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6841U - 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 - Google Patents

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6841U
CN218936841U CN202223155980.1U CN202223155980U CN218936841U CN 218936841 U CN218936841 U CN 218936841U CN 202223155980 U CN202223155980 U CN 202223155980U CN 218936841 U CN218936841 U CN 218936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x
box body
convection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59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镇宁
周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eilong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eilong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eilong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eilong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559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6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6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6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包括箱体、两个箱门、循环风机、除湿风机和多个加热器,箱体内开设有内腔,内腔内设置有左对流壁、右对流壁和上挡板,在左对流壁与箱体的左侧内壁之间形成左循环风道,在右对流壁与箱体的右侧内壁之间形成右循环风道,上挡板与箱体的顶部内壁之间形成上循环风道,左对流壁、上挡板和右对流壁之间形成烘干腔,左对流壁和右对流壁上均开设若干通风孔,循环风机沿前后方向间隔的安装在箱体的顶部的中间部位,多个加热器沿前后方向间隔的设置在右循环风道内,除湿风机设置在箱体顶部的左侧。本实用新型中的循环风机安装在箱体顶部的中间部位,使本实用新型整体的重心不向两伸偏,整体的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属于干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黑瓷环加工的干燥在烘箱内完成,现有的烘箱如授权公告号是CN21511358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其包括箱体、箱门、循环风机、排湿风机和台车,箱体内设置有左对流壁、右对流壁和上隔板,左对流壁和右对流壁的顶端分别与上隔板的左右两端连接,上隔板与箱体上壁之间形成上风道,左对流壁与箱体的左侧内壁之间形成左风道、右对流壁与箱体的右侧内壁之间形成右风道,左对流壁和右对流壁上均开有贯穿其左右两侧的通孔,左风道内设置有加热器,箱体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排湿口和进风口,循环风机安装于箱体右侧的上部,排湿风机安装于箱体左侧的上部,再穿过右对流壁上的通孔进入右风道内。上述专利中的循环风机安装在箱体上部的一侧,众所周知的是,循环风机本身的重量较大,将其安装在箱体的一侧,必然导致烘箱整体的重心偏向于安装循环风机的一侧,整个烘箱的稳定性变差,在使用状态下烘箱容易朝向循环风机的方向倾倒,上述专利公开的烘箱,通常需要采用叉车或行车对其进行移动,故其箱体的移动也较为不便;相同的问题,在授权公告号是CN21572462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也同样存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烘箱由于循环风机由于安装在箱体的侧部,使整个烘箱的重心偏向一侧,烘箱整体的稳定性更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包括箱体、两个箱门、循环风机、除湿风机和多个加热器,箱体内开设有内腔,内腔内设置有左对流壁、右对流壁和上挡板,左对流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箱体左侧的前后内壁固定连接,在左对流壁与箱体的左侧内壁之间形成左循环风道,右对流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箱体右侧的前后内壁固定连接,在右对流壁与箱体的右侧内壁之间形成右循环风道,上挡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对流壁和右对流壁的顶端固定连接,并且上挡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箱体上部前后内壁固定连接,上挡板与箱体的顶部内壁之间形成上循环风道,左对流壁、上挡板和右对流壁之间形成用于摆放待烘干的石墨瓷环的烘干腔,左对流壁和右对流壁上均开设若干贯穿其左右两侧的通风孔,循环风机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且两个以上的循环风机沿前后方向间隔的安装在箱体的顶部的中间部位,循环风机的叶片设置于上循环风道内,多个加热器沿前后方向间隔的设置在右循环风道内,除湿风机设置在箱体顶部的左侧,用于去除箱体内湿度较大的空气,在箱体顶部右侧开设有进风口,用于向箱体内补充空气,两个箱门分别转动设置在箱体的左右两侧,用于打开和闭合烘干腔,在使用状态下,循环风机用于使右循环风道内经加热器加热的空气向上流动并经上循环风道流向左循环风道,并由左对流壁上的通风孔进入烘干腔与待烘干的石墨瓷环相接触后,再经右对流壁上的通风口进入右循环风道。本实用新型中的循环风机安装在箱体顶部的中间部位,本实用新型整体的重心基本不向两伸偏移,整体上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箱体倾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左对流壁上位于烘干腔内的一侧自上而下间隔的固定有多个左支撑架,右对流壁上位于烘干腔的一侧自上而下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右支撑架,其中右支撑架的数量与左支撑架的数量相等,并且右支撑架分别与左支撑架相对应,在左支撑架与右支撑架之间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用于在使用状态下放置待干燥的石墨瓷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对流壁与右对流壁上分别固定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可将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由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支撑,在使用状态下将待烘干的石墨瓷环放置于支撑板上,方便在使用状态下将石墨瓷环放置于烘干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进风口处设置有电动风门,用于打开或者闭合进风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动风门,方便进风口的打开与闭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用于根据需要移动箱体。本实用新型在箱体的底部安装滚轮,通过滚轮的滚动,方便移动箱体,在使用前,可根据需要方便的将本实用新型移动至指定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箱体的支撑座,支撑座包括支撑底板和支撑螺杆,支撑底板设置在支撑螺杆的底端,支撑螺杆的上部与箱体的底部螺纹配合,支撑螺杆转动用于上下调整支撑底板,在使用状态下,支撑底板向下移动至由地面支撑,用于将箱体固定在地面上。本实用新型设置支撑座,在对石墨瓷环烘干时,由支撑座将箱体支撑在地面上,避免本实用新型产生移动,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底板用于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支撑螺杆转动,将其转动转换为竖直移动,从而调整支撑底板的高度,在需要移动本实用新型时,将支撑底板向上调整至与地面脱离,而在使用状态下,将支撑底板向下调整至与地面接触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箱体的底部开设有盲孔,并在箱体的底部固定有螺母,螺母的中心线与盲孔的中心线共线,支撑螺杆的顶端穿过螺母并伸入盲孔内,支撑螺杆与螺母螺纹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底部开盲孔,为支撑螺杆的上下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且不会使箱体内的高温空气从箱体底部排出,螺母与支撑螺杆配合,在支撑起支撑螺杆的同时,用于支撑螺杆的上下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循环风机安装在箱体顶部的中间部位,使本实用新型整体的重心不向两伸偏,整体的稳定性好,本实用新型方便移动与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反应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箱体;2、箱门;3、循环风机;4、除湿风机;5、加热器;6、左对流壁;7、上挡板;8、左循环风道;9、右循环风道;10、上循环风道;11、烘干腔;12、通风孔;13、进风口;14、左支撑架;15、右支撑架;16、支撑板;17、电动风门;18、滚轮;19、支撑底板;20、支撑螺杆;21、盲孔;22、螺母;23、右对流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包括箱体1、两个箱门2、循环风机3、除湿风机4和多个加热器5,在箱体1内开设有内腔,在内腔内设置有左对流壁6、右对流壁23和上挡板7,左对流壁6和右对流壁23平行,并分别位于内腔中的左右两侧,左对流壁6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箱体1左侧的前后内壁固定连接,在左对流壁6与箱体1的左侧内壁之间形成竖直的左循环风道8,右对流壁2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箱体1右侧的前后内壁固定连接,在右对流壁23与箱体1的右侧内壁之间形成竖直的右循环风道9,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挡板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对流壁6和右对流壁23的顶端固定连接,并且上挡板7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箱体1上部前后内壁固定连接,在上挡板7与箱体1的顶部内壁之间形成水平的上循环风道10,在左对流壁6、上挡板7和右对流壁23之间形成用于摆放待烘干的石墨瓷环的烘干腔11,在使用状态下,待干燥的石墨瓷环放置在烘干腔11内进行烘干处理,本实用新型中的左对流壁6、右对流壁23、上挡板7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与箱体1之间的固定连接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
本实用新型在左对流壁6和右对流壁23上均开设若干贯穿其左右两侧的通风孔12,其中通孔风12为矩形孔,并且通风孔12的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中的循环风机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且两个以上的循环风机3沿前后方向采用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的中间部位,并且循环风机3间隔的安装,本实用新型最优的设置两个循环风机3,并且两个循环风机3前后设置在箱体1的顶部,其中循环风机3的叶片设置于上循环风道10内,循环风机3的电机部分位于箱体1顶部的外侧,循环风机3的输出轴伸入上循环风道10内与循环风机3的叶片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多个加热器5沿前后方向间隔的设置在右循环风道9内,加热器5可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并且加热器5的底端向下与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间留有间隙,即加热器5的底端与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间不接触,本实用新型中的除湿风机4数量为一个以上,并且采用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箱体1顶部的左侧,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设置一个除湿风机4,该除湿风机4用于去除箱体1内湿度较大的空气,本实用新型在箱体1顶部右侧开设有进风口13,用于向箱体1内补充空气。
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箱门2分别转动设置在箱体1的左右两侧,用于打开和闭合烘干腔11,本实用新型中的箱门1以及其与箱体1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均系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予详述,在使用状态下,循环风机3用于使右循环风道9内经加热器5加热的空气向上流动并经上循环风道10流向左循环风道8,再由左对流壁6上的通风孔12进入烘干腔11与待烘干的石墨瓷环相接触后,再经由右对流壁23上的通风口进入右循环风道9,实现箱体1内空气的循环流动,在箱体1内空气流动一段时间后,湿度增大时,通过除湿风机4除去箱体1内的空气,并由进风口13向箱体1内补充空气。
本实用新型在左对流壁6上位于烘干腔11内的一侧自上而下等间隔的固定有多个左支撑架14,在右对流壁23上位于烘干腔11的一侧自上而下等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右支撑架15,其中右支撑架15的数量与左支撑架14的数量相等,并且右支撑架15分别与左支撑架14相对应,即左支撑架14之间的间隔与右支撑架15之间的间隔相等,本实用新型中的左支撑架14与右支撑架15均由角钢制成,并且左支撑架14与左对流壁6焊接固定,右支撑架15与右支撑壁23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在左支撑架14与右支撑架15之间放置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呈水平状,该支撑板16用于在使用状态下放置待干燥的石墨瓷环。
本实用新型量最优的在进风口13处设置有电动风门17,用于打开或者闭合进风口13,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风门17系现有技术,对于电动风门17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予详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动风门17,由电动风门17控制进风口13的打开与闭合,方向根据需要在除湿风机4向箱体1外排出湿度较大的空气时,向箱体1内补充空气。
为了方便整个烘箱的移动,本实用新型在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18,用于根据需要移动箱体1,本实用新型中的滚轮18系现有技术,滚轮18的支架采用螺钉可拆卸的安装在箱体1的底部,或者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箱体1的底部。为了避免在对石墨瓷环烘干的过程中烘箱移动,本实用新型在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箱体1的支撑座,该支撑座包括支撑底板19和支撑螺杆20,支撑底板19为圆形板,支撑底板19设置在支撑螺杆20的底端并与支撑螺杆20焊接固定,支撑底板19的中心线与支撑螺杆20的中心线共张,支撑螺杆20的上部与箱体1的底部螺纹配合,支撑螺杆20转动用于上下调整支撑底板19,在使用状态下,通过转动支撑底板19,使与支撑底板19固定连接的支撑螺杆20同步转动,从而使支撑底板19向下移动至由地面支撑,用于将箱体1固定在地面上,此时箱体1由支撑底板19支撑,而不会因为设置滚轮18而产生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现支撑螺杆20与箱体1底部螺纹配合的具体结构是:在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盲孔21,该盲孔21可以有效的避免在使用状态下,箱体1内的高温空气从箱体1的底部排出,在箱体1的底部焊接固定有螺母22,该螺母22的中心线与盲孔21的中心线共线,支撑螺杆20的顶端穿过螺母22并可伸入盲孔21内,支撑螺杆20与螺母22螺纹配合,盲孔21的开设为支撑螺杆20的上下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
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能实现。而且本发明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Claims (6)

1.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两个箱门(2)、循环风机(3)、除湿风机(4)和多个加热器(5),箱体(1)内开设有内腔,内腔内设置有左对流壁(6)、右对流壁(23)和上挡板(7),左对流壁(6)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箱体(1)左侧的前后内壁固定连接,在左对流壁(6)与箱体(1)的左侧内壁之间形成左循环风道(8),右对流壁(2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箱体(1)右侧的前后内壁固定连接,在右对流壁(23)与箱体(1)的右侧内壁之间形成右循环风道(9),上挡板(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对流壁(6)和右对流壁(23)的顶端固定连接,并且上挡板(7)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箱体(1)上部前后内壁固定连接,上挡板(7)与箱体(1)的顶部内壁之间形成上循环风道(10),左对流壁(6)、上挡板(7)和右对流壁(23)之间形成用于摆放待烘干的石墨瓷环的烘干腔(11),左对流壁(6)和右对流壁(23)上均开设若干贯穿其左右两侧的通风孔(12),循环风机(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且两个以上的循环风机(3)沿前后方向间隔的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的中间部位,循环风机(3)的叶片设置于上循环风道(10)内,多个加热器(5)沿前后方向间隔的设置在右循环风道(9)内,除湿风机(4)设置在箱体(1)顶部的左侧,用于去除箱体(1)内湿度较大的空气,在箱体(1)顶部右侧开设有进风口(13),用于向箱体(1)内补充空气,两个箱门(2)分别转动设置在箱体(1)的左右两侧,用于打开和闭合烘干腔(11),在使用状态下,循环风机(3)用于使右循环风道(9)内经加热器(5)加热的空气向上流动并经上循环风道(10)流向左循环风道(8),并由左对流壁(6)上的通风孔(12)进入烘干腔(11)与待烘干的石墨瓷环相接触后,再经右对流壁(23)上的通风口进入右循环风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其特征在于:左对流壁(6)上位于烘干腔(11)内的一侧自上而下间隔的固定有多个左支撑架(14),右对流壁(23)上位于烘干腔(11)的一侧自上而下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右支撑架(15),其中右支撑架(15)的数量与左支撑架(14)的数量相等,并且右支撑架(15)分别与左支撑架(14)相对应,在左支撑架(14)与右支撑架(15)之间放置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用于在使用状态下放置待干燥的石墨瓷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其特征在于:进风口(13)处设置有电动风门(17),用于打开或者闭合进风口(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18),用于根据需要移动箱体(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箱体(1)的支撑座,支撑座包括支撑底板(19)和支撑螺杆(20),支撑底板(19)设置在支撑螺杆(20)的底端,支撑螺杆(20)的上部与箱体(1)的底部螺纹配合,支撑螺杆(20)转动用于上下调整支撑底板(19),在使用状态下,支撑底板(19)向下移动至由地面支撑,用于将箱体(1)固定在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盲孔(21),并在箱体(1)的底部固定有螺母(22),螺母(22)的中心线与盲孔(21)的中心线共线,支撑螺杆(20)的顶端穿过螺母(22)并伸入盲孔(21)内,支撑螺杆(20)与螺母(22)螺纹配合。
CN202223155980.1U 2022-11-28 2022-11-28 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 Active CN218936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5980.1U CN218936841U (zh) 2022-11-28 2022-11-28 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5980.1U CN218936841U (zh) 2022-11-28 2022-11-28 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6841U true CN218936841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7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5980.1U Active CN218936841U (zh) 2022-11-28 2022-11-28 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68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91338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18936841U (zh) 对开门石墨瓷环烘箱
CN110768112A (zh) 一种配电柜的防尘除湿设备
CN110791934A (zh) 一种烘干杀菌一体式电动晾衣架
CN108895781A (zh) 一种热风循环干燥装置
CN212640952U (zh) 一种防护服烘干装置
CN111964384B (zh) 多功能移动式可循环控制的果脯干燥设备
CN212720662U (zh) 一种可调式服装加工用限位组件
CN205233441U (zh) 烘干烤箱
CN211994971U (zh) 一种美术绘画作品快速晾干装置
CN211012186U (zh)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CN105651022A (zh) 一种药品干燥箱
CN220017969U (zh) 一种物料表面用烘干装置
CN209042927U (zh) 一种热风循环干燥装置
CN211476073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电挂壁炉
CN217952893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豆筋烘干用节能烘干房
CN212133110U (zh) 一种多孔上下出风分布器
CN213604358U (zh) 一种两用烟叶炕房烘干框架
CN214629783U (zh) 一种配备内置式生物质燃烧机的气流下降式可移动烤房
CN211533285U (zh) 一种居家用除湿衣柜
CN210137789U (zh) 一种通心粉烘干箱
CN216821462U (zh) 多组独立可调风速的热风循环电加热烤鸭炉
CN218328970U (zh) 一种粮食烘干用热风炉
CN217012598U (zh)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高效烘焙机
CN219414929U (zh) 一种环保节能烟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