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0674U - 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0674U
CN218870674U CN202222826327.7U CN202222826327U CN218870674U CN 218870674 U CN218870674 U CN 218870674U CN 202222826327 U CN202222826327 U CN 202222826327U CN 218870674 U CN218870674 U CN 218870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patient
wheelchair body
armrest
wheelch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63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聪
朱家琪
冯雅丽
殷樱
蒋金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8263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0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0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0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康复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包括轮椅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轮椅本体上的上肢固定架,所述上肢固定架包括连接部与支承部,所述轮椅本体包括设置在两侧的扶手,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扶手上,所述支承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扶手的一侧,所述支承部用于对病人的上肢进行固定,本申请能够使病人自主独立进行轮椅训练,医护人员也不用因为担心病人在训练过程中从轮椅本体上滑落而不得不时刻关注着病人的训练过程,整体结构简单实用,且工作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康复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
背景技术
高位截瘫一般是指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横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高位截瘫病人通常需要通过上肢的肌力训练和轮椅训练,强化上肢力量和核心力量,然后利用辅具进行正常生活活动。其中,在进行轮椅训练的初期,由于病人的核心力量较弱,导致病人在轮椅上无法维持坐位平衡,为了防止出现病人向前倾倒或者从轮椅上滑落的情况,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时刻关注着病人,以及时将病人扶正。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技术缺陷:现有的轮椅结构不能满足高位截瘫病人自主独立进行轮椅训练的需求,对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一定程度上改善高位截瘫病人无法自主独立进行轮椅训练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包括轮椅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轮椅本体上的上肢固定架,所述上肢固定架包括连接部与支承部,所述轮椅本体包括设置在两侧的扶手,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扶手上,所述支承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扶手的一侧,所述支承部用于对病人的上肢进行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让病人坐到轮椅本体上,然后帮助病人将其上肢放置在轮椅本体两侧的扶手上,且通过支承部对病人的手腕进行限位,从而对病人的上肢进行固定使病人保持正常的坐位状态,同时病人倚靠在轮椅本体上,尝试利用后背的力量把自己拉起来,如此使病人自主独立进行轮椅训练,医护人员也不用因为担心病人在训练过程中从轮椅本体上滑落而不得不时刻关注着病人的训练过程,整体结构简单实用,且工作可靠性高。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为一圆杆,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扶手的外侧,所述支承部呈U字型,所述支承部的非开口端固定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扶手的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部设置为一圆杆、将支承部设置为U字型,整体结构简单实用,使用时,使病人的手腕卡在支承部的开口上,可以很好地防止病人的手腕从支承部上脱落的情况发生,有利于保证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上肢固定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扶手上。
考虑到不同病人的上肢的健康状况以及不同病人的臂长通常是不一样的,将上肢固定架可移动设置于扶手上,能够使病人的上肢处于自然放置状态时其腕部可以刚好卡在上肢固定架上,有利于保证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的适用性。
可选的,所述支承部的开口端可伸缩。
可选的,所述轮椅本体包括设置在后侧的靠背,所述靠背上设置有压力性感应气囊。
可选的,所述压力性感应气囊通过魔术贴设置于所述靠背上。
可选的,所述轮椅本体上还设置有护带。
可选的,所述护带的松紧度可调节。
可选的,所述支承部上设置有缓冲层。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为一圆杆,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扶手的外侧,所述支承部呈U字型,所述支承部的非开口端固定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扶手的一侧,所述支承部的开口端可收缩,所述支承部上设置有缓冲层,所述轮椅本体上还设置有护带,所述护带的长度可调节,所述轮椅本体还包括靠背,所述靠背上通过魔术贴设置有压力性感应气囊。
由上可知,本申请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使用时,先让病人坐到轮椅本体上,然后帮助病人将其上肢放置在轮椅本体两侧的扶手上,且通过支承部对病人的手腕进行限位,从而对病人的上肢进行固定使病人保持正常的坐位状态,同时病人倚靠在轮椅本体上,尝试利用后背的力量把自己拉起来,如此使病人自主独立进行轮椅训练,医护人员也不用因为担心病人在训练过程中从轮椅本体上滑落而不得不时刻关注着病人的训练过程。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肢固定架的示意性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轮椅本体;110、扶手;120、靠背;200、上肢固定架;210、连接部;220、支承部;3、护带;4、压力性感应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参照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该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包括轮椅本体100以及设置在轮椅本体100上的上肢固定架200,具体而言,轮椅本体100包括设置在两侧的扶手110以及设置在后侧的靠背120,两侧的扶手110上对称设置有上肢固定架200,上肢固定架200包括连接部210与支承部220,上肢固定架200通过连接部210安装在对应侧的扶手110上,支承部220固定于连接部210远离扶手110的一侧,支承部220用于对病人的上肢进行固定并且为病人的上肢提供着力点。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上肢固定架200的连接部210为一圆杆,连接部210水平且垂直于扶手110设置在扶手110的外侧,支承部220呈U字型,支承部220的非开口端固定在连接部210远离扶手110的一侧,且支承部220的延伸方向与连接部210的延伸方向相平行。使用时,先让病人坐到轮椅本体100上,然后帮助病人将其上肢放置在轮椅本体100两侧的扶手110上,且使病人的手腕卡在对应侧的上肢固定架200上使病人保持正常的坐位状态,同时,病人倚靠在轮椅本体100的靠背120,尝试利用后背的力量把自己拉起来,如此进行轮椅训练。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不同病人的上肢的健康状况以及不同病人的臂长通常是不一样的,为了使病人的上肢处于自然放置状态时其腕部可以刚好卡在上肢固定架200上,将上肢固定架200可移动设置在轮椅本体100的扶手110上,即上肢固定架200在轮椅本体100的扶手110上的位置可调,具体而言,可以将支承部220的一端设置为带有螺纹的结构,在扶手110上的对应位置设置多个适配的螺口,多个适配的螺口沿扶手1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从而在螺纹与螺口的配合作用下将支承部220安装至扶手110上的合适位置。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病人的手腕卡在上肢固定架200上借力时上肢固定架200容易将患者的手腕磕伤,因此可在上肢固定架200的支承部220的开口端套设海绵垫或者布垫等以在病人的手腕与上肢固定架200之间形成缓冲层,减少上肢固定架200将病人的手腕磕伤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上肢固定架200设置为可收缩的,即,将上肢固定架200的支承部220的开口端设置为可沿其自身的延伸方向伸缩的结构,例如,可以参考常见的伸缩杆的结构进行设置,从而,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调节上肢固定架200的长度,一方面能够使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可以适用于更多的病人,同时,当不需要使用上肢固定架200时,也可最大程度地将其收起,减少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所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在轮椅本体100上设置有护带3,护带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轮椅本体100的两侧,使用时,护带3圈在高位截瘫病人腰部的位置,用于防止稳定性较差的患者在训练过程中过度前倾甚至从轮椅本体100上滑落的情况发生,以达到维持高位截瘫病人坐位的相对稳定性,保证高位截瘫病人在轮椅训练中的安全的目的。其中,为了使护带3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得到病人,可将护带3设置为松紧度可调节的,例如可以参考汽车安全带的可伸缩结构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在轮椅本体100上还设置有压力性感应气囊4,压力性感应气囊4设置在轮椅本体100的靠背120上,压力性感应气囊4可通过魔术贴粘接在轮椅本体100的靠背120上,使用时可以根据高位截瘫病人的具体情况对压力性感应气囊4的设置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当高位截瘫病人坐在轮椅本体100上时,高位截瘫病人的后背刚好抵靠在压力性感应气囊4的中心位置,压力性感应气囊4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性感应气囊4可以随着高位截瘫病人背部对压力性感应气囊4的压力的大小自动充放气以调节压力性感应气囊4的体积的大小,从而通过压力性感应气囊4使高位截瘫病人保持背部挺直的坐位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的实施原理为:医护人员辅助病人坐到轮椅本体100上,将病人上肢放置在轮椅本体100的两侧,且使病人的手腕卡在对应侧的上肢固定架200上,系好护带3,打开压力性感应气囊4的开关,如果此时,病人上肢功能较弱,则其后背对压力性感应气囊4的压力较大,从而压力性感应气囊4处于充气状态至使病人的后背保持挺直,然后病人可以尝试借力于上肢固定架200让后背施力将自己拉起,如此,使病人自主独立进行轮椅训练,医护人员也不用因为担心病人在训练过程中从轮椅本体100上滑落而不得不时刻关注着病人的训练过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创造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包括轮椅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轮椅本体上的上肢固定架,所述上肢固定架包括连接部与支承部,所述轮椅本体包括设置在两侧的扶手,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扶手上,所述支承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扶手的一侧,所述支承部用于对病人的上肢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一圆杆,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扶手的外侧,所述支承部呈U字型,所述支承部的非开口端固定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扶手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固定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扶手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的开口端可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本体包括设置在后侧的靠背,所述靠背上设置有压力性感应气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性感应气囊通过魔术贴设置于所述靠背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本体上还设置有护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带的松紧度可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上设置有缓冲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一圆杆,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扶手的外侧,所述支承部呈U字型,所述支承部的非开口端固定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扶手的一侧,所述支承部的开口端可收缩,所述支承部上设置有缓冲层,所述轮椅本体上还设置有护带,所述护带的长度可调节,所述轮椅本体还包括靠背,所述靠背上通过魔术贴设置有压力性感应气囊。
CN202222826327.7U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 Active CN218870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6327.7U CN218870674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6327.7U CN218870674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0674U true CN218870674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77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6327.7U Active CN218870674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0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70674U (zh) 一种高位截瘫坐位辅助器
CN211188094U (zh) 一种腰椎颈椎牵引一体设备
CN211157058U (zh) 颈椎前路手术充气式体位垫
CN111821035A (zh) 一种儿科抽血用辅助固定装置
CN212788979U (zh) 一种可调式腰垫
CN212995833U (zh) 一种可调节式头颈部制动枕
CN213821936U (zh) 一种带有可充气气囊的腰部固定带
CN219896047U (zh) 一种充气气囊后交叉韧带保护支具
CN217041242U (zh) 一种呼吸频率训练辅助装置
CN218552533U (zh) 一种医用托手装置
CN217448174U (zh) 一种可调节的颈椎固定装置
CN219090015U (zh) 一种可塑性支气管镜检查用枕
CN216417696U (zh) 一种新型康复站立架辅助带
CN213788046U (zh) 一种用于颅骨牵引的牵引垫
CN213851795U (zh) 一种侧卧位手术用腿部支撑保护装置
CN215019923U (zh) 一种腿部护理用牵引保护具
CN212187077U (zh) 一种侧卧位可充气式一体垫
CN220632409U (zh) 一种护理翻身垫
CN210644281U (zh) 多功能便携式颈椎外固定器具
CN217987226U (zh) 一种纠正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头部位置的枕头
CN218390620U (zh) 一种能调整高度的枕头
CN213250492U (zh) 一种抢救转运多用担架
CN212369130U (zh) 医用肢体固定板
CN212466423U (zh) 一种人体下肢体位垫
CN215019895U (zh) 一种气垫式颈椎牵引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