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1148U - 一种高山流石滩植物栽培驯化苗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山流石滩植物栽培驯化苗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1148U
CN218921148U CN202320550703.6U CN202320550703U CN218921148U CN 218921148 U CN218921148 U CN 218921148U CN 202320550703 U CN202320550703 U CN 202320550703U CN 218921148 U CN218921148 U CN 218921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upply
seedbed
mountain
layer
brick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507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文浩
刘维暐
明升平
李金�
杨开业
许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of CAS filed Critical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3205507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1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1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1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山流石滩植物栽培驯化苗床,包括苗床基础结构、栽培基质、排水系统、供水系统,苗床基础结构包括苗床底部,栽培基质从上至下依次为表面层、营养层、下部透水层以及底部透水层,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以及设置于苗床底部的沙沟,本实用新型结合高山流石滩植物自身生长特性及生理特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普通的育苗床(地床)在栽培种植该类植物方面的缺陷,对于在高山流石滩地区普遍生长的高山花卉资源开发利用、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研究等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高山流石滩植物栽培驯化苗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山流石滩植物栽培驯化苗床。
背景技术
植物栽培种植往往采用育苗床(地床)、育苗架(台床)两种主要种植方式。在使用育苗床(地床)期间,由于苗床底部和土壤界面联通,苗床基质水分垂直运输和通气性通常优于育苗架(台床)培养。因育苗床(地床)可直接利用裸露土地进行栽培种植,不需要投入过多设施条件,在栽培种植区域应用广泛。
现阶段育苗床(地床)栽培种植植物,技术手段和方式多集中于开沟起垄的宽度、大小,对于栽种植物选择性较差,尤其对于具有特殊生长环境的高山流石滩植物,往往很难移栽成活。其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几点:
1. 高山流石滩植物生长环境区域通常位于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山地,原生土壤基质多为经风化后形成的砾石所覆盖瘠薄壤土,植物根系(或地下的根状茎)沿砾石缝隙延伸极深,根冠比往往达到2-3甚至5以上。普通的育苗床(地床),表面透气较好,但到达苗床底部以后,植物根系往往较难继续深入生长。
2. 高山流石滩植物生长区域多为表面砾石覆盖的流石滩区域,生长基质透气性极佳,即使遭逢骤降暴雨,也很难形成积水或内涝,保障了其根系(或根状茎)的呼吸作用顺畅。普通的育苗床(地床),由于缺乏大型机械深耕,苗床底部通常透气性较差,在大量灌溉或过度降雨发生时,极易积水,导致高山流石滩植物根系呼吸受阻,继而死亡。
3. 高山流石滩植物生长区域多为高山岩石缝隙,植株生长的地表面通气性良好,该区域也作为植物生长的关键部位,叶芽、花芽发育均集中于此。此外,以石灰岩为母质发育的流石滩区域,白色的表面具有强烈的反光性,其地面温度往往较低,有效保护了高山植物稚嫩的营养器官,降低了高温对其的损伤。普通的育苗床(地床),其湿度较大,加之土壤携带病菌较多,而高山流石滩植物与栽培基质的结合面,往往由于湿度过高容易发生病变,导致植株死亡。又因为普通的育苗床(地床)表面多为深色壤土性基质,在光照强烈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温度积累,导致土温过高,对高山流石滩植物组织(叶片、根系)产生灼伤,导致其死亡。
4. 高山流石滩植物适应低温、大风环境,即使在雨季,也只是有少量水雾凝结在叶片表面,为植物提供水分补给。而普通的育苗床(地床),与周围环境空气对流较差,易形成局部环境高温,抑制植物生长,传统灌溉往往采用喷管或人工补水方式进行补水,而高山流石滩植物叶片通常被毛,喷灌后会有大量水珠长时间残留在植物叶片上,会引起植物病虫害的大量发生,造成种植植物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针对普通的育苗床(地床)在栽培种植过程中存在的缺点,设计了一种高山流石滩植物栽培驯化苗床,通过调整苗床基质结构,引导植物根系发育生长,同时有效疏导水分;改善苗床表面结构,降低苗床表面温度;打通苗床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合理降低苗床环境温度;以及合理化使用滴灌措施,减少植物叶片受到的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苗床基础结构、栽培基质、排水系统、供水系统,所述苗床基础结构包括苗床底部,苗床底部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地上部分砌体和地下部分砌体,所述栽培基质从上至下依次为表面层、营养层、下部透水层以及底部透水层,所述表面层和营养层设置于地上部分砌体内部,所述下部透水层以及底部透水层设置于地下部分砌体内部,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以及设置于苗床底部的沙沟,所述排水管以一定倾角设置于地上部分砌体内部的底层,且排水管水平位置较低的一端延伸至地上部分砌体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苗床底部原土找平,保障填充基质同土壤界面有效联通,便于壤内水分垂直运输;地下部分块石砌筑可保障基质同土壤间水分水平运输,提高苗床透水效果;地上部分免烧砖砌筑保障内部基质稳固。底部透水层采用块石铺设,最大程度提高苗床透水效果;下部透水层保障苗床上部基质内水分能有效下渗,避免营养层积水影响植物根系发展;营养层主要保障植物根系生长,同时添加陶粒增加透气性,提高栽培基质通气效果;表面层能有效保障表水下渗,不在植物生长区淤积,同时反射阳光,降低基质表面温度,保护高山流石滩植物生长。排水管主要针对营养层基质增加排水效果,防止营养层积水;土工布主要用于包裹排水管,防止基质掉入排水管内形成阻塞;沙沟主要用于苗床底部无法及时下渗的多余水分排出。供水系统有效减少了高山流石滩植物叶片表面受到的损伤,同时有效排水也保障了该系统在冬季冰冻条件下的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结合高山流石滩植物自身生长特性及生理特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普通的育苗床(地床)在栽培种植该类植物方面的缺陷,对于在高山流石滩地区普遍生长的高山花卉资源开发利用、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研究等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苗床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栽培基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系统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系统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供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苗床底部,2-地下部分砌体,3-地上部分砌体,4-表面层,5-营养层,6-下部透水层,7-底部透水层,8-排水管,9-土工布,10-沙沟,11-供水主管,12-滴灌带,13-供水阀门,14-排水阀门,15-分支控制阀门,16-末端堵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苗床基础结构、栽培基质、排水系统、供水系统,所述苗床基础结构包括苗床底部1,苗床底部1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地上部分砌体3和地下部分砌体2,所述栽培基质从上至下依次为表面层4、营养层5、下部透水层6以及底部透水层7,所述表面层4和营养层5设置于地上部分砌体3内部,所述下部透水层6以及底部透水层7设置于地下部分砌体2内部,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8以及设置于苗床底部1的沙沟10,所述排水管8以一定倾角设置于地上部分砌体3内部的底层,且排水管8水平位置较低的一端延伸至地上部分砌体3外部。
苗床底部1位于原土地坪下挖30cm后的原土平面;地下部分砌体2为块石砌筑,截面尺寸20cm×30cm的条状砌体;地上部分砌体3为免烧砖砌筑,截面尺寸15cm×30cm的条状砌体。
表面层4为粒径1-2cm碎石铺设,厚度5cm;营养层5为腐殖质土+陶粒混匀后铺设,厚度25cm;下部透水层6为原土+河沙铺设,厚度20cm;底部透水层7为粒径8-10cm块石铺设,厚度10cm。
排水管8为DN50cm硬质透水管,表面为网孔状,每间隔100cm布设1条,沙沟10布设于苗床底部原土面以下,每间隔500-800cm布设1条,便于苗床底部1无法及时下渗的多余水分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层4上方设置有供水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供水主管11,所述供水主管11与滴灌带12连通,所述滴灌带12另一端设置有末端堵水器16,所述供水主管11两端分别设置有供水阀门13以及排水阀门14。供水主管11采用DN32cm软管或硬质PE管材;滴灌带12设置3条采用DN16cm软管,滴灌孔间距10-15cm,可开1-2孔;供水阀门13为灌溉区独立控制阀门;排水阀门14为灌溉区排水阀门,主要保障冬季低温条件管内存水及时排出防止冰冻;分支控制阀门15主要根据实际需水量调节多条滴灌带开闭状态;末端堵水器16为滴灌带末端堵水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滴灌带12靠近供水主管11的一端设置有分支控制阀门15,分支控制阀门15主要根据实际需水量调节多条滴灌带开闭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管上包裹有土工布9,土工布9为包裹排水管所用材料,防止基质掉入排水管内形成阻塞。

Claims (4)

1.一种高山流石滩植物栽培驯化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苗床基础结构、栽培基质、排水系统、供水系统,所述苗床基础结构包括苗床底部(1),苗床底部(1)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地上部分砌体(3)和地下部分砌体(2),所述栽培基质从上至下依次为表面层(4)、营养层(5)、下部透水层(6)以及底部透水层(7),所述表面层(4)和营养层(5)设置于地上部分砌体(3)内部,所述下部透水层(6)以及底部透水层(7)设置于地下部分砌体(2)内部,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8)以及设置于苗床底部(1)的沙沟(10),所述排水管(8)以一定倾角设置于地上部分砌体(3)内部的底层,且排水管(8)水平位置较低的一端延伸至地上部分砌体(3)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山流石滩植物栽培驯化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4)上方设置有供水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供水主管(11),所述供水主管(11)与滴灌带(12)连通,所述滴灌带(12)另一端设置有末端堵水器(16),所述供水主管(11)两端分别设置有供水阀门(13)以及排水阀门(14)。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高山流石滩植物栽培驯化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带(12)靠近供水主管(11)的一端设置有分支控制阀门(15)。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山流石滩植物栽培驯化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8)上包裹有土工布(9)。
CN202320550703.6U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高山流石滩植物栽培驯化苗床 Active CN218921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0703.6U CN218921148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高山流石滩植物栽培驯化苗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0703.6U CN218921148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高山流石滩植物栽培驯化苗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1148U true CN218921148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93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50703.6U Active CN218921148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高山流石滩植物栽培驯化苗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1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9147B (zh) 一种荒漠保墒方法及应用
CN204860389U (zh) 盐碱地乔木种植结构
CN103650882B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牡丹的栽培方法
CN104186137B (zh) 一种近海滩涂盐碱地高羊茅草的栽培绿化方法
CN204443323U (zh) 陡高岩石边坡口袋式自渗水植生带
CN208266847U (zh) 适用于黄土地区的沟壑区快速修复结构
CN103461068A (zh) 在盐碱地移植大型景观树方法及移植树穴的结构布局
CN104604628A (zh) 一种适合山地葡萄园的葡萄栽植的方法
CN1943316A (zh) 薄膜水平带沟和桶式袋防渗保水、节水肥营养液灌溉种植法
CN112136408B (zh) 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沙地陡坡的绿化方法
CN102146665B (zh) 一种减缓冲沟侵蚀的治理方法
CN105453984B (zh) 一种高海拔沙地柏引种栽培方法
CN1122183A (zh) 沙地薄膜水稻栽培方法
CN102379232A (zh) 逆境条件下的猕猴桃栽培技术
CN109429868A (zh) 一种石榴避雨棚及栽培方法
CN101548615A (zh) 一种多孔巢砖立体绿化植被技术
CN105393893A (zh) 一种非宜林新围垦滩涂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的构建和营造方法
CN104762946A (zh) 一种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填料及方法
CN209120823U (zh) 一种石榴避雨棚
CN218921148U (zh) 一种高山流石滩植物栽培驯化苗床
CN103444429B (zh) 在南方沿海高温多湿气候下种植冬种马铃薯的保苗方法
CN110506534A (zh) 一种苗圃种植结构及其使用工艺
CN106088112B (zh) 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方法
CN114303848A (zh) 一种红薯育种水旱轮耕轮种田地改造方法及所用浆料
CN109566216A (zh) 提高斜坡树种植成活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