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6870U - 勘探用地质锤 - Google Patents

勘探用地质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56870U
CN218856870U CN202223543102.7U CN202223543102U CN218856870U CN 218856870 U CN218856870 U CN 218856870U CN 202223543102 U CN202223543102 U CN 202223543102U CN 218856870 U CN218856870 U CN 218856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er
tup
exploration
geological
w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31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繁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5431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56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56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56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勘探用地质锤,涉及地质勘探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两种样式的地质锤不利于勘探人员携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锤头和锤柄,所述锤头其中的一端设置为方形,另一端设置为鹤嘴形,所述锤头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楔形头,所述楔形头背离所述锤柄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锤头设置呈鹤嘴形的一端相适配。

Description

勘探用地质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探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勘探用地质锤。
背景技术
勘探是用地质方法及钻探、坑探、物探、化探等手段,查明地质及矿产情况。如矿床勘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勘探等。
地质锤是地质工作的基本工具之一,采用优质钢材制成,地质锤按照样式分成两种,其中一种用于火成岩地区的地质锤,为一端设置呈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另一端设置呈尖形或者楔形,另一种用于沉积岩发育地区的地质锤,为一端设置呈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另一端设置呈鹤嘴形。
目前,勘探人员在使用地质锤进行勘探工作时,通常都是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而选用不同样式的地质锤,而为了满足在地质环境发生变化的地区进行勘探,通常都需要勘探人员随身携带两种地质锤,以满足在地质环境发生变化时,也能继续进行勘探工作,但是,勘探人员在进行勘探时,需要用到很多的勘探工具,所以勘探人员随身需要携带很多勘探工具,那么携带两种样式的地质锤,也无疑会给勘探工作人员增添负担,不利于勘探人员的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即两种样式的地质锤不利于勘探人员携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勘探用地质锤,其包括有锤头和锤柄,所述锤头其中的一端设置为方形,另一端设置为鹤嘴形,所述锤头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楔形头,所述楔形头背离所述锤柄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锤头设置呈鹤嘴形的一端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楔形头转动至与锤柄相垂直的状态时,锤头设置呈鹤嘴形的一端将会全部位于容纳槽内,此时,可以利用楔形头进行勘探工作,当将楔形头转动至与锥柄相平行的状态时,锤头设置呈鹤嘴形的一端将由容纳槽内露出,此时,可以利用锤头的鹤嘴形端进行探勘工作,实现一把地质锤能够变换成两种不同样式进行工作,使勘探人员只需要携带一把地质锤,即可同时满足对火成岩地区和沉积岩发育地区的勘探工作,减轻了勘探人员的携带负担,更加利于勘探人员的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楔形头与所述锤头相连接的位置同时穿设有一根螺栓,所述螺栓的螺帽卡接在所述楔形头上,所述螺栓的另一端连接有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与螺母的配合,能够将楔形头与锤头夹紧,使楔形头与锤头相对固定,进而使地质锤在两种使用样式的情况下,楔形头与锤头都不会互相产生运动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锤柄内开设为贯通的方孔,所述方孔内同轴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靠近所述锤头的一端与所述锤头转动连接,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有与方孔相适配的方形配重块,以用于驱动所述方形配重块沿丝杠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杠,能够使方形配重块沿丝杠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已达到调节方形配重块位置的目的,进而调节出具有不同手感和重量的地质锤,满足不同勘探人员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锤柄背离所述锤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帽,所述丝杠靠近所述调节帽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帽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帽能够带动丝杠进行转动,进而丝杠的转动会带动方形配重块移动,从而达到调节地质锤手感和重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锤头上转动连接上楔形头,能够使地质锤调整出两种不同的样式进行工作,进而使勘探人员只需要携带一把地质锤,既可以同时满足对火成岩和沉积岩发育地区的勘探工作,减轻了勘探人员的携带负担,更利于勘探人员的携带。
2、通过在锤柄内设置丝杠,能够使方形配重块在锤柄内的位置得到调节,进而调节出具有不同手感和重量的地质处,满足不同勘探人员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楔形头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楔形头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锤头;2、锤柄;21、调节帽;22、方孔;221、丝杠;2211、方向配重块;3、楔形头;31、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勘探用地质锤,包括有锤头1和锤柄2,锤柄2的一端焊接在锤头1的中部,锤头1其中的一端设置为方形,锤头1的另一端设置呈鹤嘴形,并且设置呈鹤嘴形一端的宽度小于设置呈方形一端的宽度,在锤头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楔形头3,楔形头3背离锤柄2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容纳槽31,容纳槽31与锤头1设置呈鹤嘴形的一端相适配,使得锤头1设置呈鹤嘴型的一端能够收纳进容纳槽31内。
楔形头3的宽度与锤头1设置呈方形的一端宽度相同,并且在容纳槽31的一端与锤头1进行转动连接,锤头1的中部穿设有一根螺栓,螺栓的两端也分别贯穿楔形头3设置,螺栓的螺帽设置在楔形头3的外侧,并且卡接在楔形头3上,螺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选用盖型螺母,以方便拧动,通过拧紧螺母,能够将楔形头3与锤头1被夹紧固定,使楔形头3与锤头1的位置保持固定,并且在拧松螺母时,能够使楔形头3与锤头1相对转动。
楔形头3与锤头1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呈半圆形,以避楔形头3转动时与锤头1产生干涉。
当将楔形头3转动至与锤柄2相垂直时,锤头1设置呈鹤嘴形的一端将会全部被收纳进容纳槽31内,此时,可以利用楔形头3进行勘探工作。当将楔形头3转动至与锤柄2相平行时,锤头1设置呈鹤嘴形的一端将由容纳槽31内露出,此时,可以利用锤头1鹤嘴形的一端进行勘探工作,实现一把地质锤能够变换成两种不同样式进行工作,使勘探人员只需要携带一把地质锤,即可同时满足对火成岩地区和沉积岩发育地区的勘探工作,减轻了勘探人员的携带负担,更加利于勘探人员的携带。
锤柄2的内部开设为贯穿的方孔22,方孔22内设置有丝杠221,丝杠221与锤柄2同轴设置,丝杠221靠近锤头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锤头1上,丝杠221的另一端焊接有调节帽21,调节帽21转动连接在锤柄2背离锤头1的一端,在方孔22背离锤头1的一端开设有圆形的卡槽,调节帽21通过卡块卡接在卡槽内,以用于限制调节帽21沿锤柄2方向的移动。
方孔22内还设置有与方孔22相适配的方形配重块,方形配重块螺纹连接在丝杠221上,转动丝杠221能够驱动方形配重块沿丝杠221方向移动,进而调节方形配重块在方孔22内的位置。
转动调节帽21能够带动丝杠221转动,丝杠221的转动能够带动方向配重块2211沿丝杠221方向进行移动,进而使方形配重块在方孔22内的位置得到调整,而方形配重块在方孔22内的位置不同,地质锤的手感和重量也就不同,以此实现调整出具有不同手感和重量的地质锤,以满足不同勘探人员的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锤头1上转动连接上楔形头3,能够使地质锤调整出两种不同的样式进行工作,进而使勘探人员只需要携带一把地质锤,既可以同时满足对火成岩和沉积岩发育地区的勘探工作,减轻了勘探人员的携带负担,更利于勘探人员的携带。通过在锤柄2内设置丝杠221,能够使方形配重块在锤柄2内的位置得到调节,进而调节出具有不同手感和重量的地质处,满足不同勘探人员的使用需求。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勘探用地质锤,包括有锤头(1)和锤柄(2),所述锤头(1)其中的一端设置为方形,另一端设置为鹤嘴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楔形头(3),所述楔形头(3)背离所述锤柄(2)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容纳槽(31),所述容纳槽(31)与所述锤头(1)设置呈鹤嘴形的一端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勘探用地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头(3)与所述锤头(1)相连接的位置同时穿设有一根螺栓,所述螺栓的螺帽卡接在所述楔形头(3)上,所述螺栓的另一端连接有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勘探用地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柄(2)内开设为贯通的方孔(22),所述方孔(22)内同轴设置有丝杠(221),所述丝杠(221)靠近所述锤头(1)的一端与所述锤头(1)转动连接,所述丝杠(221)上螺纹连接有与方孔(22)相适配的方形配重块,以用于驱动所述方形配重块沿丝杠(221)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勘探用地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柄(2)背离所述锤头(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帽(21),所述丝杠(221)靠近所述调节帽(21)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帽(21)固定连接。
CN202223543102.7U 2022-12-29 2022-12-29 勘探用地质锤 Active CN218856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3102.7U CN218856870U (zh) 2022-12-29 2022-12-29 勘探用地质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3102.7U CN218856870U (zh) 2022-12-29 2022-12-29 勘探用地质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56870U true CN218856870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74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3102.7U Active CN218856870U (zh) 2022-12-29 2022-12-29 勘探用地质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56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56870U (zh) 勘探用地质锤
CN211855946U (zh) 一种水下地质水文探测潜水装置
CN213980782U (zh) 一种多功能地质勘察钻探装置
CN215748996U (zh) 一种地质勘查用的地质锤
CN211144368U (zh) 一种地质检测钻孔设备
CN211235057U (zh) 一种地质工程勘察定位机构
CN210550951U (zh) 一种地质勘探用锤
CN210198752U (zh) 一种地质勘查取样器
CN208034601U (zh) 一种多功能地质勘探锤
CN211193747U (zh) 一种多功能地质勘探锤
CN214836147U (zh) 一种地质矿产勘查钻探用的安全防护装置
CN208040299U (zh) 一种地质勘探用岩层钻孔定位装置
CN215148791U (zh) 一种地质勘查用的多功能地质锤
CN213054655U (zh) 一种便携式地质锤
CN213319936U (zh) 一种地质勘查用的地质锤
CN218908190U (zh) 一种用于矿山勘测的地质箱
CN206144552U (zh) 一种通讯短节装置
CN213540377U (zh) 一种山区地质勘探装置
CN219434095U (zh) 一种改进型的裂缝勘测设备
CN210564367U (zh) 一种物探防脱落钻头
CN213144365U (zh) 一种地质勘探用易于检修维护的钻机
CN213364298U (zh) 一种地质取样用便于携带的地质锤
CN218509423U (zh) 一种支腿式高压旋转钻
CN214424438U (zh) 一种耐磨性双头组合式煤钻杆
CN210210326U (zh) 一种石油钻井维修检测用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