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0336U - 一种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00336U
CN218900336U CN202221323445.XU CN202221323445U CN218900336U CN 218900336 U CN218900336 U CN 218900336U CN 202221323445 U CN202221323445 U CN 202221323445U CN 218900336 U CN218900336 U CN 218900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tomy
bag
collecting
main body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234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慧琴
王佳佳
张彩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I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I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I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ANGZHI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13234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00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00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00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通过输液管与所述造口袋连接,所述造口袋的袋口处可拆卸安装有造口底盘,所述造口底盘远离所述造口袋的一端连接有回输管。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减轻护士工作量,有效回输肠液,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回输管路从造口脱出,从而避免了因管路脱出造成的增加操作难度以及丢失肠液的问题,且能够有效避免肠液异味影响整个病房环境,除此之外,输液管上设置有加热装置,能够加热保温肠液,从而减轻患者的肠道不适。

Description

一种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
背景技术
预防性肠造口术是目前治疗直肠癌,预防吻合口瘘的首选术式。患者造口排泄物中丢失的肠液含有丰富的消化酶、水及电解质,大量丢失会导致机体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研究表明肠液回输能改善肠道功能和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传统的回输方式从收集肠液、过滤、再回输至体内,都是由护士手动操作完成,整个过程繁琐且肠液的异味影响整个病房环境,并且回输过程中置入患者肠道的管路无固定装置,容易脱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不仅能够减轻护士工作量,有效回输肠液,同时能够避免管路脱出,且能够有效避免肠液异味影响整个病房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通过输液管与所述造口袋连接,所述造口袋的袋口处可拆卸安装有造口底盘,所述造口底盘远离所述造口袋的一端连接有回输管;所述回输管包括管主体、出液口和裁剪区,所述管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裁剪区,所述管主体的下端口为封闭结构,且其下端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封盖、收纳区、过滤区和收集区,所述收纳区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所述封盖,所述收纳区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所述过滤区,所述过滤区远离所述收纳区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收集区,所述收集区的下端连接有橡胶塞;所述过滤区包括第一过滤和第二过滤,所述第一过滤和第二过滤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包括过滤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过滤主体内部的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区包括收集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收集主体下端的出口;所述收集主体为上大下小的结构,且其侧壁为圆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管上安装有茂菲氏滴管和流速调节器。
进一步的,所述造口袋包括袋体、袋口、第一连接管和袋尾,所述袋口设置在对应所述造口底盘的位置处,所述袋体的下端设置有袋尾,所述第一连接管安装在所述袋体的内部,同时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袋体顶端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造口底盘包括底盘主体、第二连接管和固定带,所述底盘主体的中心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壁上连接有多个所述固定带,同时所述固定带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盘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回输管为医用软硅胶材质;所述回输管与第二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裁剪区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管上可拆卸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贴合所述输液管的一侧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加热装置内设置有主控单元、操作屏以及通讯模块,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加热层和操作屏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控制加热层的加热或保温,所述操作屏用于进行显示温度值以及进行操作,所述通讯模块能够将主控单元和外部使用终端进行无线连接;外部使用终端为电脑、遥控器或者手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造口排泄物倒入收集装置中经滤网自动过滤,无需医护人员手动过滤后进行回输;
(2)将回输管与造口底盘进行连接,能够有效防止回输管路从造口脱出,从而避免了因管路脱出造成的增加操作难度以及丢失肠液的问题;
(3)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肠液异味影响整个病房环境;
(4)出液口设置在回输管的末端侧壁上,可减少对造口损伤,以及防止对肠道黏膜造成损害;
(5)输液管上设置有加热装置,能够加热保温肠液,从而减轻患者的肠道不适。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收纳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过滤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收集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造口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造口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回输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收集装置;2、输液管;3、造口袋;4、造口底盘;5、回输管;6、封盖;7、收纳区;8、第一过滤;9、第二过滤;10、收集区;11、橡胶塞;12、过滤主体;13、滤网;14、收集主体;15、出口;16、茂菲氏滴管;17、流速调节器;18、袋体;19、袋口;20、第一连接管;21、袋尾;22、底盘主体;23、第二连接管;24、固定带;25、管主体;26、出液口;27、裁剪区;28、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包括收集装置1,所述收集装置1通过输液管2与所述造口袋3连接,优选地,所述输液管2与造口袋3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造口袋3的袋口19处可拆卸安装有造口底盘4,所述造口底盘4远离所述造口袋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回输管5。各个部件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这样就可以保证在不破坏各部件结构的前提下将各部件进行分离,针对经济困难的患者,消毒后,还可以重复使用自己使用过的收集装置1、造口袋3、造口底盘4以及回输管5等。
所述收集装置1包括封盖6、收纳区7、过滤区和收集区10,所述收纳区7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所述封盖6,能够使得所述收纳区7封闭起来,从而减轻肠液异味扩散,避免了房间内空气异味弥漫,所述封盖6的顶端设置有挂环,通过所述挂环能够将所述收集装置1进行悬挂,所述收纳区7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所述过滤区,通过所述过滤区能够有效将造口排泄物进行过滤,所述过滤区远离所述收纳区7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收集区10,所述收集区10的下端连接有橡胶塞11,所述输液管2顶端的针头插入所述橡胶塞11内,即可实现输液管2与收集区10的连通,从而实现肠液的运输;所述过滤区包括第一过滤8和第二过滤9,所述第一过滤8和第二过滤9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8为粗过滤,第二过滤9为细过滤。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所述收集装置1的各部件直接均为可拆卸连接,目的是便于将收集装置1进行拆解,从而便于进行无死角清洁消毒。
所述第一过滤8包括过滤主体12,以及安装在所述过滤主体12内部的滤网13;所述第二过滤9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过滤8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过滤9的滤网13孔洞尺寸小于第一过滤8的滤网13孔洞尺寸。
所述收集区10包括收集主体14,以及设置在所述收集主体14下端的出口15;所述收集主体14为上大下小的结构,且其侧壁为圆弧结构,该结构便于收集后的肠液汇集至出口15位置处,同时使得所述收集区10的内壁上不会存在清洁死角。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所述输液管2上安装有茂菲氏滴管16和流速调节器17。
所述造口袋3包括袋体18、袋口19、第一连接管20和袋尾21,所述袋口19设置在对应所述造口底盘4的位置处,所述袋体18的下端设置有袋尾21,所述造口袋3的袋口19以及袋尾21的结构均与现有二件式造口袋结构相同,袋口19处设置有连接扣环,能够快速实现造口袋3与造口底盘4的连接,该连接结构为现有技术,所述袋尾21的打开或关闭也与现有造口袋的袋尾结构相同,为现有技术,有粘合式、造口夹式等不同结构,只要能够实现袋尾21的打开或关闭,且当其关闭时不会发生泄露即可。所述第一连接管20安装在所述袋体18的内部,同时所述第一连接管2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袋体18顶端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接管20的上端与所述输液管2连接,下端与所述造口底盘4上设置的第二连接管23连接。所述造口袋3用来收集会输肠液过程中,因肠道蠕动造成的外溢肠液,不仅能够避免残余肠液的浪费,同时还能够保证患者身体的干净度。
所述造口底盘4包括底盘主体22、第二连接管23和固定带24,所述底盘主体22的中心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连接管23,所述第二连接管23的外壁上连接有多个所述固定带24,同时所述固定带24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2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盘主体22上。因所述造口底盘4与回输管5连接,故所述造口底盘4的存在,能够有效防止回输管5路从造口脱出,从而避免了因管路脱出造成的增加操作难度以及丢失肠液的问题;所述底盘主体22与现有二件式造口袋底盘结构相同,其上设置有与造口袋3的袋口19匹配的连接扣环,以及保护纸,揭掉保护纸以后,底盘主体22能够粘贴在患者身上。使用者使用时根据造口尺寸裁剪底盘主体22,裁剪后需要揭除底盘主体22的中心保护纸,以及撕掉边缘保护纸,然后再把胶布贴边轻轻贴到患者皮肤上。
所述回输管5包括管主体25、出液口26和裁剪区27,所述管主体25的上端设置有裁剪区27,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患者进行长度裁剪,以使其更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所述管主体25的下端口为封闭结构,同时其下端为圆弧结构,且其下端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液口26,可减少对造口损伤,以及防止对肠道黏膜造成损害。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回输管5为医用软硅胶材质,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所述回输管5与第二连接管23螺纹连接,所述裁剪区27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结构,螺纹连接能够保证所述裁剪区27在进行裁剪后,仍旧能够很好地将所述回输管5与第二连接管23进行连接。
所述输液管2上可拆卸安装有加热装置28,能够加热保温肠液,从而减轻患者的肠道不适。所述加热装置28贴合所述输液管2的一侧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加热装置28内设置有主控单元、操作屏以及通讯模块,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加热层和操作屏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控制加热层的加热或保温,同时能够设定加热以及保温的温度值,并进行保温时间的设定,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就开始进行保温,所述操作屏用于进行显示温度值以及进行操作,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操作屏进行温度的设定操作,也可以通过使用终端进行温度的设定操作,所述加热装置28为充电设备,所述通讯模块能够将主控单元和外部使用终端进行无线连接;外部使用终端为电脑、遥控器或者手机。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首先医护人员取下患者身上原有的造口袋3,然后对患者造口位置进行消毒,根据患者造口尺寸进行底盘主体22的裁剪,如果有需要也进行回输管5的裁剪,裁剪后将其重新安装在造口底盘4上,打开造口,将回输管5插入患者肠道内,然后再将造口底盘4粘贴在患者的造口位置处,然后将造口袋3内的第一连接管20与造口底盘4上的第二连接管23连接,随后将造口袋3与造口底盘4扣合在一起即可。医护人员打开封盖6,将患者的造口排泄物倒入收纳区7后再关闭封盖6,然后将收集装置1悬挂在某处,随后将输液管2的针头端插入收集装置1的橡胶塞11内,另一端与造口袋3的第一连接管20连接即可进行肠液回输。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流速调节器17进行流速的调节,当需要对肠液进行加热保温时,可以将加热装置28安装在输液管2上,然后通过使用终端或者操作屏控制加热装置28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装置(1),所述收集装置(1)通过输液管(2)与造口袋(3)连接,所述造口袋(3)的袋口(19)处可拆卸安装有造口底盘(4),所述造口底盘(4)远离所述造口袋(3)的一端连接有回输管(5);所述回输管(5)包括管主体(25)、出液口(26)和裁剪区(27),所述管主体(25)的上端设置有裁剪区(27),所述管主体(25)的下端口为封闭结构,且其下端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液口(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1)包括封盖(6)、收纳区(7)、过滤区和收集区(10),所述收纳区(7)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所述封盖(6),所述收纳区(7)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所述过滤区,所述过滤区远离所述收纳区(7)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收集区(10),所述收集区(10)的下端连接有橡胶塞(11);所述过滤区包括第一过滤(8)和第二过滤(9),所述第一过滤(8)和第二过滤(9)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8)包括过滤主体(12),以及安装在所述过滤主体(12)内部的滤网(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区(10)包括收集主体(14),以及设置在所述收集主体(14)下端的出口(15);所述收集主体(14)为上大下小的结构,且其侧壁为圆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2)上安装有茂菲氏滴管(16)和流速调节器(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口袋(3)包括袋体(18)、袋口(19)、第一连接管(20)和袋尾(21),所述袋口(19)设置在对应所述造口底盘(4)的位置处,所述袋体(18)的下端设置有袋尾(21),所述第一连接管(20)安装在所述袋体(18)的内部,同时所述第一连接管(2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袋体(18)顶端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口底盘(4)包括底盘主体(22)、第二连接管(23)和固定带(24),所述底盘主体(22)的中心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连接管(23),所述第二连接管(23)的外壁上连接有多个所述固定带(24),同时所述固定带(24)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2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盘主体(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输管(5)为医用软硅胶材质;所述回输管(5)与第二连接管(23)螺纹连接,所述裁剪区(27)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2)上可拆卸安装有加热装置(28),所述加热装置(28)贴合所述输液管(2)的一侧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加热装置(28)内设置有主控单元、操作屏以及通讯模块,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加热层和操作屏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控制加热层的加热或保温,所述操作屏用于进行显示温度值以及进行操作,所述通讯模块能够将主控单元和外部使用终端进行无线连接;外部使用终端为电脑、遥控器或者手机。
CN202221323445.XU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 Active CN218900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3445.XU CN218900336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3445.XU CN218900336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00336U true CN218900336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51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23445.XU Active CN218900336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003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00336U (zh) 一种经造口肠液回输装置
CN2875455Y (zh) 吸盘式腹壁造瘘口灌肠筒
CN210301363U (zh) 一种肠镜用造口袋
CN208464401U (zh) 一种防水透气膜的膀胱造口袋
CN205459043U (zh) 新型妇科阴式手术贴膜
CN218979969U (zh) 一种简易方便造口灌肠器
CN204864328U (zh) 便携式智能输液器
CN210121198U (zh) 一种插入式肠液收集装置
CN215230821U (zh) 一种引流渗液收集器
CN212730558U (zh) 引流渗液收集器
CN208892910U (zh) 一种新型可固定引流管式造口袋
CN213432210U (zh) 一种改良型居家造口灌洗器
CN218900345U (zh) 一种可选择负压引流装置
CN215351125U (zh) 一种新型膀胱冲洗管接头
CN217660930U (zh) 多功能经造口灌肠器
CN219000878U (zh) 用于输液港的贴膜
CN217660925U (zh) 一种灌肠用灌肠袋护理组件
CN214596671U (zh) 一种灌肠器
CN212592645U (zh) 肠皮瘘辅助治疗器
CN211674821U (zh) 一种女用集尿器
CN219250620U (zh) 一种组合型造口袋
CN219001331U (zh) 一次性过滤式消化液回输密闭式引流装置
CN215230182U (zh) 一次性眼科受水器
CN209268789U (zh) 一种病员服
CN214550433U (zh) 一种经肛门引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