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2769U - 节能控制装置及速通门 - Google Patents

节能控制装置及速通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2769U
CN218912769U CN202222825661.0U CN202222825661U CN218912769U CN 218912769 U CN218912769 U CN 218912769U CN 202222825661 U CN202222825661 U CN 202222825661U CN 218912769 U CN218912769 U CN 218912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face recognition
light
speed gat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56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巍
云峰
林伟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z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z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z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z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56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2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2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2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控制装置及速通门,其中节能控制装置包括人体检测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人体检测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人体检测模块检测人体,并将人体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人体检测信号输出人脸识别控制信号控制人脸识别模块工作,人脸识别模块获取人脸信息并输出人脸识别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人脸识别信号输出速通门控制信号,以控制速通门主体打开或关闭,实现通过人体检测模块控制速通门,减少了电力能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节能控制装置及速通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速通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控制装置及速通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速通门在写字楼、场馆、校园、社区等公共场所出入口都随处可见,速通门是采用核验终端和速通门闸机来对人员进行出入权限管理和通行控制,以保证安全。但是,速通门24小时持续运行,没有人通过时也在运行,易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控制装置,旨在解决速通门持续运行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控制装置,应用于速通门,所述速通门包括速通门主体,所述节能控制装置包括:
人体检测模块,用于安装于速通门主体,所述人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体并输出人体检测信号;
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安装于速通门主体,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在工作时获取人脸信息并输出人脸识别信号;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具有第一接收端、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接收端与所述人体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用于与所述速通门主体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人体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人体检测信号输出人脸识别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工作;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人脸识别信号,并根据所述人脸识别信号输出速通门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速通门主体打开或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人数并输出人数侦测信号,所述节能控制装置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人数侦测信号控制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将警报信号传输至所述移动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节能控制装置包括持续时间设置电路,所述持续时间设置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速通门主体连接,所述持续时间设置电路用于设置所述速通门主体打开的持续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检测模块为雷达波传感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
壳体;
人脸采集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人脸采集组件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人脸采集组件用于采集所述人脸信息并输出人脸识别信号;
显示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显示组件用于在工作时显示所述人脸信息以及人脸识别结果;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人脸识别信号,并根据所述人脸识别信号输出所述速通门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速通门主体打开或关闭,以及根据所述人脸识别信号控制所述显示组件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人脸采集组件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摄像头用于拍摄人脸以采集所述人脸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人脸采集组件还包括:
补光灯电路,所述补光灯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补光灯电路用于在工作时发光以进行灯光补偿;
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补光灯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补光灯电路工作;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人体检测信号输出补光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以驱动所述补光灯电路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补光灯电路包括:
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用于在工作时发光;
第一开关电路,所述发光元件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补光控制信号时导通,以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速通门,所述速通门包括速通门主体以及上述的节能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人体检测模块检测人体,并将人体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人体检测信号输出人脸识别控制信号控制人脸识别模块工作,人脸识别模块获取人脸信息并输出人脸识别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人脸识别信号输出速通门控制信号,以控制速通门主体打开或关闭,即检测到有人时,控制器控制人脸识别模块工作并根据人脸识别信号控制速通门主体工作;相反,未检测到人时,控制器便控制人脸识别模块停止工作,进而控制速通门主体停止工作,实现通过人体检测模块控制速通门工作,速通门无需24小时持续运行,进而减少了电力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整体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节能控制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节能控制装置再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节能控制装置的补光灯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907655450000031
Figure BDA000390765545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控制装置,该节能控制装置应用于速通门。
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速通门在写字楼、场馆、校园、社区等公共场所出入口都随处可见,速通门是采用核验终端和速通门闸机来对人员进行出入权限管理和通行控制,以保证安全。但是,速通门24小时持续运行,没有人通过时也在运行,易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速通门包括速通门主体40,通过该节能控制装置可在检测到人时控制速通门工作,以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节能控制装置包括:人体检测模块10,用于安装于速通门主体40,所述人体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人体并输出人体检测信号;人脸识别模块30,用于安装于速通门主体40,所述人脸识别模块30用于在工作时获取人脸信息并输出人脸识别信号;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具有第一接收端、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控制器20的第一接收端与所述人体检测模块10连接,所述控制器20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30连接,所述控制器20的第二控制端用于与所述速通门主体4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0用于接收所述人体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人体检测信号输出人脸识别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30工作;所述控制器20还用于接收所述人脸识别信号,并根据所述人脸识别信号输出速通门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速通门主体40打开或关闭。
其中,人体检测模块10可以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等人体检测模块10实现,人体检测模块10安装于速通门主体40上。值得注意的是,速通门主体40的初始状态是关闭的。本实施例通过人体检测模块10检测人体并输出人体检测信号至控制器20以控制速通门工作,即当检测到有人时,控制器20便输出人脸识别控制信号控制人脸识别模块30工作,若人脸识别成功则控制速通门主体40打开,否则控制速通门主体40关闭;当检测到没有人时,控制器20便输出人脸识别控制信号控制人脸识别模块30停止工作,进而控制速通门主体40关闭,从而通过人体检测模块10控制速通门,以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
人脸识别模块30可以采用任意可获取人脸信息的人脸识别模块30实现,人脸识别模块30也安装于速通门主体40上。需要说明的是,速通门包括至少一个速通门主体40,且速通门主体40和人脸识别模块30的数量是一致的,每一人脸识别模块30设于对应的速通门主体40上方。每一人脸识别模块30分别获取人脸识别信息并输出对应的人脸识别信号至控制器20,进而控制对应的速通门主体40打开或关闭,即人脸识别模块30获取人脸信息并输出人脸识别信号,控制器20将该人脸识别信号与预存人脸识别信号进行比较,人脸识别结果一致便输出速通门控制信号至对应的速通门主体40,以控制对应的速通门主体40打开;否则控制对应的速通门主体40关闭。
控制器20可以采用ARM系列、STM32系列以及51单片机等微控制器20芯片实现,此处不做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微控制器20根据接收到的人体检测信号控制人脸识别模块30工作,微控制器20进而再根据接收到的人脸识别信号输出速通门控制信号,以控制速通门主体40打开或关闭,即人脸识别成功则控制速通门主体40打开,否则控制速通门主体40关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人体检测模块10检测人体,并将人体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器20,以控制人脸识别模块30工作,进而控制速通门主体40打开或关闭,从而减少电力能源的浪费。具体而言,人体检测模块10检测人体,并将人体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器20;控制器20根据人体检测信号输出人脸识别控制信号控制人脸识别模块30工作,人脸识别模块30获取人脸信息并输出人脸识别信号至控制器20,控制器20根据人脸识别信号输出速通门控制信号,以控制速通门主体40打开或关闭。本实用新型通过人体检测模块10检测到有人时,控制器20控制人脸识别模块30工作以及人脸识别成功时控制速通门主体40打开,由此,速通门无需24小时持续运行,在检测到有人时才控制人脸识别模块30工作,以控制速通门主体40工作,有利于节约大量的电力资源。
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检测模块10还用于检测人数并输出人数侦测信号,所述节能控制装置包括:无线通信模块60,所述无线通信模块60与所述控制器20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60与移动终端70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20还用于根据所述人数侦测信号控制所述无线通信模块60将警报信号传输至所述移动终端70。
其中,无线通信模块60可以采用蓝牙、WIFI或者RS485模块等无线通信模块60实现,无线通信模块60可以与移动终端70建立连接通信。移动终端70可以采用手机、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70实现。
人体检测模块10可以为雷达波传感器,例如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工作在毫米波段,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段(波长为1~10mm)。相较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可以进行人员计数且成本更低,还具有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需要说明的是,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本身可以检测人数,其检测原理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只是应用其本身所具备的功能。
其中,控制器20根据人数侦测信号控制无线通信模块60将警报信号传输至所述移动终端70,可以是在所述人数侦测信号对应的人数值大于所述设定人数值时,将警报信号传输至所述移动终端70。具体而言,本实施例通过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检测人数并输出人数侦测信号至控制器20,在人数侦测信号对应的人数值大于设定人数值时,控制器20便会控制无线通信模块60将警报信号传输至移动终端70,以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速通门的安全性。
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节能控制装置包括持续时间设置电路50,所述持续时间设置电路50分别与所述控制器20和所述速通门主体40连接,所述持续时间设置电路50用于设置所述速通门主体40打开的持续时间。
实际应用中,现有速通门的通行时间都是固定的,为保证通行人员的安全,速通门打开的时间是较长的,但当遇到人流高峰期时,速通门的通行时间较长,由于无法灵活地调节速通门打开的时间,易降低通行效率,由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持续时间设置电路50对速通门打开的时间进行调节,即对输出速通门控制信号的持续时间进行调节,进而提高通行效率。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持续时间设置电路50可采用RC延时电路实现,以对输出速通门控制信号的持续时间进行灵活地调节,以保证在不同情况下速通门的通行安全以及效率。
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30包括:壳体;人脸采集组件31,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人脸采集组件31的与所述控制器20连接,所述人脸采集组件31用于采集所述人脸信息并输出人脸识别信号;显示组件32,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显示组件32与所述控制器20连接,所述显示组件32用于在工作时显示所述人脸信息以及人脸识别结果;所述控制器20还用于接收所述人脸识别信号,并根据所述人脸识别信号输出所述速通门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速通门主体40打开或关闭,以及根据所述人脸识别信号控制所述显示组件32工作。
其中,人脸采集组件31可以采用任意可采集人脸信息的人脸采集组件31实现。进一步地,所述人脸采集组件31优选摄像头311,所述摄像头311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20连接,所述摄像头311用于拍摄人脸以采集所述人脸信息,并将人脸识别信号输至控制器20以控制显示组件32和速通门主体40。显示组件32可以采用任意可用于显示人脸信息和人脸识别结果的显示组件32,例如LED显示屏等。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人脸采集组件31采集人脸信息,并将人脸识别信号输至控制器20,控制器20根据人脸识别信号控制显示组件32工作,即控制器20将该人脸识别信号与预存人脸识别信号进行比较,人脸识别结果一致便输出速通门控制信号至对应的速通门主体40,以控制对应的速通门主体40打开,以及在显示组件32上显示人脸信息以及识别成功的结果;否则控制对应的速通门主体40关闭,以及在显示组件32上显示人脸信息以及识别失败的结果,以便于用户可视化地得知识别结果,识别成功即快速通过,否则重新调整角度再次进行验证。
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人脸采集组件31还包括:补光灯电路313,所述补光灯电路313与所述控制器20连接,所述补光灯电路313用于在工作时发光以进行灯光补偿;驱动电路312,所述驱动电路312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20连接,所述驱动电路312的输出端与所述补光灯电路313连接,所述驱动电路312用于驱动所述补光灯电路313工作;所述控制器20还用于根据所述人体检测信号输出补光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312,以驱动所述补光灯电路313工作。
驱动电路312可采用三极管或者MOS管等驱动电路312实现。驱动电路312位于控制器20和补光灯电路313之间,用来对补光灯控制信号进行放大的中间电路,即放大补光灯控制信号使其能够驱动补光灯电路313工作。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器20和驱动电路312为分立设置,相比较集成驱动电路312和控制器20为一体的控制电路,成本更低,散热更好。
实际应用中,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摄像头311在采集人脸信息时,可能由于光照不足而导致识别不成功,由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补光灯电路313,补光灯电路313工作时发光以进行灯光补偿,进而提高通行效率。
其中,补光灯电路313可以采用任意可发光以进行灯光补偿的补光灯电路313实现。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有人时,控制器20即输出补光灯控制信号至驱动电路312,驱动补光灯电路313工作发光以进行灯光补偿;当检测到没有人时,控制器20即控制补光灯电路313停止工作。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补光灯电路313包括:发光元件3132,所述发光元件3132用于在工作时发光;第一开关电路3131,所述发光元件3132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3131的输入端与所述发光元件313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3131的输出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3131的受控端与所述驱动电路312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313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补光控制信号时导通,以控制所述发光元件3132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3132可采用LED灯等可发光的发光元件3132实现。具体而言,当控制器20输出高电平的补光灯控制信号至驱动电路312时,通过驱动电路312驱动第一开关电路3131导通,从而点亮LED灯,当控制器20输出低电平的补光灯控制信号至驱动电路312时,通过驱动电路312驱动第一开关电路3131截止,从而熄灭LED灯。其中,第一开关电路313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一开关管Q1,具体连接关系参照图3,其中,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用于限流,第三电阻R3用于下拉,第一开关管Q1可以是三极管或者MOS管,控制器20通过输出高低电平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Q1开启或者截止,也即控制第一开关电路3131的导通或者截止,以点亮或者熄灭LED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速通门,该速通门包括速通门主体40以及上述的节能控制装置;该节能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速通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速通门主体40的受控端与节能控制装置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节能控制装置中的人体检测模块10检测人体并输出人体检测信号至控制器20,有人的情况下,控制器20控制人脸识别模块30工作,以获取人脸信息并输出人脸识别信号至控制器20,以控制速通门主体40打开或关闭,速通门无需24小时持续运行,在检测到有人时才控制人脸识别模块30工作以及控制速通门主体40工作,减少了电力资源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速通门,所述速通门包括速通门主体,所述节能控制装置包括:
人体检测模块,用于安装于速通门主体,所述人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体并输出人体检测信号;
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安装于速通门主体,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在工作时获取人脸信息并输出人脸识别信号;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具有第一接收端、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接收端与所述人体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用于与所述速通门主体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人体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人体检测信号输出人脸识别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工作;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人脸识别信号,并根据所述人脸识别信号输出速通门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速通门主体打开或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人数并输出人数侦测信号,所述节能控制装置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人数侦测信号控制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将警报信号传输至所述移动终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控制装置包括持续时间设置电路,所述持续时间设置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速通门主体连接,所述持续时间设置电路用于设置所述速通门主体打开的持续时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检测模块为雷达波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
壳体;
人脸采集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人脸采集组件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人脸采集组件用于采集所述人脸信息并输出人脸识别信号;
显示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显示组件用于在工作时显示所述人脸信息以及人脸识别结果;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人脸识别信号,并根据所述人脸识别信号输出所述速通门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速通门主体打开或关闭,以及根据所述人脸识别信号控制所述显示组件工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采集组件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摄像头用于拍摄人脸以采集所述人脸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采集组件还包括:
补光灯电路,所述补光灯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补光灯电路用于在工作时发光以进行灯光补偿;
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补光灯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补光灯电路工作;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人体检测信号输出补光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以驱动所述补光灯电路工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电路包括:
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用于在工作时发光;
第一开关电路,所述发光元件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补光控制信号时导通,以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工作。
9.一种速通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速通门包括速通门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控制装置。
CN202222825661.0U 2022-10-25 2022-10-25 节能控制装置及速通门 Active CN218912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5661.0U CN218912769U (zh) 2022-10-25 2022-10-25 节能控制装置及速通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5661.0U CN218912769U (zh) 2022-10-25 2022-10-25 节能控制装置及速通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2769U true CN218912769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7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5661.0U Active CN218912769U (zh) 2022-10-25 2022-10-25 节能控制装置及速通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2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92669U (zh) 室内智能控制节电系统
CN105516686A (zh) 省电摄像装置、智能猫眼及网络摄像头
CN104540278A (zh) 一种led照明灯无线调光控制系统
CN106658909A (zh) 一种照明节能控制系统
CN102595708B (zh) 自动感应、可调式led 照明驱动控制系统
CN203252415U (zh) 一种多功能窗帘控制系统
CN205755003U (zh) 一种智能路灯控制器
CN111970783A (zh) 一种智能灯光亮度控制器
CN218912769U (zh) 节能控制装置及速通门
CN205179441U (zh) 一种智能手机蓝牙控制的室内led照明系统
CN202852462U (zh) 高频微波led感应灯
CN212393024U (zh) 一种智能灯具
CN206260122U (zh) 一种照明节能控制系统
CN201057410Y (zh) 太阳能声光控制与人体感应楼道灯
CN210573266U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204539582U (zh) 新型led照明灯智能控制系统
CN203691689U (zh) 一种红外感应式显示屏背光灯
CN202841600U (zh) 暗光场所智能照明及应急处理节能装置
CN202261991U (zh) 一种智能照明灯
CN215187504U (zh) 一种智能路灯的控制装置
CN214708121U (zh) 一种路灯单灯控制器及路灯
CN204988509U (zh) 低功耗太阳能无线红外传感器模块
CN206370976U (zh) 一种双向通讯智能照明控制电路
CN204425723U (zh) 一种新型恒照度led超薄面板灯
CN202488809U (zh) 自动感应、可调式led照明驱动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