同检测到的信息做对比,判断电池和一次保护电路的工作状态,预放电开关控制端控制充放电控制单元中的预放电MOS的状态。
充放电控制单元共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充电模式、放电模式和预放电模式,充电模式下充放电控制单元只接入充电MOS管,放电模式下充放电控制单元只接入放电MOS管,预放电模式下充电MOS管和放电MOS管串联,并且放电MOS管上并联有一个预放电MOS管和一个功率电阻,这个预放电MOS管和功率电阻串联。
二次保护电路包括三端保险丝MF2,三端保险丝MF2的控制端与PNP型三极管Q34的C极连接, PNP型三极管Q34和PNP型三极管Q34共同组成了二次保护电路中的加热电路,PNP型三极管Q34的E极与电池包正极连接, PNP型三极管Q34的E极与电阻R131的一端连接,电阻R131的另一端与PNP型三极管Q34的B极连接,三端保险丝MF2的一端与MOS-B+端连接,三端保险丝MF2的另一端与MOS-B-端连接,三端保险丝MF2的一端与开关P2的一端连接,三端保险丝MF2的另一端与开关P2的另一端连接。当二次保护电路的控制开关打开时,电池包正极接入,为三端保险丝内部的加热丝加热,导致熔断,断开主电路,从而保护电池,二次保护电路通过开关P2与MOS管的两端连接,从而将二次保护电路接入主电路之中。
PNP型三极管Q34、电阻R132、NPN型三极管Q35、电阻R150和电阻R149共同组成二次保护电路中的控制电路,PNP型三极管Q34的B极与电阻R132的一端连接,电阻R132的另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35的C极连接, NPN型三极管Q35的E极与地连接, NPN型三极管Q35的E极与电阻R150的一端连接,电阻R150的另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35的B极连接, NPN型三极管Q35的B极与电阻R149的一端连接,电阻R149的另一端与控制开关IO口连接。这条控制电路连接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微控器MCU连接,接收到微控器MCU的信号后,就会控制二次保护电路打开,开始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单元,所述主控制单元与电流检测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控制电路包括二次保护电路,所述二次保护电路一端与电流检测电阻连接,所述二次保护电路另一端与充放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二次保护电路的控制端与控制开关IO口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保护电路包括三端保险丝MF2,所述三端保险丝MF2的控制端与PNP型三极管Q34的C极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Q34的E极与电池包正极连接, 所述PNP型三极管Q34的E极与电阻R13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1的另一端与所述PNP型三极管Q34的B极连接,所述三端保险丝MF2的一端与MOS-B+端连接,所述三端保险丝MF2的另一端与MOS-B-端连接,所述三端保险丝MF2的一端与开关P2的一端连接, 所述三端保险丝MF2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P2的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NP型三极管Q34的B极与电阻R13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2的另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35的C极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35的E极与地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35的E极与电阻R15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0的另一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35的B极连接, 所述NPN型三极管Q35的B极与电阻R14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9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开关IO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AFE前端采集芯片和微控器MCU,所述AFE前端采集芯片与驱动保护电路连接,所述驱动保护电路与充放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AFE前端采集芯片和所述微控器MCU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FE前端采集芯片与所述电流检测电阻串联,所述电流检测电阻一端与电池包的B-电极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次保护电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FE前端采集芯片包括温度采集接口和电池包单节采集接口,所述温度采集接口与MTC温度采样电路连接,所述MTC温度采样电路与所述微控器MCU连接,所述电池包单节采集接口通过电压采集电路与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电池包的B+电极与DC-DC转化电路连接, 所述电池包的B+电极与P+电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器MCU包括状态监测端口,所述状态监测端口连接有负载移除检测DETD和充电器移除检测DETC,所述微控器MCU的输出端连接有一线通和RS485,所述微控器MCU与LED显示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器MCU设有存储模块Data,所述微控器MCU设有预放电开关控制端,所述微控器MCU通过所述预放电开关控制端与充放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与P-电极连接。
CN202223039333.4U 2022-11-15 2022-11-15 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 Active CN218940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9333.4U CN218940723U (zh) 2022-11-15 2022-11-15 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9333.4U CN218940723U (zh) 2022-11-15 2022-11-15 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0723U true CN218940723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3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9333.4U Active CN218940723U (zh) 2022-11-15 2022-11-15 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07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3506B2 (en) Portable backup charger
CN101931243A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电池组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88114A (zh) 车载汽车电子装置的多功能电源
CN206471860U (zh) 一种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安全管理系统
CN112009246A (zh) 一种汽车辅助电源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832686B (zh) 充电回路及充电回路检测方法
CN209994126U (zh) 一种具有充电限流功能的bms保护板
CN208401585U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
CN211239354U (zh) 储能设备的主回路控制电路
CN218940723U (zh) Bms防二次过充保护电路
CN110535208A (zh) 储能设备的主回路控制电路
CN113561810B (zh) 一种充电口断电保护装置及电动车
CN211930279U (zh) 一种电池包及充电组合装置
CN212434699U (zh) 一种带定位功能的锂电池系统
CN108448681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充电器在线侦测方法
CN212183147U (zh) 一种48v船舶或车载同口锂电备用电源
CN201113506Y (zh) 可对低电压电池组充电的电路
CN112583066A (zh) 一种叉车磷酸铁锂电池充电方法
CN109524946A (zh) 一种bms电池保护系统
CN201928077U (zh) 车载汽车电子装置的多功能电源
CN212676916U (zh) 一种电池充电管理系统
CN213213146U (zh) 一种低成本bms充放电二次保护装置
CN216436795U (zh) 一种光伏风储能系统的多重保护架构
CN212258505U (zh) 适用于储能柜的bms电池管理设备
CN213754027U (zh) 一种电池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