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3043U - 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3043U
CN218923043U CN202223294974.4U CN202223294974U CN218923043U CN 218923043 U CN218923043 U CN 218923043U CN 202223294974 U CN202223294974 U CN 202223294974U CN 218923043 U CN218923043 U CN 218923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le plate
guide rail
dual
auxiliary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49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慧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ushuhu Hospital Dushuh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ushuhu Hospital Dushuh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ushuhu Hospital Dushuh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Dushuhu Hospital Dushuh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32949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3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3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3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包括左桌板、右桌板、设置有仿面孔洞的中桌板以及长条形的主支撑杆,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可以相向滑动和背向滑动。使用本床上桌时,将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背向滑动,中桌板露出,患者坐着将面部与所述仿面孔洞的四周贴合,该结构改善了患者的术后体位要求,避免了因长时间俯卧导致的呼吸不畅及眼部受压的问题;同时,左桌板和右桌板延伸了桌体的整体长度,增加了上肢的活动支撑面;另外,患者可根据自身的身高,通过床上桌的高度调节装置对床上桌进行高度调节,以达到最舒适准确的体位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
背景技术
在眼科手术完成后,对病人术后体位有特殊要求,尤其是视网膜及玻璃体手术完成后,需要病人术后俯卧位,患者直接俯卧或低头位,通常要求3-6周左右,且每天不得少于20h。因此,有人发明了床上趴枕,但趴枕需全身俯卧于床,受压范围大,且面部与床单元距离较近,容易导致呼吸不畅,脖子酸痛,不利于病人的康复。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眼科术后休息头垫,其包括头垫框架(1),所述头垫框架(1)的中部具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上设有软垫(3),头垫框架(1)内设有相互贯通的通气道(2)和出气道(9),通气道(2)和出气道(9)的贯通处在凹槽(10)的下方,所述头垫框架(1)的一侧具有U形槽(6),U形槽(6)延伸到凹槽(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人的面部放置在软垫上,额头处接触额头垫,下巴处接触下巴垫,额头垫和下巴垫均为柔软材料制成,保证病人的舒适度,头垫框架内设有相互贯通的通气道和出气道,通气道和出气道的贯通处在凹槽的下方,方便病人的呼吸。虽然上述结构可以有效解决病人的呼吸问题,但是,使用时,还是需要病人俯卧于床,使得病人俯卧时间长,导致病人身体酸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包括左桌板、右桌板、设置有仿面孔洞的中桌板以及长条形的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形成第一容置槽结构,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两边的所述主支撑杆分别形成左导轨和右导轨,且所述主支撑杆的两端向下折弯形成支撑腿;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处,所述中桌板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主支撑杆连接,所述左桌板通过左下导轨与所述左导轨配合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所述右桌板通过右下导轨与所述右导轨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当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相向滑动时,对所述中桌板施加压力,所述第一弹性件压缩,所述中桌板落入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处,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滑动到所述中桌板的上方端部接触;当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背向滑动时,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分开,且分开距离不小于所述中桌板的宽度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回弹,使所述中桌板上升至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的上端面附近。
进一步,所述中桌板上升时,其两端通过限位结构的限位使所述中桌板上升至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的上端面附近。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两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病床的两侧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式,还包括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腿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病床的侧面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腿连接有高度调节装置。
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套筒,所述支撑腿插入所述套筒中,所述套筒上设置多个上下排列的调节孔,所述支撑腿上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调节孔配合使用的支撑腿孔,使用调节器插入或者拧入所述调节孔和所述支撑腿孔对所述支撑腿进行高度调节。
进一步,两个所述套筒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病床的两侧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套筒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病床的侧面铰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式,还包括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腿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病床的侧面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长条形的辅支撑杆,所述辅支撑杆形成第二容置槽结构,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结构两边的所述辅支撑杆分别形成左辅导轨和右辅导轨;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结构处,所述中桌板还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辅支撑杆连接,所述左桌板通过左辅下导轨与所述左辅导轨配合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所述右桌板通过右辅下导轨与所述右辅导轨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当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相向滑动时,对所述中桌板施加压力,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所述中桌板落入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和所述第二容置槽结构处,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滑动到所述中桌板的上方端部接触;当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背向滑动时,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分开,且分开距离不小于所述中桌板的宽度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回弹,使所述中桌板上升至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的上端面附近;所述辅支撑杆与所述主支撑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辅支撑杆与所述主支撑杆之间形成加强筋结构;所述仿面孔洞的内层包裹软性材料;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分别设置有把手结构;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上端面部分边缘形成凸起条,所述凸起条围拢使中间成槽;所述中桌板靠近病人胸部的侧端为弧形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包括左桌板、右桌板、设置有仿面孔洞的中桌板以及长条形的主支撑杆,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可以相向滑动和背向滑动。使用本床上桌时,将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背向滑动,中桌板漏出,病人坐着将当面部与所述方面孔洞的四周贴合,该结构改进了病人的恢复姿势,避免了因病人俯卧导致的呼吸不畅的问题;同时,左桌板和右桌板延伸了桌体的整体宽度,增加了胳膊活动支撑面;进一步,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对床上桌的使用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病人或者对病人使用过程中高度的调节,使病人尽可能以最舒适的高度进行恢复。同时,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相向滑动,所述中桌板隐藏到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的下方,使床上桌可以做餐桌使用。同时,将床上桌与病床连接,使得病人方便操作,使用方便;进一步,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铰接件或者第二铰接件,使得床上桌模仿现有病床餐桌的升起和落下,使得床上桌可以隐藏到病床的一端,使用更加方便,避免搬来搬去;进一步,通过设置辅支撑杆,使得床上桌的桌面结构和整体更加稳固,使用牢靠,减少晃动,同时,主辅滑轨结构,避免单滑轨因扭曲导致滑轨变形使桌子操作不流畅甚至损坏的情形。进一步,本申请床上桌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让病人俯卧使用,让俯卧和坐姿使用可以轮换使用,增加了使用样式,减少桌子的换来换去,减少病人在更换时等待的时间,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图1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的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与病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铰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图8的仰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铰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左桌板;2-右桌板;3-仿面孔洞;4-中桌板;5-第一容置槽结构;6-左导轨;7-右导轨;8-支撑腿;9-左下导轨;10-右下导轨;11-套筒;12-调节孔;13-调节器;14-第一铰接件;15-第二铰接件;16-第二容置槽结构;17-左辅导轨;18-右辅导轨;19-左辅下导轨;20-右辅下导轨;21-加强筋结构;22-把手结构;23-凸起条;24-病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居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8-10(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合拢状态)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其包括左桌板1、右桌板2、设置有仿面孔洞3的中桌板4以及长条形的主支撑杆,所述左桌板1、所述右桌板2和所述中桌板4优选板状体,材质不做具体限制,至于结构和边缘设置,可以采用现有的桌板的边缘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接近于长方体,至于倒角,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所述中桌板4靠近中央处设置有仿面孔洞3,所述仿面孔洞3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具体根据病人脸部结构轮廓设置,且为了使病人脸部与所述仿面孔洞3侧壁接触更加舒服,所述仿面孔洞3的内层包裹软性材料,如硅胶等;所述主支撑杆的截面优选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当然也可以实心或者空心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空心的,用以减轻重量,所述主支撑杆部分弯折形成第一容置槽结构5,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5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优选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5两边的所述主支撑杆分别形成左导轨6和右导轨7,且所述左桌板1通过左下导轨9与所述左导轨6配合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所述右桌板2通过右下导轨10与所述右导轨7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至于所述左导轨6和所述左下导轨、所述右导轨7和所述右下导轨10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即相应的配合结构为配合的脊与槽组合结构,可以是在所述主支撑杆和桌板上直接形成,可以是额外安装在所述主支撑杆和桌板上形成,可以是标准件,也可以是自制件,同时,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5处,所述中桌板4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主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图中未示出)不做具体限制,优选弹簧,只要使所述中桌板4实现平衡即可,具体的,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中桌板4下方,所述主支撑杆上方,或者说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中桌板和所述主支撑杆;当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相向滑动时(即二者由打开状态向收拢状体变化时),对所述中桌板4施加压力,所述第一弹性件压缩,所述中桌板4落入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5处,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的至少部分滑动到所述中桌板4的上方端部接触;当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背向滑动时(即二者由收拢状态向打开状体变化时),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分开,且分开距离不小于所述中桌板4的宽度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回弹,回弹力使所述中桌板上升至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的上端面附近,至于上升的具体位置,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使所述中桌板4位于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之间即可,具体的,与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的上端面齐平。
进一步,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分别设置有把手结构22;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上端面部分边缘形成凸起条23,所述凸起条23围拢使中间成槽。优选地,所述中桌板4上升时,所述中桌板4的上端面与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的所述凸起条23的上端面齐平。
作为一种变形方式,所述中桌板4上升时,其两端通过限位结构的限位使所述中桌板4上升至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的上端面附近。至于限位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如设置在所述中桌板两端的限位销,以及设置在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底面端部的限位槽,当所述中桌板4上升时,所述限位销滑进限位槽,即可限定所述中桌板4的位置。
作为一种变形方式,两个所述支撑腿8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病床24的两侧连接,至于该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是固定连接,如焊接或者卡接或者通过销轴进行铰接。
作为一种变形方式,如图11所示,还包括第二铰接件15,所述第二铰接件15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腿8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病床24的侧面铰接,具体的,所述第二铰接件15的结构为L型或者接近L型,具有2条腿,在一条腿的自由端设置有铰接孔,可以与病床的侧面配合铰接,在另一条腿的自由端连接所述支撑腿8。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其中图1-图4是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合拢的状态,图5是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打开的状态;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其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一种变形,区别如下:改变了所述支撑腿8的固定方式和连接方式以及增加了辅支撑杆,所述辅支撑杆与所述主支撑杆连接。
具体的,所述支撑腿8连接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够调整床上桌的高度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套筒11,所述支撑腿8插入所述套筒11中,所述套筒11上设置多个上下排列的调节孔12,所述支撑腿8上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调节孔12配合使用的支撑腿孔(图中未示出),使用调节器13插入或者拧入所述调节孔12和所述支撑腿孔对所述支撑腿8进行高度调节,至于所述调节器13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是光杆销,可以是螺纹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器13包括旋转把手,以及与所述旋转把手相连的螺纹杆。
进一步,两个所述套筒11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病床24的两个连接,至于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固定连接,如焊接或者卡接或者通过销轴进行铰接,如图6所示,当然,图6所示,还可以是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铰接件14,所述第一铰接件14的一端与所述套筒11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病床24的侧面铰接,具体的,所述第一铰接件14的结构为L型(图7所示)或者接近L型,具有2条腿,在一条腿的自由端设置有铰接孔,可以与病床的侧面配合铰接,在另一条腿的自由端连接所述套筒11,可以是套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长条形的辅支撑杆,所述辅支撑杆形成第二容置槽结构16,所述第二容置槽结构16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优选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结构16两边的所述辅支撑杆分别形成左辅导轨17和右辅导轨18;且所述左桌板1通过左辅下导轨19与所述左辅导轨17配合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所述右桌板2通过右辅下导轨20与所述右辅导轨18配合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当然,上述滑动是在所述左导轨6和所述左下导轨9组合、所述右导轨7和所述右下导轨10组合的共同作用下完成,至于所述左辅下导轨19与所述左辅导轨17、所述右辅下导轨20与所述右辅导轨18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即相应的配合结构为配合的脊与槽组合结构,可以是在所述辅支撑杆和桌板上直接形成,可以是额外安装在所述辅支撑杆和桌板上形成,可以是标准件,也可以是自制件,同时,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结构16处,所述中桌板4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辅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图中未示出)不做具体限制,优选弹簧,只要使所述中桌板4实现平衡即可,具体的,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中桌板4下方,所述辅支撑杆上方,或者说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中桌板和所述辅支撑杆;当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相向滑动时(即二者由打开状态向收拢状体变化时),对所述中桌板4施加压力,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所述中桌板落入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5和所述第二容置槽结构16处,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滑动到所述中桌板4的上方端部接触;当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背向滑动时(即二者由收拢状态向打开状体变化时),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分开,且分开距离不小于所述中桌板4的宽度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回弹,回弹力使所述中桌板4上升至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的上端面附近,至于上升的具体位置,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使所述中桌板4位于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之间即可,具体的,与所述左桌板1和所述右桌板2的上端面齐平;所述辅支撑杆与所述主支撑杆连接。进一步,所述辅支撑杆与所述主支撑杆之间形成加强筋结构21,至于所述加强筋结构21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制,优选三角形加强筋结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桌板、右桌板、设置有仿面孔洞的中桌板以及长条形的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形成第一容置槽结构,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两边的所述主支撑杆分别形成左导轨和右导轨,且所述主支撑杆的两端向下折弯形成支撑腿;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处,所述中桌板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主支撑杆连接,所述左桌板通过左下导轨与所述左导轨配合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所述右桌板通过右下导轨与所述右导轨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当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相向滑动时,对所述中桌板施加压力,所述第一弹性件压缩,所述中桌板落入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处,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滑动到所述中桌板的上方端部接触;当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背向滑动时,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分开,且分开距离不小于所述中桌板的宽度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回弹,使所述中桌板上升至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的上端面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桌板上升时,其两端通过限位结构的限位使所述中桌板上升至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的上端面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连接有高度调节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套筒,所述支撑腿插入所述套筒中,所述套筒上设置多个上下排列的调节孔,所述支撑腿上设置多个与所述调节孔配合使用的支撑腿孔,使用调节器插入或者拧入所述调节孔和所述支撑腿孔对所述支撑腿进行高度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套筒的下端分别与病床的两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套筒连接,其另一端与病床的侧面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分别与病床的两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腿连接,其另一端与病床的侧面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长条形的辅支撑杆,所述辅支撑杆形成第二容置槽结构,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结构两边的所述辅支撑杆分别形成左辅导轨和右辅导轨;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结构处,所述中桌板还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辅支撑杆连接,所述左桌板通过左辅下导轨与所述左辅导轨配合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所述右桌板通过右辅下导轨与所述右辅导轨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当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相向滑动时,对所述中桌板施加压力,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所述中桌板落入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和所述第二容置槽结构处,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滑动到所述中桌板的上方端部接触;当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背向滑动时,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分开,且分开距离不小于所述中桌板的宽度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回弹,使所述中桌板上升至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的上端面附近;所述辅支撑杆与所述主支撑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支撑杆与所述主支撑杆之间形成加强筋结构;所述仿面孔洞的内层包裹软性材料;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分别设置有把手结构;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上端面部分边缘形成凸起条,所述凸起条围拢使中间成槽;所述中桌板靠近病人胸部的侧端为弧形设计。
CN202223294974.4U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 Active CN218923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4974.4U CN218923043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4974.4U CN218923043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3043U true CN218923043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3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4974.4U Active CN218923043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3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61860A (en) Eye surgery recovery apparatus
WO2021190057A1 (zh) 一种座椅的组装支架
CN218923043U (zh) 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
CN210903765U (zh) 一种具有腰部支撑结构的病床
KR20190048682A (ko) 자세 교정용 의자
CN116370250A (zh) 一种脊柱疾病患者手术支撑装置
CN113143736B (zh) 一种呼吸科用胸外按压设备
CN215874066U (zh) 一种可调节坐垫软硬度的沙发
CN214510432U (zh) 一种无枕床垫及具有该床垫的床
CN213190928U (zh) 一种胎心监测椅
CN211095206U (zh) 一种新型眼科手术架
CN219069701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工作台
CN220778588U (zh) 一种俯卧高度可调的俯卧位通气装置
CN215307857U (zh) 一种儿童用手术台
CN220778593U (zh) 一种可多向调节的舒适性俯卧位头架
CN217471598U (zh) 一种多气囊多位调节充气床
CN220695409U (zh) 一种多功能牵引床
CN214711161U (zh) 一种桌板支撑单元及桌具
CN218075544U (zh) 一种眼底术后面枕
CN219165909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设计台
CN215021093U (zh) 足外展护理装置
CN219579284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俯卧位通气床垫
CN215533029U (zh) 一种可调节的靠垫
CN221106372U (zh) 一种手术体位架
CN218942658U (zh) 一种可矫正坐姿的防近视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