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8561U - 双层鞋底 - Google Patents

双层鞋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8561U
CN218898561U CN202223286789.0U CN202223286789U CN218898561U CN 218898561 U CN218898561 U CN 218898561U CN 202223286789 U CN202223286789 U CN 202223286789U CN 218898561 U CN218898561 U CN 218898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e body
layer
sole
lower shoe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867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红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anxing Sports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anxing Sports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anxing Sports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anxing Sports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867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8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8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8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鞋底,包括上鞋体和下鞋体;所述上鞋体的底面设置有凸部,所述下鞋体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一侧裹部;所述侧裹部设置有扣合孔和支撑部;所述凸部穿入所述扣合孔内,从而实现所述上鞋体和所述下鞋体的连接;所述支撑部支撑与所述上鞋体的底部抵接,从而支撑所述上鞋体的底部。所述侧裹部位于所述下鞋体的边缘,下鞋体的边缘相对于下鞋体的中间部分,受到足部的压力较小,侧裹部磨损的程度大大变,因此所述凸部穿入所述扣合孔内时使所述上鞋体和所述下鞋体连接时,凸部不容易因为侧裹部的过度磨损而外露,避免了足部被外露的凸部顶伤的意外发生。

Description

双层鞋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包括鞋底和鞋面,鞋面与鞋底的边缘侧相互连接,构成鞋体的结构。现有的鞋子中,为了增强鞋子对足部的包裹性支撑性,厂家通常将鞋底设计成双层结构,例如申请号为CN201921792213.7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双层鞋底,包括底层和上盖层,所述底层和上盖层通过安装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活动块、凸起和插块,所述活动块活动连接于上盖层内的边缘处,所述凸起固定于所述活动块的侧壁,所述插块固定于底层的边缘处并与活动块对应,所述插块可插接于所述上盖层,且插块的侧壁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凸起插接于所述凹槽。
上述实用新型申请实现了可拆卸的双层鞋底结构,但是插块与上盖层的连接是上下连接的,由于人体的重力作用,长期穿戴鞋子双脚会不断压缩上盖层,使上盖层变薄,从而使插块外露出来,容易造成顶伤脚底的意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鞋底,旨在解决现有可拆卸的双层鞋底,容易因为长期穿戴的磨损,容易顶伤脚底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鞋底,包括上鞋体和下鞋体;所述上鞋体的底面设置有凸部,所述下鞋体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一侧裹部;所述侧裹部设置有扣合孔和支撑部;所述凸部穿入所述扣合孔内,从而实现所述上鞋体和所述下鞋体的连接;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上鞋体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凸部均匀设置于所述上鞋体的周边,每一所述扣合孔对应每一所述凸部,所述扣合孔均匀设置于所述侧裹部的周边。
可选地,所述凸部包括扣合柱和滑条;所述扣合柱的一端与所述上鞋体的一侧面连接;所述滑条设置于所述扣合柱的侧表面并与所述扣合柱平行;所述扣合孔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滑条相对应的滑槽;所述扣合柱插入所述扣合孔内,所述滑条嵌于所述滑槽。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下鞋体表面的中后部;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自下而上倾斜;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与所述上鞋体的下表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5°-20°。
可选地,所述上鞋体与所述下鞋体之间镂空形成一气腔。
可选地,所述下鞋体的侧边开设有换气孔;所述换气孔与所述气腔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加厚层;所述加厚层设置于所述下鞋体下表面的前端和后端。
可选地,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下鞋体的后端下表面且位于所述加厚层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下鞋体的后端下表面比前端下表面高3mm-5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鞋底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所述侧裹部位于所述下鞋体的边缘,下鞋体的边缘相对于下鞋体的中间部分,受到足部的压力较小,侧裹部磨损的程度大大变,因此所述凸部穿入所述扣合孔内时使所述上鞋体和所述下鞋体连接时,凸部不容易因为侧裹部的过度磨损而外露,避免了足部被外露的凸部顶伤的意外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双层鞋底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鞋底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鞋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上鞋体100、凸部110、扣合柱111、滑条112、下鞋体200、侧裹部210、扣合孔211、滑槽2111、支撑部212、换气孔220、加厚层300、缓冲层400、气腔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提供一种双层鞋底,包括上鞋体100和下鞋体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鞋体100的底面设置有凸部110,所述下鞋体200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一侧裹部210。所述侧裹部210设置有扣合孔211和支撑部212。所述凸部110穿入所述扣合孔211内,从而实现所述上鞋体100和所述下鞋体200的连接。所述支撑部212支撑与所述上鞋体100的底部抵接,从而支撑所述上鞋体100的底部。
所述侧裹部210位于所述下鞋体200的边缘,下鞋体200的边缘相对于下鞋体200的中间部分,受到足部的压力较小,侧裹部210磨损的程度大大变,因此所述凸部110穿入所述扣合孔211内时使所述上鞋体100和所述下鞋体200连接时,凸部110不容易因为侧裹部210的过度磨损而外露,避免了足部被外露的凸部110顶伤的意外发生。
组装所述上鞋体100和所述下鞋体200时,所述凸部110穿过所述扣合孔211。从而使所述上鞋体100与所述下鞋体200相互连接,需要拆卸分离所述上鞋体100和所述下鞋体200时,所述凸部110从所述扣合孔211中推出,所述上鞋体100和所述下鞋体200之间的连接解除,即可分离所述上鞋体100和所述下鞋体20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部110由橡胶制成,且所述凸部110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扣合孔211的孔面积,所述凸部110和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凸部110稍微压缩便能穿入所述扣合孔211,穿入所述扣合孔211后,所述凸部110发生弹性恢复,与所述扣合孔211形成过盈配合,从而牢固地与所述扣合孔21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部110均匀设置于所述上鞋体100的周边,每一所述扣合孔211对应每一所述凸部110,所述扣合孔211均匀设置于所述侧裹部210的周边。因此,所述上鞋体100和所述下鞋体200之间的每处都能均匀连接,避免了所述上鞋体100和所述下鞋体200相互连接后,局部位置因为缺少凸部110和扣合孔211而产生的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部110包括扣合柱111和滑条112。所述扣合柱111的一端与所述上鞋体100的一侧面连接。所述滑条112设置于所述扣合柱111的侧表面并与所述扣合柱111平行。所述扣合孔211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滑条112相对应的滑槽2111。所述扣合柱111插入所述扣合孔211内,所述滑条112嵌于所述滑槽2111。所述滑条112只有对准所述滑槽2111才能滑入所述滑槽2111中,因此在所述扣合柱111穿入所述扣合孔211中时,所述滑条112和所述滑槽2111起快速定位的作用,提高了所述扣合柱111穿入所述扣合孔211时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了所述上鞋体100与所述下鞋体200相互连接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12设置于所述下鞋体200表面的中后部。所述支撑部212的上表面自下而上倾斜。所述支撑部212的上表面与所述上鞋体100的下表面抵接。由于所述支撑部212在所述下鞋体200的中后部,因此所述支撑部212不仅能支撑所述上鞋体100。当人穿着鞋子时,所述支撑部212主要对足部的脚跟位置进行支撑,既增强了鞋子对足部的支撑,同时还能起垫高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12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5°-20°。为保证鞋子的舒适性,所述支撑部212的倾斜角度不宜过高,同时,为了起一定的支撑效果,所述支撑部212的倾斜角度也不宜过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鞋体100与所述下鞋体200之间镂空形成一气腔500。当足部踩在所述上鞋体100上时,所述上鞋体100受足部的压迫,向下沉降,从而压缩所述气腔500,所述气腔500受压,体积缩小,进而向所述上鞋体100施加一反向的作用力,阻止其继续下沉,因此所述气腔500对所述上鞋体100的受压下沉起缓冲的作用,并提升了鞋子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鞋体200的侧边开设有换气孔220。所述换气孔220与所述气腔500连通。当所述上鞋体100受压下沉并压缩所述气腔500时,所述气腔500内的少量空气通过所述换气孔220排出至外界,从而避免了所述上鞋体100受力过大而压爆所述气腔500的情况发生。当所述上鞋体100的受压状态解除时,由于鞋底多为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上鞋体100会向上回弹,所述气腔500变大,外界的空气从所述换气孔220吸入至所述气腔500,又进一步促进了所述上鞋体100的向上回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双层鞋底还包括加厚层300。所述加厚层300设置于所述下鞋体200下表面的前端和后端。由于鞋底与地面的受力部位集中于鞋底的前端和后端,因此在所述下鞋体200下表面的前端和后端设置加厚层300,增加了所述下鞋体200的厚度,能有效防止所述下鞋体200被磨穿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在本实施中,所述加厚层300为天然橡胶层和强化丝混合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双层鞋底还包括缓冲层400。所述缓冲层400设置于所述下鞋体200的后端下表面且位于所述加厚层300的上方。所述缓冲层400用于提高鞋底的缓冲减震效果。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400为硫化橡胶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层鞋底,包括上鞋体和下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鞋体的底面设置有凸部,所述下鞋体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一侧裹部;所述侧裹部设置有扣合孔和支撑部;所述凸部穿入所述扣合孔内,从而实现所述上鞋体和所述下鞋体的连接;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上鞋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均匀设置于所述上鞋体的周边,每一所述扣合孔对应每一所述凸部,所述扣合孔均匀设置于所述侧裹部的周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包括扣合柱和滑条;所述扣合柱的一端与所述上鞋体的一侧面连接;所述滑条设置于所述扣合柱的侧表面并与所述扣合柱平行;所述扣合孔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滑条相对应的滑槽;所述扣合柱插入所述扣合孔内,所述滑条嵌于所述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下鞋体表面的中后部;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自下而上倾斜;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与所述上鞋体的下表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5°-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鞋体与所述下鞋体之间镂空形成一气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鞋体的侧边开设有换气孔;所述换气孔与所述气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鞋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厚层;所述加厚层设置于所述下鞋体下表面的前端和后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鞋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下鞋体的后端下表面且位于所述加厚层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鞋体的后端下表面比前端下表面高3mm-5mm。
CN202223286789.0U 2022-12-06 2022-12-06 双层鞋底 Active CN218898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6789.0U CN218898561U (zh) 2022-12-06 2022-12-06 双层鞋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6789.0U CN218898561U (zh) 2022-12-06 2022-12-06 双层鞋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8561U true CN218898561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41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86789.0U Active CN218898561U (zh) 2022-12-06 2022-12-06 双层鞋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8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93732B1 (en) Athletic shoe midsol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US7624515B2 (en) Sole structure for a shoe
CA2548506A1 (en) Insole assembly for increasing weight of footwear and heavy footwear having weight-increasing midsole/outsole
US20060123665A1 (en) Sole
CN218898561U (zh) 双层鞋底
CN218999677U (zh) 一种弹性支撑鞋底结构
CN211984087U (zh) 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马靴鞋底
CN205902884U (zh) 一种高弹防滑气垫运动鞋底
CN202566544U (zh) 减震透气履带鞋底
CN218588325U (zh) 内循环换气减震鞋底
CN220157671U (zh) 一种吸震防滑拖鞋
CN218588314U (zh) 一种具有防止鞋带松脱功能的运动鞋
CN220403251U (zh) 一种新型女士休闲鞋
CN220936977U (zh) 一种鞋底支撑件、鞋底和鞋子
CN219249303U (zh) 一种缓冲型鞋子
CN213939879U (zh) 一种隐藏式篮球鞋弹跳装置
CN212661227U (zh) 一种弹性效果好的鞋底
CN210329532U (zh) 一种按摩鞋
CN218682377U (zh) 具有缓震装置的运动鞋底
CN219877583U (zh) 一种耐磨鞋底
CN213247227U (zh) 一种防滑高弹超轻运动鞋底
CN215685224U (zh) 一种防滑减震鞋底
CN216393218U (zh) 防滑型登山鞋
CN213307790U (zh) 一种超临界物理发泡eva鞋底
CN214340486U (zh) 一种高弹性运动透气鞋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