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6357U -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6357U
CN218936357U CN202223279892.2U CN202223279892U CN218936357U CN 218936357 U CN218936357 U CN 218936357U CN 202223279892 U CN202223279892 U CN 202223279892U CN 218936357 U CN218936357 U CN 218936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sludge
incineration
drying
household garb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98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煜
何春龙
丁堂文
彭泽均
王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anfeng Covanta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anfeng Covanta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anfeng Covanta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anfeng Covanta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798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6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6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6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2Heat utilisation in combustion or incineration of wast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属于固废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在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的基础上,将焚烧生活垃圾产生的高温烟气送入余热锅炉中进行余热利用,并通过设置在余热锅炉烟气通道指定位置的中段出气口将温度为400℃~600℃的干燥路烟气送入干燥塔内进行直接污泥干燥,干燥效率和烟气利用率更高,运行成本低。该系统通过中段出气口抽取的干燥路烟气温度稳定,保证整个干燥系统运行稳定,不同于直接采用焚烧炉出口烟气进行干燥,不需要采用冷空气混合高温烟气,降温后送入干燥系统,而是采用余热锅炉回收高温烟气的部分热量,温度在400~600℃,再用于干燥污泥,烟气中含氧量仅为10%左右,所以烟气利用率和安全性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固废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污水管网的不断完善,污水排放量保持较大规模,污泥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副产品,污泥产生量逐年增长。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有害成分,具有不稳定、易腐败、有恶臭等特性,如不加以妥善处理处置,将会造成堆放和排放区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容易。常见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有好氧发酵(堆肥)、厌氧消化、干化焚烧、土地利用等。其中干化焚烧是将污泥含水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使其达到一定热值,再进行焚烧。污泥干化焚烧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无害化,而且焚烧炉渣还可以制成附属产品,是一种有效的污泥处置方式。干化焚烧具有处置速度快,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不需要长期储存,可就地焚烧,不需要长距离运输,可以回收能量等优点,被认为是污泥处置技术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污泥的热值相对较低,一般含水率40~60%的污泥的低位热值只有500~1500Kcal/kg,单独对污泥进行焚烧,需要额外增加大量的辅助燃料,处置成本较高。
目前,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处置方式是焚烧发电,但对于规模较小的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行成本较高,运行不稳定,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生活垃圾焚烧和污泥干化焚烧的主流处理方式是有序推进污泥焚烧处理,有效利用本地垃圾焚烧厂的处理能力,协同焚烧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干化焚烧与生活垃圾焚烧合建,进行协同处置。但是现有污泥与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置系统,其常用工艺是利用生活垃圾焚烧系统中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作为热源,使用圆盘干化机或薄层干化机等来干化污泥,将污泥含水率从80%左右降低到40%以下,再送入生活垃圾焚烧炉中焚烧。然而,这种干化工艺属于间接干化,烟气利用率低,需消耗大量的蒸汽,运行成本高,同时干化机需要额外设置污泥干化后的尾气处理装置,其投资成本高,不便于进行大规模推广使用。或者如公开号为CN10260704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适用于生活垃圾与市政污泥共同焚烧处理的方法,在现有的生活垃圾焚烧设备基础上,增加至少一套污泥干燥设备,置于生活垃圾焚烧设备工段之前,利用垃圾焚烧炉产生的高温烟气对湿的市政污泥进行干燥,经干燥之后的市政污泥进入垃圾焚烧炉与生活垃圾一起焚烧,干燥后的烟气循环回到焚烧炉再次燃烧,消除臭气以及生活垃圾与市政污泥中的有害成分,该方法对于独立的污泥干燥焚烧处理方式,污泥干燥机所需热量来自焚烧炉内高温烟气,不需要辅助燃料,运行成本显著降低,但是其采用来自焚烧炉内高温烟气直接进行污泥的干燥,需要混合外界冷空气对高温烟气进行降温后才能用于污泥的干燥,不仅增加了干燥用烟气的含氧量造成安全性的下降,并且增加额外的冷空气导致系统的烟气利用率降低。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烟气利用率和安全性更高的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实现污泥干化焚烧和生活垃圾焚烧的协同处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及,通过抽取部分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并将这部分烟气通入干燥塔,同时将污泥雾化后喷入干燥塔,实现污泥和高温烟气间的传质、传热,实现污泥干化,干化后的污泥则送入生活垃圾焚烧炉中进行焚烧,利用完的烟气重新通入生活垃圾焚烧炉炉膛中,作为二次风参与燃烧,无需增加额外的烟气处理设备,实现污泥入炉焚烧和烟气再循环的闭环,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烟气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包括物料输送单元、焚烧单元、余热利用单元、污泥干燥单元以及烟气净化单元;
所述物料输送单元包括用于向所述焚烧单元输送生活垃圾的垃圾坑和用于向所述污泥干燥单元输送湿污泥的湿污泥接收仓;
所述焚烧单元具有高温烟气出口、进料斗以及燃烧风入口,所述焚烧单元的高温烟气出口连接余热利用单元;
所述余热利用单元为余热锅炉,具有带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中段出气口的烟气通道,且所述中段出气口位于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高温烟气出口,所述出气口连接烟气净化单元,所述中段出气口连接污泥干燥单元;
所述污泥干燥单元包括用于干燥污泥的干燥塔,所述干燥塔具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湿污泥进口以及干污泥出口,所述烟气进口连接所述中段出气口,所述烟气出口连接所述燃烧风入口,所述湿污泥进口连接所述湿污泥接收仓,所述干污泥出口连接所述进料斗。
进一步,所述中段出气口位于设置在所述烟气通道中的过热器前且靠近所述过热器的一端或过热器与省煤器之间,以使得所述中段出气口的烟气温度为400℃~600℃。
进一步,所述垃圾坑中的生活垃圾通过垃圾抓斗输送至所述进料斗中,所述湿污泥进口与所述湿污泥接收仓之间还设有高位储罐,所述湿污泥接收仓中的湿污泥通过柱塞泵输送至所述高位储罐,所述高位储罐的底部设有泵送湿污泥的螺杆泵。
进一步,所述焚烧单元机械炉排炉或流化床中的一种焚烧设备,包括用于进料的进料口、用于焚烧的焚烧炉床、用于排放炉渣的排渣装置以及炉膛,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进料斗,所述高温烟气出口设置在炉膛的顶部,所述燃烧风入口包括设置在炉膛中部的二次风入口和设置在所述焚烧炉床底部的一次风入口,所述干燥塔的烟气出口连接二次风入口。
进一步,所述余热锅炉中烟气通道的底部设有连接排渣装置的锅炉底灰收集管道以将所述烟气通道中的锅炉底灰送入排渣装置中进行排放。
进一步,所述干燥塔的烟气出口与所述燃烧风入口之间还设有除尘装置。
进一步,所述干污泥出口与所述进料斗之间还设有干污泥收集器,所述干污泥收集器通过干污泥输送系统连接进料斗。
进一步,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依次布置的布袋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且位于所述布袋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底部的排灰口均连接所述干污泥收集器。
进一步,所述湿污泥入口为污泥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在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的基础上,将焚烧生活垃圾产生的高温烟气送入余热锅炉中进行余热利用,并通过设置在余热锅炉烟气通道指定位置(过热器前且靠近所述过热器的一端或过热器与省煤器之间)的中段出气口将温度为400℃~600℃的干燥路烟气送入干燥塔内进行直接污泥干燥,干燥效率和烟气利用率更高,运行成本低。并且通过在余热锅炉烟气通道的指定位置设置中段出气口,使得干燥路烟气的温度稳定,保证整个干燥系统运行稳定,不同于直接采用焚烧炉出口烟气进行干燥,本发明不需要采用冷空气混合高温烟气,降温后送入干燥系统,因此,烟气中含氧量较低,大约为10%左右,污泥干燥过程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另外,无冷空气混合,干燥污泥后形成的回炉烟气总量减少4%~40%,烟气利用率更高。
2、本实用新型中干燥污泥后的烟气再次通入焚烧单元中作为二次风进行烟气再循环焚烧,保证污泥干燥及输送系统产生的臭气、CO在焚烧单元进行高温分解,同时降低炉膛内氧含量,减少NOx生成;其次干燥后的污泥,含水率提高低,热值稳定,与生活垃圾混合后能进行稳定燃烧,相比较直接将污泥送入焚烧炉进行焚烧来讲,燃烧更加稳定,不会对生活垃圾焚烧产生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燥焚烧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生活垃圾和污泥的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余热利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燃烧风及烟气流动系统的流动路径示意图。
附图标记:物料输送单元1、焚烧单元2、余热利用单元3、污泥干燥单元4、燃烧风及烟气流动系统5、垃圾坑1.1、垃圾抓斗1.2、湿污泥接收仓1.3、柱塞泵1.4、高位储罐1.5、螺杆泵1.6、干污泥输送系统1.7、进料斗2.1、焚烧炉床2.2、排渣装置2.3、炉膛2.4、给水系统3.1、余热锅炉3.2、蒸气系统3.3、锅炉底灰收集管道3.4、干燥塔4.1、污泥雾化器4.2、干污泥收集器4.3、一次风入口5.1、二次风入口5.2、总烟气5.3、干燥路烟气5.4、二次风5.5、主路烟气5.6、烟气净化单元5.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4,为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包括物料输送单元1、焚烧单元2、余热利用单元3、污泥干燥单元4以及烟气处理单元5;所述物料输送单元1包括用于向所述焚烧单元2输送生活垃圾的垃圾坑1.1和用于向所述污泥干燥单元4输送湿污泥的湿污泥接收仓1.3;所述焚烧单元2具有高温烟气出口、进料斗2.1以及燃烧风入口,所述焚烧单元2的高温烟气出口连接余热利用单元3;所述余热利用单元3为余热锅炉,具有带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中段出气口的烟气通道,且所述中段出气口位于设置在所述烟气通道中的过热器3.5前且靠近所述过热器3.5的一端或过热器3.5与省煤器3.6之间,以使得所述中段出气口的烟气温度为400℃~600℃,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高温烟气出口,所述出气口连接烟气处理单元5,所述中段出气口连接污泥干燥单元4;所述污泥干燥单元4包括用于干燥污泥的干燥塔4.1,所述干燥塔4.1具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湿污泥进口以及干污泥出口,所述烟气进口连接所述中段出气口,所述烟气出口连接所述燃烧风入口,所述湿污泥进口连接所述湿污泥接收仓1.3,所述干污泥出口连接所述进料斗2.1,且所述湿污泥进口为污泥雾化器4.2。
本实施例中,所述垃圾坑1.1中的生活垃圾通过垃圾抓斗1.2输送至所述进料斗2.1中,所述湿污泥进口与所述湿污泥接收仓1.3之间还设有高位储罐1.5,所述湿污泥接收仓1.3中的湿污泥通过柱塞泵1.4输送至所述高位储罐1.5,所述高位储罐1.5中的湿污泥通过螺杆泵(1.6)输送至所述湿污泥进口;所述焚烧单元2为机械炉排炉或流化床中的一种焚烧设备,包括用于进料的进料口、用于焚烧的焚烧炉床2.2、用于排放炉渣的排渣装置2.3以及炉膛2.4,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进料斗2.1,所述高温烟气出口设置在炉膛2.4的顶部,所述燃烧风入口包括设置在炉膛2.4中部的二次风入口5.2和设置在所述焚烧炉床2.2底部的一次风入口5.1,所述干燥塔4.1的烟气出口连接二次风入口5.2;所述余热锅炉中烟气通道的底部设有连接排渣装置2.3的锅炉底灰收集管道3.4以将所述烟气通道中的锅炉底灰送入排渣装置2.3中进行排放。所述干燥塔4.1的烟气出口与所述燃烧风入口之间还设有除尘装置4.3。所述干污泥出口与所述进料斗2.1之间还设有干污泥收集器4.4,所述干污泥收集器4.4通过干污泥输送系统1.7连接进料斗2.1。所述除尘装置4.3包括依次布置的布袋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且位于所述布袋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底部的排灰口均连接所述干污泥收集器4.4。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工艺,采用上述的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物料输送单元1将生活垃圾送入焚烧单元2内进行焚烧,焚烧后产生高温烟气;
S2:高温烟气作为总烟气5.3进入余热锅炉中进行余热利用,并通过设置在过热器3.5前或过热器3.5与省煤器3.6之间的中段出气口将温度为400℃~600℃的干燥路烟气5.4送入干燥塔4.1内进行污泥干燥;
S3:通过物料输送单元1将湿污泥送入干燥塔4.1中与温度为400℃~600℃的干燥烟气进行污泥干燥,得到干燥污泥和尾气,干燥污泥进入到焚烧单元2内进行焚烧,尾气则作为二次风5.5进入焚烧单元2内进行再循环焚烧;
S4:总烟气5.3中剩余的烟气作为主路烟气5.6经过完整的余热利用后进入烟气处理单元5中进行烟气净化。
具体的,所述物料输送单元1针对生活垃圾和湿污泥两种燃料。其中,生活垃圾设置垃圾坑1.1接收,再通过垃圾抓斗1.2将垃圾直接抓入焚烧单元2进行焚烧;而湿污泥设置湿污泥接收仓1.3接收,因污泥含水率较高,需要干燥到一定含水率,再送入焚烧单元2焚烧。本实施例中采用喷雾干燥方式干燥污泥,同时考虑污泥在干燥前,含水率高,具有一定流动性,因此,在湿污泥接收仓1.3后,采用柱塞泵1.4将污泥送到高位储罐1.5,再通过螺杆泵1.6送到喷雾干燥单元4进行干燥。干燥后的污泥,含水率大幅降低,呈颗粒状,一般采用干污泥输送系统1.7将干污泥输送至焚烧单元2进行焚烧,干污泥输送系统1.7可采用机械输送、气力输送或装袋运送等方式,将干污泥送入焚烧单元2中,与生活垃圾混合,一并进入生活垃圾焚烧炉中进行焚烧。
所述焚烧单元2包括生活垃圾焚烧炉,为机械炉排炉、流化床等常用垃圾焚烧炉中的一种。该生活垃圾焚烧炉包括进料斗2.1、焚烧炉床2.2、排渣装置2.3和炉膛2.4,输送进料斗2.1设置在焚烧炉床2.2的左端,所述排渣装置2.3设置在焚烧炉床2.2的右端底部,用于接收并排放炉渣,所述炉膛2.4设置在焚烧炉床2.2的上方,生活垃圾和干污泥一并送入进料斗2.1自然混合,经焚烧炉床2.2焚烧完全后,最终形成炉渣和高温烟气,炉渣从排渣装置2.3送出炉外,高温烟气从炉膛2.4顶部的高温烟气出口进入其后的余热利用单元3中回收热量。
所述余热利用单元3,主要是高温烟气(总烟气5.3)与余热锅炉3.2内的水进行换热,通过给水系统3.1将水送入余热锅炉3.2中进行间接换热,水被加热成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水蒸气,高温蒸汽送入蒸汽系统3.3进行利用,可用于发电、供热或其他工业利用,而本实施例中的关键在于在余热锅炉3.2中烟气通道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设有中段出气口,以将未完全冷却的总烟气5.3分出部分作为干燥路烟气5.4,送入喷雾干燥单元4进行污泥干燥,剩余的总烟气5.3则作为主路烟气5.6送入烟气净化单元5.7中进行烟气净化处理;在余热锅炉3.2中的烟气通道底部设有锅炉底灰收集管道3.4,将锅炉底灰收集后送入焚烧单元2的排渣装置2.3排出。优选地,所述中段出气口位于过热器3.5前或过热器3.5和省煤器3.6之间,以使得干燥路烟气5.4温度为400℃~600℃。
所述喷雾干燥单元4,主要用于干燥湿污泥,本实施例中从余热锅炉3.2的烟气通道的中间一段抽取少部分烟气作为干燥路烟气5.4,此处的烟气与锅炉内的水仅进行了部分换热,烟气温度仍保持在400~600℃,将干燥路烟气5.4送入喷雾干燥单元4。干燥路烟气5.4从干燥塔4.1顶部灌入,而物料输送单元1送来的湿污泥通过污泥雾化器4.2(湿污泥进口),也在干燥塔4.1顶部雾化成细小颗粒,干燥路烟气5.4和雾化后的污泥颗粒,经过快速传质传热,实现污泥干燥。
由于,干燥后的烟气中含有干污泥粉尘、干燥过程中蒸发的水分和污泥干化过程中挥发的臭气(VOCs)、非正常工况产生的CO等有害物质。本实施例首先把干燥后烟气中的干污泥粉尘通过除尘装置4.3收集,与干燥塔4.1底部收集到的干污泥一起汇总至干污泥收集器4.4,通过干污泥输送系统1.7,送到焚烧单元2与生活垃圾混合后焚烧。而通过除尘装置4.3过滤的烟气作为二次风5.5,送入焚烧炉炉膛2.4中进行烟气再循环焚烧,使其中的臭气、CO等有害物质在高温环境中燃烧分解,同时降低炉膛内烟气含氧量,减少NOx生成。
所述燃烧风及烟气流动系统5包括一次风入口5.1、二次风入口5.2、总烟气5.3、干燥路烟气5.4、二次风5.5、主路烟气5.6以及烟气净化系统5.7,其中所述一次风入口5.1连接外界空气,一次风为生活垃圾和污泥燃烧提供所需氧气,二次风5.5为生活垃圾和污泥燃烧过程中挥发物进一步燃烧提供氧气。一次风和二次风5.5助燃生活垃圾和污泥后,最终形成焚烧单元2的总烟气5.3,进入余热利用单元3。
在余热利用单元3中,总烟气5.3经过余热锅炉3.2换热一段后,抽取小股烟气作为干燥烟气5.4通往污泥干燥单元4干燥污泥,干燥后的烟气5.5再次送往焚烧炉炉膛2.4中,进行烟气再循环焚烧,使其中的臭气、CO等有害物质在高温环境中燃烧分解,作为总烟气5.3的一部分。另外,总烟气5.3中在被抽取干燥路烟气5.4后剩下的主路烟气5.6继续与余热锅炉3.2进行换热,进一步降低烟气温度后进入后端的烟气净化系统5.7中,完成除尘、去重金属、去二恶英、脱硝脱酸、洗涤等净化过程,达到排放标准后通过烟囱排放。
本实施例为1х600t/d的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协同处理含水率80%的湿污泥60t/d,其中生活垃圾入炉低位热值7500kJ/kg,污泥干基热值10000kJ/kg。生活垃圾焚烧时,往焚烧炉中送入助燃空气,其中一次风量53000Nm3/h,二次风量35000Nm3/h,燃烧产生1050~1100℃的高温烟气130000Nm3/h。高温烟气在余热锅炉中换热降温,通过余热锅炉的烟气通道的中段出气口(该中段出气口在所述烟气通道中位于所述过热器3.5与所述省煤器3.6之间)的抽取一部分400℃高温烟气15500Nm3/h(含氧量<10%)作为干燥路烟气5.4送入干燥塔作为干燥热源,剩余烟气作为主路烟气5.6,降至190~220℃后排出余热锅炉进入烟气净化系统,净化处理后经烟囱排放,高温烟气热量由余热锅炉回收,产生6.4MPa,450℃的过热蒸汽57t/h,用于发电、供热或其他工业应用。含水率80%的湿污泥60t/d由雾化喷枪雾化后在干燥塔内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干燥成含水率30%的粉状污泥17t/d,干化污泥经收集后送入焚烧炉随生活垃圾一起燃烧。高温烟气在污泥干燥过程中吸收大量水分,形成140℃,18500Nm3/h的烟气由干燥塔尾部烟道排出,经除尘处理后送入焚烧炉代替一部分二次风参与炉内燃烧,既处理了干化过程中烟气携带的臭气等污染物,又降低了炉内整体氧含量,减少了NOx生成量。本实施例中烟气参数和污泥参数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实施例1中的烟气参数)
Figure BDA0003982897120000081
表2(实施例1中的污泥参数)
Figure BDA000398289712000008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高温烟气在余热锅炉中换热降温,通过余热锅炉的烟气通道的中段出气口(该中段出气口在所述烟气通道中位于所述过热器3.5之前且靠近所述过热器3.5的一端)的抽取一部分600℃高温烟气8250Nm3/h(含氧量<10%)作为干燥路烟气5.4送入干燥塔作为干燥热源,剩余烟气作为主路烟气5.6,降至190~220℃后排出余热锅炉进入烟气净化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中段出气口在余热锅炉烟气流程中越靠前,所述中段出气口抽取的烟气温度越高,本实施例中烟气参数和污泥参数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实施例2中的烟气参数)
Figure BDA0003982897120000091
表4(实施例2中的污泥参数)
Figure BDA0003982897120000092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中直接在焚烧单元的出口处抽取一股1050℃高温烟气5250Nm3/h,混合20℃环境冷风10785Nm3/h,将烟气降温至400℃后送入干燥塔作为干燥热源。本实施例中烟气参数和污泥参数如表3和表4所示。
表5(对比例1中的烟气参数)
Figure BDA0003982897120000093
表6(对比例1中的污泥参数)
Figure BDA0003982897120000094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在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的基础上,将焚烧生活垃圾产生的高温烟气送入余热锅炉中进行余热利用,并通过设置在余热锅炉烟气通道指定位置(过热器3.5前且靠近所述过热器3.5或过热器3.5与省煤器3.6之间)的中段出气口将温度为400℃~600℃的干燥路烟气送入干燥塔内进行直接污泥干燥,干燥效率和烟气利用率更高,运行成本低,并且通过在余热锅炉烟气通道的指定位置设置中段出气口,使得干燥路烟气的温度稳定,保证整个干燥系统运行稳定。不同于直接采用焚烧炉出口烟气进行干燥,本发明不需要采用冷空气混合高温烟气,降温后送入干燥系统,因此,烟气中含氧量较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含氧量均为8.10%,小于10%,污泥干燥过程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而对比例1中的喷雾干燥塔的烟气含氧量高达16.39%,在高温粉尘的条件下有爆炸的风险,其次就是对比例中的抽取烟气温度高,烟气行程长,并且还需要额外添加冷风调节烟气温度,调节滞后且不精准,干化系统运行不稳定,热损失大,系统烟气利用率低。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输送单元(1)、焚烧单元(2)、余热利用单元(3)、污泥干燥单元(4)以及烟气净化单元(5.7);
所述物料输送单元(1)包括用于向所述焚烧单元(2)输送生活垃圾的垃圾坑(1.1)和用于向所述污泥干燥单元(4)输送湿污泥的湿污泥接收仓(1.3);
所述焚烧单元(2)具有高温烟气出口、进料斗(2.1)以及燃烧风入口,所述焚烧单元(2)的高温烟气出口连接余热利用单元(3);
所述余热利用单元(3)为余热锅炉,具有带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中段出气口的烟气通道,且所述中段出气口位于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高温烟气出口,所述出气口连接烟气净化单元(5.7),所述中段出气口连接污泥干燥单元(4);
所述污泥干燥单元(4)包括用于干燥污泥的干燥塔(4.1),所述干燥塔(4.1)具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湿污泥进口以及干污泥出口,所述烟气进口连接所述中段出气口,所述烟气出口连接所述燃烧风入口,所述湿污泥进口连接所述湿污泥接收仓(1.3),所述干污泥出口连接所述进料斗(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出气口位于设置在所述烟气通道中的过热器(3.5)前且靠近所述过热器(3.5)的一端或过热器(3.5)与省煤器(3.6)之间,以使得所述中段出气口的烟气温度为400℃~6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坑(1.1)中的生活垃圾通过垃圾抓斗(1.2)输送至所述进料斗(2.1)中,所述湿污泥进口与所述湿污泥接收仓(1.3)之间还设有高位储罐(1.5),所述湿污泥接收仓(1.3)中的湿污泥通过柱塞泵(1.4)输送至所述高位储罐(1.5),所述高位储罐(1.5)的底部设有泵送湿污泥的螺杆泵(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单元(2)机械炉排炉或流化床中的一种焚烧设备,包括用于进料的进料口、用于焚烧的焚烧炉床(2.2)、用于排放炉渣的排渣装置(2.3)以及炉膛(2.4),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进料斗(2.1),所述高温烟气出口设置在炉膛(2.4)的顶部,所述燃烧风入口包括设置在炉膛(2.4)中部的二次风入口(5.2)和设置在所述焚烧炉床(2.2)底部的一次风入口(5.1),所述干燥塔(4.1)的烟气出口连接二次风入口(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中烟气通道的底部设有连接排渣装置(2.3)的锅炉底灰收集管道(3.4)以将所述烟气通道中的锅炉底灰送入排渣装置(2.3)中进行排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塔(4.1)的烟气出口与所述燃烧风入口之间还设有除尘装置(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污泥出口与所述进料斗(2.1)之间还设有干污泥收集器(4.4),所述干污泥收集器(4.4)通过干污泥输送系统(1.7)连接进料斗(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4.3)包括依次布置的布袋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且位于所述布袋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底部的排灰口均连接所述干污泥收集器(4.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污泥入口为污泥雾化器(4.2)。
CN202223279892.2U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 Active CN218936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9892.2U CN218936357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9892.2U CN218936357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6357U true CN218936357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9892.2U Active CN218936357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63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0388B (zh) 一种城市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工艺
CN101992204B (zh) 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泥资源生态分离回收工艺
CN110285430A (zh) 一种小规模市政污泥和生活垃圾协同焚烧处理方法
CN109111075A (zh) 污泥干化气化耦合燃煤发电系统及其工艺方法
CN215886751U (zh) 污泥两级干化热解处置系统
CN101216176A (zh) 可实现二恶英及粉尘零排放的垃圾焚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938881A (zh) 一种含碳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7659297U (zh) 污泥干化耦合燃煤发电系统
CN112111302B (zh) 一种低阶物料气化燃烧协同烟气污染物控制一体化工艺及装置与应用
CN109294624A (zh) 垃圾熔融气化耦合燃煤发电系统及其工艺方法
CN1912354A (zh) 垃圾燃料合成和焚烧发电一体化工艺及设备
CN112919760B (zh) 一种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及餐厨垃圾协同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344259A (zh) 一种垃圾焚烧废气利用环保节能装置
CN111637465B (zh) 一种可燃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系统和方法
CN106871125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污泥直接混合掺烧方法和系统
CN218936357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
CN204084310U (zh) 一种风扇磨和风扫磨制粉的煤和污泥混烧绿色发电系统
CN216667681U (zh) 一种餐厨垃圾与生活垃圾协同热解处理系统
CN105753274B (zh) 一种污泥处置系统及处置工艺
CN212029513U (zh) 厨余垃圾及污泥联合处置系统
CN116085806A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污泥干化焚烧的系统及工艺
CN209940807U (zh) 一种带热能回收利用的污泥物相分离热处理设备
CN206970441U (zh) 含碳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系统
CN202229194U (zh) 城市生活污泥就地自循环综合利用装置
CN114735918B (zh) 一种污泥的循环再利用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