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2472U - 一种拖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拖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2472U
CN218922472U CN202222885538.8U CN202222885538U CN218922472U CN 218922472 U CN218922472 U CN 218922472U CN 202222885538 U CN202222885538 U CN 202222885538U CN 218922472 U CN218922472 U CN 218922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p
abutment
extrusion
carrie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55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55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2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2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2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拖把,属于生活器具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拖把的擦洗部不易挤干的技术问题。拖把包括本体、挤压架、挤压件和抵持机构,其中本体设置有拖面,挤压架与本体连接,挤压件设置于挤压架,挤压件可沿拖面移动。抵持机构设置于本体和挤压架之间,抵持机构包括抵持件,抵持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转换,在抵持件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抵持件抵持本体以使挤压件与拖面具有第一间距,在抵持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挤压件与拖面具有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本申请通过抵持件可调节挤压件与拖面的间距,使得挤压件可充分地挤压擦洗部或者使得挤压件沿拖面顺畅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拖把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生活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把。
背景技术
拖把,又称墩地抹布,指擦洗地面的长柄清洁工具,亦泛指长柄清洁工具。用户在清洗拖把或使用拖把擦干地上的水渍后,需要对擦洗部进行挤水出路。可挤水拖把是一种具有可对拖把的擦洗部进行挤压的机构的拖把。
相关技术中,用户为了挤干擦洗部的水分可采用扭转擦洗部的方式实现,但这样的挤水方式较为费时费力,导致擦洗部挤水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拖把的擦洗部不易挤干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拖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拖把,包括:
本体,具有用于设置擦洗部的拖面;
挤压架,与所述本体连接;
挤压件,设置于所述挤压架,所述挤压件可沿所述拖面移动以挤压所述擦洗部;
抵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和所述挤压架之间,所述抵持机构包括抵持件,所述抵持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转换,在所述抵持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抵持所述本体以使所述挤压件与所述拖面具有第一间距,在所述抵持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挤压件与所述拖面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机构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在所述抵持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支撑所述承载件,在所述抵持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错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还具有抵持面,所述抵持面与所述拖面位于所述本体相背的两侧,所述承载件设置于所述抵持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挤压件沿所述拖面,且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相对以支撑所述承载件,在所述挤压件沿所述拖面,且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错位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为反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架与所述本体活动连接,所述抵持件设置于所述挤压架,所述挤压件和所述抵持件可随所述挤压架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抵持面,所述承载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所述抵持件可沿所述承载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外,以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挤压架,所述抵持件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相对,或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错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件可沿第三方向或第四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相对,或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错位,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互为反向,且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抵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与所述承载件分离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可沿所述第四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错位,在所述抵持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侧外后,所述挤压件可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相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把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抵持件连接,在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相对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被压缩,所述弹性件的恢复形变力可驱动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错位,在所述抵持件支撑所述承载件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在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上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把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抵持件连接,所述抵持件连接到所述固定件的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且所述抵持件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固定件,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抵持件相抵,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架相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把还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与所述承载件对接,所述抵持件沿所述引导件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抵持件可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承载件与所述抵持件相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抵持件沿所述引导件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引导件可支撑于所述抵持件,以使所述挤压件与所述拖面具有所述第一间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错位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与所述引导件背离所述承载件的一端相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件可变形,在所述抵持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可挤压所述引导件,以使所述抵持件通过所述引导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抵持件支撑所述承载件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相互嵌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件凸起于所述本体设置,至少部分所述承载件可嵌设于所述抵持件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件和所述挤压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挤压架,以使所述抵持件可沿所述承载件转动,并使所述挤压件可沿所述拖面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包括拖把板和拖把杆,所述拖把杆与所述拖把板连接,所述拖面设置于所述拖把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把还包括握把,所述握把与所述挤压架连接,且所述握把套设于所述拖把杆,在所述挤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沿所述拖把杆的轴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拖把杆具有与所述拖把板连接的第一端和背离所述拖把板的第二端,在所述挤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沿所述第二端到所述第一端的方向移动,在所述挤压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沿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拖把中,抵持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使得挤压件与本体的拖面的间距在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之间切换,挤压件与本体的拖面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时,挤压件与擦洗部可充分接触,这样挤压件沿擦洗部移动时可充分地挤压擦洗部以挤出水分;挤压件与本体的拖面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时,挤压件与擦洗部可处于非接触或者使挤压件与擦洗部的相互作用力减小,这样挤压件沿本体的拖面移动时可顺畅移动,从而可提高本申请的拖把的擦洗部水分挤干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拖把的抵持件与承载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拖把的挤压架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拖把的抵持面一侧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拖把的抵持件和固定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本体,110-拖把板,111-拖面,112-抵持面,120-拖把杆,121-第一端,122-第二端,
200-挤压件,
300-承载件,
400-抵持件,410-凹槽,420-固定件,421-弹性件,
500-挤压架,
600-引导件,
700-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拖把,包括本体100、挤压架500、挤压件200和抵持机构,该拖把可将安装于拖把的擦洗部的水分挤干。
其中,本体100为本申请的拖把的基础构件,本体100设置有拖面111,拖面111上可安装擦洗部,擦洗部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本体100的拖面111,使得擦洗部可更换,以延长本申请的拖把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本体100可设置为包括拖把杆120和拖把板110,拖把杆120与拖把板110连接,拖把板110为板体结构件,拖把板110的一侧板面形成拖面111,使得拖面111设置于拖把板110,用户可握持拖把杆120来使得拖把板110移动,进而使得设置于拖把板110的擦洗部可沿地面滑动。本体100可采用塑料材质与金属材质相结合的结构,使得本体100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以及相对较轻的质量,以便于用户省力使用。
挤压架500活动地设置于本体100,使得挤压架500可沿本体100移动,具体的,挤压件200可设置于挤压架500,因此,挤压件200可随挤压架500沿本体100移动,进而使得挤压件200可沿着本体100的拖面111移动,挤压件200可与设置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擦洗部挤压接触,从而可使得擦洗部的水分被挤干。具体来说,擦洗部可沿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长度方向分布于拖面111,挤压件200可沿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擦洗部的各部分的水分均可被挤干。
抵持机构可设置于本体100和挤压架500之间,抵持机构具体包括抵持件400,抵持件400活动设置于本体100和挤压架500之间,这样可使得抵持件400在多个位置之间移动。具体的,抵持件400可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抵持件400处于第一位置时,抵持件400可抵持于本体100,使得本体100与挤压件200可相对移动,使得挤压件200与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一间距。当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时,挤压件200可作用于本体100的拖面111上的擦洗部,使得挤压件200可挤压擦洗部的水分;当抵持件400处于第二位置时,挤压件200与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二间距,第二间距大于第一间距,因此使得挤压件200与拖面111的擦洗部的间距增大,从而使得挤压件200与拖面111的擦洗部的摩擦力减小,以使挤压件200可更顺畅地沿本体100的拖面111移动。
具体来说,擦洗部具体可采用拖布或者海绵,因此擦洗部自身为柔性部件,当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时,挤压件200与拖面111的擦洗部处于接触状态,且挤压件200与拖面111的间距较小,此时挤压件200可压设于擦洗部使得擦洗部与挤压件200接触的部分呈内凹的状态,这样挤压件200沿擦洗部移动时可将擦洗部内吸收的水分充分挤干。当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时,挤压件200与拖面111的擦洗部可处于接触状态或非接触这状态,具体的,当挤压件200与拖面111的擦洗部处于非接触状态时,挤压件200不会作用于擦洗部,这样当挤压件200沿本体100的拖面111移动时也不会与擦洗部接触,从而可使得挤压件200可顺畅地沿本体100的拖面111移动。当挤压件200与拖面111的擦洗部处于接触状态时,由于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大于第一间距的第二间距,这样挤压件200与擦洗部虽然处于接触状态,但挤压件200与擦洗部的作用力相对较小,从而使得挤压件200与擦洗部之间的摩擦力相对较小,因此,此时挤压件200沿本体100的拖面111移动时,挤压件200可相对顺畅地沿本体100的拖面111移动。
在用户实际使用本申请的拖把时,在握持拖把且处于方便发力的姿势状态下时,可通过调节抵持件400使得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一间距,这样用户发力作用于挤压架500时,可使得挤压件200与擦洗部充分接触以将擦洗部水分挤干。当用户处于不便发力的姿势状态下时,可通过调节抵持件400使得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二间距,这样用户可顺畅地推动挤压架500和挤压件200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拖把中,抵持件4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使得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在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之间切换,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时,挤压件200与擦洗部可充分接触,这样挤压件200沿擦洗部移动时可充分地挤压擦洗部以挤出水分;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时,挤压件200与擦洗部可处于非接触或者使挤压件200与擦洗部的相互作用力减小,这样挤压件200沿本体100的拖面111移动时可顺畅移动,从而可提高本申请的拖把的擦洗部水分挤干效率提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本体100可设置抵持面112,其中,本体100的抵持面112和拖面111位于本体100相背的两侧,相应的,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相对的挤压件200也与本体100的抵持面112相背设置,抵持机构的抵持件400位于第一位置时,抵持机构的抵持件400可抵持于本体100的抵持面112,这样抵持件400作用于本体100的抵持面112的作用力的方向为抵持面112到拖面111的方向,进而使得本体100的拖面111朝向挤压件200移动,最终可使得本体100的拖面111与挤压件200的间距减小。而当抵持件400位于第二位置时,抵持件400对本体100的抵持作用力减小,或者抵持件400不再对本体100具有抵持支撑作用,这样可使得本体100不再受到朝向挤压件200移动的作用,力,或者本体100受朝向挤压件200的作用力减小,进而使得拖面111与挤压件200的间距增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申请的抵持机构可抵持本体100,使得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可在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之间切换,本申请的抵持机构具体还可设置承载件300,其中,承载件300可设置于本体100的抵持面112,当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相对设置时,抵持件400可抵持支撑于承载件300,进而使得抵持件400抵持支撑于本体100,这样可使得本体100的拖面111与挤压件200的间距为第一间距。而当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错位设置时,抵持件400可不与承载件300相抵持接触,这样可使得本体100的拖面111与挤压件200的间距为第二间距。
具体来说,承载件300可凸起于本体100的抵持面112设置,这样当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相对时,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相抵,从而使得抵持件400与本体100的抵持面112的间距增大,从而可抬升本体100,使得本体100的拖面111朝向挤压件200移动,以使得本体100的拖面111与挤压件200的间距减小。而当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错位设置时,抵持件400与本体100的抵持面112接触,这样可使得抵持件400与本体100的抵持面112的间距减小,本体100可朝向抵持件400移动,进而使得本体100的拖面111远离挤压件200,挤压件200和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增大。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设置本申请的抵持件400和挤压件200均位于本体100的拖面111一侧,具体的,当抵持件400位于第一位置时,抵持件4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抵持,使得本体100的拖面111与挤压件200的间距为第一间距,而当抵持件400位于第二位置时,抵持件400仍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相抵持,并使得本体100的拖面111与挤压件200的间距为第二间距。具体来说,挤压件200可设置为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挤压件200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具有不同的外径尺寸,当挤压件200的第一部分与本体100的拖面111抵持时,挤压件200的第二部分与本体100的拖面111处于非接触状态,此时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一间距;当挤压件200的第二部分与本体100的拖面111抵持时,由于挤压件200的第二部分的外径大于第一部分的外径,从而可使得挤压件200的第一部分与本体100的拖面111处于非接触状态,此时挤压件200的第二部分可将本体100的拖面111顶起,使得本体100的拖面111与挤压件200的间距增大至第二间距。这样也可达到调节本体100的拖面111与挤压件200的间距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挤压件200具体设置为可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为反向设置。由于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可相对设置,因此当挤压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或沿第二方向移动时,挤压件200均可沿本体100的拖面111移动,这样使得挤压件200可沿本体100的拖面111往复移动,当挤压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一间距,当挤压件20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二间距。
具体来说,挤压件200可设置具有初始位置,在挤压件200位于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挤压件200可设置为与擦洗部的一侧边沿相对,或是与擦洗部错位设置,当挤压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挤压件200可沿擦洗部移动,直至挤压件200移动至与擦洗部的另一侧边沿相对,或是再次移动至与擦洗部错位,此时抵持件400抵持于承载件300,使得挤压件200可充分地挤压擦洗部,以将擦洗部的水分挤出。当挤压件20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挤压件200可反向移动,以再次沿擦洗部移动,此时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处于错位设置的状态,挤压件200对擦洗部的挤压作用力减小,或者挤压件200与擦洗部非接触,以使挤压件200可顺畅地回到初始位置。通过使挤压件20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往复移动,可高效地将擦洗部的水分挤干。
当然,还应理解的是,在用户体力充沛或者施力方便时,可将抵持件400调节为始终与承载件300相对设置,这样挤压件200在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挤压件200可始终充分地挤压擦洗部,从而使得擦洗部可更效率地达到挤干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本申请的挤压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相对抵持设置,因此,承载件300可设置为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于本体100的抵持面112,具体的,承载件300为条状结构件,承载件30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承载件300的第一侧到第二侧的方向与第一方向同向。因此,当抵持件400沿第一方向移动,可使得抵持件400移动至承载件300的第二侧外,这样可使得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分离,从而使得抵持件400不再与承载件300相抵持支撑,进而使得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缩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抵持件400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调节,本申请的抵持件400可沿第三方向移动,使得抵持件400移动至第一位置,进而使得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一间距;当抵持件400沿第四方向移动,可使得抵持件400移动至第二位置,进而使得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二间距。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互为反向,这样可通过使抵持件400在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之间来回移动,使得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在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之间切换。
通过使抵持件400往复移动的方式来调节抵持件400的位置,可使得抵持件400的调节过程简单高效,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挤压件200的位置调节高效,最终可使得本申请的拖把使用简单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应理解的是,本申请的挤压架500为挤压件200提供安装基础,以使得挤压件200可相对本体100的拖面111活动而改变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了使本申请的拖把的结构简化,本申请的抵持件400具体可设置为与挤压架500连接,这样抵持件400可不必与本体100直接连接,从而可使得直接设置于本体100的部件的数量更少,进而使得本体100上具有更大的空间可用于设置拖面111,最终可使得拖面111上可安装的擦洗部的体积和擦拭面更大。
此外,为了更进一步地简化本申请的拖把的结构,挤压架500可设置为与本体100活动连接,使得设置于挤压架500的挤压件200可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具体的,挤压架500可相对本体10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挤压件200可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这样挤压件200可不必单独设置与本体100的活动连接结构,以使得本申请的拖把的零部件数量更少,进而使得拖把使用更加可靠。
应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设置挤压件200可相对挤压架50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这样也可达到使挤压件200相对本体10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的目的。具体来说,挤压架500和挤压件200可设置相配合的活动连接结构,如挤压架500上可开设滑槽,滑槽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挤压件200上可设置与挤压架500的滑槽配合的滑块,滑块可嵌设于挤压件200的滑槽内,这样滑块可被限位在挤压件200的滑槽内,从而使得挤压件200可被限制在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当然,应注意的是,在此实施例中,挤压架500的长度尺寸需要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长度配合,以使得挤压件200相对挤压架500移动至与本体100的拖面111在长度方向的端部相对。
因此,基于上述的扩展方案,应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挤压件200设置于挤压架500并随挤压架50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时,挤压架500不必沿本体100的拖面111延伸设置,从而可达到减小挤压架500体积的目的,进而使得本申请的拖把的结构更为简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应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挤压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挤压件200与承载件300相抵持支撑,因此承载件300也应当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本体100的抵持面112,这样可使得抵持件40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相抵持支撑,因此当抵持件400需要移动至与承载件300错位时,需要沿第一方向持续移动至承载件300的第二侧才可与承载件300分离,这样导致挤压件200在与擦洗部处于挤压基础的状态下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无法改变。
因此,本申请中,抵持件400沿第三方向或第四方向移动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具体可设置为与第一方向相交,这样可使得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与第一方向异向。
具体来说,在抵持件400随挤压架50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抵持件400可通过在第四方向上移动,使得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错位设置,这样可使得抵持件400移动较短的行程后即可与承载件300分离。例如当挤压件200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因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间距过小而导致挤压件200与擦洗部相互卡住而无法移动时,挤压件200无法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相应的,同时与挤压架500连接的抵持件400也无法继续沿第一方向移动,此时通过驱动抵持件400沿第四方向移动,可快速地驱动抵持件400移动至第二位置,即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错位,这样可使得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增大,以达到释放挤压件200,使得挤压件200不再与擦洗部相卡住。此外,将挤压件200与擦洗部分离后,通过检查擦洗部和挤压件200确认两者基础后不会再相卡住后,可通过驱动抵持件400沿第三方向移动,使得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相抵持,这样可使得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缩小,以使挤压件200充分地挤压擦洗部,并驱动挤压件200继续沿第一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抵持件40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承载件300的第二侧外,以使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分离时,抵持件400可沿第四方向移动,使得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错位设置,这样当抵持件40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二间距,可使得挤压件200顺滑地沿第二方向移动。
具体来说,当用户驱动挤压架500,以使抵持件400移动至承载件300的第二侧外与承载件300分离后,抵持件400可自动地沿第四方向移动,使得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错位设置,相应的,用户可不必单独调节抵持件400使得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错位,从而达到减少用户操作步骤,使得本申请的拖把使用简单方便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抵持件400可自动沿第四方向移动,本申请的拖把还可设置弹性件421,弹性件421可与抵持件400连接,在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相对的情况下,弹性件421被压缩。具体来说,在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相抵持支撑,且抵持件40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弹性件421处于压缩状态,当抵持件40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承载件300的第二侧外后,弹性件421的恢复形变力可驱动抵持件400沿第四方向移动,使得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错位设置,这样当抵持件40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抵持件400可与承载件300错位设置。
本申请的拖把还包括固定件420,抵持件400和固定件420相连接,挤压架500可设置供固定件420活动连接的安装孔,使得固定件420可沿挤压架500的安转孔的轴向活动。抵持件400和固定件420同轴设置,抵持件400到固定件420的方向为第三方向,抵持件400的外径大于固定件420,因此,抵持件400相当于在固定件420上开设的凸台结构。弹性件421可套设于固定件420,弹性件421的两端可分别与抵持件400和挤压架500相抵,这样当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相对时,抵持件400和挤压架500可压设于弹性件421使得弹性件421被压缩,当抵持件40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与承载件300分离后,弹性件421的恢复形变力可驱动固定件420沿挤压架500的安装孔的轴向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抵持件40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可与承载件300保持稳定的相对位置关系,抵持件400具体可设置与承载件300相配合的凹槽410结构,使得承载件300可嵌设于抵持件400的凹槽410结构内,这样可使得抵持件400沿承载件300移动时,抵持件400可稳定地沿第一方向移动。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承载件300上也可设置凹槽410结构,或者直接在本体100的抵持面112上开设凹槽410结构作为承载件300,相应的,抵持件400可嵌设于承载件300的凹槽410结构内,这样也可使得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相互限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抵持件400沿第二方向移动至承载件300的第一侧外后,可沿第三方向移动至与承载件300相对,本申请的拖把还可设置引导件600,引导件600设置于本体100的抵持面112,并且引导件600与承载件300的第一侧相对接。当抵持件400沿第二方向移动至承载件300的第一侧外后,抵持件400可移动至与引导件600相配合,抵持件400沿第一方向移动后,引导件600可引导抵持件400沿第三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抵持件400可移动至与承载件300相对,这样抵持件400继续沿第一方向移动,可使得抵持件400与承载件300相抵持支撑,从而使得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一间距。
具体来说,引导件600可相对于承载件300倾斜设置于本体100的抵持面112,在抵持件400处于第二位置时,引导件600背离承载件300的一端可设置为与抵持件400相对,这样抵持件400沿第二方向移动至承载件300的第一侧外后,抵持件400可移动至与引导件600背离承载件300的一端相对,使得抵持件400与引导件600相配合,这样当抵持件40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抵持件400可沿引导件600移动。
应理解的是,由于引导件600背离承载件300的一端可与抵持件400相对,因此当抵持件40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引导件600的至少部分位于抵持件400移动的路径上,为了使抵持件400可移动至与引导件600相对,引导件600设置为可变形的结构件,当抵持件400沿第二方向移动至与引导件600接触后,抵持件400可挤压推动引导件600,使得引导件600可让位于抵持件400,这样抵持件400可越过引导件600,当抵持件400越过引导件600后,引导件600可复位,抵持件400沿第一方向移动可使得抵持件400与引导件600相配合。
具体来说,引导件600也凸起于本体100的抵持面112设置,引导件600具体可采用橡胶材质,使得引导件600具有可变形以及恢复形变的能力,引导件600凸起于本体100的抵持面112的高度与承载件300凸起于本体100的抵持面112的高度一致,可使得抵持件400移动至与引导件600相抵持支撑的情况下,挤压件200与本体10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一间距,这样可使得挤压件200在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可始终保持与本体100的拖面111具有第一间距。当然,还应注意的是,引导件600的外形尺寸也可设置为配合于抵持件400的凹槽410结构,使得抵持件400沿引导件600移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驱动挤压架500相对本体100移动,本申请的拖把还可设置包括握把700,握把700可设置于拖把杆120,握把700与拖把杆120活动连接,使得握把700可沿拖把杆120的轴向移动,挤压架500与握把700连接,当用户一手手持拖把杆120时,另一只手可手持握把700,并推动握把700使得握把700沿拖把杆120的轴向往复移动,从而达到使用户可方便地操作挤压架500相对本体100移动的目的。本申请的本体100包括拖把板110和拖把杆120的情况下,拖把杆120具有与拖把板110连接的第一端121,以及背离拖把板110的第二端122,拖把杆120的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位于拖把杆120的相对两端,在握把700在拖把杆120的第一端121到第二端122的方向移动时,挤压架500沿第一方向移动,在握把700在拖把杆120的第二端122到第一端121的方向移动时,挤压件200沿第二方向移动。
具体来说,当用户需要挤干擦洗部的水分时,用户手持握把700和拖把杆120,并使拖把竖立于地面,用户推动握把700使握把700沿第一端121到第二端122的方向移动时,用户可呈下压姿势,以将握把700向下推动,这样可便于用户发力使得挤压架500移动,此时挤压件200与拖把板110的拖面111的间距为第一间距,用户可充分地推动挤压件200移动使得擦洗部的水分被挤出。当挤压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到头后,用户可通过提拉握把700,使握把700由第二端122移动至第二端122,此时用户发力不便,挤压件200与拖把板110的拖面111之间的第二间距可便于用户将握把700上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挤压件200和抵持件400可设置为与挤压架500可转动连接,这样使得挤压件200和抵持件400可分别相对擦洗部和承载件300滚动,从而使得挤压件200和抵持件400移动更为顺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Claims (21)

1.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00),具有用于设置擦洗部的拖面(111);
挤压架(500),与所述本体(100)连接;
挤压件(200),设置于所述挤压架,所述挤压件(200)可沿所述拖面(111)移动以挤压所述擦洗部;
抵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100)和所述挤压架(500)之间,所述抵持机构包括抵持件(400),所述抵持件(400)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在所述抵持件(4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抵持所述本体(100)以使所述挤压件(200)与所述拖面(111)具有第一间距,在所述抵持件(4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挤压件(200)与所述拖面(111)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机构还包括承载件(300),所述承载件(300)设置于所述本体(100),在所述抵持件(4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支撑所述承载件(300),在所述抵持件(4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错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还具有抵持面(112),所述抵持面(112)与所述拖面(111)位于所述本体(100)相背的两侧,所述承载件(300)设置于所述抵持面(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挤压件(200)沿所述拖面(111),且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相对以支撑所述承载件(300),在所述挤压件(200)沿所述拖面(111),且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错位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为反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架(500)与所述本体(100)活动连接,所述抵持件(400)设置于所述挤压架(500),所述挤压件(200)和所述抵持件(400)可随所述挤压架(500)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300)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抵持面(112),所述承载件(300)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所述抵持件(400)可沿所述承载件(300)移动至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外,以使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400)活动连接于所述挤压架(500),所述抵持件(400)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相对,或使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错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400)可沿第三方向或第四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相对,或使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错位,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互为反向,且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持件(40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与所述承载件(300)分离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可沿所述第四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错位,在所述抵持件(4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侧外后,所述挤压件(200)可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还包括弹性件(421),所述弹性件(421)与所述抵持件(400)连接,在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相对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421)被压缩,所述弹性件(421)的恢复形变力可驱动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错位,在所述抵持件(400)支撑所述承载件(300)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在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上相对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还包括固定件(420),所述固定件(420)与所述抵持件(400)连接,所述抵持件(400)到所述固定件(420)的方向为所述第三方向,且所述抵持件(400)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件(420),所述弹性件(421)套设于所述固定件(420),且所述弹性件(421)的一端与所述抵持件(400)相抵,所述弹性件(421)的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架(500)相抵。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还包括引导件(600),所述引导件(600)与所述承载件(300)对接,所述抵持件(400)沿所述引导件(600)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抵持件(400)可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承载件(300)与所述抵持件(400)相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持件(400)沿所述引导件(600)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引导件(600)可支撑于所述抵持件(400),以使所述挤压件(200)与所述拖面(111)具有所述第一间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错位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引导件(600)背离所述承载件(300)的一端相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600)可变形,在所述抵持件(4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可挤压所述引导件(600),以使所述抵持件(400)通过所述引导件(60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持件(400)支撑所述承载件(300)的情况下,所述抵持件(400)与所述承载件(300)相互嵌设。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300)凸起于所述本体(100)设置,至少部分所述承载件(300)可嵌设于所述抵持件(400)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400)和所述挤压件(200)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挤压架(500),以使所述抵持件(400)可沿所述承载件(300)转动,并使所述挤压件(200)可沿所述拖面(111)转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包括拖把板(110)和拖把杆(120),所述拖把杆(120)与所述拖把板(110)连接,所述拖面(111)设置于所述拖把板(110)。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还包括握把(700),所述握把(700)与所述挤压架(500)连接,且所述握把(700)套设于所述拖把杆(120),在所述挤压件(200)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700)沿所述拖把杆(120)的轴向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杆(120)具有与所述拖把板(110)连接的第一端(121)和背离所述拖把板(110)的第二端(122),在所述挤压件(20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700)沿所述第二端(122)到所述第一端(121)的方向移动,在所述挤压件(200)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握把(700)沿所述第一端(121)到所述第二端(122)的方向移动。
CN202222885538.8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拖把 Active CN218922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5538.8U CN218922472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拖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5538.8U CN218922472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拖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2472U true CN218922472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7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5538.8U Active CN218922472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拖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2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58994A (zh) 一种新型挤压平板拖把清洁工具
CN107865620B (zh) 发泡棉拖把的挤干结构
CN108209784B (zh) 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
CN218922472U (zh) 一种拖把
CN212698759U (zh) 一种省力的挤水拖把
CN211066466U (zh) 一种清洁工具
CN208573623U (zh) 一种新型的挤压平板拖把清洁工具
CN212415653U (zh) 单面免手洗平板拖把
CN211796268U (zh) 胶棉拖把
CN113243864A (zh) 稳定型的无拉柄挤水拖把
CN209770285U (zh) 一种柱形胶棉拖把的挤水桶
CN210019211U (zh) 一种拖把及清洁工具
CN211355288U (zh) 一种免手洗拖把的清洗桶
CN218738825U (zh) 一种拖把
CN216090358U (zh) 一种胶棉拖把套件
CN208573622U (zh) 用于平板拖把的拖把桶
CN211834264U (zh) 自挤水发泡棉拖把
CN210749061U (zh) 一种自挤水胶棉拖把
CN215874528U (zh) 一种对折拖把
CN210902871U (zh) 具有挤水装置的拖把
CN218165209U (zh) 拖把的脱水装置及拖把
CN216317451U (zh) 一种弹性助力挤水拖把
TWM594434U (zh) 穩定型的無拉柄擠水拖把
CN212140351U (zh) 一种两边挤压拖把头的拖把
CN216317454U (zh) 一种卡式弹性助力挤水拖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