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1774U - 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1774U
CN218921774U CN202222880231.9U CN202222880231U CN218921774U CN 218921774 U CN218921774 U CN 218921774U CN 202222880231 U CN202222880231 U CN 202222880231U CN 218921774 U CN218921774 U CN 218921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d
head hoop
housing
fo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02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琼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Saifute Labor Insuranc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Saifute Labor Insuranc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Saifute Labor Insuranc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Saifute Labor Insuranc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02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1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1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1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包括有头箍,头箍的前侧连接有透明的面罩本体,头箍的中央具有导气槽,沿所述头箍前侧的底部壁面间隔设有吹气孔,在头箍后侧的内壁依次间隔设有吹气槽,在头箍上连接有通气管,在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能分别从吹气孔和吹气槽中吹出气流的动力输风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头箍上设置用于送风的导气槽和吹气孔,在头箍后方连接动力输风装置,将外界的气流主动吹到面罩的内侧壁面上的方案,能达到有效降低面罩起雾的现象,在头箍上设置凸起的胶头将头箍与佩戴者的头部架空起来,搭配胶头与胶头之间设置的吹气槽,减少捂汗,进一步从侧面减少防护面罩起雾。

Description

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
背景技术
现有的面罩到了天气气温较低的时候,由于面罩的头箍贴合在佩戴者的头部,导致头部体温被焐热升高后,会出现出汗情况。在佩戴人员长时间佩戴面罩的情况下,非常容易造成面罩起雾,使佩戴者的视线模糊受阻,易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在北方寒冷季节,身在户外佩戴面罩的人员,如果面罩上的雾气不祛除的话,也很容易结冰,并且很难去除掉这些附着在面罩上的冰渣。用手直接去擦拭这些面罩上的冰渣或雾气,则容易造成人员病毒交叉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因此,现有的防护面罩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包括有能戴在头部的头箍,头箍的前侧连接有透明的面罩本体,所述头箍的中央具有导气槽,沿所述头箍前侧的底部壁面间隔设有多个与导气槽贯通的吹气孔,所述吹气孔对应于头箍戴在头部上的前额位置,在所述头箍后侧的内壁依次间隔设有多个能与导气槽连通的吹气槽,所述吹气槽对应于头箍戴在头部上的头两侧以及后脑勺位置,在所述头箍上连接有一端能与导气槽连通的通气管,在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能通过通气管向导气槽内输入空气、进而分别从吹气孔和吹气槽中吹出的动力输风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在两相邻的吹气槽之间位于所述头箍内侧壁上设有凸出的胶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通气管为可伸缩的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头箍以及动力输风装置可拆卸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动力输风装置包括有上下中空的壳体,壳体的上下两端具有开口,在所述壳体顶部的开口上可拆卸的设有连接盖,连接盖顶部贯通有内壁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口,所述通气管的一端通过外壁上的螺纹与所述连接口螺纹连接,在所述壳体下端的开口上盖合有底盖,底盖上贯穿有进气孔,在所述壳体内腔设有送风扇,在所述壳体上设有能安装电池的电池仓以及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在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送风扇与底盖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滤芯,在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送风扇与所述连接盖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滤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在所述第二过滤滤芯的下方设有UV杀菌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在所述第二过滤滤芯的上方设有负离子发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在所述壳体一侧设有背夹。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在所述壳体上设有显示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面罩的头箍上设置用于送风的导气槽和吹气孔,在头箍后方连接动力输风装置,将外界的气流主动吹到面罩的内侧壁面上的方案,能达到有效的降低因佩戴者呼出气体导致的起雾现象,在头箍上设置凸起的胶头将头箍与佩戴者的头部架空起来,减少佩戴防护面罩捂汗的效果。搭配胶头与胶头之间设置的吹气槽,进一步从侧面减少防护面罩起雾的情况。动力输风装置内嵌置多个过滤滤芯,配合同样内置的在动力输风装置的壳体内的UV杀菌灯以及负离子发生器,在送风的同时减少外界空气中病毒的交叉感染和传播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头箍局部的水平剖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剖面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视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视图之二。
图9为图7中B处的放大视图。
图10为图7中C处的放大视图。
图11为图8中D处的放大视图。
图12为图6中A处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不同实施例或实例。当然,这些仅为实施例或实例且不希望具限制性。另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标号标示,如重复的数字及/或字母。这些重复是为了简单清楚的描述本发明,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
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的用词,像是“在…下方”、“下侧”、“由内而外”、“上方”、“上侧”及类似的用词,这些关系词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关系词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则其中使用的空间相关形容词也可相同地照着解释,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12所示的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包括有能戴在头部的头箍2,头箍2的前侧铰接有透明的面罩本体1,所述头箍2的中央具有导气槽21,头箍2呈水平的环状,在环状的顶部设有辅助带24,防止头箍2穿过佩戴者头部落入肩膀上,导气槽21就沿呈水平的环状的头箍2同样环形设置,沿所述头箍2前侧的底部壁面间隔设有多个与导气槽21贯通的吹气孔22,所述吹气孔22对应于头箍2戴在头部上的前额位置,在所述头箍2后侧的内壁依次间隔设有多个能与导气槽21连通的吹气槽23,所述吹气槽23对应于头箍2戴在头部上的头两侧以及后脑勺位置,在两相邻的吹气槽23之间位于所述头箍2内侧壁上设有凸出的胶头5,胶头5能将头箍和佩戴者的头部架空,使空气可以流通,减少捂汗的情况,在所述头箍2上可拆卸的连接有一端能与导气槽21连通的通气管3,本实施例中通气管3为可伸缩的软管,在通气管3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有能通过通气管3向导气槽21内输入空气、进而分别从吹气孔22和吹气槽23中吹出的动力输风装置4。在头箍2的尾端设有连接头25,连接头25与导气槽21连通,通气管3与头箍2连接的一端设置能插在连接头25一端的插接口31,通过插接口31可拆卸的插在连接头25上。
其中,如上所述的动力输风装置4,包括有上下中空的壳体41,壳体41的上下两端具有开口,在所述壳体41顶部的开口上可拆卸的设有连接盖42,连接盖42顶部贯通有内壁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口421,所述通气管3的一端通过外壁上的螺纹与所述连接口421螺纹连接,在所述壳体41下端的开口上盖合有底盖43,底盖43上贯穿有进气孔431,在所述壳体41内腔设有送风扇44,在所述壳体41侧壁上设有能安装电池的电池仓45以及开关46,所述壳体41一侧设有能别在腰间的背夹10,在所述壳体41侧壁上还设有能显示电量和滤芯状态的显示屏11。
另外,如图6至图12中所示,从图中可清楚看出在所述壳体41内位于所述送风扇44与底盖43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滤芯6,在所述壳体41内位于所述送风扇44与所述连接盖42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滤芯7,在所述第二过滤滤芯7的下方设有UV杀菌灯8,在所述第二过滤滤芯7的上方设有负离子发生器9。第一过滤滤芯6采用活性炭滤芯主要用于过滤吸附进气孔431进入的空气中含有的风尘颗粒以及异味。第二过滤滤芯7则采用HEPA滤芯搭配UV杀菌灯8用于控制通过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或其它有害颗粒物传播。最后通过负离子发生器9活跃送入通气管3中空气中的氧分子,改善空气清新度。
具体来说:在壳体41的内腔中部安装有风扇支架100,送风扇44以及驱动送风扇44的电机安装在风扇支架100上,风扇支架100的顶部连接有呈方框状的第二滤芯支架200,第二滤芯支架200一侧具有开口,第二过滤滤芯7从该开口插入第二滤芯支架200中,并且第二滤芯支架200的底部具有格栅,用于承托第二过滤滤芯7,第二滤芯支架200的顶部则盖合有出风口格栅201,出风口格栅201与第二滤芯支架200的顶部之间、以及第二滤芯支架200的底部与风扇支架100之间均具有空隙,负离子发生器9安装在出风口格栅201的中央、且指向出风口格栅201与第二滤芯支架200之间的空隙,UV杀菌灯8安装在风扇支架100顶部、并且容置在第二滤芯支架200底部与风扇支架100之间的空隙中,所述连接盖42通过两侧边缘设置的第一卡扣422卡在壳体41的顶部开口处;在风扇支架100的底部设有卡在壳体41底部开口内的隔断件300,隔断件300中央具有卡合槽301,卡合槽301圆周外围的隔断件300壁面呈贯通的栅格状,第一过滤滤芯6呈环状容置在底盖43与隔断件300之间,底盖43的中央具有与卡合槽301相对应的卡合腔432,卡合腔432扣合在卡合槽301上形成一个中空的腔室,第一过滤滤芯6的中央套设在卡合腔432外围,在该腔室种对称设有能相向移动的第二卡扣433,在卡合槽301上设有与第二卡扣433相对应的卡槽302,两个第二卡扣433之间设有弹簧434,两个第二卡扣433顶部具有能插入卡槽302内的卡勾435,两个第二卡扣433的底部则穿过底盖43延伸至底盖43下方,在底盖43对应各个第二卡扣433底端的部位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电池仓45内安装电池,打开开关46,电池给驱动送风扇44的电机通电,送风扇44将空气从底盖43上的进气孔431抽入经由第一过滤滤芯6将气流中较大颗粒的灰尘过滤后,气流继续被送风扇44向上送入第二滤芯支架200底部与风扇支架100之间的空隙中,UV杀菌灯8杀灭气流中的病菌,经过UV杀菌灯8照射后的气流继续通过上方的第二过滤滤芯7进入出风口格栅201与第二滤芯支架200的顶部之间的空隙中,气流经过负离子发生器9净化后,经由连接口421进入通气管3中,并最终被送入头箍2中央的导气槽21中,最后由前额位置的吹气孔22吹向面罩本体1的内壁面上,将佩戴者呼出的雾气吹散,而头两侧以及后脑勺位置的吹气槽23则能同时将送入头箍2中央的导气槽21中的气流喷出,有效的减少佩戴者由于佩戴导致体温升高的出汗问题,从侧面上缓解了面罩本体1的起雾情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包括有能戴在头部的头箍(2),头箍(2)的前侧连接有透明的面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箍(2)的中央具有导气槽(21),沿所述头箍(2)前侧的底部壁面间隔设有多个与导气槽(21)贯通的吹气孔(22),所述吹气孔(22)对应于头箍(2)戴在头部上的前额位置,在所述头箍(2)后侧的内壁依次间隔设有多个能与导气槽(21)连通的吹气槽(23),所述吹气槽(23)对应于头箍(2)戴在头部上的头两侧以及后脑勺位置,在所述头箍(2)上连接有一端能与导气槽(21)连通的通气管(3),在通气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能通过通气管(3)向导气槽(21)内输入空气、进而分别从吹气孔(22)和吹气槽(23)中吹出的动力输风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在两相邻的吹气槽(23)之间位于所述头箍(2)内侧壁上设有凸出的胶头(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3)为可伸缩的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头箍(2)以及动力输风装置(4)可拆卸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风装置(4)包括有上下中空的壳体(41),壳体(41)的上下两端具有开口,在所述壳体(41)顶部的开口上可拆卸的设有连接盖(42),连接盖(42)顶部贯通有内壁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口(421),所述通气管(3)的一端通过外壁上的螺纹与所述连接口(421)螺纹连接,在所述壳体(41)下端的开口上盖合有底盖(43),底盖(43)上贯穿有进气孔(431),在所述壳体(41)内腔设有送风扇(44),在所述壳体(41)上设有能安装电池的电池仓(45)以及开关(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41)内位于所述送风扇(44)与底盖(43)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滤芯(6),在所述壳体(41)内位于所述送风扇(44)与所述连接盖(42)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滤芯(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过滤滤芯(7)的下方设有UV杀菌灯(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过滤滤芯(7)的上方设有负离子发生器(9)。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41)一侧设有背夹(10)。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41)上设有显示屏(11)。
CN202222880231.9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 Active CN218921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0231.9U CN218921774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0231.9U CN218921774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1774U true CN218921774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6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0231.9U Active CN218921774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17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0826B1 (en) A powered air respirator kit
US7178932B1 (en) Welding helmet
US10556136B2 (en) Half facepiece
ES2231905T3 (es) Sistema protector facial y proteccion respiratoria.
US5113853A (en) Helmet with filtered air supply
US5848592A (en) Air filter
US20030188743A1 (en) Air curtain device
US20170113075A1 (en) Supply Device for Supplying Breathable Air
US5065745A (en) Portable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
US10537754B1 (en) Personal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KR101941191B1 (ko) 호흡연동형 전동식 호흡 보호구
CN208114959U (zh) 一种口罩
CN218921774U (zh) 一种防起雾的防护面罩
CN111569293B (zh) 整合滤气面罩的空气清净机
KR20180121114A (ko) 공기 청정 기능을 갖는 차양모자
CN203898977U (zh) 一种具有低风量报警的整体防水动力送风系统
CN108325109A (zh) 一种口罩
GB1574311A (en) Protective helmet
KR20190002016U (ko) 차세대 용접 마스크
GB1588993A (en) Portable air filtering device
CN204421237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装置
CN113426040B (zh) 一种智能过滤式风幕头盔
CN213215438U (zh) 一种支持脸部识别的防护面罩供气系统
CN218739921U (zh) 一种空气净化头罩
CN215685037U (zh) 一种新型疫情防护用防飞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