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9894U - 一种usb转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usb转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9894U
CN218849894U CN202223397924.9U CN202223397924U CN218849894U CN 218849894 U CN218849894 U CN 218849894U CN 202223397924 U CN202223397924 U CN 202223397924U CN 218849894 U CN218849894 U CN 218849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module
glue
limi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979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rui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rui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rui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rui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979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9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9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9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SB转接器,所述转接器包括Type‑A模组和Type‑C模组,所述Type‑A模组包括胶芯,所述Type‑C模组设于所述胶芯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外壳体与金属连接盖板设置成一体结构的所述第一壳体,并通过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的所述连接部连接将位于所述连接部上的注胶槽进行覆盖,再通过所述胶流道向所述注胶槽注入防水胶,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的连接处实现密封,进而实现所述第一接电端子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防水防尘,并简化了所述Type‑C模组的装配步骤,提升了所述Type‑C模组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USB转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SB转接器。
背景技术
USB接口有三种不同外观的接口,即Type-A、Type-B、Type-C,其中,相对于Type-A结构的接口和Type-B结构的接口,Type-C结构的接口拥有更小的体积,也是目前最新的USB接口外形标准。并且,Type-C同时还是一种既可以应用于PC主设备,又可以应用于外部设备(如手机)的接口类型。
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实现防水,Type-C插座是在接电本体的外表面垂直于插接方向开设了一个环形的注胶槽,然后在接电本体的外侧套设一个外壳体,并通过外壳体对接电本体的注胶槽进行封闭,以及在外壳体上对应注胶槽设置注胶口向注胶槽内进行注胶实现密封风防水,最后再通过将金属连接盖板连接在外壳体的外侧实现整个Type-C插座的组装。
然而这样的结构在进行组装时不仅工序相对更加复杂,生产效率较低,还存在预先将外壳体连接在接电本体上进行注胶后,再将金属连接盖板连接在外壳体上时,导致预先注好的胶水可能因金属连接盖板的安装导致无法有效的将接电本体与外壳体进行密封的风险,造成防护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牢固且防水效果好的USB转接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SB转接器,所述转接器包括:
Type-A模组,所述Type-A模组包括胶芯;
Type-C模组,所述Type-C模组设于所述胶芯内,其中,所述Type-C模组包括第一接电端子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胶芯,所述第一接电端子包括连接部和插接部,垂直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插接的方向,所述连接部外侧设有环形的注胶槽,所述注胶槽朝着远离所述插接部的方向连通有胶流道,所述第一壳体设于所述连接部周侧并覆盖所述注胶槽,通过所述胶流道向所述注胶槽注入防水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壳体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设有第一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胶芯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Type-C模组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面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连接部对应所述第二限位槽设有第二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端子组和第一舌板,所述第一端子组和第一舌板注塑成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胶芯还设有第二安装腔和第二舌板,所述第二舌板与所述胶芯一体成型,所述Type-A模组还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二端子组连接所述第二舌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有两限位臂,两所述限位臂穿过所述胶芯并弯折一定角度与所述胶芯连接,实现对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的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Type-A模组还包括外壳,所述设于所述胶芯的外侧并对应所述限位臂设有连接臂,一所述连接臂与一所述限位臂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胶芯的外侧设有多个第三限位槽,所述外壳对应多个所述第三限位槽设有多个第三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胶流道远离所述注胶槽的一端连通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插接部的一端的端面形成注胶口,当所述Type-C模组设于所述胶芯后,所述Type-C模组与所述胶芯形成有密封空间,再次通过所述注胶口向所述密封空间注入防水胶。
进一步的,所述Type-C模组的插接口所述Type-A模组的插接口位于同一侧并相互靠近,当所述Type-C模组与对应的Type-C公头连接时,所述Type-A模组不能与对应Type-A公头连接,当所述Type-A模组与对应的Type-A公头连接时,所述Type-C模组不能与对应Type-C公头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外壳体与金属连接盖板设置成一体结构的所述第一壳体,并通过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的所述连接部连接将位于所述连接部上的注胶槽进行覆盖,再通过所述胶流道向所述注胶槽注入防水胶,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的连接处实现密封,进而实现所述第一接电端子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防水防尘,并简化了所述Type-C模组的装配步骤,提升了所述Type-C模组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接电端子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Type-C模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Type-A模组部分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角度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Type-C模组与Type-A模组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转接器;10、Type-A模组;11、胶芯;111、第一安装腔;1111、第二限位槽;112、第二安装腔;113、第二舌板;114、第三限位槽;1141、凹槽;1142、L形卡槽;115、让位槽;12、第二壳体;121、限位臂;13、第二端子组;14、外壳;141、连接臂;142、第三限位部;20、Type-C模组;21、第一接电端子;211、连接部;2111、注胶槽;2112、胶流道;2113、第一限位槽;2114、第二限位部;2115、第一端子组;2116、第一舌板;2117、注胶口;212、插接部;22、第一壳体;221、第一限位部;222、第一部分;223、第二部分;30、防水胶;40、密封空间;50、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并不限定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SB转接器100,所述转接器100包括Type-A模组10和Type-C模组20,所述Type-A模组10包括胶芯11,所述Type-C模组20设于所述胶芯11内。
通过将所述USB转接器100集成所述Type-A模组10和所述Type-C模组20,使得所述USB转接器100能够同时适配与所述Type-A模组10对应的Type-A公头和与所述Type-C模组20对应的Type-C公头两种连接方式,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所述连接器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Type-C模组20包括第一接电端子21和第一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2连接所述胶芯11,所述第一接电端子21设于所述第一壳体22内。
所述第一接电端子21包括连接部211和插接部212,所述插接部212用于与所述Type-A公头进行插接,所述连接部211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22进行连接。
垂直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21与对应的所述Type-A公头进行插接的方向,所述连接部211外侧设有环形的注胶槽2111,所述注胶槽2111朝着远离所述插接部212的方向连通有胶流道2112,所述第一壳体22设于所述连接部211周侧并覆盖所述注胶槽2111,通过所述胶流道2112向所述注胶槽2111注入防水胶30以使得所述注胶槽2111被所述防水胶30填满,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壳体22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21之间被密封,进而使得所述Type-C模组20具备防水效果。
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外壳14体与金属连接盖板分开设置的方案,本申请通过将外壳14体与金属连接盖板设置成一体结构的所述第一壳体22,同时还能够简化所述Type-C模组20的装配步骤,提升了所述Type-C模组20的装配效率,合理的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211设有第一限位槽2113,所述第一壳体22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2113设有第一限位部22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22包括第一部分222和第二部分223,所述第一部分222设于所述插接部212的外侧,所述第二部分223设于所述连接部211的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221设于所述第二部分2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221为所述第一壳体22经冲压形成的限位片,通过将所述限位片朝着所述限位槽内按压以使得所述第一限位部221限制在所述限位槽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211设有两所述第一限位槽2113,所述第二部分223对应两所述第一限位槽2113分别设有一所述第一限位部221。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槽2113和所述第一限位部221以使得所述第一壳体22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21之间相互限制,以便于对所述注胶槽2111注入防水胶30,以及在所述防水胶30的作用下,使得所述第一壳体22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21实现密封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胶芯11设有第一安装腔111,所述Type-C模组20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11内,所述第一安装腔111的内面设有第二限位槽1111,所述连接部211对应所述第二限位槽1111设有第二限位部2114。
通过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槽111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114,以使得所述Type-C模组20被限制在所述胶芯11的所述第一安装腔111内,实现对所述Type-C模组20的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211包括第一端子组2115和第一舌板2116,所述第一端子组2115和第一舌板2116注塑成型连接。通过将所述第一端子组2115和第一舌板2116注塑成型连接,不仅能够简化所述第一端子组2115和所述第一舌板2116的装配复杂程度,还能够提升所述第一端子组2115连接在所述第一舌板2116的紧固程度,有效的防止所述第一端子组2115相对于所述第一舌板2116松脱。
请参阅图5-7,所述胶芯11还设有第二安装腔112和第二舌板113,所述第二舌板113与所述胶芯11一体成型,所述Type-A模组10还包括第二壳体12和第二端子组13,所述第二壳体12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112内,所述第二端子组13连接所述第二舌板1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一端设有两限位臂121,两所述限位臂121穿过所述胶芯11并弯折一定角度与所述胶芯11连接。
具体的,两所述限位臂121相对设置并分别伸出所述胶芯11的背侧,通过将两所述限位臂121向内弯折以使得所述第二壳体12在所述第二安装腔112的作用下以及在两所述限位臂121与所述胶芯11的配合下被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112内。
进一步的,所述Type-A模组10还包括外壳14,所述设于所述胶芯11的外侧并对应所述限位臂121设有连接臂141,一所述连接臂141与一所述限位臂121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胶芯11的外侧设有多个第三限位槽114,所述外壳14对应多个所述第三限位槽114设有多个第三限位部142,所述外壳14通过多个所述第三限位部142与多个所述第三限位槽114的相互作用被限制在所述胶芯11的外侧。
具体的,所述第三限位槽114包括设于所述胶芯11上表面的两个凹槽1141,以及设于与所述上表面相邻的两个侧面的棱边上的凹槽1141和分别设于所述侧面与所述胶芯11背侧的L形卡槽1142,通过设置与所述凹槽1141以及所述卡槽相适配的所述第三限位部142,从而使得所述外壳14被限制在所述胶芯11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胶流道2112远离所述注胶槽2111的一端连通所述连接部211远离所述插接部212的一端的端面形成注胶口2117,当所述Type-C模组20设于所述胶芯11后,所述Type-C模组20与所述胶芯11形成有密封空间40。
通过所述注胶口2117向所述密封空间40再次注入防水胶30以使得所述密封空间40被所述防水胶30密封,从而使得所述Type-C模组20对应所述第一壳体22的所述第二部分223被密封在所述胶芯11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器100还包括端盖50,所述端盖50用于对所述第一端子组2115和所述第二端子组13伸出所述胶芯11背侧的部分进行固定。
具体的,所述胶芯11对应所述端盖50设有让位槽115,所述端盖50设于所述让位槽115内。
进一步的,所述Type-C模组20的插接口所述Type-A模组10的插接口位于同一侧并相互靠近,当所述Type-C模组20与对应的Type-C公头连接时,所述Type-A模组10不能与对应Type-A公头连接,当所述Type-A模组10与对应的Type-A公头连接时,所述Type-C模组20不能与对应Type-C公头连接。
通过将所述Type-C模组20的插接口所述Type-A模组10的插接口位于同一侧并相互靠近,以使得所述转接器100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插接Type-A公头或者Type-C公头,从而避免了同时插接对终端设备进行电连接导致功率增加,从而增加终端被烧坏的风险。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词语“包括/包含”和词语“具有/包括”及其变形,用于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数值、步骤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值、步骤、部件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征,为阐述清晰,分别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描述,然而,这些特征也可以结合于单一实施例中描述。相反,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征,为简要起见,仅在单一实施例中描述,然而,这些特征也可以单独或以任何合适的组合于不同的实施例中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USB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包括:
Type-A模组,所述Type-A模组包括胶芯;
Type-C模组,所述Type-C模组设于所述胶芯内,其中,所述Type-C模组包括第一接电端子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胶芯,所述第一接电端子包括连接部和插接部,垂直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插接的方向,所述连接部外侧设有环形的注胶槽,所述注胶槽朝着远离所述插接部的方向连通有胶流道,所述第一壳体设于所述连接部周侧并覆盖所述注胶槽,通过所述胶流道向所述注胶槽注入防水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壳体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设有第一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SB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Type-C模组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面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连接部对应所述第二限位槽设有第二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端子组和第一舌板,所述第一端子组和第一舌板注塑成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还设有第二安装腔和第二舌板,所述第二舌板与所述胶芯一体成型,所述Type-A模组还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二端子组连接所述第二舌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USB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有两限位臂,两所述限位臂穿过所述胶芯并弯折一定角度与所述胶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USB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ype-A模组还包括外壳,所述设于所述胶芯的外侧并对应所述限位臂设有连接臂,一所述连接臂与一所述限位臂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USB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的外侧设有多个第三限位槽,所述外壳对应多个所述第三限位槽设有多个第三限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流道远离所述注胶槽的一端连通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插接部的一端的端面形成注胶口,当所述Type-C模组设于所述胶芯后,所述Type-C模组与所述胶芯形成有密封空间,再次通过所述注胶口向所述密封空间注入防水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ype-C模组的插接口所述Type-A模组的插接口位于同一侧并相互靠近,当所述Type-C模组与对应的Type-C公头连接时,所述Type-A模组不能与对应Type-A公头连接,当所述Type-A模组与对应的Type-A公头连接时,所述Type-C模组不能与对应Type-C公头连接。
CN202223397924.9U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usb转接器 Active CN218849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7924.9U CN218849894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usb转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7924.9U CN218849894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usb转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9894U true CN218849894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4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97924.9U Active CN218849894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usb转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9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07492U (zh) 顶盖组件及电池
TW201739120A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204516967U (zh) 直通式双母座网络连接器插座
CN218849894U (zh) 一种usb转接器
WO2024067504A1 (zh)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8525804U (zh) 一体式外圈密封板端连接器
KR101667935B1 (ko) 방수 이어 커넥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546420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7444671U (zh) 沉板式连接器
CN217848371U (zh) 一种一体式端子组及其电连接器
CN216121011U (zh) 一种新型连接器
CN214797943U (zh) 一种新型的连接器防水结构
CN212848947U (zh) Usb接口结构、机身尾盖及电动牙刷
CN217239862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储能连接器
CN220822036U (zh) 防水Type-C充电连接器
CN218039966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10444984B (zh) 一种平面下料端子防水type c公头结构及制作方法
CN216355001U (zh) 一种角度可旋转插入式防水连接器
CN217720081U (zh) 防水型Type-C连接器
CN218385880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9106593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8850031U (zh) 插座电连接器线缆组合、插头电连接器线缆组合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17641902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7062646U (zh) 一种防水充电头
CN216721054U (zh) 一种独立密封线束连接器及电机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