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5479U - 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5479U
CN218895479U CN202223037617.XU CN202223037617U CN218895479U CN 218895479 U CN218895479 U CN 218895479U CN 202223037617 U CN202223037617 U CN 202223037617U CN 218895479 U CN218895479 U CN 218895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 pipe
assembly
water
air conditioner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76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乾祥
陈立楠
胡剑峰
陈童静
武春春
赵乐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nred Comfor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enred Comfor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enred Comfor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enred Comfor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376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5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5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5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它解决了两联供系统内部通路切换等问题,其包括热泵空调,热泵空调与换热组件连接,换热组件通过两联供枢纽泵站与风盘组件以及地面调温组件连接,两联供枢纽泵站包括水泵以及与水泵连通的紫铜组件,紫铜组件之间配备有调节阀组件,紫铜组件端口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切换方便、运行稳定性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夏季闷热,太阳辐射强度大,最热月份室内气温高达32℃左右,持续时间长达3-4个月;冬季室内阴冷潮湿,相对湿度较大,最冷月份室内平均气温只有4-6℃,时间长达2-3个月。该区域制冷和采暖是两大刚需,而且制冷需求大于供暖需求。空气源热泵辐射空调两联供技术在夏热冬冷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两联供系统由一台空气源热泵机组带风机盘管和辐射两个末端,夏季空气源热泵输出7℃左右冷水进入风机盘管循环作为空调制冷使用,冬季空气源热泵输出40℃左右热水进入辐射管中循环作为地板采暖使用。该系统涉及水力方案、多种部件、材料、控制策略、安装方式等,对技术要求较多联机要更高。现有的两联供系统在使用时冬、夏需要人工手动切换,如果操作不当,会导致夏季冷水流入辐射管内导致结露。除此之外,现有辐射混水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不便施工安装。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地暖混水装置[201210406634.8],其包括隔板,设置在混水阀阀体内,将混水阀阀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隔板上成形有过水孔;调节装置,具有一调节阀芯,位于第一腔室一侧,调节阀芯与过水孔配合,用于调节通过过水孔的过水量;混水阀阀体上设置有高温入水口、混水出口、低温入水口和低温回水口,高温入水口和混水出口分别与第一腔室连通,低温入水口和低温回水口分别与第二腔室连通。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辐射混水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需要手动进行供水通路切换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自动切换供水通路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包括热泵空调,热泵空调与换热组件连接,换热组件通过枢纽泵站与风盘组件以及地面调温组件连接,枢纽泵站包括水泵以及与水泵连通的紫铜组件,紫铜组件之间配备有调节阀组件,紫铜组件端口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枢纽泵站通过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自动控制调节阀组件内部通路切换,实现夏季风盘供冷或者地面调温,冬季风盘供暖或者辐射,避免手动切换不及时导致水体混流。本系统也能支持混流,在夏季时实现风盘和地面一起供冷,在冬季风盘和辐射一起供热。
在上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中,紫铜组件包括第一两通管以及第二两通管,第一两通管通过水泵连接有第一三通管,第二两通管通过第二三通管与四通管连接,第一三通管与四通管连接且之间设置有第一两通调节阀,第二三通管与四通管之间设置有第二两通调节阀;或者,紫铜组件包括第三两通管以及第四两通管,第三两通管通过水泵连接有第三三通管,第四两通管连接有第四三通管,第三三通管与第四三通管连接之间设置有第三两通调节阀。紫铜组件配合调节阀组件实现通路灵活切换,满足两联供需求。
在上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中,枢纽泵站与换热水箱或热源之间设置有双温输配模块或三温输配模块,双温输配模块或三温输配模块与枢纽泵站之间设置有两通阀。当两联供系统用于大面积多层建筑时,由搭配双温输配模块或三温输配模块的多组枢纽泵站能更加稳定地满足多温区需求。
在上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中,枢纽泵站端口处安装有第一流量调节阀,配合上述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实现反馈调节,维持风盘组件以及地面调温组件内部水体温度以及流量稳定。
在上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中,第一两通管端口与换热组件进水口连通,第二两通管端口与换热组件出水口连通;第一三通管端口与地面调温组件出水口连通,四通管端口与地面调温组件进水口连通;第二三通管端口与风盘组件进水口连通,四通管端口与风盘组件出水口连通;或者,第三两通管端口和第四两通管与风盘组件或地面调温或辐射调温组件连通,第三三通管和第四三通管与双温输配模块或三温输配模块连通。通过调节阀组件的切换,可满足空调或辐射择一供暖或供冷,或者保持空调或辐射同步工作。
在上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中,枢纽泵站上安装有第一控制盒,第一控制盒配备有WIFI模块,第一控制盒连接有主控模块以及4G/5G传输模块。WIFI模块以及4G/5G传输模块可实现系统的远程控制,提高智能控制水平。
在上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中,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水箱,换热水箱与热泵空调之间设置有换热泵。换热组件实现冷热循环交换,其换热水箱可起到缓冲作用。
在上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中,风盘组件包括风盘内机,风盘内机与枢纽泵站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风盘内机配备有温控器。通过调整风盘内机内部水体流量、风机转速即可实现温度调节,配合温控器反馈调节。
在上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中,地面调温组件包括与枢纽泵站连接的分集水器,分集水器上设置有第二控制盒,分集水器与地暖盘管连通。分集水器将水体均匀分配至各个地暖盘管内,同时将各地暖盘管内热交换完成后的水体汇流导出。
在上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中,热泵空调以及换热组件安装在独立房间内,枢纽泵站以及地面调温组件安装在另一独立房间内,风盘组件与枢纽泵站并联安装。热泵空调等组件隔离安装,避免其传感器相互干扰影响温控效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枢纽泵站配备有传感器以及调节阀组件,对紫铜组件内部通路自动切换,满足冬夏自动供冷以及供暖需求;水泵、调节阀以及传感器等部件集成安装在枢纽泵站内,提高供暖供冷系统的施工效率;配备的WIFI模块以及4G/5G传输模块等无线通信模块可实现两联供系统的远程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热泵空调1、换热组件2、换热水箱21、换热泵22、双温输配模块23、三温输配模块24、枢纽泵站3、水泵31、温度传感器32、压力传感器33、两通球阀34、第一控制盒35、WIFI模块36、主控模块37、4G/5G传输模块38、风盘组件4、风盘内机41、第二流量调节阀42、温控器43、地面调温组件5、分集水器51、第二控制盒52、地暖盘管53、紫铜组件6、第一两通管61、第二两通管62、第一三通管63、第二三通管64、四通管65、第三两通管66、第四两通管67、第三三通管68、第四三通管69、调节阀组件7、第一两通调节阀71、第二两通调节阀72、第三两通调节阀73、第一流量调节阀7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包括安装在室外的热泵空调1,热泵空调1与换热组件2连接实现冷热交换。换热组件2通过枢纽泵站3与风盘组件4以及地面调温组件5连接,枢纽泵站3将换热组件2内部水体分配至风盘组件4以及地面调温组件5内。枢纽泵站3包括安装在其回水通路上的水泵31以及与水泵31连通的紫铜组件6,其中水泵31自带流量反馈。紫铜组件6之间配备有调节阀组件7控制紫铜组件6之间的通道通断并搭配防结垢执行器。紫铜组件6端口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2以及压力传感器33,当温度传感器32和压力传感器33感应温度以及压力变化时,控制调节阀组件7通断实现通路切换或者调整水泵31功率,通过调节进出水量实现管路压力以及制冷/制热功率调节。
如图4-7所示,紫铜组件6采用若干铜管接合而成,紫铜组件6包括第一两通管61以及第二两通管62,第一两通管61通过水泵31连接有第一三通管63,第二两通管62通过第二三通管64与四通管65连接,第一三通管63与四通管65连接且之间设置有第一两通调节阀71,第二三通管64与四通管65之间设置有第二两通调节阀72;或者,紫铜组件6包括第三两通管66以及第四两通管67,第三两通管66通过水泵31连接有第三三通管68,第四两通管67连接有第四三通管69,第三三通管68与第四三通管69连接之间设置有第三两通调节阀73。第一三通管63与水泵31以及第一三通管63构成主出水管路,第一三通管63与第二三通管64以及四通管65构成主进水管路。
如图2-3所示,温度传感器32以及压力传感器33设置在第一两通管61、第一三通管63、第二两通管62或者四通管65端口处。枢纽泵站3内安装有三个温度传感器32以及两个压力传感器33,压力传感器33分别安装在上述的主出水管路的出口处以及主进水管路的入处,温度传感器32设置在主出水管路的出口处以及主进水管路的入口处。除此之外,第一三通管63另一出口以及四通管65的另一进口处也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2。当夏季时温度传感器32感应主进水管路内部冷水时,及时控制调节阀组件7将地面调温组件5进水口封闭,避免冷水进入辐射管内部导致结露。枢纽泵站3与换热组件2之间设置有双温输配模块23或三温输配模块24,双温输配模块23或三温输配模块24与枢纽泵站3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74。水体由双温输配模块23或三温输配模块24分配至各个枢纽泵站3进行独立温控,之间的第一流量调节阀74防止不同泵站间水温相互影响,也起到混水调节作用。
进一步地,为了维持主出水管路内部流量稳定,枢纽泵站3端口设置有两通球阀34,保持经过地面调温组件5换热完成后的水体匀速流入枢纽泵站3内部。
更进一步地,第一两通管61端口与换热组件2进水口连通,供暖或者供冷完成后水体重新导入换热组件2内部进行冷热交换并循环流动,第二两通管62端口与换热组件2出水口连通;或者,第三两通管66端口和第四两通管67与风盘组件4或地面调温组件5连通,第三三通管68和第四三通管69与双温输配模块23或三温输配模块24连通。其中水泵31通过负压将风盘组件4或地面调温组件5内的水体抽出并传递至换热组件2,在换热组件2通过内部压力将换热完成后的水体重新加压传导至枢纽泵站3内并分配至风盘组件4或地面调温组件5内。
第一三通管63端口与地面调温组件5出水口连通,四通管65端口与地面调温组件5进水口连通;第二三通管64端口与风盘组件4进水口连通,四通管65端口与风盘组件4出水口连通。
除此之外,枢纽泵站3的外壳体上安装有第一控制盒35,同时枢纽泵站3内还安装有水平仪,各传感器与第一控制盒35连接。第一控制盒35配备有WIFI模块36,第一控制盒35连接有主控模块37以及4G/5G传输模块38。依靠WIFI模块36可实现第一控制盒35的远程控制,当内部自动水路自动切换失灵时,依靠远程控制调整调节阀组件7通断来实现水路切换。4G/5G传输模块38与相应的云端平台连接满足智能暖通需求。
同时,换热组件2包括可临时存储水体的换热水箱21,同时换热水箱21内部可设置独立的循环管路或者与热泵空调1直连,换热水箱21与热泵空调1之间设置有换热泵22为换热水箱21内部水路循环提供驱动力。换热泵22与水泵31配合实现双驱动循环。
可见地,风盘组件4包括通过循环管路以及三通阀管与枢纽泵站3连接的风盘内机41。风盘内机41与枢纽泵站3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42对风盘内机41内部流量进行调控,风盘内机41配备有温控器43实现制冷或者制热效果的反馈及调节。
从图1-3可以看到,地面调温组件5包括与枢纽泵站3连接的分集水器51,分集水器51将枢纽泵站3传导来的水体均匀分配至各个地暖盘管53,或者将地暖盘管53热交换完成后的水体集中导出。分集水器51上设置有第二控制盒52,第二控制盒52与第一控制盒35连接,与枢纽泵站3实现阀体同步通断。
优选地,热泵空调1以及换热组件2安装在独立房间内,枢纽泵站3以及地面调温组件5安装在另一独立房间内,枢纽泵站3内部的传感器相对地面调温组件5以及地面调温组件5独立,减少外部干扰。风盘组件4与枢纽泵站3并联安装,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风盘组件4数量。
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地暖系统在夏季使用且仅开启空调时,第一两通调节阀71保持开启,第二两通调节阀72保持关闭,冷水从第二两通管62进入并通过第二三通管64传导至风盘组件4内,制冷完成后的水体通过四通管65以及第一三通管63回流至第一两通管61并导出进入换热组件2。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地暖系统在冬季使用且仅使用辐射时,第一两通调节阀71保持关闭,第二两通调节阀72保持开启,热水从第二两通管62进入并通过第二三通管64和第二两通调节阀72传导至地面调温组件5内,制热完成后的水体通过第一三通管63回流至第一两通管61并导出进入换热组件2。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地暖系统采用两联供时,第一两通调节阀71和第二两通调节阀72保持关闭,热水从第二两通管62进入并通过第二三通管64传导至风盘组件4内,制热完成后的水体通过四通管65传导至地面调温组件5内为辐射管供热,之后水体通过第一三通管63回流至第一两通管61并导出进入换热组件2。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地暖系统中,冷水或热水从第三三通管68进入并通过水泵31和第三两通管66传导至风盘组件4或地面调温组件5或顶辐射内,热交换完成后的水体通过第四两通管67以及第四三通管69传导至双温输配模块23或三温输配模块24内,之间的第一流量调节阀74调整通量来调节供给末端的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依靠枢纽泵站3内部的调节阀组件7的通断,实现紫铜组件6的通路切换,配合温度传感器32以及压力传感器33实现自动控制,实现夏季风盘供冷或者地面调温,冬季风盘供暖或者地面调温或者顶辐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热泵空调1、换热组件2、换热水箱21、换热泵22、双温输配模块23、三温输配模块24、枢纽泵站3、水泵31、温度传感器32、压力传感器33、两通球阀34、第一控制盒35、WIFI模块36、主控模块37、4G/5G传输模块38、风盘组件4、风盘内机41、第二流量调节阀42、温控器43、地面调温组件5、分集水器51、第二控制盒52、地暖盘管53、紫铜组件6、第一两通管61、第二两通管62、第一三通管63、第二三通管64、四通管65、第三两通管66、第四两通管67、第三三通管68、第四三通管69、调节阀组件7、第一两通调节阀71、第二两通调节阀72、第三两通调节阀73、第一流量调节阀7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包括热泵空调(1),所述的热泵空调(1)与换热组件(2)连接,所述的换热组件(2)通过枢纽泵站(3)与风盘组件(4)以及地面调温组件(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纽泵站(3)包括水泵(31)以及与水泵(31)连通的紫铜组件(6),所述的紫铜组件(6)之间配备有调节阀组件(7),所述的紫铜组件(6)端口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2)以及压力传感器(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铜组件(6)包括第一两通管(61)以及第二两通管(62),所述的第一两通管(61)通过水泵(31)连接有第一三通管(63),所述的第二两通管(62)通过第二三通管(64)与四通管(65)连接,所述的第一三通管(63)与四通管(65)连接且之间设置有第一两通调节阀(71),所述的第二三通管(64)与四通管(65)之间设置有第二两通调节阀(72);或者,所述的紫铜组件(6)包括第三两通管(66)以及第四两通管(67),所述的第三两通管(66)通过水泵(31)连接有第三三通管(68),所述的第四两通管(67)连接有第四三通管(69),所述的第三三通管(68)与第四三通管(69)连接之间设置有第三两通调节阀(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纽泵站(3)与换热组件(2)之间设置有双温输配模块(23)或三温输配模块(24),所述的双温输配模块(23)或三温输配模块(24)与枢纽泵站(3)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7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纽泵站(3)端口处安装有两通球阀(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两通管(61)端口与换热组件(2)进水口连通,所述的第二两通管(62)端口与换热组件(2)出水口连通;所述的第一三通管(63)端口与地面调温组件(5)出水口连通,所述的四通管(65)端口与地面调温组件(5)进水口连通;所述的第二三通管(64)端口与风盘组件(4)进水口连通,所述的四通管(65)端口与风盘组件(4)出水口连通;或者,所述的第三两通管(66)端口和第四两通管(67)与风盘组件(4)或地面调温组件(5)连通,所述的第三三通管(68)和第四三通管(69)与双温输配模块(23)或三温输配模块(2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纽泵站(3)上安装有第一控制盒(35),所述的第一控制盒(35)配备有WIFI模块(36),所述的第一控制盒(35)连接有主控模块(37)以及4G/5G传输模块(3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组件(2)包括换热水箱(21),所述的换热水箱(21)与热泵空调(1)之间设置有换热泵(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盘组件(4)包括风盘内机(41),所述的风盘内机(41)与枢纽泵站(3)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42),所述的风盘内机(41)配备有温控器(4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面调温组件(5)包括与枢纽泵站(3)连接的分集水器(51),所述的分集水器(51)上设置有第二控制盒(52),所述的分集水器(51)与地暖盘管(53)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空调(1)以及换热组件(2)安装在独立房间内,所述的枢纽泵站(3)以及地面调温组件(5)安装在另一独立房间内,所述的风盘组件(4)与枢纽泵站(3)并联安装。
CN202223037617.XU 2022-11-14 2022-11-14 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 Active CN218895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7617.XU CN218895479U (zh) 2022-11-14 2022-11-14 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7617.XU CN218895479U (zh) 2022-11-14 2022-11-14 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5479U true CN218895479U (zh) 2023-04-21

Family

ID=86003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7617.XU Active CN218895479U (zh) 2022-11-14 2022-11-14 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5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3039B (zh) 一种复合式温控幕墙的控温方法
CN102734857B (zh) 一种供暖系统
US20080271881A1 (en) Automatic Switching Two Pipe Hydronic System
CN109373610B (zh) 一种太阳能及地下水联合供能的供热及供冷系统
CN201436492U (zh) 户式新风机空调系统
CN101806514B (zh) 建筑复合太阳能光伏热水供冷和采暖系统
CN110608495A (zh) 一种多调节方式集成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483502B (zh) 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耦合热水、采暖和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28525A (zh) 一种智慧型综合能源站
CN204757138U (zh) 一种室内机
CN218895479U (zh) 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
CN201866872U (zh) 一种户式辐射平面空调流量分配调节系统
CN206929902U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三联供系统
CN109945300B (zh) 一种复合式空调系统及室外机除霜控制方法
CN210861785U (zh) 一种家庭能源智能时空输配系统
CN210267500U (zh) 一种复合式空调系统
KR102009297B1 (ko) 인공지능형 히트펌프 보일러 시스템
CN110553419A (zh) 一种家庭能源智能时空输配系统
CN111678193A (zh) 用于生活建筑的综合节能型控温供水系统
CN220524224U (zh) 具有间歇换热功能的空调系统
CN217844095U (zh) 一种分布式室内气候调控系统
CN114763946B (zh) 一种空调热水系统
CN103876518A (zh) 温控床的温度调节系统
CN219411387U (zh) 一种可供冷供热的装配式低能耗围护结构及围护系统
CN220379823U (zh) 混合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