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9677U - 骨针导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骨针导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9677U
CN218899677U CN202222285471.4U CN202222285471U CN218899677U CN 218899677 U CN218899677 U CN 218899677U CN 202222285471 U CN202222285471 U CN 202222285471U CN 218899677 U CN218899677 U CN 218899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hole
connecting rod
adjusting
bone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854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eig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eig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eig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eig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854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9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9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9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骨针导向装置。骨针导向装置包括手柄、连接件、调节件和卡止件。手柄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远端同轴开设有容纳孔;连接件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调节件连接于连接件,调节件上连接有调节轴,手柄的远端转动连接于调节轴,调节件上开设有多个齿槽,多个齿槽均沿开槽圆柱面间隔排布,开槽圆柱面的轴线与调节轴的轴线共线设置;卡止件置于容纳孔内,卡止件能够沿连接杆的轴线移动,以使卡止件在卡入齿槽内的卡止位置以及脱离齿槽的避让位置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便于调整手柄与连接件上通孔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保证手术安全,也使得骨针导向装置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手术操作空间。

Description

骨针导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针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术机器人执行骨科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定位导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手术室内,导航仪的相机的位置、手术机器人的位置以及患者被执行手术操作的部位的骨头的位置均固定。用于定位导航的参考架固定连接在被执行手术操作的骨头上,通过调整参考架的姿态实现参考架上尽可能多的反光体被相机同时读取。为了保证定位导航精度,带有反光体的参考架在正向面对导航仪的相机的同时,必须保证其与骨头之间的牢固连接。
目前参考架与骨头利用衔接件相连,衔接件与骨头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以下两种:通过皮质骨螺钉将衔接件与骨头相连,或通过骨针将衔接件与骨头相连。而皮质骨螺钉较短,在手术过程存在容易松动的危险;骨针较长,能够穿过骨头的双层皮质骨,更为牢固。但要保证衔接件以及参考架固定的稳定性,至少需要使用两根平行的骨针。两根骨针的植入过程均需要依次穿过皮质骨-松质骨-皮质骨,行程较长,医生通常握持导向装置对骨针进行导向,防止骨针穿入过程中发生偏移。
现有技术中的导向装置包括导向部件以及手柄,导向部件上开设两个用于导向骨针且相互平行的导向孔,手柄与导向部件固定连接,用于医生握持。手术室操作空间有限,医生能够站立的位置有限,对于患者被执行手术操作的不同部位上的骨头而言,医生需要弯腰或倾斜身体以保证牢固地握持手柄,对于患者同一部位上的骨头而言,不同的医生较为舒适的握持姿势不同。现有技术中的手柄与导向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不能调整手柄与导向部件之间的角度,医生也不便更换不同握持姿势,医生握持骨针导向装置的舒适性较差,导致医生的疲劳程度增加,降低手术效率,不能保证手术安全,导向装置也不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手术操作空间,限制了适用范围。
基于此,亟需一种骨针导向装置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针导向装置,以便于调整手柄与连接件上通孔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保证操作者握持骨针导向装置的舒适性,保证手术安全,也使得骨针导向装置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手术操作空间。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骨针导向装置,包括:
手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远端同轴开设有容纳孔;
连接件,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
调节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调节件上连接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调节轴,所述手柄的远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轴,所述调节件上开设有多个齿槽,多个所述齿槽均沿开槽圆柱面间隔排布,所述开槽圆柱面的轴线与所述调节轴的轴线共线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卡止件,连接于所述手柄并置于所述容纳孔内,所述卡止件能够沿所述连接杆的轴线移动,以使所述卡止件在卡入所述齿槽内的卡止位置以及脱离所述齿槽的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作为骨针导向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外部设置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卡止件连接,所述活动件能够沿所述连接杆的轴线滑动,以使所述卡止件在所述卡止位置以及所述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作为骨针导向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所述连接杆的径向贯通所述连接杆,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连接杆的轴向延伸,所述条形孔内设置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所述卡止件和所述活动件均连接。
作为骨针导向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件包括推动段,所述推动段呈环状且滑动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推动段连接于所述卡止件;
所述推动段的外径沿由近端至远端的方向递减;和/或,所述推动段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沿所述推动段的周向环设。
作为骨针导向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容纳孔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卡止件的近端侧,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卡止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孔的孔壁。
作为骨针导向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柄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远端,所述连接臂与所述调节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所述连接臂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轴。
作为骨针导向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件沿倾斜方向延伸,所述调节件沿所述倾斜方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沿第三方向的一端,多个所述齿槽均开设在所述调节件沿所述倾斜方向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所述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均倾斜设置。
作为骨针导向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件上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的轴线与所述调节轴的轴线共线设置,所述手柄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远端,所述限位杆置于所述弧形孔内并能够沿所述弧形孔滑动。
作为骨针导向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骨针导向装置还包括导向筒,所述导向筒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导向筒与至少两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同轴连接,所述导向筒的一端置于所述通孔内且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
作为骨针导向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筒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作为骨针导向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为螺纹孔,所述导向筒包括同轴连接的连接段和操作段,所述连接段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段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操作段的外侧壁包括操作平面,所述操作平面与所述导向筒的轴线平行设置。
作为骨针导向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止件包括卡凸,所述卡止件处于所述卡止位置时,所述卡凸卡入所述齿槽内,所述卡止件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卡凸脱离所述齿槽;
所述齿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卡凸的高度;和/或,
所述卡凸呈齿状,所述卡凸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倾斜角度为5°~60°;和/或,
所述卡凸呈齿状,所述卡凸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齿槽的两个槽侧壁之间的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针导向装置,其包括手柄、连接件、调节件和卡止件。通过手柄与调节轴的转动连接,实现调节手柄与连接件之间的角度,在操作者同一握持姿势下,便于根据患者不同位置的骨头调整连接件上通孔的轴线方向,实现在患者不同位置的骨头上钉入骨针,同时对于同一位置的骨头而言,便于操作者更换不同握持姿势,保证了操作者握持骨针导向装置的舒适性,降低了操作者的疲劳程度,利于缩短手术时长,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安全,也使得骨针导向装置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手术操作空间,扩大了适用范围;此外,当卡止件沿连接杆的轴线移动至脱离齿槽时,卡止件处于避让位置,实现手柄相对调节件和连接件顺利地转动,调节手柄与连接件之间的角度,卡止件沿连接杆的轴线移动至卡入任一齿槽内时,卡止件处于卡止位置,能够限定手柄与通孔的轴线之间的相对角度,避免了在骨针导向装置起到导向作用的过程中手柄相对调节件和连接件转动,提高了骨针钉入患者骨头的角度的准确性,也降低了骨针相对患者骨头松动的可能性,保证了骨针的导航作用,降低了对于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手术安全以及治疗效果,而且骨针导向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针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针导向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和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向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手柄;11、连接杆;111、容纳孔;112、条形孔;113、凸环;114、第三销孔;12、连接臂;121、第一圆孔;122、第二圆孔;13、握持套;131、锥斜面;132、握持凹槽;14、限位杆;
2、连接件;21、通孔;
3、调节件;31、调节轴;311、调节轴孔;32、齿槽;33、弧形孔;
4、卡止件;41、卡凸;42、穿杆;421、第一销孔;
5、导向筒;51、连接段;52、操作段;521、操作平面;522、台阶面;53、导向段;531、避让斜面;
6、活动件;61、推动段;611、防滑槽;612、容纳环槽;62、连接部;621、第二销孔;
7、限位销;8、弹性件;9、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针导向装置。具体地,如图1-图7所示,骨针导向装置包括手柄1、连接件2、调节件3和卡止件4。手柄1包括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远端同轴开设有容纳孔111;连接件2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21,通孔21的轴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调节件3连接于连接件2,调节件3上连接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调节轴31,手柄1的远端转动连接于调节轴31,调节件3上开设有多个齿槽32,多个齿槽32均沿开槽圆柱面间隔排布,开槽圆柱面的轴线与调节轴31的轴线共线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设置,连接杆11的轴线垂直于第二方向;卡止件4连接于手柄1并置于容纳孔111内,卡止件4能够沿连接杆11的轴线移动,以使卡止件4在卡入齿槽32内的卡止位置以及脱离齿槽32的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提供的骨针导向装置,其包括手柄1、连接件2、调节件3和卡止件4。通过手柄1与调节轴31的转动连接,实现调节手柄1与连接件2之间的角度,在操作者同一握持姿势下,便于根据患者不同位置的骨头调整连接件2上通孔21的轴线方向,实现在患者不同位置的骨头上钉入骨针,同时对于同一位置的骨头而言,便于操作者更换不同握持姿势,保证了操作者握持骨针导向装置的舒适性,利于缩短手术时长,提高手术效率,降低了操作者的疲劳程度,保证手术安全,也使得骨针导向装置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手术操作空间,扩大了适用范围;此外,当卡止件4沿连接杆11的轴线移动至脱离齿槽32时,卡止件4处于避让位置,实现手柄1相对调节件3和连接件2顺利地转动,调节手柄1与连接件2之间的角度,卡止件4沿连接杆11的轴线移动至卡入任一齿槽32内时,卡止件4处于卡止位置,能够限定手柄1与通孔21的轴线之间的相对角度,避免了在骨针导向装置起到导向骨针的过程中手柄1相对调节件3和连接件2转动,提高了骨针钉入患者骨头的角度的准确性,也降低了骨针相对患者骨头松动的可能性,保证了骨针的导航作用,降低了对于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手术安全以及治疗效果,而且骨针导向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杆11的远端朝向调节件3开设齿槽32的一端设置。
为了便于描述,设定两两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呈条状并沿第三方向延伸,连接件2上开设有两个通孔21,两个通孔21沿第三方向排布。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2还可呈其他形状,连接件2上开设的通孔21数量还可为其他个数,在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通孔21供骨针穿过,操作者握持手柄1后,骨针能够沿通孔21插入患者的骨头,通孔21能够对骨针起到导向作用。优选地,骨针导向装置还包括导向筒5,导向筒5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导向筒5与至少两个通孔21一一对应同轴连接,导向筒5的一端置于通孔21内且另一端伸出通孔21。设置导向筒5,能够加长起到导向骨针作用的结构的长度,能够进一步保证导向骨针的可靠程度,也就提高了骨针钉入患者骨头的角度的准确性,也降低了骨针相对患者骨头松动的可能性,保证了骨针的导航作用,同时也避免了骨针倾斜,进一步降低了对于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手术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筒5朝向连接件2的同一侧伸出通孔21,在使用骨针导向装置时,导向筒5伸出连接件2的一侧朝向患者的骨头,当导向筒5靠近或接触患者的骨头时,连接件2与患者的骨头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便于操作者观察导向筒5或骨针是否歪斜,便于保证骨针的钉入角度,保证手术效果。
进一步地,导向筒5与连接件2可拆卸连接,便于根据骨针的直径选择不同内径尺寸的导向筒5,提高了实用性,也使得骨针导向装置能够适用于在不同位置、不同尺寸的骨头上钉入骨针,扩大了适用范围。
具体地,通孔21为螺纹孔,导向筒5包括同轴连接的连接段51和操作段52,连接段5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连接段51通过通孔21与连接件2螺纹连接,操作段52的外侧壁包括操作平面521,操作平面521与导向筒5的轴线平行设置。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导向筒5与连接件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而且设置操作平面521,也便于利用钳子或扳手等工具旋拧导向筒5,进一步简化了操作过程,利于缩短手术时长,提高手术效率,降低了操作者的疲劳程度,保证手术安全。在本实施例中,操作平面521均匀间隔设置有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段51置于通孔21内,操作段52至少部分伸出通孔21,操作平面521设置在通孔21外部,便于旋拧。
进一步地,导向筒5还包括导向段53,导向段53同轴连接于操作段52远离连接段51的一端。当导向筒5靠近或接触患者的骨头时,导向段53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大连接件2与患者的骨头之间的高度,便于操作者观察导向筒5或骨针是否歪斜,便于保证骨针的钉入角度,保证手术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段53、连接段51以及操作段52的内径均相同。
优选地,导向段53远离操作段52一端的外侧壁设置有避让斜面531,避让斜面531呈锥形面,避让斜面531的外径沿远离操作段52的方向递减,能够减少对于操作者视野的遮挡面积,进一步便于操作者观察导向筒5或骨针是否歪斜,便于保证骨针的钉入角度,保证手术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段52的外径大于导向段53的外径,也大于连接段51的外径。操作段52的外径较大,便于进行旋拧的操作。导向段53的外径较小,便于操作者观察导向筒5或骨针是否歪斜。操作段52的外径大于连接段51的外径,使得连接段51与操作段52之间形成台阶结构。通孔21为沉头孔,其包括同轴连接的大孔部与小孔部,小孔部的孔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连接段51置于小孔部内并与小孔部螺纹连接,大孔部与小孔部之间形成台阶环面,台阶结构与台阶环面抵接,便于通过台阶结构限制导向筒5进入通孔21的深度,便于安装导向筒5。
进一步地,操作平面521连接操作段52远离连接段51的端面,操作平面521与操作段52朝向连接段51的端面之间间隔设置,使得操作平面521与操作段52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台阶面522,当导向筒5安装于通孔21内后,台阶面522与连接件2的端面平齐。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筒5还可与连接件2之间采用卡扣等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如前文中描述,连接件2为沿第三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优选地,调节件3沿倾斜方向延伸,调节件3沿倾斜方向的一端连接于连接件2沿第三方向的一端,多个齿槽32均开设在调节件3沿倾斜方向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倾斜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且与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均倾斜设置。上述结构设置,在使用骨针导向装置时,调节件3朝向连接件2的上方倾斜,调节件3开设齿槽32的端面也设置在调节件3的上端,使得卡止件4与手柄1均设置在调节件3的上方,便于握持手柄1,同时也避免了遮挡操作者的视野,便于操作者观察导向筒5或骨针是否歪斜,便于保证骨针的钉入角度,保证手术效果。可以理解的是,齿槽32具有两个倾斜设置的槽侧壁,设定两个槽侧壁关于齿槽对称面对称,齿槽对称面同时经过两个槽侧壁之间的交线以及调节轴31的轴线。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3朝向连接件2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倾斜,导向筒5朝向连接件2沿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伸出连接件2。调节件3与连接件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件3与连接件2也可焊接或粘接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卡止件4包括卡凸41和穿杆42,穿杆42同轴置于容纳孔111内,卡凸41一体设置在穿杆42的远端端面上。卡止件4处于卡止位置时,卡凸41卡入齿槽32内,卡止件4处于避让位置时,卡凸41脱离齿槽32。
在本实施例中,齿槽32的深度大于卡凸41的高度,避免了齿槽32的槽底壁与卡凸41摩擦,提高了卡凸41的耐用程度,也降低了卡凸41变形的可能性。
优选地,卡凸41呈齿状,卡凸41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齿槽32的两个槽侧壁之间的倾斜角度,进一步减少了卡凸41与齿槽32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了齿槽32的槽侧壁与卡凸41摩擦。具体地,卡凸41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倾斜角度为5°~60°。
在本实施例中,齿槽32设置有三个,卡凸41设置有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齿槽32与卡凸41的数量可适应性调整,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手柄1还包括连接臂12,连接臂12连接于连接杆11的远端,连接臂12与调节件3沿第二方向排布,连接臂12转动连接于调节轴31,结构简单,而且便于骨针导向装置的安装装配。
具体地,调节件3上开设有调节轴孔311,调节轴孔311沿第二方向贯通调节件3,调节轴31固定穿设于调节轴孔311内,且调节轴31的两端均穿出调节件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臂12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臂1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容纳孔111位于两个连接臂12之间,两个连接臂12上沿第二方向正对开设有第一圆孔121,调节轴31的两端分别转动穿设于两个第一圆孔121内,以实现手柄1与调节件3的转动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件3与调节轴31也可为一体式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连接杆11远端的侧壁上凸出环设有凸环113,凸环113的远端端面与连接杆11的远端端面平齐,连接臂12与凸环113的远端端面连接。设置凸环113,增大了用于与连接臂12连接的面积,保证了连接臂12与连接杆11之间的连接可靠程度,保证了骨针导向装置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方案,调节件3上开设有弧形孔33,弧形孔33的轴线与调节轴31的轴线共线设置,手柄1包括限位杆14,限位杆14连接于连接杆11的远端,限位杆14置于弧形孔33内并能够沿弧形孔33滑动,能够进一步限制手柄1仅能够绕调节轴31转动,提高了骨针导向装置在使用时的可靠程度,保证了骨针钉入的角度的准确性。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孔33对应的圆心角不大于75°。
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孔33沿第二方向贯穿调节件3,弧形孔33位于齿槽32与调节轴孔311之间。限位杆14穿设于弧形孔33,且限位杆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臂12固定连接。具体地,两个连接臂12上沿第二方向正对开设有第二圆孔122,限位杆14的两端分别固定穿设于两个第二圆孔122内。弧形孔33的两端侧壁均为圆弧面,圆弧面的轴线与调节轴31的轴线平行设置。设定同一连接臂12上第一圆孔121的圆心与第二圆孔122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设定上述圆弧面的轴线与调节轴31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为了保证手柄1的顺利转动,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相等。
作为优选方案,连接杆11的外部设置有活动件6,活动件6与卡止件4连接,活动件6能够沿连接杆11的轴线滑动,以使卡止件4在卡止位置以及避让位置之间切换。上述设置,能够利用活动件6实现卡止件4的移动,便于操作,提高了操作便利性,利于缩短手术时长。
优选地,活动件6包括推动段61,推动段61呈环状且滑动套设在连接杆11上,推动段61连接于卡止件4,推动段61的外径沿由近端至远端的方向递减,即推动段61的外侧壁为锥形面。上述结构设置,便于操作者推动推动段61,且避免了推动段61脱离操作者的手指,提高了操作便利性,利于缩短手术时长。
进一步地,推动段6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防滑槽611,防滑槽611沿推动段61的周向环设,防滑槽611保证了防滑效果,进一步避免了推动段61脱离操作者的手指。在本实施例中,防滑槽611沿轴向开设有多个,进一步保证了防滑效果。
具体地,活动件6还包括连接部62,连接部62连接于推动段61的远端,连接部62连接于卡止件4,从而实现推动段61与卡止件4连接。
优选地,容纳孔111的孔壁上开设有条形孔112,条形孔112沿连接杆11的径向贯通连接杆11,条形孔112的长度方向沿连接杆11的轴向延伸,条形孔112内设置有限位销7,限位销7与卡止件4和活动件6均连接。设置条形孔112,能够对卡止件4的移动进行导向,保证了卡止件4沿连接杆11的轴向移动,也保证了实现卡止件4在卡止位置以及避让位置之间切换,提高了骨针导向装置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62为圆环,连接部62与推动段61同轴连接,且连接部62的外径不大于推动段61的最小外径。卡止件4的穿杆42上沿径向开设有第一销孔421,连接部62上沿径向开设有第二销孔621。连接部62上设置有两个沿直径方向正对设置的第二销孔621,连接杆11的容纳孔111上设置有两个沿直径方向正对设置两个条形孔112,第一销孔421沿径向贯穿穿杆42。第一销孔421的直径、第二销孔621的直径以及条形孔112的宽度均与限位销7的直径相同。第一销孔421、两个第二销孔621以及两个条形孔112正对连通,限位销7穿过第一销孔421、两个第二销孔621以及两个条形孔112,且限位销7与活动件6的连接部62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限位销7接触条形孔112的远端侧壁时,卡止件4位于卡止位置,当限位销7接触条形孔112的近端侧壁时,卡止件4位于避让位置。限位销7在条形孔112内移动的过程中,条形孔112始终被活动件6遮挡,防止血液或骨渣进入连接杆11内,保证卡止件4的顺利移动。为了保证卡止件4完全脱离齿槽32,条形孔112的长度大于卡凸41的高度与限位销7的直径之和。
作为优选方案,容纳孔111内设置有弹性件8,弹性件8位于卡止件4的近端侧,弹性件8的一端连接于卡止件4,另一端连接于容纳孔111的孔壁。弹性件8始终呈压缩状态,当卡止件4处于卡止位置时,弹性件8能够抵推卡止件4,保证卡止件4始终卡入齿槽32,避免了在使用骨针导向装置的过程中手柄1相对连接件2转动,保证了手术安全。当卡止件4由卡止位置移动至避让位置时,弹性件8被压缩,防滑槽611以及推动段61的锥形面外侧壁均能够增大推动段61与操作者手指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推动段61脱离操作者的手指,当卡止件4由避让位置移动至卡止位置时,弹性件8能够推动卡止件4自动回复至卡止位置,卡入齿槽32内,操作人员无需施力,提高了操作便利性,同时也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8为弹簧。
进一步地,手柄1还包括握持套13,握持套13固定套设在连接杆11的近端,增大了操作者握持的舒适程度。握持套1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握持凹槽132,握持凹槽132沿连接杆11的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操作者握持时,手指能够置于握持凹槽132内,防止手柄1脱离操作者的手部,保证了手术安全。
连接杆11的近端沿径向贯穿开设有第三销孔114,固定销9固定穿设于第三销孔114,固定销9的两端伸出连接杆11并均与握持套13固定连接,增大了连接杆11与握持套13之间的连接面积,避免了握持套13脱离连接杆11,进一步保证了手术安全。
优选地,活动件6的推动段61的近端端面上同轴开设有容纳环槽612,当推动推动段61使卡止件4移动至避让位置时,握持套13的远端能够伸入容纳环槽612内,增大了活动件6的移动距离,同时也保证了卡止件4能够完全脱离齿槽32,保证了手柄1的顺利转动,调整手柄1与通孔21之间的角度,保证了操作者的握持舒适程度。
进一步地,握持套13的侧壁上设置有锥斜面131,锥斜面131的远端与握持套13的远端端面连接,能够减少对于操作者视野的遮挡,保证手术安全以及治疗效果。活动件6位于握持套13的远端侧,而且也利于缩小容纳环槽612的孔径以及推动段61的最大外径,进一步减少对于操作者视野的遮挡。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1),包括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远端同轴开设有容纳孔(111);
连接件(2),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21),所述通孔(21)的轴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
调节件(3),连接于所述连接件(2),所述调节件(3)上连接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调节轴(31),所述手柄(1)的远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轴(31),所述调节件(3)上开设有多个齿槽(32),多个所述齿槽(32)均沿开槽圆柱面间隔排布,所述开槽圆柱面的轴线与所述调节轴(31)的轴线共线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杆(1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卡止件(4),连接于所述手柄(1)并置于所述容纳孔(111)内,所述卡止件(4)能够沿所述连接杆(11)的轴线移动,以使所述卡止件(4)在卡入所述齿槽(32)内的卡止位置以及脱离所述齿槽(32)的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的外部设置有活动件(6),所述活动件(6)与所述卡止件(4)连接,所述活动件(6)能够沿所述连接杆(11)的轴线滑动,以使所述卡止件(4)在所述卡止位置以及所述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上开设有条形孔(112),所述条形孔(112)沿所述连接杆(11)的径向贯通所述连接杆(11),所述条形孔(112)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连接杆(11)的轴向延伸,所述条形孔(112)内设置有限位销(7),所述限位销(7)与所述卡止件(4)和所述活动件(6)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6)包括推动段(61),所述推动段(61)呈环状且滑动套设在所述连接杆(11)上,所述推动段(61)连接于所述卡止件(4);
所述推动段(61)的外径沿由近端至远端的方向递减;和/或,所述推动段(6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防滑槽(611),所述防滑槽(611)沿所述推动段(61)的周向环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111)内设置有弹性件(8),所述弹性件(8)位于所述卡止件(4)的近端侧,所述弹性件(8)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卡止件(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孔(111)的孔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还包括连接臂(12),所述连接臂(12)连接于所述连接杆(11)的远端,所述连接臂(12)与所述调节件(3)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所述连接臂(12)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轴(3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沿倾斜方向延伸,所述调节件(3)沿所述倾斜方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件(2)沿第三方向的一端,多个所述齿槽(32)均开设在所述调节件(3)沿所述倾斜方向的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所述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均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上开设有弧形孔(33),所述弧形孔(33)的轴线与所述调节轴(31)的轴线共线设置,所述手柄(1)包括限位杆(14),所述限位杆(14)连接于所述连接杆(11)的远端,所述限位杆(14)置于所述弧形孔(33)内并能够沿所述弧形孔(33)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针导向装置还包括导向筒(5),所述导向筒(5)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导向筒(5)与至少两个所述通孔(21)一一对应同轴连接,所述导向筒(5)的一端置于所述通孔(21)内且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5)与所述连接件(2)可拆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为螺纹孔,所述导向筒(5)包括同轴连接的连接段(51)和操作段(52),所述连接段(5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段(51)通过所述通孔(21)与所述连接件(2)螺纹连接,所述操作段(52)的外侧壁包括操作平面(521),所述操作平面(521)与所述导向筒(5)的轴线平行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骨针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件(4)包括卡凸(41),所述卡止件(4)处于所述卡止位置时,所述卡凸(41)卡入所述齿槽(32)内,所述卡止件(4)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卡凸(41)脱离所述齿槽(32);
所述齿槽(32)的深度大于所述卡凸(41)的高度;和/或,
所述卡凸(41)呈齿状,所述卡凸(41)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倾斜角度为5°~60°;和/或,
所述卡凸(41)呈齿状,所述卡凸(41)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齿槽(32)的两个槽侧壁之间的倾斜角度。
CN202222285471.4U 2022-08-30 2022-08-30 骨针导向装置 Active CN218899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5471.4U CN218899677U (zh) 2022-08-30 2022-08-30 骨针导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5471.4U CN218899677U (zh) 2022-08-30 2022-08-30 骨针导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9677U true CN218899677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45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85471.4U Active CN218899677U (zh) 2022-08-30 2022-08-30 骨针导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9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89212B2 (en) Multi-function driver instrum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457967B2 (en) Driver instrum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568668B2 (en) Instrument for holding and inserting a bone anchor
CN111093540B (zh) 模块化外科器械和相关方法
US8235997B2 (en) Rod locking instrument
US8192439B2 (e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system
JP6021638B2 (ja) 脊椎固定部材を挿入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US8932332B2 (en)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
US994973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ipulating bone
US20080154277A1 (en) Tool apparatus for locking a spinal rod in an anchoring device therefor
US20210000519A1 (en) Instrum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breaking reduction tabs
US8534164B2 (en) Screw delivery system
ZA200601086B (en) Drill guide assembly for a bone fixation device
KR20160134546A (ko) 척추 수술에서 뼈 고정 장치로 사용하기 위한 기구, 그러한 기구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및 뼈 고정 장치
CN109310459B (zh) 用于对齐插入用于长骨的钉的横向孔中的固定螺钉的改进的工具
CN218899677U (zh) 骨针导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