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9851U - 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电池单体、电池包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电池单体、电池包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9851U
CN218939851U CN202223610839.6U CN202223610839U CN218939851U CN 218939851 U CN218939851 U CN 218939851U CN 202223610839 U CN202223610839 U CN 202223610839U CN 218939851 U CN218939851 U CN 218939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r
battery cell
pressure relief
groov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108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王聪
边颖
蒋亚北
闫龙
牛亚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Weirui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Weirui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Weirui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108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9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9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9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电池单体、电池包及车辆,隔圈包括隔圈本体,隔圈本体具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底壁设置有间隙,间隙与容纳槽连通,间隙适于供电池单体的极耳穿过,以使极耳的部分结构容纳于容纳槽内;隔圈本体的宽度为D,间隙的宽度为d,满足关系式:3*d≤2*D。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隔圈可以有效提升电池单体的绝缘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电池单体、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电池单体、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池单体可以包括盖板、下塑胶和电芯,其中下塑胶抵接在盖板和电芯之间。
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极耳的焊接需求,下塑胶的其中一侧边缘无法完全封闭,因此极耳弯折后与电池单体的壳体之间无法有效隔离,这样就会使极耳与壳体之间的短接风险增大,从而导致电池单体的绝缘性和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该隔圈可以有效提升电池单体的绝缘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电池单体。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包括:
隔圈本体,所述隔圈本体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底壁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间隙适于供所述电池单体的极耳穿过,以使所述极耳的部分结构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所述隔圈本体的宽度为D,所述间隙的宽度为d,满足关系式:3*d≤2*D。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通过在隔圈本体上设置容纳槽和间隙,并使间隙与容纳槽连通,这样可以通过隔圈对极耳进行隔离并定型,使得极耳的部分结构可以约束在隔圈的内部,以使极耳与电池单体的壳体之间可以保持绝缘隔离,这样可以大幅提升电池单体的绝缘性和安全性。通过将间隙的宽度设定为小于或等于隔圈本体宽度的2/3倍,这样可以使隔圈对极耳的绝缘作用达到最优效果,以避免间隙过大而导致隔圈的绝缘效果变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隔圈本体还具有泄压槽,所述泄压槽和所述容纳槽沿所述隔圈本体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泄压槽适于排放所述电池单体内部的气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泄压槽的底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泄压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泄压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泄压孔沿所述隔圈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和/或,多个所述泄压孔沿所述隔圈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隔圈还包括:
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泄压槽之间;
和/或,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泄压孔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泄压槽沿所述隔圈本体长度方向的侧壁宽度为D1,所述泄压槽沿所述隔圈本体宽度方向的侧壁宽度为D2,满足关系式:D2*0.8≤D1≤D2*1.2,且D1≥0.8mm,D2≥0.8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加强筋的宽度为D3,满足关系式:D2*0.5≤D3≤D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隔圈本体还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容纳槽背离所述泄压槽的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隔圈本体的长度为L,所述泄压槽的长度为L1,所述安装槽的宽度为L2,满足关系式:L≤(L1+L2)*3,且L1≥3mm,L2≥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单体,包括:
盖板组件;
电芯;
隔圈,所述隔圈设于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电芯之间,所述隔圈为上述所述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包,包括:
根据上述所述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
和/或,根据上述所述的电池单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包括:
根据上述所述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
和/或,根据上述所述的电池单体;
和/或,根据上述所述的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位置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圈的正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圈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单体;
10-隔圈;
20-盖板组件; 21-盖板; 22-下塑胶;
30-电芯; 31-极耳;
40-壳体;
50-极柱;
100-隔圈本体;
110-容纳槽;120-间隙;130-泄压槽;140-泄压孔;150-安装槽;
20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1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位置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圈1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圈10的正视图,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圈10的剖视图。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池单体1的隔圈10,包括:隔圈本体100,隔圈本体100具有容纳槽110,容纳槽110的底壁设置有间隙120,间隙120与容纳槽110连通,间隙120适于供电池单体1的极耳31穿过,以使极耳31的部分结构容纳于容纳槽110内;隔圈本体100的宽度为D,间隙120的宽度为d,满足关系式:3*d≤2*D。
具体地,电池单体1可以包括盖板组件20、电芯30、隔圈10和壳体40,其中,电芯30可以安装在壳体40内,隔圈10可以设置在盖板组件20和电芯30之间,盖板组件20可以与壳体40固定连接,以使电芯30和隔圈10可以封闭设置在壳体40内部,如此设置可以通过隔圈10挤压并固定电芯30,以防止电池单体1在振动过程中导致电芯30产生位移。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见图3所示,电芯30的一端可以设置有极耳31,极耳31的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电芯30内部的正、负极片(图中未示出)电连接,极耳31的另外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电池单体1的极柱50电连接,如此设置以使电芯30可以与极柱50电连接,进而可以通过极柱50将电芯30与外部电路电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使电池单体1进行充、放电工作。盖板组件20可以包括盖板21和下塑胶22,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可以为图2中Z所指的方向,沿着电池单体1的高度方向,下塑胶22的一侧表面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与盖板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塑胶22背离盖板21的另外一侧表面可以与隔圈10相抵接。也即是,下塑胶22可以抵接在隔圈10和盖板21之间,如此设置可以通过下塑胶22将极耳31与盖板21隔开,使得两者之间保持绝缘状态,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极耳31与盖板21接触而引发电池单体1短路故障。
请继续参见图4-图6所示,隔圈本体100可以为矩形状的结构,隔圈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可以为图3中X所指的方向,隔圈本体100的宽度方向可以为图3中Y所指的方向,隔圈本体100的高度方向可以为图3中Z所指的方向。容纳槽110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在隔圈本体100上,容纳槽11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深度方向分别与隔圈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一一平行。间隙120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在容纳槽110的底壁上,沿着容纳槽110的深度方向,间隙120可以贯穿容纳槽110的底壁,且间隙120可以沿容纳槽110的长度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极耳31背离电芯30的一端可以穿过间隙120以与极柱50进行焊接。同时,极耳31上位于极柱50和电芯30之间的部分结构可以弯折并容纳在容纳槽110内,如此设置可以通过隔圈10对极耳31进行隔离并定型,这样使得极耳31的部分结构可以约束在隔圈10内部,以使极耳31与壳体40之间可以保持绝缘隔离,这样就可以大幅提升电池单体1的绝缘性和安全性。
如图5所示,隔圈本体100的宽度可以标注为D,间隙120的宽度可以标注为d,其中,隔圈本体100的宽度与间隙120的宽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满足以下关系式:3*d≤2*D,也即是,间隙120的宽度可以小于或等于隔圈本体100宽度的2/3倍,如此设置可以使隔圈10对极耳31的绝缘作用达到最优效果,以避免间隙120过大而导致隔圈10的绝缘效果变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池单体1的隔圈10,通过在隔圈本体100上设置容纳槽110和间隙120,并使间隙120与容纳槽110连通,这样可以通过隔圈10对极耳31进行隔离并定型,使得极耳31的部分结构可以约束在隔圈10的内部,以使极耳31与电池单体1的壳体40之间可以保持绝缘隔离,这样可以大幅提升电池单体1的绝缘性和安全性。通过将间隙120的宽度设定为小于或等于隔圈本体100宽度的2/3倍,这样可以使隔圈10对极耳31的绝缘作用达到最优效果,以避免间隙120过大而导致隔圈10的绝缘效果变差。
请继续参见图3-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隔圈本体100还具有泄压槽130,泄压槽130和容纳槽110沿隔圈本体100的长度方向排布,泄压槽130适于排放电池单体1内部的气体。
具体地,泄压槽130和容纳槽110可以沿隔圈本体100的长度方向相邻设置,泄压槽130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在隔圈本体100上,泄压槽13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深度方向分别与隔圈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一一平行,如此设置,当电芯30内部出现故障而产生大量气体时,泄压槽130可以将电芯30内部的气体及时排放出去,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电芯30发生膨胀现象,防止电池单体1发生爆炸事故,以便有效降低电池单体1的安全隐患。
请继续参见图3-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泄压槽130的底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泄压孔140。
具体地,泄压孔140的数量可以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泄压孔14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等,对此,本实用新型亦不作具体限定。泄压孔140可以沿泄压槽130的深度方向贯穿泄压槽130的底壁,如此设置,当电芯30内部出现故障而产生大量气体时,泄压孔140可以将电芯30内部的气体及时排放出去,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电芯30发生膨胀现象,防止电池单体1发生爆炸事故,以便有效降低电池单体1的安全隐患。
请继续参见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的实施例,泄压孔1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泄压孔140沿隔圈本体10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和/或,多个泄压孔140沿隔圈本体10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具体地,泄压孔14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以下实施例以六个泄压孔140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六个泄压孔140以两排三列的形式排布在泄压槽130的底壁。也即是,沿着泄压槽130的长度方向,六个泄压孔140可以均匀且间隔排布为三列,沿着泄压槽130的宽度方向,六个泄压孔140可以均匀且间隔排布为两排,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泄压孔140的排气速度,以使电芯30内部产生的气体可以快速排放出去。
请继续参见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隔圈10还包括:加强筋200,加强筋200设于容纳槽110与泄压槽130之间;和/或,加强筋200设于泄压孔140之间。
具体地,加强筋200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与隔圈本体100固定连接,加强筋200可以沿着隔圈本体100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也即是,加强筋200的长度方向可以与隔圈本体100的宽度方向平行,加强筋200的宽度方向可以与隔圈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平行。加强筋2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以下实施例以三个加强筋200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其中,一个加强筋200可以设置在容纳槽110和泄压槽130之间,另外两个加强筋200可以间隔设置在相邻的两列泄压孔140之间,如此设置可以通过加强筋200有效提高隔圈本体100的强度和硬度,避免隔圈10在受压后发生形变,这样可以使隔圈10可以较为稳固的抵接在盖板组件20和电芯30之间,以使隔圈10可以对电芯30进行有效限位,防止电池单体1在振动过程中导致电芯30产生位移。
请继续参见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泄压槽130沿隔圈本体100长度方向的侧壁宽度为D1,泄压槽130沿隔圈本体100宽度方向的侧壁宽度为D2,满足关系式:D2*0.8≤D1≤D2*1.2,且D1≥0.8mm,D2≥0.8mm。
具体地,如图5所示,泄压槽130沿隔圈本体100长度方向的侧壁的宽度可以标注为D1,泄压槽130沿隔圈本体100宽度方向的侧壁的宽度可以标注为D2,其中,D1可以大于或等于0.8mm,D2可以大于或等于0.8mm;且D1与D2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满足以下关系式:D2*0.8≤D1≤D2*1.2,也即是,D1可以介于D2的0.8倍和D2的1.2倍之间,如此设置,以使隔圈本体100具有较佳的强度和硬度,防止隔圈10受压发生变形。
请继续参见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加强筋200的宽度为D3,满足关系式:D2*0.5≤D3≤D2。
具体地,加强筋200的宽度可以标注为D3,D3可以介于D2的0.5倍和D2的1.0倍之间,如此设置,以使隔圈本体100具有较佳的强度和硬度,防止隔圈10受压发生变形。
请继续参见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隔圈本体100还具有安装槽150,安装槽150设于容纳槽110背离泄压槽130的端部。
具体地,安装槽150、容纳槽110和泄压槽130可以沿隔圈本体10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也即是安装槽150和泄压槽130可以分别设置在容纳槽110的相对两端,其中,安装槽150的长度方向可以与隔圈本体100的宽度方向平行,安装槽150的宽度方向可以与隔圈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平行,安装槽150内可以设置多个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如此设置,可以采用螺栓(图中未示出)或螺钉(图中未示出)穿接在安装孔内,以使隔圈10可以与电池单体1的盖板21或壳体40螺纹连接。
请继续参见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圈本体100的长度为L,泄压槽130的长度为L1,安装槽150的宽度为L2,满足关系式:L≤(L1+L2)*3,且L1≥3mm,L2≥3mm。
具体地,隔圈本体100的长度可以标注为L,泄压槽130的长度可以标注为L1,安装槽150的宽度可以标注为L2,其中,L1可以大于或等于3mm,L2可以大于或等于3mm,且泄压槽130长度和安装槽150宽度之和可以大于或等于隔圈本体100长度的1/3倍,如此设置,可以有效提高隔圈10的抗振性能,同时可以避免隔圈10挤压并损伤电芯30,从而可以对电芯30进行有效限位,防止电池单体1在振动过程中导致电芯30产生位移。
请继续参见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1,包括:盖板组件20、电芯30和隔圈10,隔圈10设于盖板组件20与电芯30之间,隔圈10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电池单体1的隔圈10。其中,隔圈10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地,电池单体1可以包括盖板组件20、电芯30、隔圈10和壳体40,其中,电芯30可以安装在壳体40内,隔圈10可以设置在盖板组件20和电芯30之间,盖板组件20可以与壳体40固定连接,以使电芯30和隔圈10可以封闭设置在壳体40内部,如此设置可以通过隔圈10挤压并固定电芯30,以防止电池单体1在振动过程中导致电芯30产生位移。进一步地,电芯30的一端可以设置有极耳31,极耳31的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电芯30内部的正、负极片电连接,极耳31的另外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电池单体1的极柱50电连接,如此设置以使电芯30可以与极柱50电连接,进而可以通过极柱50将电芯30与外部电路电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使电池单体1进行充、放电工作。
盖板组件20可以包括盖板21和下塑胶22,沿着电池单体1的高度方向,下塑胶22的一侧表面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与盖板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塑胶22背离盖板21的另外一侧表面可以与隔圈10相抵接,也即是,下塑胶22可以抵接在隔圈10和盖板21之间,如此设置可以通过下塑胶22将极耳31与盖板21隔开,使得两者之间保持绝缘状态,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极耳31与盖板21接触而引发电池短路故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图中未示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电池单体1的隔圈10;和/或,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单体1。其中,隔圈10和电池单体1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图中未示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电池单体1的隔圈10,和/或,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单体1;和/或,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包。其中,隔圈10、电池单体1以及电池包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池单体1的隔圈10的其他构成例如:正极片、负极片、极耳31、极柱50及壳体40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圈本体,所述隔圈本体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底壁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间隙适于供所述电池单体的极耳穿过,以使所述极耳的部分结构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所述隔圈本体的宽度为D,所述间隙的宽度为d,满足关系式:3*d≤2*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本体还具有泄压槽,所述泄压槽和所述容纳槽沿所述隔圈本体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泄压槽适于排放所述电池单体内部的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槽的底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泄压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泄压孔沿所述隔圈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和/或,多个所述泄压孔沿所述隔圈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还包括:
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泄压槽之间;
和/或,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泄压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槽沿所述隔圈本体长度方向的侧壁宽度为D1,所述泄压槽沿所述隔圈本体宽度方向的侧壁宽度为D2,满足关系式:D2*0.8≤D1≤D2*1.2,且D1≥0.8mm,D2≥0.8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宽度为D3,满足关系式:D2*0.5≤D3≤D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本体还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容纳槽背离所述泄压槽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本体的长度为L,所述泄压槽的长度为L1,所述安装槽的宽度为L2,满足关系式:L≤(L1+L2)*3,且L1≥3mm,L2≥3mm。
10.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组件;
电芯;
隔圈,所述隔圈设于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电芯之间,所述隔圈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
1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
和/或,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体。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
和/或,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体;
和/或,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包。
CN202223610839.6U 2022-12-29 2022-12-29 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电池单体、电池包及车辆 Active CN218939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0839.6U CN218939851U (zh) 2022-12-29 2022-12-29 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电池单体、电池包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0839.6U CN218939851U (zh) 2022-12-29 2022-12-29 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电池单体、电池包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9851U true CN218939851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10839.6U Active CN218939851U (zh) 2022-12-29 2022-12-29 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电池单体、电池包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98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75215B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JP4772614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US9083029B2 (en) Battery pack
EP3678208B1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N210403848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JP2019096431A (ja) 組電池と、組電池に用いられる単電池の製造方法
KR20230093033A (ko) 전지 셀, 전지 및 전기기기
KR100995076B1 (ko) 이차 전지
KR100658614B1 (ko) 이차 전지
CN215451564U (zh) 电池壳组件和具有其的锂电池
CN218939851U (zh) 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电池单体、电池包及车辆
KR20060125276A (ko) 이차 전지
EP4120466B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electr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battery cell
CN217387401U (zh) 电池托盘、电池包和车辆
KR20240046898A (ko) 전지, 전기기기, 전지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비
CN115954587A (zh) 用于电池单体的隔圈、电池单体、电池包及车辆
CN221041348U (zh) 膨胀梁、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414799U (zh) 电池单体顶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759855U (zh) 电池装置
CN218414819U (zh) 电池单体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1509285A (zh) 一种电池及制作电池的方法
CN110931879A (zh) 一种新型柱状锂离子电池
CN220963537U (zh) 电池单体及其端盖、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274808U (zh) 外壳、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20774674U (zh) 电池、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