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6919U - 一种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6919U
CN218916919U CN202222564586.7U CN202222564586U CN218916919U CN 218916919 U CN218916919 U CN 218916919U CN 202222564586 U CN202222564586 U CN 202222564586U CN 218916919 U CN218916919 U CN 218916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eristaltic pump
path switching
deep sea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45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胜雄
冯俊熙
郭斌斌
黄元铿
张亚念
邓雨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Southern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 Guangzhou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Southern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 Guang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Southern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 Guangzhou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Priority to CN2022225645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6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6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6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涉及深海取样技术领域,其包括:液路切换单元、电子舱体、微生物过滤单元以及蠕动泵,液路切换单元具有接口配合外壳和转动设置在接口配合外壳内的液路切换阀芯,液路切换阀芯内设有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接口配合外壳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外壳接头;电子舱体具有电子舱外壳,电子舱外壳连接在接口配合外壳的上方,且电子舱外壳内设有步进减速电机,步进减速电机通过驱动轴体连接液路切换阀芯,以驱动液路切换阀芯绕轴心转动;微生物过滤单元包括带有微孔过滤筛板的液路连接导管,液路连接导管的进出口分别连接至两接口配合外壳的接头;蠕动泵通过管路连接至排水通道。

Description

一种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海取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中的微生物来自海洋环境,其生长生活需要海水,并可在低营养、低温条件(或高压高温等极端环境)中长期存活并持续繁殖。深海微生物在冷泉区富集了厌氧甲烷氧化古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等;在深海热液区由于具有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和快速的动态变化而导致形成微生物的高度多样性。同时,洋壳含有丰富的矿物,其中不乏参与铁、锰、硫等关键代谢反应的微生物。由于海洋环境中多数微生物没有已培养的亲缘种,因此,对深海微生物的多样性、生理功能特性以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理解和研究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所以对于海洋科学研究,获得高质量的深海海水中的微生物样品是十分重要的。
海洋微生物研究首先是要获取大量微生物样本,而传统的取样设备受取样筒容积限制,只能获取较少数量的微生物样品,且目前多数深海微生物采集装置受体积与重量的限制,仅限于对样品进行采集和保存,而无法获得多时间序列的样品。通过深海设计取样设备过滤高质量的深海海水中的微生物样本,使其能够真实反映海水样品中的微生物的信息是深海探索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其通过步进减速电机输出轴转动不同的角度以转动驱动轴体,从而带动液路切换阀芯与接口配合外壳相互转动,以进行不同液路进水口、排水口开启和闭合;通过蠕动泵提供抽吸动力,通过微孔过滤筛板对深海海水进行过滤并将海水中的微生物样品截留在筛板上,从而实现对深海海水中微生物样品高时间分辨率的过滤采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
一种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其包括:
液路切换单元,其具有接口配合外壳和转动设置在所述接口配合外壳内的液路切换阀芯,所述液路切换阀芯内设有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所述接口配合外壳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外壳接头;
电子舱体,其具有电子舱外壳,所述电子舱外壳连接在所述接口配合外壳的上方,且所述电子舱外壳内设有步进减速电机,所述步进减速电机通过驱动轴体连接所述液路切换阀芯,以驱动所述液路切换阀芯绕轴心转动;
微生物过滤单元,其包括带有微孔过滤筛板的液路连接导管,所述液路连接导管的进出口分别连接至两所述接口配合外壳的接头;以及,
蠕动泵,其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排水通道,其中,
所述液路切换阀芯工作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液路切换阀芯的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切断与带有微孔过滤筛板的液路连接导管连通,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液路切换阀芯的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与带有微孔过滤筛板的液路连接导管连通。
如上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接头沿轴线方向等数量分布有4层,其中,上两层的所述外壳接头用于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接,下两层的所述外壳接头用于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接,每一层中,两相邻所述外壳接头的夹角为7.2°,上两层中,两相邻所述外壳接头的夹角为3.6°。
如上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排水通道分别设有两支路,每一支路对应所述外壳接头的分布位置。
如上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接口配合外壳的底部设有总进水口和总排水口,其中,所述总进水口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总排水口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并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蠕动泵。
如上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蠕动泵具有蠕动泵电机舱体,所述蠕动泵电机舱体设有驱动电机,且所述蠕动泵电机舱体的一端设有蠕动泵抽吸泵头,所述蠕动泵抽吸泵头的一端设有蠕动泵进水口,另一端设有蠕动泵排水口,所述蠕动泵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排水通道。
如上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蠕动泵还具有蠕动泵蓄能器接口和蠕动泵水密接插件接口。
如上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舱体还连接有电子舱蓄能器。
如上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微孔过滤筛板被包裹在过滤筛板保护外壳内,且所述过滤筛板保护外壳的一侧面设有过滤器进水口,另一侧面设有过滤器排水口。
如上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舱外壳和所述接口配合外壳通过电子舱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接口配合外壳的底部设有装置整体支架;所述电子舱外壳还设有电子舱水密接插件接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专利利用蠕动泵对深海海水的抽吸和过滤,在维持深海水环境原状环境的情况下,对海水中的微生物实时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的过滤采集,以获不同水深以及不同时间的微生物样品。本实用新型对深海微生物过滤取样技术的发展在海洋微生物研究、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支撑。
2、本装置利用液路切换单元抽取过滤99个深海海水中的微生物样本。为了区别不同微生物样品,防止交互污染,液路切换阀芯内部设有四路通道,两路为进水通道,两路为排水通道。接口配合外壳侧壁上的200个接口,下两层为100个单路进水口,上两层为100个单路排水口。100个进水口均分两层进水口,即单层50个进水口相邻两个进水口夹角为7.2°,100个进水口中相邻两个排水口之间的角度为3.6°。100个单路进水口与单路排水口进行配合,以此进行海水样品的过滤以及废液的排出。
3、本装置设计有一个冲洗通道和99个微生物过滤结构,各个过滤筛板保护外壳两侧的接口分别对应各个单路进水口与排水口。当取样器工作时,保护壳内部的微孔过滤筛板对深海海水进行过滤并截留海水中的微生物样品,以此类推获得99个不同的微生物样品。
4、本装置通过蠕动泵提供抽滤动力,接口配合外壳底部的两个接口为总进水口和总排水口。装置工作时,蠕动泵驱动电机供电,蠕动泵工作,海水由总进水口进入液路通道,过滤后的废液通过总排水口连接蠕动泵排至海水环境,等待过滤完成后,蠕动泵驱动电机断电,此时单路海水微生物样品过滤完成。
5、本装置电子舱体中的步进减速电机输出轴通过转动不同的角度从而转动驱动轴体结构,进而带动液路切换阀芯与接口配合外壳配合进行不同液路进水口、排水口开启和闭合。通过电路编程设计将步进减速电机与蠕动泵电机驱动开关相互配合,从而对海水进行过滤获取微生物样本。
6、本装置设有电子舱蓄能器,可以直接与母船供电线缆连接,进行独立的深海取样工作,同时也能够搭载深海移动平台、ROV等设备进行深海海水抽滤取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的微生物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的蠕动泵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子舱体;2、步进减速电机;3、驱动轴体;4、外壳接头;5、微生物过滤单元;6、液路连接导管;7、接口配合外壳;8、总进水口;9、总排水口;10、装置整体支架;11、废液排水管路;12、蠕动泵电机舱体;13、蠕动泵蓄能器接口;14、蠕动泵水密接插件接口;15、液路切换阀芯;16、外壳接口;17、电子舱连接螺栓;18、电子舱外壳;19、电子舱蓄能器;20、电子舱水密接插件接口;21、过滤器进水口;22、过滤筛板保护外壳;23、微孔过滤筛板;24、过滤器排水口;25、蠕动泵抽吸泵头;26、蠕动泵进水口;27、蠕动泵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见图1至图3,图1展示了一种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图2、图3分别展示了图1所示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的微生物过滤单元5及蠕动泵。本实用新型的采集装置利用蠕动泵对深海海水的抽吸和过滤,在维持深海水环境原状环境的情况下,对海水中的微生物实时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的过滤采集,以获得不同水深以及不同时间的微生物样品。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包括:液路切换单元、电子舱体1、微生物过滤单元5以及蠕动泵,液路切换单元具有接口配合外壳7和转动设置在接口配合外壳7内的液路切换阀芯15,液路切换阀芯15内设有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接口配合外壳7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外壳接头4;电子舱体1具有电子舱外壳18,电子舱外壳18连接在接口配合外壳7的上方,且电子舱外壳18内设有步进减速电机2,步进减速电机2通过驱动轴体3连接液路切换阀芯15,以驱动液路切换阀芯15绕轴心转动;微生物过滤单元5包括带有微孔过滤筛板23的液路连接导管6,液路连接导管6的进出口分别连接至两接口配合外壳7的接头;蠕动泵通过管路连接至排水通道。其中,液路切换阀芯15工作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时,液路切换阀芯15的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切断与带有微孔过滤筛板23的液路连接导管6连通,在第二工作位置时,液路切换阀芯15的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与带有微孔过滤筛板23的液路连接导管6连通。
具体的,液路切换单元包括液路切换阀芯15和接口配合外壳7。为了对不同时空序列的海水样品无污染过滤微生物样品及提高取样效率,液路切换阀芯15内部设计为四路通道,两路为进水通道,两路为排水通道,并配合接口配合外壳7侧壁上的200个外壳接头4,进行100路海水的抽滤以及微生物的储存。电子舱体1包括电子舱外壳18、步进减速电机2和驱动轴体3,电子舱外壳18的材质为高耐压、腐蚀材质,可以采用钛合金材料,其用于保护电机、电路板以及传动结构在深海环境中正常工作。步进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可以转动不同的角度,步进减速电机2通过转动不同的角度从而转动驱动轴体3,进而带动液路切换阀芯15与接口配合外壳7配合进行不同液路进水、排水口开启和闭合,从而对海水进行各个液路的导通。微生物过滤单元5包括液路连接导管6和微孔过滤筛板23,液路连接导管6作为液路流经的通道,用来输送海水及废液。微孔过滤筛板23用于对海水中的微生物过滤和截留,微生物样品截留在过滤筛板上,等待装置工作结束后,回收所有过滤筛板进行检测分析。蠕动泵可以提供稳定的泵送速率,防止抽水速度过快而对微生物以及微孔过滤筛板23造成损坏。当开始过滤样品时,此时给蠕动泵驱动电机供电,抽水泵头工作,等待海水过滤完成后,蠕动泵驱动电机断电,抽水泵头停止工作,以此类推,蠕动泵抽水装置反复进行海水的抽取与过滤。本方案中,当液路切换阀芯15工作在第一工作位置时,本装置切断与带有微孔过滤筛板23的液路连接导管6连通,进行液路的冲洗,可以防止装置中沉积的杂质对微生物产生污染。当液路切换阀芯15工作在第二工作位置时,本装置的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与带有微孔过滤筛板23的液路连接导管6连通,通过蠕动泵抽吸海水,通过微孔过滤筛板23对海水样品进行过滤,将微生物样品截留在微孔过滤筛板23上,完成单路微生物的采样。此时,液路切换阀芯15使其与接口配合外壳7上的外壳接口16连接至第一工作位置,进行液路的冲洗,等待下一次取样操作。以此类推,完成99次海水的抽取过滤和微生物样品的采集保存。等待99个液路均取样完成后,回收装置,将微孔过滤筛板23带回实验室进行后续测试分析。
如此,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在维持深海水环境原状环境的情况下,对海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实时高时空分辨率的过滤采集,以获不同水深以及不同时间的微生物样品;也可以区别不同微生物样品,防止交互污染。因此,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采集装置仅限于对样品进行采集和保存,而无法获得多时间序列的样品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某些实施例中,外壳接头4沿轴线方向等数量分布有4层,其中,上两层的外壳接头4用于与排水通道相连接,下两层的外壳接头4用于与进水通道相连接,每一层中,两相邻外壳接头4的夹角为7.2°,上两层中,两相邻外壳接头4的夹角为3.6°。进一步地,接口配合外壳7的底部设有总进水口8和总排水口9,其中,总进水口8与进水通道连通,总排水口9与排水通道连通,并通过管路连接至蠕动泵。具体的,100个单路进水口与单路排水口进行配合,以此进行海水样品的过滤以及废液的排出,可以区别不同微生物样品,起到防止交互污染的作用。总进水口8作为整个装置的进水接口直接通过导管连接海水环境,总排水口9连接蠕动泵通过废液排水管路11进行废液的导出。
参见图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某些实施例中,蠕动泵具有蠕动泵电机舱体12,蠕动泵电机舱体12设有驱动电机,且蠕动泵电机舱体12的一端设有蠕动泵抽吸泵头25,蠕动泵抽吸泵头25的一端设有蠕动泵进水口26,另一端设有蠕动泵排水口27,蠕动泵进水口26通过管路连接至排水通道。进一步地,蠕动泵还具有蠕动泵蓄能器接口13和蠕动泵水密接插件接口14。
具体的,蠕动泵电机通过蠕动泵电机舱体12连接出来的蠕动泵水密接插件接口14进行通讯;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蠕动泵抽水泵头工作进行海水的抽取。当开始抽滤海水时,蠕动泵驱动电机供电,蠕动泵抽吸泵头25开始工作,海水由总进水口8流进液路通道,过滤后的海水废液最终通过蠕动泵进水口26和蠕动泵排水口27排至海水环境。过滤完成后,蠕动泵驱动电机断电,蠕动泵抽吸泵头25停止工作,装置内海水抽滤动作结束。本方案中,蠕动泵电机舱体12可以采用钛合金材料,以防止海水极端环境对舱体的腐蚀。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某些实施例中,电子舱体1还连接有电子舱蓄能器19。具体的,电子舱蓄能器用来维持电子舱体1内部的压力,以保证电子舱体1内电子器件正常工作。
参见图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某些实施例中,微孔过滤筛板23被包裹在过滤筛板保护外壳22内,且过滤筛板保护外壳22的一侧面设有过滤器进水口21,另一侧面设有过滤器排水口24。
具体的,过滤筛板保护外壳22通过两侧的过滤器进水口21和过滤器排水口24与接口配合外壳7连接,从而与单路进水口与排水口连接。当取样器工作时,海水流进液路通道,微孔过滤筛板23对深海海水进行过滤并将海水中的微生物样品截留在筛板上,等待取样结束后,对微孔过滤筛板23回收并对微生物样品进行后续的处理测试。过滤筛板保护外壳22对其内部的微孔过滤筛板23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舱外壳18和接口配合外壳7通过电子舱连接螺栓17固定连接。接口配合外壳7的底部设有装置整体支架10;电子舱外壳18还设有电子舱水密接插件接口20。优选地,各液路连接导管6、滤筛板保护外壳以及各连接接头均采用耐高温热塑性PEEK材料,以减小采样装置对海水中微生物的污染。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采样过程的工作步骤进行阐述。
本装置可以直接与母船供电线缆连接在深海海水中进行独立的取样工作,同时也能够搭载深海移动平台、ROV等设备进行深海海水抽滤取样,从而能够抽滤获得不同时空分辨率的多路海水中的微生物样本。采集装置在工作前,需要将装置布放至需要过滤样品的点位,等待周围海水环境稳定后,连接上位机转动液路切换阀芯15,使其与接口配合外壳7上的外壳接口16连接至第一工作位置,进行液路的冲洗,防止装置中沉积的杂质对微生物产生污染。开始取样时,再次控制上位机转动液路切换阀芯15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此时,通过上位机给蠕动泵驱动电机供电,蠕动泵抽吸泵头25开始工作,海水由总进水口8流进液路通道流经过滤器进水口21,通过微孔过滤筛板23对海水样品进行过滤,将微生物样品截留在微孔过滤筛板23上,过滤后的废液通过过滤器排水口24排出至总排水口9,再经过蠕动泵进水口26和蠕动泵排水口27将废液排至海水环境中,等待达到预计过滤海水体积后(此处预计过滤海水体积可以根据蠕动泵的采样速率与采样时间进行电路编程),通过上位机将蠕动泵驱动电机断电,此时,蠕动泵抽吸泵头25停止工作,单路微生物采样完成。此时,转动液路切换阀芯15,使其与接口配合外壳7上的外壳接口16连接至第一工作位置进行液路的冲洗,等待下一次取样操作。以此类推,完成99次海水的抽取过滤和微生物样品的采集保存。等待99个液路均取样完成后,回收装置,将微孔过滤筛板23带回实验室进行后续测试分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路切换单元,其具有接口配合外壳和转动设置在所述接口配合外壳内的液路切换阀芯,所述液路切换阀芯内设有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所述接口配合外壳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外壳接头;
电子舱体,其具有电子舱外壳,所述电子舱外壳连接在所述接口配合外壳的上方,且所述电子舱外壳内设有步进减速电机,所述步进减速电机通过驱动轴体连接所述液路切换阀芯,以驱动所述液路切换阀芯绕轴心转动;
微生物过滤单元,其包括带有微孔过滤筛板的液路连接导管,所述液路连接导管的进出口分别连接至两所述接口配合外壳的接头;以及,
蠕动泵,其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排水通道,其中,
所述液路切换阀芯工作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液路切换阀芯的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切断与带有微孔过滤筛板的液路连接导管连通,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液路切换阀芯的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与带有微孔过滤筛板的液路连接导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接头沿轴线方向等数量分布有4层,其中,上两层的所述外壳接头用于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接,下两层的所述外壳接头用于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接,每一层中,两相邻所述外壳接头的夹角为7.2°,上两层中,两相邻所述外壳接头的夹角为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排水通道分别设有两支路,每一支路对应所述外壳接头的分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配合外壳的底部设有总进水口和总排水口,其中,所述总进水口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总排水口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并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蠕动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具有蠕动泵电机舱体,所述蠕动泵电机舱体设有驱动电机,且所述蠕动泵电机舱体的一端设有蠕动泵抽吸泵头,所述蠕动泵抽吸泵头的一端设有蠕动泵进水口,另一端设有蠕动泵排水口,所述蠕动泵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排水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还具有蠕动泵蓄能器接口和蠕动泵水密接插件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舱体还连接有电子舱蓄能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过滤筛板被包裹在过滤筛板保护外壳内,且所述过滤筛板保护外壳的一侧面设有过滤器进水口,另一侧面设有过滤器排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舱外壳和所述接口配合外壳通过电子舱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配合外壳的底部设有装置整体支架;所述电子舱外壳还设有电子舱水密接插件接口。
CN202222564586.7U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 Active CN218916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4586.7U CN218916919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4586.7U CN218916919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6919U true CN218916919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2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4586.7U Active CN218916919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69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2574B (zh) 一种搭载式深海宏生物取样器
CN110736645A (zh) 一种具有通流式结构的深海水体序列采样装置
CN204690000U (zh) 一种基于rov的深海极端环境微生物捕获器
CN115639250A (zh) 一种用于环境水质检测的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734845A (zh) 基于rov的深海极端环境微生物初级生产力原位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8916919U (zh) 一种多路切换式深海微生物过滤采集装置
CN113418751A (zh) 一种河湖样品采集器
CN114367144A (zh) 原位多通道水体富集过滤和固定装置及方法
CN112816260B (zh) 一种浮游生物采样系统
CN114166572B (zh) 一种多路海水水样采集装置
CN208043483U (zh) 一种防生物附着的原位海水水样及颗粒物自动采集装置
CN114228910B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海岸带蓝碳观测保护用多功能平台
CN214952338U (zh) 一种污泥采样器
CN217688065U (zh) 一种分层止水取样装置
CN211179122U (zh) 一种具有通流式结构的深海水体序列采样装置
CN114874888A (zh) 一种海洋浮游植物采样结构及采样方法
CN212459013U (zh) 一种基于5g信号的定向潜入式海水质量检测设备
CN210071392U (zh) 基于rov的深海多通道原位流体取样过滤装置
CN112595556A (zh) 一种水质取样装置
CN104450507B (zh) 一种海底微生物垫采样器
CN114354271B (zh) 一种搭载于rov的深海多路高空间分辨率采水器
CN112078735A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期非接触式监测数据采集装置
CN219084505U (zh) 一种深海水水下原位取样装置
CN216309541U (zh) 一种水文工程地质勘查用可调节取样器
CN114526942B (zh) 一种水下运载器搭载式沉积物保真取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