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7877U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7877U
CN218917877U CN202320118902.XU CN202320118902U CN218917877U CN 218917877 U CN218917877 U CN 218917877U CN 202320118902 U CN202320118902 U CN 202320118902U CN 218917877 U CN218917877 U CN 218917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diffusion sheet
reflecting
lower diffusion
led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189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丹
沈红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189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7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7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7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灯板、反射板件、光学膜片及多个LED灯,灯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LED灯,反射板件设置在灯板上,反射板件铺设在各个LED灯之间的间隙处,光学膜片设置在反射板件和LED灯的上方,光学膜片包括下扩散片,下扩散片与LED灯间隔设置,并且下扩散片与LED灯正对的区域涂布有反射层。显示装置通过应用上述背光模组,LED灯正对下扩散片发射的光线被反射层反射到反射板件上后,反射板件能将反射过来的光线反射至下扩散片上,保证了背光模组光源的均匀性,也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无需增加LED灯的数量,降低了背光模组的功耗,也减少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源分为直下式背光源和侧入式背光源。传统的侧入式背光源因其光损失较多、不能进行局域控制等缺陷,使得其应用范围受限。而直下式背光源通过局部控制LED灯的开关实现部分区域亮暗显示,可大幅度降低屏幕功耗、提升对比度。而且,直下式背光源具有高辉度、良好的出光视角、光利用率高、结构简易化等优点。因此,不管是手机还是其他大尺寸液晶显示器都更倾向于使用直下式背光源。
直下式背光模组在为显示面板提供直下式背光源时,通常在下扩散片上正对LED灯的区域涂布高密度的白色遮光粒子,从而遮挡LED灯正对下扩散片发射的光线,防止LED灯处过亮,从而达到均光的效果,但是此操作导致光利用率下降,容易导致光学亮度不足。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灯板上增加LED灯的数量,从而保证光学亮度,但是该方式大大增加了背光模组的功耗,增加了成本。
因此,亟需发明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在保证背光模组光源均匀性的基础上,提高光利用率和背光模组的亮度,降低背光模组的功耗,并且减少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灯板;
多个LED灯,所述灯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LED灯;
反射板件,设置在所述灯板上,并且铺设在各个所述LED灯之间的间隙处;以及
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件和所述LED灯的上方,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下扩散片,所述下扩散片与所述LED灯间隔设置,并且所述下扩散片与所述LED灯正对的区域涂布有反射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扩散片与所述LED灯正对区域涂布有银反材料,以形成所述反射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反射板件与所述下扩散片相贴合,以支撑所述下扩散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反射板件为导光板,并且所述导光板的底部设置反射结构,以将所述反射层反射过来的光线朝向所述下扩散片射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反射结构为多个间隔排布的网点或多个间隔排布的凹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灯板设置有所述LED灯一面设置有反光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灯板设置有所述LED灯一面涂附有白漆,以形成所述反光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底板,设置在所述灯板的下方;以及
胶框,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且围设在所述LED灯和所述光学膜片的外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光学膜片还包括棱镜片以及上扩散片,所述下扩散片、所述棱镜片以及所述上扩散片沿所述LED灯的出光方向依次排布。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被配置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直下式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通过在下扩散片与LED灯正对的区域涂布有反射层,并且在各个LED灯之间的间隙处铺设反射板件,使得LED灯正对下扩散片发射的光线经过反射层反射到反射板件上后,反射板件将反射层反射过来的光线重新反射到下扩散片上,不仅保证了背光模组光源的均匀性,也不会对LED灯发射的光线造成遮挡损耗,大大提高了对LED灯发射光线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无需通过增加LED灯的数量来保证背光模组的亮度,大大降低了背光模组的功耗,也减少了背光模组的设计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通过应用上述背光模组为显示面板提供直下式背光源,不仅保证了显示装置亮度显示的均匀性,也提高了对LED灯发射光线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亮度,无需通过增加LED灯的数量来保证显示装置的亮度,大大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功耗,也减少了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射板件和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背光模组;200、显示面板;
1、灯板;2、LED灯;3、反射板件;31、反射结构;4、光学膜片;41、下扩散片;411、反射层;42、棱镜片;43、上扩散片;5、底板;6、胶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0以及背光模组100,其中,背光模组100设置在显示面板200的下方,背光模组100用于为显示面板200提供直下式背光源,从而保证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包括底板5、胶框6、灯板1、光学膜片4以及多个LED灯2,其中,灯板1设置在底板5上,灯板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LED灯2,光学膜片4设置在LED灯2的上方并与LED灯2间隔设置,胶框6设置在底板5上,并且胶框6围设在LED灯2和光学膜片4的外周,显示面板200设置在光学膜片4的上方并与胶框6粘贴固定。LED灯2产生光线射入光学膜片4中后,光学膜片4能够将光源进行扩散,从而保证显示面板200更加清晰均匀地进行显示。此外,通过设置胶框6,将显示面板200和背光模组100进行组装固定,更加可靠,也便于进行组装。需要说明的是,灯板1可以是PCB板或者FPC板。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片4包括下扩散片41、棱镜片42以及上扩散片43,其中,下扩散片41、棱镜片42以及上扩散片43沿LED灯2的出光方向依次排布。下扩散片41用于将多个LED灯2射出的光线进行均匀化处理,上扩散片43起到保护背光模组100的作用,棱镜片42位于上扩散片43和下扩散片41之间,用于将分散的光集中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射出,提升该角度范围内的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下扩散片41上通常涂布有白色遮光粒子,下扩散片41上与LED灯2正对的区域白色遮光粒子的密度较高,从而遮挡LED灯2正对下扩散片41发射的光线,防止LED灯2处过亮,从而达到均光的效果,但是此操作导致光利用率下降,容易导致光学亮度不足。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灯板1上增加LED灯2的数量,从而保证光学亮度,但是该方式大大增加了背光模组100的功耗,增加了成本。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射板件3和LED灯2的结构示意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还包括反射板件3,反射板件3设置在灯板1上,且位于灯板1和下扩散片41之间,并且反射板件3铺设在各个LED灯2之间的间隙处,下扩散片41与LED灯2正对的区域涂布有反射层411。该背光模组100的设置方式使得LED灯2正对下扩散片41发射的光线经过反射层411反射到反射板件3上后,反射板件3将反射层411反射过来的光线重新反射到下扩散片41上,不仅保证了背光模组100光源的均匀性,也不会对LED灯2发射的光线造成遮挡损耗,大大提高了对LED灯2发射光线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背光模组100的亮度,无需通过增加LED灯2的数量来保证背光模组100的亮度,大大降低了背光模组100的功耗,也减少了背光模组100的设计成本。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下扩散片41与LED灯2正对区域涂布有银反材料,以形成反射层411。通过涂布银反材料形成反射层411,大大提高了反射层411的反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下扩散片41与LED灯2正对区域涂布有其他形式的材料,例如白漆等材料进行反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反射板件3与下扩散片41相贴合,使得反射板件3具有支撑下扩散片41的作用。而反射板件3与LED灯2是各自单体套装组合而成,而非一体成型,因此当需要调节下扩散片41与LED灯2之间的间距时,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反射板件3即可调节,操作便捷。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反射板件3为导光板,并且导光板的底部设置反射结构31,当反射层411反射过来的光线穿过导光板射入导光板的底部的反射结构31上时,反射结构31将射进来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使得光线再朝向下扩散片41射出。通过将反射板件3设计成导光板的形式,使得反射板件3先将反射层411反射过来的光线转换为面光源,然后通过底部的反射结构31将转换后的面光源反射到下扩散片41上,进一步提高了对光线的均光打散效果,保证光源更加均匀地进行显示。
具体而言,反射结构31为多个间隔排布的网点,网点的反射效果好,并且便于进行加工制造。在其它实施例中,反射结构31也可以为多个间隔排布的凹槽。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灯板1设置有LED灯2一面设置有反光层,反光层也能够将反射层411反射过来的光线朝向下扩散片41射出,进一步提高了对光线的反射打散效果。具体而言,灯板1设置有LED灯2一面涂附有白漆,以形成反光层,白漆具有反射效果好,便于涂附的效果。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灯板1设置有LED灯2一面涂附银反材料,以形成反光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应用上述背光模组100为显示面板200提供直下式背光源,不仅保证了显示装置亮度显示的均匀性,也提高了对LED灯2发射光线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亮度,无需通过增加LED灯2的数量来保证显示装置的亮度,大大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功耗,也减少了设计成本。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板(1);
多个LED灯(2),所述灯板(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LED灯(2);
反射板件(3),设置在所述灯板(1)上,并且铺设在各个所述LED灯(2)之间的间隙处;以及
光学膜片(4),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件(3)和所述LED灯(2)的上方,所述光学膜片(4)包括下扩散片(41),所述下扩散片(41)与所述LED灯(2)间隔设置,并且所述下扩散片(41)与所述LED灯(2)正对的区域涂布有反射层(4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扩散片(41)与所述LED灯(2)正对区域涂布有银反材料,以形成所述反射层(4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件(3)与所述下扩散片(41)相贴合,以支撑所述下扩散片(4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件(3)为导光板,并且所述导光板的底部设置反射结构(31),以将所述反射层(411)反射过来的光线朝向所述下扩散片(41)射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31)为多个间隔排布的网点或多个间隔排布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1)设置有所述LED灯(2)一面设置有反光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1)设置有所述LED灯(2)一面涂附有白漆,以形成所述反光层。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底板(5),设置在所述灯板(1)的下方;以及
胶框(6),设置在所述底板(5)上,并且围设在所述LED灯(2)和所述光学膜片(4)的外周。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4)还包括棱镜片(42)以及上扩散片(43),所述下扩散片(41)、所述棱镜片(42)以及所述上扩散片(43)沿所述LED灯(2)的出光方向依次排布。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被配置为所述显示面板(200)提供直下式背光源。
CN202320118902.XU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8917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8902.XU CN218917877U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8902.XU CN218917877U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7877U true CN218917877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46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18902.XU Active CN218917877U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7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0768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デバイス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116730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TWI422922B (zh) A planar lighting devic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6989873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formed therefrom
US20120013811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11668971B2 (en) Backligh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8004631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200301202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50362653A1 (en) Backlight module
JP2012018880A (ja) 面状照明装置、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シート
CN111413825A (zh) 显示装置
CN114488619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8400581B2 (en) Back 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the same
WO2022165798A1 (zh) 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2341647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8145325A1 (zh) 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模组
KR101186868B1 (ko) 백라이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CN218917877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100049339A (ko) 광학 부재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6773294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0880217B1 (ko) 백라이트
KR20120130919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212965696U (zh) 一种发光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227226A1 (zh) 可调光背光模组及背光显示装置
CN113970859A (zh) 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