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2493U - 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52493U
CN218852493U CN202222378910.6U CN202222378910U CN218852493U CN 218852493 U CN218852493 U CN 218852493U CN 202222378910 U CN202222378910 U CN 202222378910U CN 218852493 U CN218852493 U CN 218852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ooking chamber
air fryer
grip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789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I·海特布林克
G·萨莫尼格
J·霍尔兹鲍尔
F·J·M·斯塔曼斯
F·H·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songni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Philips Home Appliance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ilips Home Appliance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hilips Home Appliance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789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52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52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52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外烹饪腔室、内烹饪腔室和把手。外烹饪腔室第一壁界定,且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能够处于被容纳在锅体内的闭合位置或者被从锅体中抽出的打开位置。内烹饪腔室位于外烹饪腔室内并且由第二壁界定,内烹饪腔室包括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中心线。把手包括:握持部,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一壁的外侧,以及连接部,与握持部连接,其中在中心线的朝向打开位置的外侧,连接部被固定地连接至第二壁。根据本公开的空气炸锅能够保证把手和被加热部件之间的足够安全距离,且保证空气炸锅的外形足够紧凑。

Description

空气炸锅
5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常见的厨房用具。例如,空气炸锅可以采用被设计为 0安装在厨房工作表面上的便携式烤箱的形式。
传统的空气炸锅往往包括位于外烹饪腔室内的内烹饪腔室。传统的空气炸锅通常采用抽屉的形式,该抽屉安装有一个竖直把手,该竖直被安装到构成内烹饪腔室的篮子上。用户通过抽拉该竖直把手,能够将内烹饪腔室和外烹饪腔室一起从空气炸锅的锅体中抽出。
5在烹饪较重的食物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力气较小的用户而言,很难通过单个竖直把手将篮子中的食物导出,并且在用力倒出食物的时候,存在烫到手或手臂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为了克服传统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空气炸锅,该空气炸锅的把手与被加热部件能够隔开较大的安全距离,从而能够防止烫伤。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气炸锅,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外烹饪腔室、内烹饪腔室和把手。外烹饪腔室由第一壁界定,且被配 5置为能够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能够处于被容纳在锅体内的闭合位置或者被从锅体中抽出的打开位置。内烹饪腔室位于外烹饪腔室内并且由第二壁界定,内烹饪腔室包括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中心线。把手,包括:握持部,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一壁的外侧,以及连接部,与握持部连接,其中在中心线的朝向打开位置的外侧,连接部被固定地连接至第二壁。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把手的握持部设置在外烹饪腔室的第二方向上的外部,能够使得握持部不被加热。进一步,通过在第二壁(即内壁)的第一方向上的外侧、将连接部连接至第二壁,也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将把手设置在外侧。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者的外侧处,存在足够的空间来设置该把手,因此保证了把手的握持部与空气炸锅的被加热部件之间的安全距离足够大,因此能够防止用户的手无意间接触到被加热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可以包括:第一周向壁,包围第二壁;和第一板形壁,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周向壁的外侧,其中连接部被接合至第一板形壁。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部接合至第一壁(即外壁)的板形壁,能够使得在移动把手时,也能够带动第一壁(即,外烹饪腔室)移动,从而该把手也能够用作将外烹饪腔室从锅体中抽出的把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可以被卡入设置在第一板形壁上的凹槽中,或者连接部可以通过可释放的锁定机构被接合至第一板形壁。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简单地将连接部卡入到板形壁中的凹槽中,就可以实现连接部与板形壁的连接,因此通过简单提起把手就可以使得第一壁与第二壁分离,该情况适用于外烹饪腔室与滑轨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在另一种情况下,连接部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板形壁,从而需要通过释放机构使得连接部与板形壁分离,因此该情况适用于不存在滑轨且需要外烹饪腔室与内烹饪腔室紧密连接从而一起滑动的情况。通过适当地设计连接部与板形壁的接合方式,能够适用于空气炸锅的多种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可以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且包括连接至第二壁的第一端部和远离第二壁的第二端部。握持部可以包括:第一延伸部,从连接部的第二端部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和第二延伸部,从第一延伸部的外端部在第一方向上朝向中心线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部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从而能够延伸到第一壁的第一方向上的外侧,并且握持部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到第一壁的外侧,从而把手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者上都远离被加热部件。通过此种设计,能够保证握持部足够远离被加热部件,并且用户可以单手握持该把手以解放另外一只手。此外,该把手最小程度地阻挡被加热空气的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可以在第一壁的外部在朝向中心线的方向上倾斜地向上延伸,以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限定的平面成一定角度。
在该实施例中,除了连接部在第一方向的外侧连接至第二壁(即内壁)以及握持部在第二方向上位于外壁的外侧之外,也就是说该把手除了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两者上都处于外侧之外,该把手的握持部还倾斜向上地延伸,从而握持部与被加热部件之间的安全距离除了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分量之外,还存在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三分量,因此进一步加大了安全距离。此外,该把手朝向锅体延伸,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使得把手容易被握持,并且还保证了把手占据较小的空间,使得空气炸锅的整体尺寸不会变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能够在竖直折叠位置和水平展开位置之间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握持部能够在竖直折叠位置和水平展开位置之间移动,从而保证了在竖直折叠位置(也就是烹饪状态和收纳状态)下,把手占据较小的空间,然而在水平展开位置中,把手的握持部被水平延伸至较远的地方,因此把手的握持部与被加热部件之间的距离足够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炸锅还可以包括位于锅体上的保持部件,以在外烹饪腔室位于闭合位置时,保持处于竖直折叠位置中的握持部。
通过在锅体上设置该保持部件,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来保持处于竖直折叠位置中的握持部。例如,能够设置偏置部件来将握持部偏置到水平展开位置,通过该保持部件能够克服该偏置力。在该保持部件释放该握持部时,握持部能够在偏置力的作用下自动地转换到水平展开位置,从而使用简单的偏置部件就可以实现握持部的折叠和展开,从而避免使用复杂的驱动机构,节省成本和使用较少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可以包括:支撑部,连接第二壁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枢转部,垂直于支撑部而在朝向中心线的方向上延伸,其中握持部被可旋转地连接至枢转部。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部可以直接地连接至第二壁,也可以借助于其他部件而间接地联接至第二壁,且握持部被可旋转地连接至枢转部
通过设置该支撑部,能够保证握持部与第二壁之间的距离足够远。通过使得握持部可旋转地连接至枢转部,可以保证握持部能够在竖直折叠位置和水平展开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还可以包括旋转止挡部,旋转止挡部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限定的平面延伸,以限制握持部处于水平展开位置时与第二壁之间形成的夹角。
通过设置该旋转止挡部,能够防止握持部过度旋转,例如过度旋转180°,从而在展开位置保证握持部与被加热部件之间的水平方向上的距离足够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烹饪腔室可以具有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隔开的第二开口,空气炸锅还可以包括:通道,由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的空间限定,并且提供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的流体连接;加热器,用于加热内烹饪腔室;以及风扇,用于使得加热的流体通过通道和内烹饪腔室中的空间而在第一开口和第一开口之间循环流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如上所述的把手,内烹饪腔室和外烹饪腔室之间的用于使得热空气流通的通道不会被阻挡,也就是说热空气的流通不会被影响,从而更好地保证了加热效果。
应当理解,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立体图,其中外烹饪腔室和内烹饪腔室组装在一起。
图2示出了根据图1所示的空气炸锅的内烹饪腔室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1所示的空气炸锅的外烹饪腔室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组装在一起的外烹饪腔室和内烹饪腔室的侧视图。
图5A示出了根据图1所示的空气炸锅的另一示例性内烹饪腔室的立体图。
图5B根据图1所示的空气炸锅的组装在一起的另一示例性外烹饪腔室和内烹饪腔室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立体图,其中外烹饪腔室和内烹饪腔室组装在一起。
图7示出了根据图6所示的空气炸锅的内烹饪腔室的立体图。
图8示出了根据图6所示的空气炸锅的外烹饪腔室的立体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内烹饪腔室的立体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内烹饪腔室的立体图。
图11A示出了采用根据图9或图10所示的内烹饪腔室的空气炸锅的主视示意图和侧视示意图,其中内烹饪腔室上的把手处于竖直折叠状态。
图11B示出了采用根据图9或图10所示的内烹饪腔室的空气炸锅的主视示意图和侧视示意图,其中内烹饪腔室上的把手处于水平展开状态。
图12示出了根据图9或图10所示的内烹饪腔室与相应的外烹饪腔室组装在一起的示意图,其中外烹饪腔室也包括可折叠的把手。
图13示出了示出了空气炸锅内空气流通路径的主视示意图和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各种实施例,其中贯穿全文,相似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似的元素。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促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在一些或所有情况下可能很清楚的是,可以在不采用以下描述的具体设计细节的情况下实践以下描述的任何实施例。在其他实例中,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框图形式示出以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简化概述,以便提供对实施例的基本理解。该概述不是所有预期实施例的详尽概述,并非旨在标识所有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元素,也不旨在界定任何或所有实施例的范围。
在本描述的框架中对“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的引用旨在指示关于实施例描述的特定配置、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可以在本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点中存在的诸如“在实施例中”或“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短语不一定指代同一个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特定的构造、结构或特性。
除非另有指示,否则当提及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元件时,这表示在没有导体之外的任何中间元件的情况下的直接连接;并且当提及耦合在一起的两个元件时,这表示这两个元件可以连接或者它们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耦合。
在以下公开中,除非另有指示,否则当提及绝对位置修饰词(诸如术语“前”、“后”、“顶部”、“底部”、“左”、“右”等) 或相对位置修饰词(诸如,术语“上方”、“下方”、“更高”、“更低”等)时,或者当提及定向的修饰词(诸如,“水平”、“竖直”等)时,指的是图中所示的定向。除非另有指定,否则表述“约”、“近似”、“基本”和“大约”表示在10%以内,优选在5%以内。
首先参照图1至图5B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空气炸锅的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立体图,其中外烹饪腔室和内烹饪腔室组装在一起。图2示出了根据图 1所示的空气炸锅的内烹饪腔室的立体图。图3示出了根据图1所示的空气炸锅的外烹饪腔室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组装在一起的外烹饪腔室和内烹饪腔室的侧视图。图5A示出了根据图1所示的空气炸锅的另一示例性内烹饪腔室的立体图。图5B根据图1所示的空气炸锅的组装在一起的另一示例性外烹饪腔室和内烹饪腔室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空气炸锅包括锅体10、外烹饪腔室11、内烹饪腔室 12以及把手13。
如图1、图3、图4和图5B所示,外烹饪腔室11由第一壁111 界定,且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方向X上前后移动,也就是说能够在锅体10内的闭合位置和被从锅体10中抽出的打开位置之间前后移动。
如图1、图2、图4和图5A所示,内烹饪腔室12位于外烹饪腔室11内,并且由第二壁121界定。内烹饪腔室12和外烹饪腔室11 构成抽屉结构,两者能够同步地移动。
如图1、图4和图5B所示,第一壁111包围第二壁121,且两者具有类似的外形形状,从而两者形成环状结构,在两者之间存在环形通道以供热空气流通,这将在下文中参考图13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和图5A所示,把手13包括握持部131,为了使得把手存在对称结构,优选地存在两个握持部131。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设计需求,也可以只具有一个握持部131。把手13包括连接部132,该连接部132用于将一个或两个握持部131连接至第二壁121,从而使整个把手能够被连接至第二壁121。
如图1、图2和图5A所示,两个握持部131在与第一方向X相交的第二方向Y上位于第一壁111的外侧。优选地,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Y。也就是说,两个握持部131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左右方向上位于外烹饪腔室11的外侧,从而两个握持部131与空气炸锅中的被加热部件隔开,防止被加热。此外,与仅具有单个竖直把手的情况相比,允许用两只手来端比较重的食物,允许足够的操作灵活性,并且不需要重复地变换手的位置以找到比较好的施力点。由于握持部131位于外烹饪腔室11的第二方向Y上的外侧,从而握持部131 与第一壁111可以隔开足够大的安全距离,从而在用户进行握持时,也不会存在被烫伤的风险。
如图1、图2和图5A所示,内烹饪腔室12具有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线O,连接部132在该中心线O的朝向前后方向上的外侧处被固定地连接至第二壁121。也就是说,连接部132在Y方向上在靠近外侧的位置处被连接至第二壁121,从而该连接部132远离中心线O,也就是远离第二壁121的中心线,从而连接部能够较少地阻挡内烹饪腔室12和外烹饪腔室11之间的供热空气流通的通道,仅仅在通道的靠近第一方向X的外侧的小部分区域阻挡热空气。继而,连接部132 以及整个把手接收到较少的热量,从而不会被加热。
空气炸锅的整体外形呈具有圆角的矩形形状,内烹饪腔室和外烹饪腔室呈圆形形状,矩形形状在中心处基本与圆形形状相切,但是在矩形形状的拐角处,矩形形状和内部的圆形形状之间存在足够大的空间。由于把手13的握持部131远离第一壁111的中心,因此握持部 131刚好可以位于该拐角处。因此与把手位于第一壁111或第二壁121 的第二方向Y上中心位置的外侧相比,在把手13的握持部131远离第一壁111的中心的情况下(例如,位于上述的拐角的位置处),存在足够的空间来使得握持部131远离第一壁111,用户的手与第一壁11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被加大,当用户握持该把手13时,由于该足够大的安全距离,被烫的风险被大大地降低。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部132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且包括连接至第二壁121的第一端部133和远离所述第二壁121的第二端部 134。握持部131包括第一延伸部135和第二延伸部136,其中第一延伸部135从连接部132的第二端部134沿着第二Y方向延伸。在图1 和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延伸部136分别从第一延伸部135 的远离第二端部134的端部(也就是,左右方向上的外端部)在第一方向X上朝向中心线O延伸(也就是,在X方向上朝向前后方向上的内侧延伸)。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壁111包括第一周向壁112和第一板形壁113,其中第一周向壁112包围所述第二壁121,第一板形壁113 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第一周向壁112的外侧。连接部132被接合至第一板形壁11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板形壁113可以连接至第一周向壁112,从而能够与外烹饪腔室一起被从锅体中取出。在该实施例中,空气炸锅可以包括滑轨,从而引导外烹饪腔室的移动;但是空气炸锅也可以不包括滑轨,通过推动板形壁外烹饪腔室被直接插入锅体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该板形壁113被固定至空气炸锅的滑轨20(如图11A、11B和13所示),从而不能与滑轨20脱离。在该实施例下,外烹饪腔室能够与滑轨脱离,以便于被取出对其进行清洗,但是板形壁113依旧被保持在滑轨上。
如图3所示,连接部132被卡入设置在第一板形壁113上的凹槽 114中。此示例适用于空气炸锅包括滑轨的情况,如图11A、11B和 13所示,滑轨20设置在外烹饪腔室11、21和31(下文将详细描述根据其他实施例的外烹饪腔室21和32)的下部且与外烹饪腔室配合,以在外烹饪腔室划出锅体10的过程中,引导外烹饪腔室移动。在包括滑轨20的情况下,外烹饪腔室11能够安装至该滑轨20,从而在第一方向X上前后移动的时候,引导该外烹饪腔室11移动。在该情况下,外烹饪腔室11不能从滑轨20上拆卸下来,那么就需要内烹饪腔室12和外烹饪腔室11能够分离,因此优选地仅仅是将连接部131 卡入到或直接放置在槽114中,而不将其固定至第一壁111。
如图5A和图5B所示,连接部132通过可释放的锁定机构116 被接合至第一板形壁113。该锁定机构116存在联动的释放机构(未示出),通过按压该释放机构,能够使得连接部132与第一板形壁113 分开。该示例适用于空气炸锅不存在滑轨的情况,从而外烹饪腔室11可以与锅体10分离,外烹饪腔室11和内烹饪腔室12需要一体地移动,为了增强两者之间的接合,设置该锁定机构116,从而使得两者之间的接合更加牢固。
根据该实施例的把手13的进一步的优点还可以包括可以仅仅使用一只手来进行握持,优选地握持在两个握持部131之间的中心位置,从而解放另一只手来进行其他操作,并且一只手与被加热部件之间也间隔相当大的距离,例如该一只手仅仅靠近未被加热的第一板形壁 113。此外,该把手13还可以用作抽屉的把手,而无需设置另外的抽出抽屉的把手。此外,该把手13围绕锅体10的四周布置,不会显著地增加整个空气炸锅的体积。此外,使用的部件足够少,也不存在复杂的机构,因此可以使用洗碗机进行清洗,也不会增加成本。
下文将参照图6至图8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空气炸锅的的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立体图,其中外烹饪腔室和内烹饪腔室组装在一起。图7示出了根据图6所示的空气炸锅的内烹饪腔室的立体图。图8示出了根据图6所示的空气炸锅的外烹饪腔室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空气炸锅包括锅体10、外烹饪腔室21、内烹饪腔室22以及把手23。
如图6所示,外烹饪腔室21由第一壁211界定,且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方向X上前后移动,也就是说能够在锅体10内的闭合位置和被从锅体10中抽出的打开位置之间前后移动。
如图6所示,内烹饪腔室22位于外烹饪腔室21内,并且由第二壁221界定。内烹饪腔室22和外烹饪腔室21构成抽屉结构,两者能够同步地移动。
如图6所示,第一壁211包围第二壁221,且两者具有类似的外形形状,从而两者形成环状结构,在两者之间存在环形通道以供热空气流通,这将在下文中参考图13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6和7所示,把手23包括握持部231,为了使得把手23存在对称结构,优选地存在两个握持部231。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设计需求,也可以只具有一个握持部231。把手23还包括连接部232,该连接部232用于将一个或两个握持部231连接至第二壁221,从而整个把手23能够被连接至第二壁221。
如图6和图7所示,两个握持部231在与第一方向X相交的第二方向Y上位于第一壁211的外侧。优选地,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Y。也就是说,两个握持部231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左右方向上位于外烹饪腔室的外侧,从而两个握持部231与空气炸锅中的被加热部件隔开,避免温度过高。此外,与仅具有单个竖直把手的情况相比,允许用两只手来端比较重的食物,允许足够的操作灵活性,并且不需要重复地变换手的位置以找到比较好的施力点。由于握持部231位于外烹饪腔室21的外侧,从而握持部231与第一壁211可以隔开足够大的安全距离,从而在用户进行握持时,也不会存在被烫伤的风险。
如图6和图7所示,内烹饪腔室22具有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线O,连接部232在该中心线O的朝向前后方向上的外侧处被固定地连接至第二壁221。也就是说,连接部232在Y方向上在靠近外侧的位置处被连接至第二壁221,从而该连接部232远离中心线O,也就是远离第二壁221的中心线,从而连接部能够较少地阻挡内烹饪腔室 22和外烹饪腔室21之间的供热空气流通的通道,仅仅在通道的靠近第一方向X的外侧的小部分区域阻挡热空气。继而,连接部232以及整个把手接收到较少的热量,从而不会被加热。
空气炸锅的整体外形呈具有圆角的矩形形状,内烹饪腔室和外烹饪腔室呈圆形形状,矩形形状在中心处基本与圆形形状相切,但是在矩形形状的拐角处,矩形形状和内部的圆形形状之间存在足够大的空间。由于把手23的握持部231远离第一壁211的中心,因此握持部 231刚好可以位于该拐角处。因此与把手位于第一壁或第二壁的第二方向Y上中心位置的外侧相比,在把手23的握持部231远离第一壁 211的中心的情况下(例如,位于上述的拐角的位置处),存在足够的空间来使得握持部231远离第一壁211,用户的手与第一壁21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被加大,当用户握持该把手23时,由于该足够大的安全距离,被烫的风险被大大地降低。
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部232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且包括第一外端部233和第二外端部234,第一外端部233和第二外端部234在第二方向Y上位于第一壁211的外侧。每个握持部231从连接部232 的一个相应端部在朝向所述中心线O的方向上倾斜地向上延伸,以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所限定的平面(即,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也就是说,握持部231在横向侧朝向锅体而倾斜地向上延伸。因此,握持部231的握持区和第一壁211和第二壁221之间的安全距离除了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量之外,还包括竖直方向上的分量,从而该安全距离进一步加大,使得用户的手根本触碰不到被加热的部件。
虽然在图6和图7中描述了,连接部232形成为条状并且包括两个外端部,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与所示的类型不同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可以在内烹饪腔室的内壁的两侧形成为两个部分,从而两个握持部232分别连接至这两个部分。例如,在一个示例中,握持部232除了包括倾斜向上延伸的部分之外,还可包括沿X方向延伸的部分,该X方向延伸的部分构成上述的连接部,并且直接连接至内烹饪腔室的内壁的外表面。
此外,该把手23的握持部231在外烹饪腔室21处于闭合的烹饪位置时可以贴合锅体的外表面,从而使得外观更加紧凑。由于锅体10 的外表面远离被加热部件,因此把手23不会被加热。
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壁211包括第一周向壁212和第一板形壁213,其中第一周向壁212包围所述第二壁221,第一板形壁213 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第一周向壁212的外侧。连接部232被接合至第一板形壁21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板形壁213可以连接至第一周向壁212,从而能够与外烹饪腔室一起被从锅体中取出。在该实施例中,空气炸锅可以包括滑轨,从而引导外烹饪腔室的移动;但是空气炸锅也可以不包括滑轨,通过推动板形壁外烹饪腔室被直接插入锅体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该板形壁213被固定至空气炸锅的滑轨20(如图11A、11B和13所示),从而不能与滑轨20脱离。在该实施例下,外烹饪腔室能够与滑轨脱离,以便于被取出对其进行清洗,但是板形壁113依旧被保持在滑轨上。
如图6和图8所示,连接部232被卡入设置在第一板形壁213上的凹槽115,使得内烹饪腔室22和外烹饪腔室21能够通过连接部232 与凹槽115的接合而接合在一起,从而能够实现两者同步地移动。为了适应设计的需求,第一壁211也可以包括凹槽117,从而连接部232 也可以与该凹槽117接合。
如图6和图8所述,把手23可以用作拉出抽屉的把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外烹饪腔室21还可以设置另外的把手 214,该把手214可以用作拉出抽屉的把手。
根据该实施例的把手23的进一步的优点还可以包括可以仅仅使用一只手来进行握持,优选地握持一个握持部231,从而解放另一只手来进行其他操作,并且一只手与被加热部件之间也存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安全距离,从而使得安全距离足够大。此外,该把手23 还可以用作抽屉的把手,而无需设置另外的抽出抽屉的把手。此外,该把手23贴合锅体10的外表面,不会显著地增加整个空气炸锅的体积。此外,使用的部件足够少,也不存在复杂的机构,因此可以使用洗碗机进行清洗,也不会增加成本。
下文,参照图9至图12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空气炸锅的的再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内烹饪腔室的立体图。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内烹饪腔室的立体图。图11A示出了采用根据图9或图10所示的内烹饪腔室的空气炸锅的主视示意图和侧视示意图,其中内烹饪腔室上的把手处于竖直折叠状态。图11B示出了采用根据图9或图10所示的内烹饪腔室的空气炸锅的主视示意图和侧视示意图,其中内烹饪腔室上的把手处于水平展开状态。图12示出了根据图9或图10所示的内烹饪腔室与相应的外烹饪腔室组装在一起的示意图,其中外烹饪腔室也包括可折叠的把手。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空气炸锅包括锅体10、外烹饪腔室31、内烹饪腔室32以及把手33。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外烹饪腔室31由第一壁311界定,且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方向X上前后移动,也就是说能够在锅体10内的闭合位置和被从锅体10中抽出的打开位置之间前后移动。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内烹饪腔室32位于外烹饪腔室31内,并且由第二壁321界定。内烹饪腔室32和外烹饪腔室31构成抽屉结构,两者能够同步地移动。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第一壁311包围第二壁321,且两者具有类似的外形形状,从而两者形成环状结构,在两者之间存在环形通道以供热空气流通,这将在下文中参考图13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9和图10所示,把手33包括握持部331,为了使得把手存在对称结构,优选地存在两个握持部331。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设计需求,也可以只具有一个握持部331。把手33还包括连接部332,该连接部332用于将一个或两个握持部331连接至第二壁321。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两个握持部331在与第一方向X相交的第二方向Y上位于第一壁311的外侧。优选地,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Y。也就是说,两个握持部331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左右方向上位于外烹饪腔室的外侧,从而两个握持部331与空气炸锅中的被加热部件隔开,防止被过分加热。此外,与仅具有单个竖直把手的情况相比,允许用两只手来端比较重的食物,允许足够的操作灵活性,并且不需要重复地变换手的位置以找到比较好的施力点。由于握持部 331位于外烹饪腔室31的外侧,从而握持部331与第一壁311可以隔开足够大的安全距离,从而在用户进行握持时,也不会存在被烫伤的风险。
如图11A所示,该握持部331优选地采用中空的矩形形状把手,这样用户在握持该把手33的时候,手指穿过该中空的部分,而握持住握持部331的矩形形状的外边缘。即使用户在此时无意地张开手指,也仅仅抵靠在矩形形状的内边缘,而不会直接接触到被加热的部件,因此通过设置该形状的握持部,可以进一步增加上述的安全距离。
如图9和图10所示,内烹饪腔室32具有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线O,连接部332在该中心线O的朝向前后方向上的外侧处被固定地连接至第二壁321。也就是说,连接部332在Y方向上在靠近外侧的位置处被连接至第二壁321,从而该连接部332远离中心线O,也就是远离第二壁321的中心线,从而连接部能够较少地阻挡内烹饪腔室32和外烹饪腔室31之间的供热空气流通的通道,仅仅在通道的靠近第一方向X的外侧的小部分区域阻挡热空气。继而,连接部332以及整个把手33接收到较少的热量,从而不会被加热。
此外,由于把手33的握持部331与第一壁311(即外壁)隔开一定的距离且远离第一壁311的第二方向上的中心,因此与把手位于第一壁或第二壁的第二方向Y上中心位置相比,存在足够的空间使得握持部与第一壁311间隔开,手与第一壁31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被加大,当用户握持该把手33时,由于该足够大的安全距离,被烫的风险被大大地降低。
握持部331被可旋转地连接至连接部332,以能够在如图11A所示的竖直折叠位置和如图11B所示的水平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具体地,在一个示例中,如图9所示,连接部332包括支撑部334(优选地,两个)以及枢转部335(优选地,两个),支撑部334连接至第二壁321且呈大致L形。L形部件的竖直部分连接至第二壁321,并且L形部件的水平部分压着第二方向Y延伸。枢转部335垂直于相应的支撑部而在朝向中心线O的方向上延伸,也就是说在第一方向X 上朝向内侧延伸。在一些实施例(未示出)中,支撑部334还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部分,该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部分的内侧联接至第二壁321,而外侧联接至枢转部335,从而保证枢转部335 以及因此联接在其上的握持部331足够远离内烹饪腔室的第二壁。
在另一示例中,如图10所示,连接部332可以包括弯曲部分333、支撑部334和枢转部335,支撑部334优选为两个,连接至弯曲部分 333的两端且在第二方向Y上水平地延伸;枢转部335优选为两个,并且垂直于相应的支撑部334而在朝向中心线O的方向上延伸,也就是说在第二方向Y上朝向内侧延伸。弯曲部分333例如通过焊接、铆接的方式被固定地连接至第二壁321的在中心线O的外侧上的外表面。
在图9的示例中,连接部332的支撑部334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壁321,因此该连接部仅仅在支撑部334的位置处阻挡空气流通的通道,因此对热空气的流通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在图10的示例中,连接部332的弯曲部分呈薄片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壁321,因此该连接部仅仅在支撑部的位置处阻挡空气流通的通道,因此对热空气的流通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与图9的示例相比,图10的示例能够以更大的连接力将连接部 332连接到第二壁321,从而保证了把手33的更加稳固的连接。
如图9、图10、图11A和11B所示,握持部331可旋转地联接至枢转部335。例如,握持部331通过预加载的卷簧337而联接至枢转部335,从而将握持部331偏置至水平的延伸位置。为了使得握持部 331在烹饪状态下处于竖直的折叠状态,锅体10还可以包括一个位于其外表面上的保持部件14,该保持部件14容纳握持部,从而使得握持部331不会由于卷簧的偏置作用而偏置到水平的展开状态。
虽然在图9和图10中示出了,握持部331可枢转地联接至枢转部335,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握持部331还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的把手进行组合,例如该握持部331可以可枢转地联接至根据图1至图5B所述的握持部131的第二延伸部136,从而使得图1至图5B所示的把手的握持部也能够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为了防止握持部331在水平的展开状态过度地旋转,且优选地为了使得握持部331在展开状态下与第二壁 321的夹角不超过90°,还需要设置一个旋转止挡部336,该旋转止挡部336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所限定的平面延伸,且该旋转止挡部336阻挡握持部331在卷簧的偏置作用下过度地旋转,而使得握持部水平地伸展,以与第二壁321之间的安全距离足够大。
把手33可以用作拉出抽屉的把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外烹饪腔室31还可以设置另外的把手,该把手可以用作拉出抽屉的把手。
如图12所示,第一壁311也可以设置枢转部315、支撑部314以及握持部313,从而使得内烹饪腔室32的握持部331能够被嵌套在外烹饪腔室31的握持部331中。通过使得第一壁311也设置握持部313,能够更加方便地提起外烹饪腔室31。
根据该实施例的把手33的进一步的优点还可以包括在烹饪状态下,该把手贴合锅体的外表面,不会显著地增加整个装置的体积,以及使用的部件足够少,也不存在复杂的机构,因此可以使用洗碗机进行清洗,也不会增加成本。
图13示出了示出了空气炸锅内空气流通路径的主视示意图和侧视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在外烹饪腔室11、21和31以及内烹饪腔室12、 22和32之间,设置有加热通道17。该空气炸锅还包括加热部件18 以及风扇19。该内烹饪腔室12、22和32包括第一开口15(即,底部开口)和第二开口16(即,上部开口)。风扇19驱动被加热部件 18加热的空气沿着通道17流动,从而在第一开口15和第二开口16 之间进行循环,以加热位于内烹饪腔室中的食物。虽然图13中,示出了根据图9和图10所示的把手33,但是本领域技术应当理解,该把手可以替换为根据图1至图5B所示的把手13和根据图6至图8所示的把手23。
在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空气炸锅中,把手的握持部位于通道17的外侧,把手的连接部仅仅在通道17的第一方向X的外端部处的较小区域中占据通道,因此对加热空气的循环非常小,几乎不影响加热空气的流通,因此不会对加热效果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在不损害基本原理的情况下,细节和实施例可以相对于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的内容变化,甚至显著地变化,而不背离保护的范围。
可以将上述各种实施例组合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如果需要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概念以提供更进一步的实施例,则可以修改实施例的各方面。
可以根据上述详细描述对实施例进行这些和其他改变。通常,在以下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不应当被解释为将权利要求限制为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应当被解释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以及赋予这种权利要求的等同物的全部范围。因此,权利要求不受公开内容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0);
外烹饪腔室(11;21;31),由第一壁(111;211;311)界定,且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方向(X)上移动以能够处于被容纳在所述锅体(10)内的闭合位置或者被从所述锅体(10)中抽出的打开位置;
内烹饪腔室(12;22;32),位于所述外烹饪腔室(11;21;31)内并且由第二壁(121;221;321)界定,所述内烹饪腔室(12;22;32)包括沿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交的第二方向(Y)延伸的中心线(O);以及
把手(13;23;33),包括:
握持部(131;231;331),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位于所述第一壁(111;211;311)的外侧,以及
连接部(132;232;332),与所述握持部(131;231;331)连接,其中在所述中心线(O)的朝向所述打开位置的外侧,所述连接部(132;232;332)被固定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壁(121;221;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壁包括:
第一周向壁(112;212),包围所述第二壁;和
第一板形壁(113;213)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位于所述第一周向壁(112;212)的外侧,其中所述连接部被接合至所述第一板形壁(113;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被卡入设置在所述第一板形壁(113;213)上的凹槽(114;115)中,或者
所述连接部通过可释放的锁定机构(116)被接合至所述第一板形壁(1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且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壁的第一端部(133)和远离所述第二壁的第二端部(134),
所述握持部包括:
第一延伸部(135),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端部(134)沿着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和
第二延伸部(136),从所述第一延伸部(135)的外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朝向所述中心线(O)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部在所述第一壁的外部在朝向所述中心线(O)的方向上倾斜地向上延伸,以与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所限定的平面成一定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部能够在竖直折叠位置和水平展开位置之间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位于所述锅体(10)上的保持部件(14),以在所述外烹饪腔室(31)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保持处于所述竖直折叠位置中的所述握持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
支撑部(334),连接至所述第二壁且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延伸;以及
枢转部(335),垂直于所述支撑部(334)而在朝向所述中心线(O)的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握持部被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枢转部(33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部还包括旋转止挡部(336),所述旋转止挡部(336)沿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所限定的平面延伸,以限制所述握持部处于所述水平展开位置时与所述第二壁之间形成的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烹饪腔室具有第一开口(15)和与所述第一开口(15)隔开的第二开口(16),
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
通道(17),由所述第一壁(111;211;311)与所述第二壁(121;221;321)之间的空间限定,并且提供所述第一开口(15)与所述第二开口(16)之间的流体连接;
加热器(18),用于加热所述内烹饪腔室(12;22;32);以及
风扇(19),用于使得加热的流体通过所述通道(17)和所述内烹饪腔室(12;22;32)中的空间而在所述第一开口(15)和所述第二开口(16)之间循环流动。
CN202222378910.6U 2022-09-07 2022-09-07 空气炸锅 Active CN218852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8910.6U CN218852493U (zh) 2022-09-07 2022-09-07 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8910.6U CN218852493U (zh) 2022-09-07 2022-09-07 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52493U true CN218852493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50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78910.6U Active CN218852493U (zh) 2022-09-07 2022-09-07 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524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3225B2 (en) Induction heating pan
JP2018509972A (ja) 洗浄機
CN218852493U (zh) 空气炸锅
US6595607B2 (en) Counter top appliance stand
CN209090960U (zh) 用于小烤箱的烹饪腔的开口的覆盖元件
KR200463179Y1 (ko) 냄비
KR200323762Y1 (ko) 조리 용기용 손잡이
KR100891298B1 (ko) 주방용기
KR20100011799U (ko) 손잡이 잠금장치를 갖춘 접철식 양면팬
CN209661408U (zh) 一种煎烤器
CN109276150A (zh) 台面烤箱
KR100429416B1 (ko) 그릴
US10694890B2 (en) Chef shield
CN217309951U (zh) 一种烤盘和带有此烤盘的空气炸锅
KR200367612Y1 (ko) 조리용기의 손잡이 착탈구조
KR200215679Y1 (ko) 남비의 본체 손잡이 장치
KR20110007035U (ko) 조리용기용 탈부착 손잡이
CN218164983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接油组件
CN212898032U (zh) 一种门体结构及具有该门体结构的蒸烤箱和集成灶
KR200309456Y1 (ko) 튀김조리기 및 그 구조
CN215686962U (zh) 烹饪器具
CN218390731U (zh) 一种锅盖及锅具
CN215686964U (zh) 烹饪器具
CN209574347U (zh) 便捷式涮烤装置
CN209644715U (zh) 一种可拆卸便于清洗的烤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Holland Ian Deho Finn

Patentee after: Fansongni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Ian Deho Finn

Patentee before: Philips home appliance Hold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