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08Y - 一种燃气轮机电热冷联供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轮机电热冷联供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08Y
CN2189208Y CN 93222286 CN93222286U CN2189208Y CN 2189208 Y CN2189208 Y CN 2189208Y CN 93222286 CN93222286 CN 93222286 CN 93222286 U CN93222286 U CN 93222286U CN 2189208 Y CN2189208 Y CN 218920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r
chamber
gas
regener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932222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Newly Opened General Test Plan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Newly Opened General Test Pla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Newly Opened General Test Plan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Newly Opened General Test Plant
Priority to CN 9322228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0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0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0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燃气轮机电热冷联供设备,它有核心发动 机、供电机构、供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有由高、低压发 生器、高、低温热交换器、冷凝室、吸收室及循环泵、再 生循环泵、蒸发室及循环泵、冷却水蛇形管、冷冻传热 工质盘管组成的吸收式制冷机组,在余热锅炉中有制 冷工质再生热交换器。使用燃气机做动力源,通过发 电机得到电能输出,含有余热的燃气加热再生制冷工 质抽运热量以得到制冷输出。用供热工质输出热量, 充分利用燃气机的输出能量。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轮机电热冷联供设备,它属于机械动力设备,可用做石油及天然气开发、输送、处理以及办公和生活所需的动力装置,特别适合于远离电网的边远油气田开发区使用。
在天然气及石油的开发、输送以及处理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多种形式的动力能源。如在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传输中需要对石油、天然气进行加压的机械动力;需要对石油进行加热以防止结蜡和增加流动性的热源;提供各种液化天然气的制冷气源和在办公和生活建筑物空调制冷使用的制冷气源。而现在采用的方法多是二次能量转换的形式,即使用电力来驱动各种电动机械。如驱动电动输送泵来给石油及天然气增压,而使用普通锅炉来提供热源。使用各种电动制冷来液化天然气和建筑物空调所需制冷源。由于石油天然气开发、处理所需能量很大,而多数的油气田开发地、输送站等都远离大电网覆盖地区,这使得这些地区的电力相当紧张,一般只能使用各自备电站自己提供电力。为适应油气田开发的流动性,减少投资,多使用轻便、易安装的燃气轮机电站做动力源,输出电力为所有设备提供能量。由于在石油及天然气处理中需要多种形式的能量,这就要经过多种形式的能量转换。如用于石油、天然气输送中进行增压的机械能就必然经过机械能--电能--机械能的两项转换。而制所需的制冷气源则需要经过涡轮机械能--电能--压缩机机械能--空气内能这样三项变换,能量利用率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发明一种燃气机电热冷联供设备,使用燃气机做功力源,可以同时提供电能,热能和制冷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它有由燃气机机匣1、压气机2、燃烧室3和压气机涡轮4组成的核心发动机8,由动力涡轮机匣5、动力涡轮6和发电机7组成的供电机构9,由余热锅炉10、余热交换器11组成的供热组件12,其特征在于:有由高压发生器13、低压发生器14、吸收室15、高温热交换器16、低温热交换器17、冷凝室18、吸收室循环泵19、再生循环泵20、蒸发室21、蒸发室循环泵22、冷却水蛇形管24和25、冷冻传热工质盘管26组成的吸收式制冷机组27,在余热锅炉10中有制冷工质再生热交换器23,其输入端与再生循环泵20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高压发生器13相连,余热交换器11的输入端与高温热交换器16的输出端相连,而高温热交换器16的输入端与低温热交换器17的输出端相连,低温热交换器17的输入端为供热工值输入端。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产生动力的核心发动机8与现在的燃气机一样,由压气机2压缩的空气,在燃烧室3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高温高压燃气在压气机涡轮4处膨胀做功,推动压气机涡轮4转动。而压气机涡轮4反过来又带动压气机2转动以压缩空气,维持正常运转。通过压气机涡轮4后的燃气还含有大量的内能。流到动力涡轮6处后继续膨胀做功,能量由动力涡轮6吸收转变为机械能后由动力涡轮6输出带动发电机7转动。发电机7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后以电能的形式输出。通过动力涡轮6后的燃气,还含有一定的低热能量,使用余热锅炉10回收。在余热锅炉10中,燃气首先经过再生热交换器23,对其中的制冷工质加热再生,使其温度达到高压沸点,以浓缩二元制冷工质。然后燃气中的余热进一步被供热工质在余热交换器11中吸收。供热工质以热能的形式输出能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高压发生器13,低压发生器14,吸收室15,高温热交换器16,低温热交换器17,冷凝室18,吸收室循环泵19,再生循环泵20,蒸发室21,蒸发室循环泵22组成的吸收式制冷机组27。组成的吸收式制冷式机组27是一种使用双元制冷工质使用热抽运的非压缩式制冷机,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吸收室15出口的低浓度制冷工质由再生循环泵20输送送入余热锅炉10中的制冷工质再生热交换器23。在再生热交换器23中的制冷工质被加热到高温沸腾温度,然后进入高压发生器13。在高压发生器13中,制冷工质沸腾产生冷剂溶剂蒸汽,并使制冷工质的浓度升高。由高压发生器13底部出来的制冷工质经高温热交换器16降温后进入低压发生器17,被管内来自高压发生器13上部的冷剂溶剂蒸汽加热,再次沸腾产生冷剂溶剂蒸汽,制冷工质的浓度进一步提高。
高压发生器13中产生的冷剂溶剂蒸汽由高压发生器13上部的管道输送,在低压发生器17中与低压发生器17中的制冷工质进行热交换后放出潜热,凝结成冷剂溶剂,经节流后进入冷凝室18。低压发生器17中蒸发的冷剂溶剂蒸汽也进入冷凝室18。在冷凝室18中的冷剂溶剂蒸汽被冷却水蛇形管24内冷却水冷却而成为冷剂溶剂。冷剂溶剂经节流装置后进入蒸发室21的溶剂盘中,并由蒸发室循环泵22输送,喷淋在蒸发室21中的冷冻传热工质盘管26外表面,吸收冷冻传热工质盘管26内冷冻传热工质的热量而汽化成为冷剂溶剂蒸汽。冷冻传热工质温度降低,输出制冷能量,达到制冷的目的。
另一方面,由低压发生器14出来的高浓度制冷工质经低温热交换器17降低温度后进入吸收室15,与吸收室15原有的低浓度制冷工质混合后由吸收室循环泵19输送并喷淋在吸收室15中的冷却水蛇形管25上,循环制冷工质吸收在蒸发室21中产生的冷剂溶剂蒸汽,使蒸发室21保持所需的低压,冷剂溶剂得以不断汽化吸热。喷淋的制冷工质吸收冷剂溶剂蒸汽后浓度降低,重新成为低浓度制冷工质,又由发生器循环泵20送往在余热锅炉10中的制冷工质再生热交换器23。吸收过程产生的热量则由吸收室15内冷却水蛇形管25中的冷却水带走。
本实用新型使用燃气机做动力源,通过所排燃气由动力涡轮吸收后带动发电机得到电能输出,含有余热的燃气在余热锅炉中通过加热再生双元制冷工质的方式抽运热量以产生制冷冷端热,得到制冷输出。用制冷热端和余热锅炉加热供热工质得到供热输出,实现电、热、冷的联合输出,充分利用燃气机的输出能量,以满足能量的综合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发动机和动力涡轮联合体可以使用国产YD-3(SK),也可以使用相似的机组,余热锅炉可以直接采用在YD-3(SK)排气道中加盘管式热交换器的方法实现。这样的装置将有大约2.5MW的电能输出,4MW的制冷能量输出和3MW的供热能量输出。
本实用新型中用普通建筑物空调时,吸收式制冷的双元制冷工质可以使用溴化锂和水,它对制冷装置制造(如密封)要求较低,用于天然气液化时,也可以使用水和氨气,可以得到较低的制冷温度。供热工质可以使用水吸热式制冷机组24可以参照普通吸收式制冷机设计,本实用新型除可以减小高压发生器14的尺寸外,与普通吸收式制冷机的要求相同。

Claims (1)

1、一种燃气轮机电热冷联供设备,它有由燃气机机匣(1)、压气机(2)、燃烧室(3)和压气机涡轮(4)组成的核心发动机(8),由动力涡轮机匣(5)、动力涡轮(6)和发电机(7)组成的供电机构(9),由余热锅炉(10)、余热交换器(11)组成的供热组件(12),其特征在于:有由高压发生器(13)、低压发生器(14)、吸收室(15)、高温热交换器(16)、低温热交换器(17)、冷凝室(18)、吸收室循环泵(19)、再生循环泵(20)、蒸发室(21)、蒸发室循环泵(22)、冷却水蛇形管(24)和(25)、冷冻传热工质盘管(26)组成的吸收式制冷机组(27),在余热锅炉(10)中有制冷工质再生热交换器(23),其输入端与再生循环泵(20)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高压发生器(13)相连,余热交换器(11)的输入端与高温热交换器(16)的输出端相连,而高温热交换器(16)的输入端与低温热交换器(17)的输出端相连,低温热交换器(17)的输入端为供热工值输入端。
CN 93222286 1993-08-30 1993-08-30 一种燃气轮机电热冷联供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18920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3222286 CN2189208Y (zh) 1993-08-30 1993-08-30 一种燃气轮机电热冷联供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3222286 CN2189208Y (zh) 1993-08-30 1993-08-30 一种燃气轮机电热冷联供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08Y true CN2189208Y (zh) 1995-02-08

Family

ID=33800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3222286 Expired - Lifetime CN2189208Y (zh) 1993-08-30 1993-08-30 一种燃气轮机电热冷联供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08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0388C (zh) * 2003-12-17 2008-05-28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多功能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CN102777270A (zh) * 2012-08-08 2012-11-14 长沙众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燃气发电机组供给管道剩余燃料燃烧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0388C (zh) * 2003-12-17 2008-05-28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多功能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CN102777270A (zh) * 2012-08-08 2012-11-14 长沙众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燃气发电机组供给管道剩余燃料燃烧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6152B (zh) 一种新型流程的超临界空气储能系统
CN102758689B (zh) 超超临界空气储能/释能系统
CN104279012B (zh) 一种基于深冷储能的核电调峰系统
WO2015165200A1 (zh) 一种平行运动热能动力机器及其做功方法
CN202811078U (zh) 超超临界空气储能/释能系统
CN114198170B (zh) 一种基于双蓄热回路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2758748A (zh) 高压液态空气储能/释能系统
CN103727703A (zh) 一种再利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CN105545486A (zh) 一种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和方法
CN102155299A (zh) 利用液化天然气的斯特林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联合系统
CN205638705U (zh) 利用lng制冰及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CN216518291U (zh) 一种基于光伏、余热利用及蓄冷的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
CN101800500B (zh) 一种小温差热发电装置
CN205349530U (zh) 燃气轮机发电系统
CN202501677U (zh) 有机朗肯循环驱动的蒸气压缩制冷装置
CN201943904U (zh) 太阳能回热再热中冷燃气轮机循环的热力发电系统
CN2189208Y (zh) 一种燃气轮机电热冷联供设备
CN208205554U (zh) 一种用于数据机房的lng冷能回收分布式能源系统
CN107289665B (zh) 区域能源供应系统
CN109339973A (zh) 一种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系统
CN110332746A (zh) 一种基于lng能源梯级利用的冷链物流园区集合系统
CN1099843A (zh) 一种燃蒸联合循环电热冷联供设备
CN2164465Y (zh) 一种数控燃气轮机电热冷联供设备
CN2164499Y (zh) 一种燃蒸联合循环电热冷联供设备
CN108106297A (zh) 一种用于数据机房的lng冷能回收分布式能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